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二○○七年十一月三日台北講堂讀書會中,有幾位明心 的菩薩提到悟後轉依如來藏「空、無相、無願」的「寂滅清 淨性」後,會有無法發起菩薩慈悲的疑惑。末學惟恐部分有這 種疑問的菩薩長時無法釋懷,以致影響佛道修學,故不揣孤 陋,謹以個人一點體會,提出來與大家共同探討。

         菩薩明心後既然找到如來藏而有所轉依,理應轉依如來 藏心體的全部。所謂如來藏心體的全部,不是只有祂「空、無 相、無願」的「寂滅清淨性」,更重要的是「鑑機照用」 的無漏有為性。

          參禪人常說:「明心證空,見性證有」,但如來藏的有 性卻不是只有「佛性」而已。以明心的人不待進一步眼見佛 性,就能在明心後一方面看到如來藏於六塵不起分別的空寂 清淨性,另一方面更可看到祂無時無刻、無私無我地配合著七轉識運作,乃至可觀察祂無時無刻、無私無我地配合著器 世間在運作的無漏有為性,也就是祂所出生無漏有為及配合 七轉識所產生有漏有為的種種法。所以經中說「不住無為、 不盡有為」,這正是如來藏全面體性的寫照──心體雖有著清 淨無為的體性,但卻不會住在其中成為無有作用法的「空 無」;祂還有著不盡不斷種種無漏有為法的體性,只是這一切 的有為法不是一定都在三界六塵世間。所以,從這裡來看: 菩薩明心後如果只轉依如來藏的清淨空寂體性,其實是有所 偏的!或者說這樣的明心菩薩是還有著三界六塵的執著── 深層意識還執著於三界六塵的有,惟恐被三界六塵所轉,而 要轉依如來藏的空性;這跟聲聞阿羅漢的執著外境實有,恐 再被外境所轉而繼續輪迴生死,故急於入無餘涅槃求解脫的 心態,嚴格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差別! 

               說到這裡,可以進一步來談談「菩薩發起慈悲」的問題。 玄奘菩薩在《成唯識論》卷第十中說:

              平等性智相應心品:謂此心品觀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 平等,大慈悲等恒共相應。

所謂「菩薩從大悲中生」,而真正的慈悲須緣於對「眾生平等」 的深刻體驗。但如何說「眾生平等」?唯有從眾生各個本具, 在聖不增、在凡不減的如來藏,才能說眾生平等。如果只看 一切眾生的五陰,必有美醜、高矮、胖瘦乃至聰明愚癡,如 何說其平等?假使要強詞奪理而說:「一切眾生終歸寂滅,沒有一眾生不寂滅,所以眾生平等。」那這種灰身泯智的平 等,如何能讓人生起慈悲心來?只是,一般菩薩雖然依明心 發起的初品少分平等性智,能現見一切眾生的根本平等所 在,卻要如何進一步轉為三大阿僧祇劫救度眾生的大慈大 悲?這應該就是讀書會當天那幾位明心菩薩提問的疑惑所在。

              首先末學認為:那還是要回到前述如來藏的無漏有為性 來觀察。前面說如來藏無時無刻、無私無我地配合著七轉識 運作,乃至無時無刻、無私無我地配合著器世間在運作;我 們不妨現前觀察一下,這本身不就是最大的「慈悲」嗎?因為 祂恆是這樣無時無刻、無私無我地在為「眾生」做事,從某個 層面來看,不正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嗎?這個「慈悲」 的心性〔註1 〕也是明心的菩薩應該要同時轉依的才對!否則將 只是部分轉依,並不圓滿。

              其次,還要靠明心發起的初品少分妙觀察智,去觀察眾 生之所以會有種種苦,就是因為不知不證本有涅槃解脫的生 命實相──如來藏,卻認生滅不實的五陰為常、為我,執著 不捨,讓各自如來藏含藏無數染污種子,終致世世現行不 斷,恆於三界流轉生死,輪迴不已,才會受種種苦。菩薩觀 察至此,因而興大慈悲,為眾生說第一義諦法,令得有因緣 證悟實相,度脫生死輪迴,真正拔除苦痛,得究竟安樂。這才是菩薩大慈悲的真正意義,也是真正慈悲發起之所由。菩 薩也依此悲願而「留惑潤生」,世世受生,繼續救度眾生,繼 續佛菩提道的修學。當然菩薩斷盡思惑後,到了七地念念入 滅盡定,如來藏中連最後一分得以「留惑潤生」的思惑種子都 滅盡了,也應當會入無餘涅槃的;所以要靠 佛加持的「引發 如來無量妙智三昧」,才能入八地繼續進修直到成佛,那則 是另一個問題了。由是緣故,證悟如來藏以後,應該對如來藏 的無漏無為性及無漏有為性,作全面的轉依,自然不會偏空而 忽略了祂鑑機照用、隨緣應物的大功德,就不會偏在祂的虛空 無為、真如無為而趣向灰身泯智的本來涅槃部分,就會發起大 悲心而想要救護眾生,想要接引眾生同入佛菩提道。 

-----------------------------------------------------------------------------------

 1 註:未成佛之前,以如來藏的無記性來說,當然不會生起慈悲,慈悲應 該只與意識相應。此處但就如來藏無時無刻、無私無我的隨緣性,來比 量為「慈悲」。 

引用文章來源:正覺電子報46期目次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身外之物 的頭像
    身外之物

    身外之物的部落格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