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00.JPG

(連載二)

    苦集聖諦,乃是諸苦之所以會聚集的真實道理,也就是聲聞人探討為何會有種種苦的聚集,導致自己在三界六道輪迴當中,不斷地出生五陰身以及不斷地受苦。探討的結果,是因為自己過去世無明的關係,造作種種善業與惡業,導致有今世及後有之身出現而受種種苦樂等報。為什麼會有無明?乃是過去世不知有生即是苦而對五欲六塵的韻味起了貪愛,妄造種種善惡業等,導致今世受種種可愛、不可愛的異熟果報;而今世又因為無明沒有斷除,再次造下善惡等業,於未來世還要受種種可愛、不可愛的異熟果報,導致有了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三世不斷地在三界輪迴生死、不斷地受苦。了知苦聚集之原因的真實道理,是因為無明——五陰遮蔽了眾生的智慧所以無明,因而枉受三世生死輪迴苦,這就是苦集聖諦。苦集滅聖諦,是讓諸苦聚集原因消滅的真實真理,聲聞人觀察一切苦、一切苦聚集的原因,是因為有了五陰身,而這個五陰身乃是色識受想行蘊和合運作所產生虛妄體,它不是常住法,是生滅法。如果願意將自己五蘊身滅盡,願意將自我消失,不再於三界現身意,再也沒有未來世五蘊身受種種苦。像這樣願意將自己五蘊身消滅,不再於三界出現的真實道理,名為苦集滅聖諦。苦集滅道聖諦,就是使五蘊身不再出現的方法,亦即聲聞人讓一切苦、一切苦聚集,以及讓五蘊身消滅而入無餘涅槃,必須要有正確的方法、正確的法道、正確的觀行等,才能成就,因此,聲聞人透過四聖諦、四念處……八正道等菩提分法的觀行去斷結證果,成為初果的須陀洹,乃至成為四果的阿羅漢,於捨壽時可以入無餘涅槃,永遠不再於三界中受生。聲聞人如果能夠如實了知及實踐不讓未來世五蘊身出現的法道,實行的方法即是八正道,名為苦集滅道聖諦,簡稱為道諦。由上面分析可知:聲聞菩提,是聲聞人透過四聖諦等法,觀察自他有情蘊處界虛妄,因而斷了見惑與思惑,於捨壽後入無餘涅槃,永不再受生故不於三界再現身意之法道。

    又聲聞人斷了我見、疑見、戒禁取見之三縛結成為初果須陀洹,乃是現觀自己的蘊處界虛妄,尤其是意識我,或者色身我不是真實我,都是剎那剎那生滅的法,是虛妄法,不是常住法。譬如這個意識我,在醒時能夠分別諸法,而且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是在睡著無夢時斷了、不見了,無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分別諸法。要等到隔天天亮了以後,意識我再次出現後,才能再度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分別諸法,所以意識我不是常住法,是生滅法。又譬如這個色身我,小自受精卵細胞開始,中至分裂生長、成胎、成形、出胎,乃至長大成人、中年、老 年、死亡,沒有一時是常住的,都是剎那剎那變異,所以是生滅法,不是常住法。由於聲聞人如實現觀自他有情蘊處界虛妄的結果,所以將意識我、色身我斷除,不再將意識我、色身我當作真實我,名為斷我見。 

    由於聲聞人斷我見的緣故,對自身有沒有如實斷我見、身見,能夠清楚了知而沒有任何懷疑,對於解脫道的修行可以使人斷我見、證出離果的事沒有懷疑,名為斷疑見;乃至對諸方大師、大居士們到底有沒有斷我見、身見,也能夠如實了知而沒有任何懷疑,名為斷疑見。如果對意識我、色身我都是虛妄法之事實,對於人間是否真的可以實證出離果,還有一絲絲的懷疑,就表示心沒有得到決定,也表示我見、身見沒有徹底斷除,因此在他心中對於出離果的實證與果證仍然存疑,不名為斷疑見。

