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13.GIF

        《長阿含經》卷 12:

    或有外道梵志作是說言:「沙門釋子有不住法。」應報彼言:「諸賢!莫作是說:沙門釋子有不住法。所以者何?沙門釋子,其法常住,不可動轉,譬如門閾常住不動,沙門釋子亦復如是,其法常住,無有移動。」

    語譯如下:

   【有時候會有外道修清淨行的人這樣子說:「出家修行的 釋迦牟尼佛弟子們有不住而歸於斷滅的法。」應該回報他們這樣的話而向他們說:「諸位賢者!不要講出這樣的話:出家修行釋迦牟尼佛弟子們有不能常住的一切法空的法教。這是為什麼呢?出家修行的釋迦牟尼佛弟子們,他們所證的法是常住的,是不可動轉的,就好像門框一樣常住不動;出家修行的釋迦牟尼佛弟子們也像是這樣子,他們所證的法是常住不壞的,是永遠都沒有移易或動轉的法。」】  

    又如《中阿含經》卷 3〈業相應品 第 2〉說:

    身生不善、口行不善、意行不善無明行、漏、煩熱、憂慼,彼於後時不善無明行滅,不更造新業,棄捨故業,即於現世便得究竟而無煩熱,常住不變,謂聖慧所見、聖慧所知。

   《中阿含經》卷 4〈業相應品 第 2〉也如此說:

    復次,更有現法而得究竟,無煩無熱,常住不變,是聖所知、聖所見。云何更有現法而得究竟,無煩無熱,常住不變,是聖所知、聖所見?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為八。是謂更有現法而得究竟,無煩無熱,常住不變,是聖所知、聖所見。

    同樣是開示說,色陰滅盡、識陰六識及意根滅盡後,不復出生後世一切粗細意識有以後,獨有諸法本母的第八識─出生名色的識─獨自存在而無六識、六塵等任何境界時,成為常住不變的涅槃絕對寂靜境界,才是真正的無生。

    以上所舉阿含部的經文中都說,證得無生的聲聞聖者,都同樣是不再有後世的五蘊存在,都是「不受後有、我生已盡」的斷盡我執境界,這才是二乘聖者所證的無生

    至於大乘菩薩依佛菩提道所證的無生,則是本來無生的第八識自住境界,稱為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是無始劫以來本就不曾有生的常住心境界,是本就不住於六塵及任何煩惱境界中的寂靜心,是本無煩惱的清淨心;是如此絕對寂靜而又能夠依於業種來出生有情五陰身心的無住心,陪同五陰在三界中運作不斷,而祂自己卻是本來無生無死的涅槃。如是親證者即得稱之為親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即是親證大乘無生法的大乘賢聖。如是正理,於拙著諸書中所說已多,即不於此重贅。至於諸佛的無住處涅槃,仍然是依此第八識心轉滅其中含藏的一念無明及無始無明,將其中的一切種子究竟清淨以後,能與大圓鏡智、成所作智相應時,此心中的一切種子(一切功能差別)都可以由意識、意根、前五識、第八識各各自由運作;從此開始不住於分段生死、變易生死之中,但亦不住於無餘涅槃之中,即稱之為無住處涅槃,則非等覺位、妙覺位菩薩之所能知。如是綜說無生,謂無生之境界並非斷滅空無之境界,而是常住不變,也是寂滅清涼、真實的常住境界。

    由於無生不是斷滅空,不是將滅止生,所以應該先認知除了五陰以外,每一個有情都同樣有常住法;有這樣的認知作基礎來修行,才有可能真的斷我見、證初果。因此《阿含經》中也說到每一個人都有不老、不病、不死者,如是認知,方是正求涅槃之正道。《增壹阿含經》卷 12〈三供養品 第 2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三法甚可愛敬,世人所貪。云何為三?所謂少壯,甚可愛敬,世人所貪。無病,甚可愛敬,世人所貪。壽命,甚可愛敬,世人所貪。是謂,比丘!有此三法,甚可愛敬,世人所貪。」「復次,比丘!雖有此三法,甚可愛敬,世人所貪,然更有三法,不可愛敬,世人所不貪。云何為三?雖有少壯,然必當老,不可愛敬,世人所不貪。比丘當知,雖有無病,然必當病,不可愛敬,世人所不貪。比丘當知,雖有壽命,然必當死,不可愛敬,世人所不貪。是故比丘!雖有少壯,當求不老,至涅槃界;雖有無病,當求方便使不有病;雖有壽命,當求方便,使不命終。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爾時,諸比丘聞 佛所說,歡喜奉行。

