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約在正覺 .......... 張正明、翁正臻

妙供~第一義悉檀  

 

~專訪蔡嫦娥師姊~

  採訪:張正明、翁正臻。

  正覺講堂─九樓。

九十二年十一月十四日晚間七點。

因週五班剛好停課,與師姊訪談於第一講堂。

  初次見面,宛若熟識

週二午後的一通電話,冷卻了那份期待相見的雀躍;生母突如其來的病逝,我被迫和師姊再度改期相約。一直害怕今天又生事耽擱,所以整日祈求佛菩薩慈悲護佑,讓我們能如期相約正覺。

一路上,滿天星光燦爛,眾星拱月;一上樓,澄清雙眸迎來,恰似新月!

師姊的恬淡自若,讓人不由自主地親近;就在那彎澄淨裡,我暫忘了喪母的傷痛。

果然人如其名,嫦娥師姊,終於見面了。

  “十樓講堂沒開。”十樓?我和師姊相約十樓?真是迷糊!剛才一進電梯竟然按九樓! “我怕錯過你們,所以堅持站在九樓門口相迎。拜佛的人陸續進講堂來,但……直覺告訴我……都不是……相約的人……應該快到了吧!”師姊親切自然地笑著說:“你們一出電梯門,我的心清清楚楚地告訴我──這就是了。”

清淺的笑容,彷彿已經說明了一切。似乎在冥冥之中,我們無需到處尋訪,因緣當下偶遇相見,不由得發自深心感念,諸佛菩薩的力量真是不可思議。那種難以言喻的感受,恐怕惟有相見,才能深自體會吧!彷彿瞬間擁有心電感應力般,素不相識的彼此,竟然不約而同,四目相視,會心一笑。

每一次採訪,每一個相約,總是湧現不同的覺受,都會擦出難忘的火花,再次激起增上的企圖。

師姊望著我們說﹕“你們真有福報!這麼年輕就有緣能進正覺,進來定下心安住後,把握機會接下採訪工作。不但可以直接向明心見性的行者請益解惑,更能因緣結識了許多久學菩薩。”

“想必挖了不少寶喔!”師姊笑得開懷。

  猶若重生,不可思議

  唯願大慈,哀愍淪溺,

  今日身心云何是結?

  從何名解?

  亦令未來苦難眾生,

  得免輪迴,不落三有。

  ~《楞嚴經.卷五》~

“真羨慕你們!”凝望著講堂的佛像和法座,師姊輕輕嘆道。

“享有舒適的正覺講堂安住,領受熱心的義工菩薩服務,修行清晰的佛道次第正法。這一切,若不是蕭導師的慈悲不捨,發大願心,我們,是否仍然迷戀塵世?渾渾噩噩​​,遠佛正法,輪迴無明,求出無期?”

我們之所以能有今日,一切,都要感謝蕭導師的菩薩心腸!

飲水要思源,做人,就不能忘本。

“蕭導師是我的法身父母!今能值遇得明心見性,猶若自死地而重生!”

師姊發自深心的感恩,令人心有戚戚焉!

這正可說明: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導師也!

回首來時路,師姊深有感慨地接著說:“今日得見,夫復何求!”

  的確如是!

親見許多定慧等持的先進,感受這般禪淨圓融的功夫,體驗那種淡然自若的風範。

  今生因緣相遇,真是獲益匪淺!

其實,我一直擔心著,這次和師姊又會錯失了相見的機會。若不是周五班張正圜親教師要護三,停課一次,我想,這次的採訪稿,恐怕來不及趕上電子報出刊了!

“嫦娥師姊,真抱歉!週二晚上因母喪而臨時改約今日,讓您多跑一趟。”

師姊頗有深意的微微一笑:“難得今天沒上課,我們到第一講堂如何?”

緩步自在地走進講堂,一一自然地禮佛如儀,隨意無礙地席地而坐……

……就這麼不約而同地談起話來……

  學佛歷程,企圖心強

“我想,為了接引一般大眾,激勵鼓舞初機學員,我們把重點放在學習的過程及方法上,尤其,是如何下工夫求明心的次第轉進和知見增長。”嫦娥師姊說。

話題當然是圍繞著'學佛歷程'打轉,談到當初的學習狀況,師姊直言:“我事先將正覺電子報第二期、第四期再看一遍,正彩、正香師姊在專訪中,敘述有關早期學員的學佛歷程,已經十分完整清晰。”

早期書少,只有《無相念佛》、《印光大師.念佛三昧摸象記.解行法要》二本,一大一小,剛好適用。蕭導師要我們少讀、少接觸修學課程以外的東西,集中精神專注於定上,慧則於課堂精進聽聞修學。

現今道場莊嚴,出版書籍繁多, 導師弘法深妙,眾生慕名而來。

“想當初我們學法,哪有名可慕?”師姊直心的喊出來。

“單單純純的來尋訪,單單純純的勤聽課,單單純純的做工夫,純粹只是想修學'無相念佛'這個法門。單純好,人心直,直心即​​道場。葛藤少,障礙消,緣熟即明心。”嫦娥師姊說。

  師姊所言真實不虛!

