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34.GIF

    3. 又《成唯識論》說:「世第一法無間而生及斷隨眠,非實如是。真見道後,方得生故;」這就是說,相見道位最後階段觀修安立諦的十六品心或九品心完成,連同在這之前的「內遣有情假緣智」「非安立諦」三品心,都是要先有真見道的體驗真如過程,依「證真如智」而作觀之後才能生起的緣故。也就是說,若沒有先證得真見道的智慧功德,就不會有相見道位依所證真如而在別相上面心心無間的觀修事相生起,也不會有後面相見道位深入斷除見道所斷異生性習氣種子隨眠的事情可以生起。單憑加行位的世第一法無間而生時,就想要證真如及斷隨眠,都不可能!必須真見道位證真如以後才行。因此,《成唯識論》才說「世第一法無間而生及斷隨眠,非實如是」;所以《成唯識論》在「非實如是」之後又說「真見道後,方得生故」,這也是說,從真見道位後轉入相見道位中觀行,由三品心及十六品心(或歸類為九品心)的觀行內涵,分別斷除見道所斷的所知障隨眠及煩惱障中異生性習氣種子隨眠等,都是必須等到真見道位的證悟體驗 完成以後,才能夠次第生起。

    若無真見道位的證真如智慧,就沒有後面相見道位的三品心及最後階段的十六品心(或九品心)觀行而斷盡見道所斷隨眠的事,證大乘阿羅漢果也就不可能了;因為若無真見道的根本無分別智,則後面斷除見道所斷所知障隨眠,及見道所斷煩惱障習氣種子隨眠的事,都將不會生起。所以從斷除二障中的見道所斷隨眠的事,就已說明必須先有真見道,然後才能在相見道位中次第斷除;當然這個斷除一定不是真見道位中就能完成的,因為所知障中的見道所斷隨眠非常寬廣難斷;而且大乘見道通達位中應該斷盡的見道位煩惱障習氣種子隨眠,同樣不是幾世、幾劫就能斷除淨盡的,何況是真見道的短短一世或幾世時間裡就想要斷除淨盡?更何況在真見道前四加行最末位的世第一法中,都還沒有證得真如就想要斷除淨盡?當然《成唯識論》中要否定說:「非實如是。」而窺基在《述記》中的說法是明顯違背《成唯識論》的。得要等到經歷長時間觀修「非安立諦」三品心,這些隨眠已經 斷除大部分了,然後在最後階段觀修安立諦十六品心及九品心,把這些隨眠都已斷盡而證得通教阿羅漢果了,才是即將成為通達位的初地入地心菩薩,但這卻不是真見道位中單緣真如總諦的粗淺根本無分別智所能了知與觀修的;由此證明 窺基主張真見道位就能同時完成相見道而到通達位,因此錯把地前四十心都判為資糧位的說法,是不如理的;而且他的師父 玄奘大師早在《成唯識論》中以「真見道後,方得生故」,把他的邪見預先破斥過了,窺基註解時還是未能讀懂而作了錯誤的演繹。

    4.《成唯識論》中玄奘菩薩接著又說「非安立(諦)後,起安立(諦)故」,意謂:必須先依真如總相來觀修三品心等非安立諦的觀行完成以後,才能建立後面四聖諦等安立諦來觀修十六品心及九品心,然後才能斷盡大乘見道所應斷的所知障隨眠及煩惱障中大乘見道所應斷的習氣種子隨眠;根本論卷 55 也說必須先有非安立諦三品心觀修完成,才能成立後面的安立諦十六品心:「又即由此(三品)心勢力故,於苦等安立諦中有第二現觀位清淨無礙苦等智生,當知依此智故,苦集滅道智得成立。」這已證明必須依前三品心「非安立諦」的觀行之後,才能生起或建立十六品心等「安立諦」的觀行;所以四聖諦十六品心及九品心的觀行,非但不是在真見道前的加行位中觀修,而且是真見道位也還無法觀修,連相見道位的前三品心「非安立諦」尚未完成時也都還無法觀修的;但窺基認為在四加行位就得觀修四聖諦十六品心而得真見道時即可入地,顯然是謬誤很大的說法,也已落入玄奘菩薩在《成唯識論》中預破的過失中:「非安立(諦)後,起安立(諦)故。」