    不老、不病、不死,才是真正的無餘涅槃境界;但意識心不論粗細,例如密宗四大派的樂空雙運覺知心意識,是極粗意識;亦如台灣釋印順法師所說的「真如」直覺,其實是假真如,仍然是粗意識;若是從初禪到無所有處定中的意識,屬於細意識;非想非非想定中不返觀自己的意識則屬極細意識,也仍然是三界中法,不能外於老、死,故有壽算。由是之故,必須超越於五陰、十八界之外,永遠不再受生而不再 有後世意識等法,才是真正的聲聞涅槃。

    親見如來者皆是菩薩而非聲聞,謂親見如來即是已證第八識真如,故名親見如來,諸佛如來悉以第八識真如為本故。如是之人,雖見五陰無常、苦、無我、空,然見此空非斷滅,有如來常住身,名為「見佛」,世尊說如是之人「成大沙門」。 例如《增壹阿含經》卷 24〈善聚品 第 32〉明載:

    是時,世尊漸與說法,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為不淨,漏為是大患,出家為要。是時,世尊以知小兒心開意解,諸佛世尊常所說法:苦、集、盡、道,是時世尊盡與彼長者子說。是時,長者子即於座上,諸塵垢盡,得法眼淨,無復瑕穢。是時,長者子即從座起,頭面禮足,白世尊言:「唯願世尊聽受出家,得作沙門。」世尊告曰:「夫為道者,不辭父母,不得作沙門。」是時,長者子白世尊言:「要當使父母聽許。」世尊告曰:「今正是時。」

    爾時,長者子即從座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是時,長者子父母各共嘆息而作是言:「今正是時,隨汝所宜。」是時,長者子頭面禮足,便辭而去。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爾時,彼長者子白世尊言:「父母見聽,唯願世尊聽使作道。」爾時,世尊告舍利弗:「汝今度此長者子使作沙門。」舍利弗對曰:「如是。 世尊!」爾時,舍利弗從佛受教。度作沙彌,日日教誨。

    是時,彼沙彌在閑靜處而自剋修,所以族姓子出家學道,剃除鬚髮,修無上梵行者,欲得離苦。是時,沙彌即成阿羅漢,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白世尊言:「我今已見佛聞法,都無有疑。」世尊告曰:「汝今云何見佛聞法而無狐疑?」沙彌白佛言:「色者無常,無常者即是苦,苦者是無我,無我者即是空,空者非有、非不有,亦復無我。如是智者所覺知;痛、想、行、識無常,無常者是苦,苦者無我,無我者是空,空者非有非不有,此智者所覺知;此五盛陰無常、苦、空、無我、非有,多諸苦惱,不可療治,恒在臭處,不可久保,悉觀無有我,今日觀察此法,便為見如來已。」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沙彌!即聽汝為大沙門。」

    由此可以證實,此經本屬大乘經,但聲聞聖者聽聞之後結集所成,卻只能收入聲聞解脫道經典之中,歸屬於阿含部類。此經中的沙彌自稱已經「見佛」,又說「空者非有、非不有,亦復無我」,顯然是實證第八識真如的境界,一切已證真如者必皆同此見地故。又此沙彌最後說五陰無常、是苦、無我、不可久保以後,又再次強調說:「今日觀察此法,便為見如來已。」不是以面見應身如來 釋迦佛作為見如來,而是「觀察此法」作為「見如來已」,很顯然是以親證第八識真如作為已見如來。這是菩薩之所證,分屬大沙門,而在聲聞解脫道中結集聖典的阿羅漢等人,竟然依舊稱呼如是大沙門為沙彌,由此可見他們對大乘法的無智,亦顯示他們不懂大乘法的妙理。然而由此阿含部經典的明載,亦可證明滅盡五陰之後無餘涅槃之中並非斷滅空,仍有「如來」、仍有「佛」恆存,因此這位沙彌被 世尊讚歎為「大沙門」