    又因為斷了我見、疑見,對於諸方所施設的戒律到底能不能幫助學人得解脫,就能夠如實了知及判斷,名為斷戒禁取見。譬如有一種外道施設一個戒律,說每天要泡水二個鐘頭、三個鐘頭、四個鐘頭,才能得解脫;如果不是每天泡水,不能得解脫。已斷我見、斷身見而證初果的人,一聽到這樣的說法,就知道那與斷我見、斷身見無關,也知道這樣的戒律無法助人得解脫,根本就不如法。又譬如有外道主張「要經常地保持一念不生,以此入涅槃,才能得解脫」,所以施設每天要打坐一個鐘頭、二個鐘頭,乃至多個鐘頭的戒律,以此來求一念不生;如果不打坐或是沒有每天連續打坐,或是不能一念不生,就不能得解脫。當已斷我見、斷身見的人一聽這樣的說法,可以很果斷地判定他落在意識我當中,非但沒有斷除我見,反而我見分明具在,根本無法得解脫。因此能夠如實了知對方所施設戒律符不符合斷我見、斷身見的目標,能不能幫人得解脫,而不會被其錯誤的戒律所束縛,表示他已經如實斷了戒禁取見。由於聲聞人斷了我見、疑見、戒禁取見等三縛結,成就初果的須陀洹果,名為預流〔相對於聲聞三果(含)以上而言〕,可以稱為預入聖人之流,而仍然不是佛所稱可的聲聞聖人;但是相對於凡夫俗子而言,已經可以名之為聖人。如是斷三縛結的聲聞初果人未來捨壽後,最差的也可以在七次欲界天、人間往返已,究竟解脫 1,也就是於最後一次人間出生,證得阿羅漢果,於捨壽後入無餘涅槃。

    從上面分析可知:要成為初果的須陀洹,就是要將我見斷除,也就是要將意識是我、色身是我的認知斷除。如果不去觀察意識我、色身我是虛妄的,就無法將我見斷除。如果連我見都無法斷除,當然無法成為初果須陀洹,更無法成為四果阿羅漢,這樣的人,名為凡夫。學人當以此標準來簡擇諸方大師的說法是否正確,譬如號稱南傳上座部教理必讀的書《清淨道論》,在〈第 22 分 說智見清淨品〉中,談到須陀洹道智如下:

    (1)(須陀洹道智)此中,先說由於為欲完成初道智者,實無可作。因為他所應作的,都曾在以隨順為最後的觀生起之時作了。如是生起隨順智的(瑜珈者),以彼等(遍作、近行、隨順)三隨順智的各自之力,消滅了覆蔽諦理的廣大黑暗之時,他的心不入、不住、不信解、不著、不執、不縛於一切行中,但離去、退縮、還轉,如從蓮葉的水相似。一切的相所緣及一切的轉起所緣呈現都是障礙。於一切的相及轉起的所緣而呈現都是障礙之時,在他習行了隨順智之末,生起以無相、不轉起、離(有為)行、滅、涅槃為所緣的,超越凡夫種姓、凡夫名稱,凡夫之地的,入於聖者種姓、聖者名稱、聖者之地的,最初轉入、最初專念、最初思慮於涅槃所緣的,以無間、等無間、修習、親依止、非有、離去的六種緣的狀態而實行於道的、達頂點的、是觀的最高的、不再退轉的種姓智。2

    從整篇文章來看,根本沒有談到如何在蘊處界中觀察意識我是虛妄性,以此來實斷須陀洹所需要斷除的三縛結,反而要求行者以意識心不著、不執、不縛一切行中,是要保意識存在而有解脫,我見分明具在未斷。既然連須陀洹斷我見的知見尚且不知,又如何教他人斷我見成為須陀洹?乃至斷五上分結成為阿羅漢?自救尚且救不了,更何況能夠救他人?未之有也!

