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29.GIF

第四節 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是如

    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為何是如?同樣必須有明確的舉證與說明。

    如前所說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本質就是真實與如如,因為二者同樣是第八識如來藏心運轉時所顯示出來的自性;既然第八識如來藏心顯示了祂永不改變的真實與如如的法性,又同時顯示了祂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法性,就表示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是如,證實如來藏永遠不會在三界六塵境界中動心。

    如的意思具有二義:一是本來自己已在,不依他法而存在,名為自在;由於自在的緣故,能於一切三界境界中永遠自如、永遠恆存,故名為如。二是由於自身是本住法的緣故,必是全面函蓋三界一切諸法者,所以在因果律、出生三界世間、出生各類五陰世間、出生有情的心所法……等功能方面,無始以來本自具足,不待他法來出生。以是緣故,於三界的任何境界中都能離於一切境界受,離於一切心想感知層面的受,因此祂於三界六道任何境界中都無所受,是故永遠如如不動其心。真如的如,主要的意涵在此二義。

    既然第八識如來藏心的本性即是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即是真如法性,若有情造作十善業而不害眾生,於捨壽後,他的如來藏心就為他造作欲界天身,令他捨此人身生於欲界天中享樂,然而他的如來藏心依舊對欲界天中的勝妙五欲如如不動,從來不受其樂,如實執行因果律而無喜厭取捨。

    若有情具備五戒十善而又增修色界法,證得禪定,於捨壽後,他的如來藏心便為他出生色界天身,隨其禪定的證量深淺而出生了相應的色界天身,令於色界天中以禪悅為食而得生存;但他的如來藏心仍不領受禪悅境界,依舊如如不動其心。若有情厭患欲界身、色界身——有身為患,於是厭離一切色,修學四空定而有所證,於捨壽後,他的如來藏心便為他出生無色界相應的受想行識,單單只有意根、意識與四空定中的定境法塵等三法,讓他住在四空定中的無有五塵亦無其他法塵的境界中,他的感覺就只有意識自我與定境的存在,成為有「名」而無「色」的境界;在這個無色界境界中,他的如來藏心依舊不領受無色界中的定境,自始至終如如不動其心。

    若有情造作惡業,應墮三惡道中,於捨壽後,他的如來藏心便為他出生三惡道相應的中陰身,隨其果報現業風境界而實現因果,不能自主地「逃入」三惡道中受生;當有情在三惡道中廣為領受惡業異熟苦果之時,他們的如來藏心依舊不領受任何苦受境界,因為祂永遠都沒有六塵境界中的覺知與領受,一向住於捨受而不領受苦樂,對三惡道苦痛境界永遠如如而不動其心。而且有情的如來藏心依於真如的法性,在天界或在三惡道中運轉時,仍然恆時示現其本來自性清淨涅槃。 

    既然第八識如來藏心對一切境界都如如不動,迥無苦樂而永遠是如,祂在三界中運轉時所顯示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當然也永遠是如,由祂的真如法性永遠如是顯示出祂永遠不變的如;那麼菩薩們所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智慧,自然也可以現觀二乘無學聖者所入的無餘涅槃境界中,即是如來藏心獨住的如如不動境界,其實是阿羅漢們捨壽前即已存在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名為有餘涅槃。而這個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具有本來性,並非修行以後才出現的,不同於二乘涅槃必須經由修行以後才出現與存在;而二乘無學聖者所證的有餘及無餘涅槃,其實本質上也是依大乘菩薩所證的這個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而方便施設,本質依舊是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其實也仍然是本來即已存在的涅槃。他們捨壽後所入的無餘涅槃本質也是菩薩所證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只是二乘無學聖者不肯迴心大乘法中修學而不能實證罷了。所以說,二乘涅槃的本質也是如,但二乘有學及無學聖者都不能實證這個現量,所以沒有菩薩的般若智慧,因為他們都沒有實證如來藏心而無法現觀這個清淨法界中的事實真相;但是已入定位的賢聖菩薩們,在善知識攝受護念教導以後,都能如是現觀而親自證實本來如此。以此緣故,說大乘賢聖菩薩願受善知識護念而今已入定位者,都能現觀本來自性清淨涅槃過去是如,現在是如,未來也將永遠是如。

