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32.GIF

    今同修會中某師迷信窺基這個說法,也是因為這個說法很迷人:一悟即入初地。卻是全然違背《成唯識論》、根本論,也是違背般若諸經、律部的《菩薩瓔珞本業經》……等佛陀聖教的謬說。某師陷在此一泥淖中無法自拔,因為未能通達四加行、真見道(證真如)、相見道非安立諦三品心以及入地前安立諦十六品心的觀行內容,心中又不信善知識上師的教導所致,應該也有迷信古人窺基而輕視今人之意。殊不知今人都是古人再來,歷經多世進修後的證量應該不比古人差,方屬正見。平實認為窺基不太瞭解《成唯識論》所說「無間、剎那」二詞背後的意涵,誤以為是「極短時間」之意,不懂得《成唯識論》中「無間、剎那」二詞是指悟後多年、多世、多劫,都是心心無間、剎那剎那間都無所疑而說為多剎那無間之意;由於不解二詞之真正意思才會有此荒唐判教的產生,違背了經、論中的聖教,把真見道、相見道、通達位都匯集在初地入地心之中,認為可在極短時間內完成三種見道的極廣大內涵。如是過失,後文將會再三加以深入論析,以明大乘法中的三種見道義。

    窺基原文(窺基法師著《瑜伽師地論略纂》卷 5):

    何故此中先說空性等」者,第三段,釋三次第。

   「此意問言:「苦四行中,先說無常苦,後說空無我。今於此中,先說空行,後無願行,方說無常等,豈不相違?」此意答言:十六行中先無常者,見道已前,先觀無常乃至無我。入真見道,依此前觀,故先無常後說無我。入見道後,初證無我;後於三界,方不願求;無常苦觀,方得清淨。故此等持先說於空,次明無願,故此次第兩義不同。

    又問:「何故此中,先陳無願,次說無相?顯揚第二先說無相,後陳無願耶?」

    答:此說要於三界先不願求,方於無相圓證清淨,故先無願,後說無相。初證二空無,即達無我有,故於空後即說無相,方令無願圓證清淨。此依後時無相圓滿,彼依初時無願圓滿,故不相違。1

    窺基說:「十六行中先無常者,見道已前,先觀無常乃至無我。入真見道,依此前觀,故先無常後說無我。」

    辨析:窺基此說,已顯示他主張安立諦的大乘四聖諦十六品心,應該在真見道前觀修之,因為他認定見道二字已含攝真見、相見、通達三位的見道內涵。然窺基此處文字所說是聲聞法之見道,並非大乘見道,所觀結果只是證得聲聞法中的初果向,當然他這裡說的修十六品心,不是(或不應是)《般若經》、《成唯識論》所說於大乘真見道、相見道後所修之大乘四聖諦十六品心,而是小乘見道前所修的聲聞四聖諦,不得引來大乘見道中作為佐證。

    假使窺基說此十六品心的觀行係指大乘見道,仍屬有過:既然窺基主張十信到十迴向位等四十心都是資糧位,尚未到他所定義的入地前的加行位,當知尚未證得第八識真如,連真見道位都還不是;這顯然不是《成唯識論》所說相見道位後,依真如觀安立諦四聖諦十六品心的觀行,必然只能假立真如實有而作斷我見的觀行,本質即是四加行位而只能獲得煖、頂、忍、世第一法的現觀,最多只能斷我見,伏斷能取所取見而不能伏斷能取所取相;亦未曾涉及大乘真見道位證真如的現觀,自然不許指為《成唯識論》相見道位三品心圓滿後依真如作十六品心證阿羅漢果的觀行,否則即違背相見道位三品心圓滿後所作依真如觀十六品心證阿羅漢果的觀行次第。再從窺基此文的註解乃屬聲聞解脫道之加行道釋義,會中某師若引為大乘通達位前的四加行中應修的十六品心證阿羅漢果,仍然不能符契窺基註釋的原意,何況誤引為大乘見道入地的佐證?

