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佛法世俗化、淺化的證嚴法師
(連載五)正光居士
四、證嚴「上人」將佛法世俗化的證據
觀察證嚴法師歷年來所說佛法,不僅是嚴重違背 佛說(譬如有時否認第七識、第八識,僅承認有六識,將生滅的意識心認為常住不滅的心等),而且還將佛法世俗化及淺化。以下,正光透過法義辨正的方式,一一列舉證嚴法師將佛法世俗化、淺化的事實昭告大眾,讓佛門四眾得以了知;待了知後,得以遠離證嚴法師的邪知邪見,以免斷送了自己法身慧命出生的因緣,亦免除證嚴法師因為自己無明的緣故,種下地獄業而不知。
首先舉示證嚴法師將佛法世俗化的證據。證嚴法師在《清淨的智慧》第一○六頁~一○七頁云:「何謂明心見性?在凡夫稱為『心』,在佛稱為『性』,我們現在都是用心而迷了性。我們出生在人間,培養出來的叫做習氣,我們由第六識來分別外面的境界,一直將人性與眾生分別,我執我見,而使人心脫離了佛性;其實,佛性即凡夫心,凡夫心即我們本來佛性,因此明心見性,套一句現代的語言,即是『啟發良知,發揮良能』,我們現在修行學佛,重點即在啟發自己的良知,開發人們的愛心。」
從證嚴法師所說這一段話中,就知道她有很多錯誤的所在,正光以她較大的錯誤而分五點來說明:第一點:凡夫的第八識與佛地的無垢識體性無二無別,所差異者,凡夫第八識體內含藏的種子有染污,而佛的無垢識所含藏的種子究竟清淨,因此凡夫的第八識斷除了煩惱障現行,斷除了分段生死,把第八識除掉了阿賴耶識名稱而改稱為異熟識,只改其名,不改其體。雖然第八識已斷除了分段生死,可是仍然有變異生死未斷除,因此精進的斷除異熟識體內的煩惱障習氣種子隨眠及所知障隨眠,第八異熟識又改名為第八無垢識,仍是只改其名,不改其體。由上可知,如來藏、阿賴耶識、異熟識、無垢識都是第八識之異名,只是在不同階位有不同名稱而已,因此眾生的「心」──第八識,與佛地的「性」──無垢識,都是一樣的,體性非常清淨,無二無別;所差異者,其所含藏種子有差異爾。然而這樣的說法,唯有成就大法的菩薩摩訶薩才能信受,一般凡夫如證嚴法師、印順、昭慧等人都是無法信受的,此即《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卷一所說正理:「有二法難可了知,謂自性清淨心,難可了知;彼心為煩惱所染亦難了知。如此二法,汝及成就大法菩薩摩訶薩乃能聽受,諸餘聲聞唯信佛語。」(CBETA, T12, no. 353, p. 222, c4-7)古時聲聞羅漢都信佛語,所以相信無餘涅槃中的實際就是如來藏自性清淨心;可是現在的印順、昭慧、證嚴等聲聞人卻是不信佛語的。反觀證嚴法師這一段話:「在凡夫稱為『心』,在佛稱為『性』。」她認為「心」與「性」是同一種法,只是因地與佛地不同而已,這是完全不懂心與性的凡夫俗子,不懂心與心性非一亦非異的中道正理,也是完全違背 佛的開示,完全不如法。
第二點,第八識真心,從無始劫來未曾迷過,有所迷者是第八識所生的七轉識。但是七轉識都不可能變性為第八識如來藏真心,可是證嚴卻想要把第六意識覺知心修行清淨以後轉性而變成第八識真心。第八識從無始劫以來,體如金剛,堅不可壞,從來離見聞覺知、從來不在六塵境上起分別、從來不思量、從來不做主,怎麼會有迷與悟可說呢?因為從無始劫以來就一直都是離六塵見聞覺知的,怎會有迷或悟可說?譬如《維摩詰所說經》卷二:「法〔真實法第八識〕不可見聞覺知」、《大方等大集經》卷十一:「一切諸法無作、無變、無覺無觀,無覺無觀是名心性」等,故曰不迷;正因為這個不迷,所以第八識真心無始劫來也就沒有悟可說了,所以《心經》才會說:「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智亦無得。」第八識既無見聞覺知,當然不會學法、參禪、求悟,所以第八識也無所謂的迷可說了!但是第六識覺知心是生來就迷於實相的,也是永遠的第六意識妄心,永遠不會變成真心第八識,所以證嚴法師想要把妄心意識修行清淨而轉變成真心的說法,正與法界現量的事實互相顛倒。