    不特大乘法中如是宣演,阿含部的經典中已如是說。例如《雜阿含經》卷 12:

    云何緣生法?謂無明、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所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緣生有老死。若佛 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謂緣生故有老病死 憂悲惱苦。此等諸法,法住、法空、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審諦、真實、不顛倒。如是隨順緣起,是名緣生法;謂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處、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是名緣生法。1

    其實這本來就是大乘經典,因為聲聞聖者聞之不解其義,只能結集成這個模樣,已經不太像大乘經典了,今語譯如下【如何是緣生法呢?是說無明、行。假使有佛出世,或者佛未出世,這個法是常住的,這個法住於諸法功能差別中,那些眾多如來對此法是自己所覺知出來的,由此而成為正等正覺,然後為別人演說,打開此法而示現此法並且明顯地發揚出來說明,是說此法緣於無明而有行,乃至此法緣於生而有老死。或者有佛出世,或者諸佛尚未出世,這個法是常住的,這個法住在諸法的功能差別中,那些眾多的如來自己覺知此法,成就正等正覺,為他人演繹解說,打開眾生對此法的暗昧而示現出來並使其明顯而發揚出來,就是說此法緣於生的緣故,有老、病、死、憂、悲、惱等諸苦。十二因緣等諸法,其實是此法常住、此法是空、此法 是如、此法本來如是,此法永遠不離真如,此法不異於真如,如是詳細審慮觀察真實、心中都不顛倒。像是這樣子隨順於此法而有緣起,就說這是緣生法。是說此法緣於無明而有行,然後就是行、識、名色、六入處、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這就是我說的緣生法。】

    這段《阿含經》中說的「法」,講的就是妙真如心,正是《阿含經》中說的二乘聖者所入涅槃中的本際,只是二乘聖者不知罷了。而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正是這個妙真如心所顯示出來的本來性、自性性、清淨性、涅槃性等本來涅槃解脫的境界。二乘解脫道的阿含部經典中如是說,大乘經中也如是說。《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 8〈觀心品 第 10〉:

   「善男子!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究竟沈淪。眾生之心猶如大地,五穀五果從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惡五趣、有學無學、獨覺、菩薩及於如來。以是因緣,三界唯心,心名為地。一切凡夫,親近善友聞心地法,如理觀察如說修行,自作教他,讚勵慶慰,如是之人能斷二障,速圓眾行,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大聖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唯將心法為三界主;心法本元不染塵穢,云何心法染貪瞋癡?於三世法誰說為心?過去心已滅,未來心未至,現在心不住;諸法之內性不可得,諸法之外相不可得,諸法中間都不可得;心法本來無有形相,心法本來無有住處。一切如來尚不見心,何況餘人得見心法?一切諸法從妄想生,以是因緣,今者世尊為大眾說三界唯心。願佛哀愍,如實解說。」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菩薩言:「如是、如是,善男子! 如汝所問,心心所法本性空寂,我說眾喻以明其義。善男子!心如幻法,由遍計生種種心想,受苦樂故;心如水流念念生滅,於前後世不暫住故;心如大風,一剎那間歷方所故;心如燈焰,眾緣和合而得生故;心如電光,須臾之頃不久住故;心如虛空,客塵煩惱所覆障故;心如猿猴,遊五欲樹不暫住故。

    心如畫師,能畫世間種種色故;心如僮僕,為諸煩惱所策役故。心如獨行,無第二故;心如國王,起種種事得自在故;心如怨家,能令自身受大苦故;心如埃塵,坌污自身生雜穢故;心如影像,於無常法執為常故;心如幻夢,於我法相執為我故;心如夜叉,能噉種種功德法故;心如青蠅,好穢惡故;心如殺者,能害身故;心如敵對,常伺過故;心如盜賊,竊功德故;心如大鼓,起鬪戰故;心如飛蛾,愛燈色故;心如野鹿,逐假聲故;心如群豬,樂雜穢故;心如眾蜂,集蜜味故;心如醉象,耽牝觸故。