“正彩師姊曾提到,當時禪三與導師小參,由於自身慧力不足,所以破參悟得不深。有這種狀況發生,是不是因為早期蕭導師剛開始鋪陳正法,著書不多,學員程度參差不齊所造成?”終於能將橫在心中的疑惑,乘機請教師姊。

側著頭回憶的師姊答道:“是,但也不是。”

早期禪淨雙修班,修學三個月,就可以參加禪三,之後,改為修學一年才能上山。有人求明心,有人求見性,一次過二關亦大有人在。

“當時學員與導師因緣較深,單純直心。雖然缺乏知見,但易悟本心,親見佛性。現今學員與導師因緣較淺,葛藤障礙。雖然滿腹經綸,但難明本心,何況見性。”

師姊不急不徐的接著說:“二年半的禪淨雙修班,最適合現代人修行。過去,學員因慧力不足,悟得不深,所以, 蕭導師整理禪三必備知見,編寫課程固定教材。由親教師於講堂,傳授基本知見,透過修行,體解學習,增長深廣定淨智能。”

嫦娥師姊,一再地期許現今行者,定心的安住正覺講堂,盡力的成為義工菩薩,踏實的次第修行正法。將來必能'禪淨圓融','大悟成片'!

“禪淨雙修,每天,真的下工夫去做,二年半,綽綽有餘了!”

  (一)人生無常,如幻似夢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金剛經》~

“十三歲喪母,初識無常。”這是,我在《禪─悟前與悟後》作者小傳中,所見的一句短言。

這時,話鋒一轉,開始問及師姊當初:“為何那麼想學佛,是不是,有某些特殊原因?”

正想說話的師姊,稍微頓了會兒,深深的注視著我,才繼續以略帶感傷的聲音,娓娓道來。

“人,怎麼可以這樣就走了?什麼也沒說!不過咳聲嗽,說走就走?”

  沒有生什麼病,沒有任何徵兆。在子女們一陣錯愕中,五十歲的母親,剎那間,就這麼天人永隔。

更湊巧的,那天竟然是“母親節”!這個突如其來的震撼,有如晴天霹靂!

“為什麼?為什麼會這樣?”師姊當時的聲聲吶喊,彷彿,隨著記憶之河的流動而重現。音聲,在講堂裡淡淡逝去,有如雨過天青般!

師姊那雙看透人生無常的眼眸,溫柔地望著我:“為了討論如何慶祝母親節,那天,住校返家的妹妹,與剛出社會的我,大家歡聚一堂,商量怎麼過節。一早,媽媽突然身體不適,於是,由妹妹陪著去診所打針。或許是更年期所造成的吧!”

那天,母親一反常態,打完針,回家休息時,忽然喚來就讀國一的麼弟,是個從未做過家事的獨子,請他為她削顆蘋果。

“總是將最好的都留給子女的她,是個很傳統的母親,好東西從不獨享,這會兒竟自己享用整顆蘋果,也沒問我們要不要吃?”

媽媽吃完,咳嗽一聲,就此撒手西歸!

身為子女的,雖已把握第一時間馬上送醫,卻也回天乏術。

“操勞了一生,辛苦了一世。相夫教子,深信因果,行善積德,禮拜虔誠。為何竟是如此遭遇?令人無法相信,教人無法承受!”

從小到大,未曾親見生老病死的師姊,實在難以想像,竟然在這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面對慈母喪亡的痛楚。

“第一次,生平初次,深感人生無常,當下無比​​震撼!”師姊真摯深刻的說。

無獨有偶,當時正閱讀一本書,書中寫道:“人走前應持念佛號。”師姊笑笑:“讀到這裡時,出身自一般信仰'民俗神道'家庭的我,這時,也不知該念何佛號?”

“回憶母親生前,拜禮神明諸佛菩薩,非常恭敬虔誠。我身為老大,從小常幫媽媽提東西去寺廟拜拜。雖然,四、五十年代交通不便,但是,虔誠的媽媽,沒有坐過一次公車,都從自家門口走路去龍山寺、行天宮拜拜。我想,那是母親的一份虔誠吧!”

“她總是要求我,雙手合掌,從頭到尾不准放下,那是她的一份堅持。可是,我的手真的好酸喔!”

沉浸在倒流的時光之河,師姊,彷彿又化身成當年,那年幼懵懂的女孩模樣。

忘情的師姊,緩緩地述說當時突如其來的靈感:“啊!可以持念觀世音菩薩、恩主公的名號。”

或許是隨侍母側,虔敬禮拜,因此與諸佛菩薩結緣,才能在導師座下聽聞佛法。從小,看著媽媽親奉供品,不假舟車,常言人應行善,切勿作惡,強調因果,報業隨身。問其何因?媽媽亦不知其所以然,惟言照作即是。想著想著,母親的身形相貌,宛然就在眼前,那麼慈悲善良的母親,怎麼可以這樣就走?

  腦中縈繞不去的是慈母形相,

  床上無法合眼的是人子憔悴。

一直無法釋懷母亡的我,最後,還是哭昏了!

某夜,一念盤旋腦海:“我媽不曉得流落何方?她現在在哪裡?會不會回來?”整個腦袋,一直這樣轉著,一整個星期都沒睡,哭得眼淚也沒了,也不會哭了,整個人躺在床上呆呆的。

眼淚哭盡,意識空無,橫身臥榻,猶如死屍。

“或許,是過去世的因緣吧!記得,常見馬路旁、電線桿上,掛著'南無阿彌陀佛'佛號,這時我突然想到'阿彌陀佛'!”

師姊恍然大悟:“欸!'阿彌陀佛',我應該來念'阿彌陀佛'。”

一念生起,就此因緣,師姊開始持念'阿彌陀佛'佛號。

“母親過世後,七七四十九天內的某一天,朋友的姊姊來看我。她是學佛人,學淨土的,是持名念佛。我跟她說,我不知道媽媽現在在哪裡,但是,真的很想知道她現在在哪兒?好友的姊姊說:'好!那我帶你去,或許有師父可以為你解答。'師父!當我一聽到'師父'兩字,心裡很是歡喜。因為,終於有人能給我答案了!”

