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入地之時還必須有增上意樂
前一節中說,菩薩欲入地時必須具足三個條件:一、入地時所應具備的長劫之中救護眾生、住持正法、利樂有情所積集的大福德。二、永伏性障如阿羅漢(含超越欲界而證得圓滿不退的初禪)。三、初分無生法忍(通達百法明門)。這三個條件具足時,還必須心得決定,就是對十無盡願生起了增上的意樂,願意盡未來際不取無餘涅槃,永遠在三界受生度化眾生、利樂有情,永無窮盡。若對十無盡願沒有具足極強烈的永遠奉行的意願,也就是對十個無盡的大願沒有增上意樂,縱使已經具足這三個條件了,仍然不是已入地的菩薩,不能自稱「生如來家、成如來子」。或者雖已發起增上意樂,但仍有暫時捨棄增上意樂的情況,這是增上意樂不清淨,也不能自稱是「生如來家、成如來子」。
例如《解深密經》卷 4〈地波羅蜜多品 第 7〉說:
爾時世尊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當知諸地四種清淨,十一分攝。云何名為四種清淨能攝諸地?謂增上意樂清淨,攝於初地;增上戒清淨,攝第二地;增上心清淨,攝第三地;增上慧清淨,於後後地轉勝妙故,當知能攝從第四地乃至佛地。」1
顯然對十無盡願的增上意樂是入地的必須要件。所以說,入地的三個條件具足時仍不一定能入地,得要對十無盡願的所有內涵已經如實理解了,並且心得決定而無絲毫猶豫時,才能說是已入初地心的菩薩。換句話說,入地前所必須發起的增上意樂,是指具足入地的三個條件時,菩薩對十無盡願的受持內涵已具足瞭解,並對十無盡願生起殷重心,願意盡未來際受持不棄,已能決定永遠不移而不會有時捨棄;並確認自己未來世亦將如此,對於無生之法如實得忍,確定自己永遠不會對十無盡願再有行退之事了,才能說是具足了增上意樂,才能說增上意樂已得清淨;這時才能確定自己已經入地,否則不免落入大妄語業中。
但增上意樂的發起與具足清淨,都是緣於對眾生的悲心而生,不是緣於對自己道業的關切而生起;因為增上意樂所意樂的內容是十無盡願,而十無盡願的最重要內涵是願度一切有情永不止息。在菩薩道的行道過程中,要以供養奉侍一切諸佛為首;繼之以攝受一切佛法,由是轉而恭請諸佛常轉法輪,自身盡力護持正法長遠流傳令不斷滅;但這些都必須依於精進實修而不懈怠,於法次第增上而有勝妙智慧,得以廣度有緣眾生入於佛法中親證;舉凡實證之緣猶未成熟者,則須巧設方便令其進入佛門之中,令其發起菩薩性而得漸修漸證佛法。於如是次第成就佛法的智慧與果德之中,進而有能力遊於十方世界,次第進展而漸漸有能力遊於十方世界海,並能加以窮究。具備如是功德之後,則應開始廣修方便而莊嚴諸佛剎土;為達此目標,則須進求大智與神通,永不中止利益一切有情而行於佛道。最後則是發願:成佛之後繼續度化一切有情,永不止息,唯除有情已經度盡;然而有情之數不可度盡,是故此願亦無止盡。
觀察十大願的永無止盡受持,其內容可以歸結在一項上面,就是利益眾生永無窮盡,是故《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卷 1 說:
一切聲聞辟支佛等斷生死流,不能數數受生世間。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諸菩薩摩訶薩,於初地中見實諦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失因故攝得深心,以般若波羅蜜如實攝取修戒行等,不著身命,唯為利益眾生。2