第八識所生的七轉識,即是一般眾生所認知的心,從來都在一切六塵境界上生起分別與執著,沒有不分別執著的。譬如眼識分別顯色青黃赤白與明暗(此指狹義的色塵分別,廣義而言,還有意識在色塵上分別長短方圓的形色、屈伸俯仰的表色),耳識分別聲音、鼻識分別香臭、舌識分別酸甜苦辣、身識分別冷暖細滑觸等、意識除了前五識的功能外,尚有其他細膩的分別,非前五識所能分別,意根則是處處思量所以時時做主。由此可知,第八識從來不在一切境上起分別,從來不曾迷;而七轉識處處在分別,沒有不分別的,而且還不知道自己是由第八識所生(證悟者或曾聞熏正法者除外),也不知道一切境界相,就是第八識藉著所生的有根身接觸外五塵境,而由第八識顯現內六塵相分境,七轉識就在內六塵相分境上起分別而有三性──善性、惡性、無記性,因此妄自造業,導致有情輪迴生死不息,故說之為迷。若是從來離見聞覺知的心,就不可能會有迷可說,因為離見聞覺知的心一定不會分別,不分別的心就沒有迷與悟可說了!因此證嚴法師所說「我們現在都是用心而迷了性」,不僅違背唯識學八個識的正理,而且還落入妄心七轉識的自性裏,把參禪的正理完全弄顛倒了,所以說她根本未曾證悟過。而這個妄心七轉識就是證嚴法師及一般世俗人所認知的「心」,都不知道真心第八識在一切心行中,從來同時、同處無私無悔的與妄心一起配合運作,因此證嚴法師不知言知、不懂示懂、未悟說悟,這樣短短的一句話就洩了她的底蘊!
第三點:習氣是經無始劫以來熏習得來的,非是證嚴法師單單指今世熏習得來的,因此證嚴法師說:「我們出生在人間,培養出來的叫做習氣。」非是如實語,何以故?吾人之有種種習氣,都是因為經過無始劫以來,不了知生命實相及不如理作意熏習的結果。這個道理,可從唯識學上「現行熏種子,種子熏現行」來解釋。所謂「現行熏種子」是指七識心現行,熏習了諸法成就,種子落謝後而長養第八識中所含藏的種子,這也是說眾生在世間因種種身、口、意行不斷造作了善業、惡業、無記業等業,並於造作後被第八識自動保存著,因此第八識心中的識種內容經過熏習後而有所改變。「種子熏現行」是指第八識保存七識心熏習所得的種子,於外在種種因緣成熟時,使七識心得以現行而實現善性、惡性諸法,或者無關善惡性的技術諸法等;這就是說第八識保存的業種,因七識心不斷攀緣外境的結果,而使往世七識心熏習所成的相應識種現行。再由於七識心不斷的攀緣外境,而使七識心的種子現行,重新經過熏習諸法之後,復保存於第八識心中,而使第八識的識種不斷的改變,像這樣「識種現行→熏習諸法→識種落謝→長養識種→識種現行」的過程不斷重複出現,此即是唯識學所說「現行熏種子,種子熏現行」的正理。正因為有「現行熏種子,種子熏現行」的道理,使有情不僅在世間可以熏習及成就種種世間法,而且還可以在世間繼續熏習出世間法,成就二乘解脫道及大乘佛菩提道。
