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21.GIF

第三篇 大乘涅槃

  第一章 必須具足四種大乘涅槃方能成佛

    第四節 相見道位的加行及入地前的四加行

      第一目 總說

    般若別相智必修非安立諦三品心,才能完成三賢位的般若別相智,這就是大乘真見道後應修的三品心智慧;修完這三品心的智慧時,可以完成「內遣有情假緣智、內遣諸法假緣智、遍遣一切有情諸法假緣智」,完成三賢位的修行,即是《大品般若經》600 卷所說的內涵。至於修完這三品心而完成非安立諦的實修及轉依以後,欲求入地之時,則是應該實修大乘四聖諦而作大乘四聖諦的四行觀,此時應實修安立諦大乘四聖諦的十六品心,方能證得阿羅漢果而故意起惑潤生,或是證得頂級三果(可以中般涅槃)而留惑潤生;然後依憑三賢位中所修入地時應該具備的廣大福德,以及初分無生法忍及十大願的增上意樂而得入地「成佛子住」,名為「超愚夫地,生如來家,住平等忍」,因為已經遠遠超越於聲聞阿 羅漢、緣覺辟支佛的愚夫境界。 

    以此緣故,依實相般若的修學而言,大乘真見道位後的相見道位中,還要再作相見道位的觀行,才能具足實相般若的總相智與別相智,否則將只有真見道位所得的總相智,也就是只有根本無分別智而無後得無分別智,不得入地。當別相智─相見道位非安立諦的三品心─完全修習完成時,就得設法轉入初地心成為聖位菩薩,正式成為佛菩提道中的修道位菩薩,成為聖種性者而超越習種性、性種性、道種性。但這非安立諦三品心實修完成以後,在入地之前猶如真見道前的加行一樣,也要有加行才能入地;不是單有廣大福德與十無盡願的增上意樂就行了。這時要作的加行就是藉大乘四聖諦的四行觀,來完成永伏性障如阿羅漢的解脫道果證——獲得頂品三果或阿羅漢向的解脫果,或者同時證得通教阿羅漢果而故意留下最後一分思惑,以潤未來世生;也藉此觀行而同時發起最初一分無生法忍智,才算是具足圓滿大乘四聖諦十六品心的安立諦觀行智慧,才能說是已經完成入地前的加行。

    這十六品心的觀行,不是二乘四聖諦的觀行所需要的,所以不是二乘聖者所能觀行的;因為這是依第八識真如心的本來無生,依於真如心本來無生之法的安忍而發起智慧,來觀行自己的五蘊十八界及一切心所法等,都是自心真如所出生,都附屬於自心真如而成為無生之諸法;因此這十六品心的法智與類智全都是初分無生法忍的範疇,而能附帶引生第四果的解脫功德,當然不屬於雖聖而愚的不迴心阿羅漢們所能理解,當知彼等無法作此觀行。因為這四種加行十六品心的內涵,是依真如心而作的無生法忍觀行,不是未證真如心的二乘聖者所能猜測臆想;所以在二乘菩提的第四果修證中,對四聖諦不需要依真如而作這十六品心的觀行,只要斷除五個上分結而證得阿羅漢果就行了。縱使二乘聖者想要作這四加行的觀修,也沒有能力作觀,更無可能完成這十六品心的觀行。 

    想要完成入地功德前應有的這個最後加行,並不是真見道之後隨即可以實修的;必須是依實相般若所作大乘真如境界等法的觀行,是真見道證得真如以後,先有了根本無分別智(總相智),轉入相見道位中繼續作三品心的觀行而發起後得無分別智,在最後圓滿這三品心的觀行,具足相見道位的後得無分別智;同時也得努力修集入地所必須的廣大福德,主要是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就是破斥邪說而引導眾生回歸八識論如來藏妙法,快速具足法布施的大福德。這些都是應該要先修行的內容。

