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活佛》(連載十ㄧ)蓮生活佛與彌勒菩薩..... 正犀(岳靈犀)居士

0.14  

 盧勝彥著《清涼的一念》,頁36-41,有一篇文章,名之為〈彌勒菩薩說唯識〉:

  【我閉關時,彌勒化現一回。他沒有大布袋,而是應化菩薩形,我與菩薩漫談唯識。

  ……〔無關的部分省略〕

  我問:“心與識何別?”

菩薩答:“心是能也。識是藏也。”

  “八識有何功能?”

“前六識是六根,第七識是末那,第八識是阿賴耶。八識中,前六識是了別功能,第七識是思量功能,第八識是根本識,義集功能。”

  “暈絕時,識在何處?”

“識依緣而起,緣不至則不起,諸根失去作用。”

  “七識是什麼?”

  “思想。”

  “八識是什麼?”

“含藏。能藏、所藏、執藏。無覆無記。種子。”

  “轉識成智是什麼?”

彌勒答:“八識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即一心有八個了別作用的識。這了別作用是雜染知見,要轉八識成四種清淨智,才是清淨正智。即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第七末那識為平等性智,第八阿賴耶為大圓鏡智,轉八識為四智,即是轉識成智。”

  “為何稱唯識?”

“世間諸法,唯心識所現,因一切法皆不離心識,故名唯識。”

  “唯識之理?”

  “空明萬法性相。”

  “唯識第一義?”

“宇宙一切萬有都是由阿賴耶識所變現。”

  “如何修持?”

彌勒答:“又遠離遍計執,遠離凡夫之妄情遍計度。一切染淨依止,皆唯識變,本無自性,即不起虛妄遍執、計我及法,即離遍計。”

(遍計指:橫執有情、眾生壽者、我及我所、乃至情非情異,執有實體,周遍計度,名遍計)

  彌勒又說:

“證入圓成實性,證見菩提妙覺明性,已離依他(因緣、世間假合),及遍計執。此時識性圓明,是名真心。”

  “圓成實性?”

“明心見性,見證甚深真法性,寂滅無相同虛空。此一切眾生悉有,如來常住無有變異。”

  “圓成實性是真如?”

“是真如,自性清淨、佛性、法身、如來藏、實相、法界、法性即圓成實性。”

  “夢是何?”

  “六塵緣影。”

  “種子如何成?”

  “念作。”

  “如何是無明?”

  “無始無明及增上無明。”

  “人死何者不滅?”

  “第八識阿賴耶。”

  我問至此,一切明白。 】

蓮生活佛有一個很大的優點,他一向承認有八個識,也認同“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說法。和主張只有六個識、沒有末那識和根本識(阿賴耶識、如來藏)的應成派中觀師來說,蓮生活佛至少沒有誹謗菩薩藏(如來藏即是菩薩藏),這是很不容易的。就這一點來說,蓮生活佛遠勝過月稱、阿底峽、宗喀巴、達賴、印順等人。

不過,從證據上看來,蓮生活佛迄今尚未認明自己身中的阿賴耶識,恐怕連末那識的功能,都懵無所知。怎麼說呢?以這篇文章來說,這位“彌勒菩薩”所說的唯識荒腔走板,根本是個冒牌菩薩,蓮生活佛不但沒能識破這位冒牌菩薩,還誇口:“我問至此,一切明白”,蓮生活佛還得要問學於冒牌菩薩,可見並不比冒牌菩薩高明。

“心是能也”,所謂的“能”應該是和“所”相對,“能”意思是說能認識的主體,也就是七轉識。 “識是藏也”,經文中單稱一個識字,有時是指第八識而言,第八識又稱為藏識,藏識是第八識的專稱,前七識並沒有含藏的功能。 “心是能也。識是藏也”,二句合起來,前一句解釋七轉識妄心,後一句解釋第八識真心,──雖然也勉強說得過去,只是和經論中的一般說法不同。一般來說,心與識都是以了別為義,八個識都是屬於百法明門中的“心法”,如《大乘百法明門論解》說:【心法者,總有六義……四、或名為識,了別為義故】。現在講“心是能也。識是藏也”,又沒有清楚的界定,很容易讓人誤以為:第八識真心能識別六塵,或七轉識也有集藏的功能,這是初證悟的菩薩們都不會犯的過失,而冒牌的彌勒菩薩與蓮生活佛都犯了。

