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行為制約再談末那與意識之奧妙(下)

         —余瑞文—

0.9  

第三章 制約與習氣

此處所說的制約行為,其實就是習氣,就是行為的慣性,就是業力。雖然由無量世以來,錯綜複雜的因果而產生的習氣、業力,不是我們所能全部了知的,但是它所產生的原理都同樣是「種子起現行,現行熏種子」的制約行為的形成與重現。其實,從現實生活的行、住、坐、臥中,只要用心觀察,都不難看出習氣與業力運作的影子──制約行為。

第一節 制約行為無處不在

制約行為無處不在,也一直跟著我們,它默默的影響我們一切的行為。例如,當熱戀中的少年男女看到心儀的對方時,為何不待意識思惟,內心早已小鹿亂撞?當這對男女看到與雙方感情有關的事物時,心律為何會加快?當雙方將賴以傳情的通話時間,相約固定於每天的某一時段時,為何每天時間一到,不待電話鈴聲響起,已是千頭萬緒、心中澎湃不已?這一切都在說明:「你已經被愛情制約了。」說明白一點就是:「你已經成為愛情的俘虜了。」當一切與雙方有關的事與物,被「類化」於愛情的概念底下,而反過來影響你的思想與行為,這就是「制約」。

相同的,當某些人、事、物與你的瞋心相應共鳴時,並逐漸形成你對同一個人、事、物的瞋習;當你下次遇到同樣的人、事、物,不待語言文字思惟,瞋心已然悄悄抬頭;不待意識思惟,與生氣有關之內分泌、心跳、血壓或其他生理反應,早已由潛意識中之杏仁核、下視丘所主導而悄悄啟動;你可能不待對方動作、不待語言升起,早已面紅耳赤,甚至怒不可抑,而且進一步影響後來與意識有關的思想與行為。由於與瞋心所相應之故,你的意識思惟將受其影響,你可能語無倫次或口出惡言。你的意識也可能盱衡情勢,為顧及形象,不得不壓抑憤怒行為的繼續發展,但是潛意識末那這個茶壺內的風暴早已一發不可收拾。從這種不想生氣卻又偏偏由不得你的狀況,再度看出意根末那是有多頑強。當瞋心的神經迴路一旦被它啟動,往往是很難壓得住的,若無法透過正確的修行、觀照,瞋行的制約只有再度的被增強。而瞋習之制約過程的逐步增強,是有其程度深淺之轉折,一般眾生由於無明所覆,很難深入觀察得到。當某些人、事、物與己意相違,怨心已起,這正是瞋心抬頭的開始。若不思對治,任其發展,意識將與其狼狽為奸,籌謀思量、設計報復,惱亂之心便相繼而生,瞋的制約行為就跟著增強。若再不思對治,怨、惱之心將逐步蔓延而轉成瞋恨之心,並付諸於身、口惡行,於是又完成了另一次的「種子起現行,現行再回熏種子」的環繞迴圈,如是將再度的用一根長釘,將此瞋行牢固的釘入潛意識末那裡面,形成更深厚的瞋習種子,以待下次因緣的來臨,再度生起更大的瞋習現行。

情緒的運作,是制約行為最容易觀察出來的地方,尤其是負面的情緒。由於潛意識末那的頑強,意識除了為它提供服務以外,是很難與其抗衡的,除非能有智慧從根本加以解決。由於意根末那的一意孤行,造成大腦中神經蛋白元錯誤的釋放,神經傳導物質分泌的錯亂,意識不得不淪為其附庸,並為其所操控;如此而來,使得情緒管理只有每況愈下而已;世紀三大病症之一的憂鬱症的形成,與此有著極密切的關係。

第二節 制約行為橫跨三世

這一切包含身、口、意行的制約行為,其實是由意根的遍計所執性主導的,而這其中更牽涉到意根末那與意識覺知心的交互運作。業習的啟動是由意根末那主導而啟動,而業種的造作是由意識觀察、思惟、造作後,加上意根思心所的同意之後而形成。其實,不管意識如何造業,不管它如何的思惟造作而形成多少的新習氣,基本上都是由潛藏於如來藏中的潛意識末那之無始習氣種子而來,也就是由無始以來之貪、瞋、痴無明化身而來。這個潛藏於潛意識末那深處之「習氣檔案」,不斷地被意識提取出來實行,然後又不斷地「另存新檔」,增強規模,這就是「制約」。制約行為其實很像顏色:只有幾個主要顏色,但是你可以混合主要顏色而得出無數混合的顏色。所以,可以有百法、也可以有千法、萬法、萬萬法……。在這法法相依、法法相立的輾轉過程中,絕大多數都是染法,是讓無明塵垢轉趨深厚的來源,這可以從五十一個心所有法裡面,善法只有十一個看出來。