    窺基原文(《瑜伽師地論略纂》卷 5): 

    當知此在能發天眼前方便道所有修定者。此第二修定,唯以四根本地修天眼通。前加行道及無間道所有修定,此通有漏無漏。能知諸天如是名字等者,依勝趣說,實通見諸趣有,乃至廣說言故,謂得諦現觀預流果向方便道中所有修定等者。預流果向,謂真見道及相見道;前十五心皆名分別慧,為得此故;煖頂忍世第一法加行道中所有修定為此修體,唯是有漏為性。或為修習諸無礙解者,其無礙解名分別慧。依四靜慮等修此方便定,是此修定體,通有漏及無漏。謂阿羅漢果方便道中所有修定者,阿羅漢果諸漏已盡;金剛喻定及加行道,為此修定體。2

    窺基說:「預流果向,謂真見道及相見道;……」

    辨析:假設窺基此處所說是指大乘見道(其實他這些文字是在註釋小乘見道,不該引作大乘見道的註釋),但真見道位不可能是初果向,因為聲聞法中四加行完成時必然已證初果向乃至初果。若有未到地定者,四加行完成而且心得決定時,必然已經全面否定五陰十八界等我為真實,此時必得初果,這是根本論中所說;何況大乘法中斷我見後證真如者已入真見道位,更不可能逗留於初果向中;更何況第七住位真見道後的相見道位中之十行、十迴向位?何有可能仍是初果向?此謂大乘四加行完成時已成初果人故,並且是依假立真如實有而成為初果人,已成就能取所取皆是空性心如來藏之見解故。由此可見質疑者對此正見顯然仍無所知。

    窺基說:「前十五心皆名分別慧,……」

    辨析:窺基此說乃聲聞法而非大乘法,並無錯誤,因為他是在註解根本論中的〈聲聞地〉小乘見道義理。所以他若主張真見道前的四加行中亦修十六品心觀行,應定位為小乘安立諦之四聖諦觀行,目的是在斷我見、取初果;不得定位於大乘法中證真如之後再依真如非安立諦所作三品心相見道位觀行後始修之大乘十六品心安立諦觀行。是故窺基此說並非《成唯識論》所說真見道、相見道位末後依真如所作的十六品心證大乘阿羅漢果的安立諦加行。又,窺基將聲聞法的見道也建立真見、相見、通達等三位,明顯違背四阿含諸經中的佛說,天竺古德極少有人將聲聞見道如同大乘法的證真如一樣建立三種階次;或有如是建立者,都因尚未如實了知二乘菩提的見道義涵,誤將大乘法與二乘法的見道混同為一所致。這種建立,在唐朝時由於當時佛門四眾不能區分大乘與小乘法義差別,容或已成眾家之說,導致窺基同作此說;而當時玄奘菩薩辨析之時,有時容或不得不隨俗而說,屬於當時佛教學人之共業,積累至今則已成為現代佛教的歷史共業,卻是混淆大乘佛法之說,其實不宜。是故,小乘見道仍應回歸四阿含諸經所說的斷三縛結為宜,不該再將大乘見道的真見、相見、通達三位的區分用於小乘見道中。

    窺基說:「煖、頂、忍、世第一法加行道中所有修定,為此修體,唯是有漏為性,……」

    辨析:由此句,證明窺基此文所說前十五心之觀行只能獲得煖等四法,故說「前十五心」「為此修體,唯是有漏為性」;謂至十六心時應得初果,已非有漏。又,窺基此處就聲聞道中證初果前所修的煖等四加行,乃是依聲聞法四聖諦十六品心而修,故說未到第十六心之前的十五品心都仍屬有漏性;如是義理若在第六住位中,依心中假立真如而作四聖諦十六品心的觀行,即屬合理、合法。但窺基把大乘法中的真見、相見、通達三位,拿來二乘法中說,混淆了大小乘之法,仍非合宜。這是因為小乘見道所修的四聖諦等安立諦,應該是三轉十二行法輪的觀行,應該是十二品心而非十六品心,讀者對此也應有所理解,所以窺基將大乘見道中說的大乘四聖諦十六品心,套在小乘見道中說,是有過失的。