    又行者斷三縛結成為初果須陀洹以後,知道意識我乃虛妄性,不再將意識我當作真實,所以漸漸地將自己的貪瞋癡加以淡薄,也就是開始將性障(貪、瞋、睡眠、掉悔、疑)加以降伏,尤其是欲界男女貪愛降伏到很淡薄,但仍有一分欲界愛未斷,仍然不能發起色界的初禪3。像這樣將性障降伏得很淡薄,但仍未發起初禪的人,名為薄貪瞋癡的二果斯陀含。這樣的聲聞二果於捨壽後,可以在欲界天、人間一往返已,究竟解脫 4 ;也就是說,二果人捨壽後上生欲界天,於欲界天捨壽後還生人間,就可以於人間取證四果阿羅漢,究竟苦邊最後入無餘涅槃。

    成為二果斯陀含以後,再將五下分結(欲界貪、欲界及色界瞋、色界之我見、疑見、戒禁取見)斷除,主要將欲界最粗重難斷的男女貪愛斷除,因而發起色界的初禪,成為三果阿那含,也是得心解脫 5 的三果人,所以 平實導師在《阿含正義——唯識學探源》書上曾依聖教而作開示:在阿含解脫道中,有證得初禪的凡夫,沒有不證初禪的三果人 6 ,這樣的三果阿那含,於捨壽後上生色界天中,於色界天究竟解脫 7 ,名為不還,也就是不再回來欲界,而在色界天般涅槃。至於三果人可分為七種:中般涅槃(有三種)、生般涅槃、無行般涅槃、有行般涅槃、上流處處般涅槃,顯示三果人所斷的五下分結程度高下有所不同,也才有三果人所證七種不同的般涅槃法。這七種不同的般涅槃法,將於第二章第一節略為說明。由於若將這七種詳細說明,將耗費很大的篇幅,因此建議大眾在讀第二章第一節之前,事先恭閱《中阿含經》卷 2、《瑜伽師地論》卷 26,以及《阿含正義——唯識學探源》第四輯,了知這七種三果人所斷的五下分結程度高下不同之詳細情形,可以節省後來閱讀時間。

    上面所述,初果人可以極盡七次欲界天、人間往返究竟解脫,二果人可以一次欲界天、人間往返究竟解脫,以及三果人可以在色界天究竟解脫;在在證明:在欲界天、色界天仍然有 佛的聲聞弟子在天界弘揚 佛的正法,並不是沒有在弘揚,乃至有地上菩薩在欲界天、色界天擔任天主說法度化眾生。以此緣故,佛門中如果有法師、居士們主張「人間佛教」,認為人間才有佛法,天界並沒有佛法弘傳,那是不正確的說法;簡單來說,有二個過失存在:一者、表示他不懂佛法,沒有將 佛在阿含時所說的真實道理思惟通透,才會有如此荒唐說法出現。二者、表示他不承認天界有佛弟子們在弘揚佛法,而將佛法侷限在人間,把佛法加以淺化、窄化,同時也是公然違背聲聞解脫道初果到三果人的解脫時程,等於是公然對 佛唱反調,那是很不負責任的說法。

    又,成為三果阿那含以後,行者再將五上分結(色界貪、無色界貪、掉舉、慢、癡)斷除,主要是將無色界細意識的自我執著斷除,因為這個細意識的我慢在無色界仍然存在,不是不存在,只是很微細而已,眾生不容易察覺。譬如在非想非非想天,仍有細意識我之我慢存在,只是這個細意識沒有反觀自己而不能察覺,仍然樂於自我存在而不願消失故。行者知道這個道理後,再將此細意識我執斷除,可以成為四果的阿羅漢,當然也就可以自知自作證: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 8 ,這是因為聲聞四果人將最微細的思惑,也就是將最微細、不反觀自我的細意識無明斷除,所以於捨壽時將自己的蘊處界滅盡而入無餘涅槃,永遠不再有粗細意識於三界出現;即是不再受生而滅盡識陰六識,更不會受生於人間而有五陰再度出現。

