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丹增嘉措願意承認與黃教義理絕難相容的如來藏法義,我們還是表示欣慰與歡迎,而且我們呼籲丹增嘉措應該徹底回歸佛陀在《阿含經》的教法。因為原來黃教所屬的喇嘛教本質上就不是佛教,可是喇嘛教黃教卻已經宣稱自己是藏傳佛教,想要成為佛教的一員,那麼回歸真正佛教的方便禪思與真實禪,棄捨錯誤的喇嘛教法,就能夠消除錯誤宣稱所具有的矛盾性與欺騙性,接受佛教徒的供養與恭敬才有正當的理由。那麼丹增嘉措對於與如來藏義理相悖的《菩提道次第廣論》和《密宗道次第廣論》,就應該逐漸加以廢棄而不應再宣說及推廣,讓黃教引領喇嘛教的其他教派回歸佛陀的教法,就能夠徹底消除法義扞格的矛盾性與欺騙性。對於第一種和第二種具欺騙性的教派與團體,我們都期望其回歸阿含六見處之方便禪思與真實禪的教法,就可消滅矛盾性與欺騙性,重回佛陀慈悲一切眾生的本懷。
目前分類:生命破剖學 (12)
- Feb 03 Mon 2025 15:26
(197)生命解剖學---阿含精之三乘見道原理與次第(十)---蔡正禮老師
- Feb 02 Sun 2025 22:55
(196)生命解剖學---阿含精之三乘見道原理與次第(九)---蔡正禮老師
「一切法空」是「空三昧」的內涵,也是小乘法「空三昧」與大乘法「金剛三昧」的共相。在解釋《般若經》的《大智度論》中,「空三昧」也作為第八識如來藏的指稱。《大智度論》卷十一〈釋初品中舍利弗因緣 第十六〉:
- Jan 31 Fri 2025 22:08
(195)生命解剖學---阿含精之三乘見道原理與次第(八)---蔡正禮老師
- Jan 20 Mon 2025 13:27
(194)生命解剖學---阿含精之三乘見道原理與次第(七)---蔡正禮老師
基督教《舊約》有〈創世紀〉篇章想像世界如何創造,不但全無創造世界的智慧與過程,同時也不合邏輯、不合科學。佛教的淨土世界,則是一條真正難行能行的「創世紀」過程,其間充滿世出世間智慧的修習,超越一切人天的智慧境界與範圍。因此佛教所談論利益眾生的智慧與神通,並非世間製造飛機、輪船的小小聰明才智,而是直接溯抵源頭創造一個超越五濁惡世,令「一切世間樂見」的純一清淨世界的大智慧。所以大乘菩薩的成佛之道,才是真正具有實踐性的「創世紀」。因此,諸天讚歎修習「真實禪」的大乘見道菩薩為「大士夫」、「士之上」,確實名符其實,因為已經證得具有「一切世間樂見」的成佛之性的第八識如來藏的關係。
- Jan 13 Mon 2025 12:12
(193)生命解剖學---阿含精之三乘見道原理與次第(六)---蔡正禮老師
- Dec 26 Thu 2024 22:45
(192)生命解剖學---阿含精之三乘見道原理與次第(五)---蔡正禮老師
同樣的,如果按照張志成與琅琊閣所堅持「『無間等』就是『現觀』,這個名詞不是指第八識,與『常住法』沒有任何關係」,那麼求那跋陀羅將 abhisamaya 翻譯為「無間等」而不譯為「現觀」,則《雜阿含經》中「理妙淵博,殆非常情所可廟慮」之意涵,則無法顯發。例如,《雜阿含經》卷十第 二五九經:
- Aug 10 Sat 2024 23:42
(191)生命解剖學---阿含精之三乘見道原理與次第(四)---蔡正禮老師
根據〈清淨經〉所說,要「一切梵行清淨具足」,必須要成就「見具足」與「戒具足」 1 ,則佛弟子於所思、所言與所行,同樣必然要依「不可見」的「不相續法」為核心而不可稍有偏離。然而於一切世間凡夫與二乘聖者而言「不可見」的「不相續法」,於大乘菩薩卻要能夠平等的「見不可見」,亦即親證「第六見處」所說之真我。關於六見處的平等慧如實正觀,極為困難,即使曾於正法道場修學,同樣極為困難。例如現代學者呂真觀錯以為六見處為聲聞見道之所見,在其著作《實證佛教導論》中說:
- Jun 05 Wed 2024 21:34
(190)生命解剖學---阿含精之三乘見道原理與次第(三)---蔡正禮老師
上述《雜阿含經》卷十三第三○四經經文中,在解說六六法的具體內容後,佛陀接著解說:「若有人說眼根是我的話,那是不正確的。為什麼呢?因為眼根是隨時生滅代謝變化的。若眼根是我的話,那麼我就應該隨時承受生死,可是事實並不是這樣。所以說眼根是我的話,那是不正確的。同樣的,如果把色塵、眼識、眼識的觸、眼識的觸所生的苦樂捨受當作是我的話,那樣是不正確的。為什麼呢?因為眼識的觸所生的苦樂捨受是生滅變化的法。若眼識的觸所生的受是我的話,那麼我就應該隨時承受生死,可是事實並不是這樣,所以說眼識的觸所生的受不是我。就像這樣,耳、鼻、舌、身、意觸所生的受也都不是我。為什麼呢?因為意識的觸所生的受是生滅變化的法,若它是我的話,那麼我也應該隨時承受生死,可是事實並不是這樣,所以說意識的觸所生的受不是我。就像這樣,比丘!應當如實知眼根所運作的功能,智慧在觀行中所運作的功能,以及在這些法背後有寂滅法存在而運作的功能,由此開發神通,正確邁向涅槃。如何 如實知眼根所運作的功能,乃至正確邁向涅槃呢?比丘!觀行確認眼根不是我,或者色塵、眼識、眼識的觸、眼識的觸作為因緣所生起的受,內心覺得或者是苦,或者是樂、是不苦不樂,將這些都觀察確認不是我。耳、鼻、舌、身、意等根也是像這樣的解說,是名如實知見眼所作,乃至正向涅槃,是名六六法經。」
- Jun 02 Sun 2024 17:07
(189)生命解剖學---阿含精之三乘見道原理與次第(二)---蔡正禮老師
五受陰的七處善觀行,必須在行動上進行苦、集、滅、道等四聖諦的具體驗證而具備善巧,其目的在於獲得初沙門果後,逐步斷盡思惑,並鍛鍊四禪八定,邁向成就滅盡定的禪定證量,成就可以隨時捨壽而生死自在的俱解脫阿羅漢境界,超越待時捨壽才入涅槃的慧解脫阿羅漢。《中阿含經》卷 五十八〈晡利多品大拘絺羅經 第十〉:
- Apr 20 Sat 2024 22:57
(188)生命解剖學---阿含精之三乘見道原理與次第(一)---蔡正禮老師
- Feb 11 Sun 2024 20:48
(187)生命解剖學---阿含精之三乘見道原理與次第---蔡正禮老師
生命解剖學亦名生命結構學。解剖學是驗證生命結構的動態性方法與過程,而結構學則呈現一切生命結構有其不變性的事實。決定撰寫《生命解剖學》這本書的因緣有些獨特。我開始學佛時經常思考生命與命運的問題。例如一隻海星被切成兩半而變成二隻,那麼到底它是一隻海星還是二隻海星?它們的命運應該相同、還是不同?增加一隻海星,在世界中真的增加一個生命了嗎?我們可以如此隨意就創造出生命嗎?當然還有其他有關因果如何成立的相關疑問。我年輕時隨著所遇到的因緣,詢問佛門大師與同修道友這些問題,但無人能答,甚至還有人聽不懂我的問題。
- Feb 11 Sun 2024 14:50
(186)生命解剖學---阿含精之三乘見道原理與次第---蔡正禮老師
本書的寫作緣起於尚未完成的《真假沙門》一書,因為《真假沙門》所申論的就是真假出家的問題。如果我們很簡要的問:真出家或假出家是應該看外表,還是要看智慧?毫無疑問的,大家都知道是否真出家要看智慧,而不是剃頭著染衣就是真出家。但是,要看什麼智慧呢?大家就開始產生紛歧的意見而眾說紛紜。在眾說紛紜中,就有人認為:人家是出家的專業修行者,道場那麼大,徒眾那麼多,我們就相信他有佛法的智慧吧!於是智慧是什麼就成為判斷的關鍵問題,否則還是落入外觀或表相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