    原文(《瑜伽師地論略纂》卷 9):

    論解見道中,云從此無間,於先所觀諸聖諦理起內作意,作意無間,隨前次第所觀諸諦,若是現見、若非現見諸聖諦中,如其次第有無分別決定智現見智生者,從前世第一法無間、從前世第一法所觀諸聖諦理,今於真見道門起內作意;此真見道作意無間,於相見道中隨前第一法時所觀諸諦。若此二現見,他方不同分界等不現見;諸聖諦中如苦集等之次第有無漏無分別決定,不由他引自生疑智現前,以現量證智生,非如見道前即有分別疑可比度而生,是此中意。又證從世第一法無間,名從此無間;今意欲解真見道難知,越說相見道,却解所從無間處,即世第一法;今却成前,謂前所觀諸聖諦理起內作意,即乃世第一法時此作意無間,隨前次第所觀諸諦。於相見道中若現見、不現見,決定智現見智生,亦是此中意。3

    窺基說:「論解見道中,云從此無間,於先所觀諸聖諦理起內作意,作意無間,隨前次第所觀諸諦,若是現見、若非現見諸聖諦中,如其次第有無分別決定智現見智生者,從前世第一法無間、從前世第一法所觀諸聖諦理,今於真見道門起內作意;此真見道作意無間,於相見道中隨前第一法時所觀諸諦。若此二現見,他方不同分界等不現見;諸聖諦中如苦集等之次第有無漏無分別決定,不由他引自生疑智現前,以現量證智生,非如見道前即有分別疑可比度而生,是此中意。」

    辨析:窺基此處所註釋之根本論文字仍屬聲聞地所說,並非大乘法中之見道內涵;他將大乘真見道、相見道的說法引入此中來講,並寫入可以流傳極久的論述中,極易令人引生誤會。

    又,若將此文字引來大乘法中真見道者之現觀智慧而作比照,則對此世界可見有情之真如皆屬於現量見,對他方世界一切有情,及此世界中不同分界(鬼道、地獄、天、修羅等)有情之真如,都屬於比量見。

    窺基說:「又證從世第一法無間,名從此無間;今意欲解真見道難知,越說相見道,卻解所從無間處,即世第一法;今卻成前,謂前所觀諸聖諦理起內作意,即乃世第一法時此作意無間,隨前次第所觀諸諦。於相見道中若現見、不現見,決定智現見智生,亦是此中意。」

    辨析:比量而知者若無錯謬,仍屬現量見的決定智。

     又:窺基此段文字所說內容,依根本論本文及窺基此處所說,皆是聲聞果的觀行,並非菩薩果的觀行,但他將聲聞果的觀行也安立相見道位,即有過失;謂聲聞解脫道依四諦十二行觀而修四加行,是十二品心而非十六品心;若如鈍根者必須到最後再修小乘四聖諦,縱使依大乘法而修十六品心的加行,所得亦只是初果向,但若具有未到地定及心得決定者,必得初果;實不必比照大乘見道而別立聲聞法中的相見道位修十六行觀混淆視聽,令人誤會為大乘的相見道。如是援引大乘菩提的見道而自創聲聞菩提的見道等三階段,自有過失。又,聲聞法中的修道位必屬二果以上,故二果已屬修道位,不必於初果位中別立聲聞法的相見道位,因為初果的智慧境界並無聲聞法中的通達位及相見道位可言,但得斷除三縛結即已圓證聲聞見道果位及智慧;即便以七生人天往返定義為相見道位,實亦無須,因為初果見道內涵全部都屬有為相,從始證初果至即將進入二果時莫非如是;然大乘相見道位之智慧與觀行內涵,都屬非安立諦故皆是無相,必須先證真如方始能觀行故,當知並非聲聞法中所能觀修者故。如是,窺基以大乘相見道的真見、相見、通達等名相註解聲聞道果證,實非所宜。

    窺基原文(《瑜伽師地論略纂》卷 15):