    由於聲聞人相信佛語開示,知道入無餘涅槃不是斷滅空,還有無餘涅槃本際、如如、真實我等存在,也就是 佛在阿含時隱說一切有情真實心,即是般若諸經中說的真如心,所以於內無恐懼(相信佛語開示,知道入無餘涅槃並不是斷滅空,還有無餘涅槃本際存在),於外無恐懼(願意滅盡自己的蘊處界、願意自我消失),於捨壽後入無餘涅槃,永不再於三界出現。阿羅漢雖然願意自我消失而滅盡自己的蘊處界入無餘涅槃,可是他根本沒有證得涅槃本際,因此沒有徹見涅槃寂靜 9 。為什麼?因為,阿羅漢 將自己蘊處界滅盡,已經沒有任何一法存在,那麼入無餘涅槃以後到底是誰證涅槃?又到底是誰證聲聞菩提?所以入涅槃後根本沒有所謂的阿羅漢證涅槃、證菩提!聲聞聖人於涅槃本際尚且未能證得,生時不知無餘涅槃中的境界,入涅槃以後又無五蘊存在而對無餘涅槃中的境界全無所知,更何況是能徹見涅槃?所以說,阿羅漢根本沒有證涅槃、見涅槃,只是阿羅漢能滅盡五陰十八界成為無餘涅槃,所以 佛方便說阿羅漢證涅槃!至於聲聞四果人為何沒有證涅槃、見涅槃的詳細內涵,留待第三章第一節再詳細說明。

第三節 緣覺菩提

    所謂緣覺菩提,是指緣覺行者專精思惟十因緣、十二因緣,了知自他有情的蘊處界虛妄,將自己的見惑、思惑斷盡,於捨壽時如同聲聞一樣,願意自我消失,願意滅盡自己的蘊處界而入無餘涅槃,永不再於三界中顯現身意。由於緣覺覺悟十因緣、十二因緣,證得蘊處界虛妄而入無餘涅槃的菩提法,名為緣覺菩提;雖然名為緣覺,但仍出生於有佛世界,依佛所說法教(十因緣、十二因緣)詳細觀察,因而斷了三縛結成初果須陀洹,乃至斷五上分結,成為四果的阿羅漢,本質仍然是聲聞人——聞佛音聲開示有涅槃本際而悟入緣覺菩提。此外,還有獨覺出現於無佛世界,示現自己由十因緣觀推知有本識,再由十二因緣觀察蘊處界虛妄而悟道,成就辟支佛果,於捨壽後與聲聞、緣覺一樣,入無餘涅槃,永不再三界現身意,名為獨覺菩提,但仍是由於往世曾聞諸佛菩薩演說緣覺菩提的種子流注,才能在無佛之世自行悟得辟支佛果。至於獨覺菩提的詳細內容,將於第二章第五節中說明。 

    既然緣覺是覺悟十因緣、十二因緣而成就緣覺菩提,故有必要將十因緣、十二因緣加以說明。然而這一節僅先針對十因緣加以說明,用以證明緣覺如同聲聞人一樣,相信佛語開示,自己觀察而推知識陰之外有另一個存在,祂就是無餘涅槃本際(有情之蘊處界及一切諸法都是從祂而來),知道入無餘涅槃並不是斷滅空,所以願意將自己的蘊處界滅盡而入無餘涅槃。至於十二因緣,以及十二因緣與十因緣之間的關係,則留待第四章第二節中再詳細說明。關於十因緣經文如下: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緣故老死有?』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緣故老死有。如是,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緣故名色有?』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生:識有故名色有,識緣故有名色有。我作是思惟時,齊識而還,不能過彼;謂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10

