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23.GIF

    肆、質問者言:大乘見道時就是入地了。

    再舉聖教,《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賢聖學觀品 第 3〉:

    若修第六般若波羅蜜,正觀現在前,復值諸佛菩薩知識所護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以前名為退分。佛子!若不退者:入第六般若,修行於空、無我、人、主者,畢竟無生,必入定位。1

    語譯如下:

  【假使修習第六住位的般若波羅蜜,當他的般若正觀顯現在眼前時;又有好因緣而得值遇諸佛與菩薩等善知識所護念的緣故,就可以出離第六住而進到第七住位,自此以後常住不退。從這個第七住位以前,都稱之為退分的菩薩。佛子!如果是不退的人,進入第六住位修習般若,精勤修行於空,無我、無人、無主的人,一定會證得無生,必定會進入決定位。】

    意思是說,般若正觀現前時,必須有諸佛菩薩等善知識所護念而指導他,才能出離第六住位,進到第七住位常住不退。若是沒有應身佛或菩薩護念指導,或是雖有菩薩護念指導,但他心中生慢、自以為是,不肯接受菩薩護念及指導,堅持己見,就無法真的進入第七住位中常住不退。這是還沒有進入第七住位中,不是進入了以後退失第七住位的功德;本質是由於他只知道真如的密意就開始生慢了,於是成為世間法中說的「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愚人,無法成功轉依,表示他的五善根(信、進、念、定、慧)尚未具足亦未圓滿,還沒有生起點滴的五善之力。依此而作下列反問,或許可以驚醒夢中人:

    一、 經中 世尊說的這個第七住位般若正觀現在前,是不是見道?這應該是真見道或相見道?甚或即是見道最後的通達位?

    二、般若的「正觀現在前」仍在加行位中嗎?您又有何根據而把修習相見道的非安立諦等三品心置於真見道位之前?否則怎能把真見道判為初地心?

    三、或者經文應該改為般若「正觀現在前」是入初地而非第七住位?

    四、或是不誑語的 佛陀一時打誑語了嗎?

    五、不必先修相見道位的種種觀行及修集廣大福德,堅決主張真見道即是入地心而與善知識爭執的人,極力用心於果位的爭取,是曾在第六住位「精勤修行於空,無我、無人、無主的人」嗎?是已經實修過四加行而觀得人我空了嗎?或是已經落入「我、人、主」之中呢?

    六、 像您這樣子誤執真見道必是初地心,而且幾年之中始終不肯依善知識的攝受解說而改正,能不能像 佛陀經中說的「一定會證得無生,必定會進入決定位」?您可以自己靜心思惟:自始至終都不肯接受善知識攝受指導而主張真見道即是入地,如是高抬真見道位菩薩果位的人,是 佛所說的第七住位常住不退的人嗎?

    又,見道有三:真見道、相見道、通達位。《成唯識論》卷 9:

    如自證分緣見分時不變而緣,此亦應爾。變而緣者便非親證,如後得智應有分別,故應許此有見無相;加行無間,此智生時體會真如,名通達位

    初照理故,亦名見道,然此見道略說有二:一、真見道,謂即所說無分別智,實證二空所顯真理,實斷二障分別隨眠……二、相見道,此復有二:……法真見道二空見分,自所斷障無間解脫,別總建立名相見道。……此三是相見道,以真見道不別緣故。2

    質問者就是死在這一段文字上,因為誤會論意了;也因為跟著未證的凡夫所作錯誤斷句而作了錯誤解讀,便跟著凡夫註解者一起誤會論意了。既然主張見道必是初地的人,所據聖教是《成唯識論》,平實便依上舉論中文字提出下列反問

     一、您不承認大乘見道有三個分位嗎?

    二、您認為真見道前不必有加行位的四種加行嗎?

    三、加行位不是在真見道前嗎?而是您所認為應在真見道與相見道位之後的通達位前嗎?

    四、真見道位沒有證真如嗎?您以為「實證二空所顯真理」的「真理」是什麼?您以為可將言語文字上或思惟想像的體會而稱為「實證」?

    五、真見道位沒有般若正觀嗎?您以為的真見道位的「道」在「體、性、相、用」各是什麼?又是因為什麼而稱為「見」、而稱為「般若正觀現在前」?

