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般若信箱第四期  

墨寶  

一、看了《正法眼藏── 護法集》,覺得佛陀智慧太深太遠了,真恨不得我也能像祂一樣。我是初學佛者,但對入定已早有所聞,請教如何才能入定呢?煩請指教,我一直很想修禪定。入定後是不是可以跟鬼神打交道?可以見到神?

答:大德稱讚佛陀智能深遠,生起效法學習的心理,足見您對佛法已有相當的信心,若能以此信心為基礎,繼續修習戒定慧,應當可以漸次證得解脫道與佛菩提道。

禪定通於佛法與外道,但佛法的禪定係以智慧為導首而修習,不貪求境界,這和外道的禪定有明顯的不同。若企圖與鬼神打交道而修習禪定,已非佛法的禪定,不但無法解脫生死輪迴,反而容易落入鬼神道或魔道,求出無期。

您既有心修習禪定,應修習佛法的禪定,不應修習外道的禪定。在此建議您依本會《無相念佛》、《念佛三昧修學次第》、《如何契入念佛法門》等書,修習念佛三昧,證得念佛三昧之後,再看話頭、參禪,而悟明心性;依此修行可以直接證得佛法的根本,發起深妙的智慧,進而了生脫死。最好能夠參加本會禪淨雙修班的課程,經​​常有機會向善知識諮請法義,自然能夠分辨正法與邪法,省卻盲目摸索的辛苦。悟後再修世間法的禪定,可以免掉「精神失常」……等後遺症。

二、正覺講堂的開經偈是「微妙甚深無上法,百千萬劫難值遇,我今見聞得證悟,願解如來究竟義。」我記得原文應是「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值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這話雖然不是經語(乃武則天作),但千百年來,教界已普遍認同,視為行家大手筆,並把它作為開經偈置於經首,所以建議不要改動,用原句就好。況且改了後,在修辭和意境上並沒有明顯的變化。

答:千百年來,佛門都將證悟視為遙不可及的境界,不敢奢望初地聖位菩薩所證的無生法忍,更不敢想望如來究竟無上的法義,這是武則天作開經偈的心理背景。然而,學佛的目的是成佛,不應以求解「如來真實義」為已足,而應進一步求證「如來究竟義」。正覺講堂因此修改武則天的開經偈,每次上課前,由親教師或已悟的師兄弟帶領大眾念誦一遍「微妙甚深無上法,百千萬劫難值遇,我今見聞得證悟,願解如來究竟義。」以激發精進成佛的雄心與氣魄。

三、《正覺電子報》有的文章缺乏正覺講堂的特色,在別的地方也看得到。

答:不知道您所謂的「特色」是指什麼?我們認為《正覺電子報》的特色,在於介紹正確的解脫道和佛菩提道。解脫道和佛菩提道是有次第的,有的作品是資糧位行者求道的心得報告,雖然還沒有見道的證量,但那種對佛法渴仰的心情,讓人十分感動,我們很珍視這樣的作品。

如來藏遍一切處,不一定要以佛學名相來宣說,有時候只是閒話家常,像趙州茶、雲門餅一般的平淡,其實是在宣說第一義諦。同樣的道理,明心的人也可以藉散文、新詩、小說等文學作品,宣說第一義諦;這些作品只有明心的人才能欣賞。

四、蕭老師弘揚大乘佛法,應當在台灣、美國等地,才能無拘束的、少磨難的廣泛弘揚。而其弟子,可以到艱苦的地區傳法。

答:菩薩道行者選擇弘法的地區,如果特別艱難,將來的成就也會特別迅速。譬如本師釋迦牟尼佛,祂發願在五濁惡世成佛,因此超越了彌勒菩薩而先成佛。再者,越是艱苦的地區,就越需要佛法,若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在五濁惡世成佛,我們還要等億萬年後才能聽聞佛法,許多佛弟子在感戴之餘,也效法世尊的本願,願意在艱苦的人間弘法,以救拔苦難的眾生。

和未來世比起來,現在還算是輕鬆,《央掘摩羅經》卷四說:『正法住世餘八十年,菩薩摩訶薩為一切眾生演說如來常恒不變如來之藏,當荷四擔。何等為四?謂兇惡像類,常欲加害,而不顧存亡,棄捨身命,要說如來常恒不變如來之藏,是名初擔重於一切眾山積聚。兇惡像類非優婆塞,以一闡提而毀罵之,聞悉能忍,是第二擔重於一切大水積聚。無緣得為國王大臣大力勇將及其眷屬說如來藏,唯為下劣形殘貧乞,堪忍演說,是第三擔重於一切眾生大聚。窮守邊地多惱之處,衣食湯藥眾具粗弊,一切苦觸無一可樂,男悉邪謗,女人少信,城郭丘聚豐樂之處不得止住,是第四擔重於一切草木積聚。若能荷此四重擔者,是名能荷大擔菩薩摩訶薩。 』如果有人,能夠在佛法住世的最後八十年,在人間極艱難的環境,演說如來藏心體常恒不變的道理,這樣的人極為難得稀有,名為「能荷大擔菩薩摩訶薩」。所以蕭老師觀察因緣,目前不去美國養尊處優之地弘法,也不去大陸弘法,要等緣熟再去,不以艱苦或優裕作為考慮之重點。

五、《正覺電子報》為什麼要委託商業機構代發,以致每次都夾帶不相干的廣告?