    說明如下:爾時 釋迦世尊告訴諸位比丘:「我回憶過去未成佛之前,獨自在一個安靜、沒有吵鬧的地方,專心一意、沒有旁騖地深入思惟法義:『什麼法有的緣故,使得老死跟著出現了?又是因為什麼法的緣故,使得老死出生了?』就在當時正確思惟『生』這個法的時候,有了如實、不間斷的正見出現:『因為「生」的關係,使得老死的現象出生了,因為「生」的緣故,老死就出現了。』接下來再一一詳細觀察與思惟:『生』的原由是『有』,『有』的原由是『取』,『取』的原由是『愛』,『愛』的原由是『受』,『受』的原由是『觸』,『觸』的原由是『六入處』,『六入處』的原由是『名色』。接著再思惟:『什麼法有的緣故,使得名與色出現了?又是因為什麼法的緣故,使得名與色出生了?』正確而且不間斷思惟的結果出現了:『是因為有一個「識」11 存在,所以名與色就出現了;因為有這個「識」存在的緣故,才會有名與色出生及存在。』因為這樣思惟的結果,到了這個『識』就必須退回來,不能再往前推溯超過這個『識』了。因為緣於這個『識』,才會有『名色』出現。緣於『名色』,才會有『六入處』出現。緣於『六入處』,才會有識陰六識對六塵的『觸』。緣於六塵的『觸』,才會有三受或者五受的『受』。緣於三受或五受的『受』,才會有十八界的貪『愛』。緣於十八界的貪 『愛』,才會有『取』的出現。緣於『取』,才會有後有的種子的『有』。緣於後有的種子的『有』,才會有未來世出生的『生』。緣於出生的『生』,才會有『老病死』種種苦出現。就是這樣子啊!純粹的大苦就聚集起來了。」從 佛的開示可知:從十因緣的生與老、病、死的關聯一一往前推溯,推究到這個「識」為止,便無法再往前追溯到任何一法的存在。是因為有這個「識」的緣故,才會有後來的名色出現,有了名色才有後來的六入處、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出現,所以緣覺不論是從還滅門往上推究,或者是從流轉門往下推究,必須知道有一個「識」存在,才會有名色等法出現,因為有這個「識」存在,出生了名色等一切法,所以這個「識」是一切法的根本,名色等法才能出生;過此即無任何一法存在,所以 佛說「齊識而還,不能過彼」。 

    由於緣覺觀察十因緣後,知道有一個出生名色等法的「識」:一者、知道入無餘涅槃並不是斷滅空,還有另一個自己所不知道的「識」存在,也就是無餘涅槃本際,所以於捨壽時,於內無恐懼、於外無恐懼,願意自我消失、願意滅盡自己的蘊處界而入無餘涅槃,僅剩下這個「識」存在,獨處於極寂靜的境界中。二者、緣覺的智慧比聲聞來得深且廣,因為緣覺自己觀察蘊處界虛妄之外,還能推知有另一個「識」存在,知道這個「識」出生名色等法,所以祂是一切名色等法所依止處。聲聞根本不需推知有這個「識」存在,更不知道這個「識」能出生名色等諸法,只是相信佛語開示,相信有這個能生名色的識存在,也知道入無餘涅槃不是斷滅空,所以於捨壽時,於內、於外都無恐懼而入無餘涅槃。但無佛之世自己悟得緣覺菩提的獨覺,是自己可以推知實有此識的,佛世阿羅漢進修因緣法而成功的緣覺,聞法以後也有智慧從理上推知必須有此識,由此可知,緣覺和獨覺的智慧比聲聞來得深且廣,這也是緣覺被稱為中乘,聲聞被稱為小乘的原因之一。

    由於緣覺觀察十因緣所顯示的自他有情的蘊處界虛妄而入無餘涅槃,更知道有另一個能生名色等法的「識」存在,所以如同聲聞一樣,斷了三縛結,成為初果須陀洹,乃至斷五上分結,成為四果的阿羅漢,於內無恐懼(知道無餘涅槃還有一個「識」存在,所以不是斷滅空),於外無恐懼(願意滅盡自己的蘊處界),於捨壽後入無餘涅槃,永不再於三界中出現。雖然緣覺觀察十因緣,知道無餘涅槃中還有第八「識」在,可是祂在哪裡?緣覺與聲聞一樣不知道。可以證明:緣覺與聲聞人一樣,都沒有「實」證涅槃,也沒有徹見涅槃寂靜,不如菩薩們。至於緣覺為何如同聲聞人一樣沒有「實」證涅槃、「實」見涅槃的詳細原因,留待第三章第一節再詳細加以說明。