正光可以舉一個譬喻來說明「現行熏種子,種子熏現行」的實際內涵。譬如有二個水庫結構及含水量相同,一個是高度較高的水庫(稱高水庫),另一個是高度較低的水庫(稱低水庫);白天時,另有一個核電廠補充水庫發電的電力不足;在這種情況下,將高水庫的水流放到低水庫,利用高低水庫兩者高度落差帶動低水庫發電機而產生電力;到了夜晚,用電量大幅度減少的時分,則將核電廠的多餘電力,將低水庫的水又送回高水庫。核電廠的抽送低水庫回到高水庫,就譬如熏習。如是不斷一放一抽的結果,水的總量及水位高度並沒有因此減少,反而產生許多電力可資民生及工業使用,符合唯識學所說「現行熏種子,種子熏現行」的正理,何以故?一者,於白天用電高峰時,利用高低水庫兩者高度落差結果產生電力,相當於唯識學所說「種子熏現行」的道理;二者,於夜晚離峰用電時分,利用核電廠多出來的電力,將低水庫的水抽回高水庫,這就是唯識學所說「現行熏種子」的道理;三者,水不斷的一放一抽的結果,水庫總量及水位高度維持不變,卻增加許多額外的附加價值──電力,這就是唯識學所說識種熏習的內容,因為熏習的結果而有所改變的正理。
從上面方便的舉例而得知,吾人今世的習氣,是無始劫以來、以及今世所熏習所得的結果,非是單單今世所能成辦的,因此證嚴法師說:「我們出生在人間,培養出來的叫做習氣」,是很局部的說法。如果證嚴法師所說能夠成立的話,在醫院嬰兒室剛出生而未經父母教養熏習的嬰兒,個性都應該一樣;可是事實上顯現出來,每一個剛出生的嬰兒個性都不同,有的小孩非常好哭、好動,有的則非常文靜,有種種的不同,這顯然不是單單今世的熏習所能成就。
又正光曾經在某一頻道看見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實紀錄,可以說明習氣是無始劫以來所熏習的結果,不是證嚴法師所說的單單今世熏習所能成就的。其內容如下:有一隻剛破殼出生的豬鼻蛇,剛要離開出生地時,卻發現洞口有一隻老鼠闖進來,這隻還很小的豬鼻蛇發現後,知道老鼠會吃牠,卻不慌不忙翻身裝死而逃過一劫。如果依照證嚴法師說法,習氣是今世才熏習得來的,為什麼小豬鼻蛇遇到危險,今世未經教導就會自動裝死而逃過一劫?所以從這裡可以證明,小豬鼻蛇遇到危險,未經過教導就會裝死,乃是無始劫以來所熏習的結果,所以遇到危險的時候,因為習氣使然,得以直覺的裝死,以騙過老鼠。此外,還有許多例子,如袋鼠胎兒自母袋鼠子宮出生後,不需他人教導,就會自動爬到母袋鼠乳頭上;小烏龜剛才出生爬出沙灘上,也沒有人教導牠,自然而然就會往海水方向走等等,都可以說明習氣是無始劫以來所熏習的結果,不是單單今世熏習就能成就的。從這裡可以了知,證嚴法師所立的宗旨根本無法經過旁生的考驗,當然更不可能通過人類的考驗了,所以證嚴法師的說法顯然是錯誤的,是不正確的。
第四點:吾人能夠分別外境,是透過第八識及第八識所生的根、塵、識和合運作分別才完成的,非是證嚴法師所說「我們由第六識來分別外面的境界……」第八識投胎於受精卵約五、六個月左右,五色根漸漸具足(殘障者除外),連同與第八識一起投胎的第七識意根,六根具足了;因有六根的關係,能夠接觸外五塵: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再由第八識變現內六塵(含法塵)相分;因有內六塵相分,意根欲了別的緣故,才生起了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因為有六識分別一切法的關係,才能了知外境。因此吾人能夠了知外五塵境是因為有第八識及六根、六塵、六識和合運作,以此連接外境才能成就,非是證嚴法師所說:「由第六識來分別外面的境界」,單由第六意識是無法分別外境的。
