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般若信箱[第30期-目次7]--問二、三、四、五

般若信箱  

 

問二、電子報第24期〈般若信箱〉中說:【在無應身佛住世、又沒有真悟善知識住世的時代,唯一的證悟者一定會被佛陀在定中或夢中印證。】此種說法可有經典依據?

 

 

答:這並不需要經典的依據。在無佛之世,成為獨一無二的正法住持者、弘法者,處境極為困難的情況下,假使您是 佛陀,您也一樣會對努力弘揚正法而處境極為艱難的唯一弟子加以召見印證,並且加以慰勉的。因為這樣做,才是對眾生、對遺法弟子的道業加以照顧的慈悲行為。您說是不是?而且,經中也常常記載:菩薩在因地尚未證悟之前,感應過去佛的示現與加持。何況弟子悟後獨力弘揚正法而處處遭逢抵制時, 佛陀當然更會顧慮眾生的法身慧命,而有所作為的。您若成佛之後看見同樣的情形時,應該也會一樣的做出這種大慈悲的行為。您說是不是?

 

 

問三、電子報第10期〈般若信箱〉中刊登了「不良少年殺人公案」,末學對此提問,親教師在24期〈般若信箱〉中進行了詳細的解答。在解答中說:【只有第八識才能夠辨識對方與自己曾有深仇大恨。但這必須有他緣,也就是說眼識和意識必須看到對方,透過第七識的連繫,第八識才會了知而流注瞋恨的種子,使第七識當下決定殺人。】不良少年通過眼識和意識所看到的,是那人今世的色身,而不是往世的色身。顯然第八識不是通過記憶往世的色身形狀作為業種儲存,似乎是不良少年的第八識記憶了彼第八識?

 

1.不良少年殺人公案, 是否說明此如來藏能了知彼如來藏?

 

2.殺人者的如來藏無形無色, 為何能被被殺者的如來藏記憶?被殺者的如來藏將殺人者如來藏的什麼特徵作為業種儲存?

 

 

答:1.如來藏自己並不能了知,而是要透過意根的聯結以及意識在表面層次的認識,來引發如來藏中的種子;這很像是電腦程式的接觸與對應一樣,都是無形無色的法相,但不因為無形無色就沒有功用。

 

2.無形無色的心才能記憶,不因無形無色就失去功用。譬如人類遇到仇人或恩人時,也是由心去認知的,但是覺知心也是無形無色的。您的這些問題,是一切種智的範圍,請悟明真心以後,漸次進修一切種智,然後再來瞭解,將會比較容易。在尚未證得真心如來藏以前,作理論上的探討,仍然是無法理解的。歡迎您來共修,如有機緣觸證,悟後慢慢的進入相當層次時,才能漸漸了知這些內容。而這些內容,都不可能公諸於文字,只能對您說抱歉了!

 

 

問四、1.抗日戰爭時期,許多人為保衛國家、人民而拿起刀槍同日本人戰鬥,甚至一些僧人也參加了戰鬥。這些戰士們殺了很多日本人,這些戰士是否犯殺戒?死後果報如何?2.一個國家的內部戰爭,二派的戰士互相廝殺,這些戰士們是否犯殺戒,死後果報如何?3.那些指揮作戰的軍官,雖未直接殺人,但卻指揮殺人,是否犯殺戒,死後果報如何?

 

 

答:佛在《優婆塞戒經》有開示過犯戒受報需要具足:「根本、方便、成已」三個條件,來判斷未來受報業道的程度、關係與結果,《優婆塞戒經》卷六:「善男子!是十業道,一一事中各有三事:一者根本,二者方便,三者成已。」

 

  您的提問還牽涉到作無作罪種種的差別,《優婆塞戒經》卷六:「若遣使殺,使得作罪;口敕之者,得無作罪;若惡口敕,亦得作罪及無作罪,若其殺已心善無記,亦得作罪及無作罪。」這個部分, 導師在《優婆塞戒經講記》有非常詳細的開示,敬請提問的師兄姐,請閱即將出版的《優婆塞戒經講記》後面幾輯。

 

  再者,對於因果報應的問題,若要具足了知,必須佛地才能具足了知,下地菩薩只能了知因果少分的總相,愈往上地能夠了知的部分愈多,直到佛地才能具足了知。在因地不斷的探討等覺菩薩都無法全部了知的因果問題,可能不是當務之急,還是在求悟上面用功,比較來得實際一些。

 

 

問五、明心見性者因眼見佛性而親證世界如幻觀,入十住位。已明心未眼見佛性者,好像也能修入十住位,那他是怎樣修入的呢?他具備了哪些智慧,才算是入十住位呢?

 

 

答:明心者修入十住位,所得的世界身心如幻的現觀,無法在眼見外法時生起功德受用;他要如何修入十住位?在《華嚴》中有許多的開示,請您直接請閱《華嚴經》。依照其中十住位的七住、八住、九住、十住的內容進修,應該對您有所幫助。本會悟後起修的課程中,常常講到的法義及性障的修除等開示,也都是幫助您悟後修入十住的方法。但是最重要的還是發願與實行,否則都只能在智慧上增長,而無法實際圓滿十住位的。有一個要點是您可以注意的:滿足習種性的修行內容,您可以參考。

引用文章來源:正覺電子報30期目次7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身外之物 的頭像
    身外之物

    身外之物的部落格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