    六、觀修三賢位觀修非安立諦三品心的相見道位沒有證真如嗎?要等到入地時才證真如?

    七、通達位的證真如,與真見道、相見道的證真如,差別在哪裡?您知道嗎?若不知道,可以自行主張「四加行必定在真見道、相見道位之後」嗎?

    八、已證真如者追隨未證者的錯誤斷句而信受不疑,未稍疑心,是有相見道位般若別相智慧(後得無分別智)的人嗎?無「後得無分別智」的人可能是入地者嗎?

    九、《成唯識論》卷 9 中說:【菩薩得此二見道時,生如來家,住極喜地。】您第一次真見道就想進入極喜地?您不必像一切人一樣修完相見道位的三品心及入地前的十六品心等相見道智慧,單修四加行而得真見道時就可以入地?是誰特准您有這個特權的?沒有相見道位等智慧與功德,就算有大菩薩特准您入地了,會有入地時應有的功德(特別是見道通達位的智慧與解脫道的正受)嗎?

    伍、 質問者言:經教中的修法(加行)是有次第性——煖、頂、忍、世第一法。而教外別傳的禪宗法門是無次第性。但二者的見道內容卻是一致的。再者!二者的判果位階也不太一樣。

    答:若禪宗之修法(加行)無次第性,則應該不必平實施設參禪方法等修學次第,以及舉辦禪三精進共修的幫助,該質問者此世學佛之後應該就能自己悟入,又何需平實為伊教授三年半的禪法知見及禪三參禪時的幫助?事實上是禪宗證悟之時無次第性,但證悟前仍有許多修學上的次第性(加行)。唯識學上的真見道也是一樣,真見道證真如之時固無次第性,但證真如前仍同禪宗一般必須有修學過程及參禪過程,這也是加行。修學次第的過程,與證真如的一念相應,不應混淆。由是而舉下列反問,以利彼等作正確的思惟:

    反問一:

    1.您打禪三前有無參加禪淨班的課程增長「空、無我、無人、無主」等慧力?這是不是禪宗開悟前的加行?

    2.您有無作無相念佛的拜佛功夫修學定力?這是不是禪宗見道前的加行?

    3.您有沒有將無相念佛功夫轉為練習看話頭功夫增長定力?這是不是禪宗見道前的加行?

    4.您見道前有沒有修集應有的福德?這是不是禪宗見道前的加行?

    5.您見道前有沒有消減性障?這些是不是有次第性?是不是禪宗見道前的加行?

    6.您是自己參究出來的嗎?或是在平實的引導下參出來的?這引導是不是禪宗見道前的加行?

    7.您說早年曾進入未到地定過暗,是何時?是幾次?是張眼而坐嗎?若非張眼而坐,又不會無相念佛、看話頭,顯然那次坐入「過暗」境界中,只是昏沈睡著而昧略了五塵境界,醒來時誤以為已證未到地定過暗境界,只是誤會一場。

    8.有未到地定的人,不必定力極深就會無相念佛了;何況有未到地定過暗境界的更深定者,不可能不會無相念佛,那麼您為何在三、四年前即將開始執教時,還要在電話中問我無相念佛的念是什麼?等我講解了才會。既有未到地定過暗的極深定力,當年我在台中禪淨班以許多方便法講解無相念佛的淨念時,您應該一聽就會才是,為何後來執教之前還不會,還得再請問?〔編案:這種到執教前都還不會無相念佛的親教師,在正覺教團的親教師中,只有在早期人手不足的時候才有可能發生,而且是極少數的個案;這類極少數的個案,也終究難以抵禦種種造成退轉的惡因緣或習氣。〕

    9.縱使您真的體驗過一次未到地定過暗的境界,現在仍可在您想要進入時便能同樣進入否?若非想要進入未到地定過暗境界便能進入,即非親證;只是偶然撞見一次,便不是親證。例如平實曾經進入過色陰盡境界中,曾在十餘年前公開講解《楞嚴經》時說明過色陰 盡的境界,後來並已整理成文具載於《楞嚴經講記》第十四輯中,已在 2012 年出版了;然而平實終究不敢自稱已經實證色陰盡,因為後來想要重新再進入時,那個色陰盡的境界終究未再現前。

