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末學去年認識一位對經論及各種佛學著作都廣為涉獵的 同修道友,他常來新竹講堂聆聽 平實導師講經說法的 DVD, 共修結束之後,在多次回家的車上,他先後出示《成唯識論》 及一疊從網路上列印下來的資料,向末學提出一些質疑及他個 人的看法。末學先將這位同修的看法整理歸納,後面末學會把 這些問題加以說明。這位同修認為:「只有在具有『五地』 的禪定,至少是『未到地定』條件下的見道,才能稱為真 見道。是用無分別智見道觸證如來藏。正覺同修會的學員 一念相應慧觸證如來藏,知曉如來藏的所在,是用思維整 理出來的,只能稱為『開悟、明心』,不能稱為真見道。 平實導師將『觸證如來藏』定義為『真見道』,會降低見 道的品質,誤導後人,有諸多過失。」末學便請教他說:「您 認為正覺同修會的學員觸證如來藏只能稱為開悟明心,不能稱 為真見道,那麼請問您的依據是什麼?」這位同修回答說:「於 五位(地)中依成論過程見道,五位(地)指的是初禪到 四禪及未到地定,因為『其相等故,總說一心』,各有甚深涵意。多剎那是指一段見道的過程內所現莊嚴的過程。」 (多剎那在定中,在類似黃勝處的情況下,見到如來藏所現莊嚴)這位同 修說:「他蒙 地藏王菩薩的慈悲攝入『三昧』中,他的誓 願就是『守護經論』。」他也提供了如下的資料:

    1、《成唯識論述記》卷七:「論:未知當知至可當知故。」

    2、《瑜伽師地論》卷六九:「復次唯依諸靜慮及初靜慮近 分未至定。能入聖諦現觀。」(CBETA, T30, no. 1579, p. 682, b27-28)

    3、《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六十九說見道唯五地故」。 (所說五地之意指四靜慮及初未至定)(CBETA, T45, no. 1861, p. 286, b1-2)

    4、《大乘百法明門論開宗義決》卷一:「二相見道。即是 後得無分別智。從真見道無間而生。」(CBETA, T85, no. 2812, p. 1083, b23-24)

    5、《成唯識論述記》卷七:「義唯菩薩從真見後亦不出觀 即入相見。」(不出觀即是仍在定中)(CBETA, T43, no. 1830, p. 502, c7-8)

    6、《顯揚聖教論》卷一六:「復次以何現觀。頌曰。出世 間勝智。能除見所斷。無分別證得。唯依止靜慮。(此即見道 唯五地四靜慮及初未至定)論曰。出世間智能為現觀非世間智為 斷見所。斷惑唯是見道非修道故。問彼復何行。答無分別證 得。謂現前證得無分別行非未現證。問彼何所依。答唯依止 靜慮不依無色。」(CBETA, T31, no. 1602, p. 560, b11-17)

    7、《成唯識論》卷九:「28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 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論曰。若時菩薩於所緣境無分別智都無所得。不取種種戲論相故。爾時乃名實住唯識真勝義 性。即證真如智與真如平等平等俱離能取所取相故。能所取 相俱是分別。有所得心戲論現故。」(CBETA, T31, no. 1585, p. 49, c16-22)

    8、《成唯識論》卷九:「加行無間此智生時體會真如名通 達位。初照理故亦名見道。然此見道略說有二。一真見道。 謂即所說無分別智。實證二空所顯真理。實斷二障分別隨 眠。雖多剎那事方究竟而相等故總說一心。」(CBETA, T31, no. 1585, p. 50, a4-8) (按:這位同修所提供的以上資料,末學未更改一字。)

       最初末學因這位同修的質疑,同於西元 2003 年的退轉者 所提的問題,便建議他閱讀 平實導師在 2003 年為了回應那些 退轉者所提的問題而撰寫的《燈影》一書,並希望他去找 平 實導師小參。後來這位同修出示一疊從網路上列印下來的資 料,其中一張有《成唯識論述記》第七卷的文字,並指著上面 的「五位」,表明這裏的「五位」指的就是「初禪到四禪及未 到地定」,末學回家後便利用中華電子佛典(CBETA)搜尋資料, 並將這些資料譯成白話,發現《成唯識論述記》第七卷中的「五 位」並不是這位同修所指的「初禪到四禪及未到地定」。有一 回共修時末學便把結果告訴他。如今末學也將這份資料列印如 後供大家參考。

   《成唯識論述記》卷七:

論:  未知當知至可當知故。述曰:「體謂體性,位謂五位,體性居位故名體位。根本位者,五十七云:『幾不 繫?』。答:『後三.九少分。三者即三無漏根也,不取 前位故。見道中如對法第九有十六心,此除末後心』。 問:『何故見道通十六心,此根唯在十五心時?』『見道 據見觀諦行故,即十六心皆是。此根有所未知而當知 根,唯前十五心,以第十六無所未知可當知故。此中類 忍皆緣前心,其第十五心已緣前心遍成訖。第十六心汎 觀類忍,不同小乘證無為故,唯取十五心為此根也』。 問:『此相見道在真見道後,真見道中已有無間、及解 脫道;解脫道中已得初果,何故相見至十五心猶此根 攝,豈預流果亦此根耶?』答:『此不然!其預流果至 相見道第十六心,見相諦圓方始建立,非真解脫可名初 果。故十五心猶此根攝,而非初果得有初根。義唯菩薩 從真見後亦不出觀即入相見,至第二心猶此根攝,至第 三心相,見既圓,方極見滿,乃非此根,第二根攝』。」

白話解釋如下:

