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真假活佛》(連載九)慾海浮沉業障纏身的菩薩..... 正犀(岳靈犀)居士

0.10  

 蓮生活佛的作品《佛王新境界》〈蓮花童子與帝釋天〉(引自“真佛信息網”)這麼說:

【蓮花童子(阿彌陀佛)下生娑婆說法度眾生,當然是第一大事因緣,而隨同下生的諸多蓮花童子,雖號稱十八大蓮花童子,無數中蓮花童子,不可數,不可量小蓮花童子,其數更多,均下生人間。

這些蓮花童子亦即是阿彌陀佛的眷屬化身而來,例如:

  金剛法菩薩。

  金剛利菩薩。

  金剛因菩薩。

  金剛語菩薩。

另外,有名的二十五菩薩,仍由阿彌陀佛領導,祂們是:

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藥王菩薩、藥上菩薩、普賢菩薩、法自在菩薩、獅子吼菩薩、陀羅尼菩薩、虛空藏菩薩、德藏菩薩、寶藏菩薩、金藏菩薩、金剛藏菩薩、光明王菩薩、山海慧菩薩、華嚴王菩薩、眾寶王菩薩、月光菩薩、日照王菩薩、三昧王菩薩、定自在王菩薩、大自在王菩薩、白象王菩薩、大威德王菩薩、無邊身菩薩。

阿彌陀佛及眾菩薩各化千千萬萬光明,下生娑婆世界,以救度這一世的眾生。

各蓮花童子的身上均有“特殊記號”,此種記號一認便可知曉,即可證明。

  我將來隱退後,即將:

  一、驗證佛。

  二、驗證菩薩。

  三、驗證金剛。

  四、驗證護法。

  五、驗證諸天。

由我蓮花童子(阿彌陀佛)來驗證,誰是轉世活佛(仁波切),馬上一眼可以鑑定。

這些轉世的佛菩薩,如果能夠集合起來,大轉佛法的法輪,那真的不得了,佛日昌隆,佛國永固,這是指日可待的。

  ……〔無關的部分省略〕

將轉世及化身的這批人,任命為“仁波​​切”(活佛)及“金剛上師”,結合最大的力量,展開救度的大使命。

我知道娑婆世界,有很多人的前世根基非常好,他們的本地都是某某佛,某某菩薩……​​〔原文〕。

可惜的是,在六道輪迴之中,慾海浮沉,業障纏身,已經忘失了根本,無法回頭,重登彼岸,清淨的本性早已受到污染,此等人身上的佛記已很模糊。

  雖然模糊,但記號還是有。

  我要找出來,指明佛記。

  然後教化他們。

然而,我亦曉得,這個任務非常艱鉅,指明“佛記”很容易,用“妙觀察智”的神通就可以了。但是,難的是要他們能長遠的走修行之路,不但要自修還要去度眾,如果這批“仁波切”或“金剛上師”能恆持下去,豈不是好!

但,舊有習氣如果不能改,業障再現,我拼命的拉他們昇華,他們拼命的往下沉。這些“仁波切”(活佛)或“金剛上師”也會墮入金剛地獄。 】

記得當初讀到這篇文章,我心中有錯綜複雜的感覺,第一、文章中說, 阿彌陀佛領導二十五位大菩薩,以及無數的眷屬眾,下生人間;這如果是事實,我們居住在地球的人,豈不是太幸福了!第二、來到人間的這些佛菩薩,竟然很多人“在六道輪迴之中,慾海浮沉,業障纏身,已經忘失了根本,無法回頭,重登彼岸”;換句話說,他們自己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能不能回到西方極樂世界,尚且不能保證,怎能期望他們度眾生?

這二個互相衝突的感覺,滋味截然不同,我真不知道該歡喜、還是悲哀。

蓮生活佛已經隱居,而且多次考慮要離開人間,以致真佛宗弟子眾一再發起“請佛住世”的運動。時間不多了,身為“阿彌陀佛”降生的他,尋找轉世菩薩,任命為“仁波​​切”和“金剛上師”,想要“結合最大的力量,展開救度的大使命”,不知道有沒有看到成效?

就拿我最崇拜的普賢菩薩來說吧!這位菩薩如果也來人間度眾生,真是太令人興奮了。不知道蓮生活佛找到“普賢菩薩”了嗎?沒聽說過真佛宗裡面有哪位上師是“普賢菩薩”來轉世的,該不會祂也“在六道輪迴之中,慾海浮沉,業障纏身,已經忘失了根本”?不曉得“阿彌陀佛”降生的蓮生活佛,對這件事情有何看法?