    論云「爾時聖智雖緣於苦,然於苦事不起分別」等者,此通明三乘見道前方便。大乘前方便,或作安立諦觀,或作非安立諦觀,不同小乘,如前第五十五已說

    論云依初建立增上力故,說法智品有四種心、種類智品亦有四心,隨爾所時八種心轉,即爾所時總說名一無間所入純奢摩他所顯之心,如是總說有九種心見道究竟者,此明相見道也。略有三說:一云、法智品等者,品者品類。品類言,即并攝忍,即四法忍、法智,一品類合名四心,類智亦爾。此是智品有八種,能有斷惑之功。此說次後入如智品時節,八定品能寂靜故,住心故,總名為一奢摩他之心故。言九心,前智品八心,後定品一心;以定品無斷惑之功,不為智故,但總名一心。雖智時有定,定時有智,功能別故,智時隱定,定時隱智不論。

    問曰「初四法忍、法智,為四心,類智亦爾」者,應隨順小乘解,以斷上下界惑別故。又解,大乘別者,如對法,初無間、後無間別故,云各為一類。二說,今言品者,是品類義。4

    窺基此文中說:「論云依初建立增上力故,說法智品有四種心、種類智品亦有四心,隨爾所時八種心轉,即爾所時總說名一無間所入純奢摩他所顯之心,如是總說有九種心見道究竟者,此明相見道也。」

    辨析:十六品心總說為九品心者,詳《成唯識論》卷 9:

    二者依觀下上諦境別立法類十六種心,謂觀現前不現前界苦等四諦各有二心:一、現觀忍;二、現觀智。如其所應,法真見道無間解脫見分觀諦,斷見所斷百一十二分別隨眠,名相見道。若依廣布聖教道理,說相見道有九種心。5

    此九品心者,只是將十六品心另作分位觀察而立,仍不外於十六品心的觀行,於後針對窺基所說錯謬之辨析中將有解說,此處容略。窺基既說入地前的四諦十六品心總說為九種心時,是相見道位所攝,並指明是相見道位的究竟位,當然已把十六品心及九品心的加行定位在相見道位最後階段,而非真見道證真如之前,如是應知窺基前文將這十六品心、九品心的觀行定位為真見道前的加行位,已經自語相違。是故不應說此依真如修安立諦的四諦十六品心觀行是在真見道前的加行位中,證知窺基上來所說十六品心觀行在真見道前的說法錯謬。

    窺基:「論云『爾時聖智雖緣於苦,然於苦事不起分別』等者,此通明三乘見道前方便。大乘前方便,或作安立諦觀,或作非安立諦觀,不同小乘,如前第五十五已說。

    辨析:《瑜伽師地論》卷 55 是否誠如窺基所說的道理呢?先引論中的文字證據如下:

    云何名為第四現觀?謂於加行道中先集資糧極圓滿 故,又善方便磨瑩心故,從世間順決擇分邊際善根無間(辨正 1),有初內遣有情假法緣心生,能除軟品見道所斷煩惱麁重;從此無間,第二內遣諸法假法緣心生,能除中品見道所斷煩惱麁重;從此無間,第三遍遣一切有情諸法假法緣心生,能除一切見道所斷煩惱麁重。又此現觀即是見道,亦名雙運道(辨正 2)。此中雖有毘鉢舍那品三心及奢摩他品三心,然由雙運合立三心,以於一剎那中止、觀俱可得故,當知此諸心唯緣 非安立諦境(辨正 3)。又前二心法智相應,第三心類智相應。又即由此(三品)心勢力故,於苦等安立諦中有第二現觀位清淨無礙苦等智生,當知依此智故,苦集滅道智得成立(辨正 4)。即前三心并止觀品,能證見斷煩惱寂滅,能得永滅一切煩惱及所依事出世間道,是名現觀智諦現觀(辨正 5)。

