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布施」相略探 (二之一) —正誠—

一、布施之意義及功德

       「布施」二字從梵文Dāna轉 譯而來;「檀那」為Dāna之音譯, 意譯為布施。隋 慧遠撰《大乘義 章》卷十二解釋布施之義:「以己 財事分布與他,名之為布;輟己惠人,目之為施。」 平實 導師亦於《念佛三昧修學次第》第一篇〈念佛法門之殊勝與前 方便〉當中有如下開示:

       六度詮旨是菩薩法門。為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 定與智慧。布施有財布施、無畏布施與法布施;財施是 賑濟貧窮以及助成一切的善業。無畏布施是施予眾生安 穩、沒有恐怖。……而法施為佛法之布施;把我們所學 的佛法告知有緣者,使其同蒙法利。布施為菩薩修行之 第一度,亦為最重要之一部份,一個人想要求得禪定、 智慧的功德,如果過去生沒有做好布施,今生就會有許 多的障礙。

       由 平實導師之開示即可知布施為一切佛法修行的基礎,也是 菩薩行佛菩提道的第一步,亦為吾人欲求解脫痛苦、煩惱、無 明,及求悟明心、見性、見道、修道所需資糧之重要內涵。是以《梵志頞波羅延問種尊經》卷一:

       佛言:「我經中以施行為本,施行善者最為大種。其天 下尊貴者,皆施行善得耳,不以種得也。」

       承上可知,布施可分為三:財施、無畏施及法施。布施就 其積極面而言,以己之所寶愛惠捨施予所需之眾生,是名布 施。《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贊》卷一言:

       與淨妙物廣修財施,拔除恐怖修無畏施,勸修善業而行 法施。

       顯見積極面之布施就其樣態,可劃分為有形及無形兩個面向; 有形面係以世俗法上所認可之有價之物而行布施(財施),無形 面則可區分為精神層面之撫慰依止(無畏施)及心靈成長之增上 解脫(法施)兩個層次。而《說無垢稱經疏》卷二亦言:

       布施有三:謂財施、法施、無畏施。貧苦良田,惠奉珍 物;處生死者,惠以正法;怖懼眾生,惠以無畏,俱以 無貪及彼所起三業為性。

      此係依據受施者之所需而作之區分,依布施對象之生活所缺、 或是昧於生死之理、或是心生憂愁恐懼之時,積極應機及時而 行財施、法施及無畏施。《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九提及:

       云何菩薩此世、他世樂施?當知此施,略有九相:謂財 施、無畏施、法施,總說名為能令眾生此世他世樂施。 財施者:謂以上妙清淨如法財物,而行惠施;調伏慳吝 垢,而行惠施;調伏積藏垢,而行惠施。調伏慳吝垢者,謂捨財物執著;調伏積藏垢者,謂捨受用執著。 無畏施者:謂濟拔獅子虎狼鬼魅等畏,拔濟王賊等畏, 拔濟水火等畏。

      法施者:謂無倒說法、稱理說法、勸修學處。

      如是一切總說九相,是名菩薩能令眾生此世他世樂施。 此中財施、無畏施,及此差別,能令眾生此世安樂。法 施及此差別,能令眾生後世安樂。

      依此論文之意可知以修集善法面向來看財施、法施及無畏施三 者之意涵:「財施之財物須為合於法理非偷盜而來,並合於戒 律如法的上妙清淨高尚之物;且財施可調伏慳貪吝嗇、調伏自 己積聚收藏的習氣,以捨棄執著受用享樂之心。」「菩薩行無 畏施乃是以解除眾生對於猛獸、鬼魅、暴政、盜賊及天然災害 之怖畏。」「法施則為說法時如理、不顛倒,並勸進眾生修學 佛法。」「財施及無畏施能令眾生此世安穩,法施則令眾生來 世得利。」

      布施就其遮止惡業面向而言,雖無施捨財物之表面作為, 但從除惡的角度來說,若能行人天善法(五戒十善)亦名布施。故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二十三言:

      不殺不瞋是無畏施,不盜不貪是財施,離口四過,不婬 不癡是法施。

若不殺不瞋,則社會祥和,人心無畏;不盜不貪,則勤勞所得 之財物無喪失之虞;行者言語清淨無妄語、兩舌、惡口、綺語 四種過失,並且不婬不癡,則為眾生所傾慕生信,進而生求法之心,於焉佛法之弘傳日廣。《大智度論》卷十四亦從持戒的 角度來說,有如是說明:

      檀有三種:一者財施、二者法施、三者無畏施。持戒自 撿不侵一切眾生財物,是名財施。眾生見者慕其所行, 又為說法令其開悟,又自思惟:「我當堅持淨戒,與一 切眾生作供養福田,令諸眾生得無量福」,如是種種名 為法施。一切眾生皆畏於死,持戒不害,是則無畏施。

行者不侵眾生財物,持戒不害,則眾生傾慕其行便生求法之 心,此亦說明遮止惡業面向之財施及無畏施可引發修集善業面 向之法布施。

      此外關於布施所引發之功德果報,《優婆塞戒經》卷四有 如是描述:若有於財、法、食生慳,當知是人於無量世得癡、 貧報。

      如上觀之,此世之貧困、愚癡及怖畏,係因過去累世不行 布施而得此惡果。今聞此言,行者應生布施之心,努力作為, 不唯求來世人天善果,更為修行累積資糧,否則如貧者日貧, 無本生息故,欲求修行,難有可為。若能行布施,則如大正藏 中古逸部的《天請問經疏》卷一所言:

      一、財施,由無貪善根成;二、無畏施,由無瞋善根成; 三、法施,由無癡善根成。

行布施能除貪瞋癡,此意三惡業漸趨淡薄,修行障礙較淺,復 以精進修行資糧具足,則見道之日不遠矣! 

二、布施之內涵以布施心情記事〈就像是今天的 我一樣〉為例

       以上略述布施之定義及其所引發之功德,而如何才能使布 施之行得以圓滿成就?則可參看《寶雲經》卷一當中之描述:

菩薩成就十法能具足檀:何等為十?法施具足,無畏施 具足,財施具足,不望報施具足,憐愍施具足,不輕心 施具足,尊重施具足,恭敬承事施具足,不求有施具足, 清淨施具足。……具此十事,是名具足於檀。

      此段經文明示布施圓滿需具足十種條件──財、法、無畏三施 具足,並以清淨、憐憫、不輕心、尊重、恭敬承事之態度布施, 對於佛法僧之供養,乃至對於一切受施者須能尊重及承事恭 敬,且於布施之功德秉持不望報、不求有之心態──其義分述 如下:

(一)法施具足: 

      云何名菩薩法施具足無希望心?自受持法為人演說,不 求利養不為名譽,為除一切眾生遇惡不為於利,心無高 下平等說法,若為王、若王等、旃陀羅等說法等無差別, 不以此施貢高憍慢,若能如是,是名菩薩法施具足

       菩薩說法,不求名聞利養,為世人解決親證佛法所遇之困 難,而不為一己之利,說法之心亦無高下之分,平等為眾 生說法,若為國王、同王者地位的貴族、下賤的貧民等, 都能夠說法平等而無差別,也不以自己能施法而貢高憍 慢,若能夠這樣做的話,那就稱之為菩薩法施具足。

二)無畏施具足:

       云何名菩薩無畏施具足?菩薩自離刀杖亦教人離刀 杖,於一切眾生生父母想、男女想、親友想,何以故? 佛說一切眾生從無始劫來無非父母男女,菩薩常於微細 中捨身而與,況復餘大眾生,是名菩薩無畏施具足。

       菩薩自身遠離暴力殘殺之行,亦教眾生離之,將一切眾生 視為自己之至親父母、子女、親友來看待。也就是菩薩知 道無量世以來,眾生之間互為眷屬至愛,都願意為親捨 身,這樣就稱之為菩薩無畏施具足。

(三)財施具足: 

       云何名菩薩財施具足?菩薩見眾生多作諸惡,便積聚財 寶而施與之,令離惡業安置善處。又聞佛世尊作如是 說:「檀是菩薩能除慳貪嫉妬之垢」,如佛所說習行於 施,不以施故而心自高,是名菩薩財施滿足。

       菩薩看見眾生過去累世造諸惡業,今世受貧窮之果報,便 將自己所獲得之財物施予眾生,讓能夠安置眾生遠離惡 業,並且能夠安置於善處。又聽聞 佛世尊的開示:「布施 能夠使得菩薩行者斷除慳貪嫉妒的垢穢」,所以遵從 世尊 開示而不斷修習行於惠施,並且不以能施之行,而心自高 舉,如此稱之為財施具足。