    善男子!如是所說心、心所法,無內無外亦無中間,於諸法中求不可得,去來現在亦不可得,超越三世非有非無,常懷染著從妄緣現,緣無自性,心性空故。如是空性,不生不滅,無來無去,不一不異,非斷非常,本無生處,亦無滅處,亦非遠離非不遠離,如是心等不異無為,無為之體不異心等。心法之體本不可說,非心法者亦不可說,何以故?若無為是心,即名斷見;若離心法,即名常見。永離二相不著二邊,如是悟者名見真諦,悟真諦者名為賢聖。一切賢聖性本空寂,無為法中戒無持犯,亦無大小,無有心王及心所法,無苦無樂。如是法界自性無垢,無上中下差別之相,何以故?是無為法性平等故。如眾河水流入海中,盡同一味無別相故。此無垢性非實非虛,此無垢性是第一義,無盡滅相體本不生。此無垢性常住不變最勝涅槃,所樂淨故。此無垢性遠離一切平等不平等,體無異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當一心修習如是心地觀法。」2 

    語譯如下:【「善男子!三界一切境界之中都是以心為主,能如實觀察心的人可以究竟解脫,不能如實觀察的人終究是要繼續沈淪。眾生的心猶如大地,五穀五果都是從大地出生的,這個像大地一樣的心法能出生世間與出世間等善惡五趣、有學無學等解脫道聖者、實證因緣法的獨覺辟支佛、實證佛菩提的菩薩乃至於如來。由於這樣的因緣,三界一切都唯是心,這樣的心就名為大地。一切凡夫學人,若能親近真正的善友而聽聞這種心地法門,如理觀察之後又如說修行,自己親作也教導他人,並且讚歎獎勵稱慶安慰大家勤修,這樣的人能夠斷除所知障與煩惱障,快速圓滿種種菩提行,很快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世尊開示完了,這時大聖 文殊師利菩薩稟白 佛陀說:「世尊!如佛所說,只將這樣的心法指稱為三界之真主;但這個心法本元是不會沾染塵穢的,為何這個心法卻染上了貪瞋癡而使眾生顯示都有三毒?於三世諸法之中是哪一個應該說為心?過去心已滅,未來心未至,現在心也沒有所住;種種諸法之內,尋求真實性都不可得;種種諸法之外,常住的法相也不可得,而種種諸法中間也都沒有一個常住不壞的法相可得;心法本來就沒有形相,心法本來也沒有住處。一切如來尚且說不見自心,何況其餘的人而可以看得見這個心法?一切諸法都是從妄想而引生,由於這樣的因緣,今天世尊為大眾說三界唯心。誠願佛陀哀愍,為大眾如實解說。」

    這個時節,佛陀告訴 文殊師利菩薩說:「如是、如是,善男子!誠如你所問的一樣,心、心所法的本性是空寂的,我就演說各種譬喻藉以明白表達其中的真實義。善男子!眾生所知的心,猶如變幻出來的假法,由普遍計度而產生了種種心中的覺知(「想亦是知」,詳見《阿含經》中佛說),為了領受苦樂受的緣故;眾生所知的心猶如水流一般念念生滅,於前世及後世都不能暫時停住的緣故;眾生所知的心猶如大風一樣,在一剎那間就能遊歷不同方所的緣故;眾生所知的心猶如油燈的火焰,是眾緣和合而得出生的緣故;眾生所知的心猶如閃電之光,須臾之頃就消失而不久住的緣故;眾生所知的心猶如虛空一樣有各種雜質,是因為被三界愛等客塵煩惱所覆障的緣故;眾生所知的心猶如猿猴,遊於五欲大樹而不能暫時停下來安住的緣故。 

    菩薩所知的心猶如畫師一般,能畫出三界世間種種不一樣色法的緣故;但眾生所知的心猶如僮僕,被種種煩惱所駕馭驅使的緣故。菩薩所知的心猶如有力獨行的人,沒有第二心可以和祂並論的緣故;這樣的心猶如國王,能生起種種事而得自在的緣故;但眾生所知的心卻是猶如怨家,能令自身感受重大痛苦的緣故;這樣的心猶如埃塵,沾污了自己而產生紛雜污穢的緣故;這種心猶如影像一般不實,總是在無常法中執著為真實常住的緣故;這個覺知心猶如幻象夢境一般時起時滅,於五陰等我的種種法相中執以為真實我的緣故;覺知心猶如夜叉,能吃掉種種功德法的緣故;覺知心猶如青色蠅蟲一般,愛好污穢惡事的緣故;覺知心猶如嗜殺的人,能殘害自身善法的緣故;覺知心猶如敵人在面對自己,常常在窺伺尋找機會而造作過失的緣故;覺知心猶如盜賊,會竊取自己的功德法故;覺知心猶如大鼓,面對善法時常常生起鬪戰之心的緣故;覺知心猶如飛蛾,貪愛燈色等世間諸欲的緣故;覺知心猶如野鹿,追逐假有的音聲之故;覺知心猶如群豬,樂於紛雜的穢物故;覺知心猶如眾蜂永不停息,喜歡蒐集蜜味的緣故;覺知心猶如醉象,沈迷於母象的覺觸故。

