close

菩薩寶山行(三)...... 無名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導師台中開示心得

  有 情

如來藏之確實存在與其深廣妙用,使菩薩得以超越聲聞緣覺,世世留惑潤生,因而廣結度眾因緣。但從表面看來,菩薩似乎是“盡未來世”勤求證悟如來藏所有的功能體性,並且隨順度眾即可,何以世尊卻於經中處處強調,菩薩須“盡未來世利益眾生” ?

有說是念佛重恩:【謂我釋迦如來最初發心,為我等故行菩薩道,經無量劫備受諸苦。我造業時,佛則哀憐,方便教化;而我愚癡,不知信受。我墮地獄,佛复悲痛,欲代我苦;而我業重,不能救拔。我生人道,佛以方便,令種善根,世世生生,隨逐於我,心無暫舍……此恩此德,丘山難喻。自非發廣大心,行菩薩道,建立佛法,救度眾生;縱使粉身碎骨,豈能酬答? 】(《勸發菩提心文講義錄要》,省庵法師,http://book.bfnn.org/books/0840.htm。)

有說是念父母、師長、眾生之恩:【謂我與眾生,從曠劫來,世世生生,互為父母,彼此有恩。今雖隔世昏迷,互不相識;以理推之,豈無報效?今之披毛帶角,安知非昔為其子乎?今之蝡動蜎飛,安知不曾為我父乎?每見幼離父母,長而容貌都忘;何況宿世親緣,今則張王難記。彼其號呼於地獄之下,宛轉於餓鬼之中,苦痛誰知?飢虛安訴?我雖不見不聞,彼必求拯求濟。非經不能陳此事,非佛不能道此言;彼邪見人,何足以知此?是故菩薩觀於螻蟻,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常思利益,念報其恩。 】(《勸發菩提心文講義錄要》,省庵法師,http://book.bfnn.org/books/0840.htm。)

上述兩項雖可說是菩薩利益眾生的重要動力,但是菩薩道的利他,應該還包含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菩薩見道後分分親證如來藏的各項功能體性,因而等化了菩薩的自利與利他之舉,這其中的深意,筆者只能以蠡測天,從導師開示的如來藏內相分的道理略為窺知:

【相分有兩種:外相分及內相分。外相分即是眼所觸色塵、耳所觸聲塵、鼻所觸香塵、舌所觸味塵、身所觸觸塵。內相分則由如來藏配合外塵而現起,復由外五塵所生諸法而現法塵相分。見分七轉識不斷攀緣六塵境,然所緣六塵其實非外境,乃是內相分;眾生不知此裡,故逐五欲諸法而輪迴三界……。 】(《真實如來藏》第二十九章)

【其實,眾生從無始以來,不曾接觸外面的五塵;你所接觸的五塵,都是由你的如來藏,借著你的五色根所變現出來的內相分……這就好像開戰車一樣,戰車的駕駛員並沒有直接看見外面,而是看著三菱鏡所反射出來外面的影像來駕駛的。 】(《心經密意》第11-12頁)

【眼見色時,譬如電視監視器之攝影鏡頭向外照,攝取色塵,傳達至警衛室之電視屏幕上顯現出來。電視之攝影鏡頭所見影像即是外相分,守衛室電視屏幕所現影像即是內相分。 】(《真實如來藏》第二十九章)

【見分七轉識之所貪愛者,包括定中之一切法塵境,其實皆是自心──如來藏──所變現之內相分。而七轉識見分亦是由如來藏所顯現。故有情眾生所貪求之一切法,其實都是自心具足之法,藉外境而現,似有所得;其實皆無所得,乃是以自己的見分,處於自己的內相分之中,而遊戲自己的內相分罷了。 】(《真實如來藏》第二十九章)

因為每一個有情眾生的見分都是如此堂堂密密地被如來藏的內相分所包圍,所以俊男美女當前,其實是如來藏因應有情自己的貪愛,變現出含攝當前俊男美女的五塵與法塵內相分,而由見分來執取內相分中的俊男美女內相分;如此見分與相分剎那剎那的反復運作,才得以令“俊男美女”“當前”而被覺知心所見、觸。同理,任何欣樂(錦衣美食樂曲等)或嫌惡(髒亂腥臭吵雜等)的事物、任何​​一個與其它有情眾生的互動、乃至山河大地一切相,無非都是如來藏忠實配合七轉識所顯現的內相分。

