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24.GIF

    在世親菩薩所著的《攝大乘論釋》卷 6〈釋應知勝相品 第 2〉中說:

    論曰:住於佛住。謂不由功用,不捨如來事,佛住功德。釋曰:此顯無住處涅槃,不在生死故無功用心,不在涅槃故不捨如來利益眾生事。如此二義,由無住處涅槃故得成立,故說此涅槃名為佛住。1

    語譯如下:

   【《攝大乘論》中說:住於諸佛的所住。是說不由種種行而獲得功德力用,但也不捨離如來所行諸事,是諸佛所住的功德。釋論說:這是顯示無住處涅槃,由於早已不住在生死中的緣故而沒有絲毫需要再藉由修行而獲得功用的心行,又因不住在無餘涅槃的緣故而不捨離如來種種利益眾生之事。像這樣的二種真實義,是由無住處涅槃的緣故而得成立,所以說這個涅槃名為佛住。】

    《攝大乘論釋》卷 8〈釋應知入勝相品 第 3〉:

    論曰:四、由涅槃差別。謂攝無住處涅槃,以為住處。釋曰:此涅槃非是道果,是道住處。何以故?由菩薩行般若,觀察生死過失,故修道不在生死。由菩薩行大悲,觀眾生苦,起救濟心;雖不在生死而不捨生死,故不住涅槃。由道住此處,不執真俗二相生,故名無相道。小乘道則無此事。2

    語譯如下:

   【《攝大乘論》說:第四、由於有涅槃的差別。是說攝受無住處涅槃,作為如來的住處。釋論說:這個無住處涅槃不是修道所得的果報,而是修道最後的住處。這是什麼緣故呢?由於菩薩修行般若,觀察生死流轉中的種種過失,所以修道以後便不住在生死流轉之中。又由於菩薩行於大悲,觀察眾生的無量苦惱,生起了救濟眾生之心;因此雖然不住在生死之中而又處處受生以救護眾生,所以就不捨離生死,以此緣故而不住於無餘涅槃中。這是由於佛道而住在這個地方,也不執著真諦、俗諦二相的出生,所以名為無相道。小乘道的二種涅槃中可就沒有這樣的事情了。】

   《攝大乘論釋》卷 12〈釋依慧學差別勝相品 第 8〉:

    論曰:由無住差別,住無住處涅槃故。釋曰:聲聞住著涅槃,如凡夫住著生死;菩薩不爾,見生死涅槃俱是分別所作,同無相性故,不住二處。3

    語譯如下:

   【《攝大乘論》說:由於無所住的差別,住於無住處涅槃故。釋論說:聲聞聖者住著於無餘涅槃,猶如凡夫住著於生死一樣;菩薩就不像這樣子,看見生死與涅槃二者全是分別心之所作,同樣都沒有真實相性的緣故,所以便不住於生死及涅槃等二處。】

    為何名為無住處涅槃?《攝大乘論釋》卷 12〈釋依慧學差別勝相品 第 8〉:

    論曰:由恒差別,於無餘涅槃不墮斷盡邊際故。釋曰:二人於無餘涅槃有差別故,智慧有差別。二乘於無餘涅槃無應化二身,以不觀他利益事故;無應身故墮斷,無化身故墮盡。菩薩於無餘涅槃恒起二身,無有邊際,何況法身?以自利利他圓滿故,有應身故不墮斷,有化身故不墮盡。4

    語譯如下:

   【《攝大乘論》說:由於常恆而有差別,諸菩薩於無餘涅槃不會墮於斷盡邊際的緣故。釋論說:聲聞人與菩薩於無餘涅槃的現觀有差別的緣故,智慧便有差別。二乘無學聖者於無餘涅槃沒有應身與化身,是因為不觀察他人解脫利益等事的緣故;他們沒有應身的緣故墮於斷絕,沒有化身的緣故墮於滅盡。諸地菩薩則於無餘涅槃之中恆常生起應身與化身,沒有中止的時候而不會有邊際,何況是第八識法身?是因為自利利他已經圓滿的緣故,所以有應身的緣故而不墮入斷絕,有化身的緣故而不墮入滅盡。】