窺基大師的《成唯識論述記》解釋說:【體指體性,位指 五位,體性安住其位的緣故,所以稱為體位。「見道位」便是 根本位,《瑜伽師地論》第五十七卷中說:「有幾根不會成為根 本位的繫縛,可以增上成就見道位的功德?」我的回答是:「有 後面的三根、及少分的九根(信等五根及意、喜、樂、捨根)」,三 根指的就是三個無漏根(未知當知、已知、具知根),因為這三個 無漏根不含攝前面加行、資糧位的緣故。有關見道的文獻中如 對法論第九卷裏所說見道有十六心,這裏是把最後一心(道類智)除去,因為(道類智)屬於修道位所含攝」。有人問說:「什 麼緣故見道時已到達第十六心,而這一根(未知當知)卻只攝屬 在第十五心時?」我的回答是:「見道如果是依據對四諦行相 觀行思維的話,那麼十六心都是。因為這一根(有所未知而當知 根)的意思就是未能完全普遍了知四真諦,所以只含攝前面的 十五心,因為到了第十六心(道類智)時已完全了知四真諦,就 是無所未知可當知的緣故。這裏的類智忍都是以之前的心為緣 而生,因此第十五心時已將前心遍緣完畢成就。第十六心是深 入微細而全面的再觀察思維所有的類忍法,因為不同於小乘的 證無為法的緣故(大乘是以真見道觸證如來藏的根本無分別智為基礎, 去做四聖諦的觀行,與小乘只觀四聖諦、蘊處界無我不相同),所以只攝 取前面十五心做為這一根的根性」。有人問說:「相見道在真見 道之後,真見道中已有無間道、及解脫道的證得;而在解脫道 中也已證得初果,是什麼緣故相見道位中,到了第十五心時還 是屬於這一根(未知當知)所含攝,難道預流果也是屬於這一根 (未知當知)所含攝嗎?」我的回答是:「這個問題不能這樣說! 因為預流果到了相見道的第十六心,對如來藏變現的見相分諦 理圓滿的了知才開始生起,所以並不可以說證初果時就是真解 脫,證初果時只得少分的解脫而已,尚非真解脫。所以十五心 還是屬於這一根所含攝,因而並不是證初果時就能夠擁有初根 (未知當知)。這個意思就是:菩薩在證得真見道之後,也可以 在不離開對真如的思維觀察,進入相見道的修習(《心經》行深 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到了第二心(解脫道)時還是 這一根(未知當知)所含攝,到了第三心(勝進道)時,相、見二分的觀行已經圓滿,如果相見道的觀行修證到達真正圓滿時, 才不屬於這一根(未知當知)所含攝,而是屬於第二根(已知根) 含攝了」。】

       末學告訴這位同修:他所出示的《成唯識論述記》第七卷, 窺基大師解釋「未知當知根、已知根、具知根」的文中的「五 位」,指的並不是「初禪到四禪及未到地定」。末學初看這段文 字時,確實看不懂它的意思,因為裏面的名相不少,因此末學 又趕緊找出《成唯識論》卷七的本文,再查閱相關的資料,互 相對照之後,才看懂這段文字是說二十二根中的三無漏根各有 什麼體位。原來未知當知根的體位有三種:見道位(根本位)、 加行位、資糧位;已知根有一個體位──修道位;具知根有一 個體位—— 究竟位。見道位(根本位)的根性除了未知當知根之 外,另外還有信及意喜樂捨等四根。從這裏就可以確定文中的 「五位」說的是「唯識五位——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位、修 道位、究竟位」,並不是這位同修所指的「初禪到四禪及未到 地定」的五位。這位同修隨便將網路上一些質疑 平實導師法 義(會外人士為了證明質疑有理,援引經論中的文字)的文字列印下 來,自己也沒有事先研究、了解清楚這些資料的內容,就拿給 末學看,想讓末學相信他的說法,末學從第一次與他見面談話 時,就已經心裡有數了,怎會如此就輕易相信,何況那些資料 又多是對經論錯誤解讀後所寫成的文章。

        後來有一回共修時,這位同修又提供末學新的資料(即前 面 2—6 項)。說實在話,這位同修提供末學的知見雖是錯誤的, 但末學卻因此獲益不少。他否定 平實導師及多數同修見道的行為是錯誤的,但末學還是衷心期望他能迷途知返,改往修 來,一起攝受正法。末學再把《成唯識論述記》卷七解釋「論: 未知當知至可當知故。」的文字譯成語體文之後,也大略了 解這位同修知見錯誤的癥結了。末學將個人的一些心得淺見敘 述於後,尚請同修們大家不吝指教。

一、「定」的誤解

這位同修由於個人「特殊三昧」的經驗,因此非常堅持禪 定在見道上的地位,認為只有在具有五地禪定,至少是有未到 地定的情況下的見道才可以定義為真見道,如果沒有未到地定 以上的禪定的見道,只能稱為明心開悟,如果定義為真見道, 會有損見道的品質。這是以「守護經論」為誓願的他所不能接 受的。他認為四加行(明得定、明增定、印順定、無間定),都要透 過禪定來觀行,與禪定有關,所以他認為四加行中的「定」不 能解釋為「心得決定」。末學以為法義辨正最好的方法,就是 比對經典,用經典讓事實真相呈現出來。我們來看《成唯識論》 怎麼說,《成唯識論》卷五:

       云何為定?於所觀境令心專注不散為性,智依為業。謂 觀得失俱非境中,由定令心專注不散,依斯便有決擇智 生。心專注言顯所欲住即便能住,非唯一境。不爾,見 道歷觀諸諦前後境別應無等持。若不繫心專注境位便無 定起,故非遍行。

白話解釋如下:

玄奘菩薩開示說:「什麼是定呢?定的體性就是能夠使心對於所觀察思維的境界專注不散,依賴心的專注不散而出生智 慧,就是定的功用。意思是說心在觀察得、失、亦得亦失、非 得非失的情境時,由於定使心專注不散的緣故,依賴這個特 性,心便出生了對所觀察思維專注的境界如何決定選擇的智 慧。心專注的意思是顯示『心要安住在那裏就能安住在那裏』,不是只安住在固定的一個境界中。不然的話,為了見道而遍觀 四聖諦、十二因緣法……等種種諦理,前後有各種不同的境 界,就不應有平等維持的定出現。如果心不維繫專注在一個所 觀境界地位時,便不可能有定的生起,所以定不是遍行心所 法。」

      由 玄奘菩薩的《成唯識論》對「定」的開示,可以了知 修定的目的是在使心對所思維觀察的境界對象能專注不散,進 而生起決擇的智慧,不是在定中愛味「類似黃勝處」的境界, 也不是枯坐一念不生,冷水泡石頭。而是在「五地」禪定中思 維觀察四聖諦、十二因緣法……等種種法時,由於心的專注不 散的定力,而對思維觀察的境界對象可以出生抉擇的智慧,進 而見道、斷煩惱、得解脫。這個才是學佛修習禪定的主要目的, 怎可將手段工具變成目的,反客為主,捨本逐末?

       見道、斷煩惱、得解脫主要還是靠智慧的,不是靠禪定的。 「禪定」若是真能讓人證悟、斷煩惱、得解脫, 佛陀的最後 一個弟子「須跋」,禪定已修到非想非非想處的層次,又何須 趕在 佛陀即將入滅之前,求見 佛陀請教,得蒙 佛陀開示, 立即證得須陀洹果,繼續思維,而在入夜之後,終於漏盡成為 阿羅漢。這位年高一百二十歲才悟道的「須跋」尊者,因不忍三界之尊、人天眼目的 佛陀入滅,請求 佛陀繼續住世,但未 蒙 佛陀應允,傷心痛哭而昏迷倒地。因而請求 佛陀允許他先 於 佛陀入滅。得到 佛陀應允,便先 佛陀入滅了。由此可以 知道一個事實:沒有佛法正知見的禪定只能伏煩惱,不能斷煩 惱、得解脫,不能證悟成聖;禪定的證量即使高到非想非非想 處定的層次,如果不遇「真」善知識的教導、傳授四聖諦、十 二因緣法、深般若……等的正知見,求證聲聞的解脫果都已難 如登天,何況是求證佛菩提道的如來藏深妙法!因此今生得遇 佛菩提道的如來藏深妙法,實應該作希有難遇想,善自珍惜!

      這位同修認為自己是有真見道的人,而他的真見道是:「多 剎那在定中在類似黃勝處的情況下見到如來藏所現莊嚴」;這 位同修的「在定中的類似黃勝處」是因修定而有,是法處所攝 色的自在所生色,是與意識相應的境界法。即使因勝定力入火 光定時能有火光發現,或入定時能見一切色像境界,或入定時 能作青黃赤白等觀所變青黃赤白等色相分,這些都還是法處所 攝色的自在所生色,與意識相應的境界法。那麼!什麼是法處 所攝色的自在所生色?首先說明法處所攝色,法處就是十二處 中的法處,十二處指的是內六處(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 意根)及外六處(色處、聲處,香處、味處、觸處、法處)。第八阿賴 耶識藉五扶塵根觸外五塵,在五勝義根中變現內五塵相分上之 法塵,意根觸法塵,作意如來藏流注六識的種子,了別此內五 塵相分上之法塵,前五識只能了別色法中的顯色(如眼識只能了 別青黃赤白),而色法中的形色(如大小長短高低)、表色(屈伸俯仰)、 無表色(氣質韻味)只能依靠意識來了別。這個由意根所觸,只有意識能全部了別的法塵,就是十二處中的法處,而為法處所 攝屬的色法,就稱為法處所攝色。「法處所攝色」有五種:一、 極略色,就是將有質的五根五塵實色,用意識思維分析到極微 細部分,這個極微的色,古名鄰虛塵。二、極逈色,就是將無 質的虛空顯色青黃赤白,用意識思維分析到極微細部分。另有 一種解釋:就是遙望視野遼闊的遠處的虛空顯色青黃赤白,用 意識思維在視力不及的遠處時,這個青黃赤白,逐漸稀釋淡薄 後之極微之色。三、受所引色,即是無表色。如受戒所得的戒 體,便是因領受戒法而在身中發起的色;又如人的氣質神韻也 是。四、遍計所起色,乃因不明了意識,單獨緣於阿賴耶識 所變現的內五塵相分上法塵時,虛妄計度,而執著實有我法之 色。五、自在所生色,是說自在菩薩、大聲聞等,因於殊勝 的禪定力,能以定力自在變現色聲香味等境色,如將第八識所 變現的五塵相分改變為金銀酥酪等相色,此從自在力新生之 色,即名為自在所生色。末學如此詳細說明,各位菩薩便可以 知道「在定中的類似黃勝處」是由如來藏藉緣出生的名色六入 所生之法,是因緣和合所生之法,是有出有入之法,入定時便 有,出定時便滅,是有生有滅之法,不是真實常住不壞之法。 而如來藏—阿賴耶識心體,無形無色、非青黃赤白、非長短方 圓、離六塵見聞覺知;如來藏—— 阿賴耶識心體的體性是本來 自在清淨涅槃,無有所得。般若的見道,主要是觸證如來藏, 知曉如來藏的所在,因而出生無分別的實相智慧。因此如來藏 的觸證與是否在類似黃勝處的情況下沒有關係。正覺同修會的 學員是以淨念相繼的「無相念佛、禮佛」的動中定力來參禪,一念相應觸證如來藏。這位同修只是為了想要凸顯個人的「特 殊三昧」,高抬自己「在定中在類似黃勝處的情況下見到如來 藏所現莊嚴」的見道更超勝於同修會,便不惜做出否定同修會 導師 平實菩薩所主張「觸證如來藏就是真見道」的定義、及 多數同修的見道事實的行為,實在是很荒謬,讓人難以思議。

