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般若信箱[第42期-目次7]---問一 ●問二

一、末學有個問題是關於「意識」的虛妄性,我們可以 從依根塵而起、五位必斷、刹那生滅等諸方面觀行而得 到實證。然而意根的虛妄性則很難現觀,《正覺電子報》 上曾說需要有三禪的定力才能現觀,否則只能通過知見 和思惟來推知意根的虛妄性〔編案:《正覺電子報》並沒有這 樣開示過〕。既然如此,那麼色身與意識的虛妄性是否亦 可以不通過觀行,而以知見和思惟來推知?因為我覺得 現觀意識心的虛妄性對定力與慧力也有較高的要求。凡 夫所執著的「我」是意識,而非意根(不知我這種觀點是 否正確?)。而我見與我執的起因,則是意根執著阿賴耶 識見分所致。請問「意根執著阿賴耶識見分」,而產生 我見我執的具體過程是怎樣的?我們又為何會執意識 心為「我」,而不是意根或阿賴耶識見分?不知 平實導 師的書中是否有這方面的詳細講解? 

答:佛法的修證與世間學問的研究是有差異的,佛法之見地是 需要實證的,這樣才會有解脫等功德顯發。所以若不通過 親自觀行的過程而能有三乘菩提見道功德的產生,那是不 可能的!因為光是智慧修證的本身就有各種層次的差 別,亦即從「聞思修證」的差異而有不同的智慧層次;若 不通過觀行,而純以知見和思惟來推知一切法的話,那頂 多只具「聞慧、思慧」,尚缺「修慧、證慧」的功德,對於智慧的功德將無法具足顯發,就無法確實斷除無明、疑 惑、煩惱……等,對於「我見」即無法斷除,更不用說解 脫出三界了,所以親自觀行甚為重要。 

再者,對於未悟者來說,因為無法實際現觀驗證相關之法 義,因此毫無功德受用可說,例如現在的佛教界與學術界 許多人士,窮盡一生研究唯識方面的知識,對於經論上的 文字也非常嫻熟,然而窮其一生的思惟研究,卻只是一個 我見俱在的凡夫,處處誤會了唯識的主旨,就是因為他們 唯有意識思惟的瞭解與推知,卻沒有實際履踐的現觀功 德,這對於真修佛道者來說是不夠的。佛法乃是實證的行 門,而非唯意識思惟的推知可行,若意識思惟可以推知, 那只要開設佛學課程而列入世間學校的教學中,直接去作 學問就可以成佛了,也不必再有佛教阿羅漢、菩薩們存在 的必要了。若純作學術研究的佛學學問,都屬於意識思惟 的境界,佛法就成為世間學問而不是出世間法了,就沒有 所謂的「不可思議解脫」的實證與勝妙可言。故於此提問 的因緣,再次提醒諸方欲實證解脫與成就佛道的學子們: 學習佛法乃是一步一腳印的實證,得要按部就班、循序漸 進,切忌躐等而行,也不可想要憑著意識思惟來了知;若 學法因緣仍不具足時,要接受自己目前仍然無法實證的事 實,這也是 世尊在《優婆塞戒經》當中開示八智之一的 「知足智」。亦即眾生對於佛道修證次第,自己於現階段 所該具足「聞思修證」的次法要領與進度,對於自己現階 段的層次、下一個階段該如何行、需要什麼樣的功夫與資糧……等,都應當清楚知道。 

這個部分的法義 平實導師在《優婆塞戒經講記》當中有 甚為詳細的開示,期請有心向道者,請閱拜讀書中深妙的 次法知見;並以此知見為依循,確實履踐於自己的佛道 上,我們確信:如實履踐者必能早日親證實相,斷除我見, 那時就能現觀法界實相的真實如如與蘊處界的虛妄無 常,如此具足解脫德、般若德、法身德的一分受用,以上 的問題自然迎刃而解;如此而行,於自己的解脫與佛道之 增上,方是正途,切勿循現在學教界的錯誤作法,當以投 入正法中實修、實證為要。