“高高興興地跟著她到一間精舍,遇見了出家師父,那是我今生初次的經驗。當時我的行為舉止很好笑,一看見出家師父,馬上迫不及待地問:'師父,您可以告訴我,我媽媽去哪裡了嗎?'我想,那位師父一定覺得這個人腦袋是不是'秀逗'了?短路了?​​”想著說著,師姊笑那當時無知的自己。

可是,不以為意的師父,卻對師姊很好,慈悲的回答:“喔!你想知道媽媽在哪裡,好!”就拿一本《地藏經》送她並繼續說﹕“你拿這本經書回去看,就知道你媽媽在哪裡了。”

若未來世有男子女人……思憶父母及諸眷屬,不知落在何趣,生何世界,生何天中。是人若能塑畫地藏菩薩形像,乃至聞名,一瞻一禮,一日至七日,莫退初心,聞名見形,瞻禮供養。是人眷屬,假因業故,墮惡趣者,計當劫數。兄弟姊妹,塑畫地藏形像,瞻禮功德,尋即解脫,生人天中,受勝妙樂。

  ~《地藏菩薩本願經》~

師姊接續前言:“我開心的拿著經書回去,讀了之後,就一直哭,為什麼呢?我很悲傷,因為媽媽出生在那個艱苦的年代,至今都沒有享受到。當子女長大能反哺回報時,卻因身體狀況不好,就這樣去了。想到這裡我就悲痛萬分!”

“自己真是不孝,不能做到'一日至七日,莫退初心,聞名見形,瞻禮供養。'正如'打佛七'般,連著七天都不睡覺,不吃飯,我一定做不到,又開始號啕大哭,萬分悲痛!”師姊的痛,我懂。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色難。

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師姊純孝至誠,深深地撼動人心,當下反省自己,平日對父母的言行舉止多麼可鄙!

師姊一言一行,在在處處告訴我們──孝養父母要及時,遲了,只有空留遺憾在人間。

“百善孝為先”,是行諸四海皆準的至理。

釋迦牟尼佛在養母過世時,親侍在側,扶棺而行; 佛陀為生母,親至仞利天宮,宣說無上正法。

無上正等正覺的世尊,養育之恩尚如此報,我獨斯人,對生我育我的父母,怎能不孝?

  此時,此情,此景,

沉澱了彼此相似卻又不同的心,真的忘了“我”是誰?

還是嫦娥師姊收拾情懷,及時回頭,再次提起那位慈悲不捨的出家師父。

“師父見我如此哀痛,於心不忍。就寬慰我:沒有關係,在這段時間裡,你就一直念'阿彌陀佛',誦'阿彌陀經'迴向給母親,讓她能往生極樂。就算無法往生極樂,她也可以到好的地方去。”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阿彌陀經》~

此時深感:人生無常,如幻似夢,母亡醒覺,求成佛道。

師姊又說:“正是這個因緣,我就一頭栽入佛門。”

  (二)正法難尋,求成佛道

常聞如來說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我雖未度,願度末劫一切眾生。世尊!此諸眾生去佛漸遠,邪師說法如恒河沙,欲攝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場,遠諸魔事?於菩提心得無退屈?

  ~《楞嚴經》卷六~

現今講堂開闊莊嚴,加上導師全心著書,自然眾生慕名前來。當時初學的我們,哪像你們,這麼有福報!

“末法之世,去聖日遙,正法難修難證,勿唐費工夫也。”處身於末法時代的我們,面對許多的外道及佛門法師,他們遇人輒言如是。現今學人信根不足,假設值遇真善知識,也不會信受,更不敢求得無上佛道。

真善知識難求,眾生知見不足,工夫不具,慢心深重。正是“正法難尋,佛道難成”啊!

“難尋正法,更應勤尋;難成佛道,更應求成。”嫦娥師姊說。

諸佛無上妙道,曠劫精勤、難行能行,非忍而忍。豈以小德小智,輕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勞勤苦。

  ~禪宗達摩祖師~

雖然諸佛無上妙道,難行非忍,但是─

“若不明心見性而入實相,究竟成佛,絕不休止!”

“初時學佛,正是持念'阿彌陀佛'、誦'阿彌陀經'這個因緣,入了佛門。其實,這並不算是'學佛',應該說是信佛拜佛,奠定了學佛的初基。”

師姊又緊接著說:“一直到遇見蕭導師,我才算是'真正'開始學佛。”

滿心期待著師姊說出下文,我忍不住追問:“是在什麼樣的機緣之下,師姊遇見了蕭導師?”

了然於胸的一笑,師姊說道:“母親過世後,我就在工作、結婚、先生與孩子之間忙忙碌碌,流浪打轉。那時一直持名念佛,都是到淨土的寺院,有法會,就跟著人家去拜懺,學習一些佛門的禮儀。我每天念佛,拿起念珠一直念,算算自己念了多少遍,就是持名念佛。那時,去道場寺院,也跟很多師父結緣,只是信佛拜佛而已。”

“當時,有特定往那個道場走嗎?還是有法會就去?”打破沙鍋問到底,是我的陳年積習,很難改了!

“那時,沒有很多道場可去,但,我也不是跑道場,還沒吃全素,只是吃花素,記得,大概是跟隨煮雲法師(星雲法師師兄弟,已往生)持名念佛。當時,也沒有勤跑道場,因為,婚後孩子幼小,只能每日在家做早晚課,持佛珠念佛,一天念多少遍,誦持《地藏經》、《阿彌陀經》、《金剛經》 、《普門品》……等。附近若有法會,即去禮佛拜懺,受八關齋戒,學習佛門禮儀,與諸方法師結緣。當時,講經的法師並不多,我也不可能去聽,因為孩子太小,又要上班,所以,也不可能跑道場。”

“可笑的是,我只知道一定要學佛。但是知見很貧乏,對於名相法相都不知道。那時也不懂,也不知道'打佛七'這件事,只是知道,要去除'貪瞋痴'而已。”

  師姊乾脆說得一清二楚。

“曾經有位師父跟我說:其實,跑道場跑很多,對人對己,不見得就是好事。要去道場,首先,你的第一要務,就是家庭要顧好,讓家裡的人不起煩惱,這才是最重要的。不要說跑道場跑得家裡都不顧,害家人起一大堆的煩惱,你這樣,對修行又有何益?”