    善男子!像這樣所說的心與心所法合在一起成為一心來觀察時,沒有內、沒有外也沒有中間可說,於諸法之中求其實物之性都不可得,過去、未來、現在三世也一樣求不可得,超越了三世而非有非無,卻常常懷中執著各種染著而從虛妄的藉緣中顯現出來,而藉緣是沒有自性的,因為這樣的心自性如虛空的緣故。像這樣的空性,不生不滅,無來無去,不一不異,非斷非常,本來就沒有出生的處所,也沒有滅後的去處,亦沒有遠離卻又不是沒有遠離,像這樣的真心妄心和合在一起時不異於無為,而無為之理體也不異這樣心等。心法之理體本不可說,非心之法的妙義也是不可說的,何以故?如果強說無為就是心,就說這是斷見;但如果離開了心等法,即落入五陰而名為常見。永遠離開斷與常等二相而不執著於二邊,像這樣子證悟的人就稱之為已經看見真實道理,證悟真實道理的人就名之為賢人或聖人。一切賢聖證得空性而轉依之後看見諸法本來空寂,在無為法的境界中所說的戒並沒有受持或毀犯可言,也無大戒小戒的差別,也沒有八識心王及各種心所法可說,既沒有苦也沒有樂。像這樣的法界之中的自性沒有污垢可說,沒有上中下等差別的法相,何以故?這個無為的法性是平等的緣故。猶如不同的河水流入大海中,就全部成為同樣一味而沒有不同法相的緣故。這個沒有污垢的心性非實也非虛,這個沒有污垢的心性就是第一義,這個沒有止盡滅除一切法相的心體本來不生。這個無垢之性常住不變而且是最殊勝的涅槃,這樣實證以後心中所愛樂的是本來已經這樣清淨的緣故。這個無垢性遠離一切平等與不平等的境界,因為平等或不平等的理體都沒有差異,同是這個無垢性心的緣故。假使有善男子、善女人,想要求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時候,應當要一心修習這樣的心地觀行之法。」】

    就像這段經文一樣,顯示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其實是因心而有,離心即無。當真實心如來藏出生了覺知心以後,覺知心追逐世間種種境界法;而真實心如來藏卻永遠安住自己的無垢性之中,與五陰身心和合似一而繼續攝護覺知心等五陰身心,自己卻依舊運作不輟而使五陰身心健全地運作,使五陰身心能追逐種種世間法;而這個真實心卻仍然是如,從來不在三界世間法中動心或生起貪厭。菩薩親證這個真實心如來藏以後,現觀法界中的這個事實,由於現觀真實心如來藏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境界永遠都不離於如,故說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是如。

第五節 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是現前寂滅境界 

    大乘賢聖菩薩所證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永遠是寂靜境界,不會有時墜入六塵之中而不寂靜,因為這個涅槃境界是由第八識如來藏心在三界中運轉時,所顯示出來的離六塵境界的法性;而如來藏心這個涅槃境界,永遠離開三界六道的六塵境界,因此並無六塵可言,故是絕對寂靜的境界,此亦符合二乘法教中的三法印,同一印證:涅槃寂靜。若究其實,二乘涅槃這個法印,也是依大乘賢聖菩薩所證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而施設,是從大乘教中方便析出,教導給急求出離三界生死痛苦的定性聲聞人,快速遠離三界生死苦;所以二乘菩提的一切法教,都不得絲毫遠離大乘般若真如法教;也正因此,一切菩薩親證實相般若時的所說妙法,自然也就不違二乘菩提的實證與現量。如前所說,二乘菩提解脫道等法教,是依大乘菩提法教而方便析出、方便施設,以利益急求出離三界生死苦的不迴心聲聞人。若是此類定性聲聞種性之人,證得阿羅漢果而確定自己捨壽後一定可以「不受後有」了,就開始住於灰心泯智的境界中,等待捨壽入涅槃的時刻來到,對一切世間法都無所想、所思,對於無上正等正覺更無希願,故名定性聲聞。

