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33.GIF

        又:《成唯識論》卷 9 中已有辨正,謂此三心為相見道義:【有義此三是真見道,以相見道緣四諦故。有義此三是相見道,以真見道不別緣故。】第一個有義所說,不是玄奘菩薩的看法;不能單單只依十六品心屬於相見道位所作的觀行,就把這三品心逕行判定為真見道,因為彼十六品心不能作為判定此三品心的標準。猶如有人把大學課程定位為學生學習的最終點,而把中學的課程判定為所有學生的首次入學,這是錯誤的判定,因為在中學之前還有小學的課程;同理,依真如所觀的相見道位三品心「非安立諦」的智慧,來作安立諦十六品心的觀行完成時,固然已是通達位,但不能因此就把「非安立諦」這三品心的觀行定義為真見道;因為真見道只緣於真如總諦而不別緣,但相見道卻是廣觀真如別相以外,又依真如而觀行五蘊及諸法等別相;猶如中學生依小學的所學而進修中學裡的各種課程一般,不該說中學生的所學就是初入學校的所學,而把小學的所學給棄置不理;所以不該說證得真如而作非安立諦三品心的觀行也屬於真見道,除非這三品只緣於真如總諦而不觀真如別相及有情假、諸法假,但這樣一來就不用建立為觀真如別相等的三品心了。但這三品心已明說是觀真如別相及有情假、諸法假等,不是單緣真如總諦,所以窺基認同第一個「有義」的說法而把這三品心的觀行,判定為真見道位,是錯誤的判定。也因此故,玄奘菩薩於第二個「有義」中說出自己的看法:真見道唯緣真如總相而不別緣種種相故(《成唯識論》原文:「以真見 道不別緣故。」是因真見道只緣於真如總相故),由此已證明窺基此說為謬,而窺基不能覺悟此義。

    窺基原文(《成唯識論述記》卷 6):

    論:「見所斷十」至「總緣諦故」(辨正)。述曰:下別解斷,於中有二:初分別,後俱生。分別中初總,後別,此初也。此中十種皆俱頓斷,以真見道總緣諦故,總緣四諦之真如。真如雖自相觀,望諦而說,並皆緣之,名總緣諦,至下第九斷惑中解,五十九說與壞緣諦作意相應故。煩惱雖九品,違一或三品智故,非如俱生九品諸惑違九品智故,數數修道方能斷之。然除利根由先聞、思力加行,以三界九地煩惱上下地九品各各為類,修道一時總斷,得第四果。1

    辨正:《成唯識論》卷 6 原文如下:【此十煩惱何所斷耶?非非所斷,彼非染故;分別起者唯見所斷,麁易斷故。若俱生者,唯修所斷,細難斷故。見所斷十,實俱頓斷,以真見道總緣諦故。】2

    窺基說:「此中十種皆俱頓斷,以真見道總緣諦故,總緣四諦之真如。」

    辨析:大乘真見道是由四加行圓滿而覓真如,非藉四諦觀行十六品心圓滿而覓真如,《成論》已說此理,故證窺基此說為謬。若有人真見道之前是藉四聖諦觀行先斷我見,這只是心中建立似有真如而修四聖諦以斷我見,猶如二乘人心中預立第八識(涅槃本際)常住而觀四聖諦以斷我見,殊無二致;是故大乘真見道位所緣的真如不與四聖諦相涉,而真見道後的三品心亦不緣於四諦真如,所以窺基說真見道位「總緣四諦之真如」,確屬錯誤的說法;因為真見道位只緣於真如總相,且《成唯識論》中已說「不別緣故」。

    復次,緣於四諦之真如,是觀修安立諦十六品心的事,已在相見道位三品心的觀修之後了,怎麼會是窺基所說真見道時或真見道前之所緣?縱使真見道前已曾觀修四聖諦,也只是能斷我見而與證真如無關,因為依窺基的說法是尚未證真如而修十六品心故,則成以己之矛攻己之盾。得要依四加行確立有一實法真如與能取、所取不一不異之正見,心得決定以後去尋覓真如(參禪)才能證真如,而觀修四諦本身是不可能使人證真如的。因此說,窺基把這十六品心或九品心判為地前才得真見道再往前推的加行位所修,不是依煖等四加行而求證真如總相的真見道,再依真見道功德進修相見道圓滿後的入地前所修,是錯誤的說法。