我見與我執產生的起因,主要是因為無明的關係,不只是 「意根執著阿賴耶識的見分為我」,至於論中說:「意根執 著阿賴耶識的見分為我」相關的法義與現觀內涵、過程, 乃是針對悟後進修相見道位的菩薩所開示的法,也是證悟 不退的菩薩方能現觀的事實,因現觀功德之受用,故能心 得決定而不退於見地。對於未悟的人來說,在此思惟太 多,反而是徒增自己之葛藤,成為障礙自己見道功德出生 的因緣,所以對於未悟者不需要開示過多這方面的法義; 要以斷我見、斷三縛結為主,努力培植自己大乘見道之資 糧與功夫,當證悟因緣成熟時,一念相應慧出現,屆時自 然可以現觀此一體性,即可如實理解此分法義的真實內 涵,如此而行方是有智者,故當以實證履行為宗。由此緣 故,僅作略說,不作詳細的說明。

二、有位破參明心的師兄因為私心遮障而離開,後來弟子曾在網路上讀到這位師兄的一篇文章,描寫了如來藏 和六七識的一些體性,後學閱讀後覺得寫的很好,就留 言讚歎了幾句。同修的師兄知道後,說他的文章我們不 能讚歎,但後學認為只要是弘揚世尊正法的行為,只要 弘揚正法時沒有私心,法義沒有錯誤,這種行為就值得 讚歎,哪怕他是個大惡之人!好比一個無惡不作的強 盜,但經過一個佛寺時,誠心給佛祖磕了個頭,我們要 不要讚歎?如果讚歎了是不是就代表認同這個人的強 盜行為?難道讚歎他禮佛的誠心就需要負擔所做惡事 的共業嗎?導師弘法以來也出了好幾個不肖之徒,而同 修會也曾出版過他們退轉之前所寫的結緣書,但是同修 會也不曾因為他們有私心退轉了,就否定他們以前所寫 的書籍內容啊!不知後學這樣的觀點對不對?

答:對於如實依循 世尊經中告誡,而能弘揚 世尊正法的行為,是值得讚歎。這個觀念基本上是對的,但是「隨喜讚 歎」這個功德法的成就,得要有正知見的智慧為前導,也 就是需要有「次法」的瓔珞莊嚴為助伴;若無簡擇而一味 的讚歎,那是很容易出問題的;因為眾生大多著於表 相,常常用以篇概全的方式來判斷,將會誤認為是同修 會所支持認可的。所以簡擇正邪、分辨善惡乃是非常重 要的,不應只是簡擇正邪而忽略了次法、善惡的分辨。 譬如有人弘揚正法的目的,是在獲取世間法上的利益而 用來行惡,就不是我們所支持的。您所舉的例子,乃是 在現代科技網路上發生的情形,這個部分,學子就需要注意簡擇,因為網路上面多用匿名、假名來發表,對於 彼此身分大多不瞭解,讀者的根器如何也不易確定;就 算真是悟者,也不需要在網路上公開展現自己證悟者的 身分,於己於他皆弊多於利故。又,說法需要善觀因 緣,如經中說:「空性隨應說,不應演非處;若演於非 處,甘露即為毒。」因此經中有許多法要的開示,乃是只 對因緣成熟的眾生說明;若緣不熟者,有時卻要置答不 記,這在經中常常有這樣的記載。網際網路上面對於眾 生因緣根器的觀察較為困難,多有因緣不熟者;若開示 太多六七八識之間的體性,因根器下劣、性障深重、知 見不足、慧力闕差、定力未充、觀行不備、體驗不 夠……等眾多因素,易造成信力、福德不具足、性障深 重者之毀謗,在網路上面開示太多,反而徒增他們造惡 之緣。所以欲在網路上面發表文章,應特別留意 佛在 《優婆塞戒經》開示八智中之時智與眾智;若無時智與眾 智而貿然在網路上解說不宜被所有眾生了知的法,很有 可能成為虧損法事、虧損如來的重罪;當簡擇因緣成熟 的狀況再來作合適的開示︰以對眾生最應機、最合適的 法來開示較妥。

引用文章來源:正覺電子報42期目次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