“所謂修行,是修正自己的行為,如理如儀,才是修行。如果你這些都不是,那算什麼修行?”嫦娥師姊說。

八十二年夏天,是師姊人生的轉折點。因為,在一個機緣下,她遇見了蕭導師。

“上次,接受采訪的正香師姊,我們兩人住得很近,而且很要好。依稀彷彿,有一天,她好像在'大乘精舍'吧!因緣得到那本小小薄薄的《印光大師.念佛三昧摸象記.解行法要》,心喜若狂,懷抱著'好東西要與好朋友分享'的心,立刻奔走相告。”

透過嫦娥師姊,我們好像見到了心癢難耐的正香師姊,似乎剛剛跑來,呼吸急促。她說:“餵!你看看,這本冊子,是念佛的欸!”

師姊'噗嗤'一聲,笑了出來:“因為我們一直在想,念佛,難道就只有這樣念念念,接著,要怎麼突破?再上去,是什麼樣子?什麼境界?那時,我們很羨慕的是,要怎麼樣才能達到'一心不亂'、'淨念相繼'?”

“過去,我們也常去承天禪寺。七月,都會跟著人家去朝山。然後,也看過廣欽老和尚的語錄。讀到'一心不亂,淨念相繼'時,我就好羨慕喔!我什麼時候能夠達到'一心不亂,淨念相繼',這樣,將來往生極樂才有望。那時,就這樣想:唉!我們要什麼時候,才能夠念到這樣的地步?人家說:念十句換一句……等等,像這些,我們都有想過。可是,自己卻不懂得什麼時候、什麼關鍵處是該轉折。有時已經入了定境,但是不懂如何轉進,於是就卡在那裡了。”

後來,正香師姊看到那本冊子時,我們就好高興,趕快去要《無相念佛》那本書。人家一寄來,我們就趕快看!看完,就趕快去,找這個金融機構在哪裡?一問之下,他們說,在“中信局”。

“我就想:啊!在中信局,太好了!因為,先前我在重慶南路那附近上班,所以知道在什麼地方。一拿到那本書,看完沒幾天,我們就去了! ”聽到這裡,不由得笑了!

師姊劍及履及的個性,與我相符不差。我也是拿著書,一路'沖沖衝'衝的衝到'正覺'來!嘻!難怪與她談笑自若,真是相見恨晚!

“有一天,我就說:'好,我們去找!'就找到那早期的佛學社。一進去,看到只有十幾個人,在一個很小很小的會議室裡,席地而坐。沒有什麼設備,只有一個黑板。不過,這樣也很親切!為什麼?大家也都像我們現在這樣,隨意地席地而坐,聽著蕭導師的課。”

  真羨慕!師姊當時能坐​​近在 蕭導師身邊。如果有機會能在蕭導師腳邊聞法,我一定當“三秒膠”,黏緊導師不放。

師姊又緊接著說:“後來,才換到比較大間的會議室,大約,可以容納二、三十人左右。那時,我們都會擠在黑板前面,這樣才看得見老師在寫什麼。因為會議室很大,有些座位離黑板很遠,根本看不清楚。”

等他們上完課,馬上問蕭導師:“我們可以來上課嗎?” 蕭導師說:“可以啊!”於是我們就從那時開始上課。

嫦娥、正香師姊兩人,求取《無相念佛》一書,如獲至寶!馬上按址,尋往中央信託局佛學社,見蕭導師,自此入門,歡喜共修,聞法至今。

  (三)入門安住,企圖心強

'佛陀降生人間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上天下,惟我獨尊。” 佛陀此言,必有深義。每每思惟,心中欽慕,企圖成佛。一直深信,成佛之道,是全方位的成就六度萬行,圓滿無礙,是無漏真淨的涅槃。 ’嫦娥師姊說。

後來,我們問蕭導師:“我們可以來上課嗎?” 蕭導師說:“可以啊!”我們,就從那時開始修學。

向來,都是淨土的我們,對禪宗,完全沒有一點概念,真的很'俗'。導師在台上說什麼,我們真的都聽不懂。每週二上課,總是滿心期待。雖然聽不太懂,仍然勤作筆記。我總是習慣提早入座,爭取課前有限時間,精進無相拜佛。

還記得,剛去上課時, 蕭導師正在講《小止觀》!當時我連什麼叫《小止觀》都不知道。我破參後,跟蕭導師說:“當時我上課,就好像'鴨子聽雷',真的都不知道您在說啥?”

後來才知道, 蕭導師為什麼要講《小止觀》。止,就是要讓你定,你能定,才能夠慢慢的去參,你才能觀,沒有止,你怎麼觀?

  就是這樣子。

那時,就像你們現在一樣,上課前會有半小時拜佛。不同的是, 導師會親自看大家拜佛的情形。所以,我們這些早期學員都覺得自己福報真的很大, 導師會親自來看你的情況欸!

一個一個,仔仔細細,毫無遺漏的,觀察你。觀察你的行為,觀察你的動作,觀察你的表情,觀察你的舉止,他馬上就知道,你的定力到哪裡,你現在需要怎樣轉進,該給你什麼樣的建議。

關於平常修行方面,我覺得《無相念佛》那本書真的非常重要!尤其關於你定力的修持,真的很重要!