(四)不望報施具足: 

       云何菩薩不望報施具足?不為得眷屬故施,不為得親友故施,不為欲故施,菩薩作是念施,菩薩淨戒是常行法, 以是因緣故,是名菩薩不望報施具足。

       菩薩不為欲使眾生成為自己之眷屬、親友而行布施,不為 滿足私慾而行布施。菩薩以無眷屬欲之念而行惠施,如此 菩薩清淨戒行乃是菩薩恆常奉行之法,因為這樣的緣故, 所以謂之為菩薩不望報施具足。

(五)憐愍施具足:  

      云何菩薩成就憐愍施具足?菩薩見眾生飢渴受苦,裸形 弊衣,無所依怙,無歸、無趣、無居住處,離於福業, 便生慇重憐愍之心:「我今為苦眾生故,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但以眾生輪轉受苦,裸形弊衣,無怙、無 歸、無趣,飢寒困苦,我當何時為是眾生,作衣服飲食, 乃至歸依、舍宅,現有財物悉施與之」,雖作是施而不 生念,存有我人財物等想,如是施者,是名菩薩憐愍施 具足。

      菩薩見眾生受諸惡報,飢渴難耐,衣不蔽體,亦無歸處, 無所依止,無所歸趣,亦無住處,遠離福業,因為這樣便 生殷切鄭重的憐憫之心,而發心:「我今天應該為了受苦 眾生,而發起無上正等正覺之心,我當以現有財物悉施與 受此種種眾苦之眾生,製作衣服飲食令其飽滿充足,乃至 作為眾生急難之倚靠歸依,給予房舍作為遮覆的依止」, 雖然能夠作這樣的布施,而心中不生一念:「我布施財物 予眾生之想」,能夠這樣行惠施者,是名菩薩憐愍施具足。

 (六)不輕心施具足:

      云何名菩薩不輕心施具足?不分別施、等大悲施、不輕 心施、心不悋惜施、不瞋忿施、不憍逸施、不為得名稱 施、不為我能多聞故施,如是之施,名為專心施、尊重 施、恭敬施、自手施,如此等施,是名菩薩不輕心施具 足。

       菩薩布施不做種姓貴賤分別,以平等心大悲而施,不輕視 眾生之心而施,亦不吝惜而布施,不瞋忿而布施,亦不憍 逸而行布施,不為獲得好名聲而行布施,也不為了我能有 廣大的名聲所以布施,能這樣行惠施者,名為專心於布施 法的施、具尊重心的施、具恭敬心的布施,於布施之事親 力親為的自手施,能夠這樣行施者,是名菩薩不輕心施具 足。

(七)承事施具足: 

       云何名菩薩承事施具足?若同梵行可尊事者,若和上阿 闍梨等,如是之人深生慇重,起迎合掌瞻仰恭敬;若有 所作,躬代營佐,如是施者,是名菩薩承事施具足。

       菩薩對於同修清淨行而可尊敬承事之修行者,或者得法和 上、親教師等,對於這樣的人能夠心生深切敬重之心,每 遇之則能合掌瞻仰恭敬,有事必服其勞,躬身承事輔佐, 能這樣惠施者,是名菩薩承事施具足。

(八)恭敬施具足: 

       云何名菩薩恭敬施具足?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香 華伎樂遶如來塔,塗掃佛地,若諸塔廟朽故、崩落,修 治嚴飾,如是名為恭敬佛。 恭敬法者,聽法、讀誦、受持、書寫、解說、思惟其義, 如法修行,不顛倒取義,是名恭敬法。

       恭敬僧者,衣服、飲食、臥具、湯藥、種種雜物,供給 所須,奉施於僧,乃至貧下無所有時,當用淨水敬心持 施,如此施者,名恭敬僧施。

       若能如是供養三寶,是名菩薩恭敬施具足。

      菩薩至心恭敬供養佛法僧三寶,若以香花伎樂圍繞佛塔, 清掃寺廟,寺廟若有毀壞必定用心修復,這樣名為恭敬佛 寶。

      菩薩若能聽聞了義究竟正法,並且能夠讀誦,親身受持書 寫流通,為眾解說法要,如理思惟其中義理,並且能夠如 法修行,不以顛倒想執取其義,這樣的話就是名為恭敬法 寶。

      菩薩若能供養僧眾一切所須,如衣服、飲食、臥具、湯藥、 及種種雜物,乃至自身雖然貧窮,地位卑下而無所有物品 能夠布施之時,也應當用清淨的水,以恭敬之心,手持而 施與僧眾,能夠這樣行施者,名為恭敬僧寶施。 菩薩能夠如此的供養三寶,是名菩薩恭敬施具足。

