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菩提路》序文

代序──崎嶇難行的佛菩提路

dHdPIuYeNwAAbobwHzAAAAAAAFAL4  

佛菩提道,本來難行;非諸聲聞四果聖人所能行,亦非諸緣覺聖人所能行,以非彼等愚人所能修證故,彼等唯能親證聲聞菩提、緣覺菩提之解脫道故;縱屬有人真行菩薩道、以求證悟般若者,亦復多有遮障故;乃至已經證悟般若之後,仍然有可能因為尚未通達故,以及所知障中見道所斷之異生性遮障猶未斷盡故,而有「誤會甚深般若於前,復因私心而造謗法、謗聖於後」等事發生;由是緣故,乃有二○○三年初之楊、蔡、蓮等人不能忍於阿賴耶識之本來無生,欲外於此實相心而別求另一子虛烏有之如來藏實相心,謂之為退失大乘無生忍之凡夫。

然而,彼等之退失於大乘無生忍者,皆由早年證悟之時,平實未曾先行殺卻彼等諸人之我見,復又加之以極明白之機鋒,令其悟得容易;或如楊先生之由余為彼明講密意,以致我見未斷、般若實智不生、疑見難除;復又未觀根器,皆令隨學之一切人悟入如來藏境界,其疑終不能斷。由是緣故,彼等緣猶未熟而得悟入者,後皆不能安忍於如來藏之本來無生,不肯依佛聖教次第修除性障及進修一切種智,乃轉生妄想,欲冀一悟即得成佛──一悟即證佛地真如;或如後時之冀望一悟即得入地證聖──一悟即證初地真如;皆坐我見未斷所祟,欲以之取敬於他人:始終有「我」欲受他人恭敬、供養。

亦因自身見地未得通達,是故不能安忍於如來藏之本來無生,意欲別覓子虛烏有之妄想如來藏,以為更勝妙之修證,不料返墮於常見外道之離念靈知心中,回墮於常見外道凡夫知見中。亦因所知障中極為寬廣之異生性未曾斷盡,緣於破法者之邪見論著所祟,不能信入自己依止真善知識所悟入之如來藏為真實如來藏,欲外於真實如來藏阿賴耶識而別覓子虛烏有之另一如來藏,是故轉墮於凡夫境界中──返認離念靈知意識心為如來藏──誤以為意識離妄念時之靈知才是真正之如來藏,自認為證量更高於真善知識,自認為返墮之意識心體是更勝於善知識所教授之如來藏阿賴耶識心體,便大膽否定善知識所傳授之真實如來藏。此即是大乘見道福德與基本智能皆尚未滿足之人,故有如是退轉而誤以為增上之事發生;便如佛世數億人天悟入第七住位般若正觀,此等數億人天隨後即有八萬人退失於佛菩提,此乃五濁惡世常所得見之事相,本來無足為奇。然因事關學人道業,亦關乎學人未來無量世之利益,故不得不說之;何以故?謂學人若遇如是惡知識,而隨之謗法、謗賢聖者,成就上品誹謗三寶重罪,此乃無間地獄罪,舍壽後之未來無量世果報,極為慘痛,是故不得不說,藉以警覺諸人:凡未親證之前,不可隨人胡言亂語、妄傳謠言,否則後後無量世中縱能世世深重懺悔,正報已成就,已無所益、亦無所濟矣!

至於一般人之難以悟入甚深般若者,率多由於未對聞所未聞妙法生信之前,或於初起信時隨即被別有居心之人,以誹謗、否定之手法,將所未曾聞之深妙正法,誣為邪魔外道法,恐嚇未生正信、或初生正信之學人,令其恐懼而致退轉於甚深般若正法,聞之即懼,尚不敢私閱甚深般若正法之書籍,尚不敢檢閱其理是否果如他人所言之為邪魔外道,何況敢於前往親聞?何況敢於信之、受之而習學之?由是緣故,遮障末法時世學人見道之機緣。

如是之事,所在多有;自平實出世弘法以來,屢見不鮮;如是惡知識,將最勝妙之可令學人確實見道之正法,謗為邪魔外道法者,固有其後世尤重純苦之無量世因果,亦有多屬輾轉聽聞謠言,而彼自身其實未曾研讀甚深般若正法書籍,實未略行加以探討,便人云亦云而否定之,致令多諸學人淹沒此世證悟之機緣,可謂之為斷人法身慧命者。