    「涅槃寂靜」這個法印是聲聞道中實證時的三法印之一,然而 世尊施設這個法印之目的,其實是為了避免學人誤會二乘涅槃的實證智慧與境界,讓二乘學人用以自我檢查,藉以預防二乘學人誤犯大妄語業而下墜三惡道中。若依大乘賢聖菩薩之所親見,涅槃境界中依舊是第八識如來藏心的自住境界;在如來藏這個自住境界中並無五陰身心的身口意行——無六塵、無覺知心也無色身,即是真實寂靜的涅槃境界(離念 靈知不離六塵,並不寂靜)。如來藏心出生了五陰身心而持續不斷地供給五陰身心所必須之心所法、色法……等功德時,祂自己依舊本於離六塵境界而不見、不聞、不覺、不知六塵境界的任何諸法;因為如來藏對六塵境界是一向離見聞覺知的,所以如來藏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自然也是寂靜的,而且是永遠寂靜的,所以一向寂靜。

    在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如來藏心自住境界中,這個涅槃境界是本來即已如此,非從修得,是故這個本來涅槃永遠不壞。在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或無餘涅槃中——在這二種大小乘涅槃境界中,其實還是恆具能生萬法、能記錄有情五陰身心一切業行、能主動執行因果律的如來藏心,所以是自性真實,並非施設之說,也不由五陰身心來運轉這些功能,是故如來藏心不必了知也不應了知六塵境界中的任何一法,自然不需對六塵境界加以了知。即由此故,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或無餘涅槃的境界中必定是絕對寂靜的,其中是沒有覺知心運作也不與一切六塵境界相應的。也因為如來藏心本來就超越於五陰身心及三界一切法,不了知三界中的六塵境界而恆離苦樂等受,所以永遠都是寂靜性,因此祂所顯示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自然就是寂靜的。 

    恆時顯示出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如來藏心,是本住法而非所生法,是萬法的主體能出生各類有情的五陰身心;領受五陰身心中的各種境界而有苦樂果報的,本來就是各個有情的五陰身心而非如來藏心,所以如來藏心不必對三界六道中的六塵境界加以領受。這樣的如來藏心,既然是遠離六塵境界中的苦樂受者,當然不必對三界六道中的任何境界加以取捨,自然是本性清淨的。凡是從祂出生的六塵境界,不論是苦、是樂的境界,都是由異熟果報體五陰身心來領受的,祂自己從來都不領受,所以祂恆時住於不了知六塵境界的絕對寂靜性中;這樣的清淨心當然是本來寂靜的,所以祂所顯示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當然也是絕對寂靜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寂靜境界,是一切親證如來藏妙心的大乘賢聖菩薩們都可以現前觀見的,是現量親證而不是想像之說,所以平實說「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是現前寂滅境界」

    由於這個常住法如來藏心不是果報的領受體,不必領受六塵境界中的苦樂受,當然不必對因果種子有所取捨,平等執受一切善業、惡業、無記業、淨業等種子;因此祂恆離六塵境界,不對六塵境界加以了知,當然是絕對寂滅性的心。而且祂是無始以來本自寂滅而非修行之後方始變為寂滅,因此說祂所顯示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也是寂滅的境界。而這個本住法如來藏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寂滅境界,是一切實證的賢聖菩薩們都可以現前照見、現前觀察無誤的,故說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是現前寂滅境界,不只是理論上的寂滅境界。