    這是本來無生之法,已不是聲聞解脫道中說的滅盡五陰以後,不再有後世五陰出生的將滅止生以後的無生,而是本來無生之法。由此證明不迴心的聲聞聖者們,在佛世是同時與聞大乘經典的;只因未證大乘妙法,對 世尊演示的大乘妙法沒有勝解,因此不能具足念心所,導致所憶念的這部經典就只有與解脫道相關的內涵,無法具足結集此經的全部內涵。由此亦可證明,不論是聲聞解脫道中所證的涅槃,或是大乘菩薩們所證的涅槃,都不是斷滅空,本質都是本來無生的涅槃;差別只在於聲聞人是從所滅的五陰來看無生,以致成為將滅止生;而菩薩從滅盡五陰之後無餘涅槃中的本際第八識真如來看無生,則是本來無生;所以聲聞聖者所證的無生是滅盡五陰之後不再出生來世五陰而說無生,菩薩所證的無生是再加上證得「如來」而親見無餘涅槃中的「如來」本來無生。這便是大乘與小乘所證無生的差異處。

第四章 聲聞涅槃之證轉

    第一節 自我檢驗——應證轉之內涵必有定力相應

    於三乘菩提之證果時,若無定力相應,則其智慧不能證轉,只是乾慧而無證果之實質,以此緣故,平實於成立正覺同修會之前的共修期間,發給禪淨班諸親教師所用之教材中,已經明確要求諸師於講授禪淨班初級、中級、高級等三個階段之課程中,應訓示諸學員修學定力,於課程中要求要有無相念佛及看話頭純熟之動中定力相應,才能證果以及證悟不退。由如是緣故,必須教導無相念佛動中功夫,練成動態中的未到地定功夫。此定力可以確定及保證其見道智慧得以證轉之功德,成為真正的初果人及明心不退的七住菩薩,不是僅有見道的乾慧知識。其中的部分綱要內容如下:

    1.必須修動中定:無相念佛、看話頭。

    2.「四依大士、六通菩薩,說法度人,定為首要。末代相承,說法教授,自不修定,身無內道,出言即便破人修定,世人顛倒,實可哀哉。」並講解欲界定、未到地定。

    3.「到達此階段前之漫長修持,其目的在減少執著、增強定力,攝取知見。定力、知見具足,便知轉折和方向。層層轉折升進後,禪就出現了。大要而言,即是『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大乘無漏慧之現前即是禪。」

    4.「若開悟後悟境退失,應修定力(動中功夫:看話頭),定力若強,悟境永不退失,即可參究『如何是佛性?』」

    5.「第四目 參究牢關:思惟修:配合所閱經典,於定中思惟:識得真心本性,要脫生死……」

    除此以外,每年精進禪三的報名表中,親教師的審核項目中也有一項定力的考核,要求親教師應審核報名參加禪三者之定力;這是因為若無定力支持,不能降伏煩惱,心仍剛強難調,則見道後無能成功轉依於斷三縛結的觀行智慧,也無能成功轉依於明心後所證的第八識真如境界。不能轉依如來藏之真如境界,則其證真如之功德即不能證轉,證真如之功德不能現前,必然會發生否定真正真如境界而欲另覓想像中才有的真如境界之現象發生。徵之於 2003 年楊先生由於不具備定力而無法轉依第八識真如境界,是故余教導其親證之真如境界無法證轉,乃公然否定第八識之真如法性,倡言另有真如法性可證,並狂言真如出生阿賴耶識如來藏;此即是對大乘見道功德不能證轉之人,不能安於第八阿賴耶識之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者,不肯認取阿賴耶識之真如法性。凡此,皆因不肯如實親修無相念佛功夫,以致未曾發起動中定力,以致無法與所觀修的真如智慧相應所致;由此可見,欲證聲聞涅槃者,於實證前先修定力之重要性。

