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正覺電子報文章 (20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林正淦.PNG

          布薩完,才剛收拾好物品,執事義工菩薩慈悲,問我願不 願意寫一篇關於進入正覺學佛的因緣與感想,當口袋書或《正 覺電子報》的文稿,想都沒想竟一口答應了。回到家,打開了 塵封已久的記憶,才發現提起的筆竟然變得好沉重……。 記憶中的童年是灰濛濛的,遺傳了父親的沉默寡言,凡事 都以行動去表達情感。那時候家裡貧窮,只靠父母做些小生意 及幫傭維持家計;高中開始就離開家鄉遊學於外地,從此開始 異鄉的歲月。雖然高中、大學讀的都是名列前茅的學校,但心 靈上似乎並沒有那份喜悅感,總覺得空空洞洞的,好像少了些 什麼,也不知道到底要去追求什麼?那段日子裡,總是接觸一 些灰色的哲學書籍,以及一些「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 強說愁」的失意詩人詩詞賦曲。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深度解析印順--下之3.PNG

        聽完佛對於「以無所得為方便」中所謂「無所得」真實義理的解說後,既然四聖諦、十二因緣的觀修及四禪八定、四無量心、六度、六神通,乃至聲聞辟支佛果,及菩薩、如來的 修證,都不可得;舍利弗初聞時,尚未意會到佛說的是本住法如來藏的境界中無一法可得,因此生起了進一步的疑惑: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深度解析印順--下之2.PNG

         《中論》〈觀四諦品〉第24依世俗諦現象界諸法的「空無定性」而說「空義」,並說現象界諸法「空義」依因藉緣生滅不息的當下,有恆不生滅且具足真實自性的根本因 ──第一義諦之「我──如來」空性存在,如是即空即有的中道義。由本品龍樹菩薩最後的偈誦,亦可證實之。偈文曰: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0.PNG

         在本書的序文中,釋印順開宗明義就告訴我們,他是以「阿含講要」的講稿為基本架構(甚至可說是核心內容)來寫這本《佛 法概論》,用以說明他所認知的「佛法」。所以本書雖名為《佛 法概論》,基本上仍屬聲聞解脫道的法義,應以《聲聞法概論》命名為宜。然儘管聲稱只是「概論」,也是有所偏的「概論」,不符四阿含原旨。乍看之下,會覺得他還蠻老實的:願意公開說明這本書的論述之所以偏於阿含解脫道的原由。細讀之後才知,其實釋印順認為「阿含解脫道就是佛法的全部」。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般若信箱圖.PNG

            一、大小乘真是「壁壘分明」嗎?對初學佛者要從何著手呢?初學者讀經先由小乘而至大乘經典,是否才恰當呢?學佛者應當去選擇分大小乘來修行嗎?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的回家路

接觸佛法,接觸正覺,還是 2011 年年底的事情;每當想起自己學佛的經歷,其實早就想寫點東西來跟大眾分享。這兩年來,我經歷了人生一次全新的洗禮,在五欲的追求和內心的抑鬱中浮沉多年,終於找到了回家的路;那種欣喜若狂的感覺,沒有切身經歷過的確很難理解。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棄邪歸正─修學正法的因緣

末學在三十幾歲時,或許因為宿世學佛的因緣力,所以剛接觸到佛法就一頭栽了進去,跟著前輩們吃素、受菩薩戒、作義工,忙得很充實也很快樂,甚至也把家人都帶了進去,拉著同修和三個孩子,一有空就往山上寺院裡跑。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法難值遇

各位同修阿彌陀佛!感恩許老師,給我機會與大家共同勉勵。我去禪三六次,報名七次,一次沒有錄取。很不好意思,每次吃飯時要走樓梯,我的頭都低低的,因為護三菩薩都排隊在那裡;禪三期間煮的飯菜都非常豐富,不吃肚子會餓,沒有體力參究;要吃嘛,這頓飯還真的非常的難吃。每天看人參究,參得很可憐,我也參不出來,哭也哭不出來,等一下哭了就沒有體力了,很辛苦啦!你們大家要像我一樣,有機會就要報名,有報就有機會。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離開廣論之因緣

末學出生在一個還算富裕的家庭,但是優渥的生活條件對當時還是小孩的我來說,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對於兒時比較深刻的記憶,就是常被母親罵「」!因為是家中的長女,母親常常會叫我幫忙去拿一些用具(例如掃把等等),但我總是沒能找到就空手而回,而妹妹卻很機靈的知道用具擺放的位置,能馬上拿來給母親;所以,我從小也就認為自己很笨。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的學佛經歷