    縱使詭辯為真見道位能夠「總緣四諦之真如」,亦只是總緣四諦真如,並非相見道位中別緣各種四諦真如而證的三品心及十六品心或九品心的智慧,此時也仍在初果位或二果位中,並非真見道後入地前依現前之真如觀四聖諦十六品心、證大乘第四果。根本論中亦說大乘真見道位所必須的解脫道果證只需初果即可,不需第四果,所以二者不可混同。是故真見道時至多唯緣四諦真如總相,不緣四諦真如之別相;其實是唯緣真如總相而不別緣,《成唯識論》中已經明說故。所以應須心心無間、多剎那後轉入相見道位修三品心完成後,重觀四諦之時方緣四諦真如諸相。如是正理,《成唯識論》中亦有具說,窺基忘之而有彼說,有過。

    窺基說:「真如雖自相觀,望諦而說,並皆緣之,名總緣諦,至下第九斷惑中解,五十九說與壞緣諦作意相應故。」

    辨析:根本論卷 59 所說者,係指相見道位「非安立諦」中的三心作意相應,在第三心觀行完成頓時斷盡迷苦諦等見道所斷習氣種子煩惱(尚未斷盡迷集諦等見道所斷習氣種子煩惱),並非真見道位的作意相應。窺基此處聯結在真見道後說,易引人誤會。是故真見道位不緣四諦真如一切別相,單緣真如總相,如《成唯識論》所說。

    窺基說:「然除利根由先聞、思力加行,以三界九地煩惱上下地九品各各為類,修道一時總斷,得第四果。」

    辨析:窺基所說應改為「將入修道位前一時總斷,得第四果」,單由聞慧力及思慧之力不可能證得大乘通教第四果故。必須有真見道所緣真如總相智,以及相見道位「非安立諦」三品心的別相智作為基礎,才能進修「安立諦」四諦十六品心,此時才能證得大乘第四果,然後發起增上意樂才能入地;所以安立諦十六品心的觀行,仍在見道位的通達位中,不是修道位中所斷,是故窺基說「修道一時總斷,得第四果」,是把見道位中四聖諦十六品心的修行改稱為修道位,窺基有時又說是入地前(窺基也說此為真見道位前)的加行位所修,明顯都是錯誤的說法。

    再者,入地前觀四諦十六品心而圓滿的第四果必先得之,後再依增上意樂起惑潤生方得入地,成通達位,仍屬見道位故;十六品心的加行可以說為相見道位之後的入地前加行,不屬於修道位故,初地住地心起方是修道位故;然窺基說此十六品心是「修道一時總斷」,又說是真見道前的觀修,顯然錯誤。又,窺基判定修道位才證第四果,則與根本論卷 55 所說先證阿羅漢果而後入地的說法不符,也與《成唯識論》所說入地之前必須「永伏性障如阿羅漢」而留惑潤生,或者成阿羅漢以後起惑潤生的聖教相異。若依窺基所言「修道一時總斷,得第四果」,則通達位中將是未證第四果,仍須轉入修道位的初地住地心中方得第四果解脫功德,則非見道通達位前先得第四果,即與根本論及《成唯識論》所說相異,則二論所說入地前依真如修十六品心證第四果方成見道通達位的說法,便成為謬說;然非謬說,是故窺基此說有誤。

    窺基原文(《成唯識論述記》卷 7):

    論:「未知當知」至「可當知故」。述曰:體謂體性,位謂五位。體性居位,故名體位。根本位者,五十七云:幾不繫?

    答:後三、九少分。三者即三無漏根也,不取前位故。見道中如對法第九有十六心,此除末後心。問:何故見道通十六心,此根唯在十五心時?見道據見觀諦行故,即十六心皆是;此根有所未知而當知根,唯前十五心;以第十六,無所未知可當知故。此中類忍皆緣前心,其第十五心已緣,前心遍成訖,第十六心汎觀類忍;不同小乘證無為故,唯取十五心為此根也。

    問:此相見道在真見道後,真見道中已有無間及解脫道,解脫道中已得初果,何故相見至十五心猶此根攝?豈預流果亦此根耶?

