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覺法相辭典:空性()

2015-02-24_113426  

       ㄧ切法空性

           一切法空性,講的是一切法本來就是空性如來藏而沒有生滅性可說,因為一切法就是如來藏──一切法的本際就是如來藏,一切法只是附著在如來藏的表面上生了又滅、滅了又生;但是諸法滅了以後如來藏還是在,如來藏仍然可以重新出生諸法。這是依諸法的根源如來藏,來說一切法都是空性空性就是如來藏,所以說一切法就是空性

(節錄自平實導師著《勝鬘經講記》第四輯,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95月初版首刷,頁15。)

 

       七識心與空性賴耶非一非異

     七識心非離於賴耶而有,七識心之證得解脫而取滅盡或輪迴生死,實依賴耶所藏七識心之煩惱種斷與不斷而有,不離賴耶所藏一切種,故七識心與空性賴耶非一非異。

(節錄自平實導師著,《楞伽經詳解》第五輯,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68月初版四刷)

 

       大悲依空性智而生起

     假使有一天你眼見佛性了,你的品質很好,根本就是始終如如不動的;可是你看到旁邊小孩子玩耍不小心跌倒了在那邊哭,你心中都不會為他起悲,可是他掉眼淚的時候,你忽然發覺自己竟然會跟著掉眼淚,可是你一點悲都沒有。你會跟他互相感應,可是你心中不會起悲,那樣才叫作大悲,能夠跟眾生心直接相應。如果是覺知心想著:「這個小朋友好可憐喔!我是不是要趕快通知他父母來把他接回去?」那就是小悲,因為這樣的悲心只會針對某一些對象生起悲心,不會對一切有情同樣生起廣大悲心,所以才說大悲無悲。因為大悲是依於空性智而生起的,所以不會在意識心上去生起什麼悲心,但是卻會不斷地去努力利益眾生;因為轉依如來藏以後就沒有悲可說,卻與一切眾生同一如來藏體性,這個同體之悲才叫作大悲。

(節錄自平實導師著《金剛經宗通》第二輯,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27月初版首刷)

 

       出世空性

     四阿含中,處處以緣起性空之空相,遣除眾生之執三界世間五欲六塵,遣除陰界入我見我執;陰界入空已,非如印老所說之一切法空,而「心解脫、識解脫」之空性心第八識,不復入胎受生於三界中,名為「出世空性」。這個第八識阿賴耶識,即是般若所說「非心心、不念之菩薩心、無心相心」故,亦即是《阿含經》所說「名色緣識」之識故,亦即是阿含諸經所說「涅槃之本際、實際、()我、如來藏、有分識、窮生死蘊」故。

(節錄自平實導師著,《楞伽經詳解》第六輯,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68月初版三刷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正覺法相辭典:空性(ㄧ)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身外之物 的頭像
    身外之物

    身外之物的部落格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