    所以,這個相見道位應該修習的別相智,可以粗分為二大類:相見道位的三品心及入地前四聖諦加行的十六品心。意謂相見道位的漫長修行過程中,不但應修廣大福德,也應同時勤修非安立諦三種智慧的觀行,目的是要完成真如妙法的所有別相智慧,就是相見道位中應修的「內遣有情假緣智、內遣諸法假緣智、遍遣一切有情諸法假緣智」等三品心,這就是《大品般若經》600 卷所說的內涵。最後是十迴向滿心位,此時若是尚未證得解脫道的第四果者,想要進入初地時才應該作這四種觀行——分為苦、集、滅、道等四個階 段各有四品心來修觀行,因此同樣可以稱為四加行。因為這是依大乘般若而作大乘四聖諦十六品心的四種觀行,故此加行亦有四種。 

    所有戒慧直往的菩薩們,完成相見道位的三品心而到達十迴向位滿心時,想要進入初地之際,必須對大乘四聖諦所說的苦、集、滅、道四種加修的觀行全部完成,才能發起滿分初禪而斷除五上分結,留惑潤生而永伏性障如阿羅漢;並且現觀二取皆是如來藏空性,因此不再有能取相及所取相的現行(不是像真見道前的四加行只能「遠離能取見與所取見」),因此而生起第一分無生法忍。此時再依增上意樂(發十無盡願)而留惑潤生,永伏性障如阿羅漢;或者已證阿羅漢果而起惑潤生進入初地;這就是入地前應有的四加行,是相見道位的最後階段。這才是入地前的加行,要現觀大乘四諦十六品心而 斷盡思惑,依於初地的真如智而住於初地所證的唯識性中,然後起惑潤生而於佛像前發起十無盡願,名為增上意樂成就,即得轉入初地,永遠不入無餘涅槃,開始修習十度波羅蜜多,繼續邁向佛地。

    以此緣故,平實說加行位非唯真見道前有,於資糧位亦有加行,因為資糧位中也必須聽聞熏習如來藏阿賴耶識真如等法,以及唯識增上慧學所說的八識心王等妙理,才不會誤入岐途也不會轉成聲聞性而成為聲聞種姓,佛菩提道的實修方有成功之日。所以真見道位後亦有智慧加行,藉以觀察如來藏的真如法性在諸法中運作的各種法相,是故名為相見道。乃至入地之前仍須有「苦、集、滅、道」大乘四聖諦四種加行中的各四品心加行,亦皆名為四加行。 

    同理,《成唯識論》卷 9 云:「近見道故,立加行名;非前資糧,無加行義。」加行位其實是在見道前的資糧位中已經處處皆作,但真見道前若不作煖等四加行的觀行及精修未到地定的定力,即無可能獲得真見道功德;設使善知識大力幫助而得實證空性心如來藏,雖能現觀真如而悟入唯識性,不幾年後依舊會再回到識陰境界中,就是因為資糧位中的加行還不夠圓滿,導致沒有未到地定來動搖識陰常住的我見煩惱,我見不能真正拔除;又因為這四加行沒有修好,導致「悟後」遇到外緣影響時,他的能取見與所取見又再度現行而無法對治,便成為退分菩薩。觀乎正覺同修會三次退轉者造成的法難事件本質,屢次加以檢討的結果,都是回墮能取心中,誤認為是更高層次的真如,在在皆可以佐證如是道理。

    又真見道證真如後若不再勤作別相智(後得無分別智)的加行,即無可能完成相見道位的種種功德,當知不能從第七住位次第轉進而到第十迴向位。是故真見道位以後,仍須廣作各種真如智慧境界的加行,才能完成對真如境界各種別相的觀察;於圓滿相見道位的修行功德時方能再作最後的加行——深觀大乘四聖諦十六品心及九品心,完成這個安立諦的觀行,才能藉解脫果及初地真如智來通達見道位的最後一分功德而入初地。但這個通達位雖屬初地,只在入地心中,仍屬見道位攝,名為見道的通達位。於此通達位中安住,或是一世、或是十百千世、或是一小劫不等,各依其通達位無生法忍及聖種性的多分、少分而有差異,並非立即轉入修道位的初地住地心中。 