   《攝大乘論釋》卷 13〈釋學果寂滅勝相品 第 9〉:

    論曰:諸菩薩惑滅,即是無住處涅槃。釋曰:二乘與菩薩同以惑滅為滅諦。二乘惑滅,一向背生死,趣涅槃;菩薩惑滅,不背生死,不背涅槃,故異二乘。菩薩此滅,於四種涅槃中,是無住處:一、本來清淨涅槃,二、無住處涅槃,三、有餘,四、無餘。菩薩不見生死涅槃異,由般若不住生死,由慈悲不住涅槃。若分別生死,則住生死;若分別涅槃,則住涅槃;菩薩得無分別智,無所分別故無所住。

    論曰:此相云何?釋曰:無住處涅槃,以何法為相?

    論曰:捨離惑與不捨離生死,二所依死,轉依為相。

    釋曰:若菩薩在轉依位,不與諸惑緣起處,故名捨離。或在出觀位,必起分別故,名不捨離生死。若偏觀前後明此二義,亦得一時具二義。若雙觀二義,必在一時。此二義並以依他性為依止,無住處涅槃以轉依為相,即轉二著。凡夫著生死,二乘著涅槃;菩薩得無分別智,不見生死涅槃有差別;雖滅惑,不住涅槃;雖起分別,不住生死。故此涅槃以轉依為相,此轉依即依止依他性。5

    語譯如下:

   【《攝大乘論》說:諸菩薩的煩惱障惑及所知障惑滅盡時,就是無住處涅槃。釋論說:二乘聖人與菩薩同樣以無明的滅除作為滅諦。但二乘聖人的無明滅盡時,一向都是背離生死,趣向無餘涅槃;菩薩的無明滅盡時,不背離生死,也不背離無餘涅槃,所以異於二乘聖人。菩薩這個無明滅盡時,於四種涅槃之中,是沒有住處的:一、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二、無住處涅槃,三、有餘涅槃,四、無餘涅槃。菩薩依真如境界而不見生死與涅槃有什麼差異,又由於實相般若的親證而不住於生死中,再由慈悲利眾的緣故而不住於無餘涅槃中。若是分別生死時,則是住於生死之中;若是分別涅槃時,則是住於涅槃中;菩薩由於證真如的緣故而證得無分別智,依真如而無所分別的緣故所以都無所住。

   《攝大乘論》自問說:這無住處涅槃的法相如何?釋論語 譯說:無住處涅槃,是以什麼法作為其相?

   《攝大乘論》說:捨離無明與不捨離生死,二種所依的分段生及變易生都已經死了,轉依智慧及解脫作為無住處涅槃的法相。釋論說:如果菩薩在轉依位,不與種種無明緣起安處,所以名為捨離。或者在出觀之位中,必定會生起分別的緣故,名為不捨離生死。如果偏觀前後而明白這二種正義,也可以一時具足這二種正義。若是雙觀二義時,必定是在同一時中。這二種正義同以依他起性作為依止,才能在三界中 示現及宣說;無住處涅槃則是以轉依作為法相,即是轉易二種執著。凡夫執著於生死,二乘聖者執著於涅槃;菩薩證得無分別智,依真如而不見生死與涅槃有什麼差別;雖然滅除了無明,卻不住於涅槃中;雖然生起了分別,卻又不住於生死之中。所以說這個無住處涅槃是以轉依作為法相,這個轉依即是依止於依他起性的蘊處界諸法而顯示出來。】

   《成唯識論述記》卷 10:

    論:四、無住處涅槃至故名涅槃。述曰:所知障者,顯唯菩薩得,非二乘。二乘不能出所知障故。大悲般若常所輔翼者,顯緣此涅槃,生智、悲故。或由智、悲,緣證如故,於生死、涅槃二俱不住。緣此雖起悲、智二用,體性恒寂故名涅槃。6

    語譯如下:

   【《成唯識論》所說:「四、無住處涅槃」到「故名涅槃」。窺基述曰:提出所知障的意思,是表顯這個無住處涅槃只有菩薩能夠證得,不是二乘聖者。二乘聖者不能出離所知障範疇的緣故。「大悲般若常所輔翼」這句話的意思,是表顯說,緣於這個無住處涅槃,出生智慧、大悲心的緣故。或者是由於智慧、大悲心,緣於親證真如的緣故,對於生死、涅槃二邊全都沒有所住。緣於這個無住處涅槃雖然生起了大悲、智慧二種神用,體性卻是永遠寂滅的緣故而名為涅槃。】

    窺基的弟子惠沼在《成唯識論了義燈》卷 1 中有著不同的說法,若從分證上面來說,亦可名為已得無住處涅槃:

    問:「菩薩得無住處涅槃已不?」答:得。何以得知?《攝論》〈智殊勝〉中云:「菩薩遠離如是處所,般若、大悲皆具足故,能正安住無住涅槃。」又〈辨菩薩.聲聞智差別〉中云:「謂無住涅槃為所住故。」「若爾,亦云菩薩四畢竟差別者,謂住無餘依涅槃界無斷滅故。」答:此非成難,下論釋中「又若諸菩薩得成佛時所證法身,窮生死際無斷盡故」,無住處中直云菩薩住,不言成佛故。7

    這就是說,《成唯識論》中是以嚴格標準而說賢位菩薩上至妙覺位中,都只證得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未證無住處涅槃;但惠沼是從分證的層面來說,亦可說菩薩們開悟後證得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時,就已分證無住處涅槃了。因為無住處涅槃的建立,是由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實質而施設的緣故。

    依本質說,如來所證方是究竟清淨涅槃,《大般涅槃經》卷 18〈梵行品 第 8〉:【菩薩施時如法求財,不侵彼施此,是故成佛得清淨涅槃。】8 意思是說,諸佛如來於菩薩位中行施之時,不以非法所得財物布施,全都是如法求財而行布施,絕不以侵欺眾生所得的財物而作布施,以此緣故成佛時所證的涅槃是清淨涅槃;這與二乘聖者尚有往世業行習氣種子未得全部清淨,所證涅槃即非清淨而有不同。 

    又《四童子三昧經》卷 2:

    佛告阿難:「阿難!汝見此四童子已不?從四方來,面如滿月,過日光明,蔽四天下,威德特尊;齒白明耀,發智慧光,得大精進,入甚深智,成就功德;識智了達,有深信行,謙卑慚愧行業滿足,意見深遠得正念定,智慧善巧有大方便;第一總持,為諸眾生隨順說法;增長善本,於無量億百千佛所種諸善根。各住四方,各於佛剎聞我涅槃,各從彼剎諸如來所諮發啟請,生此剎土,欲聞見我及我名稱、說法利益功德之事,觀看今日如來後夜分時,於力士生地娑羅雙樹間,當入無餘涅槃、不思議涅槃、一切世間無等涅槃、一切世間希有涅槃、一切世間安樂涅槃、一切世間難伏涅槃、一切世間斷離諸趣清淨涅槃,如來當取如是微妙最上涅槃。」9

    這段經文中所說,如來「當入無餘涅槃、不思議涅槃、一切世間無等涅槃、一切世間希有涅槃、一切世間安樂涅槃、一切世間難伏涅槃、一切世間斷離諸趣清淨涅槃,如來當取如是微妙最上涅槃」,是由於 如來已斷除分段生死煩惱的現行,於成佛前二大阿僧祇劫已證得有餘涅槃、無餘涅槃;又斷除煩惱障的習氣種子隨眠,證得色陰盡、受陰盡、想陰盡境界,都無三界愛的絲毫習氣種子隨眠。又進而斷盡所知障隨眠,渡過變易生死而致無垢識中一切種子都不再變異;此時已盡識陰習氣種子,證得行陰盡、識陰盡境界,再也沒有無記性種子的生滅變異了,此時六根互通運作而無阻隔,才能證得「如是微妙最上涅槃」,這才是無住處涅槃的實證。

    諸佛無住處涅槃,要依菩薩因地所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而得。《金剛仙論》卷 10 已有明文: 