為了利益眾生,菩薩入地之後不顧身命安危,要救眾生遠離邪見、滅除三惡道種子,這正是初地心增上意樂的根源。
但菩薩增上意樂的發起,容有各種不同的情況;所以菩薩於不同情況發起增上意樂的史實記載,在經中其實是處處可見的。有許多菩薩並不是由於 世尊演說了深妙法而生起增上意樂,往往是 世尊說法時那些顯示出諸佛菩薩的大悲、大願、大功德……等事相上的諸事,而使許多已具備入地三個條件,卻還在猶豫要不要真的永遠受持十無盡願的菩薩們,在那一刻心得決定而生起了增上意樂;於是在聽聞上上地的勝妙法之後,心得決定而得入地。或者已具備入地時應有的無生法忍,但因心中尚未決定接受十無盡願而仍猶豫不決,不能入地;此時如果聽聞 世尊演說諸佛菩薩的勝妙果德,心得決定而生起了增上意樂,而使所發十大願的增上意樂清淨了,就可以憑原有的無生法忍及其他條件,於聞法時成為初地菩薩,一時心得決定故。
此外,已入地的菩薩摩訶薩必須同時能教導有情實證無餘涅槃,不是只教導有情證得佛菩提果;若自未實證故尚未了知而說能教人者,無有是處!由此證明入地時必須有二乘涅槃之實證。但菩薩實證入地之前所應實證的二乘涅槃,不可因此便取無餘涅槃,必須發起大悲心、大願心,願世世常住人間利樂有情永無窮盡,由此大悲與大願而作意起惑潤生,世世常住於人間利樂有情同證菩提;直到法已滅盡,方才往生兜率天的彌勒內院,或者求生諸佛淨土,這才是懂得修學方便善巧的菩薩摩訶薩。但這種方便善巧是與增上意樂有關的,若無增上意樂就不會有這種方便善巧,便無法遠離二乘涅槃貪,例如《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 39〈般若行相品 第 10〉中善現告舍利子言:
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若於聲聞及於彼法住想勝解,便於聲聞及於彼法作加行。若於獨覺、菩薩、如來及於彼法住想勝解,便於獨覺、菩薩、如來及於彼法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解脫生老病死及當來苦。舍利子!如是菩薩摩訶薩尚不能證聲聞、獨覺般涅槃地,若得無上正等菩提,無有是處。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作如是等修行般若波羅蜜多,當知此名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菩薩摩訶薩。3
語譯如下:
(須菩提告訴舍利子說):【如果菩薩摩訶薩沒有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假使於聲聞涅槃以及於聲聞涅槃的法住作意產生了勝解,他便會在聲聞涅槃以及聲聞彼法上面去作各種加行。如果是於辟支佛、菩薩、如來所證涅槃,以及於辟支佛、菩薩、如來等涅槃的法住作意產生了勝解,便會在辟支佛、菩薩、如來的涅槃以及於這些涅槃法上面去作加行;由於如是加行而沒有方便善巧的緣故,不能解脫生老病死及當來苦。舍利子!如是菩薩摩訶薩尚不能證聲聞、獨覺般涅槃地,若得無上正等菩提,無有是處。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作如是等修行般若波羅蜜多,當知此名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的菩薩摩訶薩。】