    由此緣故,《成唯識論》中說:若已圓滿十迴向位的其他功德了,這時想要進入通達位而成為初地菩薩時,必須另外加修入地前的大乘四聖諦加行,才有智慧能現觀所證的真如智慧與所證的真如本身,其實不一不異而無分別;成就如是平等智觀而遠離能取相與所取相的現行,這時是初地真如與真如智平等平等,才是獲得初地入地心的真如智,才能達成初地入地心的無生法忍果;同時也達成永伏性障如阿羅漢的解脫果修證,才是真的入地而成為通達位的初地初心菩薩。以此緣故,《成唯識論》卷 9 對證悟般若(真見道證真如)之前的加行說過了,接著對證真如而證悟般若後的加行和入地前的加行,以及進入通達位時所證的初地真如,都有所說明,詳見以下《成唯識論》本文:

    論曰:若時菩薩於所緣境無分別智都無所得,不取種種戲論相故。爾時乃名實住唯識真勝義性。即證真如智與真如平等平等,俱離能取所取相故。能所取相俱是分別,有所得心戲論現故。……加行無間,此智生時體會真如,名通達位。

    初照理故,亦名見道,然此見道,略說有二:一、真見道,謂即所說無分別智,實證二空所顯真理,實斷二障分別隨眠;雖多剎那事方究竟,而相等故,總說一心。…… 

    二、相見道,此復有二:一、觀非安立諦有三品心:一、內遣有情假緣智,能除軟品分別隨眠。二、內遣諸法假緣智,能除中品分別隨眠。三、遍遣一切有情諸法假緣智,能除一切分別隨眠。前二名法智,各別緣故;第三名類智,總合緣故。法真見道,二空見分,自所斷障無間解脫;別總建立,名相見道。有義:此三是真見道,以相見道緣四諦故。有義:此三是相見道,以真見道不別緣故。1

   《成唯識論》又說:

    二、緣安立諦有十六心。此復有二:一者依觀所取能取,別立法類十六種心;謂於苦諦有四種心:一、苦法智忍,謂觀三界苦諦真如,正斷三界見苦所斷二十八種分別隨眠。二、苦法智,謂忍無間觀前真如,證前所斷煩惱解脫。三、苦類智忍,謂智無間,無漏慧生,於法忍智各別內證,言後聖法皆是此類。四、苦類智,謂此無間無漏智生,審定印可苦類智忍。如於苦諦有四種心,集、滅、道諦應知亦爾。此十六心,八觀真如,八觀正智;法真見道,無間解脫;見自證分差別建立,名相見道。

    二者依觀下上諦境,別立法類十六種心,謂觀現前、不現前界苦等四諦各有二心:一、現觀忍,二、現觀智。如其所應,法真見道無間解脫,見分觀諦,斷見所斷百一十二分別隨眠,名相見道。 

    若依廣布聖教道理,說相見道有九種心:此即依前緣安立諦二十六種止觀別立,謂法類品忍智,合說各有四觀,即為八心。八相應止,總說為一。雖見道中,止觀雙運,而於見義觀順非止,故此觀止,開合不同。由此九心,名相見道。

    諸相見道,依真假說;世第一法無間而生,及斷隨眠非實如是;真見道後方得生故,非安立後起安立故,分別隨眠真已斷故。前真見道證唯識性,後相見道證唯識相;二中初勝,故頌偏說。2

    關於以上《成唯識論》中所說的真實義,容於以下第二目、第三目中解說,讀者自可理解真見道位證真如以後,如何觀修相見道位中應該觀修的般若內涵,如實觀修之後即可漸次發起後得無分別智,方能完成三賢位對於實相般若的修行內涵。