二、「唯五地」的誤解

這位同修引用 彌勒菩薩《瑜伽師地論》卷六九:「復次唯 依諸靜慮及初靜慮近分未至定,能入聖諦現觀。」及 窺基 菩薩《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六十九說見道唯五地故。」 的文字作為否定正覺同修會導師 平實菩薩所說「觸證如來藏 就是真見道」的證明,但這兩段文字的真實義如何呢?他是 否斷章取義呢?末學將完整的論文抄錄並語譯、說明如下:

        《瑜伽師地論》卷六九:

復次,唯依諸靜慮及初靜慮近分未至定,能入聖諦現 觀,非無色定。所以者何?無色定中奢摩他道勝,毘鉢 舍那道劣,非毘鉢舍那劣道能入聖諦現觀;非生上地或 色界或無色界能初入聖諦現觀。何以故?彼處難生厭 故;若厭少者尚不能入聖諦現觀,況於彼處一切厭心少 分亦無!

白話解釋如下:

        彌勒菩薩開示說:「其次,禪定有四禪與四無色定,如果 想藉助禪定來見道斷惑,便只能依止在四靜慮的等持位中,因 心的專注不散而生起的思維抉擇的智慧功德,及在未能完全具足初靜慮功德的未到地定中,因心的專注不散而生起的思維抉 擇的智慧功德,才能證得四聖諦現觀,而在攝屬無色界的四空 定中就無法證得四聖諦現觀。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在無色定 中守心住緣,離於散動,寂靜(止)的勢力勝出,對於法推求 簡擇的智慧力(觀)就顯得很低劣,因此對法推求簡擇的智慧 (觀)力低劣是不能證得聖諦現觀的;也不是本在欲界時,未 曾證得聖諦現觀,卻在出生到欲界之上的處所如色界、或者無 色界之後,就能初次證得聖諦現觀。這是什麼緣故呢?因為不 管是耽於禪樂的色界天人、或是長久駐於深定中的無色界天人 都很難對眾苦生起厭離心的緣故;如果一個對眾苦厭離心少的 人都還不能證得聖諦現觀,何況是生在色界、或是無色界的天 人,他們對一切眾苦的厭離心絲毫都沒有,又怎麼有可能證得 聖諦現觀呢?」

       《法華經妙喻品》中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 滿,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憂患,如是等火,熾然不息。」 眾生因為對眾苦有切身的感受,才會興起厭離的心;因有厭離 的心,才會興起求道的心;因求道方得入道離苦。而欲界中之 人(或天人)多諸苦受,為了獲得些許快樂,也要付出很大的辛 勞代價,日常生活之中,所在盡是不如意不稱心之事,多病乏 財,親友乖離,所以較容易發起厭離心,因厭離心的發起而求 出苦之道,因求出苦之道,若得善知識之教誡,聞熏正知見, 及自己的如理思維、修行,便有見道離苦的機會。而色界的天 人享受殊勝禪定的快樂,而且長壽無病,一切所需無虞匱乏, 不須如人間必須付出辛勞之代價才能得到,也沒有愛別離的痛苦。由於沒有如人間的痛苦,厭離心就很微劣,自然就不容易 有求道之心及見道之可能了。至於生於無色界的天人,因無色 身,只有心識,純是一種精神的狀態,那裏聽聞不到佛法,自 然也就不會有見道的可能性。如果坐禪進入無色的四空定,因 無色的四空定,屬於一念不生的寂靜狀態,這時對諸法推求簡 擇的智慧力很低劣,沒有辦法止觀雙運,既然對諸法推求簡擇 的智慧力很低劣,沒有辦法止觀雙運,又如何能證悟見道、遠 塵離垢、心得解脫,終至成佛?所以四禪八定(初、二、三、四 禪及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除去無 色四空定,便只有四禪,再加上未到地定,才有對法義思維抉 擇的智慧功能,所以修學出世間法,見道斷惑要以禪定為助緣 時,便只能借助四禪八定中的四禪及未到地定。末學以為這才 是 彌勒菩薩《瑜伽師地論》卷六九:「復次唯依諸靜慮及初 靜慮近分未至定。能入聖諦現觀。」真正的涵意。

        窺基菩薩對「見道唯五地故」的看法又如何?《大乘法苑 義林章》卷二:

       若正斷者,二乘斷分別煩惱障,唯依色界五地,必無漏 道慧猛利故。中間雖有無漏真道不入見道,無色慧劣非 斷惑道,六十九說見道唯五地故。 白話解釋如下: 如果說到煩惱的真實斷除,那麼二乘分別煩惱障的真實斷 除要依止色界「五地」的禪定功德,必須是能出離欲界欲的色 界無漏五禪地,因為在這五禪地中觀慧猛利的緣故。雖然在二禪的中間定,也是離煩惱的無漏真實禪定,但屬於無覺有觀的 性質(意識觀定境時雖亦知五塵,但已不為五塵所動,唯是一心安住定 境),不能使人趣入見道,而無色的四空定因為觀慧微劣,不 是斷除煩惱的良好途徑。因此這才是《瑜伽師地論》第六十九 卷所說:「二乘的見道斷惑就只能依止五地」的真實意思。