(九)不求有施具足: 

       云何名菩薩不求有施具足?菩薩施時不生是念:「我當 生天」;亦不生念:「我當為王及諸輔相、大臣、官屬」, 是名菩薩不求有施具足。

       菩薩布施時,心不生起我將來可得生天,或是為王、為官 之果報想,心中只求種種的布施功德與福德,都能夠迴向 作為未來在佛法親證上的福德資糧,不為求得人天的福德 與果報,是名菩薩不求有施具足。

(十)清淨施具足:

       云何名菩薩清淨施具足?菩薩諦觀,此施無垢、無穢、 無雜,如是施者,是名菩薩清淨施具足。

       菩薩布施之時,心中現觀真實之諦理,如實了知此惠施三 輪體空,具足清淨,無貪瞋癡煩惱之垢穢雜染及執著,是 名菩薩清淨施具足。

       此外,菩薩的清淨施復有十相,如《瑜伽師地論》卷三十 九言:

      云何菩薩清淨施?當知此施有十種相。一、不留滯施, 二、不執取施,三、不積聚施,四、不高舉施,五、無 所依施,六、不退弱施,七、不下劣施,八、不向背施, 九、不望報恩施,十、不希異熟施。……由此十相,菩 薩所行布施清淨,最極清淨。

       其義分述如下:

       1、不留滯施: 

      云何不留滯施?謂諸菩薩見來求者正現在前,速疾惠施 不作留滯;非來求者疾望得財,如諸菩薩速希惠施。

      菩薩見乞者來有所求時,要能夠速施而不猶豫躭擱;即使 沒有親自來求者,凡是希望能夠得快速得到財物,而能像 其他菩薩一樣快速將財物惠施出去。

       2、不執取施:

      云何不執取施?謂諸菩薩不以妄見執取於施,或執此施 空無有果,或執殺害而行惠施以為正法,或執唯施極淨 圓滿是世出世究竟清淨。

      菩薩不以妄見而執取於行布施,當作是佛法的唯一修行, 或以邪執認為布施撥無因果,不能獲得未來世的善果,或 以錯執認為將殺害眾生而做的惠施當作正法,或者執著只 有布施是世間及出世間最圓滿、最究竟清淨的功德,其餘 一切之事都不如布施功德廣大究竟清淨。

      3、不積聚施:

      云何不積聚施?謂諸菩薩不於長時漸漸積集聚多財 物,然後頓施,何以故?非諸菩薩現有施物,見來求者 正現在前,堪能不施。不見不施是稱正理,云何積財而 不速施?又諸菩薩不見積財,後方頓施,是能生長多福 之門。又正觀見:「若別、若總,求者相似,漸施、頓 施,財物平等」,何緣而執福有差別?又諸菩薩見「積 聚施,其施有罪」,見「隨得施,其施無罪」,何以故? 若積聚已,然後頓施,是則先時有來求者,其數或百而不施與,令生嫌恨、不忍、不信,後有一類:或不希求, 畜積珍財強而頓施,是故菩薩不積聚施。

      菩薩不待財富累積到一定程度才行布施,或者布施的財物 要累積到一定數量才布施,菩薩正確的觀察到,所有求布 施的人,都有他的困難急需之處,都有他內心焦慮不安之 處,所以凡有求者都應隨緣布施。菩薩不認為頓施及漸施 有何差別,所以不應只要頓施,而不漸施,少次多量及多 次少量之布施,總數相當功德亦相當,所以應該隨著與有 求眾生之因緣而隨緣布施。菩薩認為只作積聚頓施是有過 失之處,因西江之水不能救乾涸之魚,於乾涸之魚不仁, 應隨見而施,非積聚而施。

      4、不高舉施: 