      第二目 相見道位應修非安立諦三品心

                  ——完成三賢位的般若別相智 

    般若別相智即是後得無分別智,即是相見道位所應修學的實相般若。於真見道位證真如以後,轉入相見道位時所應修的後得無分別智就是非安立諦三品心:內遣有情假緣智、內遣諸法假緣智、遍遣一切有情諸法假緣智。就是此前第一目中所援引的《成唯識論》第一段論文所說法義,即是相見道位中應該觀修的般若別相智。今於此第二目中應加以語譯及略說,以免有文字障的已悟菩薩閱讀論文時不能理解,滋生誤會以後往往自誤誤人。如實理解這三品心的觀修以後,可以避免增上慢的生起,也可以如實了知三賢位中的別相智所觀修的大約內涵,故今語譯如下: 

    【論曰:假使修學到了一個時候,菩薩對於所緣的境界,依無分別智觀察而現觀都無所得,已不攝取種種戲論相的緣故,這時才可以稱為真實住在唯識的真勝義性中;也就是證真如的智慧已經與真如平等平等而得通達,二者全都遠離能取相與所取相的緣故(註:未入地時不能完全遠離能取、所取二相,這是最後入地時真如智已經與真如完全平等時的境界。煖等四加行位圓滿時只能伏除分別所生的二取見,在事行上仍然未能遠離二取相。);能取相與所取相同樣都是分別相,落入六塵相中的有所得心是因為諸法戲論而顯現的緣故。……長劫之中不間斷地加行而沒有被疑心所間斷,這樣具足了別相上的全部真如智慧生起時,再來體會真如,使他證真如引生的智慧能和所證的真如平等平等,就名之為通達位的菩薩。

    菩薩們第一次明照真如正理的緣故,也可以名之為見道(不是侷限相見道及通達位才說為見道);然而見道的內涵,大略而說則有二種:第一、真見道,這是說第一次證真如時所說的根本無分別智,在第一次證真如時就可以實證人我空與法我空,由這二種空所顯示出來的真實如如之理已經明白了,於是確實斷除煩惱障與所知障中與意識相應的分別隨眠;雖然是要很多剎那(很多天、很多月、很多年)繼續觀行以後,這個真見道的事情方能究竟,然而所觀的真如法相是前後平等的緣故,前後所有的期間總合起來就說是真見道位的一心。…… 

    見道位的第二部分是相見道,這個相見道位的修行內涵又分為二種:第一種觀行內涵是觀察非安立諦有三品心: 

    一、「內遣『有情假緣智』」。就是向內針對自身這個有情五蘊的虛假,了知只是緣於種種境界而有覺知心等自我存在的事實,今依真如心重新加以深入觀察,轉依心真如而住時,心真如的境界中連這種智慧也不復存在,就遣除了「有情假」這種緣於五蘊的觀察而有的智慧,轉依心真如而住於無智亦無得的境界中。這樣轉依真如而住的依「內遣有情假緣智」,能夠斷除軟品的意識相應的分別隨眠;這是悟後想要圓滿十住位的人必須觀察的內容與所證的智慧,一般而言,歷時第一大阿僧祇劫的三十分之四——從第七住位的初入心到第十住位的滿心。

    二、「內遣『諸法假緣智』」。前面一品心的智慧是針對自己這個有情的五陰虛假而作的觀行,如今這個第二品心是針對有情五陰所函蓋的諸法加以觀察,細觀五陰中的七識心王、心所法、十一個色法……等一切法,都是虛假不實、暫時而有;但五陰等諸法卻能使有情由於這些法的運作而認知到自己的存有,墮入五陰等諸法之中而不自覺,所以認為五陰等諸法為真實有,執著為常住不壞的人我、法我。真見道而證真如並修完第一品心之後轉入初行位了,應在五陰所函蓋的諸法上面細加觀察,證明這些法全都是由於心真如而輾轉出生,實證「諸法假」而發起這個現觀的智慧。但這個現觀的智慧是緣於「諸法假」而有,所以名為「諸法假緣智」。最後依心真如的絕對寂靜境界來觀察這個智慧時,在心真如自住境界中連這智慧也無,於是究竟依於這個心真如的無所得境界而住,如是轉依成功就稱為「內遣諸法假緣智」。當 這個智慧生起時,便能如實轉依心真如境界而安住,就能夠斷除意識相應的中品分別隨眠,這是想要滿足十行位的菩薩們在相見道位中所應觀行的內容。 