“前六識是六根,第七識是末那,第八識是阿賴耶。”這個說法就更顯得冒牌菩薩與蓮生活佛的不懂了,因為這是初見道的人都不會違犯的過失:六根不是六識。在玄奘菩薩的《八識規矩頌》中說:“愚者難分識與根”,五根是有形質的東西,八個識則沒有形質,二者不可相提並論──大乘法中的凡夫和二乘法中的凡夫不會區別根與識,還可以理解,蓮生活佛既然自稱是彌陀化身,碰到的這位“彌勒菩薩”既然是等覺菩薩,竟然也分不清楚,足見二人都是冒牌貨。在二乘法中,初果人已能分別六識與六根不同,所以四阿含諸經中都說:“眼、色為緣生眼識”,乃至“意、法為緣生意識”,所以六根是六識生起之助緣,是在六識生起之前就已存在著的根,六識是依六根為助緣才能生起的,怎會說六識就是六根?證明蓮生活佛與冒牌的彌勒都是愚癡凡夫,連二乘初果都還不曾證得,所以成為玄奘菩薩頌中所說的“愚者難分識與根”的愚人。

蓮生活佛問:“暈絕時,識在何處?”冒牌菩薩說:“識依緣而起,緣不至則不起,諸根失去作用。”意思是說,暈絕(現代醫學稱之為休克,唯識經典稱之為悶絕)時,諸根失去作用,所以識就不能生起──我沒說錯,依冒牌菩薩自己的說法,已經證明冒牌菩薩果然沒有智慧區別根與識,把根認作識。悶絕和沈睡無夢時,如果諸根失去作用,悶絕和沈睡的人,即使以任何音響、大力搖晃,乃至水潑、針刺、刀砍,應該都無法醒來──但是我們睡覺時,聽到鬧鐘響可以醒來,中醫師以針扎在適當的穴位上,也可以把休克的人救醒;可見悶絕和沈睡無夢時,諸根並非失去作用,六根都仍有作用而運作不停。所以說,在悶絕等五位中,失去作用的是前六識,而不是諸根,可見冒牌菩薩與蓮生活佛真的不懂佛法、唯識學。

每天清晨,鬧鐘響起,因為耳根(包括外耳、中耳、內耳、聽覺神經和大腦掌管聽覺的部分)功能正常,所以恆審思量的意根(末那識)可以察覺聲塵有重大的變化,所以起作意喚醒意識和耳識,幾個剎那之後,意識和耳識起作用,終於能夠分辨音響的種類和意義,最後仍由意根決定起床或繼續賴床;若是決定起床,耳識和意識就會一直現行不斷,使人們可以不斷的了別六塵境界。以上根、塵、識互動的過程,大乘見道的行者,在悟後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思惟、整理,就可以了知,可是冒牌的彌勒菩薩卻不懂,胡說八道一通;蓮生活佛也沒有反駁,還寫在書上弘揚,讓內行人看笑話。

冒牌的彌勒菩薩說:“前六識是六根”,換句話說,眼識就是眼根,……乃至意識應該就是意根──那麼末那識又是什麼東西呢?可見祂根本不知道末那識即是意根。連這個唯識學的基本常識都不知道,也敢冒充彌勒菩薩,膽子也未免太大了!這位冒牌菩薩說前六識是六根,那麼眼根就應該是眼識了,乃至身根應該就是身識了!意思正是五色根等於前五識!但是人們睡著以後,前五識都斷滅而不生起時,應該是眼耳……身等五色根也都跟著滅失了,可是明明人們的五色根都仍然存在而無壞失,前五識卻都斷滅不起了,由此可見冒牌菩薩與蓮生活佛都不懂根與識的分際,還自稱是懂得唯識學的聖者呢!內行人可是會笑話他們的。

冒牌菩薩與蓮生活佛又說:“七識是什麼?”“思想。”在唯識學中,“觸、作意、受、想、思”稱之為五遍行心所法,是與八個識都相應的心所有法,特別是意識也有思和想這二個心所有法,思和想並不是專屬於末那識的心所有法,因此以“思想”來定義末那識,非常不恰當。冒牌菩薩顯然不知道第七識真正的作用,而是把意識的思想當作是末那識,才會這樣回答。此外,五遍行心所法中的思與想,並不是蓮生活佛所以為的語言文字思想;如果把語文思想當作是五遍行中的思與想心所法,那又會有更多的笑話鬧出來了!冒牌的彌勒菩薩與蓮生活佛對其中的義理又懂得多少呢?敢再寫書公開的說一說嗎?