      云何不高舉施?謂諸菩薩於來求者,謙下心施,亦不與 他競勝而施,亦不施已而生憍慢,謂:「我能施、我是 施主,餘則不爾」。

      菩薩布施時,態度謙卑,亦不與人爭勝,布施後亦不生憍 慢之心,不應該生起「只有我能行惠施,我是施主,其他 人則無法行施」之想。

      5、無所依施:

      云何無所依施?謂諸菩薩不依稱譽、聲頌而施,體達世 間稱譽、聲頌,虛妄分別、文字所起,唯是虛音,繫屬 妄嚮,譬如世間 葉聚。

      菩薩不因他人之稱譽、讚頌而行布施,因為能夠深切的體 證了達世間之稱譽讚頌,只是虛妄分別,只是文字所起, 乃是虛名之音聲也。

      6、不退弱施: 云何不退弱施?謂諸菩薩施先意悅,施時心淨,施已無 悔,聞諸菩薩廣大第一最勝施時,不自輕蔑恐怖退弱。 菩薩布施之前,心誠意悅,布施之時,心乃清淨,布施之 後亦不生後悔之心,聽聞到其他菩薩能夠行廣大第一最殊 勝的惠施行時,也不會心生輕蔑、恐怖、退怯之想,謂己 無力達成。

      7、不下劣施: 云何不下劣施?謂諸菩薩於諸施物,勤數簡擇,最勝最 妙飲食、車乘、衣服等物,持用布施。 菩薩布施之時,多次檢選,挑出最好之物以行布施,而非 以最下劣者行之。

      8、不向背施: 云何不向背施?謂諸菩薩其心平等不隨朋黨,於怨親中 悲心等施。 菩薩不向於其所愛,亦不背棄其所恨,對於怨仇與至親都 以慈悲心平等而行施。

      9、不望報恩施: 

      云何不望報恩施?謂諸菩薩悲心、愍心而行惠施,終不 於他希望反報。但觀:求樂、愛火所燒、無有勢力、性 苦眾生,深心悲愍而行惠施。

      菩薩觀見眾生貪著五欲愛樂,為三界愛火所燒,無有福德 勢力,資生空乏,雖求一切樂而五欲樂其性本苦、無有解 脫,菩薩心生深切悲憫而行布施,非希求所施對象回報而 行之。

     10、不希異熟施: 

云何不希異熟施?謂諸菩薩修行惠施,終不希望當來所 得財寶,圓滿自身,圓滿施果異熟,觀一切行性是虛偽, 觀大菩提最勝功德。

      菩薩所行布施,不希求來世財富具足圓滿、身相莊嚴圓 滿,及行施之可愛異熟果報,而觀世間一切有為法,體性 都是生滅無常,虛妄不實,唯觀成佛之道的大菩提果乃是 最為殊勝之功德。

菩薩之所以能行以上十相清淨布施,究其本源實為大悲心 所致,如《大丈夫論》卷一所述可知:

      菩薩悲心以施為體,世間眾生以結使為體,純以眾苦以 為一味,為得樂故行悲心施。日以照明為用,月以清涼 為性,菩薩以悲為體,智慧及財施安樂於一切。……一 切眾生依食而存,大悲亦爾,依施而存。菩薩法身不依 飲食而得存濟,大悲為食菩薩身存。悲心如火,欲施如 飢,施與好食,菩薩樂與無有厭足。 

       論中言明,菩薩之悲心以布施為具體之表現,而眾生以煩惱結 使的束縛為本質。因世間五陰唯一苦味,各種苦痛充滿其中, 菩薩為使眾生離苦得樂,故本於悲心而行布施,就如同太陽以 照明為其功用,月亮以清涼為其特性,菩薩則是以悲心為本 體,布施其智慧及財富,使一切眾生得到安樂。……一切眾生 都是依食而存,而菩薩之大悲心,是依布施之行而存。菩薩法 身不依飲食而得存在與資濟,以大悲為食,故菩薩身存。菩薩 發大悲之心如火燎原,布施之渴望,如飢渴般難耐,唯有救濟 眾生方能暫歇,但菩薩布施之心永無厭足止息之一日。由此觀 之,菩薩乃是以發大悲心而行布施,是以濟救拔除眾生之苦為 己欲,非如吾人布施時多作功德福德想,行者豈能不生慚愧心 焉?(待續)

引用文章來源:正覺電子報38期目次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