同樣的道理,若無方便善巧,雖然很努力在佛菩提道上用功加行,想要證得佛菩提果是遙遙無期的,因為一定會在證得二乘涅槃時捨棄了菩薩道,捨壽時便取無餘涅槃,永失佛菩提種。所以必須先把菩薩性培養具足,將來入地因緣成熟時才能發起增上意樂,乃至使增上意樂清淨而能順利入地,不會在入地前證得二乘涅槃時退回二乘解脫道中。所以增上意樂是入地的必要條件之一。
又,《瑜伽師地論》卷第 47 云:【云何菩薩勝解行住?謂諸菩薩從初發心,乃至未得清淨意樂,所有一切諸菩薩行,當知皆名勝解行住。】4 勝解的意思是對真如唯識的法性已經實證,可以現觀而無所懷疑,所以有了勝解;依此勝解而修學六度波羅蜜多,就是勝解行住的菩薩,從三賢位的第七住位開始,尚未入地。在這一段論文中,聖 彌勒菩薩說未得清淨意樂的菩薩,皆名勝解行住菩薩;意思是說,雖然已證真如,並且也在相見道位中對真如總相、真如別相全部瞭解了,也精進修習三品心(內遣有情假緣智、內遣諸法假緣智、遍遣一切有情諸法假緣智)圓滿,完成了十住、十行、十迴向心的修行;進而觀修安立諦大乘四聖諦十六品心、九品心而得永伏性障如阿羅漢,令能取、所取相不復現行了(此並非六住滿心位令能取、所取見不復現行),仍然是尚未入地的三賢位菩薩,仍在勝解行位中住心。
這就是說,縱使三賢位修學圓滿而具足入地時應有的無生法忍智,也具足入地所需的廣大福德,並且也是永伏性障如阿羅漢了,若是還沒有發起增上意樂,或是增上意樂已經發起然而尚未清淨,有時仍會暫時棄捨十無盡願,那麼他就是尚未入地的第十迴向位圓滿的菩薩,仍然不是已入地的初地心菩薩。所以前面的相見道位非安立諦及安立諦的觀行完成時,仍然要等增上意樂發起及圓滿時,才算是真的入地了,才能說是「生如來家、成如來子」的初地入地心菩薩。
增上意樂的具足與清淨,不是單從無生法忍上面來獲得,但是一定要依無生法忍才能入地,或依上一層次的無生法忍才能轉進上一地。雖然一般只說增上意樂是對十無盡願的極強烈而決不退縮的意樂,但並不是單純對十無盡願的意樂增上而已,而是得要在真如法性是否具足勝解,以及是否心得決定來判定(前面所說永伏性障如阿羅漢而不懼生死等已說明過了,此處不論)。例如,有許多菩薩親自聽聞諸佛世尊說法時,所說的上一地之法其實是自己已曾觸證領受過,但是心中未得決定;如今再聞 世尊宣說此法,心中已然決定不移,因此而使自己的無生法忍決定無疑,據此得以進入上一地中,如是亦名得無生法忍。
始從入地,末至等覺地,都是無生法忍;因此說,發起增上意樂而入地時的無生法忍,不得與向上諸地的無生法忍─特別是八地的無生法忍─混為一譚等視同觀。諸經中也可以看到一個現象,往往 世尊說完某一菩薩的證境時,當場有許多菩薩證得無生法忍;然而該處經文中並未說到那位菩薩所證的無生法忍內涵,也沒說到那些聞法菩薩發起無生法忍前究竟是聽到 世尊說了什麼妙法,竟也能得無生法忍;其實是那個無生法忍智慧早已證得,只是心中仍然有疑,以致未能心得決定而沒有定心所,因此不能獲得該層次的無生法忍;現在聞 佛說法以後,當場心得決定,於是那個層次的無生法忍果就現前了,這也屬於增上意樂的一種。
又,三地滿心以下的地上菩薩再來時,雖然仍有胎昧,但有無師智,是故無妨此世被邪師誤導以後,還能遠離邪師所傳授的邪見而自修自悟;這時所悟只是往世的見道、修道所得,在這一世中又重新發起,所以他在證悟之後不久,將會漸漸與往世的實證內涵相應,在幾年或十幾年之後,就重新通達初地的智慧與證境,便得入地。這個現象一併講給讀者大眾參考;也由於這個緣故,《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34〈十地品 第 26〉說:
悲先慧為主,方便共相應,信解清淨心,如來無量力,無礙智現前,自悟不由他;具足同如來,發此最勝心。佛子始發生,如是妙寶心,則超凡夫位,入佛所行處,生在如來家,種族無瑕玷;與佛共平等,決成無上覺;纔生如是心,即得入初地。5
第三節 關於大乘見道疑訛的辨正
關於大乘見道,向來都有尚未通達的三賢位菩薩,由於是新學菩薩,學佛以來不超過一萬大劫,但因喜歡自行依文解義,在證量尚淺之時便想要一悟而得入地,不願接受善知 識的教導而自行尋經覓論依文解義,因此誤會經論真義而產生謬見,企圖一悟即能入初地;或是由於迷信某些有大名聲的古人,導致被誤導而誤認為一悟之時即是初地菩薩,皆不免犯大妄語業。事實上,古時造論寫疏之祖師們,已入地者可謂少數中之少數,多屬尚未通達初地入地心的三賢位菩薩;更多的是尚未明心而不證真如的凡夫論師,全然不懂何為真見道、何為相見道、何為通達位,對於這三位階的見道內涵都無所知,為求名聞利養而造論寫疏,於是錯謬之處極多,每言真見道時即入初地;因此導致後人希求地上菩薩之名位、身分者引為佐證,便於「悟後」自稱已入初地,於是摘取出來指責如實說法而無錯謬的平實。故說古時這類造論寫疏的凡夫祖師或淺悟祖師可謂害人非淺,亦導致平實為欲尊崇大乘而對彼等古人之推崇,於今不得不撤除而據實辨析之。
言歸正傳,若是已證真如之三賢位菩薩,誤信這些祖師之謬說而誤犯大妄語業之後,肯接受善知識攝受、教導,隨即改正,對眾懺悔大妄語業,亦可消滅過愆;然而若是增上之慢心已生,不肯接受善知識攝受,硬要主張自己一悟之下已是初地菩薩,異生性既已現行,未來世不免沉淪三惡道中;出離之期極為久遠而致世世受苦無量,再回人間往往已是百餘劫之後。更難堪者,則是回到人間重新修學時,又因如是邪見障道種子未滅,縱使再有因緣得遇善知識,異生性重新現行之後,仍將難免又再誤犯同一過失,再次沉淪三惡道中;第二次回頭再生於人間之時,又是另一個百劫之後,思之令人悲憫。
以是緣故,必須將大乘見道的疑訛加以解析,以求今人、後人同得遠離如是惡緣,故有此節之辨正內涵供養一切讀者;這也是因為此類事情在正覺同修會的解悟者中曾經發生過,而且不只發生過一次,更是今年(2013)方始第四次發生者。以下便檢證曾經發生過的事例,依他們所舉出的一悟即是初地菩薩(認為真見道時即入初地)的依據文字(主要是唐朝 窺基大師的錯誤註釋),於本節中加以解析。本節中所解析的文字,曾以〈窺基所說見道疑訛略辨〉之文件名稱,於 2013 年 9 月 發給會中的所有親教師、助教老師們,以釋會中某師之疑, 欲杜未來再有後人同此生疑;今於此書中,予以列入並略加演繹,供養讀者,以防萬一。
又, 窺基大師的《成唯識論述記》,古來即有「奘師口述,基師手記」的傳說;這個傳說是否屬實,有待檢驗。若是已經通達般若而入初地的明眼人,讀之即知;若是仍未入地者,即使確認已經證真如了,讀後還是會有淆訛等待釐清。今將 平實不久前對窺基大師《述記》中的錯誤註解,所簡擬的〈窺基所說見道疑訛〉一文之中以「註解」方式所解析窺基所說錯謬的文字,隱去現代人名,取消「註解」而改為逐段解析的方式重新列在本書中,並加上比較詳細的辨析,冀望今世、後世所有佛弟子證真如、真正開悟之後,都不會再被窺基少數的錯謬註解所誤而生疑退轉,或是解悟之後自稱入地而犯下大妄語業,能令大乘見道位所應斷之極寬廣難斷的異生性,不致於在大乘見道方面現起。今先舉《十住毘婆沙論》〈卷 1 入初地品 第 2〉的論文作為此節之序曲:
問曰:初地何故名為歡喜?