現在的人,都是定不夠,因為,大家都想要速成,什麼都要求快一點。

其實,那本書,我們真的就當'寶貝'一樣,每天放在床頭,一有什麼問題,就馬上拿起來翻,看看是不是到導師所說的哪一個點,哪一個階段了!

像我們,有一段時間都很緊張,因為大家都為了要突破啊!

每天在辦公室上班,中午我都不敢休息!吃飽飯,坐一下,就趕快找找看,看有沒有什麼地方可以拜佛?比如會議室啊,或是哪裡沒有人了,我馬上關起門來拜佛,即使一拜都好!中午,休息時間很短,那怕就是一拜二拜都好!

清晨,一醒來,就趕快觀'我的念在不在'?其實,都在,不會掉啦!那時候很好玩,就是這樣。

後來弄得很緊張,頭痛得不得了!我就趕緊跟導師說:“老師,我的頭怎麼痛得要死?” 導師就說:“你太緊了,放鬆啦!”我不依:“不行啦!我好不容易、很辛苦才看住的。”

這引出了我那高度的好奇心,非問個一清二楚不可!

“請問師姊:是看的那個念太緊,就怕跑掉了,一直想綁住,綁緊它。是嗎?”

“沒錯!因為,每天你一直都在憶念,不管去菜市場還是哪裡,不管你是在做什麼,頭都很痛,痛得要命!脹脹的,脹得都快爆開來了! ”

此時師姊哈哈大笑:“因為我心裡一直在想,一定要趕快念到'如泉湧'那樣!每天都很緊張:怎麼還沒有'如泉湧'呢?”

後來才知道,其實哪有什麼'如泉湧'境界!不過是所有的心念都在那裡,就是這樣,也很快樂。現在想起來,真的很有趣!

我們所修學的無相念佛,乃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

此乃大法,非一般人所能信受;縱使信受,亦難安住。

導師說過:“修此法門有二要件,一是福德因緣具足,二是根器相應。”

第一、學'無相拜佛',真的要有福德因緣。假使你今天煩惱很多,你都放不下,雜念不斷的浮上來,憶佛的念都不在。你怎麼能夠全心全意,修學這'無相拜佛'呢?

第二、像我們那時,為什麼能學'無相念佛'的憶念學得很快?因為大家都會想盡各種辦法去唸!可是,念要不掉,很不容易。

後來,我想到一個方法,可以用想爸爸的'念'來憶佛啊!

  八十二年,我來修學這個法。剛好,八十一年,我父親往生,我很想念他。

有一次上課時, 導師說:“你可以用想念親人的念,來想念憶念佛菩薩。你在想念親人時,也不一定會有親人的形相出現呀!”我就想:對呀!媽媽往生很久了,我有時候也會想起她,真的也沒有'媽媽'兩個字出現!但是,你心頭上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在想念她。那時,我也常常會想起爸爸。咦!我就用想爸爸的那個念,來憶佛嘛!

就這樣,每次'念'一浮起,我就知道自己在憶佛呀!當你'隨時'在憶佛,憶久了,就會成為習慣。人們常說:“假久成真嘛!”

  就是這樣。

因為,如果你真的有憶佛的念,做任何事情,你會想到佛的'威儀'啊!譬如:關門啦、拖椅子、坐椅子……等等,你就會想到:我現在在'憶佛'。憶佛,你就會很'恭敬',恭敬心就出來了,一看就知道你是不是有在憶佛。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就這樣保持著。

  有時候走路,啊!我怎麼走到這裡來了?憶佛憶到都不曉得自己是否走錯了路,應該要走這個方向還是往那個方向?這樣不對!那是太‘定’去了!

蕭導師不是常說:“修行,要'定慧等持'!”真的,就是要定慧等持啊!

慧,像親教師平常所教的,你們,都要常常去思惟。思惟它,一再地反复思索,要'真'下很多的工夫啦!因為,這不是能“一蹴即成”的法門!但是,如果你學成了,終生受用!真的!

  (四)無形無相,不貪境界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金剛經》~

電子報第四期般若信箱,有人問及神通境界,欲求能與鬼神相通。由此可見,時下學人,貪著形相,豈能見如來?

根塵同源,縛脫無二;識​​性虛妄,猶如空花。阿難!由塵發知,因根有相;相見無性,同於交蘆。是故汝今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楞嚴經.卷五》~

四大山頭,藏密道教,處處有講堂,常常蓋道場,親屬大多都去了。到處跑道場,時時有法會,四處攀法緣,奇怪的是,我們就會跑到正覺來!

神通,非好非壞﹔為善為惡,存乎一心。只要不執著、不貪求,神通亦可方便度眾,所以說'神通度俗人'。神通,本身並非壞事,惟'心'造作而已!

只要不貪著,亦有助於人事,有利於修行,有便於度眾,又何必排拒?

神通之有無,乃因各人根器不同,與累生累世所修有關。無神通,利於無礙無擾的清淨修行﹔有神通,利於明心見性後自度度他。但是,要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要修什麼?自己該怎樣做!否則,一不小心,萬劫不復!

  (五)功夫修行,風雨無阻

  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

  念佛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定。

  ~《三時繫念佛事全集.第三時法事》~

  禮佛一拜,罪滅恒沙。

  ~歷代祖師大德~

  欲求明心見性,惟見工夫修行!

“上週五,張正圜老師,在課堂中提及,這次親教師會議中,曾提出'拜佛工夫修行'的問題。大家都有很深的感觸。那就是現今講堂的學員們,極大多數在拜佛工夫上,比起過去學員們差了一大截!”看著眼前,工夫深厚紮實的師姊,令人感慨萬千。

“為什麼這麼說?”師姊十分好奇!