   《大寶積經》卷 57 云:【若人無定心,即無清淨智,不能斷諸漏,是故汝勤修。】在根本論《瑜伽師地論》卷 53, 彌勒菩薩也說:

    又復依止靜慮律儀 1 ,入諦現觀得不還果,爾時一切惡戒種子皆悉永害。若依未至定 2 證得初果,爾時一切能往惡趣惡戒種子皆悉永害。此即名為聖所愛戒。3

    這是由妙覺菩薩當來下生 彌勒尊佛的明確開示,三果人至少必須有初禪具足實證的定力作基石,才能支持斷除五下分結的功德,才能證轉三果人的解脫智慧與解脫正受;而初果人的見地與解脫正受,也要有未到地定的定力作基石,才能支持斷除三縛結的智慧與解脫正受,否則對於「惡戒種子」「往惡趣惡戒種子」,都是不能永害的。因為沒有相應定力的人,觀行所得智慧都只是乾慧而無實質,未來仍會因為惡因緣而使密宗的三昧耶邪戒對他產生影響,轉入密宗修學以致破戒而下墜三惡道中;或者空有初果智慧而屬乾慧,在名聞利養等惡因緣誘惑之下,仍會為了世間利益而故謗賢聖、妄謗正法;或是被世俗法五欲所誘惑而引生趣向三惡道的種子,違犯重戒而導致下墜三惡道中。由此可知,藉由次法的修學而發起定力,先調伏剛強心性而後求證涅槃的重要性。

    定力的重要性,在於定力可以伏惑;當學人有了正確的觀行智慧時,若有能夠伏惑的定力時,斷結的轉依及證真如的轉依都能成功;若無定力作為助緣,則斷三縛結及證真如以後,縱有智慧,也將只有乾慧而不能轉依成功。是故善知識幫助其實證以後,見道之內涵對他而言只是知識,其見道之功德無法證轉,即非真實見道之人;未來將會繼續在見道之內涵(譬如二乘見道的斷三結及大乘見道的證真如)上面,不斷地產生疑問而糾纏不清。《大般涅槃經》卷 31〈師子吼菩薩品 第 11〉也有如是開示:【善男子!如拔堅木,先以手動,後則易出;菩薩定慧亦復如是,先以定動,後以智拔。】4 要先有修定過程而獲得定力以後,剛強難調的心性先被定力降伏了,然後再以智慧證轉才能如實斷除結使。以此緣故,平實於弘法初期發行的《無相念佛》及《禪─悟前與悟後》中如此主張,於隨後相繼出版的諸書中也不斷地有相關的各種開示,並非近年才開始要求會員們要有基本定力,例如平實主張證悟之各種條件中,有一項是必須有基本的定力——未到地定;在《優婆塞戒經講記》第六輯 85 頁說:「你證悟的福德夠不夠,就看你對正法的護持。當然護持有很多種,而見道資糧也有很多種:定力、慧力……等。」這是公元 2005 年底所說之法義。

    在更早的 2000 年出版的《宗通與說通》181 頁亦曾說明:

    學人欲求明心——入大乘別教真見道位,必須心細,如來藏行相微細,非諸粗心大意之人所能明證故。為諸學人見道明心故,當先令彼勤修基本定力,時時住於一心不亂淨念相繼之境,而不妨礙世間諸行。

    同書 185 頁亦有是說:

    因緣不具者,大約有五:一者信力未足,謂是人熏習佛法以來,時劫尚近,於十信位之菩薩六度萬行,尚未圓成;於三寶所,信未具足,未能遠離外道知見,未能遠離外道歸依,是名信力未足。二者定力未充,謂是人心浮如海浪,攀緣如猿猴,不定如意馬,性燥如猛火,昏沉如冬蛇,不能四時住心一境、離諸攀緣、專心向道,是名定力未充足。三者慧力未足,謂是人熏習佛法以來,一向喜樂人天有為福報,於大乘菩提心不喜樂。