    云何名為現觀邊智諦現觀?謂此現觀後所得智,名現觀邊智;當知此智第三心無間,從見道起方現在前(辨正 6)。緣先世智曾所觀察下上二地及二增上安立諦境(辨正 7),似法類智世俗智攝、通世出世,是出世間智後所得(辨正 8)。如其次第於一一諦二種智生,謂忍可欲樂智及現觀決定智。如是依前現觀起已,於下上諸諦中二二智生,是名現觀邊智諦現觀。此中前智遣假法緣故,是無分別;後智隨逐假法緣故,是有分別。又前智於依止中,能斷見斷煩惱隨眠;後智思惟所緣故,令彼所斷更不復起。又前智能進趣修道中出世斷道,第二智能進趣世出世斷道。無有純世間道能永害隨眠,由世間道是曾習故,相執所引故;如相執所引,如是亦不能泯伏諸相;如不能泯伏諸相,如是亦不能永害麁重,是故彼道無有永害諸隨眠義。6

    辨正 1:無間者,心心無疑故名無間。設使十大劫中都不生疑,但因其他應修之法都未實修,以致停滯於真見道位的功德中,亦是心心無間,不得解釋為短短幾分鐘、幾剎那。

   辨正 2:根本論這些文字中,已經說明真見道後的三品心也屬於見道位,並且都具足止與觀故,已說是「止觀雙運道」故,是故在此三品心後所觀行的安立諦十六品心,當知必在真見道後,乃至在相見道的後位中,焉能像窺基一樣指稱入地前加行的安立諦十六品心是在真見道前?證知窺基的教判是錯誤的。

   辨正 3:此三品心全都緣於真如非安立諦,不緣四聖諦安立諦;又這三品心都必須依於所證的真如方能觀行,因為論中已經明說為「非安立諦」,只有證真如後依真如而觀行者才是「非安立諦」故。又根本論此段文字中也說:「當知此智第三心無間,從見道起方現在前。」意謂「現觀智諦現觀」的這三品心,都要先有真見道的證真如智慧以後,才能夠生起作觀的。由此三理,亦已證明未證真如的煖等四加行,位在真見道之前,而非相見道位最後階段的入地之前,當知窺基判五十二位階的前四十心,都屬資糧位而無加行位、亦無真見與相見等見道位,確實妄判。

    辨正 4:由此證明依真如而作安立諦大乘四聖諦十六品心的觀行,必在證真如後再依真如觀「非安立諦」三品心的觀行之後。「非安立諦」三品心的觀行伊始,是第七住位證真如時般若「正觀現在前」「非安立諦」三品心觀行的圓滿,則是從第七住位進修到第十迴向位。然後才依所證真如而繼續觀行所獲得之三品心的「非安立諦」智慧,來作四聖諦安立諦十六品心的觀行,這時是依真如觀十六品心證得大乘阿羅漢果而入地。意謂必須具足三品心「非安立諦」的觀行智慧以後,方有能力從事大乘安立諦四聖諦十六品心的觀行;所以根本論中說:「又即由此(三品)心勢力故,於苦等安立諦中有第二現觀位清淨無礙苦等智生,當知依此智故,苦集滅道智得成立。」意思是說,若無「非安立諦」這三品心的觀行所得智慧,即無後面安立諦依真如觀四聖諦十六品心的成立,顯然四加行必須位在真見道前,而非四聖諦十六心的觀行之時。又,必須在非安立諦三品心觀行完成後,再加上安立諦四聖諦十六品心的觀行,才能永滅後世五蘊成大乘阿羅漢,然後才能起惑潤生而得入地。「依事」是指後有。但這三品心非安立諦及十六品心安立諦,都是在入地前的三賢位真見道後二十四心中就得要完成的,並不是臨入地前才有真見道,也不是臨入地前藉真見道智慧在幾剎那或幾天就能完成的,這也證明五十二位中的前四十心不該全都判為資糧位,更不該再把真見道、相見道也判歸通達位的入地心中,由此證明窺基的教判確有大過。 