    三、「遍遣『一切有情諸法假緣智』」。前二品心是法智,因為全都是緣於自身的心真如及五蘊……等諸法而作的觀行,不及於其他有情,故是法智而非類智;而且所觀境界只及於欲界中的自身,不能遍及三界九地一切有情身心,故屬於法智而非類智。但這第三品心則是要把前二品心的觀行結果所得智慧,用來觀察一切有情;要遍及三界六道一切眾生都加以觀察,因此而能遍觀三界九地一切有情身心,然後遍知三界九地一切有情五陰及同 時存有的諸法全部虛假。已能如實觀察三界九地一切有 情全都虛假以後,於一切有情種類的「有情假」「諸法假」,都已全部如實思惟觀察,即是遍知一切有情諸法假,證得一切「有情假」、一切「諸法假」的類智。接著繼續觀察二乘菩提及大乘菩提等一切諸法,乃至三十七道品等諸法亦是緣於有情身心諸法而有,依心真如的境界而觀時,並沒有這一切諸法的存在,於是遍遣如是諸法而得解脫;不但自己如是,一切有情莫不如是;這種類智是緣於一切有情的「有情假」「諸法假」,不是無所緣的智慧,所以名為「一切有情諸法假緣智」。最後要依心真如的自住境界來觀察究竟無所得,因此而普遍遣除「一切有情諸法假緣智」,如實轉依心真如的境界,就稱為「遍遣一切有情諸法假緣智」。已經「遍遣」時就能夠斷除意識相應的一切分別隨眠,這時已經快要證得通教阿羅漢果了,但卻是緣於大乘真如妙法而作的觀行,不是緣於二乘解脫道智慧而只作人空的觀行。  

    前二品心的二種智慧都名為法智,因為各有不同所緣之故:第一品心是緣於「有情假」而有的智慧,第二品心是緣於有情的「諸法假」而有的智慧(證得如是智慧以後,還要在最後階段加以遣除,轉依心真如而住,成就法智);如今第三品心的智慧則是類智,是把法智的各別所緣總合起來依據三界各種不同種類有情諸法而作觀察的緣故,也就是分門別類而將三界九地的一切有情,以及三乘菩提中所有一切諸法,都以同類的智慧加以觀察而遣除,於如是一切諸法都能遣除而無執著,成就「遍遣『一切有情諸法假緣智』」的境界,所以稱為類智。

    這是效法真見道對第八識「心真如」的觀行而作更深入的觀行,是在人我與法我的各種法相上面一一加以觀行,故名相見道;而這三品心的觀行是側重在人空與法空,特別是注重見分上面來作觀行,從所斷除的煩惱障與所知障中,藉著這樣的觀行而心心無間獲得解脫。由於這是從別相智上面來作觀察而得到的智慧,與真見道只是在心真如與欲界五蘊的總相上面所作觀察不同,因此就從別相智慧與總相智慧的差別來作不同的建立,就把真見道後這個階段的觀行名為相見道。

    有義——有人這麼說(這句「有義」是指那些主張真見道是漸悟、漸證、漸斷的法師們的說法):「這三品心都是真見道,因為相見道是要緣於大乘四聖諦而作觀行的緣故。」有義——有人這麼說(這句「有義」才是玄奘菩薩的說法):「這三品心的觀行都是相見道,這是由於真見道只緣於心真如的總相而不對各種別相另有所緣之故。」

