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學人快速開悟是破壞佛的正法
——開悟須具備之因緣條件——
蔡正元
平實導師有云:「真開悟,須轉依真如之清淨涅槃自性, 使我見我執及種種煩惱不能再影響到自己,有解脫的正受, 智慧的正受,對此真如有忍法生起,才是開悟聖人。縱使知 道密意,而無此功德,仍然不是真正開悟。」 緣於末法之世,有善知識 平實導師,秉佛慈命、續佛法 脈,創立佛教正覺同修會,廣傳唯一佛乘之宗門了義究竟正法 兼弘二乘菩提。 平實導師為了正法久住、為了利益更多有緣 眾生,日夜不辭辛勞著書,詳解佛經及菩薩論典,亦為救護無 量無數被邪見誤導的佛弟子,故而撰寫破邪顯正之論著。由於 導師乃累劫久修之悲增利智菩薩,遍以大悲心願般若智水常淨 熏修而行普賢行!由於悲心利智使然,故能把隱晦艱澀難懂的 深妙佛理及修學次第,用明朗清晰、條理有序、深入淺出、令人易讀易懂的文句展現表達出來,因此深受海內外學人的歡 迎。很多佛弟子由於深具善根福德,並有抉擇智慧,一旦有因 緣接觸 平實導師所著作的各種正法書籍,便很容易與正法真 義相應而信受,並依之修學而能在佛道上增進。但許多佛弟子 因不知各人的善根因緣各不相同,在佛法之修學上,各有其不 同之因緣條件待修集成熟,若在既無善知識攝受,又不知修學 轉折要領的狀況下,往往在因緣條件未成熟時,尋求快速證悟 知如來藏密意,實是躐等、跳躍的修學佛法,捨棄集福德、除 性障等「次法」的修集,而只想快速開悟得「法」,違背 佛說 「趣『法、次法』」的聖教,如此捨「次法」而單取「法」的 情形,會造成自己日後在道業上的障礙或退轉。某些得自 平 實導師正法而告假離去者,急欲為人師時,如是不顧佛誡而輕 易授「法」與人,從不要求學人應先就「次法」修集圓滿,在 學人證悟條件尚未成熟的狀況下,躐等、揠苗而提前引導學人 證知如來藏密意,也會對自己所攝受的隨學者產生不良的影 響,乃至後時心疑反謗正法,如是師徒俱有大過,如此的因緣 果報當深思之。
最近聽聞大陸許多道場,不僅信受 平實導師書中所說法 義,並且廣泛研讀、修學、弘揚,實是可喜可賀之美事!這顯 示了大陸地區雖廣為藏密外道法所籠罩,仍有極多深具善根之 佛子,能依法揀擇其中淆訛,斷定何為正見、何為邪見,同時 隱約中也透露出 導師千百年來在中土所攝受度化之有緣佛 子,應此時節因緣,經佛菩薩巧妙安排,負有莊嚴之使命,要 將真實了義正法再度普潤失傳已久之大陸地區,使有緣學人能藉由正知見之熏習,斷煩惱得安樂乃至親證生命實相,進入菩 薩內門廣修六度萬行。在此復興正法大業漸次成辦的同時,也有一大憂患必須提 出,令大陸同修廣為周知,那就是絕對不可急於快速引導學人 開悟。這是 平實導師多年來的傳法經驗,也是一種親身經歷 的慘痛教訓,正覺講堂前後三次的法難、三批開悟之人退轉乃 至做出謗法之事,皆是因為快速引導學人開悟所惹的禍。也就 是說,眾生心性未調柔、我見沒有斷盡、慢心尚未降伏、菩薩 性未發起、知見未通達以及見道福德未具備之前,是不能堪受 如來藏大法之貴重。是故正覺講堂在學人求悟前,皆須經禪淨 班共修熏習兩年半,使其緣熟再來參究證悟;若無這種修學次 第的施設,而快速引導學人開悟的話,其後果就是悟緣未熟之 人悟後無法安忍真如,無法轉依真如,不能發起解脫正受、智 慧正受。若悟後又不肯接受善知識攝受,最後!必將導致退 轉、不信受、誹謗乃至隨意洩露密意等,嚴重破壞正法,成就 虧損如來、虧損法事、斷善根等極重惡業!正覺講堂前後三次 的法難都是肇因於此的,這是血淋淋的教訓;前車之鑑可為後 事之師,望大陸修學者謹記。