    明諸佛如來得出世正觀,見有為法本來寂滅即是涅槃性,不同聲聞見世間異涅槃,故厭捨有為而取涅槃。今言有為即涅槃者,是佛性妙有常住涅槃;明諸佛如來觀有為法即是性淨涅槃,既見性淨涅槃,斷二障永盡,得此妙智正觀時,能即得彼現果方便涅槃故,不捨有為而住涅槃也。10

    若究其實,此論已說「明諸佛如來觀有為法即是性淨涅槃」,是故諸佛的無住處涅槃,要因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實證,然後次第漸修而得,並非一悟可幾。又《華嚴五十要問答》卷 1:

    無住處涅槃通因及果。此有二種,約理量分二釋,如《攝論》。若一乘教,即唯有一大般涅槃,無有差別,廣說如《華嚴經》。11

    亦同此理,謂無住處涅槃之因,即是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一切菩薩無不由於因地所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而現觀真如,然後生起實相般若,次第進修八識心王唯識增上慧學而得無生法忍,然後進修十度波羅蜜多,次第滅盡五陰習氣種子,證得五陰盡智慧境界而得成佛。

   《大乘玄論》卷 3 說:

    涅槃備於三德,謂法身、般若、解脫。所以三德為涅槃者,略有四種義:生死與涅槃相對,生死有三障,謂煩惱業苦;對報障故名法身,對業障故辨解脫,對煩惱障說於般若。二者欲顯如來三業自在,有法身故身業自在,具般若故口業自在,有解脫故意業自在。三者無境不照名為般若,無感不應名法身,無累不盡稱解脫故,三德為宗。四者為對二乘三德不圓,有身智解脫不足,解脫亦圓則無身智,故名如來三德圓備。12

    意思是說,三德的圓滿具足,其實也是由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之實證而次第漸修完成。證得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時,即可現觀如來藏自身之真如法性,由真如法性而得現觀如來藏是本來自性清淨涅槃,雖然此一涅槃本來而有、非修而成,卻是不修菩薩道即不得實證。親證第八識如來藏時即知此心是萬法之所依身,名為證得法身,但法身德仍不具足,要待成佛方始具足。親證如來藏時即知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現觀一切眾生本來涅槃而一切眾生不知不見,凡夫眾生因此繼續輪迴;雖聖而愚的二乘無學因此而不得實相般若,捨壽即入無餘涅槃,無益於廣大眾生,是故二乘無學聖人皆無法身德;菩薩則因證得如來藏而有真如智,有智慧觀察實相法界而有般若德,但仍要待成佛之時方始圓滿具足。又因親證如來藏故現觀自身及一切有情同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然而一切有情不能知見、更不能證,如是現觀而有基於實相般若所生之解脫德,是故不急於斷盡我執而取無餘涅槃,次第修習三賢位之法,依相見道位之般若智慧修習,漸次邁向初地。如來則是三業自在:「有法身故身業自在,具般若故口業自在,有解脫故意業自在。」以三德悉皆具足圓滿故。故知「一悟即至佛地」之說,只是方便攝受眾生之語;一切菩薩要因實證真如而證得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方能次第進修而漸至初地,然距離佛地猶遙。

    入地以後應修十度波羅蜜多,但入地後應先側重於擴大六度波羅蜜多的修行,是依無生法忍而重新廣修六度波羅蜜多;於三地滿心位成就三昧樂意生身,證得色陰盡的境界(至遲應在五地滿心位前生起三昧樂意生身及證得色陰盡境界),此後每天若處在暗夜之時,永遠都是視物猶如白晝。於六地滿心位應證得受陰盡的境界,覺知心可以在自己的色身內外去住自由,不需入定以後才能進出,沒有任何障礙。然後轉入第七地中,修習方便波羅蜜多;到第七地滿心位已經是想陰盡的大菩薩了,這時由於三界愛的習氣種子已經斷盡了,所以任何離語言文字的極微細妄念(念頭、話頭)也都不存在了,終日都無任何一種離語言文字之極微細念現行,永遠如此,除非他依於願力而思惟應該為眾生作什麼,或為有緣人開示佛法;這時是「一倫死生,首尾圓照」,在三界中的生來死去、何去何從都已事先預知了;而且從此時開始,眠熟時也不再有無記性的夢境出現了,才能說是想陰已盡。從初地入地心至第七地滿心修行完成,歷時一大阿僧祇劫。