    在此必須特別咐囑的是:在相見道位中這三品心的完成,必定會有相應的現觀在最後階段出現;若沒有相應的這三種現觀隨之全部完成,即是還沒有完成這三品心的觀行;若沒有遵循這個道理,自認為已經完成這三品心的觀行而宣稱入地了,即無法免除大妄語業,三惡道的後有種子已經形成,後世將不會繼續生在人間。由此可見大乘見道所斷的異生性極為寬廣難斷,非唯一世、一劫所能斷盡;若對此不能警覺而產生未證言證之大妄語業——特別是宣稱已經入地之大妄語業,此世及後世廣行菩薩道之說,都成空談。

    這三品心的觀行,最主要的證明即是三種現觀:「內遣『有情假緣智』」圓滿時獲得的現觀是「如幻觀」,不但要在觀行上以智慧證實五蘊身心都是假緣而有,還得要有對五蘊身心親見如幻不實之現觀,這是要眼見為憑而非單憑智慧觀察而得,然後依心真如的境界而遣除之,都無執著,方能將「有情假緣智」成功「內遣」而有第一種法智。

   「內遣『諸法假緣智』」,是從初行位開始,不斷地在十行位中修習,到達第十行位圓滿時,獲得的現觀是自己的能取心猶如陽焰攀緣不住,確定非實有,只是虛幻地暫時存在,陽焰觀具足成就;然後才能依心真如的無所有境界來遣除這個智慧而不執著,生起第二種法智。 

    「遍遣『一切有情諸法假緣智』」,要從初迴向位開始修習,直到第十迴向位滿心時,大多已有二禪(至少已有具足圓滿而深厚的初禪)定力,雖無宿命通,卻已能在等持位看見往世多劫來的許多行道事相;再以此世的各種弘道事相比照時,現觀此世的一切行道事相與本質,都與往世類同而如此世之夢中無異,成就如夢觀的現觀,然後始能依心真如的無所有境界,遣除對於「一切有情諸法假緣智」的執著,成就類智。具足這三觀時,對自己的來歷已經有所了知,方能說自己對這三品心的觀行已經圓滿了。

      第三目 大乘四聖諦四行觀修十六品心

                      ——證阿羅漢果及初分無生法忍

    相見道位第一部分的三品心修行完成而具足三種現觀時,若是入地之前應有的廣大福德也已經具足了,才可以開始作入地前的加行——大乘四聖諦十六品心的四種觀行。把大乘四聖諦依真如而觀行圓滿時,必然會依大乘無生法忍而證得阿羅漢果;再於佛前發起十無盡願,而此十大願之增上意樂已得清淨時,即是初地之入地心菩薩,名為見道的通達位。這個入地前的最後加行,因為仍在通達位前,因此定位在相見道位中;但因為是相見道位的最後加行,是在即將入地之前所作,也是入地之前所必作,所以也特別定義為加行——入地前的加行,當然仍屬相見道位。

    在這一目中,延續上一目所說相見道的內涵,繼續語譯前面所摘錄《成唯識論》相見道位的最後階段加行內容如下,以供讀者瞭解: 

    相見道位的第一種觀行內涵,分為三品心;【到了相見道位的最後是應作第二種觀行,是要緣於安立諦(因為不是像真見道直接緣於真如,所以名為安立諦)而作觀察,總共有十六品心。這個相見道位最後的第二種觀行內涵,又區分為二種:這個即將入地前的第一種觀行是依於觀察所取與能取的精神,另外建立法智類智等十六種心;這是說,依於苦諦的觀察有四種心:一、苦法智忍,是說觀察三界九地中的苦諦真如,確實斷除於三界觀察所知苦諦所斷的二十八種分別隨眠。二、苦法智,是說對於苦法智觀所得結果已能接受(生忍),因此心中都無懷疑而不間斷地觀察前面所證的真如,證得前面觀察後所斷煩惱而得解脫的智慧。三、苦類智忍,是說對這個智慧都無懷疑而無間斷的緣故,解脫於三界九地的無漏智慧出生了,在法忍、法智上面的各別自內所證,說實證後的聖法都同樣是這一類而無猶疑,心中已經得忍。四、苦類智,是說對於苦法智已能接受以後,有不間斷(不懷疑故此智「無間」,若生起懷疑即是此智「有間」)的無漏智出生了,重新加以細細檢驗決定無誤而印可了苦類智忍,因此而有了苦類智。(以上就是大乘苦聖諦依真如所觀察的四品心。)猶如在苦諦的觀行上面會有四種心,在集、滅、道諦的觀行上面應當知道也是如此各有四種心。這十六品心,其中的八個是觀行心真如,其餘八個是觀行所得正確而真實的智慧;比照真見道觀行而證真如的道理,這四諦十六品心的觀行可以證得無間解脫——證得心中毫無猶豫而不會有時起疑以致間斷的解脫;這樣子親見意識心見分觀察二諦,在真如及法智、解脫智上面的自證分,所以有前三品心及後十六品心的差別建立,名為相見道。 