       由以上 彌勒菩薩《瑜伽師地論》的原文及 窺基菩薩、《大 乘法苑義林章》的解釋,便可以清楚的知道「見道唯五地」的 真實義,主要偏重在斷煩惱障方面;並不是這位同修所說:「只 有在五地禪定下的見道才能稱為真見道」的大乘見道。二 乘的見道與斷惑,由於二禪的中間定,一心安住定境,不能使 人趣入見道;而無色的四空定因為觀慧微劣,不是斷除煩惱的 良好途徑。如果要斷煩惱障的話,最好的方法途徑就是依止五 地。與這位同修所說的意思真是出入很大。

        煩惱是因分別而有,因不正的思維所生,這個從初果直至 四果所斷的煩惱障就是分別煩惱障。煩惱有粗細之別,最粗最 根本的煩惱就是我見(身見),而這個我見就是因為眾生的見一 處住地無明、不如理的作意思維所生,要破除我見,主要依賴 證悟正知見,而正知見有聲聞乘的四聖諦、緣覺乘的十二因緣 觀、及大乘的般若、唯識。外道亦有禪定,但沒有佛法的正知 見(正知見的傳受有賴真善知識),無法斷我見,因此雖有四禪八 定,也無法得解脫。二乘行者在現觀苦、集、滅、道—— 四聖 諦,明白無常、苦、空、無我,而證悟「無我」之理時,斷三 縛結(我見、戒禁取見、疑見),便得預流果,不需要有禪定實證; 之後就須修道斷惑,薄貪瞋癡得斯陀含果,斷五下分結得阿那含果,斷五上分結得阿羅漢果。如果先有初禪功德,斷除五下 分結,入聖諦現觀時,便得阿那含果;若無初禪,便無法證得 三果。導師 平實菩薩在宣講《瑜伽師地論》時開示解脫道時 說:「斷思惑解脫要有禪定的功德,斷我見的見道便不一定; 如果具有初禪的功德,見道時便是三果人;如果沒初禪的功 德,見道時就只是初果人。」在宣講《勝鬘經》時又開示說: 「有證初禪的外道,沒有不證初禪的三果人,也沒有不證初 禪的慧解脫阿羅漢。」聲聞解脫道中的修道斷惑要藉助禪定 的功德,是因為煩惱越深細時,就需要有品質更好的禪定功德 才能斷除,但因為無色的四空定,一念不生,觀慧微劣,沒有 辦法斷惑。所以行者想要斷惑,就只有依止色界的五地禪定。 彌勒菩薩《瑜伽師地論》卷六九:「復次唯依諸靜慮及初靜慮 近分未至定,能入聖諦現觀。」及 窺基菩薩《大乘法苑義林 章》卷二:「六十九說見道唯五地故。」說的是二乘的見道斷 惑,不是大乘的見道斷惑。這位同修以前也曾引用《成唯識論》 卷九:「菩薩起此煖等善根,雖方便時通諸靜慮而依第四方 得成滿,託最勝依入見道故」來支持他個人對見道要依「五 地」的看法,但這裏「依第四方得成滿。託最勝依入見道故」 指的是最後身菩薩,最後身菩薩的福德已經圓滿,智慧莊嚴, 祂的見道斷惑是在第四禪中完成,因為在第四根本禪的等持位 中,止觀雙運、定慧等持,見道時就能頓斷所餘最後一分的煩 惱障習氣種子隨眠、及所餘所知障的最後一分隨眠。

       多生累劫修行的菩薩降生人間,因有往世修集的福德智慧 莊嚴,他的慧力、定力、福德力便勝過其餘的人,所以當他今世修學佛法,很快就有相當定力,可以自參自悟,一剎那間明 心見性,不需多久又過牢關,就自然達到過去世的證量。就如 同今世的導師 平實菩薩一樣。而一般的新學菩薩便不能如 此,若不遇真善知識,那麼見道無門。見性與明心同是開悟, 但明心只見到如來藏的空性,而見性便能見到如來藏的有性, 只有明心又見性的菩薩才能如實明白如來藏空有不二的中道 體性,明心而不見性者所見的如來藏空有之性是有所偏的。明 心是七住,見性是十住,算一算,兩者之間只差三住,但明心 之後想要見性,就要修集另一層次的慧力、定力、福德力,而 且這三者必須齊備,缺一便見性無門。見道與否不是只具定力 一途就可以決定,還須配合另外的二個條件,而「真善知識」 的開導才是入道的最重要條件。今世得遇導師 平實菩薩,我 們要生希有難遇想,善自珍惜,要好好地跟著他學習,不應該 如同這位同修一樣,以為自己超勝 平實導師,擎著「守護經 論」的大旗,否定 平實導師「觸證如來藏就是真見道」的定 義。(按:如何見道斷惑的道理,在導師平實菩薩所著的書中,其實都已 經說明得很詳盡,各位菩薩閱讀平實導師所著的書之後,自然就明白了。 這位同修怎會視而不見,真是匪夷所思!)