所有的制約行為有一個共同的特質,那就是:一種對有機生物體的生存有利的思想或行為,會被永遠的保存下來,而那些對生存無用的會自動褪去。換句話說,也就是與「俱生我執」有關的制約訊息將被優先處理,這也是潛意識末那的恆內執我性所主導的,也是眾生流轉生死的根源。用俗話來說,就是眾生愛惜這個生命,愛惜這個能覺能知的「五蘊我」,已經愛到骨子裡面去了。而「俱生我執」引生「分別我執」以及「我所執」後,與意識的後生執著相互輾轉纏繞不休,形成無量無邊的制約行為,並深深的嵌入潛意識末那,形成無量無數的習氣種子。這些習氣有深有淺、有粗有細,細的障礙成佛,粗的障礙解脫生死。而單單就與粗重的分段生死煩惱相應的習氣論之,已是累牘盈篇,罄紙難盡了。這些性障習氣,若不尋求根除之法,只有生生世世流轉不停,而且大多是每況愈下。

而前面說受制約的習氣行為,是由潛藏於潛意識末那深處之「習氣檔案」,不斷地被意識提取出來,又不斷地「另存新檔」而增長厚實,這是站在現行運作的角度來說;其實真正蒐藏這些檔案,真正集藏這些習氣種子的是如來藏阿賴耶識,故又稱其為一切種子心識。這個種子心識雖然含藏了無量無邊的有漏與無漏法種,但是祂本身卻是如鏡面一樣,雖能涵攝一切相,卻無礙自身本有之清淨相,故稱為如;因其不生不滅,本自清淨,故稱為真;並且遠離六塵萬法,而能隨緣應物,如實的顯現一切法相的功能,真實無虛;合此真實與不生煩惱的如如,即稱為真如,是故真如即是如來藏阿賴耶識體上所顯的真實法相,禪宗祖師就常常用真如來指稱如來藏阿賴耶識心體,論師們有時也會以真如心、心真如,來稱呼祂。這個道理是「臆想真如」者很難想像的,也是探求密意者最難解之處,但因不肯依止善知識真參實究的緣故,只憑經文的思惟研究而想得知,故而自陷弔詭之處而不自知。

他們的疑惑是:阿賴耶識含藏一切染污法種而為其所染,為何又說祂本自清淨?既然阿賴耶識還有染污,那一定還有一個截然清淨的真如體在其上面。這個問題正是出在沒有如實、如理作意觀行,再加上沒有親證而產生的問題,也是身我見未完全斷除所致。故而無法將時時與六塵萬法相應的七轉識妄心,與遠離六塵萬法的真心阿賴耶識區分清楚。猶如鹽水中之水,依然是水,它從未因鹽溶於其中而改變其水本來的特性;鹽水之所以會鹹,是來自於氯化鈉NaCl溶於其中的緣故,水只是提供一個溶解的環境而已,但水的本質並不跟著轉變。相同的,阿賴耶識與無明七識共俱而受染污,染污之因是來自於七轉識,七轉識的染污種子「溶解」於如來藏中;七轉識的染污種子是「溶質」,如來藏只是提供染污種子溶解的環境而已,但如來藏的自性並不轉變。當如來藏與七轉識的染污種子和合運作而名為阿賴耶識,這個時候阿賴耶識仍然具有如來藏自身所有的性用,只是眾生為無明染污所覆,故無法了知而已。