如來藏第一義諦法,不同人天善法、聲聞菩提法、緣覺菩 提法。人天善法,人人可教、人人可學、人人可傳。二乘菩提 法,在佛世時須具有品德、道德觀念之人,能信因果,樂於布 施,不慳貪之善人, 佛才會為其說解脫之法。而佛菩提如來 藏妙法, 佛更是於弟子們修學二乘菩提十餘年後才傳授。茲 因如來藏乃眾生本具,日用而不知!是「法」,眾生難信、難悟、難修、難轉依,故 佛對緣未熟之人往往不開示,即便是 三明六通之大阿羅漢,緣若未熟, 佛也不傳授。
何故?無始劫來,眾生因無明,不知不解如來藏,誤認五 陰身心真實、十八界法非妄,蘊處界實有故,法執有;十八界 主宰作用故,我執生。由有我法二執故,一切煩惱輾轉出生, 五趣沉淪,受苦無盡。 世尊大悲!為導群迷,施設人天乘及 三乘菩提,善化一切眾生。於聲聞、緣覺種性,愚於法界實相, 誤認生死與涅槃是二法:有生死即無涅槃,厭生死而樂涅槃。 世尊乃為說二乘菩提,安樂化城;待彼暫得止息於生死苦,即 勸發菩薩心,授予佛菩提唯一佛乘之如來藏法。如來藏攝寂靜 法,也攝憒鬧法。不了六塵故,隨緣任運出生萬法故。眾生因 煩惱不能斷,不知祂的寂靜;眾生因無明故,不悟如來藏,不 知其能攝憒鬧、非一非異。有情身心受內外法繫縛故,始終有 罣礙;如來藏生生不息,變生顯現萬法,因無執著而任運無礙, 故常自在。
復次,如來藏第八識一向與眾生之心性大異!如來藏於三 界萬法中,並無如覺知心有境界之領受相,亦無如覺知心之攀 緣相、執取相、煩惱相,更無如覺知心有希望相、勝解相、憶 念相、專注相、揀擇相等。是故,如來藏是寂滅法、涅槃法、 無所得法、無境界法,眾生一向不熟悉祂,不喜樂祂的無境界 性,不願親近祂的寂滅性,無法安忍祂本來自在的事實,無法 轉依祂故。又二乘聖人一向愚於此如來藏,一向有法執而不 知,執一切外法真實有故;求離生死苦,故厭五陰、斷思惑, 令如來藏不再出生未來世的自己,灰身泯智,欲取涅槃故。若阿羅漢不迴心大乘,無菩薩種性, 佛亦不為其開示如來藏妙 法;是故,如來藏妙法非每一眾生皆能堪受,唯有心性調柔、 無慢心、能斷我見、有智慧、有悲願之實義菩薩,方能堪受。
緣此,傳法之人若不能善觀因緣;不能熟知佛道修學次第 與內涵;不能長時間帶領學人共修熏習增上戒學、增上定學、 增上慧學;不能教導學人第一義知見、參禪知見;不能轉易調 柔學人慢心、瞋心、貪心等惡習心性;不能使學人善於觀行蘊 處界虛妄而斷我見,不能多方勸導學人發菩提心、起菩薩性, 不能善巧引導學人生起菩薩悲願,又無悟後指導學人進修之能 力,亦不具有攝受已悟學人的能力,不具足如是等應有之功 德,則傳法之人顯然尚有極多不足之處,尚須跟隨善知識熏修 學習,方能具備度眾之條件。
為了使如來藏正法能久住世間利益眾生,為了使傳法者、 修學者俱得安樂,下面提出一些建言:「眾生要具備如是因緣 條件,才算緣熟,堪受如來藏大法。」
一者、要深心觀察自己或隨學者,在世間法上是否具有良好品 德,能否遠離世間各種不善法。譬如:是否能明辨世間善惡、 對父母有無孝養、對師長有無恭敬奉侍之心、是否喜歡損人利 己、有無奸詐權謀,有無偷盜、煙毒、酗酒、說謊習慣,有無 失信、慚愧羞恥心等。若這種為人處事之世間道德、基本規矩, 都無法做好,則知此等人之心性尚未適合修學佛法。更何況求 悟二乘聖人所不能證之如來藏妙法呢?此人須多以世間善 法、人天善法加以調柔,使其心性改變以後,才可授以佛菩提 道證悟之法。