又在睡著無夢時,前六識已不現行,意根仍然藉著第八識及第八識所生的五根接觸外五塵境所變現內法塵相分而繼續分別。但因意根的了別慧極低劣,無法像意識有自證分及證自證分能做很細膩的分別,因此有情無法察覺到祂的存在,一直到睡前自己所預設的境界(如鬧鐘響、光線漸漸明亮等)出現,或者法塵上有重大變動(如地震、大雨聲等),意根雖已了知法塵有了大變動,但不知道究竟是什麼事情,祂欲了知法塵重大變動是什麼情形,因此喚醒意識來分別,這樣就清醒過來而知道究竟出現了什麼事情。既然睡著無夢時如是,悶絕、正死位、無想定、滅盡定亦復如是,意根一直接觸法塵而作極簡單的分別,只是這個分別非常微細,唯有破牢關證得意根的菩薩們,或是隨從證悟菩薩的言語或書籍的閱讀中才能了知,非是初明心、初見性的人所能了知,何況連明心、見性智慧都未證得的證嚴法師,更無法了知。因此,在眠熟等五位中仍然有七、八識二識及第八識所生的五色根仍然繼續接觸外五塵境,由第八識變現內法塵相分,再由意根所了別,非是單單如證嚴法師所說:「我們由第六識來分別外面的境界」而已。
第五點:所謂明心其實是找到第八識的本體,見性則是能在山河大地上親眼看見第八識的另一種作用,並不是證嚴法師所說:「啟發良知,發揮良能。」假使她是王陽明的信徒而不是佛教裡的法師,當她這樣說時,我們就不會責備她;但她是佛教中的法師,又是中國的大乘禪弘揚地區,她說這話就很不應該了,當然要說出她的錯誤所在,以免誤導了慈濟四百萬信眾。禪宗所謂的明心,是指破本參,乃是指參禪者在參禪的過程中,不斷地在真心與妄心和合運作之間,尋找出真心如來藏;於因緣成熟時,一念慧相應而觸證到第八識,就當場了知意識心的虛妄性,隨即斷了三縛結(我見、疑見、戒禁取見),同時也轉依了第八識本來無生的體性,因此引發般若智慧的出現。
為什麼明心的時候,可以斷除三縛結呢?在明心破本參的時候,發現這個真心從來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淨不垢,而這個妄心七轉識,一直都是不斷的生滅著,也永遠有善業、惡業的增減,從來都是有時清淨、有時染污的。又觀察意識心的夜夜眠熟就斷滅了,因為這個緣故,依第八識心體無生的體性來現觀第八識所生的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都是虛妄不實的,並轉依第八識無生的體性,因此能夠滅度一切的苦厄,此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卷一所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CBETA, T08, no. 251, p. 848, c7-8),隨後就現前觀察到真心如來藏與意識心非一亦非異,意識心附屬於如來藏時亦可說是不生滅的,所以就說是無二無別,否定了意識心而將意識心攝歸於如來藏心體中,因此斷了我見:不再以生滅性的意識心作為不滅心。
當找到第八識時,不僅能看見自己真心的運作,發起下品妙觀察智的初分,而且也看見別別有情真心的運作,與自己無二無別,因而發起下品平等性智的初分,此二智名為總相智,都是根本無分別智。因為發起這二種智慧而開始有一些能力簡擇法義的緣故,於經中所詮釋真心的道理漸漸能夠了然於胸,心得決定不再懷疑自己是否有悟沒悟;並以悟後所得的總相智簡擇古今祖師們所說的三乘菩提法義,能夠分辨這是證悟祖師、這是未悟祖師、這是已斷我見的祖師、這是未斷我見的祖師……等等,因此而對諸方大師之有悟未悟及是否已斷我見,都可以心得決定而無疑惑,因此而說為已經斷了疑見。
又外道沒有證得生命實相心之前,想要遮止七轉識的有時清淨、有時不清淨,想要遠離七識心不能恆住清淨境界的緣故,因而施設種種不如理作意的戒律。譬如每天要吃草的牛戒,每天要泡水的魚戒,食自落果、常立不坐……等等戒。參禪者明心找到第八識後,發現這個第八識從來離見聞覺知,從來不持戒,是七轉識自己在持戒;七轉識發現這個道理後,轉依第八識無生的體性,了知解脫之道不是憑外道所說施設的禁戒可以修成的,知道那些禁戒的施設都與解脫無關,都與實相的修證無關,所以成就道共戒而不再非戒取戒了,不再以不如理作意而亂施設的戒相為依歸,因此而斷了戒禁取見。