答曰:如得於初果,究竟至涅槃;菩薩得是地,心常多歡喜。自然得增長,諸佛如來種;是故如此人,得名賢善者。 6
語譯如下:
【猶如聲聞解脫道中證得初果的人即將轉入二果等修道位中,不久必將究竟無餘涅槃而使得心中有歡喜一樣;菩薩得到這個初地的果德時,將會正式進入修道位開始佛道修學的過程,心中恆常擁有很多的歡喜。從歡喜地開始就是行不退的進程了,道業就會自然而然增長,這是生如來家成如來子的菩薩,真正是諸佛如來的種姓;由於這個緣故,凡是初地心聖人都可以名為賢善的人。】
這是說,過了大乘見道的通達位以後,成為初地的住地心時,就是佛菩提道開始正式修道的人,已在修道位中,不是初地的入地心或三賢位的證真如者,已不在見道位中。仍在見道位者有三種人:或者處於真見道位,或者處於相見道位,俱在三賢位中;或者處於見道通達位,是初入地的摩訶薩,住初地的入地心中。這意思是說,證真如之後必須繼續進修,直到已經超過三界生死境界了,也就是悟後依所證真如觀行非安立諦而修三品心,過完三賢位;並且在最後階段再依真如心而觀修安立諦—大乘四聖諦—十六品心、九品心,依真如的觀修而證得阿羅漢果時,已經有能力取無餘涅槃而超過三界境界了;這時起惑潤生而不取涅槃,進入初地的入地心中,才是大乘無礙道。因為真如永遠不被三界任何一法所障礙,於十方三世一切淨穢土中都能無礙的緣故;所以初地心就可以通達世間、出世間、世出世間上上法的見地,他的智慧是通達三乘菩提的,不會被三乘菩提中任何一乘智慧未證前的無明所障礙。
然而這個大乘見道的義理甚深極甚深、難解極難解,真見道的證悟者,在三賢位中都能依止大善知識繼續受學;但若是解悟者,往往不肯接受大善知識的攝受,自心生慢而自以為是,憑自己粗淺的般若總相智,便想要從經論中自行通達佛道次第,或者想自己閱讀《成唯識論》而求通達見道次第之內涵,則不免陷入依文解義或錯解經論的窠窟中,最後成就邪見及大妄語業。這是正覺同修會成立以來,已歷三次法難事件中所顯示出來的事實;今時(2013/9/15)會中某師亦復如是,逆料未來世中仍不免有人解悟之後亦復如是。是故,為免除現在世及未來世中解悟真如者不接受大善知識攝受時,同樣再犯如是過失,對於大乘見道的三個層次內涵,以及古時誤會經論或謬註經論者對大乘見道內涵的錯誤註釋,都有加以辨正之必要;以免崇古賤今之愚人,輕視現前之大善知識,繼續援引古人的錯誤註釋作為根據,犯下大妄語業及弘揚「相似像法」的大惡業。以下針對近來發生於正覺同修會中解悟之人,依文解義而對大乘見道的次第與內涵所作質疑辯難,給予分段提出辨析,期能滅除今世、後世新學菩薩解悟後,對大乘見道次第內涵繼續產生同樣疑惑;更期望藉此而使真見道者悟後如實了知見道次第之內涵,期能增益道業。
換句話說,未離胎昧之人,若不是往世已經入地的乘願再來者(位在三地之內),佛菩提道中並無真見道時即能入地的事情。即使是往世已入地之菩薩,此世悟後也得要再經過幾年或十年時間心心無間、中無猶豫(剎那無間)的觀行,方能一一發起往世相見道位的智慧與功德,才能重回往世入地後的智慧與功德境界。所以必須先有真見道的真如總相智(根本無分別智),然後緣於真如的別相智(後得無分別智),繼續進修而全部通達以後,才能說是具有入地所必須的無生法忍智。因此《解深密經》卷 3〈分別瑜伽品 第 6〉如是云:
或補特伽羅無我相、或法無我相,於彼現行,心能棄捨;彼既多住如是行故,於時時間從其一切繫蓋散動善修治心。從是已後,於七真如,有七各別自內所證通達智生,名為見道。由得此故,名入菩薩正性離生,生如來家,證得初地。7