答:發行電子報並不容易,必須有一個網頁空間,除了編輯電子報之外,還要有訂閱、取消訂閱、讀者回函、評鑑……等等功能,如果一切都自己規劃,要耗費很多時間和金錢。最嚴重的是病毒的問題,從十月中旬開始,我們的電子信箱,每天都會收到好幾封不同版本的病毒郵件。剛開始的時候,還以為是病毒自動複製轉發,連續十幾天下來,我們不得不懷疑:有人惡意寄發病毒郵件給我們,企圖阻撓《正覺電子報》的發行。

我們以業餘的能力,根本無​​法負荷龐大的網站管理工作,萬一我們的網站受到病毒攻擊,再把病毒散播給訂閱電子報的讀者,後果不堪設想。幸好我們是委託商業機構代發,所以沒有這些煩惱。商業機構免費提供網頁空間,並代發電子郵件,當然要夾帶廣告,才合乎商業考量。我們享受免費服務,就不能跟人家計較夾帶的廣告,敬請讀者體諒和包涵。

《正覺電子報》在網絡上發行之後,稍後還會印成平面刊物,這份刊物也是贈閱的,而且不夾帶商業廣告,歡迎索取。

六、〈真假開悟3 〉說:「濾過性病毒雖然沒有記憶,沒有愛憎,似非有情;但那是因為果報而使牠們無法產生記憶,似乎無愛憎,似非有情,其實仍然是有情眾生類」,可是濾過性病毒是很低等的生物,有些生物學家甚至認為濾過性病毒不是生物;為什麼低等的生物是有情,而高等的植物卻不是有情?如果濾過性病毒是有情眾生,它們是屬於哪一種種性,什麼樣的有情會投生於濾過性病毒?

答:濾過性病毒絕非無情,生物學家不具有道種智,不能了知此等真相;就好像腦神經科醫師不能完全了解意識一樣,更何況能了解意根?第八識如來藏就更不用談了。所以生物學家的說法,並不是絕對正確之說法,因為他們並不了解人類自己的生命實相,何況能了解生命存在的無數情況?亦如天文學家在研究宇宙的實相的一樣,是不可能如實理解宇宙的。濾過性病毒也一樣,從道種智上來說,如果它們是無情的話,那就不應該會變種,應該如同無機物的毒藥一樣,永遠不會改變它的體性,只要一種對治的藥就可以永遠對治;不須要因為毒藥的變種而不斷的研究不同的對治藥物;所以不會變種的毒藥,都是無機物,不屬於有情。所以只要是會變種的,是會改變對於藥性抵抗力的病毒,都應該屬於有情,否則即無可能變種而對原有的藥品有對抗的能力。

亦如古時曹操恐人以砒霜暗中加害,便開始少量服用砒霜,使身體漸漸適應,然後漸漸增加到足以使一般人致命的藥量;如此每日秘密服用之,而能不死,亦不使人知道此事,故能不被他人以砒霜下毒所害。這就是有情才能辦到的事情,無情是沒有這種能力的。濾過性病毒既然能如此應變人類的藥物,產生變種的演化,而且往往成功的對抗人類的醫藥,可見濾過性病毒也是有情。無情的無機物的毒藥,是絕對沒有這種變種能力的,所以能變種的一定是有情,否則又如何能稱為變種?究竟是變什麼種呢?為何會成為另外一種截然不同的病毒呢?這種能變種的病毒,不是生命,那又是什麼呢?如果是無機物的毒藥,必須有人去改變它的化學成份以後,才有可能改變它的體性,它不是自己適應對治的藥品而自行改變的;所以說,能變種的濾過性病毒,一定是有情,不是無情。

高等的植物不是有情,是因為它們不是如來藏所生的,也不具備意識心的基本分別的能力,沒有意識心存在。濾過性病毒既然能對治人類所加之於它的藥物而變種適應之,當然是有極微細意識與意根的,所以能由如來藏而作變種適應。植物沒有這種能力,純粹是因為眾生的業力所感,而對某些事相有所改變,而且是極長時間之後才能完成改變,不同於濾過性病毒;如果沒有外緣授粉的因緣,就不會有變種的能力,自身不能變種。這是因為沒有意識與意根的緣故,所以雖是高等生物,卻是無情生,由眾生之如來藏共業力量所控制。

  為什麼會生於濾過性病毒中?當知因為極重無明所生極重貪愛,而作謗法、謗佛、謗大乘賢聖僧的緣故,其罪至重、無明至重,墮落於無間長劫地獄;又不曾修集點滴福業,所以從無間地獄而漸次轉上,生在近邊地獄受報完畢後,轉生餓鬼道中,最後遠離極重餓鬼道後,初受生於人間時,由於點滴之福亦無的緣故,極重無明所遮障的緣故,受生於濾過性病毒中;輾轉多劫以後,方得成為較高等之動物。

朋友,好東西千萬別一個人獨享著,趕緊分享給朋友吧!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般若信箱第四期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身外之物 的頭像
    身外之物

    身外之物的部落格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