       《長阿含經》卷一:

毘婆尸佛告守苑人曰:「汝可入城,語王子提舍、大臣 子騫茶:『寧欲知不?毘婆尸佛今在鹿野苑中,欲見卿 等,宜知是時。』」時,彼守苑人受教而行,至彼二人 所,具宣佛教;二人聞已,即至佛所,頭面禮足,却坐 一面。佛漸為說法,示教利喜:「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惡不淨,上漏為患。讚歎出離為最微妙清淨第一。」 爾時,世尊見此二人心意柔輭,歡喜信樂,堪受正法, 於是即為說苦聖諦,敷演開解;分布宣釋苦集聖諦、苦 滅聖諦、苦出要諦。

       爾時,王子提舍、大臣子騫茶,即於座上遠離塵垢,得 法眼淨。猶若素質易為受染。是時,地神即唱斯言:「毗 婆尸如來於槃頭城鹿野苑中轉無上法輪,沙門、婆羅 門、諸天、魔、梵及餘世人所不能轉。」如是展轉,聲 徹四天王,乃至他化自在天。須臾之頃,聲至梵天。

       《長阿含經》卷二:

時,菴婆婆梨女取一小牀於佛前坐。佛漸為說法,示教 利喜: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為大患,穢汙不淨, 上漏為礙,出要為上。爾時,世尊知彼女意柔軟和悅, 蔭蓋微薄,易可開化,如諸佛法,即為彼女說苦聖諦, 苦集、苦滅、苦出要諦。

時,菴婆婆梨女信心清淨,譬如淨潔白氈易為受色,即 於座上遠塵離垢,諸法法眼生,見法得法,決定正住, 不墮惡道,成就無畏。而白佛言:「我今歸依佛、歸依 法、歸依僧,如是再三,唯願如來聽我於正法中為優婆 夷,自今已後,盡壽不殺、不盜、不邪婬、不欺、不飲 酒。」時,彼女從佛受五戒已,捨本所習,穢垢消除。 即從座起,禮佛而去。

以上出自《長阿含經》卷二經文中的菴婆婆梨女,原來是個淫女,發心供養 佛陀, 佛陀接受她的供養之後,為她說 法,先開示布施、持戒、升天的人天乘法, 佛陀因為觀察菴 婆婆梨女「意柔軟和悅,蔭蓋微薄,易可開化」,就繼續為她 開示「苦聖諦,苦集、苦滅、苦出要諦」。四聖諦的見道是證 悟「無我」之理,因某種原因而從事賣淫的菴婆婆梨女,她對 眾苦的體驗應該比一般人來得深刻,又因為本身的性障微薄及 對 佛陀及 佛陀所說的法信心清淨,所以在聽過四聖諦之時, 便於座上(一念相應)證悟四聖諦無我之理,斷三縛結(遠塵離 垢)而得法眼淨(預流果)。阿含經的經文便可以證明導師 平實 菩薩所言「見道便不一定要有禪定功德」之語不虛。而菴婆婆 梨女能夠見道,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有 佛陀這位「真大善知 識」啊!

        是否一定要在這位同修所說的「五地」的框框裏才能證 悟,才能見道,從以上《長阿含經》的經文的敘述中,其實答 案已經很清楚了。修學佛法,初次見道,若有真善知識的開示 正知見、教導正確的修行方法,自己又能夠「專精思惟,不放 逸法」,雖然沒有五地禪定的修習,也可以見道。這位同修只 為了凸顯自已「在定中在類似黃勝處」的殊勝,不惜斷章取義, 否定「觸證如來藏就是大乘真見道」的說法,作法真是勇氣十 足,但卻無智而顯出高傲,實不可取。

      像菴婆婆梨女這樣見道(以聞慧悟入,沒有禪定的修習)的例 子在四《阿含經》中有很多。佛陀為在家居士說法時,通常都 先開示人天乘的法:「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惡不淨,上 漏為患」的道理,並「讚歎出離為最微妙清淨第一」,讓他(她)們得到法益心生歡喜。那時, 佛陀觀察這些求法者,如果他 (她)們是「意柔軟和悅,蔭蓋微薄,易可開化」或「心意柔 輭,歡喜信樂,堪受正法」時,才會依照往昔諸佛的一貫作法, 繼續為這些求法者「敷演開解,分布宣釋」四聖諦「苦聖諦、 苦集、苦滅、苦出要諦」。末學閱讀了這些經文之後,內心的 感觸很深,原來要聽聞能夠出離三界中分段生死輪迴的四聖諦 都不是那麼容易,何況是「諸佛之母」的般若深妙法? 佛陀 要為眾生宣說四聖諦,還要先觀察這個眾生是否「意柔軟和 悅,蔭蓋微薄,易可開化」、或「心意柔輭,歡喜信樂,堪受 正法」,如果這個眾生不是「意柔軟和悅,蔭蓋微薄,易可開 化」或「心意柔輭,歡喜信樂,堪受正法」,那麼 佛陀是不會 輕易為他(她)們宣說四聖諦「苦聖諦、苦集、苦滅、苦出要 諦」的。可是我們回顧一下,導師 平實菩薩自參自悟之後, 不忍正法聖教之命如懸絲,不忍眾生猶在三界生死苦海中輪 迴,悲心深徹,為續正法之命脈,把可以成佛的般若深妙法, 無私無我奉獻眾生,有教無「類」。可是若干同修不僅不思於 正法之弘傳如何圖報,竟於得法之後,做出令人難以思議的心 行,處處顯示「自高於得法之師之意」、「令所聞分別好醜」、「惱 說經者」、「聞亦邪念」、「求經中長短,有疑問不解休」。真是 讓人痛心!末學最近因名相整理之因緣,閱讀到這段經文,覺 得很有意義,順便複製下來,並譯成白話,提供大家參考。

       《七處三觀經》卷一第(一七):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行在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 比丘:「若人意在五法中,設使聞佛法教,不應除塵垢,亦不得道眼。何等為五?一者若惱說經者,二者若求 便,三者若求窮,四者聞亦邪念意著他因緣,五者亦無 有自高意,令所聞分別好醜。若人意隨是五法,設使聞 佛說法,不應自解塵垢,亦不應生法眼。」