    這就是說,一定要在「非安立諦」之後,才能生起安立諦;顯然安立諦十六品心的觀行,一定是在真見道證真如之後,也是位在依真如妙法觀行非安立諦的三品心之後,已經明說這些觀行都是在證真如的真見道之後,都不是加行位中所能作的觀行;但窺基顯然不知不覺,誤把這三品心及十六品心的觀行放在見道前的加行位中,導致他註解《成唯識論》而寫出《成唯識論述記》時,依舊落入玄奘菩薩在《成唯識論》已經明載而預破的錯謬中。

    接著《成唯識論》中玄奘菩薩又針對後人可能會發生猶如窺基一類主張者的說法,預先反問說:「分別隨眠,真已斷故。」玄奘這句話是反問說:「你們主張大乘見道所斷的分別習氣種子隨眠要在入地時斷盡,又說真見道時就入地了,那麼在真見道時就應該把分別隨眠全部斷盡了,又何必建立相見道位觀修十六品心來斷盡分別隨眠呢?因為依你們的說法,『分別隨眠,真(見道時)已斷故』,當然不必於真見道以後再於相見道位中來修斷大乘見道位所應斷盡的分別習氣種子隨眠。」玄奘這句話是反問對方,而不是支持對方;平實上來所舉玄奘菩薩的前後四句都是反質對方,把對方主張一悟之時就能把隨眠斷盡、就能一時完成真見、相見、通達等見道三位的修證而入地的說法,正式提出反質。

    但是這種如同綱要式而文字太簡略的反質,由於言辭太簡略的緣故,證量不夠的人讀了,往往誤以為是在支持敵方的說法,於是往往認為《成唯識論》的說法前後自相矛盾,或是思惟時的方向產生偏差而轉為認取反質的語句為正說;所以正覺同修會裡某師舉出窺基錯誤的說法,來證明真見道位就是初地菩薩,認為窺基的說法是與玄奘菩薩在《成唯識論》中的說法相同,顯然是嚴重的誤會,且有很多錯誤;而古時的窺基閱讀《成唯識論》時,正好與他一樣落入同一種誤會之中,才會把四十心都判定為資糧位,錯把真見道、相見道、通達位判定為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修證,而將「分別隨眠,真已斷故」的反質說法,錯認為是支持他們錯誤見道的說法,便錯判真見道時即可入地而使會中的某師迷惑自喜已得入地,便敢三度對平實提出質疑而始終解不開心中的結。

    如今平實據實而說、而解、而演繹之,證明窺基與會中某師都同樣誤會了《成唯識論》中的正義,而以誤會後的錯謬見道內涵取來質疑平實的正確法教。這不禁令人有所感嘆:針對主張真見道後隨即可以完成相見道而入通達位者的謬說,玄奘菩薩於《成唯識論》中已經先舉出這四種過失來反問了,不意玄奘菩薩過後,窺基隨即落入了《成唯識論》預 先反問的四個修證上前後次第錯誤中:「諸相見道,依真假說。⋯⋯真見道後,方得生故;非安立後,起安立故;分別隨眠,真已斷故。」如今〔編案:這是作者於 2013 年 9 月所寫〕同修會裡的某師也和窺基同樣落入《成唯識論》在千餘年前預先反質之過失中,還舉出窺基誤會後的謬說,振振有辭指責同修會的法義不符《成唯識論》,導致今天平實必須加以回應而列入此書中,以儆來茲。由是不免損及窺基威望,實非所願;但有損於窺基者亦只是有關見道部分內容,《述記》之其餘所說雖非絕對正確,但大部分都是未悟之人可以信受者,平實於此必須預作聲明。而對窺基所說見道次第與內容之過失,冀望今人後人同皆得以預知邪見而遠離之,道業庶幾有成而遠離岔路。