    並非近年方作是說。

    又,平實此世證悟之前已確定必須有未到地定為依持,見道方得有用,否則將無見道功德;由於平實悟前有此主張,因此認同李元松先生對未到地定的同樣主張,此事亦已載於書中:

    以前有一位大法師,私底下跟我說:「你啊!不要腳踏兩條船;腳踏兩條船,到後來會掉進水裡。」那時候他以為我在跟現代禪學法,因為那時候我還沒有破參,還在苦參之中;但我覺得李老師有一本書《與現代人論現代禪》,我認同他在書中的一句話說:「學禪的人要先能夠於未到地定得自在。」由於當時我認同他這一句話,所以就託人買了兩本,拿去他們寺院裡送給二位出家的好友,結果反而被他們打了小報告,所以我就被大師訓話了。(《金剛經宗通》第八輯,240 頁,此是依據 2008 年春天公開講經所說整理成文。) 

    平實於《維摩詰經講記》中亦有不少地方提及證悟前應有定力,主張必須先修學未到地定的定力,成就看話頭功夫,然後方能求悟。在《維摩詰經講記》第一輯 213 頁說:

    精進的結果,開始學禪,可是剛開始不懂什麼叫作禪,結果學到定去了,那個禪定也很好嘛!終於開始修禪定,也證得初禪或未到地定了,五住位就圓滿了。後來想一想:「禪定再怎麼修,還是外道境界,還是不能出離生死。」他想一想:「我還要更精進。」可是要精進什麼呢?精進學般若智慧啊!所以他開始學般若,就表示他開始進入六住位了。

    此亦說明,希求證悟之人,應該在悟前先證得未到地定。

    平實此世悟後也仍然認為必須有定力,才能幫助學人證悟。《維摩詰經講記》第四輯 185 頁說:

    在我們這個時代弘法,你必須從禪定開始,因為你如果不從禪與定開始,就無法度人,所以一開始就講禪與定。可是我們當年開始講禪時很麻煩,因為在講禪時大家聽不懂:到底你在講什麼?所以我們不得不停下來,教大家修學定力,所以改講無相念佛;因為參禪得要先會看話頭,可是話頭弄不懂,如何能參禪?本來我們是先教定,希望大家都有定力了,應該就可以看話頭了,沒想到還不行;所以《小止觀》講完了,大家也修練禪定很久了,接著講禪時大家還是聽不懂,只好再施設個方便,中途講無相念佛,鍛鍊大家的定力而不是定境,然後才講禪,終於才有人會看話頭,後來終於有人能夠悟入般若。

    證悟之前必須先有定力,所以《維摩詰經講記》第三輯 120 頁說: 

    但是菩薩證這三解脫門時,仍然不樂非時而求,非時而求的人一定不是菩薩。假使有人在大環境未成熟時,在自己的福德、定力、慧力都未成熟時而求證三解脫門,那就是非時而求。非時而求一定會產生煩惱,所以每天學佛修法時修學得很痛苦,到最後仍然一事無成。

    又如《維摩詰經講記》第四輯 250 頁說:

    那樣的精進,為什麼還找不到呢?因為心地還很粗糙,他無法感覺到自己身上有個如來藏;一定要心細了,漸漸有點感覺了:「我身上好像有個如來藏。」可是在哪裡呢?還是不知道;心細下來然後繼續再參,最後終於才能找到。既然還得要心夠細,當然得要修得基本的禪定功夫,所以還得要為他講定,特別是動中相應的定力。可是光有這五個就能悟嗎?也不行!因為方向錯了就永遠都找不到,所以還要教他一些般若的道理,讓他具足正知見。這樣六度具足了,聞熏完成了,眾生才有能力親證如來藏,所以要具足為他解說六度波羅蜜。六度波羅蜜講解完了,六個條件都如實勤修具足了,不證如來藏也難,不起般若智慧也難,因為一定會有一天證到如來藏。

   《維摩詰經講記》第六輯 36 頁也說:「怕的就是知見、定力與福德不具足,就難以悟入了。」以上都是講經時公開講過而整理下來的。

    不但如此,更早之前的公案拈提諸書中,已曾同樣主張必須先有定力才能求悟的開示。例如《宗門正眼》138 頁說:

    若學禪底人不重知解、不重分析者,則將永遠無證悟之因緣也!所以者何?謂證悟之人,最重要之事即是聞熏正確之知見,而後始是修學見道所須之基本定力也!