    辨正 5:此現觀只到三品心的觀行圓滿,十六品心的觀行已是下一個現觀了:現觀邊智諦現觀。因為根本論卷 55 中已說,見道位的三品心是第四現觀「現觀智諦現觀」,在這三品心後才能建立的第五現觀「現觀邊智諦現觀」則是依這三品心所證真如而作的安立諦十六品心、九品心的觀行;顯然這些都不是煖等四加行位之未證真如者所能作的,因為加行位只是心中建立似有真如而未實證,無法依所未證的真如而作這三品心及十六品心的觀行;但證真如時已是見道位,不是資糧位,由此亦可證明窺基判五十二心中的前四十心為資糧位,連加行位都排除掉,確實錯得很嚴重。

    辨正 6:如《成唯識論》卷 9 所言:【前真見道證唯識性,後相見道證唯識相;二中初勝,故頌偏說。前真見道,根本智攝;後相見道,後得智攝。】必須先有真見道的根本智,後面三品心相見道智慧的後得智方得生起,故說後得無分別智是「從見道起方現在前」,也就是要從真見道獲得根本無分別智以後,才會有後時的後得無分別智現前;除非要把真見道從見道位中排除,否則這句「從見道起方現在前」當然必須解讀為「從真見道生起根本智開始,非安立諦這三品心才會次第現前」;然而,後得智的相見道位智慧,卻是必須先有第七住真見道位的證真如,再歷經十住、十行、十迴向等位以後才能完成這三品心的智慧,才算是完成相見道位的智慧功德,這些卻都是已證真如的賢位菩薩了,所以相見道位的證唯識相等後得無分別智,一定是在真見道位以後的事,當然已是證真如之後的事了,窺基當然不該判這地前二十四心(第七住位到第十迴向位)與十信位及初住位到第六住位等十六心同樣都是資糧位;因為,資糧位是還沒實修四加行的凡夫菩薩,更不該是三賢位中第七住位起已證真如而使般若「正觀現在前」的賢位菩薩,更不該說已修得非安立諦三品心的菩薩們仍是資糧位中的凡夫。  

    辨正 7:除非是三地滿心以下的地上菩薩乘願再來,否則此世真見道後轉入相見道位中依真如而修非安立諦這三品心,所需的觀行時劫必然很久遠,不是幾天、幾個月或幾年就能完成的,是故根本論卷 55 中特地說是「緣先世智……」等,意謂:即使是未離胎昧的地上菩薩乘願再來,此世初悟以後仍得「緣先世智」而作思惟,才能在很多年後漸漸通達往世的所悟;何況往世未入初地的十行、十迴向位菩薩再來時,焉得不「緣先世智」繼續進修而漸漸入地?可以證明真見道後的三品心(內遣有情假緣智、內遣諸法假緣智、遍遣一切有情諸法假緣智)非安立諦,必須歷經極久遠時劫而走完三賢位以後才能完成,不是在幾天、幾個月或幾年之中就能完成這個 歷程的;所以窺基把真見、相見、通達判為幾天、幾個月或幾年就能一起完成,將見道中的真見、相見、通達等三位合在一起完成而判在初地的入地心中,又判三賢位全都還在資糧位中,是不正確的教判;會中某師把這種錯謬的教判,誤認為符合《成唯識論》及諸經中的佛說與根本論中的菩薩說,不是真實理解見道義涵的人,則他所謂的證悟真如顯然只是解悟而非真悟。

    辨正 8:緣真如非安立諦所觀行者(三品心的觀行),並非以世俗法蘊處界等為觀行的中心內涵,而是以真如為中心來作這三品心的觀行,故非二乘法中依蘊處界等世間法觀行所得的智慧,所以根本論及《成唯識論》中都說這三品心的觀行不是安立諦,都說為「非安立諦」;因為《成唯識論》中也已說這非安立諦三品心後的十六品心觀行,也是依所證真如而作大乘四聖諦安立諦的觀行。如今此根本論中既說十六品心的觀行也是「緣先世智」的三品心而作的觀行,又說是緣於真如出世間智後的所得智慧,這必然是緣於真見道的根本智而生起的後得智,不屬於真見道所得的根本智;由此當知十六品心的觀行必在已證真如後所作非安立諦三品心的觀行之後,不該說真見道證真如前的四加行位尚未證真如之時,就能依真如而觀修這大乘十六品心了,所以會中某師與窺基主張三賢位都屬於資糧位的說法同有大過。