    窺基原文《成唯識論述記》卷 10:問:「今以二障分別起種,名為此性,即二乘聖應名異生,未斷所知分別障故。」

    答:隨望自乘見道所斷種上立故,若定性者名已斷此性,自乘障無故,唯依煩惱種子立故。若不定者名為未斷,依二障種立異生故。若不爾者,不定性者應無異生性障。

  「若爾,無種性者既無自乘聖道,說何為異生性?」應說但依二障分別種上立異生性,不須別說,望自乘見所斷種上立故。「所知未斷雖曰聖者,尚名異生,此何位捨?」

    答:不同小乘唯修所斷世第一法與見道合捨,今大乘唯見所斷,見道無間道起時捨,依所斷種立此性故,與種俱捨。

    問:「若異生性,不定性聖未全斷盡故,仍得名異生,未全得無漏,應不名聖者。」

    答:異生之性通二障,不定之性已分斷,可名分斷異生性。二真見道名為聖,已得小分名為聖;未全斷盡故,不全名為聖。言不定性名異生者,非是全名,分已斷故。言「聖應爾」,分已證故。由此總應四句分別:有異生非聖,如全未得三乘聖道;有聖非異生,大乘者得見諦;有異生亦聖,如不定性聖未至十地中;有非異生非聖,如入無餘依涅槃界。1

    窺基說:「答:不同小乘唯修所斷世第一法與見道合捨,今大乘唯見所斷,見道無間道起時捨,依所斷種立此性故,與種俱捨。」

    辨析:小乘縱使真有所修的世第一法,亦唯在加行位,並非見道位,仍未能捨解脫道中見道所斷異生性;謂加行位非見道位故,則不應言「小乘唯修所斷世第一法與見道合捨」,必須見道斷三縛結後,方能捨棄解脫道所攝的異生性,在世第一法中並未能捨,唯在見道而得初果以後方能捨之。又,大乘見道所斷異生性種子極寬廣,非如二乘見道所斷異生性在斷除三縛結時便能頓捨;今窺基把大乘見道的真見、相見、通達合併於入地前的「四加行」中一併斷盡,進入真見道位而說為入地心,事實上是不可能的;因為還有相見道位應得的真如智─後得無分別智─三品心尚未證得,也還有煩惱障中見道所斷的三界愛習氣種子隨眠尚未斷盡,更有所知障中見道應斷的異生性尚未斷盡。假使窺基所說的真見道即是入地的事情是可能的,應該真見道時就把大乘見道所斷的所知障所攝異生性與煩惱障分別習氣種子隨眠都全部斷盡了,那麼《菩薩瓔珞本業經》中淨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往昔無量劫前修習般若,「正觀現在前」得真見道時應該就能一時斷盡,世尊又怎會說他們真見道後因為十劫之中無善知識攝受,是故退失而造惡業、下墮地獄?而玄奘菩薩也在《成唯識論》中反質預破說:「分別隨眠,真已斷故。」又何須轉入相見道位及通達位中方始斷盡?由此證明「真見道時不可能一併完成相見道位的內涵而立即通達」,故 世尊在經中才會有真見道位因無善知識攝受,導致一世乃至十劫之後退轉之說(註)。這已證明真見道位可能短至一世(因為有大善知識攝受故),但也可能長至十劫方始不退;乃至十劫之後仍然退轉(因無大善知識攝受故)。由是證明窺基所說真見道時隨即連同相見道功德一併完成而得通達的說法,很是牽強。(註:《菩薩瓔珞本業經》卷 1〈賢聖學觀品 第 3〉:【佛子!若不退者,入第六般若修行,於空,無我、人、主者,畢竟無生,必入定位。佛子!若不值善知識者,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我初會眾中有八萬人退,如淨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值惡因緣故,退入凡夫不善惡中,不名習種性人;退入外道若一劫、若十劫,乃至千劫作大邪見及五逆,無惡不造;是為退相。】 2 )