第七識又稱為現識,祂在八個識的運作方面,在六塵萬法中居於主宰的地位,透過祂的觸、作意、受、想、思,另外七個識才能夠起作用。在悶絕和沈睡無夢時,前六識斷滅,第七識繼續“恆審思量”,對五塵所顯的極粗糙法塵能作下劣而廣泛的了別,能夠分別外境所生的重大變化,所以人才有辦法被鬧鐘吵醒;一旦清醒過來,祂便將前六識的了別性據為己有,藉六識而對六塵作精細的了別,這顯然是冒牌菩薩與蓮生活佛都不懂的法界事實。

冒牌菩薩又說:“遠離依他。眾緣所生,心心所體,及相見分,有漏無漏,皆依他起,故須遠離依他。”這話很奇怪,開頭和結尾都錯了,只有中間是對的,可見是胡搭亂湊、不懂裝懂,所以只好亂說一氣來籠罩人了。修行的目的不就是要證得無漏果嗎?依他起性雖是有為法,但是卻通於有漏、無漏,如果因為無漏有為法也是依他起性,就要遠離,那修行人要如何證無漏果?三乘菩提的行者都同樣要面對這個問題。對一個修行人來說,必須明白眾緣所生,心(此處指前六識,依較廣義的解釋,亦包括第七識)、心所,相分、見分(此處的見分,指前六識,依較廣義的解釋,亦包括第七識),有漏、無漏,皆是依他起性,明白這些東西是依他起性;最重要的,是能與常住真心有所區隔,不要把依他起性的六識心體及其見分、如來藏所顯示的相分……等法建立為恆常存在的,是要證知祂們的依他起性來斷除我見、我執,而不是要遠離依他起性。事實上,若沒有現象界的依他起性,也不可能顯示常住真心的圓成實性;若沒有依他起性的種種無漏有為法,就不可能有人修行成佛。

蓮生活佛自己,就是經常將依他起性的種種生滅法,建立為常住真心,包括:子光、母光、無雲晴空、炁等(本書前面已有詳述,此處不再重說);還有修雙身法、打通中脈五輪,作為證“大樂智慧法身”的方法,也是落在依他起性裡面,因為“大樂智慧法身”及樂空雙運的第四喜境界,都係因修而得,非本來有,無論藏密活佛、上師們如何吹噓,高推其證境,其本質仍屬覺知心所住的生滅境界,在五位中(正死、滅盡定、無想定、悶絕、沉睡無夢),必定中斷、不復存在;蓮生活佛如果真的信受冒牌菩薩的開示,應該立刻宣布雙身法不是佛法,因為雙身法從來都不能離開依他起性。 (這一句是實說,密宗雙身法的大樂智慧法身是依他起性的法,不應建立為圓成實性的常住真心。)還有真佛宗的觀想、真言、手印,以及一切修法的儀軌,也都應該廢棄不用,因為這些也都是依他起性的生滅法,都該廢棄;真佛宗的師兄弟甚至也不應該走路、吃飯、睡覺、穿衣服,因為這些法也都是依他起性啊! (此句不是實說,除了無餘涅槃以外,修行人不可能離開依他起性;這只是以歸謬論證法,指出冒牌菩薩說法的錯誤。)

對於成佛之道的修行者來說,真正要遠離的,只有第七識的遍計執性,凡夫的第七識一向普遍的計執三界萬法為我、我所,甚至也將阿賴耶識內執為我(此非未悟者所知,唯識論典僅有簡單的文字敘述,不作明說;真悟者雖能詳細解釋之,但均凜遵世尊守護密意的告誡,不敢為之),譬如蓮生活佛就是貪圖覺知心的覺受,所以才會主張修雙身法、證“大樂智慧法身”,這就是典型的遍計執性──將見分覺知心計執為我,將相分大樂境界計執為我所。凡夫必落入遍計執性,只有初果以上的修行人才能夠漸次遠離遍計執性,蓮生活佛無法離開意根的遍計執性,所以落入雙身法的大樂境界中,正是遍計執性者。他又不知樂空雙運的大樂境界只是意識與身識對淫樂境界的領受,都屬於意識心的境界,所以他也是未斷我見的凡夫;這一點是他永遠都無法否認的事實,因為他已經自曝其短的寫在許多本書中了,證據流通滿天下,永遠都無法全部回收了。