    又根本論卷 55 中說「緣先世智曾所觀察下上二地及二增上安立諦境」,也證明安立諦十六品心的觀行是依所證真如「非安立諦」三品心後所作的觀行,所以這個即將入地的安立諦十六品心的觀行,並非一世即能完成的,所以才說要「緣先世智曾所觀察」的欲界、色界、無色界「增上安立諦境」,繼續作這十六品心安立諦的觀行,直到證得大乘阿羅漢果而得入地方止。這已經證明根本論中不但主張「非安立諦」三品心的觀行得要歷經很長的時劫,而且要依「非安立諦」三品心而作的「安立諦」十六品心的觀行,也不是一世就能完成的,否則又何需「緣先世智」而繼續作觀行?這也證明安立諦十六品心的觀行,不可能是在真見道位前的四加行位中;而是在真見道後完成相見道位三品心「非安立諦」的觀行之後,方始依「非安立諦」三品心而作安立諦十六品心的觀行;這也同樣證明會中某師及窺基主張安立諦十六品心的加行在真見道前的說法,都是荒誕不經的謬見。

    窺基原文(《成唯識論述記》卷 5): 

    論:「後通一切」至「現在前位」(辨正)。述曰:即平等智相應心也。後勝全論,即一切如來全,無有漏故;一切菩薩見道全,通頓、漸悟,一切菩薩必法空觀入見道故。此非三心真見道義,及一切菩薩修道位中法空智及果現在前位,皆起平等智故。人觀不然,如前已說。然果中有遠果、有近果。如何等者,佛地論說:後得智若是法觀等流者,即是法觀。若定爾者,八地已去不出無漏觀,彼位何時非法觀果?由此應說,隣近果者,如佛地論說法觀後得現前。若遠果者,即人觀後得現前。或八地以去無分別智自入人觀,彼果起人觀後得智亦無妨。然此中據初解隣近果說,若約後義即果全論。又此果有緣慮、不緣慮,不緣慮者即滅定,緣慮者可知。7

    辨正:《成唯識論》卷 5 中該句原文及前後文如下:【次通一切異生聲聞獨覺相續,一切菩薩法空智果不現前位。彼緣異熟識起法我見,後通一切如來相續。菩薩見道及修道中法空智果現在前位,彼緣無垢異熟識等起平等性智。】8 這段論文說的是與法我執相應的染污意根,有三種層面的有情相應中的第二種。

     窺基說:「述曰:即平等智相應心也。後勝全論,即一切如來全,無有漏故;一切菩薩見道全,通頓、漸悟,一切菩薩必法空觀入見道故。此非三心真見道義,及一切菩薩修道位中法空智及果現在前位,皆起平等智故。」

    辨析:雖然窺基這段文字中所說不是在講見道位的意涵,但他同樣把真見道之後,在相見道位中應修的三品心,全都指為真見道位所修;而這三品心本來就不許指稱為真見道位,也就是說,這三心所緣的乃真如種種別相,以及緣於真如而細觀有情假諸法假等別相,已非真見道位之單緣真如總諦而不別緣,是進而緣於真如別相及有情假、諸法假的現觀了。這已分明指出:真見道位證真如而緣於真如總相以後,才會有後續的「非安立諦」這三品心的觀行;此三心既 緣於真如別相及諸法假相,當知不得謂此三心為真見道位,則已證明窺基指稱這三品心都屬於真見道位,所說大謬。 (待續)

1 《大正藏》冊 43,頁 80,上 10-24。

2 《大正藏》冊 43,頁 82,中 17-下 1。

3 《大正藏》冊 43,頁 126,上 22-中 9。

4 《大正藏》冊 43,頁 216,中 4-23。

5 《大正藏》冊 31,頁 50,中 2-7。

6 《大正藏》冊 30,頁 605,下 17-頁 606,上 22。

7 《大正藏》冊 43,頁 407,上 21-中 7。

8 《大正藏》冊 31,頁 24,中 14-18。

132.GIF

引用文章來源:正覺電子報132期目次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