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64.GIF

      第四節 第八識—阿賴耶識

    第八識在因地時又稱阿賴耶識,阿賴耶是梵文 ālaya 的音譯,具有能藏、所藏、我愛執藏的意涵;所謂能藏者,指阿賴耶識能收藏有情所造作一切善惡有漏業的種子,讓眾生不離分段生死,所以祂是能藏;所藏者,指前七轉識相應於諸雜染法所熏習的有漏業種,又能回藏到阿賴耶識中,所以說祂是所藏;我愛執藏者,在眾生未斷盡我見我執之前,第七末那識恆內執阿賴耶識為自內我,對於自我的一切功能差別妄生貪愛、執著不捨,使得阿賴耶識不斷執藏分段生死諸染污種子,因此稱為我愛執藏;由於阿賴耶識具此執藏的阿賴耶性而能攝藏一切雜染法及分段生死種子令不喪失,使得眾生在三界六道中不斷輪轉生死而無法出離。然而阿賴耶識也譯為「無沒識」,意即阿賴耶識能執持諸法種子不會漏失,同時也是說阿賴耶識的識體及其清淨法性常住不滅;阿賴耶識也譯為「藏識」,意即此識能攝藏一切種子,能藉緣生起萬法,故說此識即是一切有情生命的本源,是眾生生命的實相。

    佛世尊於三轉法輪諸經中,廣說此實相心第八識有多名:心、識、所知依、非心心、不念心、菩薩心、無住心、無心相心、阿賴耶識、異熟識、菴摩羅識、無垢識、如、真如、實際、本際、涅槃、有分識、窮生死蘊、如來藏、愛阿賴耶、樂阿賴耶、欣阿賴耶、喜阿賴耶、如來、我、真我、阿陀那識、種子識、淨無漏界、法身、法性……,都是指稱此第八識;禪門之中,亦有多名指稱此第八識,如:本來面目、自家寶藏、寸絲不掛、祖師西來意、無事人、本地風光、莫邪劍、無縫塔、沒絃琴、無根樹、「潛行密用、如愚如魯」……種種諸名皆是此第八阿賴耶識之別名也。乃至外道所臆想之萬法根源,包括一切神我、大自在天、造物主等種種名稱,真悟者也都可以拿來作為第八阿賴耶識的異名,萬法莫不從第八識所生所顯故。然而不可以因為聖教中對第八阿賴耶識施設有種種不同的名稱,便以為是多個不同的心,法界實相唯一故。

    茲以第八識最主要的七種名稱作為說明,即可略知此第八識不同層面的意涵:

    一、如來藏:佛地前一切位中的第八識皆名如來藏,以其本自具足含藏如來地的一切功德,將來可以成為如來法身而成就不可思議的佛地境界故;亦由於因地時如來藏中同時含藏著種種煩惱,使得如來地的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無法具足顯發故,因此經中說「不離煩惱藏名如來藏」

    二、心:第八識如來藏由一切善染諸法熏習本有種子而積集構成,故名為心,是故成就阿賴耶識以為心體,由此為種子,意及六識轉。由此心積集一切諸善染業種,能因不可知執受而與共業有情的第八識共同變現器世間,故有世間之成住壞空;能現有情世間及器世間,故名為心。

    三、所知依:第八識如來藏是眾生所能了知的一切染淨諸法所依止的心體,故名為所知依。見聞覺知等六轉識以及恆審思量、處處作主的第七末那識,皆依止第八識如來藏真如心而有;七轉識所能了知之世間、出世間、世出世間一切法,亦皆依止於第八識如來藏而有;一切法若離如來藏即不能運作、不能成就,故第八識如來藏又名所知依。

    四、種子識:第八識含藏蘊處界等一切諸法種子,故名種子識。祂從不分別揀擇而能自動地、普遍地執持一切雜染法以及善淨法的種子,普遍地執持一切善、惡、無記業種,普遍地執持一切世間法以及出世間法種,故名之為種子識。

    五、阿賴耶識:謂三乘有學以及一切凡夫異生之真實心第八識。第八阿賴耶識自身雖離能所分別,然而因地時具有能藏、所藏、執藏之體性(阿賴耶性),能攝藏一切雜染法而不喪失,故藏有能引分段生死之有漏種子,使有情不離分段生死。一切有生雜染品法,於此攝藏為果性故;又即此識於彼攝藏為因性故,是故說名阿賴耶識;諸有情攝藏此識為自我故,是故說名阿賴耶識。1 第八識即由於因地時具此阿賴耶性,故名之為阿賴耶識。