般若譯《華嚴經》(四十卷本)卷40〈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說:【或複有人,以深信心,於此大願受持讀誦,乃至書寫一四句偈,速能除滅五無間業,所有世間身心等病,種種苦惱,乃至佛剎極微塵數一切惡業皆得消除;一切魔軍、夜叉、羅剎、若鳩槃荼、若毘舍阇、若部多等,飲酒啖肉諸惡鬼神,皆悉遠離,或時發心親近守護。是故若人誦此願者,行於世間,無有障礙,如空中月,出於雲翳,諸佛菩薩之所稱讚,一切人天皆應禮敬,一切眾生悉應供養。此善男子善得人身,圓滿普賢所有功德,不久當如普賢菩薩,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若生人天,所在之處常居勝族,悉能破壞一切惡趣,悉能遠離一切惡友,悉能製服一切外道,悉能解脫一切煩惱,如師子王摧伏群獸,堪受一切眾生供養。 】

上述的經文是講受持讀誦普賢行願者,得到不退轉的功德,包括“行於世間,無有障礙”、“悉能破壞一切惡趣,悉能遠離一切惡友,悉能製服一切外道,悉能解脫一切煩惱”等等,若能得到這樣的功德,怎麼可能“在六道輪迴之中,慾海浮沉,業障纏身,已經忘失了根本”?受持普賢行願已經能夠不退轉,更何況是普賢菩薩本身?經文又說:“我為菩提修行時,一切趣中成宿命;常得出家修淨戒,無垢無破無穿漏”──無論如何轉劫,都能恆持淨戒、永不退轉,這才是真正的普賢菩薩,絕對不是藏密所造光著身子擁抱女人受用淫樂的“普賢王如來”──後者其實是慾海浮沉、業障纏身的假名菩薩──藏密將這種假名菩薩,名之為“普賢王如來”,是對普賢菩薩最惡劣的誹謗。

不要說普賢菩薩這樣的大菩薩,即使是預入聖流的初果人,也具有不退轉的功德。 《大般涅槃經》卷11說:【迦葉!有五種人於是大乘大涅槃典,有病行處非如來也。何等為五: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人天七返,永斷諸苦入於涅槃,迦葉!是名第一人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八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餘四種人是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和辟支佛,俱有不退轉的功德,文繁不錄,請讀者自行請閱經文即知〕。 】初果須陀洹人,只有斷三縛結的功德,連薄貪瞋的二果功德都沒有,換句話說初果人的貪瞋和一般人差不多。這種修行人功德尚未圓滿,離成佛還很遙遠,所以經文說之為“有病行處、非如來也”;可是初果人單憑斷三縛結的功德,就可以使他“不墮地獄、畜生、餓鬼,人天七返,永斷諸苦入於涅槃”,而且大乘的初果人(菩薩須陀洹)也得到世尊的授記:“是人未來過八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能不墮三惡道,人天七返之後可以永斷諸苦,八萬劫後又可成佛──這樣的果位真是太好了!

從經文可以看出來,初果以上的行者,或者是已發起真切的菩薩行願的大乘行者,都不會因為慾望和業障的纏擾而墮入惡道;可是蓮生活佛所說的“佛菩薩”,卻會因為習氣、業障現前的緣故,而“拼命的往下沉”,甚至墮入地獄,連蓮生活佛也拉不起來──何者是不退轉的真實果位?何者是會退轉的假名菩薩?已經很清楚了。

暫時撇開經典不談,直接來看實際的情形。蓮生活佛自稱是“阿彌陀佛”的應化身,他在這個娑婆世界是否有究竟佛的解脫功德受用呢?歷緣對境時,還起貪瞋否?蓮生活佛盧勝彥的〈人不可貌相〉(刊於《燃燈》26期,頁1),談到自己逛名牌服飾店,因為當時衣著平凡、氣色不佳,以致遭到店員的冷落:

【我這樣子去問名牌衣服,怪不得人家不理我,人家還以為​​我是“街友”,是流浪漢。

  但是,她不能瞧不起我呀!可見的東西並不在於穿著的衣服,而在於他的內涵。

  我寫的書很多,已少人能及!

  我修行到大光明境界!

我是真佛宗創辦人,有四百萬弟子呢!

我突發奇想,請一位有錢的弟子,把名牌商店買下來,再把這位店員辭掉!

  想到這裡,我就呵呵傻笑! 】

彌勒菩薩在《瑜伽師地論》卷8中說:【煩惱自性者,謂若法生時其相自然不寂靜起,由彼起故,不寂靜行相續而轉,是名略說煩惱自性。 】意思是說,如果說有一個法生起,它是不寂靜的;由這個不寂靜的行,相續而轉,就是煩惱。以蓮生活佛所述的事件來看,“看到名牌服飾”就是第一個法相,這一個法相當然是不寂靜的;若它是寂靜的,一個法相生起,便隨即消滅,就不會有後面那些煩惱心行產生。

大家可以檢視看,在這次的事件當中,蓮生活佛心中有多少不善心所法出現?不談根本煩惱,只說隨煩惱,至少有忿、恨、惱、憍、散亂等。到最後,甚至想讓人家捲鋪蓋走路,回家吃自己的。雖然蓮生活佛沒有真的去做,但很顯然的,他的起心動念,還在一念無明的境界裡面,還談不上與無始無明相應。蓮生師父說自己是“阿彌陀佛”,或許有他的理由,但是我發現這位“阿彌陀佛的應化身”,在這個花花世界,仍然受到很粗淺境界的牽動,遠遠不如阿羅漢的解脫證境。事情過了許久,他還念念不忘,把它寫在書上,這表示他甚至不知道自己住在一念無明的境界裡面──從這裡可以看出,蓮生活佛連初果人的解脫證境都沒有。

