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86)正覺總持咒略釋 -(連載四十三)---張正圜老師

          第一則 無慚心所

    什麼是「無慚」呢?「無慚」就是自己做了惡事卻沒有感到羞恥。《成唯識論》卷 6 云:「云何無慚?不顧自法,輕拒賢善為性;能障礙慚,生長惡行為業。謂於自法無所顧者,輕拒賢善,不恥過惡,障慚生長諸惡行故。」1 意思是說,對於自己所造作的惡不善業行不感到羞恥,輕視排拒一切賢善有德者,這就是「無慚」心所的體性;能夠障礙「慚」的善法生起,會引生及增長種種惡劣的身口意行,這就是「無慚」心所的業用。也就是說,與「無慚」煩惱相應的人,他對於造作惡不善法無所顧忌、對於所造過惡缺乏反省,會輕毀及抗拒賢善者之法教,對於自己所犯的一切過錯及罪惡不感到羞恥,因為「無慚」會障礙「慚」的善法生起而引生及增長各種惡行的緣故。

    如果用淺白的話來說,「無慚」就是做了壞事卻不肯主動認錯,乃至被人糾舉了也不願承認,做了不正當的事非但不覺得羞恥,甚至還找很多的理由來為自己的罪過辯解,這就是「無慚」。無慚之人對自己的惡行無羞恥之心,對諸功德不崇敬,對有德之師長亦不恭敬信受。譬如有人誹謗正法、誹謗賢聖,被人舉證辨正確實是成就了謗三寶的惡業,但他知道後仍然對於自己所造作的惡事不予承認,而且還堅持以自己的邪思邪見繼續誤導無知的隨學者,這就是無慚無愧之人。如果犯了罪過以後能誠懇坦然承認自己的錯誤,這就是 有「慚」;但是有「慚」還要有「愧」,也就是承認了過失以後,還要願意改正,公開聲明以後不會再做,這才叫做有「愧」。犯了錯不肯認錯是「無慚」,知道有錯卻不肯改正則是「無愧」;「慚」與「愧」是善法,「無慚」「無愧」則是惡法;實義菩薩一定是有慚有愧者,無慚無愧的佛弟子則是假名菩薩。

   《佛所行讚》卷 5〈大般涅槃品 第 26〉云:「毒蛇藏於宅,善呪能令出;黑虺居其心,明覺善呪除;無術而長眠,是則無慚人。慚愧為嚴服,慚為制象鈎;慚愧令心定,無慚喪善根;慚愧世稱賢,無慚禽獸倫。」2

    此段偈頌的意思是說,各種煩惱心所就像家中藏著毒蛇一樣,唯有善於以咒術驅除毒蛇的人能將它們趕出家中;煩惱就像有劇毒的黑虺蛇居止在眾生的心中,明白覺察這些煩惱的存在而且善於使用解脫的智慧義理就能滅除它們;一個沒有驅除煩惱毒蛇能力的人,就如同長眠不醒的人一樣無法警覺自己的過失,這樣的人就是沒有慚恥心的人。「慚」「愧」這二個善心所,就如同莊嚴修行人的法服一般;「慚」又像能制伏醉象的鐵鉤,能防止人去造作惡業。有「慚」「愧」可以使人心得安定,「無慚」則會使人喪失善根;有慚有愧世間稱之為賢德,無慚無愧則是和禽獸同類啊!

   《增壹阿含經》卷 9〈慚愧品 第 18〉亦云: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二妙法擁護世間,云何為二法?所謂有慚、有愧也。諸比丘!若無此二法,世間則不別有父、有母、有兄、有弟、有妻子、知識、尊長、大小,便當與猪、雞、狗、牛、羊六畜之類而同一等。以其世間有此二法擁護世間,則別有父母、兄弟、妻子、尊長、大小,亦不與六畜共同。是故,諸比丘!當習有慚、有愧。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3

    由此可知,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就在於人類有「慚」「愧」兩種善心所法;而禽獸之所以為禽獸者,則在於其無慚也無愧。因此「慚」「愧」這兩個善法可以擁護世間,使人間倫常得以展現,一切人皆當修學熏習有慚有愧之善法,有慚有愧者方得以安心辦道,乃至成就佛果。

   「無慚」心所其性惡不善,為「欲界繫」(繫屬於欲界之煩惱),與一切不善心所同時現起,通為見道及修道所斷,《阿毘達磨俱舍論》卷 4〈分別根品 第 2 之 2〉:「大不善法地名大不善地,此中若法大不善地所有,名大不善地法,謂法恒於不善心有。彼法是何?頌曰:『唯遍不善心,無慚及無愧。』」 4 意思是說「無慚」「無愧」恆與不善心俱,所以將此二隨煩惱心所歸類為「大不善地法」

          第二則 無愧心所

    何謂「無愧」呢?「無愧」就是自己做了惡事但面對別人時卻不以為羞恥。《成唯識論》卷 6 云:「云何無愧?不顧世間,崇重暴惡為性;能障礙愧,生長惡行為業。謂於世間無所顧者,崇重暴惡,不恥過罪,障愧生長諸惡行故。」 5 意思是說,不顧忌世間的規範,尊崇看重殘暴兇惡之事,這就是「無愧」心所的體性;能夠障礙「愧」的善法生起,會引生及增長種種惡劣的身口意行,這就是「無愧」心所的業用。也就是說,對於世間的輿論及禮法無所顧忌,崇重於兇暴邪惡,對於自己的過失及罪惡不感到羞恥,因為「無愧」會障礙「愧」的善法生起而引生及增長各種惡行的緣故。