    此如《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 9 佛所開示:【又以此心研究澄徹,精光不亂;忽於夜合,在暗室內見種種物,不殊白晝;而暗室物,亦不除滅;此名心細密澄其見,所視洞幽;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3 以是緣故,平實終究不曾認定自己已證色陰盡境界,因為是「暫得如是,非為聖證」;若能「不作聖心」,可以「名善境界」,仍不得當作已證色陰盡境界。慢心深重之人若因此而自以為實證色陰盡境界了,公開宣示於大眾之中,則 佛已預先為此人開示說:「若作聖解,即受群邪。」同一道理,縱使您真的體驗過一次未到地定過暗境界了,但是後來想要同樣進入此一過暗境界時都未能入,即非實證未到地定過暗境界之人;應當如 佛所說而視為「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不聽平實此言,佛已說在前頭:「若作聖解,即受群邪。」何況您那個「入定」只是昏昧不知而非入定,因為您是連無相念佛功夫都不會的人,連粗淺的「未到地定」都不可能有,更不可能有「未到地定過暗」的定力。這是有智之人思惟即知的道理,千萬別把自己未來無量世的道業拿來開玩笑。

    反問二:

    1.您說「但二者的見道內容卻是一致的」,所以您認為禪宗的見道內容,是一時具足了《成唯識論》所說真見道、相見道、通達位的見道嗎?

    2.您認為四加行是通達位前應修,而認定見道就入地,那麼證悟的禪宗祖師全都入地了嗎?則為何六祖沒有道種智?為何僅能止於般若總相、別相上說法?又依您的邏輯,為何禪宗祖師都「入地」了,卻不盡然皆有禪定證量?這是經論錯了,還是您說的「但二者的見道內容卻是一致的」有誤?或是您堅持的「四加行是唯有通達位前修,而認定見道就入地」的見解偏執?還是您要再改口說禪宗祖師的見道不是經論上說的見道?若是如此,那又是何種「離經叛教」的見道?佛法中有這樣的「見道」嗎?

    3.您既然見道了,為何您現在還沒有道種智,以致於無法通達見道位的種種表相,導致提出質疑時處處破綻?

    反問三:

    1.您說:「再者!二者的判果位階也不太一樣。」既然見道內容一致,為何宗門的見道與教門的見道判果會不一樣?為何如此邏輯不通?

    2.您認為 釋迦如來的所悟不同於悟後演說出來的教門佛法嗎?否則為何判果的位階會不一樣?

    3.您認為禪宗的見道可以自外於大乘佛法嗎?可以與教門諸經所說的見道有所差異嗎?

    4.若見道內容相同而證果不同,則所悟般若應當不同,是耶、非耶?

    5.若所判果位不同,一定是所悟般若不同,所以見道內容應也不同;請問宗門見道與教門見道所見內容何處不同而導致判果位階不同?

    結論:若同是親證第八識真如,依於所證時同一種深淺程度的判果內涵,當然應該完全相同;因此,實證時只有所悟深淺差別導致位階高低差別而已,但位階高低的判果標準完全相同,不該主張判果會有不同。

    花絮:

    關於《成唯識論述記》的名稱,一般認為是玄奘大師口述之時或之後,由窺基大師手記,是故立此《述記》之名。然而,觀乎玄奘大師譯經數量之龐大,又觀其譯經時對「信、達、雅」三大原則之如實履踐,而且完全符合三量的精準情況,再考量玄奘大師回國後之處理寺院事務,或不時承蒙皇帝召見等等,如是時間寶貴而難得空暇情況,當知《成唯識論述記》絕無可能是於口述之時,基師立即逐字逐句筆記,再由玄奘大師當場認可而完成之;因為這必須花費大量時間於等候筆記及潤飾上面,如此又必然累及玄奘大師色身心力,而基師身為弟子,又何敢再勞煩師尊於辛苦口述之後,再來補正其筆記上的缺失呢?所以基師之手記必在逐次耳聞之後的夜晚或次日另行逐次整理為之。如是情況下,難免有聽聞之時無誤,但無法完全理解而導致後時已失去念心所功德,手記之時只能由自己所知而作註解,便有錯誤產生。例如平實早年詳細講解《成唯識論》時,有不少同修聽聞之時能知其意,但歸家之後重讀《成唯識論》時,竟已無法理解;而如是之人不在少數,衡之於窺基在《述記》中之註釋錯誤情況,以及他在《心經幽贊》中對大乘見道的判教全違《成唯識論》聖教的情況,已可理解也。 