    窺基說:「答:異生之性通二障,不定之性已分斷,可名分斷異生性。二真見道名為聖,已得小分名為聖;未全斷盡故,不全名為聖。」

    辨析:那麼窺基主張真見道即入初地心,這時初地心仍應不是聖者,仍該是三賢菩薩嗎?卻又何言入地?而他自己這四句的說法,亦已自相矛盾而不自知。若依他的說法,入地的初地聖者是否該區分為全聖與非全聖呢?若他所說非全聖,是指二乘見道之人,勉強可通,亦僅能依大乘真見道位所破的所知障,或依大乘見道通達位所斷盡的異生性所知障,說二乘見道之人未斷盡異生性。但他們並非大乘人,不迴心大乘,則不須將其帶進大乘異生性中而說,因為他們在二乘法中見道時已斷盡解脫道所攝的異生性了,與大乘見道所斷異生性無涉。又,既說大乘真見道事,又何需扯進二乘見道者而並言真見與相見呢?

    若說基師所言是指大乘見道所斷異生性,那麼基師說:「二真見道名為聖,已得小分名為聖;未全斷盡故,不全名為聖。」亦復有過,謂基師亦承認大乘真見道時「已得小分名為聖」,既是聖人,為何卻又言「未全斷盡故,不全名為聖」?大乘教的真如實證者中只有賢人與聖人之分,焉有少分聖人、半分聖人、全分聖人之分?古來佛與諸菩薩聖教中未見有如此擅自區分者,唯除凡夫論師所說。由此亦證明基師將真見道、相見道、通達位合併在一時之間通達,必然自相矛盾而不能決。唯有依《般若經》、《瓔珞經》所說,唯有依根本論、《顯揚聖教論》、《成唯識論》所說,真見道位(解悟者除外)唯是第七住不退者,悟後依非安立諦真如心觀修「內遣有情假緣智」等三品心而到達第十迴向位,具足如幻、陽焰、如夢等三種現觀,再作安立諦大乘四聖諦十六品心及九品心的加行,依真如而證阿羅漢果,在已具足福德及初分無生法忍之後,生起增上意樂而勇發十大願,極度樂意無盡受持,然後方得通達大乘見道而得入地,成初地心。否則,真見道時無法斷盡異生性,在還有異生性存在之時就說已經入地了,窺基又應如何自圓其說?若辯稱只得真見道,尚未完成相見道功行而未通達,故仍有異生性;則應問言:「既然真見道後多剎那中,心心無間即能完成相見道位功德而得通達,為何您不在真見道位中順勢而為?遲到如今已經九年、十九年、二十九年,而仍然無力斷盡異生性?」彼又焉能置詞一答?是故不應如基師一般擅將真見道、相見道、通達位合併為一,企圖一時通達,否則必將引生其他眾多無邊過失,以是故言,真見道等三位不宜合併為一,自亦不許倡言真見道時即是入地心。

    窺基原文《成唯識論述記》卷 10: 

    論:「煩惱障中」「地前已伏」述曰:下文有二,初明二障伏斷位次,後釋妨難。初中先明煩惱障,以體性麁,三乘共斷,易可見故,分別種子不論二乘。說菩薩者於極喜地見道初斷,以見道位體性稍寬;乃至相見道後得智起位久時,猶名見道。今簡於相(見道),唯真見道;真見道中唯取無間惑滅智生,故說初斷,非相見道亦能斷故。然此分別煩惱現行,瑜伽五十八等說,世間道唯伏俱生若愛、若恚、隣近憍慢,不言能伏分別煩惱。此據異生、二乘性等說,若直往菩薩彼障現起地前已伏,故前卷云唯能伏除分別二取。此在加行位,若資糧位,此麁現行亦能伏滅,二細現行即未能伏。至加行位,分別細者亦皆能伏。由此菩薩正願、勝解世間道力,邪見、疑等伏而不行,非以六行。有所欣厭菩薩不為,非此菩薩無此能也。緣起經說,內法異生若放逸者無不共無明故,邪見等未必皆起;即資糧位已不現行,唯分別貪等二位不起,故論總言地前已伏 3 。