由此即可得知,菩薩要分證蘊藏在如來藏中的無量識種,首先必須有極長久的無量劫時間,所以菩薩雖證涅槃中的實際──如來藏──但必定不入無餘涅槃;其次,因為所有的一切,均是眾生如來藏的自共相,所以菩薩若想要體證如來藏中所有的識種,歸根結蒂就要與眾生互動、與眾生同事;接下來,因為現見所有一切眾生具足如來藏妙法,所以不僅於無盡輪迴推得“觀於螻蟻,皆是過去父母”,更能由開悟證量現觀“披毛帶角、蝡動蜎飛”之如來藏本色,都與自己一般無異;乃至未來可能因為心地清淨而開始在夢中、定中看見眾生過去世與自己之間的種種往事,但那些眾生卻有許多已經淪入三惡道中了,由之升起平等之心,進而以見眾生之世世生死沈淪,發起廣大慈悲之心。最後,因為所有的相均是如來藏的內相分,所以任何一個不肯利他的心念,就表示自己仍有執著質礙、仍有微細無漏法種未曾得證。由此修行的功行與利他的願行,即是一體兩面,完全一致,修行愈得力,願力就自然愈廣大;反之亦然,所以菩薩的成佛之道,必定是在利他之道中來成就佛道。

是故,“恆常以慈悲心待眾生”,應該是菩薩地地增上修證之所必須與必然!所以今日盛會中,當有同修問到如何了斷夫妻恩愛情緣時,導師的回答是:“不捨任何一個眾生,生生世世隨緣度眾,才是大乘菩薩所應為。”另有同修問到如何練就耐心以對待眷屬時,導師則回答:“耐心要靠悲心,沒有悲心,甚難維持耐心。”亦如導師一開始就告訴大家的話:“眾生成就二乘解脫道的因緣成熟之時,證悟菩薩道的因緣成熟之時,就是菩薩成佛之時”、“菩薩成佛時所成就的淨土,就是要攝受無量劫以來所接觸到的有緣眾生”。

  悟

由於如來藏的實性,在菩薩道上扮演了樞紐的地位,也是佛道的主要內涵,因此證悟如來藏,對每一位大乘佛教徒,都是一個至關重要的課題。同修會內禪淨雙修班的畢業生,或進階班的學員亦復如此,莫不將之視為一個大考,殷殷期盼能順利過關。

但悟前經年累月“不經意”地為“我自己”勤求證悟的結果,可能導致愈是“希求”,愈是貴於“所求之物”;一旦所求未遂(如禪三未被錄取、禪三未能過關、未能適時與親教師小參),就很容易起瞋心(《悟前與悟後》上冊,第六七頁,“要除掉私心和諍勝心”)。另一方面,悟後也可能因此覺得自己修行成果超越同儕,不知不覺就起了增上慢,此時若沒有精勤的觀行與轉依,悟的當下或悟境中儘管斷了我見,將來也會因為我執使然,又使我見的習氣漸漸在不自覺之中湧現,由慢心、眷屬心而漸次引生各種貪瞋痴之心行,於歷緣對境時勃然而起,嚴重者甚至離道而退轉!這樣的狀況,在同修會三次法難中可說是歷歷在目,寧不令吾人深自警惕!

所以悟儘管非常重要,求悟卻須有正確的心態。筆者由切身的體驗學習到,“悟”確實是一個關卡、一項指標;因此由從小到大的熏習,很容易將之視為考試或競賽。但事實上,求悟與一般的考試僅講求驗收成果之目的完全不同:求悟不是在肯定自我的學習成果,更不是要以此取得同修、師長、眷屬、乃至任何一個人的肯定;求悟之目的,應是在藉由悟後親身體驗如來藏的總相與細相,以如實的觀行與轉依,漸除煩惱障與所知障;易言之,悟後起修才是菩薩求悟的真義!這就是導師何以在《悟前與悟後》花了近六十頁的篇幅詳述悟後起修的道理(《悟前與悟後》下冊,第三篇第二節,“修除煩惱,改變習氣”】)。

  修 行

許多悟前的用功之道,如菩薩六度,悟後仍必須努力實踐,差別僅在悟後須以證悟如來藏的功德,更努力去作更深細的觀行與轉依。事實上,從如來藏的角度來說,每一項波羅蜜多,顯示的都是:剛愎固執的意根,接受了意識在佛道中日積月累、乃至累劫的降伏、熏習,次第而緩慢轉變了自身的執著性。這些執著性的粗相,至少包括:

●“生忍”的項目,如受逆境時的瞋恨、見他得利時的嫉妒……等;

● 我所的“貪愛”項目,如財、色、名、食、睡,以及眷屬(包括法眷屬)欲、捨不掉情執而故意褒獎自己以前曾經隨學的錯悟師長……等;

●“法忍”的項目,如怠惰於求法、聽受深妙法義而無法信受、心存鄉愿而畏懼指名道姓的破邪顯正,對聞所未聞的勝妙種智無法安忍……等。

若論及執著性的細相,則任何一種耽於境界者皆是(這當然也包含了似乎無傷大雅的習性,例如習慣在早晨上班前喝一杯咖啡、就寢前吃一些宵夜,發覺異物爬到腳上時直覺的振腳抖掉……等)。

