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脊椎的平背拜佛功..........如露等美國同修

螢幕快照 2015-10-14 下午4.15.19  

編註:無相拜佛法系導師平實先生所創,成就無相念佛與看話頭工夫、極善巧方便之法門,拜佛時身體放鬆,速度緩慢而均勻,心裡憶念佛菩薩,並不特別強調拜佛的姿勢和動作。此文係就醫學的角度探討拜佛的姿勢和動作,在不違背無相拜佛的原則下,讀者可自行參酌;如有疑惑之處,宜請教各班親教師。

禮佛是佛教徒修行功夫之一,不但禮敬諸佛,也用以攝心觀行,還有人說這是一種健身運動。僅就禮佛時身體的形狀來看,可以分為兩種方法,在此暫且假名為(一)圓背拜佛功、(二)平背拜佛功。 “功”字之義是指多次重複一套動作,因而成就某種結果。例如練舞功可能成就舞者色身、舞者生涯,練舉重功可能成就舉重色身、舉重生涯,練作文功可能成就文者色身、文者生涯等等。本文只探討二種拜佛功的特色及對色身的影響,不談修行的成就。

  駝背之形成

世間有好多人精進的修練駝背功,他們走路、站立時塌胸駝背;坐椅子用垮姿( slouch ):垂頭、屁股放在座位的前邊、背靠椅背、腰及下背凌空。這種體態的開始可能是由於某種心理因素,自己不覺得背略有駝形,不知覺中,駝勢日漸加深。他們通常不願意接受改正的建議,習慣成自然,覺得這個姿勢最舒服、放鬆。若干年後駝背功練成就,彎曲的脊椎骨定形,那時才想要挺直背脊已不再可能。有些人由於脊椎骨( vertebra )損傷過度,不得不靠止痛藥度日。 (患骨質疏鬆症而駝背的案例,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之內。)

  圓背拜佛功

  圓背拜佛功 是拜佛的傳統方法。師父如是拜,弟子如是拷貝,師徒相傳,理所當然。圓背拜佛的功法第一段與最後一段通常如下:

預備開始用立姿,雙足分開約肩寬、兩膝微屈、當胸合掌。先低頭至胸前,向前弓背彎腰時,脊椎骨逐一拉開,頭頂向下,雙掌分開著地,雙腕靠近腳趾。回到直立的動作正相反,開始時雙手著地,頭頂向下,兩膝微屈。直腰直背時,脊椎骨逐一合攏,下垂兩臂漸合掌至胸前,最後垂在胸前的頭抬起,回复直立。從側面看這兩段動作, 背部弓成圓圓的弧形。

這兩段動作,舞者也常操練,稱為卷脊功( rolling the spine )。向前彎下時名為卷下( roll down ),回复直立時名為舒卷( unroll )。為鍛練脊柱的彈性( flexibility ), 不但練前彎也練反方向的後彎,卷脊功只是舞蹈數十或數百種功法之一。不練舞蹈的禮佛者只用圓背功一招,永遠向前彎下,一功到底。

人體的脊柱依部位可分為五類:頸脊( cervical spine )七椎、胸脊( thoracic spine )十二椎、腰脊( lumbar spine )五椎、骶骨( sacrum )五椎融鑄成一、尾骶骨( coccyx )三或四椎融鑄成一。整條脊柱由脊椎骨相迭而成、自然迭成S 形曲線,能均衡承擔重量。兩脊椎骨之間有骨盤與韌帶;弓背彎腰時,前面的骨盤與韌帶壓縮,後面的拉長,重量不均的負擔( load )使脊椎骨受到極大的壓力( stress )。從立姿開始弓背彎腰達到雙手著地,動作愈慢,時間拖得愈長,對骨盤與韌帶的殺傷力也愈強。

西方人對人體動作與運動、體操傷害有相當研究,如法國人布瑯丁卡萊雪曼( Blandine Calais-Germain )、安德蕊拉摩特( Andree Lamotte )在她們的書中指出經常弓背前彎的負擔對骨盤可能的傷害如下:

  ●骨盤退化干涸。

  ●骨盤出現裂縫使減少防水性。

  ●液體從核心由裂縫漏出。

她們並言及腰痛( lumbago )、壓迫到股神經( sciatic nerves )及骨盤脫位( herniated disc )等嚴重後果。 ( Blandine Calais-Germain and Andree Lamotte, Anatomy of Movement EXERCISES , Eastland Press, 1996, pp. 14-16. ) 一般人在不自覺中練駝背功, 而圓背拜佛功是刻意操習的動作,但拜者對背脊不適的感受認為本當如此、是正常現象。圓背拜佛功事實上是一種駝背功,勤練者很可能成就駝背、腰酸背痛。當然,也可能有人得天獨厚,練了數十年圓背功,背部依然不駝不痛。