二者、要觀察修學者能否深信因果,樂於持戒、布施。對一個 不信因果報應,不樂修學持戒、布施之人,連未來世的人道、 天道都保不住的人,哪有能力修證三乘菩提、得解脫而證實相 呢?因此 世尊在四阿含中,對初機學佛者先說施論、戒論、 生天之論,待其信心不退時,才會授與二乘菩提或大乘菩提; 這些因果業報的道理必須先傳授,令眾生信入不疑以後,才傳 授二乘見道之法;已得二乘見道而斷我見者,才會傳授大乘見 道之法,此乃諸佛常法,一切傳法者皆不應違背。以諸佛如是 常行之法,使弟子能建立起分別善惡、實踐道德的觀念,了知 「有善因遇善緣就有善報,有惡因遇惡緣就有惡報」,才算是 已經具備證悟的基本條件。因此,弟子們在生活中能常常行持 各種戒法、布施之法,憶念生天之法:「生天的資格都不具備 時,怎能有資格證悟如來藏而成為菩薩?」如是,若有犯意 即生起慚愧心,由慚愧心發起實踐道德的決心,進而履踐奉 行,使自己親證三乘菩提的福德漸漸具足。
三者、對具有良好品德、深信因果、樂於持戒布施、無慢心之 人,方可傳授三乘菩提佛法。首先,應告知學佛非為逃避世俗, 非求世間有為福報;應學佛之智慧、慈悲、解脫、解脫知見; 並應努力修集福德,發菩薩大願等正確學佛觀念。再傳授菩薩 六度波羅蜜、三十七菩提分法,使其具有聲聞、緣覺、佛菩提 的正知正見。多方善巧勸導修學者轉易凡夫、二乘種性,使其 成為菩薩種性,發起菩薩悲願,不急於求證二乘解脫小果;使 其樂於荷擔如來家業,求證大菩提果。
四者、子修學動中定力,如無相念佛、無相拜佛等功夫,使其能在行 住坐臥中因有定力的攝持,容易定慧等持,不攀緣世間五欲, 於六塵境界中少妄想。現前能專注用心於法上,未來始能更進 一步而有看話頭、思惟觀的功夫。他日緣熟,因有動中定力使 心細膩的關係,便易於話頭疑情之中或公案思惟觀中,一念相 應而證悟如來藏。或因看話頭功夫純熟,加上慧力、福德、無 慢等莊嚴,復有善知識開示引導,便可以父母所生肉眼眼見佛 性,成就世界身心如幻觀之功德正受。
五者、應教導修學者多觀行蘊處界虛妄以斷我見。我見若無法 斷,即使知道如來藏密意,也無法生忍,無法安住,無法有功 德受用。因為未斷我見之人一向喜歡認取三界有為有相法;愛 樂能主宰的有作用之法,以為真實法。未斷我見之人一向不樂 無為、寂靜、涅槃之法。至於如何才能斷我見,詳細的知見、 觀行與修學方法,可參考 平實導師《識蘊真義》一書中第十 四章〈識蘊之觀行與斷三縛結取證初果〉所述,及《阿含正義》 各輯,以斷我見。傳法者應教導弟子們多觀行十八界法,以轉 變凡夫異生心性,由所聞熏的蘊處界法,了知「依如來藏故蘊 處界是無常、苦、空、無我,依如來藏故蘊處界依緣生起、其 性本空」的正理。能常常於空閒處、寂靜處,如理思惟,務求 通達、沒有疑惑。並要求弟子能時時、處處如理作意的觀行, 使其惡見能斷除,不受三結的繫縛,貪瞋癡慢疑等異生心性能 漸漸轉易,使我見、我執及種種煩惱不再影響到自己。這意思 就是說,斷我見之人,於會導致有情生死輪迴的雜染法上,覺 知心會有不隨順此流轉之警覺性與決定性;雖常有正知,但亦有失念之時。所以有了解脫的正知正見,還需經由日常生活中 身口意的修學、安忍、接受、轉依等過程,最後才能使弟子們 依此正知正見安住而行,這正是發起解脫功德正受的過程,進 而能斷我見、有了解脫智慧,即能轉依安住於聲聞初果的解脫 正受。