《成唯識論》卷 10 原文【煩惱障中見所斷種,於極喜地見道初斷,彼障現起地前已伏。】4 意謂:【煩惱障中大乘見道所斷的習氣種子,於極喜地的見道通達位中初次斷盡;這類習氣種子的現起狀況,在入地之前已經降伏但未斷盡。】是說煩惱障中的大乘見道所應斷除的習氣種子(真見道應斷者、相見道應斷者、通達位應斷者),在初入地的見道通達位中初次斷盡成阿羅漢,是指大乘見道通達位中應斷盡的煩惱障所攝習氣種子。

    窺基說:「初中先明煩惱障,以體性麁,三乘共斷,易可見故,分別種子不論二乘。說菩薩者於極喜地見道初斷,以見道位體性稍寬;乃至相見道後得智起位久時,猶名見道。今簡於相(見道),唯真見道;真見道中唯取無間惑滅智生,故說初斷,非相見道亦能斷故。」

    辨析:窺基這些註解已證明他同樣落入淺智之中,竟說大乘見道通達位所斷盡的煩惱障中見道所斷習氣種子,在真見道位就能全部斷盡;難道大乘見道所斷除的煩惱障相應異生性種子,同於二乘見道所斷除的煩惱障相應異生性種子?若是如此,又何必言大乘「見道位體性稍寬」

    窺基說真見道、相見道、通達位都在初地的入地心中一併完成,然而,大乘相見道位、通達位中所應斷盡的煩惱障習氣種子,不必俟相見道、通達位中斷除,就可以在真見道時一次斷除嗎?難道相見道、通達位中對煩惱障中見道所應斷的習氣種子都不必有所斷,只在真見道位中就能全部斷盡嗎?但大乘見道通達位斷盡見道所應斷的煩惱障習氣種子時,方證得阿羅漢果,觀乎古今禪宗祖師已得真見道者,卻少有已證阿羅漢果者,卻同能驗證其真見道屬於真悟而非錯會,是如實證真如故。是故窺基主張真見道、相見道同在初地入地心中,是不切實際之謬說。

    窺基又說:「緣起經說,內法異生若放逸者無不共無明故,邪見等未必皆起;即資糧位已不現行,唯分別貪等二位不起,故論總言地前已伏。」

    辨析:觀乎二種緣起經中,未有說言內法異生或外法異生之分,亦未說言不共無明等,今且暫置不論。於大乘見道之通達位中(初地入地心中),煩惱障所攝大乘見道位應斷盡的習氣種子斷盡時,已得通教阿羅漢果,因為大乘見道的通達位是內法,並非二乘外法。大乘真見道位證真如時必得聲聞初果,唯除心不決定之退失者;此時依大乘別教之判教,名為外聖內凡的賢人;雖然仍非大乘法中的聖人,依二乘法的證境卻必然已是初果聖人;是故二乘解脫道見道所斷的異生性已同時斷除,但不斷除習氣種子。大乘真見道時同時斷盡煩惱障的三乘見道所斷異生性,然而煩惱障所攝的大乘見道應斷習氣種子,則要繼續進修至通達位中方能斷盡,這二者不可等視同觀。而今基師所說十迴向位前的四十心皆屬資糧位,尚非加行位,則通達位中所應斷盡的習氣種子豈非要等修道位中才斷盡?因為現見真見道位中不可能同時斷盡這些煩惱障所攝見道所斷的習氣種子,亦現見無人能在一世之中將真見、相見、通達全部完成而斷盡這些習氣種子成阿羅漢。