    200 頁中也說:

    如是離語言文字之觀行,平實名之為思惟觀,即是《瑜伽師地論》所說之「無相分別」也,乃是意識覺知心所有之功能,乃是禪宗破參者所應具有之基本定力

    於《宗門法眼》131 頁亦說:

    這能思、能見、能覺、能觀之心乃是前六識,於眠熟昏迷等五位中斷,是生滅法,既非真心亦非佛性。佛性雖不離見聞覺知之性——與六識見聞覺知之性同時同處運作,但非六識之見聞覺知性;若無定力、慧力、大福德,即不能眼見,便將能見、能思、能覺、能知之心認作佛性,便道佛性即真心,此名「凡夫隨順佛性」;有定力……者方能眼見佛性,名為「未入地菩薩隨順佛性」;初地以上菩薩眼見佛性離於覺照障礙,名為「已入地菩薩隨順佛性」。

    同書 201 頁說: 

    平實今世未離胎昧,以致初學佛時亦曾被此位名師誤導,親近修學六年,無有發明,只是出現了許多從未學過的證境——出現許多定境,亦出現往世所修之定法而自行增長了定力,卻都與此師所說迥然而異,亦是此師之所未知者。後來索性退休在家專事參禪,仍依此師之法勤修十九日夜,發覺依其禪法而修者,竟然是前無所證標的、現無觀行應有之知見、後無應得之智慧。如是檢討確定之後,即予捨棄,自己釐清方向與知見:知道禪宗的禪法貴在教人尋自真心,見自本性,便揚棄此師所授知見;於家中歷經十九日之晝夜苦參而放棄其法之後,第十九日下午改用自己釐清之後所得知見,憑藉自己自修而得之定力,方才破參。

    同書 203 頁中說:

    然而此師出道弘法以來,往往破斥他人以定為禪,眾人便不疑他亦是以定為禪;殊不知此師非唯以定為禪,並且連修定最基礎之未到地定功夫亦無,連宗門禪參究之前應先修得之看話頭功夫,一樣付之闕如,何有悟緣?

    同書 288 頁明確提及三果人必須先有未到地定,然後發起初禪方能實證三果功德: 

    又如三果人之離執,亦是由智慧而得;譬如二果人之貪瞋癡已薄,欲取三果解脫,於是深入觀行,現觀欲界五塵諸法悉皆虛妄不實,亦能令人沈淪生死而無有了期,於是下定決心斷除欲界愛;經由如是欲界法之觀行而生厭心,樂離欲界境界,於是以其未到地定之制心一處功夫,自然發起初禪而得遠離欲界貪愛,於是五下分結斷,成三果人。

    同書 360 頁則說明參禪人必須有定力:

    參禪人不可將意識修入「六處不知音」境界,謂如是境界只是二禪或以上禪定之等至位離五塵境界,仍處於意識境界中,非是宗門禪證悟般若實相之智慧境界;反須於修成定力—看話頭功夫—之後,將這具有定力功德的意識覺知心,不入定境中住,投入聲色一切六塵境中,尋覓與靈知意識同時存在的「六處不知音」之真心;萬勿將能知六塵之妄心意識遠離五塵而住,誤以為悟。(待續) 

1 「依止靜慮律儀」,謂證得具足圓滿的初禪而不退失,於諸威儀中皆依 止初禪等持位的功德而住,非指定境。

2 「依未至定」,是依止未到地定的等持位定力而住,非指定境。

3 《瑜伽師地論》卷 53,《大正藏》冊 30,頁 590,下 1-5。 

4 《大般涅槃經》卷 31〈師子吼菩薩品 第 11〉,《大正藏》冊 12,頁 548, 中 6-8。

    113.GIF

引用文章來源:正覺電子報113期目次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身外之物 的頭像
    身外之物

    身外之物的部落格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