第六節 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無我性

    若已證涅槃者,必知涅槃之中是無我、無境界的非境界;若實證涅槃後,仍落在五陰身心之中,即是有我,有我即是未斷我見而錯會、錯證涅槃的凡夫;不論大乘、中乘、小乘,莫非如是。然末法時代凡夫眾生,上從大師下至新學,悉皆畏懼無我性的真涅槃,愛樂有我性的假涅槃,故對善知識所弘揚的涅槃無我之法,心中都不愛樂而反對之。以是緣故,對於大小乘之涅槃境界究係無我、抑或有我?應當略加探討;以期末法時代一切大師與學人讀後思惟,縱使心中仍懷猶豫,但已經種下未來世能實證無我涅槃的種子,未來世或未來佛諸法會中,若得與聞涅槃正法妙義,自當得有實證涅槃之因緣。但涅槃非境界中究係有我抑或無我?經中有時明說無我,有時則又明說有我,凡夫大師及諸學人讀之,每每自生矛盾、百思不解而生誤會;然而其理始終如一,前後一貫而無扞格,自是未證、錯證之人自生誤會而已。是故涅槃無我之理略說之後,仍應舉出涅槃有我與無我之經論諸說加以釋義,則可助益讀者如實理解而求證之,脫出經論中有我無我文字表相之說,期能探得實義,則未來實證涅槃而解有我及無我之說,得以現觀諸經中佛菩薩從不同面向廣為眾生說法之為人悉檀。 

    先論二乘涅槃之無我。二乘涅槃有二:有餘涅槃、無餘涅槃。先論無餘涅槃,謂二乘定性聲聞四果聖者,捨此世身之後即「不受後有」而宣稱「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我生已盡」,是捨身之後不再出生中陰身,不再於三界六道中的任何一處受生,是故《阿含經》中有諸經典作如是說:(《雜阿含經》卷 2)

    比丘!若離色、受、想、行,識有若來、若去、若住、若生者,彼但有言數,問已不知,增益生癡,以非境界故。色界離貪,離貪已,於色封滯,意生縛斷;於色封滯、意生縛斷已,攀緣斷;攀緣斷已,識無住處,不復生長增廣。受、想、行界離貪,離貪已,於行封滯,意生觸斷;於行封滯、意生觸斷已,攀緣斷;攀緣斷已,彼識無所住,不復生長增廣。不生長故不作行,不作行已住,住已知足,知足已解脫;解脫已,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著;無所取、無所著已,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我說彼識不至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無所至趣;唯見法,欲入涅槃,寂滅、清涼、清淨、真實。3

    語譯如下:【比丘!如果離開了色、受、想、行,而說識陰覺知心有來、或是有去、或是有住、或是有生的話,那些話僅僅只有言說之數,真的反問他們以後,他們其實不知其中的道理,所以反問之後只會增益他們的邪思而出生了愚癡,由於這五陰之法義不是他們所知境界的緣故。若是遠離欲貪而繼續進修,對於色界境界也能遠離貪著,遠離貪著以後,對於色界五陰的愛著就被封住而停滯了,於色界作意而受生的繫縛便斷除了;對於色界作意受生的繫縛被封住而停滯、作意受生於色界繫縛斷滅以後,對自我的攀緣就斷滅了;攀緣斷滅以後,識陰等六識就沒有可住之處,識陰的自我勢力就不會繼續生長增廣。然後是對受、想、行等功能跟著遠離貪著,遠離對受、想、行陰的貪著以後,在行陰上面的生長增廣就被封住而停滯,因行陰而作意受生的「觸」斷除了;於行陰已經封住停滯、因行陰而作意受生的「觸」斷除以後,因行陰而引生的攀緣斷滅了,攀緣斷滅以後,那個識陰就無所住,識陰的勢力就不會繼續再生長增廣了。不生長增廣識陰勢力的緣故,就不再造作種種行;不造作種種行以後就安住下來,安住以後於一切都已知足,知足而不想再取任何一法以後就得到解脫;解脫以後,對於各種世間都沒有所取、沒有所著;沒有所取、沒有所著以後,自己覺知無餘涅槃的境界:「我重新受生的事情已經滅盡,清淨行已經建立而遠離欲界了,為了要離開色界、無色界所應作的種種觀行已經作完了,自己清楚地知道死後不會再領受後有。」我說他的識陰六識不會去到東西南北,不論是四維或上下都沒有所會去到的有情界,這時他只看見涅槃法,想要進入無餘涅槃中;這涅槃是寂滅而無覺無知的,是清涼而無熱惱的,是清淨而不染污的,也是真實而非斷滅的。】