在同修會聽講已經有幾年了,回想過去,發覺要遇到真正通達法義的老師,實在非常不容易。經過很長的時間,始終無法從當代大師們的著作中,獲知一條明白的路徑,直到看到同修會的一本結緣書後,才讓我選定要停留的地方。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進入正覺學佛的因緣

布薩完,才剛收拾好物品,執事義工菩薩慈悲,問我願不願意寫一篇關於進入正覺學佛的因緣與感想,作為口袋書或《正覺電子報》的文稿,我想都沒想竟一口答應了。回到家,打開了塵封已久的記憶,才發現這筆提起來竟然是那麼沉重……。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七年十一月三日台北講堂讀書會中,有幾位明心 的菩薩提到悟後轉依如來藏「空、無相、無願」的「寂滅清 淨性」後,會有無法發起菩薩慈悲的疑惑。末學惟恐部分有這 種疑問的菩薩長時無法釋懷,以致影響佛道修學,故不揣孤 陋,謹以個人一點體會,提出來與大家共同探討。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平實導師,於甲申(1944) 年出生於台灣中部小鎮農家。世 代務農,祖父以耕讀持家,父、 祖皆為三寶弟子。13 歲喪母,初 識無常。少時即好打坐及方外之 術,亦習金石、拳術、古文、針灸等。自小厭惡迷信,每斥神 造世人之說,不信神能造人。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持戒-兄戒行貞淨不犯淫亂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幾天,南加州的氣溫持續發燒不退,我們住了十七年的 這個濱海小鎮,居然高溫達華氏破百度(約 40℃),其它內陸 地區就更是難以想像了。女兒元祈笑道:「我們不用再去市場 前面的小攤販買烤蕃薯了,只要把蕃薯擺在大太陽下,很快 就可以烤熟了…」報紙的頭版消息──加州連續十天高溫, 熱死五十六人,南北加州氣溫都逾百度,五十七年來首見,數 千牛隻熱死,牛奶產量減少 15%。這令我想起,那一位南傳 佛教修苦行的比丘,他就在我們的鄰城,被稱為「小西貢」商 圈的大門口,身穿黃色袈裟,光頭、身材魁梧,雙手捧著鐵缽, 卻又用著寬大的袖子,緊緊地把缽遮掩起來,有心供養的佛教 徒,還得使點勁才能把錢投入缽裡。有一回,親眼看見兩個妙 齡女郎,圍著他嘻笑,好似在試探紋風不動的比丘有否反應? 但見無名比丘突然仰起頭來,轉身對她們吼了一聲,那兩個女 孩落慌而逃。最近,我們看見他,怎麼頭皮變成白色了?露出來的雙足可能是因久站而紅腫不堪,身上的袈裟也破裂了,因 為已經不能縫補了,只能用透明膠帶暫時的黏合。早些年前, 他還站在商場大廈的門口,若過了正午,太陽西下時還會有點 兒遮蔭的時段。後來,他移到停車場前的一塊巨石上站立,因 無樹木遮蔽,駐立鎮日,衣服尚且被陽光曬得破爛,更何況血 肉之軀,能不令人擔心他身體的健康嗎?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說一切粗細意識皆意、法為緣生,說意識覺知心是有 生有滅的無常法,而常見外道卻堅持意識覺知心是「常而不壞」 的心,所以被稱為常見外道。那些極力誣謗 平實導師是外道 的大法師們,卻都是以常見外道的離念靈知意識心,作為他們 開悟證道的內容,與常見外道完全相同。他們被 平實導師判 為常見外道以後,至今仍然無法證明他們的離念靈知不是常見 外道的意識心,請問:誰才是真正的外道?

文章標籤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起信論講記》第四輯的第 361 頁到 371 頁中額外收錄 一段 導師關於禪三之後的開示,這段內容對末學而言感觸是 非常深刻的,因為末學正是參加那一次禪三的學員;即使已經 事隔五年了,其中的經過仍猶歷歷在目,但是一般讀者若沒有 經歷那次禪三的話,對有些事情的來龍去脈就不太瞭解,便難 以體會 平實導師對剛強愚劣的弟子們是如何地慈悲攝受,如 今末學當補充敘述當年禪三時的情況,以報答 平實導師的大 恩。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年代上海武俠小說家王度廬原著、李安導演的電影 《臥虎藏龍》,在二○○一年第七十三屆美國奧斯卡影展,獲 得「最佳外語片」、「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及「最佳配 樂」等獎項。除此之外,它還得到金馬獎、香港電影金像獎、 英國電影金像獎、丹麥電影獎等等的獎項。在華語片中成就輝 煌,是很難得的一部電影。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導學人快速開悟是破壞佛的正法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布施」相略探 (二之二) —正誠—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