另一門很厲害的功法叫作低頭功。以一個體重68 公斤的人,腦袋至少有五公斤重( Blandine Calais-Germain, Anatomy of Movement , Eastland Press, 1993, p. 11. ) 。頭低在胸前,就像是掛了一個鉛球般,把頸脊與胸脊幾乎折成90 度, 使頸脊第七椎與胸脊第一椎受到極度的負擔,所以低頭功又可稱為折頸功。我們從小到大,低頭功是必修課。當學生時,桌上放書本,腿上放小說,一面上課,一面低頭看小說。捱罵時必須低頭承認“是我錯”;失意時則低頭嘆息“真倒霉”。頸椎受傷之人,可能也需要服止痛藥度日。操練圓背拜佛功者多半同時也練低頭功,因此可以說圓背拜佛功是弓背加低頭和合之操作。

一般佛教徒,如果一天拜三次佛,即使用圓背拜佛功也不至傷到脊椎。但是修習動中禪的學員,以拜佛為主修。一天若拜一小時,三年便超過1,000 小時。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的第一願王是“禮敬諸佛”,長期來看,一生中拜佛千、萬小時不算太多,但傷到脊椎的機率也就高了。短期來看,在禪三中連續拜佛六十小時,無論開不開悟,腰酸​​背痛的體驗恐怕不能倖免。

蕭平實老師教授拜佛的原則是要:“松、靜、勻、緩”。 “松”的定義是任身體自然、肌肉放鬆。學員若弓背拜佛,脊椎骨間之骨盤與軔帶後拉前壓,背部弓成圓圓的弧形,強迫改變了脊柱本來放鬆的S 形曲線。弓背彎身時脊柱的長度比直立時,拉長多達13 公分( 5 英寸)左右,背部肌肉也同時拉長。從動作解剖學的觀點看來,拉長是緊張,與老師所教放鬆的原則恰相反。動作若愈“緩”、拉壓的時間愈長,對脊椎的負擔也愈大。最後彎至雙手著地時,頭頂向下,血液衝入腦部,非常不適合有高血壓及中風傾向者。但人的意識有能力誤導自己:“弓背才能憶佛,拖得愈久愈輕鬆”。

禮佛者萬一成就駝背,只能駝背坐禪,姿勢似乎不合“毘盧七支坐法” (毘盧七支坐法: (1) 結跏趺坐、 (2) 脊直如矢、 (3) 手結等持印、 (4) 兩肘微張、 (5) 頭略低、 (6) 兩眼凝視、 (7) 舌頂上顎。以上譯自某一英文小冊子,因手邊缺乏中文數據) 之要領。毘盧遮那佛所授第二支要領是:“脊直如矢”。弓箭雖是一套工具,學員不要誤會成:“背彎如張弓”。

  平背拜佛功

所幸佛並未教授:“弓背拜佛才算恭敬”;菩薩也未規定:“只有用圓背拜佛功攝心觀行才能開悟、才能一念相應”。平背拜佛功沒有傳承,只是基於圓背拜佛功之缺點而設施的,其理論來自西方人對人體動作的研究與建議。平背拜佛功之基本要訣有二:

  (一)平背拜佛功不用低頭功 。依據“毘盧七支坐法”,第五支要領是“頭略低”,並參考太極拳原則“虛靈頂勁”,用鎖骨中點下陷處之天突穴(任脈第二十二穴位)定出方便準則安置腦袋。我們可把食指尖插在天突穴中,然後把下巴擱在手背與食指之關節上;換言之,如果下巴與天突穴之距離是食指長度,腦袋便合於“頭略低”與“虛靈頂勁”的原則。無論行禪、立禪、坐禪、練拳或拜佛,如此中正安頭不但使頸椎輕鬆,而且使百會穴(督脈第二十穴位)正向上。平背拜佛功從始至終,輕鬆維持下巴與天突穴之距離,不低頭。

(二)平背拜佛功輕鬆維持“脊直如矢” 。頭安置妥當後,把人體在胯關節處( hip joints )一分為二,胯關節以下是兩條腿,以上是軀幹。直立時兩膝微屈,軀幹猶如平板,胯關節猶如鉸鏈,軀幹與腿之角度是180 度。拜佛第一段動作是軀幹如平板向前折90 度,雙手放開,兩臂掛下;因背與後腦約成水平,這種形狀名為檯面( table top )。然後軀幹繼續如平板向下折,如有需要,兩膝可以再屈些,直到雙掌著地,但兩腕距離腳趾不可太近,至少離開一隻手的長度。拜佛最後一段動作則反向而行,從雙掌著地、兩膝微屈開始,軀幹如平板向上折回檯面狀,雙手合掌向下,軀幹繼續如平板向上折,回复直立,同時合掌回到胸前。