這是眾生意識思惟的侷限性,所以佛學的學術研究,靠著意識對經文的思惟與理解,是無法了知的;只有透過參禪而親證了,才能現前觀照這個事實,才能了知自性清淨心的如來藏,竟然有染污;而被染污後的如來藏自身的清淨自性,卻仍然沒有被染污。眾生性喜戲論,參禪也是如此,故多陷入「染、淨」,「剎那、永恆」……等相對二法裡,故透過意識思惟一個截然清淨之體,妄自安立為真如;透過意識思惟而浪漫的想要「化剎那為永恆」,故而思惟:將意識心修至一念不生,將此時的意識離念靈知心名為真如心,名為永恆。若從前喻來說,這些人只是在水中的「鹽分子」裡打滾,尚未嚐到水味;因為這些邪見,正是染污純水的鹽巴。

參禪人的如是邪見,也是一種制約;這是受了無始以來邪見、妄想習氣種子的制約,故而牢不可破。縱然由於善知識的慈悲,勉強且短暫的將其攝受,卻由於無始以來的邪見、妄想習氣難以根除,終究還是退轉了。而這些邪見、妄想習氣,雖是因意識之現行而造作,但是幕後的主使者,依然是潛意識末那;因為它主導著意識的思惟方向,這是任何人、任何狀況、任何時候都無法改變的無奈,也是眾生流轉生死的無奈。除非你能依著二乘見道之理,確實而如理作意的斷除我見與三縛結後,不是誤會式的斷除我見與三縛結,進而斷除五下分結與五上分結;或是依著大乘見道後之真心體性而如理作意,故而發起意識的妙觀察智,由這個萬法根本的實證與現觀,才能真正逐步的對治意根末那的劣行,而此時也只是下品妙觀察智的少分,以後要走的路還很遠呢!

第三節 知見立知,即無明本

複雜的制約行為,有著縝密的認知建構cognitive structure,只有在經過意識心智很審慎的考量後才能得出,經過大腦各個意識皮質區與下面的邊緣系統不斷的交換訊息,才做出的決定。所有的認知建構,都牽涉到大腦中概念concept的形成,與語言、符號系統symbol system的建立與儲存。每一個眾生都有著先天的認知系統,是與生俱來而獨一無二的;這個系統程式一開始就設定好了,我們只是依著這個原始的認知系統為基礎,經過生存的競爭或環境的焠煉,發展出後天所需的認知系統。而這其中邊緣系統的舉足輕重,已由正子斷層掃瞄PET等等之實驗現觀所證實,此實驗現觀證實意識皮質區思惟運作之前,與潛意識末那運作有關之邊緣系統早已悄悄啟動了;所以後天的意識認知,其實背後是受著潛意識末那的左右。雖然在意識與潛意識的交互運作過程裡,潛意識末那是居於主導的地位,但是兩者的溝通,基本上是雙向的,所以是一種有機系統organic system的運作,而不是機械系統mechanic system的運作;也就是潛意識與意識兩個都是能變異的有了知性的主體,能夠互相溝通,而不是單向的指令下達。

也因為這樣,透過意識對於染法的思惟造作,能讓意根末那的無明習氣轉趨粗重。而透過意識對於無漏淨法的正確的思惟、觀照,繼續熏習淨法的過程中勸服了意根末那的習氣,修行也才可能會有作用;否則即如外道宿命論,永遠無法改變現狀。猶如電腦中的主系統程式,它是出廠時所設定好的程式,所有外掛程式不管如何運作,都必須受其控制。會用電腦的人,一定時常注意系統運作順暢與否,時時偵測外掛程式是否干擾主系統程式運作;甚至可透過外掛程式,來修正原始主系統程式的缺點。不會用電腦的人,一會兒中毒,一會兒當機,一台電腦用不了多久,由於操作習慣不良,揹了一大堆垃圾檔案還不知道,電腦的運作效能當然是每況愈下了。修行也是這樣,你是在為你自己增加更多無明習氣的「垃圾檔案」?還是在修正意根所主導的這個系統的缺陷,讓整部電腦的效能更順暢?這是所有修行人都不能等閒視之的。