《靈異的真面目》〈月夜不寐記〉(引自“真佛信息網”),蓮生活佛自述,他答應幫助兇死的四靈,脫離外邦鬼域,返回家鄉,卻受到當地城郭主(鬼王)的警告:

【“城郭主”一走,我卻處於兩難之中──

我這個人,生平極為義氣,答應下來的事,很少去後悔,由於藝高人膽大,有一種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只要答應了,很少收回。

  有時候,我做事,是豁出去了!

  要帶他們四靈走,當然辦得到。

所以,要收回成命,似乎有困難。

但是,如果不收回,這是“陰間律令”,範魂卻真的有不是之處,殺親人自盡,罪無可逭。我可不能不顧“陰律”啊!

我這“蓮生活佛”的名號,會變成“蓮生狂佛”,大羅金仙也不敢為,何況我只是一個當生的“人曹官”。 (所謂“人曹官”是前世有來歷,而現世為人的統稱。)

  我若做了,有可能被告。

  這下子,我困難了。

我想到,我乾脆不見這四靈,這是可以辦得到的,只要金剛護法守護住,四靈近我不得,不是我不答應帶你們走,而是你們近我不得。

  然而,我自心發悶。

若要豁出去的干了,我觸犯陰律,得不到什麼,但吃虧大了。

此時,想了很多計策均無效,自己懊悶欲絕,頗思自招苦惱,覺得煩躁。自己唯有趺坐捻珠持咒,才能萬緣俱靜。

  然而,一出定,想到此事就煩:

  上有天條,

  下有陰律;

  束縛人生,

  老僧何解? 】

大家應該注意,蓮生活佛是怎麼消解煩惱的? “此時,想了很多計策均無效,自己懊悶欲絕,頗思自招苦惱,覺得煩躁。自己唯有趺坐捻珠持咒,才能萬緣俱靜。”顯然,他是以粗淺的持咒定境暫時忘掉煩惱。 “然而,一出定,想到此事就煩”,只要出了定境,煩惱便再度現起──如此一來,豈不是“定中是佛,出定便是凡夫”?如果有初果以上的解脫證境,心境絕對不是這個樣子。

初果以上的聖弟子,都是現觀覺知心(我)和境界相(我所)虛妄不實,以此智慧而解脫煩惱;即使在散心當中,亦不影響此智慧的現觀,乃至在死亡的過程中,也是以此智慧,降伏我愛的現行,如《瑜伽師地論》卷1所說:【諸眾生將命終時,乃至未到惛昧想位,長時所習我愛現行,由此力故謂我當無,便愛自身,由此建立中有生報。若預流果及一來果,爾時我愛亦復現行,然此預流及一來果,於此我愛,由智慧力數數推求,製而不著,猶壯丈夫與羸劣者共相角力,能製伏之;當知此中道理亦爾。 】

可是蓮生活佛的修證,就只是保持持咒定境的境界,並沒有開發出般若現觀的智慧,甚至也沒有二乘初果人所證的現觀;因為這樣的緣故,從無始以來長期熏習的我見與我愛(保護覺知心,欲令覺知心不滅)未曾有絲毫的減損,所以只要一出定境,立刻受到煩惱的羈絆,無力擺脫──這是他尚未證得初果的另一個證據。

許多藏密上師、活佛,動不動就自稱已成地上菩薩、究竟佛,公然宣示所證的果位名目;若檢視其所謂的“證量”,則皆未明心性、未斷我見,這種“佛菩薩”當然是假名佛、假名菩薩;更糟糕的是,這些藏密上師、活佛,往往是以雙身法或單身大樂法為主修,不但沒能擺脫欲界最粗糙的貪染,還汲汲於性愛快感的追求,蓮生活佛說他們是“慾海浮沉、業障纏身的菩薩”,真的很貼切。蓮生活佛的說法,雖然很有問題,但只要知道他所說的“佛菩薩”,其實是指這些修習密法“即身成就”的行者,就成了很忠實的陳述──很多藏密上師不敢說的,被他講出來了──藏密的即身成就,原來是會退轉的!而且是欲界粗淺的淫樂貪愛極重煩惱的境界。

我曾問一位小朋友:“蓮生活佛說,很多佛菩薩,再來人間之後,忘失了根本,成了慾海浮沉、業障纏身的菩薩……”他打斷我的話,問我:“這樣還算是菩薩嗎?”我反問他:“如果你修真佛密法,可以讓你即身成就這樣的佛菩薩,你要不要?”小朋友答:“我才不要呢!”

 

引用文章來源:正覺電子報第23期目次2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身外之物 的頭像
    身外之物

    身外之物的部落格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