“因為,有沒有工夫?修行到什麼階段了?有沒有思惟上課所學知見?每​​天有沒有做功課?每天有沒有拜佛?在精進禪一中,看得清清楚楚!”我盡量回想張老師上課所言,回复師姊。

“這次禪一,親教師們看著'抖腳'的學員,佔了大多數!有些人,甚至還'抖腳'抖得太厲害,活像在跳舞似的!唉!這也反應出,現代人慧力雖然較佳,但是不肯死心塌地做工夫。”

慚愧的是,我也是'抖腳'一族。

這在在證實了達摩祖師所說:“豈以小德小智,輕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勞勤苦。”

  禮佛拜佛,是心在拜!不在於拜的時間長短與否,不在於拜的姿勢標準精確。

  真誠專注,在於一心!

修行,如爬山登高﹔偶爾才去爬一次,一定“鐵腿”。每天登山,必然輕鬆自在!就像銀行分期付款,道理是一樣的。

工夫,還是牢牢做,日日積累才是!到時,要上禪三前才拜,是來不及的啦!天天爬山,自然不會“鐵腿”;日日拜佛,自然不會“抖腳”。

  身如果凍,心自柔軟。拜佛,就要拜得‘輕安自在’!要能‘持續均等’。

“還有一點,最為重要,卻是一般人最容易忽略的!就是多在講堂,擔任義工!就像您們,透過專訪機會撰寫報導,聽聞累積這些經驗論談,乘機請益自身面臨問題,轉述法施饒益一切有情。這麼好康的義工,要到哪裡找?”

其實,擔任義工為大家服務,獲益最多的是自己本身,而非接受他人服務者,更不是講堂及同修會。

許多人常誤以為拜佛憶佛做工夫最要緊,是決定自己能否上襌三的關鍵所在;一旦講堂有事需要義工時,就覺得與拜佛工夫相衝突。有這種荒謬的想法和心態,真是大錯特錯!

輕輕搖了搖頭,師姊接著說:“擔任義工和拜佛憶佛,都是在做工夫,有異曲同工之妙!”

破參前當義工,就是積聚福德資糧;破參後當義工,除了積聚福德資糧,更能歷緣對境,消除性障。

不論是擔任接待、灑掃、攝影、文書……等各種義工,在服務每位菩薩的當下,即是在禮敬每尊未來佛。因為,眾生都是未來佛啊!

只是眾生被無明所障,為習氣所染,以貪瞋痴慢疑對待他人,原本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我們還有什麼好計較?又何需耿介於懷?自己未學佛前,還不是如此這般!

就這樣發自內心地善解眾生,慢慢地使我們更柔軟更謙卑,漸漸地讓自己提得起放得下,整個人也就愈來愈自在了!

做義工就像拜佛憶佛,必須時時刻刻把握時間去做,千萬別放過每個學習的機會,功德受用自然點滴在心頭。

苦口婆心的師姊,一再強調:“當你在面對眾生的每一個當下,不也正在面對自己的每一個起心動念嗎?歷緣對境,工夫修行就這樣一點一滴的累積,借事練心,我慢我執也隨之一分一毫的淡薄,點點滴滴只有自己知道,分分毫毫只有自己​​明了!轉煩惱為菩提,化凡夫為菩薩,要對自己有信心,要有這個企圖心。當義工菩薩,正是做工夫的最佳時機,同時又能積聚福德資糧,有機會,為什麼不做?”

現在學員人數眾多,義工名額卻很有限。所以,大家更應極力爭取。因為,機會稍縱即逝。護持講堂與同修會,不就是在護佛正法嗎?我們的所作所為,諸佛菩薩都清清楚楚,一切祂們都在看,一切祂們都明白!

“還有一個重點,就是,無論是拜佛念佛,還是擔任義工,或為親教師弘法度眾,一定要安忍!要有正知正見,要能如理作意的思惟。要有無比的恆心!要有無窮的毅力!因為,我們,在正覺,不是只有一輩子的事,是生生世世的呀!”

老婆心腸的師姊,不厭其煩,只求能利益後進。希望大家都企圖心強​​,潛心用功,歷緣對境,勤勉修行。

  要不畏艱難,不懼險阻。風風雨雨,我們攜手,一起走過!

  要難行能行,非忍而忍。是是非非,我們真心,屹立不搖!

無論,任誰說破了嘴,光說不練,此生白走這一遭!

惟有,死心踏地去做,老實修行,今世不枉生為人!

  念佛拜佛,如實修行。積聚福德,充實資糧。

  日積月累,知見具足。話頭參究,定慧等持。

  疑情漸起,因緣催熟。禪三錄取,上山求悟。

  (六)明心見性,覺明現前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終於可以為大家問及'明心見性',這個“人生最大的課題”!

“師姊,從入門到破參,大概多久的時間呢?當時也稱為'禪三'嗎?”

“我們那時候比較快,大約一年。仔細算算,也沒到一年。”

師姊真是心細如發,採訪前還做足了功夫!想必翻箱倒櫃,也要把當年少得可以的“見證”,挖掘出土。

“八十二年夏天入門上課,八十三年三月破參。今天我才翻到當年的照片,我們那時的合照,第一屆禪三,共二十一人。”

“下山後,一至二星期見性,覺明現前,持續好幾個月。初破參時,覺明現前,當時真想找尋清幽淨地,長養聖胎。”

正彩、正香師姊在專訪中,對明心見性的歷程,敘述十分完整清晰。所以,嫦娥師姊將參禪必備工夫知見,略說如下:

“參禪必備工夫知見”:[1]上課所學知見。 [2]無相念佛工夫。 [3]積聚福德資糧。 [4]懺悔消除性障。 [5]如理作意思惟。 [6]悟前話頭參究。 [7]定慧等持不失。

“我們那時候人少,但是很用功!”師姊一再強調'工夫'的重要性!