    答:此不然,其預流果至相見道第十六心,見、相諦 圓,方始建立。非真解脫可名初果,故十五心猶此根攝,而非初果得有初根。義唯菩薩從真見後,亦不出觀即入相見,至第二心猶此根攝;至第三心相、見既圓,方極見滿,乃非此根,第二根攝。3 

    《成唯識論》卷 7 之原文:

    未知當知根體位有三種:一、根本位,謂在見道,除後剎那無所未知可當知故。二、加行位,謂煖頂忍世第一法,近能引發根本位故。三、資糧位,謂從為得諦現觀故發起決定勝善法欲,乃至未得順決擇分所有善根,名資糧位,能遠資生根本位故。4

    語譯如下

    【未知當知根的體位有三種:第一是根本位,是說在見道位中大多時間都有未知當知根,除非到了最後剎那通達的時候,對見道的內涵已經沒有所未知而可當知的緣故。第二是加行位,是說煖、頂、忍、世第一法,很接近見道而能引發根本位的真見道故。第三是資糧位,是說始從為了證得第一義諦現觀的緣故而發起決定勝善法欲,乃至還沒有獲得順決擇分之前的所有善根,名為資糧位,能遠資生根本位故。】

    窺基說:「見道中如對法第九有十六心,此除末後心。問:何故見道通十六心,此根唯在十五心時?見道據見觀諦行故,即十六心皆是;此根有所未知而當知根,唯前十五心;以第十六,無所未知可當知故。」

    辨析:1.此見道應言欲界地十六品心,否則即違通達位之理,則是妄謂通達位之見道內涵仍有未知當知根故,亦是妄言通達位對色界、無色界等上二地仍未知故。

          2.窺基既說「見道中如對法第九有十六心,此除末後心」,顯然他認為安立諦十六品心的觀行,到了第十六品心時對於見道內涵就沒有未知當知根了;但窺基又說這時只是真見道位,後面還有相見道位的三品心待修,顯然對見道內涵仍有未知當知根,怎能說這十六品心的最後一心已經沒有未知當知根?所以窺基判這十六品心在真見道前修,又判這十六品心的末後心已無未知當知根,這二個教判與他自己的說法全都自相矛盾,當然都是錯誤的教判。應當回歸根本論及《成唯識論》所說安立諦十六品心都在相見道位「非安立諦」完成後才觀修,是在這十六品心之前已有真見道與相見道二個分位必須先修;而見道的通達位是初地入地心,觀修這十六品心而證阿羅漢果,當然必須在入地前而非入地後的住地心中。

    又根本論及《成唯識論》中都說,觀修這十六品心之前還有相見道位的三品心「非安立諦」應修,相見道位前則有證真如的真見道位應證,而這十六品心的內涵並非煖、頂、忍、世第一法等四加行的內涵,二者迥然不同,顯然煖等四加行的觀修應在真見道位前而非入地前,則應依 世尊在《菩薩瓔珞本業經》中所示般若「正觀現在前」為第七住位為準,應判真見道位為第七住位,不該如窺基一樣判真見道為初地入地心。

    窺基說:「問:此相見道在真見道後,真見道中已有無間及解脫道,解脫道中已得初果,何故相見至十五心猶此根攝?豈預流果亦此根耶?答:此不然,其預流果至相見道第十六心,見、相諦圓,方始建立。」 