由於這些或粗或細的執著性,可由不同的角度或方式去轉熏,因此菩薩六度雖然有其修行次第,但其實常是彼此互相含攝的。以初機行人來說,於境界生起時,常需依次以“戒”的警醒、“忍”的功夫、“定”的力量,“精進”地遮止貪瞋……等業行,並由意識以“正智”熏習自己的意根,不要執著此境。例如未明心者行布施時,除須審視自己的行止是否符合禪淨雙修班中親教師的教導,或許多經典中的縷析條述之外,亦須於每一次佈施的前、中、後,定下心來好好審視自己是否因此起了我慢?是否已向斷除“我執、我所執”邁進一步?又如在同修會裡遇到任何一件看似不合理的事情,都必須先反躬自省,看看自己是不是以個人的我見、我執、我所執,去揣度別人的作為;因為懷疑別人行止的同時,往往代表自己就有這種行止的種子。

在這方面,“戒”的遮止是很重要的力量,一般亦說聲聞戒的起源是因為弟子少善根之故,所以佛才因時、因事而製戒,唯以《菩薩優婆塞戒經》而言,其規範甚至廣及人生一切!儘管戒是隨著修行的進展而有其次第的,但這樣廣泛的“遮止”,如何做到?關於這一點,導師的開示簡潔明確、一語中的:“未見道的人以世法善惡之心念為戒,見道的人則以轉依如來藏清淨自性為戒。”除此之外,如果以積極的心態看待,可以發現戒之名言容或難記,但戒的實質內涵其實指陳了人道修行所最常碰到的考驗;換句話說,戒其實是佛為了幫助南瞻部洲剛強難度的修行者迅速成就佛道所施設的善巧方便,每一項的戒都是一個清楚明白、次第井然的check list,行者就依此檢驗自己的性障。任何一項戒無法成就,就代表自己的意識、意根仍有對應的染污,無法轉淨;自此以往,無量劫中,一定會遇緣而起相對應的煩惱,障礙了自己的解脫。更進一步的說,每一項戒成就時,就如同通過了佛的考試──由佛親自製定(出題)、由佛監試、由佛改考卷;所以“戒”不再是被動的“遮止”,能夠持戒,事實上代表了有資格待在佛的迅速精進班裡,這是何等殊勝!

如是在菩薩六度上精進用功,智慧與定力漸深、性障漸薄之後,應該會發現,許多境界關卡之所以難過,其實是內心深處“不願”捨棄舊習。了知這個道理後,便應於境界生起時,憑藉“定”的力量,以“施”的行門,“精進”於起心動念的前幾瞬間,將舊習貪愛予以捨棄,正如導師曾經開示:隨著菩薩的修行日益精進,弘法的向度也會愈加深廣;因此會有非常多的機緣,遇上無量劫以來曾經互為眷屬的人,這時免不了會起了(法)眷屬欲;要對治這樣的狀況,最有效的就是念頭一起,即予舍念。如果延遲到念頭已成絲縷,就非常困難了。這樣的斷除煩惱障的功行,會隨著定力與慧力的增長,以及一次又一次的練習,而愈加得力;而悟(明心、見性或破牢關)就是這裡面至為重要的躍進憑藉。以明心者而言,由於親證如來藏,所以行布施時,可徑以轉依如來藏的清淨體性與圓成實性,作為漸臻“不住相布施”的法門,進而引發“其福德不可思議”的勝果。

  幕 落

傍晚五時,初冬暮色早已低垂,在欲罷不能之下,導師仍繼續回答現場問題。每一個問題,不管我們預期其回答可能是如何的簡單,導師都非常仔細的剖析引導,最後再作判答引伸,以致於每個問題都花了半個小時以上,真的是老婆心切,“要五毛、給兩塊”;就這樣延長到六時,才結束整個盛會。隨後,導師一行人即帶了簡單的便當與水果,開車北歸。義工們在清理現場,互道珍重後,也於七時許陸續散場,結束了寶貴難得的一天。

回家後翻閱網絡新聞,發現星雲法師近期又將出版一本叫《禪門語錄》的書,據說此書匯集其五百則的“語錄”,遍及“禪是什麼”、“學禪的目的” 、“如何參禪”、“禪定與般若”、“禪者的生活修持”、“禪的智慧風光”等主題,並宣稱將是一帖能讓大家身心自在的良藥,真是令人感慨不已。星雲法師之落處,已經導師彰顯殆盡,乃至成篇累牘,孰料其居然無視於此,仍舊本其藏密應成派中觀所墮之意識心,繼續誤導眾生,繼續以盲引盲。芸芸眾生讀了他書,在紓解心情、調適壓力之餘,恐將離佛道越來越遠矣!我們這些紹續世尊正法的佛子,怎能不加緊腳步,行菩薩道以救護眾生! (全文完)

 

引用文章來源:正覺電子報第21期目次4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菩薩寶山行(三)...... 無名
    全站熱搜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