回首見道的心路歷程,師姊感謝滿懷﹕“也就只有幾個人嘛!每個人,都盯得很緊。也不是啦!其實,導師也不盯你,都是自己督促自己,自動自發的!”

“是不是您們,跟導師的因緣比較深,有問題,可以直接問?”真是,羨慕死了!這些先輩們,福報真大!

  (七)萬緣放下,法貪恆執

  什麼都能斷,惟有法貪不能斷。

  ~蕭導師~

“初破參時,覺明現前,當時真想找尋清幽淨地,長養聖胎。”師姊接著說。

終於,在外門精進後,入內門修行了!

可是,身為人妻人母,總是要持家,又要上班。所以就寄望將來吧!

相信,只要緊跟上導師的腳印,究竟成佛,指日可待!

“為什麼在講堂,經歷這些大風大浪,許多師兄姊,反而更加堅毅沉著,精進修持呢?”哈哈!忍不住問了出來,我真是的。人說,好奇心會害死一隻貓!

“這就是入門修行後,能不能安住的結果吧!”

正彩、正香師姊在專訪中,對退轉學員們的事,敘述詳細,這裡不再多談。所以,嫦娥師姊將“入門能安住之主因”,略說如下:[1]根器心性相應。 [2]福德因緣具足。 [3]具備擇法眼力。 [4]世間萬緣放下。 [5]求法企圖心強。 [6]持恆堅毅不移。 [7]發心願力要大。 [8]清淨心不攀緣。 [9]定慧等持精進。 [10]緊隨導師轉進。

蕭導師,已清楚地將修行次第,明示眾生,毫無私藏。

有緣之人,必會珍惜,視為至寶!

無緣之人,棄而謾罵,只待將來。

  (八)接引有緣,共成佛道

  以己之疾愍於彼疾,

  當識宿世無數劫苦,

  當念饒益一切眾生。

  ~《維摩詰經》~

  破參下山後,法喜充滿。不論何時,不論何地,遇學佛人,即說“無相念佛”法門,告知“正覺講堂”同修。

“去菜市場,也到處跟人家說;上美容院,一定帶書去看,引人注意!你們不知道,正覺講堂的書,多好用呀!”

眼睛閃耀像星星的師姊,此時,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般,雀躍不已!

“邊做頭髮,邊看新書。做頭髮的妹妹好奇,看法義的行者法喜。多好的事,不是嗎?有句閩南俗語形容地最貼切了:'一兼二顧,摸蛤子兼洗褲!'若能引入正覺,一齊共修講堂,皆大歡喜,那就更好了!”

時時刻刻,師姊總是期望分享法樂,接引有緣。

師姊原想接引煩惱不休的同事,以《無相念佛》一書相送,卻被隨手置於桌上。豈知另有因緣發展!同事陸正元老師擦身而過,目光卻被桌上的《無相念佛》所吸引。當晚,馬上來電詢問,自此入門安住修行。勇猛精進,明心見性,擔任親教師,接引更多有緣學人,學習這門念佛正法。

“該走的,你留不住﹔該來的,你擋不了!”向人介紹講堂,接引眾生修法。

  結果,這些人總是無緣安住。

“還好!釣到了'陸老師'這條大魚!”師姊開心得像個小女孩!

“不然的話,我很沒有成就嘛!因為介紹來的人都走光光!”師姊咯咯笑著。

  (九)緊隨導師,共成正覺

  悟後起修,次第轉進。緊隨 導師,共成正覺。

“常常覺得,我能在這裡聽課,真的真的好幸運!如果,哪天不能來聽導師講課,那,我該去哪裡聽課呀?”思慮審細的師姊,總是能緊扣重點,不離主題。

“導師講得,真的很好、很細膩。那真是'和上'宣說佛經,演示佛法,能出現在這'五濁惡世'的末法時期,很是難得稀有!我獨斯人,能有機會,在這裡聽聞無上正法,更是稀有難得!怎能不'寶貝'每週每次的上課時間?怎能不'珍惜'每分每秒的修行?我,真的真的好幸運!能有機會值遇正法,明心再見性。更殊勝的是,因緣成熟, 蕭導師近幾年來開演《楞伽經》、《楞嚴經》、《菩薩優婆塞戒經》、《禪門差別智》、《瑜伽師地論》……等等。每週二,都可以在導師座下'充電',越充,越持久,內容量越大,定慧力越強,都快變成'金頂電池'了!我不知道,別人是怎麼想的。但是,對我而言,真的不能少聽一次課。真的!”

聽師姊這麼說,說得我心癢癢的!

還好,親教師每次都不厭其煩,敦敦叮嚀全班學生:一定要排除萬難,每週二聽課,風雨無阻!

雖然,我們這些'無頂電池',人數眾多。相信,只要持之以恆,總有一天,也會'金光罩頂'吧!

“我一直深信,真理,是一以貫之的!”師姊的堅毅不移,在在處處,讓人體會良深。

“你們聽課,聽久了,就知道。蕭導師,真的是智慧如海,辯才無礙!思惟細膩,理路清晰。邏輯性強,步步鋪陳。引經據典,如實作答。你不知道的,他也講。你想知道的,他更是會說給你聽!還會不斷的,一再重複宣說,讓你一再地重複學習!然而,曾經重複過的重點,始終如一,毫無衝突之處。你們慢慢去發覺吧!導師書中的'寶'很多!”