    辨析:窺基言,預流果要至相見道位第十六心方始建立。則有大過,謂欲入地者修十六品心圓滿時,要須證四果故;而根本論中則言,真見道位及相見道位,都必須有初果的實證作為所依條件,而初果的實證則必須有「未至定」為依憑故。窺基文中所舉質問者之所言其實正確,窺基駁之其實無理;因為真見道位中確實已證初果,在前舉根本論《瑜伽師地論》卷 55 中已有明言:「即前三心并止觀品能證見斷煩惱寂滅,能得永滅一切煩惱及所依事出世間道。」謂相見道位的三品心與後面十六品心的止觀品,可以使菩薩證得見道所斷的煩惱寂滅果及後世所依五蘊永滅的出世間道。換句話說,觀修相見道位的三品心時已是斷除見惑的初果人,後面十六品心的止觀品完成時,已是證得後有永滅的四果人,所以相見道位最後觀修十六品心至第十五品心時,固然仍有未知當知根,但對於解脫道的初果見道內涵而言,已無未知當知根,只是對於大乘見道的通達位尚有未知當知根。但窺基認為大乘真見道後轉入相見道位觀修十六品心時,仍只是預流果,則是認為真見道時既是入地又只有預流果,是入地後方始證得預流果,所以窺基說:「其預流果至相見道第十六心,見、相諦圓,方始建立。」那麼入地心的初地菩薩在解脫果上的果證就都只有初果,這與根本論及《成唯識論》中說入地時必須有阿羅漢的果證,全然相違。

    又窺基所說:「其預流果至相見道第十六心,見、相諦圓,方始建立。」指稱相見道位第十六品心觀修完成時,是大乘見道的「見、相諦圓」,是真見道、相見道完成而入通達位時「方始建立」初果。然而《顯揚聖教論》卷 17〈成現觀 品 第 8 之餘〉中說:

    論曰:從此無間無有加行,解脫見道所斷隨眠三心智生:一、內遣有情假緣智。二、內遣諸法假緣智。三、遍遣一切有情諸法假緣智。5 

這已經明白指出:相見道位的菩薩至少必有初果的實證,豈有可能在第十六品心觀行完成而入初地時,才只有初果?顯然窺基的說法是錯誤的。

    復有教證,《顯揚聖教論》卷 17〈成現觀品 第 8 之餘〉: 復次頌曰:次上十六行,清淨世間智;對治界地故,究竟事成就。

    論曰:從此諦現觀已上,於修道中有十六行,世出世清淨智生;謂於欲繫苦諦生二智:一、現觀審察智,二、現觀決定智。於色、無色繫苦諦,亦有如是二智。如於苦諦有四智,如是於集滅道諦亦各有四智,如是總有十六種智。復次如是現觀智,若聲聞等所得,為對治欲色無色三界雜染;若諸菩薩所得,為對治十種地障。如是當知諸所作事成就究竟,所謂轉依究竟,亦是現觀智究竟,亦名究竟現觀。6

    這也證明安立諦十六品心的現觀完成時,若是聲聞人的所得,是對治三界雜染,即是證得第四果成阿羅漢;若是大乘菩薩的所得,是可以用來「對治十種地障」,當然更必須有阿羅漢果的實證,因為對治十種地障的困難度遠高於對治三界生死雜染,已涉及煩惱障所攝的習氣種子的斷除,而非只是斷除煩惱障的現行故。由此也證明 窺基在大乘見道的內容上面是有些信口開河了。

    又《成唯識論》卷 9 云:

    若依廣布聖教道理說相見道有九種心,此即依前緣安立諦二十六種止觀別立;謂法類品忍智,合說各有四觀,即為八心;八相應止,總說為一。雖見道中止觀雙運,而於見義觀順非止,故此觀、止,開合不同。由此九心名相見道。7

    此謂相見道位最後觀修的安立諦十六品心,依止與觀的開合而別說為九品心,在相見道位的最末後觀修,仍說為相見道位,必然是在真見道位後。但窺基把這入地前所修的安立諦十六品心列為加行位,而非真見道乃至非相見道位,甚至判在真見道前,都屬錯誤的教判。

    窺基原文(《成唯識論述記》卷 9):

    論:「二者依觀」至「十六種心」(辨正)。述曰:五十五說,觀上下二地安立苦等四諦境,似法、類智生,是第二現觀位。乃至廣說,謂忍可欲樂智、現觀決定智,是現觀邊智諦現觀。顯揚十七說,法智、類智四諦智 不由行差別,然隨所作說其差別。真見道中亦可義說有十六心,十六心既爾三心亦然。今此約行差別說故,唯是相也,然彼文說下上地十六心者是修道。瑜伽五十五說見道,顯揚說修道,不是相違。然五十五仍說,從見道起有下上十六心生,從三心非安立見道起,作此安立諦觀,非全出見道,在修道中方起。彼文稍異,可細尋之。8