    七地滿心時已得念念入滅盡定之後,恐有不慎進入無餘涅槃之虞,世尊必然會來攝受,傳予「引發如來無量妙智三昧」,令七地滿心菩薩繼續趣向佛菩提道而不會誤入無餘涅槃,此時即轉入第八地中。轉入八地心以後,應該修習願波羅蜜多,於八地滿心位應證得「如實覺知諸法相意生身」,於相於土變化自在,行陰習氣種子已滅除一部分。然後轉入第九地中應修習力波羅蜜多,滿心位應證得「種類生無作行意生身」,同時具足圓滿了四無礙辯,行陰習氣種子又滅除一部分。接著轉入第十地中應修習智波羅蜜多,於滿心位證得行陰盡的境界;這時行陰習氣種子已經斷盡了,凡有所思、凡有作言、凡有所作,都因自意欲作而作,非無意義之事;一切無記性的身口意行,再也不會無意之間現行了,才算是圓滿十地心。這時十方世界諸佛共同為他遙作灌頂而成為法王子,菩薩道滿足,準備轉入等覺位中。等覺位菩薩猶如諸佛故名等覺,從此以後百劫修相好,無一時非捨命時,無一處非捨身處,世世布施外財與內財而無猶豫,藉此斷盡識陰習氣種子;凡有起念,都屬故意所作之念,永遠不再有不經意而生的無記業等念。如是百劫滿已,成就大福德後,方能轉入妙覺位中,觀察因緣而下生人間示現成佛、八相成道、三轉法輪而示現滅度。

    始從初地心開始,到十地滿心位,地地各有二障二愚應當修除,這個內涵,不屬於本書所應宣演之內容,是故只於前面略說修證得果後之功德法相,以免增上慢者悟後尚未通達前,妄自尊大而導致捨壽後下墮三塗。如上所說修證上應發起之功德,從七地滿心到十地滿心位,仍然要歷時一大阿僧祇劫方得成滿。關於滅除五陰習氣種子的五陰盡境界,詳細說明之內容請詳拙著《楞嚴經講記》,此書中不作細說;因 為對一般讀者而言,這沒有迫切的關聯性——與讀者眼前的修證沒有直接的關聯性,更與本書想要闡釋的涅槃無直接關聯,是故不說。

    這十度波羅蜜多,總共歷經二大阿僧祇劫方得圓滿。關於十度波羅蜜多的詳細修學內容,並非本書所應或所欲解說之內涵,僅於正覺同修會增上班課程中為諸已悟同修論說,是故本書僅針對與現代佛子容易淆訛及可能相關之見道與加行內涵而作說明,因為本書所說的內涵是涅槃及與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有關之見道,並非闡釋修道之次第與內涵故。詳說見道與加行的關聯,目的是鑑於佛弟子四眾往往悟後尚未斷盡大乘見道所斷異生性,易被大乘見道通達位方能斷盡之邪見遮障;往時亦多有悟後被惡知識或被自己的慢心所遮障,導致退轉而自以為增上,實質上已不能在第七住位常住不退,乃至於未來世必將下墮三塗;為預防如是惡事繼續發生於佛子身上,是故不得不說。

第二章 本來自性清淨涅槃

    第一節 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之本質即是真如

    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是施設法:依第八識心體之自性而說有真如,依真如法性而說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那麼真如究竟是什麼?真如即是第八識如來藏的真實而又如如不動的自性。