第四節 佛菩提

    所謂佛菩提,就是菩薩要成就佛道,必須經歷菩薩五十二階位的修行過程,從十信位開始,經過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依序進修,最後才圓滿成就自己的佛國淨土。也就是菩薩從初發菩提心開始,一一經歷菩薩五十階位,成為十地滿心法王子後,轉入等覺位。於等覺位,道種智上已經沒有任何一法可以修學,成佛僅欠缺福德而已(也就是所應攝受的佛土尚未具足圓滿),所以在整整一百劫中,必須專門修集福德,來成就自己的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於此百劫中,無一時非捨命時、無一處非捨身處,只要眾生有所需求,內財外財統統布施出去。譬如眾生需要眼睛,就將眼睛布施出去;眾生需要手、足、性命、財寶、眷屬等,就將手、足、性命、財寶、眷屬等統統布施出去,一一滿足眾生所需。就這樣整整一百劫修集福德圓滿後,上升兜率陀天,成為妙覺菩薩。於因緣快成熟時,事先安排菩薩們下生人間,為眾生建立與佛法有關的知見,並於眾生因緣成熟時下生人間,於菩提樹下,一手按地明心,上品妙觀察智、上品平等性智具足,大圓鏡智現前;於夜後分,夜睹明星眼見佛性,成所作智現前,成為四智圓明的究竟佛,由此具足一切種智而得成佛;然後依初地前所發的十無盡願 12,繼續利樂有情無有窮盡。像這樣的菩薩,一一經歷五十二階位而成 佛的菩提法,名為佛菩提。聲聞、緣覺菩提都不修這樣的法,不能使人成佛,不名佛菩提。但修行這樣的佛菩提所經歷的時間,需要三大無量數劫,不畏生死諸苦,精勤修學才能成就,不像二乘利根的人一世精進修行就可以入無餘涅槃,這也是菩薩不可思議的地方。

    然而,菩薩道的五十二階位及其內容應該加以說明,以免學人不知佛菩提道修行次第與內涵,因而走上修行歧路,就會與佛道越走越遠。首先談十信位,所謂十信位,就是十種入佛法教以信為先的階位,也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6 所說「信為道元功德母,增長一切諸善法」13 的階位。從初信位的信心住開始,對佛開示有一個真心如來藏存在,相信祂是常住不壞的法所產生的信心,一直到十信位的願心住,願意攝心於大乘戒法中,不再依止二乘經、戒,願意在十方國土往生,求證佛菩提為止。在十信位當中,有些眾生相信造善、造惡會受種種可愛、不可愛的異熟果報,因而發起十善,厭惡生死輪迴苦,求無上菩提,值遇諸佛親承供養而修行,諸佛菩薩教令發菩提心,得以信心成就;或者不忍心看見眾生受生死輪迴苦,以大悲心的緣故發菩提心,欲救度一切眾生脫離生死輪迴苦;或者因為正法將滅,以護法的緣故發菩提心,救護眾生向正道等等。像這樣想要滿足十信位之信種性 14 的學人,少者需要經歷一個大劫,多者一萬大劫 15,才能圓滿十信位而轉入十住位的習種性 16 中。由此可知:一者、欲成就十信位的菩薩真的不容易,要花很久的時間,少者一個大劫,多者一萬個大劫,才能從十信位轉入十住位的初住位中。二者、可以證明:要成為十信位滿心菩薩很困難,在修行人中猶如金字塔中端一樣,只有少數人才能成就;而凡夫眾生,猶如金字塔底部一樣,所以世俗眾生終究是多數人,不是少數人,而且連二乘種姓都及不上,這也正是禪門證悟祖師所說:菩薩種性太尊貴生 17 的道理。(待續)