    辨正:《成唯識論》卷 9 原文:【二者依觀下上諦境,別立法類十六種心。】9 聯結前後文就是:「二緣安立諦有十六心,此復有二:一者依觀所取能取別立法類十六種心……二者依觀下上諦境,別立法類十六種心,謂觀……。」

    窺基說:「述曰:五十五說,觀上下二地安立苦等四諦境,似法、類智生,是第二現觀位。」

    辨析:如前一辨析所舉《成唯識論》文字說,相見道十六品心的這二種觀行,全都是在三賢位的三品心觀行之後,當然是在相見道之最後階段, 玄奘菩薩已說「非安立諦」三品心的觀修屬於相見道位故,而這十六品心的觀行又位在三品心之後,當然不可能如窺基所主張為真見道前的觀行。既是三心觀行之後的下一位階現觀中的二種,當然也不可能是在真見道之前,那麼窺基主張真見道之前作此十六品心之現觀,以及主張真見道就是初地心,即成邏輯自相背反的錯誤之說。

    窺基說:「真見道中亦可義說有十六心,十六心既爾,三心亦然。」

    辨析:1.「亦可」者,義說乃下地十六品心,無涉上二地十六品心之觀行。既說「亦可」,顯屬方便說而非決定說也,會中某師即不應引為憑證而破玄奘菩薩《成唯識論》中之所說。然而入地前這十六品心的觀修是要使人成就通教阿羅漢果的,當然必須涉及上二地(色界地、無色界地)的觀行,因此 窺基說不涉及上二地十六品心的觀行,也是錯謬的說法。

          2.如前所舉《成唯識論》中的文字, 玄奘菩薩已說三心屬於相見道,而此十六心是在三心後作觀,更當是相見道,應屬於相見道最後位,是即將入地時的加行,不可能在真見道前。但窺基愛作人情而認同別人所說,故於此處言「亦可」而並列謬說,已違《成唯識論》之理,更違根本論卷 55 所說,但他似乎不知此誤。

          3.其實如上所舉窺基的說法:「真見道中亦可義說有十六心,十六心既爾,三心亦然。」就把真見道證真如後始能觀修的三品心及十六心都歸類於真見道位中。但是如前所舉根本論與《成唯識論》中的說法,已說真見道只緣真如總相,不緣於相見道位所觀修的真如別相(七真如等),以此緣故《成唯識論》中說「以真見道不別緣故」,證明這三品心及後十六品心的觀行,都屬於相見道位的觀行,不屬於真見道位的觀行,因為真見道位中只緣真如總相,還沒有智慧能作這些觀行。但窺基註解《成唯識論》時,故意以「亦可」二字把 相見道位的三心及最後的十六心都歸類在真見道位中,導致 2012 年本會中某師及會外許多凡夫法師都誤認為真見道證真如時即是入地了,因此誤犯大妄語業而必須懺悔滅罪。 

    之所以會造成今天這些人的誤會,甚至使某師於前年出面質疑本會對大乘見道的道次第法義有問題,造下謗法大惡業;或是猶如該師今年(2013)第二度質疑本會的見道次第法義問題,而在本會為其證明無問題之後,轉而想要如同窺基一般,要求本會把錯誤的見道法義同時承認為正確的佛法,故而又第三次提出質疑,希望正確與錯誤的見道次第及實證的位階,可以並存於世而由本會承認其邪見為正確,這其實是同於窺基一般,愛作人情的鄉愿心態而導致。為永除如是後患,遵從 世尊教誨而破斥相似像法的流通,以免致令正法因此不彰,而使相似像法繼續遺害後世佛子,因此必須把窺基這一類錯誤加以拈提辨析,其實是被某師三度質疑所逼迫下不得不之作為。

    誠如 世尊聖教: 