    六、異熟識:當第八識的「阿賴耶識」這個名稱存在的時候,亦是異熟識所含攝,因為一切種子的生住異滅都歸屬於變異,業因成就業果即是業的異熟。當所有三界生死業盡滅時,即是斷盡分段生死,此時第八識雖已斷盡有漏業因而滅了阿賴耶性,仍然稱為異熟識,因為尚有無始無明未斷盡之大力菩薩與迴小向大之聲聞緣覺,緣無漏業因所生意生身的不可思議變易生死存在,故名異熟識。

    七、無垢識:唯究竟佛地之第八識乃能名為無垢識。佛子歷經三大無量數劫之修行,漸次圓滿資糧位、加行位、見道(通達)位、修道位、究竟位等唯識五位之修證內涵,使凡夫地之真實心第八識中所含藏一切有漏法種盡皆轉變為清淨無漏法種;此第八識為無上清淨諸無漏法所依止故,唯在佛地,得究竟純淨,故名無垢識。未至佛地不名無垢識,仍有分段生死與變易生死諸異熟種故;禪宗諸祖所悟真心皆是第八識,其中尚未斷盡阿賴耶性者所證乃是阿賴耶識,而已斷盡阿賴耶性者所證乃是異熟識,皆方便說為真如,以第八識心體所含藏種子皆未究竟清淨故,然第八識心體自身仍是真實性與如如性故。

    一切有情眾生皆有第八識,此第八識本來自在,非是修行造作而得,祂遠離能所分別,本性清淨,然而凡夫及三乘有學之第八識還含藏有分段生死之染污種子及所造業種,具有集藏分段生死之阿賴耶性,故名為阿賴耶識。二乘人修學聲聞解脫道,斷除我見之後,繼續修道以斷除思惑,思惑未斷盡之前其第八識皆仍具阿賴耶性而名阿賴耶識,一直要到斷盡思惑成阿羅漢,分段生死斷盡,其第八識不復有阿賴耶性(不再有意根我執所導致集藏分段生死種之集藏性),從此不再名為阿賴耶識,而仍名異熟識,其實仍是同一個第八識心體,所以是「唯改其名,不改其體」;乃至定性阿羅漢捨壽後取滅,無餘涅槃中即是此第八識異熟識獨存。此第八阿賴耶識因地時所含藏七轉識相應之染污種子,須經由修行方能漸次將這些雜染種子轉易清淨;菩薩即由親證此心而生般若實相智慧,乃至依止此心修行而臻至佛地。

    若聲聞人聞熏大乘佛菩提道後迴心修學大乘,仍須先進修圓滿外門六度萬行,方能經由參禪而於因緣成熟時一念相應證知第八識之所在,心得決定轉依不退方為明心而入真見道之第七住位,發起般若總相智;以此根本無分別智為基礎,方能轉進相見道位中進修般若諸經所說之般若別相智;般若別相智必修非安立諦三品心,才能完成三賢位的般若別相智,以及聞熏諸地所應修應證之一切種智;當相見道的後得無分別智具足圓滿而發起初分道種智,加上觀修安立諦十六品心、九品心而取證阿羅漢果或頂品三果,還要配合入地所須的廣大福德,以及入地前所發十大願之增上意樂清淨等條件,方能進入初地。已取證四果之初地菩薩復再起一分思惑以潤未來世生,或者頂品三果能斷盡思惑而不斷之,故意留一分思惑以潤未來世生,向諸地進修;菩薩從此以往,開始進斷分段生死所攝之習氣種子,並進修無生法忍之一切種智,世世行菩薩道自利利他以修集廣大福德,福慧地地增上。初地以上菩薩捨壽時皆能取無餘涅槃而不取之,至三地滿心時能證滅盡定而不證之,次第進修唯識種智而至七地,必定取證滅盡定;七地滿心菩薩分段生死所攝習氣種子隨眠盡皆斷盡,心境極其寂靜,能「念念入滅盡定」,隨時有可能入無餘涅槃,此時必有佛來傳授「引發如來無量妙智三昧」,使其離於涅槃想而能繼續進修佛道;八地菩薩於解脫道的一切修證已無功用行,八地滿心於相於土變現自在;乃至次第轉進至等覺位中,復於百劫中隨處受生以捨身命財,不僅布施一切外財,乃至頭目髓腦、身軀手足等內財亦皆盡捨,如是以百劫布施無量內財外財而修諸相好,乃能具足福德而轉入妙覺菩薩位。最後身菩薩福德既具足已,乃觀察眾生因緣成熟而降生人間,示現出家修行,斷盡所故意保留之最後一分煩惱障所攝無漏習氣種子,並斷盡最後一分極微細所知障隨眠,一切生死永盡,圓滿成就究竟佛果,此時之第八識改名為無垢識,亦名真如,是名果地真如也。如是進修而成佛道,名為佛菩提道,亦名大菩提道,異於二乘菩提所修之解脫道故。 