    入地前四諦的第二種觀行,是以真如智依於觀察下界與上界的四聖諦境界,另外建立法智忍、法智、類智忍、類智等十六種心;這是說,觀察現前的欲界、不現前的上二界的苦等四諦,都各有二心:一、現觀忍,二、現觀智。如同四諦各有所應的道理,就猶如真見道的道理一樣,現觀這四聖諦以後,心不猶疑而決定解脫;這是以見分詳觀四聖諦到很分明時,斷除了見道所應斷的一百一十二分別隨眠,名為相見道。

    除了上面所說各有十六品心的相見道最後階段觀行,若是依廣布聖教的道理,就又說相見道有九種心:這就是依前面所說緣於安立諦兩類的十六種止與觀而各別建立,也就是說,緣於真如而觀察所得的法智忍、法智,依四聖諦各有二 觀,就已經是八心的觀了。由這八觀之心而相應於止,則是四聖諦的類智忍、類智,都相應於止而同屬於「止」,合起來總說為「止」一心;這個「止」一心,連同八觀之心總共是有九心。雖然在見道之時,是止與觀平行雙運的,但是在見道的實義上應該說是觀比較隨順,而不是止比較隨順,所以這裡說的觀與止,分開來說或合起來說,是有所不同的。由於有這九心,同於前面說的十六品心,只是歸納的差別,所以這最後十六品心的觀行,同樣名為相見道。

    諸多相見道的過程與內涵,其實都是依於真見道為基礎而假名說為相見道;所謂的世第一法心心無間都不懷疑而產生了真見道,以及相見道位中斷除二種分別隨眠的事,其實不是真的如此;因為這些都是在真見道以後次第觀行方得生起的緣故,是以真見道為基礎故;也並非是在安立諦之後才生起安立諦的緣故,而分別所斷隨眠在真見道時已經斷除的緣故。前面的真見道是證得唯識性,後面的相見道是證唯識相;這二種見道之中還是以第一次見道的真見道最為殊勝,所以唯識三十頌中強調真見道等說法。】

    依據前面的論文,明確舉出:一、大乘真見道後才修相見道位的三品心,在相見道位三品心修學完成以後才修四聖諦十六品心及九品心,而三品心的修習是在真見道後才修的;這三品心是依所證真如而觀修的,但真如不是安立法,所以這三品心就名為非安立諦,由此證明真見道不是入地心,尚未修習相見道位的三品心故,也還未修得三品心後的安立諦十六品心、九品心故。《成唯識論》中已說相見道位四聖諦等十六品心的觀修,是「真見道後方得生故,『非安立』後起『安立』故」;也就是說,這三品心屬於非安立諦,必須證得真如成為真見道以後,才能觀修,一定要先有非安立諦的實證以後才能觀修安立諦的緣故,也是要先有真見道智慧以後才能生起相見道的觀修能力故。