    又,《成唯識論》是玄奘大師為令正法久住,而精心著述、辨正法義所特地寫下來之重要著作,其中法義論述之次第皆是自己建立及闡釋者,立義次第之精準與詳實,迄今依舊無人可以稍微比擬之;徵之於造論者通常僅能於論中顯示出其廣大智慧中之一小部分,非能顯示造論者全部智慧之事實,當知玄奘自身對於《成唯識論》之法義嫻熟無比,焉有可能教授予窺基時竟然自相違背而作出錯誤口述的行為?觀乎窺基《述記》中的註釋與玄奘大師在《成唯識論》中的論證不全然相同,亦可證明《述記》的文字內容並非玄奘口述,窺基當場筆錄而經玄奘所認可者。何以故?若窺基的《述記》是當場筆錄而經玄奘大師閱讀認可者,絕無可能產生與玄奘大師論中法義互相違背的情況,否則即表示玄奘大師對自己所造的論中法義依舊矒然不懂;然而世間不可能有如是不通的邏輯推論得以成立,是故傳言中所說的「玄奘口述、基師 手記」的事情縱使屬實,亦必是耳聞之後次日筆記或後時筆記,便與平實講授時大眾聞之得能信解,隨後返家重閱之時又有疑惑而致不解的情況,如出一轍。

    若窺基的手記稿件曾經玄奘大師過目而作修正時,必然不可能產生與《成唯識論》內容相違的情況,因為玄奘必然要加以修正使其無誤。然而,今從《述記》中的見道法義內涵,及其《心經幽贊》中所說大乘見道、加行、資糧位的判教嚴重違背《成唯識論》等大過以觀,顯示其與玄奘《成唯識論》中所說內涵嚴重背反,法義正訛之相差距離已經不可以道里計,簡直就是天地懸隔。若是手記之後曾由玄奘過目核可者,必不可能發生如是現象;由此證明,縱使「玄奘口述」屬實、「基師手記」亦屬實,但絕非當場手記而由玄奘當場過目核可;而其手記完成時,亦必定未經玄奘審定,是故乃有平實如上辨正所顯示之種種大過。真有內明智慧而達七住位、十行位、十迴向位或已入地之一切菩薩眾,閱讀平實上來說明及論證以後,必當認同平實如是所言,凡夫論師即無論矣!

    咐囑:

     經過上面的舉證、說明、探究、反問之後,大眾對大乘見道的內涵應該已有基本的理解了,此時平實不免引出百丈禪師的話警覺佛門四眾:「見與師齊,減師半德;見過於師,方堪傳授。」黃蘖禪師自始至終都只認定自己的師父是百丈禪師,不曾妄想要跳過百丈禪師而直接承嗣馬祖大師。悟後的見地若能與幫助自己證悟的上師相等,所能獲得的功德也才只有上師的一半,因為自己在般若上的悟入是由上師幫助才成功的;悟後的見地若能超過幫助自己證悟的上師,方能堪受上師在悟後給予教導,畢竟上師開悟的時節遠早於自己,智慧增上的時間已很久了。而且,這還是談論同樣受人指導而悟的人,尚未論及有沒有自然智、無師智的差別。因此說,沒有無師智的人,切勿質疑幫助自己證悟的上師,更何況是質疑已有無師智的上師,否則即是愚人也! 

    無師智的意思是說,未離隔陰之迷的再來菩薩,雖然被凡夫或邪師誤導了,他仍然可以自行建立功夫、證得深定,然後自己悟入而不依憑上師;表示這是往世早已證悟的再來菩薩,不必依靠上師幫助便能自己悟入,乃至禪悟的知見已被上師誤導至完全錯誤的方向時也是一樣。如果徒弟是在這樣具備無師智的上師幫助下才悟入的,縱使悟後見地能與上師相等,他所能受用的功德也不到上師的一半,因為是在上 師的幫助下才能悟入,但上師有無師智而非由他人幫助方悟的緣故。然而話說回頭,在如此前提下,徒弟再怎麼聰明伶俐,他的見地事實上終究不可能真的超越上師;設或有一天真的超越了,也才只是堪受上師的悟後指授而已,因為上師已經悟後進修很久了,見地必然勝過當初教導徒弟之時。