    若依基師所說,則是此世真見道後應能一年或一世之中完成相見道及通達位的功德,自應一世之中斷盡煩惱障所攝的大乘見道所斷習氣種子,必成阿羅漢;但真見道後其實未能斷盡通達位所應斷盡的習氣種子,因為那時只是初果人,但大乘見道的通達位入地心已是證得阿羅漢的解脫果,在根本論、《顯揚聖教論》、《成唯識論》中都如是說。

    所以說,必須在初住位開始熏習如是聖教,在第七住位真見道時觀行真如法性而且轉依成功,然後在相見道位中依「非安立諦」觀修而證「有情假緣智」,而在第十住位向內遣除這個假緣智歸於真如,使這個智慧與真如平等平等,具足十住位的真如,名為「內遣有情假緣智」的十住真如境界。轉入初行位以後,開始觀修而證「諸法假緣智」,在第十行位具足這個智慧時,仍要匯歸於真如的無所得境界而向內遣除「諸法假緣智」,使真如與諸法假緣智平等平等,成就十行位真如,名為「內遣諸法假緣智」。轉入初迴向位以後開始普遍觀修而證「一切有情諸法假緣智」,到第十迴向滿心時具足「一切有情諸法假緣智」,仍應匯歸於真如的無所得境界而遣除「一切有情諸法假緣智」,使真如與「一切有情諸法假緣智」平等平等,名為「遍遣一切有情諸法假緣智」,具足第十迴向位應證的真如境界,才是圓滿第十迴向位的般若實證。

    這個過程,就是《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經》所說的主要內涵。而這三品心「內遣有情假緣智、內遣諸法假緣智、遍遣一切有情諸法假緣智」,全都屬於「非安立諦」,換句話說,都是必須依所證真如才能觀行成功的;未證真如之人絕無絲毫智慧能作這三品心的觀修。由此可以證明,在第七住位證真如以後才有智慧能夠觀行這三品心;既然如此,這三品心的觀修當然是在真見道位以後,否則這三品心的觀修,便不能稱為「非安立諦」了。這三品心觀修完成了,表示在這個三賢位的觀修過程中,已經漸次伏除大乘見道所應斷除的煩惱障習氣種子了,然後再觀行安立諦大乘四聖諦十六品心及九品心而成為通教阿羅漢,然後依十大願而起惑潤生,再依十大願的增上意樂而入初地,才是大乘見道的通達位。

    在通達位中方能全部斷盡大乘見道所應斷的煩惱障習氣種子而成阿羅漢,始能入地;既然「非安立諦」三品心的觀修,必須依所證真如才能觀修,當然是在真見道證真如之後,不可能在真見道之前。而入地前的安立諦大乘四聖諦十六品心的觀修,又是在「非安立諦」三品心之後所觀修的,則是在真見道以後更久的事了,窺基怎能把這十六品心的觀修挪來真見道之前,而當作是真見道之前的加行位所應觀修的呢?所以,不論「非安立諦」的三品心或安立諦的十六品心的觀行,都是在真見道之後,絕無可能是在真見道之前;那麼窺基把十六品心的觀修判定在真見道前,他這個判教究竟正確與否?有智之人思之即知,自不待平實更增贅言了。 

    若如窺基錯將十信位及三賢位等四十心都判為資糧位,把大乘四聖諦安立諦十六品心的入地前加行,錯認為真見道前的煖等四加行,不免誤會在真見道位就已斷盡大乘見道應斷的習氣種子,就不免誤會真見道時已經入地了,然後必因異生性、見道所斷煩惱障習氣種子⋯⋯等問題不斷地出現而無法自圓其說,這都是因為有文字障或智慧尚淺所致,顯然《摩訶般若經》、《顯揚聖教論》中都已具說的道理,他是還不明白的;以致《成唯識論》中早已明載的「諸相見道,依真假說⋯⋯真見道後,方得生故;非安立後,起安立故;分別隨眠,真已斷故」等破斥辨正之理,窺基似乎都誤會成支持自己的論點,令菩薩摩訶薩們聽聞之後啼笑皆非。