蓮生活佛問:“種子如何成?”冒牌菩薩答:“念作。”這個答案不夠好,構不上等覺菩薩的程度,甚至也沒有三賢位中的第七住菩薩的程度。岳靈犀比較喜歡的答案是:“熏習而成”。種子是可以記錄業習和酬償因果的功能,它本身無形無色,沒有辦法拿來一個一個檢驗,但是證悟的人可以觀察到種子流注時,對身口意行產生的影響。意識的善念、惡念,雖然也是形成種子的原因,而一般人所不知道的是:知見也會熏習成種。但是種子也不全是熏習所成的,因為有些種子是本有的,不經由熏習成就的,所以冒牌菩薩說是念作,其實還是不符事實的。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說:“不思議熏及不思議變是現識因。” 平實居士解釋道(《楞伽經詳解》(二)頁61):

【不思議熏者,謂有情之染污末那,經由見道之見地為因,及悟後歷緣對境之修道為緣,轉化身口意三行,令諸染污末那四煩惱種轉化為清淨無漏法種,使我見我慢我愛我癡俱生煩惱逐漸消除,此種熏習過程名為不思議熏。

譬如我慢種子現行,則使有情於他起慢,若能以見道之無漏功德返觀自己之我慢,則依於如理作意思惟所得之無我見,能除我慢而逐漸消除此諸我慢種子。此種歷緣對境之觀修,仍須依賴分別事識之觀察修正,降伏我慢之習慣,令身口意三行修正,則能使末那之我慢習氣種子漸因此種熏習而逐漸轉變,乃至斷盡,名為不思議熏。於我慢習氣漸生轉變,即名為不思議變。

錯悟之人及無聞少福之人亦復如是,以錯悟故不斷我見,增長我慢,令末那識永不離慢;觀行用功不唯無益,抑且更增我慢,名為不思議熏,以不如理作意故。無聞少福之人更加如是,以權威名聲之崇拜故,依彼大名聲之錯悟者語,於真善知識之開示及諸著作等,皆悉不屑於一聞一讀,更不肯嘗試以諸經典比對思惟;以依大名聲者故,於諸方不作宣傳求名之善知識起於我慢;如此多人互相熏習,益增我慢,名為無福少聞之人我慢不思議熏及不思議變。

此不思議熏及不思議變是現識之因,以其轉變及其熏習皆非如分別事識之熏習轉變明顯,乃至有時因於見道或不如理作意之邪見,致此不思議熏及不思議變,亦於夢中及眠熟無夢之際亦能熏習轉變,故名不思議。由於此種不思議熏習及轉變,致使有情眾生之具慢與無慢者間差異極大,故云不思議熏及不思議變是現識之因,能令現識轉變故。 】

《佛藏經》卷中〈淨戒品之餘〉也談到邪見所產生熏習的力量:

【“於意云何?若人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嫉、瞋恚、邪見,是人為是常殺生不?常奪命不?”“不也!世尊!在家殺生不常奪命,殺生時少,不殺時多。”“舍利弗!於意云何?若人偷盜,偷盜時多?不盜時多?”“世尊!不盜時多。”“舍利弗!於意云何?若人邪淫,邪淫時多?不邪淫時多?”“世尊!不邪淫時多。”“妄語、惡口、兩舌、綺語、貪嫉、瞋恚時多?不瞋恚時多?”“世尊!不瞋恚時多。”“舍利弗!是十不善道中何者罪重?”“世尊!十不善中邪見罪重。何以故?世尊!邪見者垢常著心,心不清淨。”】

此處明言,十不善道中,邪見(痴)是最重的罪。為什麼呢?因為其餘九種不善,都是犯時少,不犯時多;只有邪見,一旦著身,除非值遇真正的佛、法、僧三寶,敬信受學,否則永無了期。以十二支因緣來說,無明(邪見)是眾生輪轉的第一個緣;因為無明,才產生了染著的行;若無無明,則其餘九種不善流轉,終不能自生。

以蓮生活佛來說,若不肯捨棄修證“大樂智慧法身”的雙身法邪見,永遠都是罪障深重的人,無論日常生活中起多少善念、修多少善行,均無法改變此一事實;因為“十不善中邪見罪重”,“邪見者垢常著心,心不清淨”。何況蓮生活佛以諸邪見教導眾弟子,影響眾弟子同墮邪見中,世世輪轉不斷,其果報更加嚴重!如《佛藏經》〈淨法品〉所說:

【若人悉奪三千大千世界眾生命,不淨說法罪多於此。何以故?是人皆破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助魔事,亦使眾生於百千萬世受諸衰惱,但能作縛,不能令解。當知是人於諸眾生為惡知識,為是妄語,於大眾中謗毀諸佛,以是因緣墮大地獄。教多眾生以邪見事,是故名為惡邪見者。 】故蓮生活佛不能捨棄邪見,轉以大量書籍誤導眾弟子同入雙身法及我見、邪見中,其罪更重。

“如何是無明?”冒牌菩薩答:“無始無明及增上無明。”這樣回答,只是把一個文字概念,變成二個文字概念,大家看得懂才怪!應該直接引用彌勒菩薩所說的《瑜伽師地論》(卷8,〈本地分中有尋有伺等三地之五〉):【無明者,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運失念故,於所知事若分別、不分別,染污無知為體。 】白話解釋:【所謂的無明,有二種,一種是邪見(見解上的無明),是指親近惡知識,聽聞不正確的法,而產生不符事實的想法;一種是習氣上的無明,是由於對正確的法,偶然的失去憶持,對於所知道的事,依其性質,應該分別而不分別,或不應分別而分別,都是無明──這是以染污、無知的慣性作為根本。 】

從《瑜伽師地論》對無明的定義,即可知道無明至少有兩種,邪見是因為後天的邪教導和不符事實的想法所產生,這種無明,可以因為見道的緣故而一時斷盡。另一種無明,它是以過去無始劫以來的染污、無知的慣性作為根本,沒有辦法一時斷盡,必須依於見道的智慧,於歷緣對境當中,一點一滴的加以對治,才能夠在相見道位及修道位中完全斷盡。

蓮生活佛迄今未斷見解上的無明,甚至他本人即是邪見的教授者、散播者;如果他不肯捨棄邪見,當然不可能有見道的機會。蓮生活佛自己是大邪見者,所有主張“蓮生活佛是當今世上修證最高的成就者,真佛密法是當今世上最殊勝的佛法”的真佛宗師兄弟,由於各自不如理作意,和蓮生活佛邪教導的緣故,都無法斷除見解上的無明,都沒有辦法見道。因為具足邪見的緣故,其修證原理便有極大的差錯,所以企圖以雙身法取證“大樂智慧法身”;但是這樣做的結果,不但不能斷除染污習氣,反而增長貪欲,無明習氣越來越重,乃至輪轉三途,永不得出。

有很多人主張:“修行人應該沒有分別心,普遍的尊重一切的宗派。”這就是“應分別而不分別”。怎麼說呢?譬如我們從台北出發,要開車前往高雄,你身旁有一個乘客,他告訴你:“我們對每​​一條公路都應該一視同仁,不可有分別心。”你如果信受他的話,可能會繞了許多年以後才到得了高雄,也可能永遠都到不了高雄。不淨說法的人,最喜歡說“修行人應該沒有分別心,普遍的尊重一切的宗派”,這是因為他們的法,被真悟者破斥而無法答辯,為了保住信眾的支持,便希望信眾不分別邪法、正法的分際。大家如果相信他們的說法,將會永遠都在邪法當中,無法出離。

什麼叫做“不應分別而分別”呢?譬如我們吃飯,只要有營養就好,不應貪圖美味;如果注重美味而作種種分別,將會隨著生起貪著,這就是“不應分別而分別”。不當的分別,和不當的不分別,都是“染污無知為體”。

“人死何者不滅?”冒牌菩薩答:“第八識阿賴耶。”這個回答雖然不完整(人死時還有第七識末那不滅,只有在定性二乘人取證無餘涅槃時,才有辦法消滅末那識),但已不落入斷滅論,光是這一句,就強過佛護、月稱、寂天、阿底峽、宗喀巴和歷代的達賴喇嘛、印順了。蓮慈上師、緣空、天雲,還有其它主張沒有常住心的師兄弟,你們如果不信岳靈犀的話,好歹也要信受冒牌菩薩這一句:“第八識阿賴耶不滅。”若有人造作五逆重罪,而信受“第八識阿賴耶不滅”,以此法供養的功德,猶有可能往生極樂世界;因為信受此句者,未來際必能發起菩薩性,未來際必能精勤求證佛菩提道,利益廣大的有情眾生,故說此句功德難可思量。蓮生活佛和冒牌的“彌勒菩薩”,雖然錯說佛法,誤導眾生;但在這個關鍵的知見上,卻有正確的說法。岳靈犀仍然要讚歎你們啊!

 

引用文章來源:正覺電子報第26期目次2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身外之物 的頭像
    身外之物

    身外之物的部落格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