既然已說是「通達智生」,這個見道顯然不只是真見道,也不只是相見道,而是「有七各別自內所證通達智生」,是真見道以後再現觀非安立諦七真如,並以大乘四聖諦安立諦觀十六品心、九品心而發起阿羅漢的解脫證境,以出三界果的證境來通達真如,由這個「通達智」的出生才能證得大乘阿羅漢果而說為「正性離生」,方能名為具足大乘「見道」的智慧,才能說是大乘法中的「菩薩正性離生」,才能說是「生如來家,證得初地」。然而往世學法以來不過萬劫之新學菩薩,於善知識指授太快而得真見道時,往往只是解悟,仍非真見道;因為他的轉依並不成功,也因尚未以修習五停心觀來發起未到地定故,未能心得輕安導致無法成功轉依真如。又因在資糧位修行時並未努力修伏性障,不服善知識教導,自己誤會此段經文意旨而自認為一見道就入初地了;又誤信古今未悟之師或已悟而未通達見道內涵者的註釋,便援引為自己已經入地的教證,不免誤犯大妄語業,殊堪憐憫。以此緣故,針對正覺同修會中對於真見道內涵確屬落入解悟者,就見道內涵依文解義而提出的古人錯謬註釋,爭執彼於真見道時已入初地的說法一一加以辨析,欲令大乘見道三位差別之義理分明易知。以下都是唐朝窺基法師所造的註釋,每舉出一段之後隨即加以辨析,令大乘見道真義得以明白顯示於一切人。
窺基原文(《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贊》卷上):
若入五位所修無邊勝善法種,名習所得。五位者何?一、資糧位:從初發起大菩提心,乃至始修四尋思觀,住四十心,皆此位攝;一、信等十心:一信,二精進,三念,四慧,五定;六施,亦名不退;七戒,八護,九願,十迴向。二、十住:一發心,二治地,三修行,四生貴,五方便,六正心,七不退,八童真,九法王子,十灌頂。三、十行:一歡喜,二饒益,三無恚,四無盡,五離癡,六善現,七無著,八尊重,九善法,十真實。四、十迴向:一救護眾生,二不懷(壞),三等一切佛,四至一切處,五無盡功德藏,六隨順平等善根,七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八如相,九無縛無著,十法界無量。二、加行位:從資糧後四種等持:一明得定,二明增定,三印順定,四無間定。三、通達位:從四定後,初地初心,真、相見道。四、修習位:從見道後,至金剛定十地修道。十地者:一極喜,二離垢,三發光,四焰慧,五極難勝,六現前,七遠行,八不動,九善慧,十法雲。五、究竟位:金剛定後解脫道中三種佛身,四妙圓寂,圓滿佛果。8
窺基說:「一、資糧位:從初發起大菩提心,乃至始修四尋思觀,住四十心,皆此位攝;……」
辨析:窺基把初信位到第六住位未滿心,對真如尚無實證而無勝解的人,以及對真如已經實證而有勝解的第七住位到第十迴向位,都歸類為未證真如的資糧位,那麼真見道位以後相見道位的非安立諦三品心等三賢位觀行,究竟應該放在哪個位次?佛在《菩薩瓔珞本業經》中判般若正觀現前的證真如菩薩為第七住,難道判錯了?
又:若依窺基此判,則應三賢位真見道後的非安立諦三品心及入地前的安立諦十六品心加行,都在入地前而且是真見道前的資糧位,那麼證真如前的煖等四加行,又應放在哪個位次?全都錯亂了。亦成為第七住菩薩般若正觀現前時仍未證真如、未證第八識,則又何來般若正觀現前之可言?佛法中豈有不證第八識真如而能有般若正觀現前者?顯然,窺基把五十二階位的前四十心都判為資糧位,把真見道、相見道、通達位,合併而斷為極短時間內(幾天幾年)可以全部完成者,是違背聖教及實證正理之說。
又:不論是經中或根本論中說的相見道位三品心,都說屬於「非安立諦」而不是安立諦。因為是依真如而現觀有情假,然後再依真如自住境界而遣除此智,名為「內遣有情假緣智」,令所證真如與智平等平等而無所分別,滿足十住位解脫,此則必須先證真如才能觀修,故名非安立諦。接著再依真如而現觀有情身心的諸法假,然後依真如境界而遣除所觀的五蘊身心諸法假等智慧,證得「內遣諸法假緣智」,令所證真如與該智慧平等平等而無所分別,滿足十行位解脫,而此仍屬非安立諦。最後仍依真如而現觀一切有情、諸法假,再依真如境界而普遍遣除所觀的一切有情假、諸法假的智慧,成就「遍遣一切有情諸法假緣智」,令所證真如與該智慧平等平等而無所分別,滿足第十迴向位的解脫。這三品心歷經第七住位到第十迴向位的現觀,都不是安立諦,因為都是依真如境界而作觀行;既然全都名為非安立諦,是已證真如者方有智慧能作的觀行及遣除,當然是已證真如的真見道位後進入相見道位的菩薩。若把真見道位移入初地心中,則三賢位中的這三種非安立諦的相見道位觀行便無法實行了,只能依世俗法蘊處界而作觀行,尚且不屬於依真如所作的安立諦觀行,又如何能涉及依真如所作的非安立諦觀行?