    二、沒有外於真見道而單獨存在的相見道位功德,必須依於真見道位的真如智慧與真如智忍總相智——根本無分別智,才能進修相見道的別相智——後得無分別智。藉真見道的總相智作為依據,修完了相見道位的別相智三品心以後,始有能力再修大乘四聖諦二種十六品心(後一種又稱為九品 心),才能獲得第一分無生法忍而得通達真如,以及獲得大乘的無漏解脫果——阿羅漢果,配合廣大福德及增上意樂而留惑潤生,才能入地——生如來家、成佛子住。至於迴心阿羅漢證悟般若現觀真如以後,若不依真如而修相見道位第一種觀行的非安立諦三品心,及相見道位最後入地前的大乘四聖諦十六品心,仍然不可能入地,因為仍欠缺無生法忍智及大乘無漏智(大乘解脫智)。 

    由此故說,二乘聖者所證的有餘涅槃、無餘涅槃,都屬於菩薩入地之前應證之法,然後留惑潤生成頂品三果人或阿羅漢向,是故已入地菩薩並非尚未證得二乘涅槃;而且這個有餘、無餘涅槃是依大乘見道的真如智慧而修證的,不是依人無我的二乘解脫法義而修證的。但菩薩七地滿心前的第八識仍名阿賴耶識,非如聲聞阿羅漢第八識已名異熟識而捨阿賴耶識名,只是因為留惑潤生以便世世受生行菩薩道的緣故,故意保留最後一分思惑不斷而在捨壽後不入無餘涅槃,使其第八識依舊名為阿賴耶識,仍不能捨棄阿賴耶名,令阿賴耶的體性保持不滅 3,由此才能受生繼續廣行菩薩道,實質上並非沒有證得聲聞四果聖者所證的有餘及無餘二種涅槃。菩薩入地修道之後,直到七地滿心位前方才斷盡故意保留之思惑,煩惱障所攝的三界生死習氣種子此時也已同時斷盡,非阿羅漢所能斷盡。由此也證明別教戒慧直往菩薩,在入地前至少應該證得極品三果——捨壽後能取中般涅槃,已能斷盡思惑而留惑潤生,或者已證阿羅漢果而起惑潤生;有這樣的解脫果作為入地條件之一,方能入地。 

    當十迴向位菩薩把入地前必須具足的廣大福德修集完成,三賢位的三品心智慧觀行也具足完成,已具足如幻觀陽焰觀如夢觀;然後是入地前應修的大乘四聖諦加行十六品心九品心,也已在最末階段觀行完成,這時所觀的真如與所證的真如智是平等平等的,這就是已證初地真如的菩薩;但這時還不足以成為初地入地心的菩薩,還必須發起增上意樂,也就是對十無盡願具足了意樂,於是在佛像前勇發十無盡願,十方諸佛、諸大菩薩都將頓知,具此才能成為入如來家、成佛子住的初地入地心菩薩。(待續)

1 《成唯識論》卷 9,《大正藏》冊 31,頁 49,下 18-頁 50,上 20。

2 《成唯識論》卷 9,《大正藏》冊 31,頁 50,上 20-中 16。

3 《瑜伽師地論》卷 51:「又阿賴耶識體是無常,有取受性;轉依是常,無取受性,緣真如境聖道方能轉依故。」(《大正藏》冊 30,頁 581, 下 9-11)此謂阿賴耶識執藏生死種子之體性可以滅除,滅除阿賴耶體性以後改名異熟識,故說「阿賴耶識體是無常」一一收集生死種子的阿賴耶體性無常而可滅除,只改其名,不改其心,仍是第八識心體。菩薩在第二大阿僧祇劫中滅除三界生死的習氣種子以後進入第八地,方改名異熟識。二乘無學聖者只滅三界分段生死的現行,未斷習氣種子,即在捨壽時入涅槃,已無阿賴耶識性的現行,故亦可名異熟識。請詳本會結緣書《辨唯識性相》說明。

121.GIF

引用文章來源:正覺電子報121期目次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身外之物 的頭像
    身外之物

    身外之物的部落格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