很不幸的,大部分的眾生很難脫離無明的纏繞、糾葛,無始以來在主系統程式上揹了無量無邊的「垃圾檔案」而難以自拔。無明煩惱的習氣由過去世而來,它在此世週而復始的重現並增強,也終將由如來藏執持而流轉至下一世,因為意根不是執持者,而意識不能去到下一世。這些形成無明的纏繞、糾葛,與名言習氣中之表義名言和顯境名言的交互運作,有著極密切的關係。這個系統在觸五塵境和其上面所現之法塵境的同時,早已透過顯境名言而了別完成,並兵分二路啟動所有相應之行為,包括後來意識所思惟運作之表義名言的種子流注。而這二種名言習氣的運作,又影響到有支習氣與我執習氣的形成,也終將又繞回來影響名言習氣自身,並且影響到未來世顯境名言的勝劣果報。在此限於篇幅,無法贅述。這意思主要是說:凡是落入意識境界中的人,都無法擺脫各種惡法制約的不斷增強。只有遠離見聞覺知的知,確實現觀見聞覺知的知,正是生死流轉的根本,才有可能擺脫惡法習氣的制約,漸漸邁向成佛境界;這是一切大乘佛法修行人的首要之務,所以在《楞嚴經》中 佛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正是此意。

而在意根末那與意識覺知心互動的過程中,如來藏的配合是不能缺席的,也是必備的,而且如來藏才是儲存所有檔案的海底深處,也是讓一切運作的根源。祂雖儲存了許多的染、淨法種以供七轉識提取、使用,但祂本身卻從來不貪、不取、不會六塵境,由於祂的清淨法性及永離善染兩邊的法性,才能如明鏡一般的容納一切有漏、無漏之有為法相,也才能顯發出其清淨、無為的真如法相。當您證取祂後,並轉依其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之功德性,就能逐漸深入體會世尊於《楞嚴經》中所說:「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之真義。

第四章 結語

從法國解剖學家杜胥內Duchenne以神經科學的觀點,發現兩種微笑所牽動的臉部肌肉是大相逕庭的,而將由不同的神經迴路所引動的微笑,區分為意識的「應酬式的微笑」,以及潛意識(末那)所直接傳送出來而自動產生的「真正的微笑」Duchenne Smile。再由大腦造影研究中,發現反應意識思惟的大腦皮質,與反應潛意識運作的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的交互關係,我們發現潛意識末那是一切行為產生的真正源頭。而在這些觀察中,我們要強調的是:這些神經系統的運作並不是意識或潛意識末那的作用本身,而是它們運作的結果,也就是它們運作後的軌跡,也是科學工具所能觀察得到的六、七識之見分的行相的軌跡之一。雖然這些只是浮光掠影,卻讓我們看到了意識與潛意識末那互動的奧妙,而意識與意根的這些運作,卻都不能一剎那離開如來藏的支援,否則祂們什麼也做不了;而如來藏本著一向不貪不厭、不執不棄的中道清淨自性,不斷的支援祂們的運作,使祂們在三界中圓成善惡因的造作與未來果報的領受,具足了圓滿成就諸法的示現,所以如來藏完全是被動性的運作,這也為我們證明了經中「意(根)為先導」之聖訓無訛。

從這裡可以看出來,潛意識末那操控著意識思惟的方向,也證明《大乘密嚴經》卷三云:「諸仁者!阿賴耶海為戲論粗重所擊,五法三性諸識波浪相續而生,所有境界其相飄動,於無義處中似義而現。諸仁者!阿賴耶識行於諸蘊稠林之中,意為先導;意識決了色等眾境,五識依根了現境界,所取之境莫不皆是阿賴耶識〔所現〕。諸仁者!阿賴耶識與壽命煖觸和合而住,意〔根〕住於此,〔意〕識復住意〔根〕,所餘五識亦住自根。諸仁者!心、意及識住於諸蘊,為業所牽,流轉不息;諸所有業因愛而起,以業受身,身復造業,捨此身已更受餘身,如步屈蟲行;心及心法生於諸趣,復更積集稠林之蘊。」這些教示正真無訛,悟後確實可以現前觀察而證明是真實說。