    菩薩如是次第進修而漸漸轉易第八識內所含藏之種子,令第八識之阿賴耶性及異熟性斷除淨盡,成為無垢識真如,名為真如緣起。《大乘起信論》中所說真如緣起門即是此意,亦即此第八識心體本來常恆自在,但清淨自性的第八識心體中卻含藏有七轉識相應之染污種子,若不經由修行漸斷染污識種,則無法究竟斷盡第八識中的阿賴耶性及異熟性,所以說佛地真如非修得、非不修得,非本有、非非本有。

    由上所述正理可知,十方諸佛所親證、所教授皆唯八識,法界實相唯是八識故,非如密宗喇嘛教等諸邪師所說之有第九識、第十識;縱使善知識有時方便施設九識、十識之名,乃是為令眾生於此了知凡夫之第八識阿賴耶識含藏有分段生死雜染種子,異於阿羅漢之已斷盡阿賴耶性的第八識異熟識;亦為令諸菩薩阿羅漢知其第八識異熟識仍有變易生死,異於諸佛一切生死永盡之第八識無垢識;實則阿羅漢或諸聖菩薩的異熟識以及佛地的無垢識心體,同樣是因地時的第八識阿賴耶識心體,只是含藏種子有染淨差別不同而已。是故諸佛非有九識、十識,實唯八識;一切真修佛道之佛子,於此正理皆應信受之,不可因不解佛意,而以自意妄解,若誤導眾生同入邪說之中,則罪過大矣!

      第四章 「與此相應故」—心所法五十一概說 

    窺基菩薩在《大乘百法明門論解》中云:「言心所有法者,具三義故:一、恒依心起;二、與心相應;三、繫屬於心;具此三義名為心所故,要心為依方得起故。」 2 所謂「心所有法」又稱為「心所法」,意思就是「心王所有之法」,簡稱「心所」,又稱心數法;於五位百法中居第二位,即是指八識心王所相應之法。「心所」由於具有以下三種義理而得名「心所」:一、心所恆依心王而現起:亦即心所要以心王為依方得現起,如果心王不現行,其相應的心所決定不能生起。二、心所與心王相應:由於心所和心王是同時現行的,而且心所和心王所依相同、所緣境相同、所了別事相同,因此說心所與心王彼此相應。三、心所繫屬於心王:心王有自在力,為心所之所依;心王為主,心所繫屬於心王。由於心王與心所之間具有以上這三種意義,所以才名之為「心所」

    聖 無著菩薩在《顯揚聖教論》卷 1 也說:「心所有法者,謂若法從阿賴耶識種子所生,依心所起,與心俱轉相應。」3 意思是說:所謂「心所有法」是從第八識阿賴耶識所含藏的種子所出生,要依於心王的存在才能現起,與心王共同運轉,是與心王相應之法。在根本論《瑜伽師地論》中,更依心所有法的作用,稱它們為心王的助伴,因為這些心所有法總是伴隨著心王,幫助心王成就業用。譬如以六識了別六塵來說,六識本身如果沒有相應的心所法配合運作,就不具足了別六塵的功德,也就是說,六識了別六塵時,不只是六識本身取了六塵的總相,還要有六識各自相應的心所法,就是五遍行(觸、作意、受、想、思),加上五別境(欲、勝解、念、定、慧)心所法的現起,配合六識共同運作去取六塵中的微細差別相,才能成就六識了別六塵的功德;換言之,因為六識心現行時,就有相應的五遍行及五別境心所法現起配合運作,所以才能成就六識見聞覺知的自性。

    在《成唯識論》中,將五十一種心所法分為六位種類差別,第一類是遍行心所,有五種:觸、作意、受、想、思。第二類是別境心所,有五種:欲、勝解、念、定、慧。第三類是善心所,有十一種: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勤(精進)、安(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第四類是根本煩惱心所,有六種:貪、瞋、癡(無明)、慢、疑、惡見(不正見)。第五類是隨煩惱心所,有二十種,其中又可分為小隨煩惱十種、中隨煩惱二種、大隨煩惱八種等三類;小隨煩惱:忿、恨、覆、惱、嫉、慳、誑、諂、害、憍等十位;中隨煩惱:無慚、無愧等二位;大隨煩惱:掉舉、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等八位。第六類是不定心所,有四種:悔(惡作)、眠(睡眠)、尋、伺。