    所謂,是因為如來藏真實存在故說為真,也是因為如來藏能生萬法而有其外於七轉識之自性故說為真。復次,如來藏能生五陰世間故真,共業有情之如來藏能生共業有情所住的器世間故真;如來藏能執持有情所造一切善業種、惡業種、無記業種、淨業種故真;如來藏永遠沒有斷滅之時故真。以諸佛的宿住隨念智力窮究如來藏至無始以前,依舊無法了知如來藏是何時出生的,因為本來無生故說為真。如來藏是能生萬法之心,能生之心不可能被生,由此證明祂本自無生、法爾如是,故說為真。阿含部的聖教中說如來藏是「諸法本母」,證悟之後的現觀亦復如是,依如是聖教量及現量所觀,當然必定說如來藏心為真。若依實證而能詳細思惟者,當有更多如來藏真實之理可得,故說如來藏真實。

    所謂,是因為如來藏於一切世間境界都如,永遠不會因為任何境界變化而動其心;不論八風之中有哪一種風吹來,如來藏都不動其心;假設八風一起吹來,如來藏亦復如如不動其心,決不動轉,故說為如。有情造作善業應生欲界天上,如來藏即為其造作來世欲界天身,正當該有情大肆享樂之時,其如來藏依舊如如不動而名為如。有情造作禪定業應生色界天中,如來藏即為其造作來世色界天身;正當該有情住於禪定享受禪悅之時,其如來藏依舊如如不動而名為。有情造作無色定業應生無色界天中,如來藏即為其造作來世無色界之受想行識等「名」;正當該有情住於離念境界之時,其如來藏依舊如如不動而不領會其定境,故名為如。有情造作惡業應墮三惡道,如來藏即為其造作來世三惡道下劣欲界身;正當該有情受苦難過之時,其如來藏依舊如如不動而名之為如。真見道後於一切時中現觀,復於相見道位一切時中現觀,至通達位的初地心中及十地諸地位中,乃至成佛後的諸佛境界中現觀,如來藏心莫非如是如如不動,故當名之為如。

    合如是真實與如如之自性,如來藏名為真如。由如是永遠不變之真如自性故,說如來藏本來存在、法爾而有,非從他生亦非自生,更非因緣生及共生,本來而有、法爾如是;以此緣故,如來藏心即是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之體,是故說如來藏心有本來而有的種種自性,即是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中之「本來」正義。

    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之「自性」者,謂如來藏有各種自性,謂其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增不減、不一不異、不垢不淨……等無量自性之外,尚有能生萬法、能持一切種子之自性,是宇宙中一切萬法之本源,因果律實行之主體,並非純屬名言施設之形而上學一類名詞;更非六識論的應成派中觀師所說「緣起性空之別名為如來藏」,因為如來藏有其種種自性故,故名「自性」

    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之「清淨」義者,謂如來藏心本來清淨,迥無染汙,於三界六道有情身中永遠不動其心,是故永無愛厭取捨之心性。既無愛厭取捨之心性,則如來藏於各自有情身中運作不斷之時,即無所謂行善或造惡之心行。既無行善或造惡之心行,純一無記之性,則有情造惡之時,如來藏不墮惡性之中;有情行善而對善業之未來世果報生起執著之時,如來藏亦不執著,由是二故說如來藏本來清淨。縱使如來藏所含藏的有情種子有各種染汙,然而如來藏將這些種子流注現行出來時,其染汙性仍由有情五陰身心領受及運作,不與如來藏相應,故說如來藏本來之自性原已清淨。

    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之「涅槃」者,謂如來藏無始劫來不生不滅,永離生死;不像識陰六識世世出生以後又復死亡(中陰身入胎時即告滅失不復現起),世世之識陰六識都不能去到下一世,當知不從前世來。每一世之識陰六識等覺知心,全部都是嶄新的識,從來沒有從上一世移轉到此世來的識陰六識覺知心,因此人人都有胎昧,不離隔陰之迷,唯除已得三明六通或滿三地心之菩薩摩訶薩已有意生身者。但如來藏心無始恆存、本來而有、法爾如是不從他生,本來自在,即由如是本來自己已在、不生不滅、永無生死等自性,說如來藏本來涅槃。又二乘四果聖人不迴心者(屬於定性聲聞聖者),捨壽而入無餘涅槃時,滅盡此世五蘊身心、滅盡自己十八界而不受後有,迥無一法存在時,仍然只是各自的第八識如來藏獨存,離見聞覺知又無證自證分,迥然無我而不知自己正在無餘涅槃中,無知無覺之境界中無智亦無得,永離三界分段生死而名無生,名為無餘涅槃,其實仍是如來藏獨存之離見聞覺知境界。

