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覓生命中的人----蕭平實導師
人生是五彩繽紛的,然而每個人所追求的卻不盡相同,以末學來說,所嚮往的就是要作一個真正的菩薩。已經記不得是從何時起,開始追尋人生中的貴人。一直到遇見蕭平實導師的法寶為止,末學驛動的心開始漸漸平靜。雖然蕭平實導師的法寶,末學讀的並不是很多,但是卻讓末學了解人如何能成就菩薩的境界。我們善良的同胞及國家各級領導,大家都在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殊不知蕭平實導師就是在弘揚聖玄奘菩薩的妙法——利益一切有情眾生……
記得前不久末學做了一個夢,早晨是夢到蕭平實導師,所以末學是一直哭到醒過來的。末學夢到自己從母親家連蹦帶跳的走出門,蹦著跳著就飛了起來(末學在夢中夢到自己會飛是常有的事兒),飛著飛著就到了一個農家小院。院內人不多但也是很熱鬧,大夥正在吃飯,末學隨手拿了幾個餅就進屋裡去了。剛進屋門就看見蕭平實導師來了,導師和大家圍成一桌在吃飯,末學就哭著跪下了:一邊喊著導師一邊哭,導師慈悲的詢問說哭什麼?哭什麼?然後導師示意其他人都走開(對面坐著兩位親教師,其中有一位是張老師,末學也沒注意看他們),蕭平實導師示意讓末學坐在他身邊的凳子上,末學只是站在導師身邊哭著說:“導師您騙人!怎麼把我弄丟了。”蕭平實導師示意:是要讓末學出來鍛煉,就這樣一直哭到醒來。末學想:這一定是蕭平實導師的加持,自己一定要更努力精進修學正法,菩薩道上一切都以利益眾生為先。
幾年前曾經與蕭平實導師有過一面之緣,夢中的導師和本人一樣,人如其名平凡而實在、大慈又大悲,似乎也只能用這些質樸的詞彙,來形容導師外在言行所給人的印象。然而,蕭平實導師在佛法上的智慧,卻不是我們用盡意識心力所能夠臆測的。
在世界上中國是一個大國,有超過13億的人口,然而信佛人卻還是少數,在這些所謂的信佛人中,真正想要學佛的人又是少數,而在這些想要學佛的人中,能夠修學真正佛法的人則是更少數。時常聽到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蕭平實導師率領眾多親教師以及眾多菩薩弟子們,創建的正覺教團真的是現今全球佛教界唯一的一股清流。
首先,就是正覺教團忠實而且完整地呈現了佛陀的法教,所以在正覺教團裡面,學員們所修習的不是單一的某一個法門,而是主張全面性完整如實的修證。第二個特色是,正覺教團所教導的法,是貫通了佛菩提道與解脫道之三乘菩提的義理。第三個特色就是,正覺教團一直努力地把佛陀完整的法教,用簡單易懂、清楚而又容易實踐的方式介紹給大家;所以在每一本書籍跟每一種的弘法的實施方式裡面,都為大家清晰的介紹了修行原理跟實踐方法。
前幾天末學讀蕭平實導師的《維摩詰經講記》有幾段法語感觸特別深刻,因此舉來跟大眾分享:
(一)樂饒益眾生