佛復告比丘:「有五法,若人意在五法,即聞佛所教行 法,為應自解塵垢,亦應得道眼。何等為五:一者無有 惡意在說經者,二者亦不求經中長短有疑問解休,三者 意亦不在色意亦不在他因緣,四者亦自有黠意能解善 惡,五者分別自知。

是五法,若人意隨是五法,能得自解塵垢。一為不惱說 經者,二為不求經中長短,三為不求窮,四者為亦不邪 念,五為亦自有黠意能分別白黑。」佛說如是。

       白話解釋如下:

       我曾親耳聽聞 佛陀這樣開示:當時 佛陀來到舍衛國,住 在祇樹給孤獨園,講經說法。有一天, 佛陀利用機會告訴比 丘們說:「如果一個人存有以下五種心態,他即使聽聞 佛陀有 關四聖諦、十二因緣法、般若深妙法的開示,那麼!他也一定 無法滅除自已心中的種種煩惱,也一定無法證悟得智慧。是那 五種心態呢?第一是對講經的人心存不滿,懷有怨恨、成見。 第二是存心尋求講經人的特殊習性,想加以嘲弄。第三是存心 看講經人在問答時,詞窮的窘相。第四是用不正的心念聞法(以 有色的眼光),或心不在焉,老是想著別的事情。第五是雖然心 中並沒有存著自己勝過講經人的想法,但對聽聞的法分別其優劣高下。如果一個人隨時都存著這五種心態,那麼!他即使聽 聞 佛陀的說法,自己也一定不能滅除種種的煩惱,也一定不 能證悟得無漏、實相智慧。」

        佛陀又告訴比丘們說:「另有五種法,如果一個人存有這 五種心態,那麼他聽聞了 佛陀開示教導的知見及修行方法, 自己就一定可以滅除煩惱,也一定可以證悟得智慧。是那五種 心態呢?第一是對講經的人沒有惡意。第二是不會存心尋求經 文中的優點、缺點(這裏說得很好,那裏說得不好),如果有懷疑的 地方,立即請教法師,將疑問解除,不讓它繼續停留在心中。 第三是心不會隨著色塵(美色)流轉,也不會隨著別的因緣(聲、 香、味、觸、法塵)流轉。第四是自己也有一些聰明,能夠理解 分別善惡。第五是聞法經由分別之後,就可以自己明白了知。 這五種心態很重要,如果一個人隨時都存著這五心態,就 能夠自己滅除煩惱。第一是不對講經的人心存不滿,懷有怨 恨、成見。第二是不會存心尋求經文中的優點、缺點。第三是 不會存心看講經人在問答時,詞窮的窘相。第四是不用不正的 心念聞法。第五是自己也有一些聰明,能夠分別善惡。」 佛 陀的說法就如前面這樣。

      三、「見」的誤解:

      這位同修因為讀了書中: 平實導師描述自己參禪,因無 法破參,而捨棄此世錯悟之師所教知見,將禪門知見依自己所 知重新整理思維,半小時之後就破參──明心見性的過程,就 認定 平實導師的明心見性是經由整理思維所得,只能說是開悟,不能稱作「見道」。這真是很奇怪又荒唐、缺乏思維的說 法。 平實導師的書中提到當時的未到地定,以及見山不是山 的視而不見的定力,但也不斷重複提到的二句話:「用見聞覺 知的意識心,去尋找離見聞覺知的真心──如來藏」。由如來 藏自己來參禪、來得到證知本覺的智慧,這道理講得通嗎?如 來藏能見聞覺知、能思維法義、能參禪嗎?整理思維不正是見 聞覺知的意識心的功能嗎?不思維,日常生活的諸事能成辦 嗎?不思維,對諸法的正邪能有所抉擇取捨嗎?不思維,日常 生活都不可能順利運作,何況是證悟見道?有了思維,也不一 定可以明心見性,自古以來,辛勤修學佛法之人多如過江之 鯽,為什麼能證悟之人總是極少數呢?大多數沒有證悟的人, 難道就沒有在思維嗎?古來許多以定為禪的人,專修禪定,難 道都沒有定力而不能破參嗎?不是的,只因沒有正知見,不遇 「真善知識」耳!這位同修的見解真是很奇怪又顛倒。

       為什麼大小乘在證悟時都稱為「見」道呢?這個「見」字 的意思如果沒有正確理解,就很容易對「真見道」產生誤解, 自然就會有如這位同修將落在「在定中在類似黃勝處」〔編案, 其實不是黃勝處,也不是禪定〕的類似禪定證境視為「真見道」,而 否定「觸證如來藏就是真見道」的情況發生?我們先看古德祖 師如何解釋「見」、「見道」,《大乘義章》十七本曰:

       入聖之初,於四真諦推求明白名為見道。

       及卷十七:

       見有二種:一、推求義,二、明白義。彼須陀果證斷見惑迷諦闇盡,照諦明白故得名見。

       又《善見律毘婆沙》卷四:

       如來已見觀度,真實知故。以真實智,名為實知。見者, 何謂為見?見者達故,名為見也;觀者,何謂為觀?遍 知一切,故名為觀。以知觀見度,如來真實知已,生厭 患想,便生離心欲得度脫。先壞三界車軸故,名為阿羅 漢。

上面的《大乘義章》及《善見律毘婆沙》已很清楚告訴我們: 名為「見」是因為「達(明白)的緣故、照諦明白的緣故」,所 以「於四真諦推求明白即名為見道」。《出曜經》卷十五中說: 「開意受持明者,以譬喻自解」,這二句話的意思是:「對真 實義理,能不懷成見、意識如實了知並受持的人,自己就能因 譬喻而瞭解道理」,那麼,把第一義諦的正知見加以思維整理 之後,一念相應而明白第一義心(如來藏)的所在,名為「真見 道」,又有何不可?。