因為明心斷了三縛結的緣故,成為大乘通教中的菩薩初果聖人,也是聲聞解脫道中的初果聖人,但在大乘別教中只是位階外聖內凡的七住賢位菩薩。又因為找到第八識,發起般若慧,而有五種宗通(宗門意旨的通達):
一者,真實義通:於明心證真後,發起般若總相智,能夠現觀自己與別別有情真心如來藏的運作,與經典所說完全符合。
二者,得通:明心所獲得的總相智,是以往沒有而今獲得的智慧。
三者,離兩邊通:獲得總相智以後,能夠現前觀察第八識從來離見聞覺知,從來不思量、從來不作主,永遠中道性,不墮二邊──常見與斷見,因此能夠離二邊。
四者,不可思議通:獲得般若總相智的人,所說的法義甚深極甚深,不是未明心的凡夫乃至阿羅漢愚人所能了知。
五者,意通:明心的人所說的法義,唯有明心的人,以及久悟的上地菩薩能夠了知。因為有般若總相智以及五種宗門意旨通達的關係,能夠於初見道之後的相見道位上精進斷惑修證,能夠於十住如幻觀、十行陽燄觀、十迴向如夢觀,以及初地鏡像觀、二地光影觀……地地增進,乃至成究竟佛;因此而在明心之後,得以在內門廣修菩薩六度,乃是修道的開始,非是修道的究竟。但是這些道理與親證,證嚴法師都不曾走過、不曾實證,也無法懂得這些道理,她怎能為人解說她自己都不知道的明心與見性的內容呢?強行出頭解說,當然會事實相違,就不免誤導眾生了。
所謂見性,必須先於平常鍛鍊看話頭的功夫,然後作一段長時間的看話頭功夫,在看話頭的功夫成熟以後,開始參禪;並於參究佛性的話頭時,引發真疑出現,於因緣成熟時,肉眼忽然伴隨慧眼(智慧之眼,即心眼)看見第八識的另一種面目,亦即第八識直接出生的見分,外於六塵而不斷在運作,而在六塵、在山河大地上面分明顯現;這時就可以眼見世界及身心世界如幻,當下成就如幻觀而不必作種種觀行。並於眼見佛性的當時,成就二種受用:一者,不僅看見到自己佛性,也可以看到別別有情的佛性;二者,不僅可以在有情身上看見自己與有情的佛性,也可以在山河大地上面看見自己的佛性,譬如在牆壁、山河大地、石頭、樹木等,看見自己的佛性,實際上自己的佛性卻不在那些無情物上面。因為能夠眼見佛性的關係,當時隨即成就薄貪瞋癡的功德,成為大乘通教菩薩的二果人,也自然同時獲得聲聞二果的解脫分。
綜合上面可知,明心見性是在參究過中,找到第八識本體,以及在鍛鍊看話頭功夫以後,進而眼見第八識的另一種神用,這才是眼見佛性,簡稱見性。因此二緣故,能夠進修見道之後應進修的相見道位別相智,進而進修地上菩薩的道種智,次第分證無生法忍乃至圓成究竟佛地的一切種智。反觀證嚴法師所說的明心見性,「套一句現代的語言,即是『啟發良知,發揮良能』」,都是與王陽明一樣在意識心上用心,與第八識無關,而與世俗凡夫的認知無異,何以故?意識心有時能夠啟發良知、發揮良能,有時不能啟發良知、不能發揮良能,完全符合《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二所說「意識者,境界分段計著生」的正理。又因為良知良能有覺有觀故,純是意識與意根的作用,也違背《大方等大集經》卷十一所說「一切諸法無作、無變、無覺無觀,無覺無觀是名心性」的正理,所以證嚴法師所說的明心與見性:「啟發良知,發揮良能」,實與 佛所說的明心見性──找到第八識本體及其勝用──完全無關,她完全落在意識覺知心上,根本就違背了 佛說,而與世間法無異。像這樣的說法,將佛弟子多劫以來夢寐以求的標的加以世俗化、淺化:只要認同世俗人的「啟發良知,發揮良能」,就可以算是明心見性了,這將使佛弟子不再追求明心見性的目標,永遠無法見道,就斷送佛弟子們法身慧命出生的因緣,其過大矣!