六者、要教導修學者「如來藏的空性、有性、中道實相」的正 知正見。一切蘊處界萬法皆由如來藏直接、間接、輾轉出生, 一切法既由如來藏出生故,「一切法無自性」即可知;一切法 既由如來藏藉緣而出生故,「諸法緣起」亦可知。由此當知: 一切法緣起性空,乃是依如來藏而有「緣起性空」可說;離如 來藏即無所生一切法,若無所生一切法即無緣起性空,如是應 知。如來藏能生蘊處界萬法,故是有性;如來藏在蘊處界萬法 中無無明、無煩惱、無執著故,故是空性。如來藏與蘊處界萬 法一向不即不離、非一非異,永遠不墮二邊,故是中道;又如 來藏有真實不壞的體性,亦是一切法界之根源,故是實相。也 要教導修學者第一義的知見:如來藏即是第八阿賴耶識,祂是 根本識,無前六識見聞覺知心之知覺性、分別性,亦無第七末 那識之思量作主性。但祂有本覺性,能了知眾生心行,能知器 世間、有根身、諸種子等法。阿賴耶識雖因七轉識的染污熏習, 出生有漏三界、六道、五陰萬法,使有情漂溺其中,輪迴流轉 不息;但如來藏阿賴耶識心體自身空寂,不與我見、我執、法 執相應,自性清淨猶如虛空,體即涅槃。當有情證悟祂,轉依 祂的真如體性,逐漸生起清淨法(三賢、十地、等覺、妙覺等法), 第八識也是這些清淨法的所依,故知阿賴耶識於萬法中都能隨緣任運,圓滿成就一切世間、出世間法,離此識即無二乘涅槃, 故是第一義法。
七者、要有菩薩的善根福德才堪受如來藏大法,聲聞人不許 證、得如來藏大法,要觀察修學者是否已有菩薩悲願的行持。 如來藏法是三世諸佛及一切菩薩的根本大法,只適合具菩薩種 性之實義菩薩修學。若修學者對眾生無慈悲心,對正法無護持 弘揚流通之願行,只顧自己道業修學、煩惱修斷、智慧增長, 一向遠離眾生、嫌棄眾生、不顧念眾生的苦難及道業,當知其 菩薩種性尚未發起,於如來藏法尚無因緣修、證。須知實義菩 薩是在利他行中,自己道業才有增上因緣,般若智慧才有增上 因緣,福德資糧才有修集因緣,惡習性障才有伏除因緣。是故, 修學如來藏法是為了帶給眾生大安樂,為使眾生離大苦而修 學;在利他行當中完成自己對佛道的自利修學,有了這樣的認 知和願行才是緣熟之人。若只是為了眷屬欲而以證悟之法來聚 集法眷屬,違背 佛的告誡,不觀察因緣而濫傳妙法,則已墮 入我所之中,無法使自己的戒定慧學增上。
八者、觀察修學者是否依法不依人。對誤導佛子的出家、在家 人,是否存有鄉愿心態?是否存有僧衣崇拜心態?若學人明知 某大師所說法是誤導眾生(如藏密外道法、印順法師的斷見論、常見 論、無因論等),自己無能力破斥,也不樂見善知識出面破斥。 或有人不僅不願護持正法,乃至出面加以勸阻抵制,不願善知 識救護佛子迴向正道,當知此人是依人而不依法,當知此人對 眾生無慈悲,當知此人於如來藏法的修學上必會有遮障,必須 先除其鄉愿心態及崇拜聲聞僧衣之心態,建立正確學法之知見,然後才可授與如來藏法。