【為什麼要饒益眾生?蕭平實導師開示:“成佛不過就是修學一切種智,只要在增上慧學上用功就夠了,為什麼還要饒益眾生?問題是成佛必須福德與智慧都具足圓滿,你總不願意將來成佛時,你座下的弟子只有十個人、五個人吧?像世尊於現在這種沒有人願意來成佛的年代,阿羅漢弟子都有一千二百五十位,菩薩弟子無量無數,(因為世尊座下的菩薩不是只有在人間的,也有天上來的,也有他方世界來的,凡是過去跟釋迦牟佛結過緣的,衪成佛時都會來,所以祂的菩薩弟子無量)。我相信你們一定不原意說:“我將來成佛的時候,只要有五個人、十個人當弟子就好。 ”你絕對不願意,一定希望弟子很多。弟子很多,法才能流傳長遠,才能利益廣大人天。即然這樣子,你就得要攝受眾生;攝受眾生的方法是什麼?是饒益他們:讓他們在世間法上得到利益,讓他們在解脫道、佛菩提道上面也獲得利益。這樣饒益他們,你未來成佛時,當然就不會是孤家寡人一個,一定是弟子眾等無量無邊,這樣才叫做福德圓滿。】 (蕭平實導師的《維摩詰經講記》第三冊第96頁)
好多人學佛都是關起門來自己誦經、持咒、念佛、打坐,從來沒聽過還要饒益眾生。也不知學佛是要學佛的福德智慧具足圓滿。
(二)樂於非同學中,心無恚礙
【假使你來這裡學禪淨法門,你的眷屬是專修念佛,乃至學藏密;不管他學什麼,你一定要很有耐心,只能以德伏人,不能以力伏人。你想要度人家,是要從你自己的轉變開始,不是去轉變別人,只有自己獲得功德受用而轉變了,才能轉變別人。出來弘法不是在降服別人,而是在改變自己、示現智慧。當你自己變了,別人才會跟著變。所以菩薩於非同學中應當心無恚礙,並且樂於如此,能夠如此你度的人就會越來越多。
你能夠做到於非同學中心無恚礙,才能度到末來世的徒弟。能夠度得未來世的徒弟,就表示你的佛國淨土也在次第成就當中;所以當你懂得這個道理,就樂於非同學中心無恚礙,當然就有法樂了。因為你很清楚知道你去度人時,未來世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所以你有法樂。不過要吩咐諸位的是,當你去度那些人的時候,不必向他說明這個道理;因為你若說明了這個道理,他會想:“喔!原來你是為了成就你的佛國淨土。”那你又度不成了,雙方都失了大利益。 】(蕭平實導師的《維摩詰經講記》第三冊第123頁)
(三)樂將護惡知識
【為什麼還要將護惡知識?因為除了從他自身的利益來考慮以外,你還得要從和他有緣的眾生利益上面來考慮,所以你應該要利樂於將護惡知識。 “將”是攝持執持的意思,“護”是保護。對於惡知識,我們的做法有兩方面:第一、先把他的面子剝除掉,讓他不再有面子上的顧慮。怎麼剝出他的面子呢?就是指名道姓把他寫出來、舉證出來,把他破斥。第二個部分,是詳細的說明他的法錯在何處,讓他如實了知他的法義為什麼錯了,讓他可以自己確實的檢查,果然是錯了。即使他在健壯時不能做懺悔補救的動作,至少在死前還是能有機會來補救。我們用這樣的方法來將護惡知識,也會同時利益到和惡知識有因緣的許多學人。
……菩薩如果能夠樂於將護惡知識,心中一定有非常深沉的法樂;如果沒有很深沉的法樂,你辨證法義時不會有法樂。 ……】(蕭平實導師的《維摩詰經講記》第三冊第125頁)
有好多人他從來沒有讀過蕭平實導師的書,而單單只是道聽途說,或是聽信“名師”所言,便人云亦云地說蕭平實愛批評別人!殊不知那是菩薩大慈悲心的所在。菩薩是寧可被眾生誤解,被眾生辱罵、毀謗,也要入泥入水去救護眾生;試問在當今佛教界,還能找到像蕭平實導師這樣的悲增菩薩嗎?聖玄奘菩薩有言:“若不摧邪,無以顯正。”永嘉大師亦說:“不是山僧逞人我,修行恐落斷常坑”因此,請不要再人云亦云的毀謗大善知識,更不該去質疑蕭平實導師救護眾生之悲願!
末學 正佔 合十 2015.7.24
引用文章來源:http://www.hymzw.net/psx/xg/xg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