1 「復次,梵志!多聞聖弟子三結已盡,得須陀洹,不墮惡法,定趣正覺,極受七有,天上、人間七往來已,則得苦邊。」《中阿含經》卷 36〈梵志品 第 2〉,《大正藏》冊 1,頁 659,上 4-6。又論中也如是開示:「云何名為極七返有補特伽羅?謂有補特伽羅,已能永斷薩迦耶見、戒禁取、疑三種結故,得預流果,成無墮法,定趣菩提,極七返有天人往來,極至七返,證苦邊際,如是名為極七返有補特伽羅。」《瑜伽師地論》卷 26,《大正藏》冊 30,頁 424,下 27-頁 425,上 2。其中 補特伽羅,又名眾生、有情。而究竟解脫的境界是佛地所成就者,此處所說隨順一般的說法,說阿羅漢是究竟解脫,實為化城的方便說。

2 覺音著,葉均譯,《清淨道論(下)》〈說智見清淨品 第 22〉,華宇出版社(台北縣),1987.9 初版,頁 391-392。

3 在人間,將欲界的貪愛斷除,因而發起有覺有觀的初禪。當初禪遍身發時,乃是色界天身出現在欲界的人間色身內,由於這二種身有微細摩擦而產生清淨、沒有婬欲的樂觸,導致欲界的色身有身樂的現象出現。

4 「復次,梵志!多聞聖弟子三結已盡,婬怒癡薄,得一往來,天上、人間一往來已,則得苦邊。」《中阿含經》卷 36〈梵志品聞德經 第 6〉,《大正藏》冊 1,頁 659,上 10-12。

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當正思惟,色無常如實知。所以者何?比丘!於色正思惟,觀色無常如實知者,於色欲貪斷;欲貪斷者,說心解脫。如是受、想、行、識當正思惟,觀識無常如實知。所以者何?於識正思惟,觀識無常者,則於識欲貪斷;欲貪斷者,說心解脫。』如是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如是正思惟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雜阿含經》卷 1,《大正藏》冊 2,頁 1,上 17-26。

6 平實導師著,《阿含正義——唯識學探源》第四輯,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市),2013.10 初版四刷,頁 1206。

7 「復次,梵志!多聞聖弟子五下分結盡,生彼間已,便般涅槃,得不退法,不還此世。」《中阿含經》卷 36〈梵志品聞德經第 6〉,《大正藏》冊 1,頁 659,上 15-16。

8 《中阿含經》卷 1〈七法品晝度樹經 第 2〉,《大正藏》冊 1,頁 422,中 25-26。

9 「諸行皆無常、諸法悉無我、寂靜即涅槃,是名三法印。」《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 9,《大正藏》冊 23,頁 670,下 2-3。 

10《雜阿含經》卷 12,《大正藏》冊 2,頁 80,中 25-下 6。

11 這個識就是《阿含經》所說的入胎識、本際、如、我等法,祂是一切名色等法的根本,也是一切有情的真心,詳細的內容,將於第四章說明。

12 菩薩於十迴向快滿心前,所發十種大願,名為十無盡願。這十無盡願,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其詳細內容,請恭閱《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34〈十地品 第 26〉,即可了知。

13《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6〈賢首菩薩品第 8〉,《大正藏》冊 9,頁 433,上 26。

14 屬於十信位的菩薩,這個階位以培植對佛開示產生信心為最主要的目標。

15「信成就發心者,依何位修何行、得信成就堪能發心?當知是人依不定聚,以法熏習善根力故深信業果,行十善道,厭生死苦,求無上覺;值遇諸佛及諸菩薩,承事供養修行諸行經十千劫,信乃成就。從是已後,或以諸佛菩薩教力,或以大悲,或因正法將欲壞滅以護法故而能發心;既發心已,入正定聚畢竟不退,住佛種性勝因相應……」《大乘起信論》卷 2,《大正藏》冊 32,頁 588,下 29-頁 589,上 7。

16 習種性的內涵有二:一者、表示菩薩還有許多法要熏習、要親證。二者、表示菩薩的習氣仍然很重,有時也會隨著眾生在世間法起種種貪瞋癡行。

17《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卷 17,《大正藏》冊 47,頁 793,中 16。

引用文章來源:正覺電子報100期目次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