間有名聞諸方之惡知識大師,恐其法眷屬或聞或閱平實諸書已,即將漸漸具有簡擇法義正邪之能力,則必漸漸了知彼等惡知識之法義、之證悟皆為虛妄不實之謬說,因此而恐懼座下之法眷屬日漸流失,名聞利養無復得存;由此思慮之故,便故意無根誹謗平實所傳之世尊正法為「非世尊正法」,而以言語私下謗之,冀平實無以聞之、無以回應。然而如是作為,既是誹謗甚深正法之謗法行為,亦是無根誹謗賢聖之地獄業,皆墮無間地獄之重罪中。

復有尚在學僧凡夫地之法師,緣於他人所給與之錯誤教導,每輕在家相之諸地菩薩,不知大乘經中所言眾多菩薩多屬在家菩薩;故彼法師雖已雙受聲聞比丘、比丘尼戒及大乘菩薩戒,然終不以大乘菩薩戒為主要依止,仍以聲聞出家戒為主要依止,復不以大乘法中之般若或種智證量為憑,亦不服在家菩薩之般若證量與果證,是故心中每以凡夫僧寶之身分自高,常輕一切住在人間弘法已有修證之在家菩薩;由是緣故,往往被人利用於不知不覺之間,而猶以為是修正行、作大事者。此如正覺同修會於二○○三年初時,楊先生因為私心不遂故,思欲徹底打擊正覺同修會,令其瓦解冰消,是故私向人言曰:「我們將由出家法師來寫書、寫文章,破盡蕭平實的法,不必我親自動手寫書來破他。」果然隨後即有法蓮師、悟觀師(紫蓮心海)二人被利用,寫出《辯唯識性相、如來藏與阿賴耶識》二本不像書的「書」,被我會台南共修處老學員所組成之法義辨正組,以《辨唯識性相》及《假如來藏》二書所破,至今不能回辯、不能自救。

復有「楊」先生曾夤緣六龜鄉空生精舍之慧廣法師,前往拜訪,將其邪說盡行相告,誤導慧廣法師,倡言:「明心即是見性,見性即是明心,實際上並沒有眼見佛性這回事。」慧廣法師聞之,信以為真,乃改變先前信受印順識唯有六之邪見,因此後來承認確有第八識如來藏,著文承認有如來藏,並信楊先生「明心即是見性」之邪說;然無絕對把握,又因心性深沈、老謀深算,恐有後果傷損自己,乃先以電子郵件而化名質疑平實所授眼見佛性之法,作為試探。平實當時以為:若人唯以化名質疑,不肯留下真名與地址者,其人絕非真實求法者;其心既然不誠,則不必給與回應。遂置之高閣,未與答复。

慧廣法師等候半年時間,不知平實不予答復之緣由,誤以為平實無法答复,誤以為確實抓到本會正法確有瑕疵之證據,便增補其質疑之文,而以法名具文登載於《僧伽雜誌》,公開質疑世尊所傳眼見佛性之法,將世尊眼見佛性之法橫加扭曲,淺化為同於明心境界;遂有本會正光居士造《眼見佛性》一書,回應慧廣法師壞法之愚行。至此,信受古高麗月忠法師所造《釋摩訶衍論》偽論之所謂龍樹後族者,可謂全軍覆沒矣!龍樹後族一名,信用已經全然破產,無法再令任何人生信。彼等若心中不服而記恨者,此後唯有另化新名,再謗本會正法,已難再以龍樹後族之名取信於人也!亦因本會回應慧廣龍樹後族之質疑,致使慧廣等人強牽偽論《釋摩訶衍論》於龍樹聖僧身上,有損龍樹聖僧令名之真相,大白於天下,令今時後世一切人,都不能再以《釋摩訶衍偽論》而污損聖龍樹令名,從此還龍樹聖僧本來無瑕之聖名,今時後世將無人能再假藉偽論玷污龍樹聖名也!