由此經文可知,阿賴耶識行於五蘊稠林之中,由於意根末那之遍計所執性,執著諸戲論妄想,意識遂依祂而起分別執著,所有境界相飄動不實,於無義處中似義而現。而七轉識諸蘊之所以現諸境界,皆是由於阿賴耶識集藏七轉識諸染污法種,復由意根末那為先導,意識、五識方能相繼現起。眾生由於妄執如是三界六塵諸法為真,故為業習所牽,流轉不停,故於識稠林中復造諸林而增益諸蘊之積聚。然而,三界六塵諸法實是阿賴耶識所變現,並無實法,是眾生妄取諸法故輾轉而生。這其中意根末那識,默容一切諸法的遍計性,與處處作主的所執性,是轉生諸法的啟動者,而意識與其輾轉相依,更是強化一切種子熏染的幫兇。如《楞伽阿跋多羅寶經》中佛說:「大慧!現識〔末那識意根〕及分別事識〔意識〕,此二壞、不壞,相展轉因。」正是此意。也就是說,無始劫來不壞的意根末那識,以及世世斷壞而只有一世的意識覺知心,是互相影響的:末那識控制意識的思惟方向,而意識思惟之後也會回頭影響到意根末那識的心性與決定,所以 佛說「相展轉因」,真是如實語、不誑語、誠實語,也是完全正確的宣示法界中的意根與意識的境界,語皆真實不虛。

從神經科學與大腦造影的實驗結果,來看意識與潛意識末那輾轉運作的交互關係,科學家都已倍感複雜難懂,而只能依實驗結果「按圖索驥」勾勒出其梗概而已。若從實證現觀來看,意識與潛意識末那各自所相應的心所有法,以及它們交互運作的關係,則不是依著實驗結果「按圖索驥」的科學研究者所能了知的。現實生活中,意識與潛意識末那互動速度之快,互動模式之複雜,互動型態之多樣,互動深度之微細,不是言語可以形容的,也不是將受實驗者限制於某些實驗條件中所能觀察得到的,因為實驗設計是由觀察者操控其實驗條件,而現實生活則是生命體的自主運作,其間有相當大的差異。光是意識之五遍行的運作,或末那之五遍行的運作,或是兩者之交互運作,其中關係之複雜、之微細,不是科學實驗所能控制的,也不是一般未悟者或探求密意者所能探知一二的;若要深入通達,則非我們能力所及,此非地上菩薩,無能為之;非諸佛,無能究竟。這牽涉到如來藏阿賴耶識中一切種子的流注,以及種智中極其甚深微細的部分,也正是 佛說三轉法輪唯識正義的精髓。這個令人嘆為觀止的「心智程式控制系統」,連科學家都不得不謙卑的說:「請記住,這些研究是心智探索的初步成果……,還有很多事情是科學家不知道的……。」科學家對於意識心智的探索,都已經感到如此的深奧難懂了,而印順、昭慧……等無知之佛學研究者,既無佛法上修證之證量,又違科學實驗之現觀,竟然草率的說潛意識末那是意識所生之細意識,竟然說意識所依止的潛意識末那是意識所生的細意識;由此顛倒邪見,復將能生萬法的阿賴耶識視為「性空唯名」、「虛妄唯識」的施設法而誹撥之,否定其真實存在而且有種種神妙難測的大用;不但自己造下無邊的謗法罪業,並貽誤諸多隨學之眾生;如是獅子身中蟲,真是有愧披剃,實無立場身著僧衣、現出家相。

由於限於篇幅,本文並未列出許多教證;而且對於教證的說明,早已散見於 蕭老師許多著作裡,請讀者自行請閱,末學不再贅述。末學為此文的目的,除了第一章引言中的說明以外,另一個更重要的目的,其實是提出來與「家裡人」共相惕勵的──觀行這一門功課,如黃俊雄布袋戲所說:「功夫是萬底深坑。」般若道種智甚深、極甚深,若想一窺其堂奧,至少要有三個基本條件:第一個是如理作意觀行,第二個是如理作意觀行,第三個還是如理作意觀行。因為,一切不如理作意,均與此正觀無緣相應故,必定會落入邪觀之中,這也就是為什麼禪宗祖師與 蕭老師苦口婆心而一再的強調「不識本心,學法無益」的道理。因為,證悟本心阿賴耶識以後,才可能「轉依」其清淨體性,真正的如理作意觀行,才可能真正邁入悟後起修之路。末學在此進一步提出建議:即使悟後,也不可稍有自滿或輕慢之心,否則仍將會因為基礎不夠紮實,以及往世的熏習與觀行仍不夠深入,反而在正確的基礎上作了不如理的、方向偏差的思惟,不免如同2003年初那些人一樣的退失於正法而又誤以為極大的增上。

  

引用文章來源:正覺電子報31期目次5

 

arrow
arrow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