   如是,迦葉!命濁、煩惱濁、劫濁、眾生濁、見濁,眾生善法退減故,大師為諸聲聞多制禁戒,少樂習學。迦葉!譬如劫欲壞時,真寶未滅,有諸相似偽寶出於世間;偽寶出已,真寶則沒。如是,迦葉!如來正法欲滅之時,有相似像法生;相似像法出世間已,正法則滅。譬如大海中,船載多珍寶,則頓沈沒;如來正法則不如是,漸漸消減。如來正法不為地界所壞,不為水、火、風界所壞;乃至惡眾生出世,樂行諸惡、欲行諸惡、成就諸惡,非法言法、法言非法、非律言律、律言非律,以相似法,句味熾然,如來正法於此則沒。」10(《雜阿含經》卷 32)

    以是緣故,為防大乘正法猶如聲聞正法在部派佛教第一次分裂後,開始逐漸被凡夫僧以相似聲聞法取代聲聞正法而漸漸滅沒,所有大乘正法中的實證菩薩們,都不該使大乘相似像法同時並存於世而逐漸取代正法,導致大乘正法逐漸消減而在最後滅沒。

    窺基說:「今此約行差別說故,唯是相也,然彼文說下上地十六心者是修道。」

    辨析:窺基把依真如而修安立諦十六品心的二種觀行,一方面指為真見道前之所應修,在此則又指稱是「在修道中方起」,又說「彼文說下上地十六心者是修道」,又全都指為修道位中所應修,則成為入地後的住地心中或二地等心才應修此十六心耶?即同前過,俱違《般若經》、根本論、《成唯識論》,自有大過也。

    復次,遍查《顯揚聖教論》卷 17,根本論卷 55,《成唯識論》卷 9 所說見道義理中,都不曾說這十六品心的觀行是修道位中所攝,是故窺基說「彼文說下上地十六心者是修道」,並不正確。

     又窺基既說「彼文」亦認為針對下欲界,及上色、無色等三地作四聖諦十六品心的觀行,屬於修道位,則依其意,應是過入地心以後的初地住地心中該作的觀行,而非入地心之前的十迴向滿心位為了入地所該作的觀行,那麼窺基就不該把這十六品心列在真見道前的加行位中所修,自律背反故。而根本論的「彼文」中並未如他所說的那樣主張,那麼他等於把《般若經》中、根本論中、《顯揚聖教論》、《成唯識論》中所說入地前應該作這十六品心的觀行而證阿羅漢果始能入地的聖教推翻了。

    窺基不但有這樣的過失,當他如此主張時,又與他在前面所主張的三品心、十六品心的觀行都在真見道位中完成的說法,產生了自相矛盾的結果,不論他所說十六品心的觀行是只觀下地(欲界地),或者兼含上二地(色、無色界)的觀行。明瞭這些道理以後,吾人究竟應該認同窺基個人前後不一的說法或認同《般若經》、根本論、《成唯識論》終始如一的聖教?而他說:根本論中的「彼文」亦如他所說。可是根本論中的文字並無如他所說一樣的開示,因為「彼文」卷 55 的白紙黑字記載分明,也說是要「緣先世智」,不是他說的能在 真見道位中一時、一月、一年、一世完成的;這不但是查證即知,我們也在 2013 年 9 月 7 日增上班的課程中,把根本論卷 55 中的聖教詳細講解過了,有增上班的會員四眾共同聽聞。這已證明窺基的說法是錯謬的,是違背根本論中的開示。

    窺基在最後說:「瑜伽五十五說見道,顯揚說修道,不是相違。然五十五仍說,從見道起有下上十六心生,從三心非安立見道起,作此安立諦觀,非全出見道,在修道中方起。彼文稍異,可細尋之。」