九者,要教導修學者四加行之內涵與次第。加行位即是學人欲 進入「唯識性」前,也就是在大乘真見道破參明心之前,熏習 參禪重要知見的階段,正是先令斷除我見。為令學人悟入唯識 性及唯識相故,應先開示五蘊身中有第八識真如,在破參之 前,先使學人心中似有真如之法存在,宣示一切法、五蘊、十 八界、七轉識、五根皆是真如心所生、所顯,萬法唯識即是真 如心阿賴耶識之體性。依四種尋思而定加行位之四位層次: 煖、頂、忍、世第一法,故名四加行(密宗之四加行是邪見,不是 佛法,詳見 平實導師所著《狂密與真密》之開示)。大乘見道必須具備 之四善根是煖、頂、忍、世第一法,修這四法就是加行道。此 四加行總名順決擇分,是隨順大乘正法之熏習,於疑惑中,心 得決定,力能揀擇;順此決擇之能力,能決疑擇法。決疑即是 正見,由於此見而有隨順正法之決擇能力,即是已起順決擇分。 於蘊處界空相上起四尋思——名、義、自性、差別(藉意 識思惟與觀行,以瞭解及實證名、名義、名義自性、名義自性差別等四法 之假有實無)而證得四如實智。煖、頂、忍、世第一法,分別是 四加行的四種修學位次。前二位創觀、重觀於蘊處界法無所 取,做尋思觀行,因尚無忍無智,故心尚未得安住;後二位於 蘊處界法無所取、無能取,二空雙印,有忍有智,心得安住, 從此無間,必入大乘見道。四加行圓滿,能證知所取空及能取 空,三縛結已斷盡,亦知所取六塵皆自心如來藏所生,能取、 所取俱空而且印定了,便具足大乘見道之資糧;如是修完四加 行而後見道者,即是親證如來藏而現觀其真如法性,則不退轉佛菩提之見道,縱有大名聲之惡知識否定吾人所悟,亦不退 轉;故四加行之實證極為重要,乃大乘見道前應該具足之「次 法」之一,亦是悟後進修相見道位可以圓滿的重要之法,故不 可躐等略過。
綜觀上述求證如來藏應有的因緣條件, 平實導師衡量現 代人普遍具有急功近利、不耐久學、求快速開悟之心態;又顧 及學人法身慧命能否順利出生、增長而不會被邪見所轉以致快 速凋零;故施設兩年半的禪淨班共修課程,來熏習、淨化、轉 變佛子們的凡夫、異生、二乘心性,轉變其身口意行,使其具 有實義菩薩之種性與堪任性,使其今世後世永不退轉於佛菩提 道,並且授與證悟如來藏應有之正確知見與方法。有人兩年半 緣熟、有人三年、五年乃至十年才緣熟,證悟如來藏成為證悟 的實義菩薩,而非只是名義上的「證悟」菩薩。因此,若有人 因度人心切,因眷屬欲所致,因名聞利養、人情鄉愿、種種事 相、私心所遂,而不能善觀學人因緣根器,不能了知學人種性 差異,無善巧施設「法、次法」的修學次第與內涵,不能令其 修戒、修定、修慧而轉易學人凡愚心性,不能令其發起菩薩悲 心、願行,想要截頭去尾、快速引導學人於短時間開悟,即名 破壞正法者、虧損法事者、虧損如來者。
若因此而得開悟之人是緣未熟者,是次法尚未具足者,則 會導致此人未來於如來藏無法生忍,必因我見、私心、貪心、 瞋心之事相,退轉而不信受,乃至產生誹謗如來藏及洩露密意 等種種大過失,未來將會一再出現雷同正覺講堂三次法難的故 事。是人不知:菩薩證悟如來藏,不是在於了知、探知、猜得尋得、覓得、思得如來藏是什麼,如來藏在哪裡;而在於能否 決定轉依如來藏,現前領受其本來性、自性性、清淨性、涅槃 性、真實性、如如性等無量無邊無漏之功德體性。若未具足證 悟時應有之種種次法,我見未斷,能取所取未空、未印定不疑, 縱使了知如來藏的所在,仍然無法如同已轉依之菩薩發起清涼 解脫正受,智慧正受,具有三德正受而入菩薩位中永遠不退。 故知捨次法之修集,想要躐等而修,不待因緣成熟而快速引導 學人開悟者,乃是愚癡無智之人,亦是破壞 世尊正法之人, 名為虧損如來者。
引用文章來源:正覺電子報39期目次5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