如斯法蓮、悟觀、慧廣三人者,同屬僧伽之一員,而皆以聲聞戒、聲聞心態住心,不能實依大乘法而依止於菩薩戒,不能真實住心於菩薩法性之中;復不能知諸地菩薩少有出家相者,十之八九多屬在家身相之天身,來往諸佛國土而奉侍諸佛、親聞妙法;正因有此聲聞僧之自大心態故,被楊先生輕易利用,公然誹謗甚深微妙正法而被破斥,致令僧伽極為高貴之地位有所損傷,乃是僧伽二眾之大罪人。如斯三人輕易誹謗正法、破壞僧伽高貴本質之後,豈唯此世身敗名裂、遭教界有識之士所輕?舍壽後之未來無量世中,仍需一一親歷十八地獄及餓鬼道與畜生道,遭逢無量無數世極為慘痛之特重純苦異熟果報,數百劫後方能重回人間,復與佛法緣淺,極難入諸菩薩數中;以如是心小慧狹之心性,自障己身無量世之道業,又復苦痛無邊,誠可哀憫!令人不勝唏噓!

由如是事實,證知大乘佛菩提道絕非輕易可行之道,是故名之為崎嶇難行之佛菩提道。然而此道雖然永遠崎嶇難行,卻是一切大乘佛子遲早必行之路,捨此無由成佛故。既然不論早晚,皆必須行走此道,則於此道中行時,必須有福、有德、有眼;有福者,謂能以其福遠離值遇惡知識之因緣,能依止真善知識而不退失;有德者,聞人誹謗善知識時,可藉以製止自己產生人云亦云而謗正法之過失;有眼者,縱使親遇惡知識時,自能辨之而遠離之,並能教導眾生同皆分辨種種遮障吾道之惡知識。若是少福、無德、無眼,則難逃避如是自害害人之事相,是故如是正理與事實,應當披露之,以為前車傾覆之鑑,藉以警覺末法修學佛道之四眾學人。

今有已在大乘菩提正法證悟之釋善藏法師,以其自身證道過程之迂迴辛苦經歷,不顧顏面,為救廣被誤導之初機學人,是故發起大心,披露自身親所經歷之真實現事,願以自己被誤導遮障之經驗,警覺佛門四眾弟子:對於聞所未聞深妙正法,應當如實聞之、閱之、檢驗之,然後方可出之以評語;萬勿未聞、未讀、未檢驗之前,便輕易信受他人之誣謗。並願見證當今之世,甚深難解、難修、難證之大乘佛菩提之親證,確為可得,非是空想。是故自願將其修學佛菩提道之數數被障過程、迄至終能回心而得證道之事,悉皆披露無遺,作為今時後世佛子之殷鑑,欲救同有是患之學僧與居士。由是緣起之故,乃有此書之出版,即名之為《我的菩提路》。

今觀釋善藏法師轉聲聞心為菩薩心,亦不覆藏自己所曾親犯之過失,棄捨五蘊我之面子而不稍顧,欲救今時同有此病之學人;此乃已斷三縛結、已發菩薩大心之法師,非屬二乘聲聞種性之法師,亦非凡夫位之法師;如是菩薩僧,平實素所欽仰,一向心淑,故其心願應玉成之,乃有此書之梓行,以利今時後世諸多大乘學人。復因悟圓法師為正覺同修會之現任理事長,非唯年高又復德劭,並能盡心盡力住持會務,廣利會眾,亦欲藉此會務之推行而廣利佛教界一切學人;如是無私無我之大行,會中大眾一體同欽,應當載其明心之見道報告於首,彰顯悟圓勝義菩薩僧發心之緣由;三因二文尚難成書,故又略選近年正覺同修會之學員見道報告二十一篇,一併梓行,以證大乘別教般若菩提,於現今末法時世非唯極少數人能聞、能證,藉以激發末法時世菩薩心性學人之大信,以利菩薩心性學人發起求悟般若之大信心,一世即斷我見與三縛結,頓離凡夫位,盡未來際永不入三惡道中,並能因此生起般若實智;由於親見親聞故,庶能隨入大乘法中深發菩提心,勤脩大乘見道所需福德,以求證道,然後共同荷擔如來家業,驅逐一切外道邪見於佛門之外,以令佛門法義日趨純淨,回歸世尊本懷,能利今時後世一切學人,如是以報佛恩、菩薩恩,並得因此大步邁向佛地。茲以此書編輯完竣,當述緣起以代序言,即以為序。

佛子平實謹識公元二○○四年歲暮

朋友,好文章千萬別一個人獨享著,趕緊分享給朋友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身外之物 的頭像
    身外之物

    身外之物的部落格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