    所謂「與此相應故」,「此」是指前一位「一切最勝故」的八識心王,「與此相應故」是說五十一種心所法與此八識心王相應;也就是說八識心王總共擁有這五十一種心所有法,然而八識心王並不都與五十一種心所法全部相應,每個識有或多分或少分相應的差別,各不相同。譬如聖 玄奘菩薩在《成唯識論》卷 5 中開示說:「此六轉識,總與六位心所相應,謂遍行等恒依心起,與心相應,繫屬於心,故名心所;如屬我物,立我所名。心於所緣唯取總相,心所於彼亦取別相;助成心事,得心所名。」 4 這意思是說前六轉識與遍行、別境等六位心所都能相應,而遍行等心所法一定要依於心王才能現起,與心王相應,繫屬於心王所有,無法離於心王而單獨存在及運作,因此稱之為心所有法;這就好像是「屬於我的物品,就稱之為我所有」是一樣的意思。心王面對所緣的境界時,只緣取境界的總相(粗相);至於其中的差別相(微細相),就得要藉由附屬於心王而現起的心所來緣取;心所如是助成心王緣境了境的事用,因此才會被稱為心所有法。

    又譬如聖 玄奘菩薩在〈八識規矩頌〉「五識頌」中開示前五識所相應的心所法為「遍行別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貪瞋癡」,也就是包括五遍行、五別境、善十一、中隨煩惱二、大隨煩惱八以及根本煩惱中的貪瞋癡等三個,總共三十四種心所法;第六識意識所相應的心所法則具足六位五十一種;與第七識意根末那識相應的心所則有「八大遍行別境慧,貪癡我見慢相隨」,也就是包括五遍行、別境中的慧心所、大隨煩惱八個以及根本煩惱中的我愛(貪)、我癡、我見、我慢等四個,總共十八種心所法;與第八阿賴耶識相應者,則唯五遍行心所法。也就是說,五遍行乃八識心王盡皆相應;五別境則為前六識所相應,末那則只與五別境中的慧心所少分相應;善十一則是前六識所相應;煩惱法則是前七識皆多分少分相應;不定法則唯與第六識相應。由此可知,八識心王分別有不同的心所法與之相應,由此八識和合運作如似一心,方能令有情眾生存活於世間,受諸苦樂,酬償業果。

    又《成唯識論》卷 5 中開示說:「然瑜伽論合六為五,煩惱、隨煩惱,俱是染故。復以四一切辯五差別:謂一切性,及地、時、俱。五中遍行具四一切,別境唯有初二一切,善唯有一,謂一切地;染,四皆無;不定唯一,謂一切性;由此五位,種類差別。」5 意思是說,在根本論《瑜伽師地論》中,將煩惱及隨煩惱合為一位,因為皆是染污法的緣故。又以四種「一切」來辨明這五位法的差別;所謂四種一切,即: 一切性、一切地、一切時、一切俱。一切性是指三性—善性、惡性、無記性。一切地是指三界九地—欲界(五趣雜居地)、色界(離生喜樂地、定生喜樂地、離喜妙樂地、捨念清淨地)、無色界(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一切時,指無始相續。一切俱,指八識俱相應。於這五位心所法中,遍行心所具四種一切—一切性(遍行於一切善、惡、無記性)、一切地(遍行於三界九地)、一切時(遍行於一切時)、一切俱(遍行於八識);別境心所只有遍行於一切性及一切地,不遍一切時,不遍八識(唯除佛地);善心所只有遍行於一切地,不遍三性,不遍一切時,不遍八識(唯除佛地);煩惱心所則四種一切都無;不定心所則唯有遍行於一切性。

    依實際而言,三界萬法皆是從第八阿賴耶識心中直接、間接、輾轉而出生,萬法皆攝歸阿賴耶識如來藏的部分體性,因此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世間原是一真法界,圓明本妙,身心世界之相實唯一味相;眾生卻由於無明不覺,使得阿賴耶識變現見相二分,致使自心所生的見分七轉識去執取自心所變現的六塵相分;當心王緣境時,心所從之,助成心王,以造善惡諸業,因而感召後世輪迴生死苦之業果,復為業力所牽故受諸苦樂。由此可知,八識心王的具足親證以及五十一心所法的具足了知與觀行,對修行者而言極其重要,不管是二乘解脫道的修證或大乘佛菩提道的成就,要皆不離八識心王與五十一心所法的運作。是故,一切佛子於此皆當詳審思惟觀察之。(待續)

1《攝大乘論本》卷 1,《大正藏》冊 31,頁 133,中 21-24。 

2《大正藏》冊 44,頁 47,上 18-21。 

3《大正藏》冊 31,頁 480,下 29-頁 481,上 2。 

4《大正藏》冊 31,頁 26,下 14-18。  

5《大正藏》冊 31,頁 27,上 4-8。 

引用文章來源:正覺電子報164期目次5

 

    

 

 

 

 

 

引用文章來源:正覺電子報164期目次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