所謂“平板”、“脊直如矢”是為了方便提醒拜者不弓背,並不是要把脊柱拉成一根直柱;動作過程之唯一重點是輕鬆維持脊柱自然的S 形曲線,使脊椎不受壓力。所以平背拜佛功是真正能應用“松、靜、勻、緩”之原則來操作的功法。

  圓背與平背功法之比較

  拜佛功一招包括許多動作。為節省篇幅,下面分解表中,每列都超過一個動作

  圓背拜佛功

  平背拜佛功

  0

預備式用立姿:雙足分開約肩寬、兩膝微屈、合掌當胸。

  1

先低頭至胸前,向前弓背彎腰時,用卷脊法把脊椎骨逐一拉開、頭頂向下,雙掌分開著地,雙腕靠近腳趾。

軀幹如平板向前折九十度成檯面狀,分手、兩臂掛下,軀幹繼續如平板向下折至雙掌著地,雙腕距離腳趾一手掌。

以下2-6 列,四肢動作相同;但圓背功加上弓背低頭,平背功加上軀幹如平板。

  2

  蹲下,兩臂放鬆。 (重心在腳跟有助弓背,在腳掌心有助平背)

  3

  雙手先後或同時向前移。 (身體不動有助弓背,身體隨著前傾有助平背)

  4

雙掌撐地使兩膝在腕後跪下,腳趾彎曲著地,腳掌垂直。

  5

重心略向前移使屁股離腳根,以便腳趾打直,腳背著地。

  6

屁股坐在腳根上,雙手先後或同時再向前移。

  7

兩肘先後或同時彎曲,使前臂著地略成4​​5 度,然後額頭著地,頭離膝較近有助弓背,屁股不離腳根。

兩肘先後或同時彎曲,使前臂著地略成4​​5 度,然後平背趴下,額頭著地,軀幹長度決定額頭位置,屁股不離腳根。

  8

雙手握松拳開掌向上,再握松拳開掌向下。

以下9-12 列,四肢動作相同;但圓背功加上弓背低頭,平背功加上軀幹如平板。

  9

軀幹抬起,兩臂先後或同時撐直。

  10

重心向前移到雙掌,屁股離開腳根變成爬姿,彎曲腳趾著地,腳掌垂直。

  11

屁股再坐腳根上,雙手先後或同時移至膝前。

  12

雙手用力支撐使雙膝抬上,腳根著地,變成蹲姿,兩臂放鬆。

  13

  雙手先後或同時移至腳趾前。

雙手先後或同時移至腳趾前一手距離。

  14

雙掌撐地伸直兩腿,兩膝微屈, 背弓頭垂,頭頂向下。

雙掌撐地伸直兩腿,兩膝微屈, 軀幹如平板。

  15

兩臂下垂直腰直背時,用舒卷法把脊椎骨逐一合攏,雙手漸合掌至胸前,最後垂在胸前的頭抬起,回复直立。

兩臂下垂,軀幹如平板向上折回檯面狀,雙手合掌向下,軀幹繼續如平板向上折,回复直立,合掌同時回至胸前。

  結語

圓背拜佛功是渡河老舟,希望它能包容旁邊那一條非正宗( unorthodox )又很不順眼的新舟。平背拜佛功只是第二舟,不會取代信譽蒂固之老舟。禮佛已久者按自己習慣拜佛、意志堅定,是沒有改變的必要。旁觀者除非受過訓練,有能力辨別各種姿勢,多半看不出這兩套動作不同之處。色身如機器,任人隨意擺佈,脊柱有彈性時圓背或平背皆可照辦,若禮佛姿勢不當,其對色身的長期影響,只有到了背成駝形、腰酸背痛時才知道。平背拜佛功似乎對背脊較為慈悲、保健。希望選擇平背拜佛功者在共修時,不至被“糾正”姿勢,以合“標準”。各人色身情況不同,有選擇總比沒選擇來得民主。讀者若按表逐項練習,便能親自體驗二功之異同。本文若有點滴功德,全部迴向攝心憶佛、虔誠禮佛者,恭祝色身康泰,早證菩提。阿彌陀佛!

 

引用文章來源:正覺電子報第7期目次4

arrow
arrow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