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般若信箱[第4-目次6]--問二 、問三

11259735_1539170586345961_2269503909259206317_n  

二、正覺講堂的開經偈是“微妙甚深無上法,百千萬劫難值遇,我今見聞得證悟,願解如來究竟義。”我記得原文應是“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值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這話雖然不是經語(乃武則天作),但千百年來,教界已普遍認同,視為行家大手筆,並把它作為開經偈置於經首,所以建議不要改動,用原句就好。況且改了後,在修辭和意境上並沒有明顯的變化。

答:千百年來,佛門都將證悟視為遙不可及的境界,不敢奢望初地聖位菩薩所證的無生法忍,更不敢想望如來究竟無上的法義,這是武則天作開經偈的心理背景。然而,學佛的目的是成佛,不應以求解“如來真實義”為已足,而應進一步求證“如來究竟義”。正覺講堂因此修改武則天的開經偈,每次上課前,由親教師或已悟的師兄弟帶領大眾念誦一遍“微妙甚深無上法,百千萬劫難值遇,我今見聞得證悟,願解如來究竟義。”以激發精進成佛的雄心與氣魄。

 

三、《正覺電子報》有的文章缺乏正覺講堂的特色,在別的地方也看得到。

答:不知道您所謂的“特色”是指什麼?我們認為《正覺電子報》的特色,在於介紹正確的解脫道和佛菩提道。解脫道和佛菩提道是有次第的,有的作品是資糧位行者求道的心得報告,雖然還沒有見道的證量,但那種對佛法渴仰的心情,讓人十分感動,我們很珍視這樣的作品。

如來藏遍一切處,不一定要以佛學名相來宣說,有時候只是閒話家常,像趙州茶、雲門餅一般的平淡,其實是在宣說第一義諦。同樣的道理,明心的人也可以藉散文、新詩、小說等文學作品,宣說第一義諦;這些作品只有明心的人才能欣賞。

把佛法帶給..  

引用文章來源:正覺電子報第4期目次6

arrow
arrow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