    這段經文中 世尊的開示,說明二乘涅槃之中是超過三界境界而在死後不受後有的;由於不受後有的緣故,不再有欲界、色界的五陰,也不再有無色界的四陰,才是真實、清淨、清涼、寂滅的無餘涅槃,這當然是無我的境界,因為三界中的任何一類我都已不復存在了。

    又如《中阿含經》卷 2〈七法品 第 1〉:

    云何無餘涅槃?比丘行當如是:我者無我,亦無我所;當來無我,亦無我所;已有便斷,已斷得捨;有樂不染,合會不著。行如是者,無上息迹,慧之所見而已得證。我說彼比丘不至東方,不至西方、南方、北方、四維上下,便於現法中息迹滅度。我向所說七善人所往至處及無餘涅槃者,因此故說。4

    語譯如下:

   【如何是無餘涅槃?比丘修行應當如是:五陰我的實質是無真實我,也沒有真正不壞的我所;未來世的五陰同樣沒有真實我,也沒有真實不壞的我所;已經有了的五陰實有的我見便能斷除,已經斷除就可以有能力捨棄;若有樂受都是我所而不染著,即使和合會遇了樂受的時候也不染著。修行能夠像這樣的人,就是無上息滅煩惱的道路,五陰無有真實我的智慧之所親見而且已經得以實證。我說那位比丘捨壽後不會去到東方,不會去到西方、南方、北方、四維上下,就能夠於現前所證的法中息滅煩惱而看見解脫的道路,可以取滅而度過三界生死。我一向所說七種賢善等人所前往到達解脫的處所,以及無餘涅槃的解脫境界,即是因為這個緣故而說的。】

    這也證明已斷我執、我所執的慧解脫比丘,捨壽之後不會再去三界的任何一處受生,死後就永遠息滅,不再出現後世的三界有,所以不再有後世的五陰、四陰,當然是不會再有意識覺知心存在的了,因此說無餘涅槃中是絕對無我也無我所的非境界。

    然而這種實證涅槃的真實無我境界,不是所有人都能修證的,永遠都是少數人方能修證,原因就是凡夫之人悉皆畏懼真正涅槃無我的非境界,都只喜愛自己覺知心仍然存在的妄想所知的假涅槃境界——希望仍然有識陰我繼續存在。但是,識陰我存在的當下,就會有色、受、想、行等四陰同時存在,不可能由識陰單獨存在,除非他已證得四空定而往生無色界,但仍然會有受想行陰伴隨意識存在。然而這個道理,對現代自以為已證阿羅漢果的諸多凡夫大師們而言,卻是講不通的,因為他們聽不懂。

    這類事相佛世已有,並非現今才有,因此才會有上面所舉的《雜阿含經》卷 2 的經文說:「比丘!若離色、受、想、行,識有若來、若去、若住、若生者,彼但有言數,問已不知,增益生癡,以非境界故。」證之於平實二十年來不斷地演說有念靈知心、離念靈知心悉是識陰我,細細演繹識陰不能單獨存在於人間或天界的道理,而諸錯會解脫道及佛菩提道卻自以為實證的凡夫四眾,不論身為檯面上的大法師、大居士,抑或檯面下的小法師、小居士,率多不能信受,至今無人肯接受識陰是依於色、受、想陰才能存在,而且必須有行陰才能顯現其繼續運作的事。

    如 佛所說,若問他們為何沒有色、受、想陰就無法使識陰(靈知心)存在的道理,他們必定成為 佛所說的「問已不知,增益生癡」的人,因為這不是他們的智慧所知的境界,所以 佛說「以非境界故」。由此也證明聲聞解脫道的粗淺智慧,都不是他們所能知道的;縱使後來真的懂得這道理了,心中也不能接受,不免導致如理觀行以後仍然無法心得決定。定心所不能生起時,縱使知道這個道理,也知道這個道理是真實而不可推翻的,他們心中還是無法完全接受,故不能轉依這個真實的道理,於是口說已斷我見,但實質上仍然抱著我見在「修道」,則是假名修道者。(待續)

1 《大正藏》冊 2,頁 84,中 16-26。

2 《大正藏》冊 3,頁 327,上 21-下 24。

3 《大正藏》冊 2,頁 9,上 11-25。 

4 《大正藏》冊 1,頁 427,下 16-22。

127.GIF

引用文章來源:正覺電子報127期目次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