   《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 4 云:「何者是無愧?由彼貪欲因緣,於父母等前違背、很〔狠〕戾及生惱害,於餘師尊之所亦無恥忸,自現有德,是為無愧。以是因緣,命終之後墮惡趣中。」6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慚恥之服,於諸莊嚴最為第一,慚如鐵鉤,能制人非法。是故比丘!常當慚恥,無得暫替;若離慚恥則失諸功德。有愧之人則有善法;若無愧者,與諸禽獸無相異也。」7

   《大般涅槃經》卷 19〈梵行品 第 8 之 5〉:「諸佛世尊常說是言:『有二白法,能救眾生:一慚、二愧。慚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慚者內自羞恥,愧者發露向人;慚者羞人,愧者羞天;是名慚愧。無慚愧者不名為人,名為畜生。有慚愧故,則能恭敬父母師長;有慚愧故,說有父母兄弟姊妹。』」8

    綜合以上經文之開示,就可以知道「無愧」是由於貪欲的因緣,導致一個人在父母等尊長面前表現出違背、狠戾甚至惱害的種種不善行,面對自己的師尊時也沒有慚恥之心,同時還詐現為有德行的樣子,這樣就是「無愧」。有愧的人就有善法,無愧的人則如同飛禽走獸一般,不配稱之為人,不具足身而為人應有的品格故,命終之後將會墮入惡趣之中。

   換句話說,「無愧」就是為了自己的欲望不惜造作違背世間倫理道德、善良風俗之惡事,不畏懼世間的指謫,即使面對他人的批評也不會感到羞恥,惱害了他人也不覺得歉疚,完全沒有羞恥之心。無愧之人常不顧世間禮法而恣意暴惡,對於惡業因緣會導致的不可愛果報,或是不知或是不信,因而不生畏懼。「無愧」「無慚」同樣是性惡不善,為「欲界繫」(繫屬於欲界之煩惱),與一切不善心所同時現起,亦通為見道及修道所斷,同攝於「大地不善法」中。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 19〈雜揵度無慚愧品 第 5〉云: 問曰:「無慚、無愧有何差別?何故復作此論?」答曰:「以此二法相似故,雖說其體相,而故須說差別。不避他是無慚,不見惡事可畏怖是無愧。復次,不尊重是無慚,不見惡事可畏怖是無愧。復次,不惡賤煩惱是無慚,不惡賤惡行是無愧。復次,自於身作惡是無慚,於他身作惡是無愧。復次,若於一人前作惡不羞是無慚,於多人前作惡不羞是無愧。復次,造智者所呵責因時不羞是無慚,造智者所呵責果時不羞是無愧。是名差別。」9

    此段論文則是將「無慚」「無愧」的體相作進一步的比較,可以使行者對這兩個中隨煩惱有更進一步的瞭解。基本上,「無慚」偏重對自己而言,不能觀察檢討自己的過失;「無愧」則是側重對他人而言,不能觀察損惱他人的罪過。總之,「無慚」「無愧」這兩個煩惱心所,應該用「慚」「愧」二善心所法來對治,才能止息一切惡行之造作,方得以免除未來無量世之苦報!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卷 8〈神通品 第 13 之 1〉云:

    云何慚愧?所謂常愧於他,亦慚自身住於一切不善法中,故常慚愧。住慚愧已,遠離一切無慚無愧,除滅不善,思惟善事,荷負重擔,體性清淨,終無毀犯,他不能謗。而是菩薩常能具足無毀身業,亦能具足無毀口業,亦能具足無毀意業;具足斯已,然後乃能住是三昧;住三昧已,常不遠離見一切諸佛,常不遠離聽聞諸佛所說妙法,常不遠離恭敬供養一切聖僧;具足如斯已,然後乃能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10

    此段經文大意是說,一個修行之人,若能常懷慚愧之心,自我省思反照,則能遠離無慚與無愧,使得身口意三業漸轉清淨;一個常懷慚愧之人,即是常不遠離佛法僧三寶之人,如是則能疾成無上正等正覺之佛果。由此可知,有慚有愧對修行者而言是何等重要!當知欲成佛道,應從「自反、自覺」 開始,常以慚愧心律己,以慈悲心待人,於一切時中恆不放逸,勇猛精進,則道不遠矣!(待續)

1 《大正藏》冊 31,頁 33,下 19-22。

2 《大正藏》冊 4,頁 48,中 21-26。

 3 《大正藏》冊 2,頁 587,中 7-14。

4 《大正藏》冊 29,頁 20,上 6-9。

5 《大正藏》冊 31,頁 33,下 22-26。

6 《大正藏》冊 14,頁 712,下 17-21。

7 《大正藏》冊 12,頁 1111,中 5-9。

8 《大正藏》冊 12,頁 477,中 25-下 1。

9 《大正藏》冊 28,頁 136,上 23-中 3。 

引用文章來源:正覺電子報186期目次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身外之物 的頭像
    身外之物

    身外之物的部落格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