    由於此故,平實於此誠懇奉勸少數會眾(不論他們在會裡的地位如何):若不想好好閱讀、思惟平實寫出來的書,只想自己直接鑽研故紙就妄想入地者,都是愚癡人。若能把平實的每一本書都好好閱讀、仔細思惟,全都沒有誤會了,見解自然通透,就不會有這種愚癡心想及行為。上面所提的這些問題,其實在《燈影》中已有詳細說明,而此師經過多年之後竟然還讀不懂《燈影》的內容,又不知道自己的主張有很多的大過失;此類愚行,都是由於親近惡知識所致,非是有智、有福之人。請這些極少數的會眾,要記得平實這些勸請,以後要多讀同修會裡的書、多在了義正法道場廣修福德、多除性障;也要少作白日夢,別老是想要一飛沖天、平步青雲一悟入地;能如此者,在道業上面才會快速進展。若不想在入地時應有的無生法忍及廣大福德、修除性障如阿羅漢等實修上面努力,只是繼續不斷地妄想高證果位而引據經教出來爭執,正是在不斷地增長異生性,捨壽之後,來世將會獲得的異熟果報也就可想而知,悲矣!

    第六節 無住處涅槃  

    無住處涅槃為最勝涅槃、究竟涅槃,《成唯識論述記》卷 10 云:

    述曰:一切有情若凡、若聖皆有初一,由此,經說一切有情本來涅槃。凡夫、二乘有學,未證後三涅槃。二乘無學不定性、未入地者,有初二;定性者有初三。直往入地菩薩,有初及第四。無學迴心入地菩薩,有初二及第四。如來具四種。有此六位差別故,若斷縛 得及得位次,同時異時,各應廣說。餘者如文可解,即三乘具不具也。4

    引述《成唯識論》卷 10 原文如下:

    涅槃義別略有四種:一、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謂一切法相真如理;雖有客染而本性淨,具無數量微妙功德;無生無滅湛若虛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不一不異,離一切相、一切分別,尋思路絕、名言道斷,唯真聖者自內所證,其性本寂故名涅槃。二、有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煩惱障,雖有微苦所依未滅,而障永寂故名涅槃。三、無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生死苦,煩惱既盡餘依亦滅,眾苦永寂故名涅槃。四、無住處涅槃,謂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輔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樂有情窮未來際,用而常寂故名涅槃。一切有情皆有初一,二乘無學容有前三,唯我世尊可言具四。5

    這意思是說: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是一切有情都同樣已有,但是凡夫乃至二乘聖者皆未能實證,並非已經實證。窺基把論中這個「有」字誤解作「證」字,所以說為「凡夫、二乘有學,未證後三涅槃」,語意則成為「凡夫、二乘有學已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然而實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人,都是真見道位的第七住菩薩,若如窺基所說,則是一切凡夫及二乘愚人都已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了,則世間不應仍有凡夫及二乘愚人可以如是名之,顯然窺基的說法錯了。

    又窺基說:「二乘無學不定性、未入地者,有初二;」 這意思是主張未入地菩薩全都已證三果了,才會有有餘依涅槃的實證;然而根本論中說,菩薩在入地前只要有初果的實證就夠了,不必然都要有三果的實證;直到即將入地之時加修安立諦十六品心及九品心時,方證第四果或頂品三果而得入地,所以窺基如是註解顯然錯了。

    窺基又說:「直往入地菩薩,有初及第四。」這便是主張戒慧直往的入地菩薩都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及無住處涅槃的實證,然而 世尊聖教及根本論中所說,都是諸地菩薩有親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容有二乘涅槃的實證而起惑潤生,但皆仍未證得無住處涅槃;因為所有菩薩都是要留惑或起惑潤生的,修至七地滿心之前的第八識都仍然名為阿賴耶識,乃至八地心後尚未成佛之前猶名異熟識而非無垢識,當然還沒有無住處涅槃的實證,所以窺基的說法不正確。 