    然而推究會中某師落入這些問題之中的原因,肇因於窺基將真見道、相見道、通達位合併在一起,又誤將五十二位階中的前四十心都判為資糧位,而將「非安立諦」後始修的 安立諦十六品心,說為真見道前所應觀修的內容,判定真見道即是初地入地心,誤導了某師;再因某師迷信古人而輕賤古人再來的今人,不信眼前善知識之教授而導致,有智之人則不應如其一般妄生迷信。讀者閱讀到此,再加上詳細比對經教原文及平實的解析以後,對於古來認為窺基大師的《成唯識論述記》是「奘師口述,基師手記」的傳說,究竟屬實與否,應該已有正確的認知了;所以平實認為「奘師口述」容有其實,然而「基師手記」必在事後而非當場,又因事後手記結果未經玄奘菩薩斧正潤色而無法修正錯謬之說,於是產生了嚴重錯誤的判教。大家可以想想看:玄奘大師既然寫了《成唯識論》,法義內涵已以文字明載於論中,又如何可能口授給窺基時,竟然講出與自己在論中的辨正完全相違的內容來?當知此事絕無可能也。

    寫到這裡,平實心中著實很無奈,近年被會裡某師再三質疑大乘見道義,他不斷地堅持窺基所說真見道即是初地心的說法才是正確的,二年之中前後三次質疑,並在親教師會議中二度公開要求本會必須同時承認窺基這種錯說的見道義理,要求正覺同修會同時認定窺基的謬說也是正確的佛法;但這將使了義正法與相似像法並存而成為破壞正法的狀況,是 世尊所不允許的,致令平實不得不指陳窺基法師在大乘見道(真見道、相見道、通達位)等分位中的諸多錯謬處,致使當代及後世學人對他失去許多恭敬之忱,真是罪過!

    然而這究竟是誰的罪過呢?若不是會中某師堅決主張窺基所判的錯誤見道內涵亦為正確,三次提出對本會大乘見道三個次第內涵的質疑,要求平實必須將佛菩薩所說及窺基對見道內涵的謬說並列,同時承認為「亦真」;平實於此情況下,為免彼師破壞佛法之事實成功,不得不對窺基在《述記》 中對大乘見道內涵的錯誤註釋加以列舉、辨析、評破。這真 是無奈之舉,所以就辨正到這裡為止吧,除非又有人繼續抬 出窺基其他錯說之理來非議《成唯識論》或根本論,或非議 諸經中 世尊所說的正理。

    最後平實要聲明的是:窺基大師的論註,大致上多屬正 確;其在修證上的參考價值,亦遠高於大多數古德的註釋;雖有少數地方(主要是大乘見道次第的內涵)有不少錯誤,綜合 而觀,瑕不掩瑜,仍應推崇為中國佛教史上極為難得的鉅 著,不應因平實上來所辨析之內容而全面否定之,仍應承 認其在佛教史上的崇高地位。最後要說的是:塞翁失馬、 焉知非福?會中某師如是三次質疑的結果,使平實不得不 對大乘見道的內涵,依據《般若經》、根本論、《顯揚聖 教論》、《成唯識論》的明載,加以列舉辨正並於增上班 課程中解說之後,已使會中增上班的同修們智慧大開,對 於開悟明心而得真見道功德以後應如何入地的內涵,已有 了更深入、更廣大的理解與現觀,或可說是因禍得福吧! 只是耗費了平實許多時間,令某些要事被延遲,以是緣故 不能無言。(待續)

1 《大正藏》冊 43,頁 583,下 1-24。

2 《大正藏》冊 24,頁 1014,下 6-13。

3 《大正藏》冊 43,頁 589,中 25- 下 15。

4 《大正藏》冊 31,頁 1585,上 6-7。

134.GIF

引用文章來源:正覺電子報133期目次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