    合如是本來性、自性性、清淨性、涅槃性四者,名為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然而如是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之境界,其實即是第八識的真如境界,乃依第八識的真實與如如境界而施設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若非第八識如來藏恆時不斷地顯示其真如法性,則本來性、自性性、清淨性、涅槃性等四者都將無所成立,是則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即不能現觀,則無能實證之。然諸菩薩摩訶薩隨 世尊修學,由實證第八識如來藏故,能轉而互相傳授於有緣者,皆能不斷地重複實證而持續驗證之,即能觀察如來藏之本來性、自性性、清淨性、涅槃性;由心得決定及本有定力伏惑之緣故,必能轉依成功而依止真如法性,即得現觀如是四種自性,發起實相般若之根本無分別智,名為真見道;繼續進修相見道位的各種智慧而名為相見道位之實修,以發起後得無分別智。至三賢位滿足時便能具足觀察如來藏之本來性、自性性、清淨性、涅槃性,名為具足親證三賢位之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者,即將轉入初地心中。以是緣故,說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依如來藏的真如法性而施設建立,故說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之本質即是真如。

    由世間法與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俱是第八識如來藏心之所顯性故,說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與生死流轉等悉皆不二,《攝大乘論》卷 2〈應知勝相品 第 2〉:

    有生無生無二,有滅無滅無二,本來寂靜、不寂靜無二,本來涅槃、非涅槃無二,生死涅槃無二。由如此等差別,諸佛如來依義密語,由此三性應隨決了。13

    語譯如下:

   【有生與無生不是二法,有滅與無滅不是二法,本來寂靜與不寂靜不是二法,本來涅槃與非涅槃不是二法,生死與涅槃不是二法。依於像這樣解說的種種差別,諸佛如來依真實義而說種種祕密法語,由這些道理,圓成實性、遍計執性、依他起性的正義,應隨於如是正義而得決了。】

    因為經由證真如而現量觀察,生與無生等二邊諸法全都是如來藏一心之所顯示、之所出生、之所壞滅,本來就應攝屬於一心如來藏,何處而有角立或互離之可說?故說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一切眾生亦有,一切證悟菩薩悉皆如是現量觀察無誤,只是凡夫、愚人不能證得真如而無法現觀。亦如《涅槃宗要》云:

    真如法性本來無染,故曰性淨,亦名本來清淨。涅槃即如如理,凡聖一味,是故亦名同相涅槃。14

    語譯如下:

   【真如法性是本來就無雜染,所以名之為自性清淨,又名之為本來清淨。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其實即是如來藏心本來如如的道理,不論是在凡夫或聖人身中,如來藏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永遠都是同一法味,由這個緣故就名之為同一法相的涅槃。】(待續) 

1 《大正藏》冊 31,頁 195,下 25-29。 

2 《大正藏》冊 31,頁 210,上 19-25。 

3 《大正藏》冊 31,頁 245,下 29-頁 246,上 3。

4 《大正藏》冊 31,頁 246,上 4-10。

5 《大正藏》冊 31,頁 247,上 27-中 18。 

6 《大正藏》冊 43,頁 596,下 16-21。

7 《大正藏》冊 43,頁 673,上 3-12。

8 《大正藏》冊 12,頁 470,下 8-9。 

9 《大正藏》冊 12,頁 934,下 20-頁 935,上 5。 

10《大正藏》冊 25,頁 873,下 16-23。

11《大正藏》冊 45,頁 523,下 1-4。 

12《大正藏》冊 45,頁 47,上 20-中 1。 

13《大正藏》冊 31,頁 121,上 24-28。

14《大正藏》冊 38,頁 243,上 21-23。

引用文章來源:正覺電子報124期目次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