    窺基又說:「無學迴心入地菩薩,有初二及第四。」則是認為二乘無學聖者迴心修學大乘法而得開悟之後,繼續進修而得進入初地,即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及無住處涅槃;然而《成唯識論》卷 10 明明說,諸地菩薩只證得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未證得諸佛的無住處涅槃,所以窺基對《成唯識論》的註解仍然錯了。但窺基的《述記》所說太廣,其中繁文並非初悟之人所能稍知,何況解悟及未悟如來藏之人,又何能 知?萬勿以己解悟之心據其謬說而執以為真,反來質疑並無 謬說之上師,否則即是無智之愚人也。

    無住處涅槃之定義,《合部金光明經》卷 1〈三身分別品 第 3〉云:

    善男子!如是受化之眾、諸弟子等,是法身影。以願力故,應於二身現種種相貌;於法身地,無有異相。善男子!依此二身,一切諸佛說有餘涅槃;依法身者,說無餘涅槃。何以故?一切餘究竟盡故。依此三身,一切諸佛說無住處涅槃;何以故?為二身故不住涅槃,離於法身無有別佛。何故二身不住涅槃?二身假名不實,念念滅,不住故;數數出現,以不定故;法身不爾,是故二身不住涅槃。法身者不二,是故不住於般涅槃,依三身故說無住處涅槃。6

    別譯《金光明最勝王經》卷 2〈分別三身品 第 3〉:

    復次,善男子!譬如無量無邊水鏡,依於光故,空影得現種種異相,空者即是無相。善男子!如是受化諸弟子等,是法身影,以願力故,於二種身現種種相,於法身地無有異相。善男子!依此二身,一切諸佛說有餘涅槃;依此法身,說無餘涅槃。何以故?一切餘 法究竟盡故;依此三身,一切諸佛說無住處涅槃。為二身故,不住涅槃,離於法身,無有別佛。何故二身不住涅槃?二身假名不實,念念生滅,不定住故,數數出現,以不定故;法身不爾,是故二身不住涅槃,法身不二,是故不住涅槃,故依三身說無住處涅槃。7

    以上經文的意思是說,諸佛如來所度化之眾弟子等,都是由各人的法身所生顯之影子。同樣的道理,諸佛如來以度化眾生願力的緣故,應於報身與應身示現種種相貌;然而於法身的境地之中,諸佛如來並沒有不同的各種異相可說。所以是依於報身與應身的境界,一切諸佛宣說有餘涅槃的境界;若是依法身而說涅槃時,就只說為無餘涅槃,因為蘊處界等一切所餘究竟滅盡而只剩下法身獨存的緣故。然後再依法身、報身、應身,一切諸佛說無住處涅槃;這是由於恆時都有報身及應身接引眾生的緣故而不住涅槃,但若離於法身時就再也沒有其他的任何諸佛可得。為何說報身與應身不住於涅槃中?是由於這二身假名不實,念念生滅,不得常住的緣故;而且報身與應身數數出現於眾生面前,由於不一定出現也不一定永滅的緣故;法身則不是如此,由這個緣故,說報身與應身不住於無餘涅槃中。然而法身是永遠不二的,所以法身也不住於般涅槃境界中,於是依此法身、報身、應身等三身的緣故而說諸佛的無住處涅槃。

    無住處涅槃,是諸佛之所住。《三無性論》卷 2 說:【八、佛住者,謂佛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住無住處涅槃也。】8 無住處涅槃之實證,其實是究竟滅除二乘涅槃貪,是滅除了對有餘涅槃及無餘涅槃的貪著,已經實證此二種涅槃而又遠遠超越這二種涅槃(因為更進一步滅除習氣種子及所知障所攝的過恆河沙數上煩惱了),又已滅盡所知障所攝的變易生死了,當然可以不住於生死之中,但卻又不入於二乘涅槃之中,於十方三界之中利樂有情永無窮盡,所以名為無住處涅槃。(待續)

 1 《大正藏》冊 24,頁 1014,下 2-7。

2 《大正藏》冊 31,頁 50,上 1-20。

3 《大正藏》冊 19,頁 148,上 3-7。

4 《大正藏》冊 43,頁 596,下 25-頁 597,上 3。

5 《大正藏》冊 31,頁 55,中 7-20。

6 《大正藏》冊 16,頁 363,中 5-14。

7 《大正藏》冊 16,頁 408,下 27-頁 409,上 10。 

8 《大正藏》冊 31,頁 874,下 28-頁 875,上 1。

引用文章來源:正覺電子報123期目次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