    辨析:1.如前所說,《顯揚聖教論》中並未說這十六品心是修道位所攝,反而是在見道位的「現觀邊智諦現觀」中說的,證明《顯揚》與《瑜伽》所說相同,並無相違,窺基之「不是相違」的聲明並無必要。又據本會 2013 年 9 月 7 日增上班課程中依根本論卷 55 已對眾明徵:卷 55 說十六心屬通達位前,故是在相見道位的最末階段所修,同於《成唯識論》 所說,絕非窺基所說「修道中方起」,亦非窺基有時所說的真見道前方修;是故仍屬見道(仍屬通達位前之相見道最末後位)方起,然後由此證得第四果而依增上意樂的清淨進入通達位。今依窺基所說而於論文中「細尋之」,證明「彼文」與正覺同修會所說並未稍異,只是窺基誤會而作此謬說,依舊證明窺基未曾通達大乘見道次第,故仍未入初地。

    如前所舉《瑜伽師地論》卷 55 聖教所說:「云何名為第四現觀?……從世間順決擇分邊際善根無間,有初內遣有情假法緣心生,能除軟品見道所斷煩惱麁重;從此無間,第二內遣諸法假法緣心生,能除中品見道所斷煩惱麁重;從此無間,第三遍遣一切有情諸法假法緣心生,能除一切見道所斷煩惱麁重。又此現觀即是見道,亦名雙運道;此中雖有毘鉢舍那品三心及奢摩他品三心,然由雙運,合立三心,以於一剎那中,止觀俱可得故。當知此諸心唯緣非安立諦境。」

    前已略敘這三品心的現觀已經是真見道後的相見道位,而安立諦十六品心的觀行又是這三品心之後,是即將入地前的觀行,怎麼會是加行位而非真見道位以後的觀行?而這三品心觀行完成,即將入地前應修這十六品心時已在相見道位中,窺基怎能說四十心全屬資糧位?而這三心各有止與觀,合立為三心之時的止與觀都在同一剎那中並存,故說「然由雙運,合立三心,以於一剎那中,止觀俱可得故」

    2.又《成唯識論》卷 9 針對真見道與相見道的次第,另有此說:【由此九心名相見道,諸相見道,依真假說。世第一法無間而生及斷隨眠,非實如是。真見道後,方得生故;非安立後,起安立故;分別隨眠,真已斷故。】11 意謂相見道位依真如而觀的四諦十六品心,又可依止、觀二品而歸類為九品心,也就是八心可得八觀,而這八心得觀以後全都同有一止,將這八個觀心與同一個止心,合說為九心;並說這九心都屬於相見道位,當然是在真見道位之後;若不是有前面的真見道智慧,就不會有後面的相見道位智慧,所以《成唯識論》才說「諸相見道,依真假說」,意謂非安立諦的三品心,以及這十六心或九心都是要依真見道而修,也要依真見道而假說有三品心及十六品、九品心的,所以不是在真見道時就可以生起這九心,也不可能是窺基所說在加行位就修這十六品心或九品心,更不是窺基說的真見道便能一時具足這三品心及十六品心而得入地;因為後面的三品心、十六品心都是相見道位中的事,而相見道是要依於真見道的總相智先證得以後,才能次第建立的,所以《成唯識論》才會說:「諸相見道,依真假說。」如前所舉根本論聖教中又說最後面的十六品心,要依相見道位的三品心才能成立,當然已證明相見道與真見道不是一時具足,而是有前後次第;同時也證明十六品心的加行,是相見道位的最末階段所修,不是窺基說的真見道前的加行位所修。但窺基對此等法義並無認識,所以把大乘見道的次第分位,自行建立真見、相見、通達三位 合併而無次第,認為可在一時之間同時成就,才把三品心與十六品心都定位在真見道位前修。(待續)

 1 《大正藏》冊 43,頁 455,上 24-中 5。

2 《大正藏》冊 31,頁 33,上 5-8。

3 《大正藏》冊 43,頁 502,中 19-下 10。

4 《大正藏》冊 31,頁 41,上 15-21。

5 《大正藏》冊 31,頁 562,上 27-29。

6 《大正藏》冊 31,頁 562,中 27-下 9。

7 《大正藏》冊 31,頁 50,中 6-12。

8 《大正藏》冊 43,頁 571,上 21-中 4。

9 《大正藏》冊 31,頁 50,中 2-3

10《大正藏》冊 2,頁 226,下 2-13。

11《大正藏》冊 31,頁 50,中 11-14。

133.GIF

引用文章來源:正覺電子報133期目次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