由此可見窺基對於《成唯識論》所說「無間」之意有所誤會,錯把悟後多劫之中心心無間而無懷疑(多剎那無間),依文解義認定為短短幾個剎那或幾天、幾個月,他這個誤會真的很大。觀乎 世尊為悟後的菩薩們宣演般若二十九年之久,方令大阿羅漢們入地,並非證悟後幾個剎那或幾個月的短時間。而且為證悟真如而迴心為菩薩的大阿羅漢們講了二十九年以後,尚有大多數人(大阿羅漢們座下各有極多阿羅漢弟子們)仍未能入地,何況往世修學未久,今世才剛明心幾年並且尚未證得阿羅漢果的新學菩薩,便妄想一悟入地而得成功?
又,明心後多年仍然未能深入別相智中,仍在第七住位原地踏步而繼續依文解義者,所在多有,亦是正覺同修會中現前可見之事實,新學菩薩又如何能在幾剎那、幾天、幾月、幾年之間就完成三品心非安立諦的觀行?又如何能在幾剎那間就完成三品心後才能修行的十六品心觀行證得阿羅漢果而階於初地?由此證知窺基的這個說法荒誕不經。
窺基說:「二、加行位:從資糧後四種等持:一明得定,二明增定,三印順定,四無間定。三、通達位:從四定後,初地初心,真、相見道。」
辨析:窺基在這裡把真見道、相見道、通達位合在一起,直接說為通達位,認定是初地初心(入地心)真見道時在幾個剎那間或幾天之間便能具足親證,非如《成唯識論》以真見道為主來說見道位函蓋真見、相見、通達,要歷經久劫才能完成。而且,《成唯識論》中說加行位這四定心,只是斷除能取所取見,不同於通達位的斷除能取所取相,但窺基的說法卻等於硬將二者判為同時完成,非如《成唯識論》所說在二個相距遙遠的時程中才能完成者,顯然嚴重牴觸《成唯識論》所說,亦悖於根本論中的所說。
窺基所說是真見道的證真如發起根本無分別智、相見道位依真如發起的後得無分別智,以及相見道位後已經通達的初地真如智,都歸入「初地初心」中,是將第七住位真見道般若正觀現前之前的第六住心中應該修學的四加行等觀行,後移到初地入地心之前的第十迴向位末心,認定第七住位後到第十迴向位都是尚未見道的凡夫,那麼這些位次的菩薩們豈非都成了未證真如者?如是,這些菩薩們又何來真如智的 勝解而說為勝解行位?經中所說第七住位後出現的般若正觀又何從發起?非安立諦三品心中對於七真如的觀行也隨之無法現觀,又何能證得非安立諦的三品心?(待續)
1 《大正藏》冊 16,頁 703,中 19-24。
2 《大正藏》冊 26,頁 235,下 7-12。
3 《大正藏》冊 5,頁 220,下 16-25。
4 《大正藏》冊 30,頁 553,中 3-5。
5 《大正藏》冊 10,頁 184,上 4-12。
6 《大正藏》冊 26,頁 25,下 18-23。
7 《大正藏》冊 16,頁 702,上 29-中 5。
8 《大正藏》冊 33,頁 525,中 13-下 4。
引用文章來源:正覺電子報131期目次1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