“即使有所發覺,字裡行間,隱含某些意涵,藏有某些重點。但是,尚未明心,更無見性。工夫不足,就算明知關鍵所在,仍舊無法參透,門都沒有!惟有老老實實地做工夫才是!千萬別以世間智,妄想測知出世間智。到時,只會到處碰壁,與明心見性漸行漸遠!”

  法施圓滿,虔敬禮佛

“嫦娥師姊,感謝您!為利益我們後進學子之故,不辭勞苦,不覺繁瑣!鉅細糜遺,傾囊相授,自己明心見性的心得要訣。正覺講堂,能擁有您們,這些先進前輩,如此關愛護持,我們後生晚輩。無私無我,為正法之宏揚,而不惜犧牲奉獻!”

雖然,這是為講堂學員與眾生請法,但是,自心了了分明。收穫最多的,是我自己!

九十二年五月,妻子的哥哥,因憂鬱轉躁鬱,急診入院。白血球數量,一度高達三萬,病危不起!還好,在張老師、義工菩薩們的迴向幫助下,逐漸,轉危為安。

九月二十一日,教導過我的張尊道老師,因病辭世。我的心,好痛!這時,才懂,張老師為什麼寫下“安忍”送我們。老師的墨寶,安撫了我的心。

  十月,生母病逝。一位遠親朋友,壽享九十高齡。十一月,基隆二伯父,癌症病危,痛苦至死。

近來台北寒流不斷,天氣多變,走到哪裡,盡是黃頂白簾的靈堂!

人生無常,終於,在接續不斷的事相裡,逼我看透!

一直,想快點完成這篇專訪,但,就是完成不了!每天,給自己的壓力很大。醒來,張開眼也是想稿;耳旁,聽到的也是訪談;躺下,腦子裡也是文字!整整二個月,食不知味,言不及義,無法拜佛,只能憶佛。

週五上課,聽張老師說:“快上禪三了!會有些狀況發生,那是業障阻撓。要更精進修行,難忍能忍!惟有安忍堪受,才是良方!迎頭衝過,明心,就是你的!”

九十三年一月,咬牙,再提筆,日夜趕工。總算,不負所託,完稿了!

  寫完,真的很感謝嫦娥師姊!感謝 蕭導師!感謝親教師!感謝義工菩薩!感謝講堂所有共修的師兄姊!感謝諸佛菩薩慈悲加被,不捨我這個罪業深重,應在三惡途流轉的愚癡人!

專訪師姊前,我,看話頭工夫,仍在點上。

提筆完稿後,我,看話頭工夫,竟然成片!

  在不知不覺間,工夫猛進!

  若不訪不寫時,懶散懈怠!

  清晨,醒來,話頭黏心。

  夜晚,躺下,導師現前。

真慶幸自己有機會訪問講堂的久學菩薩。

“若我們不知精進修行,一步一腳印,定慧等持,積聚福德資糧,為續佛慧命之正覺同修會,略盡棉薄!那,真是太對不起蕭導師與師兄姊了!”我,不由得直心喊了出來。

“不知不覺竟然談了這麼久……時光飛逝……講堂要關門了……我們禮佛。”師姊心細的柔聲提醒。

虔誠恭敬,一一自然地禮佛如儀。

  期許增上,再約正覺

慈悲莊嚴的音聲,澄清似海的定境,正是每次與師姊聯絡時,穿透電話所傳遞的威儀。

若有人想感受師姊的“萬千深攝受力,剎那得清涼心!”

  或許得親見吧!或者期待來日,因緣成熟,師姊不再世事忙碌。忙碌如來家業,想必指日可待吧!或許期盼發願,菩薩慈悲,師姊來日堂前弘法。弘法精論深妙,勢必廣度有情眾!

在一次禪一,心得分享時,一位久學菩薩,與大眾分享所發大願:“過去,每次上課,我都發願,將來緣熟,導師上坐,弘如來藏。現在,週二上課,我都歡喜,終於緣熟,和上高坐,宣究竟義。未來,時時上課,我都竭力,未來緣熟,成和合僧,坐正覺寺。”

終日勞碌,到處奔波,在紅塵人海裡打滾。今日,有緣能遇到師姊,與她相談請益許久。此時,才覺得自己在這虛浮奔波的人生中,又得到了難得的清閒。

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

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閒!

  ~《唐.李涉.題鶴林寺僧舍》~

正是相逢何必曾相識,又得浮生半日閒!

偶爾,偷得一時半刻的清淨,心裡,總是十分珍惜嚮往的。

“雖然第一次初相見,我們卻彷彿是早已認識多年的老友般,無話不談,感覺真特別!”

師姊,總是這麼親切,毫無身段。

“當時只見十樓講堂沒開,我真怕遇不到你們,誰知在九樓一見如故。”

“嫦娥師姊,我也是一眼就認出是您,但……我們理應彼此互不相識……”英雄所見略同,真是!

“說來奇怪!我一進電梯,就按九樓。也不知為什麼,竟忘了,應該按十樓才對!”

“當下還錯認是每週五來上課,色身習慣性的自然反射動作……咦……這次訪談的時間地點,和平日上課毫無分別嘛!”我突然發現,不是上課的事實存在。

說起來,還真是錯有錯著,否則,就會擦身而過……

  想來因緣相約,自然有緣相見。

難道,是大家過去曾相約正覺,今日才相見講堂嗎?

真是“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咫尺即天涯!”

直到現在,師姊再次提起,我才恍然醒悟……

  原來

  大家早已相約在──

  九樓──正覺講堂。

 

引用文章來源:正覺電子報第7期目次2

arrow
arrow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