此外,證嚴法師在其他著作中,處處可見到將明心見性世俗化的開示,譬如在《齋後語》第四十五頁:「我們的本性本來是清淨光明的佛性,因為有種種煩惱,所以遮蓋了這份光明的本性,使良知佛性無法顯現出來。」《齋後語》第一四九頁:「學佛的目的是明心見性,『明心』就是我們的心地能夠光明磊落,本性光輝自然能顯現出來。就像點燃心地裡面這支蠟燭的燭光一樣,不只可以照耀自己、了解自己,還能夠照耀別人、了解別人。」《三十七道品講義(下)》第二七五頁:「我〔證嚴法師自稱〕常說:『人之初,性本善。』,人最初的善心、赤裸裸的本性,就是佛性,也可以說最初的一念心就是人的本性。」
《三十七道品講義(下)》第五二○頁:「所以,我們一定要攝心於道。收攝散亂心的心思,成為統一的心念,就稱為『道』;若能如此,則『身心寂靜』。」《證嚴法師心蓮》第一五四頁:「所謂保持『佛心』,就是要時時刻刻保持冷靜,時時對他人起慈憫心。」二○○二年八月十日在經濟日報刊登《體會證悟》云:「很深的道理,用很簡單的事相來譬喻,這就是菩薩法最微妙的方法教育,因此不論聰明才智的高低都能有所體會,最重要的是身體力行去感受,也就是佛家所謂的證果。」證嚴法師如是行為,正是將甚深微妙的佛法與一般世俗法相提並論,正是將明心見性法世俗化,正是將本來深妙絕倫的佛法證道聖境淺化為世間境界,將會使慈濟四百萬佛弟子不再以明心見性作為修行的首要目標,就可以一生追隨她在一般世俗法上用心,得以成就印順所倡導的人間佛教凡夫的菩薩行,也難怪證嚴法師教導慈濟人在環境保護工作上面用心時就名為環保菩提,將聽聞佛法教人行善的表相命名為清涼菩提,將建醫院、看護眾生病苦等事行命為醫療菩提,將救濟貧苦眾生等事行命名為慈悲菩提,……。如是以種種世間行善之行冠以菩提之名,將眾生所應追求的三乘菩提完全世俗化、淺化,將菩提轉變成為世間法了;如是之人,正是身穿如來衣、吃如來食、住如來家、說如來法,卻是破如來法的表相出家人,本質已經不是出家人了,何以故?一旦成就破 佛正法,犯了破法重戒之時,其聲聞戒當場就已失去故。
在古時,有人因錯說一個字,得到長劫的長壽野狐身,更何況是妄說 佛法的證嚴,將外道法取代佛教的三乘菩提妙法,將佛法世俗化、常見化、斷見化,果報必將遠甚於長劫野狐身的惡業,來世將受無量苦楚;證嚴法師白天有眾人圍繞奉承,可能不會想到這件事情,但是每日總有夜深人靜獨處之時,那時豈能不迴身自觀而戒慎恐懼、戰戰兢兢?因此建議證嚴法師於夜深人靜時,好好思惟一番,究竟自己的作法,是否已將佛法極度的世俗化、淺化?若不思惟而作補救措施,等到腊月三十日到來時,想要避免死後業境現前,一定是來不及的。(待續)
引用文章來源:正覺電子報第31期目次2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