        《大方等大集經》卷十三:

……。時舍利弗語不可說菩薩言:「善男子!誰入是化, 今作是說?大德!如鏡中像,其誰在中而有像現?善男 子!無在中者,直以清淨四大因緣故有像現。大德!化 亦如是,法性淨故,能作此說。善男子!若爾者,一切 眾生何故不能如是宣說?大德!鏡之背後俱不離鏡,像 何不現?善男子!鏡背四大不清淨故。大德!眾生亦 爾,不能清淨法界性,故不能宣說。善男子!汝先後語義不相應,何以故?汝常說言:「一切法界性自清淨。」 今云何說法界不淨?大德!若不爾者,汝云何因阿濕比 丘得法眼淨?善男子!我但因其開導除滅客煩惱,故名 法眼淨,實無所得。善男子!若有人言我得虛空,是義 不然,何以故?虛空之性常自清淨;若常清淨,云何可 得?客雲覆故眾生不見,除客雲故名之為見。法界之性 亦復如是,是故我實不得法眼。

       以上所引《大方等大集經》卷十三的經文,其內容所說法 義都與如來藏有關,如來藏的體性本來自在清淨涅槃,無有所 得。所以舍利弗說:「我實不得法眼」。經中以虛空之性譬喻法 界之性。人人皆有體性本來自在清淨涅槃的如來藏,但為什麼 人們渾然不知,因為無明所覆,所以不知不見。就如人們看不 見清淨的虛空之性,是因為虛空為客雲所覆,所以當虛空的客 雲除滅時,就稱為見到清淨的虛空之性。舍利弗在未遇到阿濕 比丘之前,因無明(沒有正知見故)所以不得法眼淨。後來遇到 阿濕比丘,阿濕比丘為其開導,除滅煩惱客雲遮蓋,即得法眼 淨。            我們讀佛菩薩的經論時,常常會看見這樣的句子:「見法 得法,決定正住,不墮惡道,成就無畏」;「見法得法,決定道 果,不信餘道,得無所畏」;「信心清淨,遂得法眼,無有狐疑, 見法決定,不墮惡趣,不向餘道,成就無畏」,究竟「見法」 是見了什麼法?「見道」是見了什麼道?又是怎麼見的?末學 再以《大方等大集經》卷十三中舍利弗得法眼淨的故事為例加 以說明。阿濕比丘為舍利弗誦出:「一切諸法本,因緣生無主,若能解此者,則得真實道。」之偈,舍利弗聞「一切諸法本, 因緣生無主」之法後,(經由思維推求)如實了知凡是因緣和合 所生的種種法,都沒有一個常住不壞的真我存在(無我),便一 念相應,證悟(蘊處界無我法)──見法(見道跡),因而斷了三 縛結(得法——即於諸法,遠塵離垢),得初果(得法眼淨),歡喜信 樂(心大踴躍,身諸情根,皆悉悅預)。因見法得法而心得決定。(一 切眾生,悉著於我,所以輪迴,在於生死。若除我想,即於我所,亦皆得 離。譬如日光,能破於闇;無我之想,亦復如是,悉能破於我見闇障。) 無有狐疑,信心清淨。(我從昔來,所可修學,皆為邪見;唯今所得, 是正真道。)

         眾生或因習近外道、邪師受其教誡,或因自己不如理作 意,而有無明;無明即是無知、不如實知;眾生即因無明,所 以長劫沈淪在三界的生死苦海中,不能出離。要斷除無明,就 要聞熏正法正知見,如理思維。眾生聞思修般若正知見(即聞 法),如理思惟推求(參禪),在觸證能所二空、離見聞覺知的第 一義心(如來藏)時(見法——於法如實知),意識心轉依如來藏的 無分別性,即出生無分別智,得下品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得 法眼淨),三縛結盡(得法——即遠塵離垢)。了知如來藏就是一切有 情生命的實相,萬法的根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任一有情 皆有(即見法決定)。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眾生即因無明(不如 實知,不具正知見故)而無能見道、見法,見法、見道之時即於 法(如來藏)如實知(無明盡)。因此可以這樣說:以前不如實知 (無明)如來藏在那裡,而今如實知(無明盡,除滅客煩惱)如來 藏在那裡,就是「真見道」。(打聽密意者沒有參禪過程,無明不能除盡,即是不如實知者。)〔編案:此師兄應屬於打探密意而知,所以今天才 會理路不清,相見道智慧難以生起,乃假稱自己是在禪定境界中悟入為更 高之修證,證明自己的真悟。〕

      正覺同修會的學員們在聞熏導師 平實菩薩所傳授的般若 正知見、參禪知見,及鍛鍊 平實導師所施設的「無相念佛、 禮佛」、「參話頭」的功夫,以「思維觀」參禪,一念相應慧觸 證於六塵中離見聞覺知的如來藏,名為「真見道」,斯有何過? 居然謗為「用思惟整理出來的,只能稱為『開悟、明心』, 不能稱為真見道。」真是無智的批評。若是明心、開悟而仍 然不能稱為見道,中國歷代禪宗祖師始從二祖慧可,中如六祖 及歷代祖師,末至今時的那位同修都將屬於尚未見道的人了! 因為以上祖師都還沒有禪定證量就明心開悟了,而那位師兄自 己也沒有證得禪定,只是類似定境的狀況。若開悟明心仍然不 是見道,這位同修也將成為改變佛法見道定義的人了!(待續) 

引用文章來源:正覺電子報36期目次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