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09.JPG

    又,無餘涅槃雖是滅盡五蘊、十八界,但非斷滅空,而是真常恆住,佛世諸比丘大多知之,例如《雜阿含經》卷 50:

    時,彼比丘作是念:「此沙彌能說斯偈,我今何不說偈而答?」即說偈言: 云何名為常?常者唯涅槃。云何為無常?謂諸有為法。 云何名為直?謂聖八正道。云何名為曲?曲者唯惡徑。1

今語譯此偈如下:

    什麼名之為恆常?恆常的法只有涅槃。

    什麼法被說為無常?就是說五陰、十八界等種種有為法。

    什麼名之為直路?是說聖者所修的八正道。

    什麼名之為彎曲?彎曲的路是只有導向惡道的路徑。 

    由以上所舉示的聲聞解脫道阿含部的諸經聖教所說,可以證明滅盡五陰、十八界法後的無餘涅槃並非斷滅空,不同於斷見外道之邪見。末法時代的解脫道修行者,由於不知道第八識的法性是恆存不壞而能生蘊處界及宇宙山河等萬法,或者由於惡知識的誤導而隨之否定第八識的法性恆存,因此不知不覺間陷入因內有恐怖和因外有恐怖的情境之中,於是不敢真的斷除我見,就無法取證聲聞初果,永遠不能斷除三縛結。既不能脫離我見範疇,求悟大乘般若之時也不免落入識陰之中,建立識陰的全部為常住真如,或是建立識陰中的意識為常住心;或是將有生必滅的意識心分割為粗意識與細意識, 錯將生滅有為的細意識認定為真如心;於是既不能斷我見證 初果,也不能證得大乘般若,是故永絕於三乘賢聖之外,永遠住於凡夫無明之中,卻又自以為證悟菩提而成就大妄語業。

    追究大眾落入這種可憐境地的原因,全都是肇因於對外法五陰不能如實理解,又肇因於對內法本識─諸法本母─的第八識常住不滅不能信受,因此而產生了因外有恐怖及因內有恐怖的結果。而須深之所以成為佛教正法中的盜密者,其中的密並非是指聲聞解脫道的緣起性空內涵,而是指法住智;這個法住智說的是常住不壞法自心如來,就是大乘菩薩們所證的第八識如來藏,就是《阿含經》中說的「諸法本母」 常住法如來藏——不知不覺而又能知能覺的「神」,這正是十方三界一切法界中的最大祕密。若是有人潛入佛門中假意出家而盜取這個常住法的祕密,即是盜密出家之人,縱使證悟而不懺悔、歸依三寶,則是罪在阿鼻地獄。當須深實證這個法住智時,就對這個法住智的祕密如實了知,立即知道這個盜法出家之罪是如何嚴峻;他為了要滅此罪,所以立即對 佛陀發露懺悔,由此可知法住智的深奧勝妙所以不共聲聞、緣覺,世尊絕對不為聲聞、緣覺而不迴心大乘者說。也由法住智的深奧勝妙,益發顯示盜取法住智內涵的罪業無比嚴峻;因為這是三界一切法之所依,萬法全都依此諸法本母而住;證得這個智慧時必然成為菩薩,不再是聲聞解脫道中的智慧而已,當然也該懂得立刻發露懺悔而歸依三寶,從此斷離外道、永絕往來。

    然而聲聞解脫道的修行者,對於常住法的本識如來藏,不必親證,只要絕對信受,就可以免除因內有恐怖及因外有恐怖的問題,就能實證解脫果。所以說,對於五陰的全部內涵,以及五陰的生滅事實,都應如實而具足理解;對於諸法本母的第八識如來藏也應該如實理解,不要輕信那些未曾實修而只作學術研究之否定大乘的日本人亂說;應該依止經中的聖教並且如實理解聖教中的真實義,才能遠離因外有恐怖、因內有恐怖的現象,也才能實證聲聞涅槃。

    這個大前提,在末法時代的二十世紀及二十一世紀初,一直都沒有善知識說出來而被當代佛教界完全忽略,導致佛門四眾久修之後而都無所實證,或者成為因中說果的大妄語行為人。所以,現代佛門四眾一切大師與學人,都必須正視此一大前提;將此大前提的義理深研清楚,並獲得如實理解以後,再進行解脫道的實修,就不會再有問題了,在次法已經實修而降伏性障以後,必得未到地定,實修此聲聞法以後,此世至少都能證得聲聞菩提中的法眼淨而證初果。這時,三縛結確實斷除了,是可以親自檢驗的;如此學法才有實益,否則終究只是附庸風雅罷了。

    第八節 道聖諦  

    四聖諦中的道聖諦,全名應說為苦滅道聖諦,因為這一聖諦中所說的內容,是在理解苦聖諦、苦集聖諦及苦滅聖諦以後,應該如何實修的確實而不可改變的真實義,所以名為道聖諦。

    滅除三界中生死輪轉諸苦的方法,就是八正道:正見、正念、正思惟、正業、正精進、正語、正命、正定。略說如下:

    正見:是對聲聞解脫道的義理應有正確的見解而產生實修上的見地,必須對四聖諦的義理具足理解了,才算是具足正見。正見的內容,函蓋一切會影響解脫道實修結果的正確知見;譬如上面所說的大前提與大方向,都是正見;又如對於因內有恐怖、因外有恐怖二種現象的如實理解,以及對於如何可以因內無恐怖、因外無恐怖的如實理解等,不只是對於四聖諦本身的理解而已。正見的內涵,此書中只作提示而不作細說,讀者請直接閱讀四大部阿含諸經及諸方善知識所造諸書,佐以拙著《阿含正義》的閱讀、思惟、觀行,即可達成正見的建立。關於八正道的其餘內涵也一樣不作細說,只作列舉式的略說。

    正念:對於出離生死、遠離流轉法等善法,於心中隨時憶持;即是心心念念不忘憶持出世間法,於自己心中時時明記,就稱為正念。若廣說時,則是說佛門賢聖弟子對於苦聖諦思惟三界苦;在集聖諦中思惟種種集;在滅聖諦中思惟何法應滅,何法未滅;於道聖諦中思惟八種正道,心中時時都有無漏作意與心相應,於種種正法隨念而不忘不失、不遺不漏,就稱為正念。

    正思惟:是說佛門中的賢聖弟子對三界有之種種苦應正確思惟其苦,對於三界有中的各種集應正確思惟,對於所應滅的諸法應正確思惟滅後的狀況,對於如何修滅之道應正確思惟八種正確的法道。思惟完成以後,心中具有無漏法相應的作意,並且詳細地深入再作正確思惟,遍及諸法中加以極詳細地正確思惟,不作非如理作意的思惟,就稱為正思惟。

    正業:是說佛門中正修聲聞解脫道的佛弟子四眾,對於苦聖諦應詳細思惟苦,對於集聖諦應詳細思惟集,對於滅聖諦應詳細思惟滅,對於道聖諦應詳細思惟道。不但以如此的意業作為正業,在行上面還應該滅除各種邪命的身口意行,遠離各種會導致未來世趣向惡道的身口意等三種惡行,也是正業。對於各種由色身所造的惡行,由於心中的抉擇力所引生的無漏作意,產生了遠離和止息的功德,也能夠於各種身口意等惡業全部遠離;在自己身上顯現出了寂靜的律儀,於各種會導致未來世再出生三界有的業行,全都不作不造、不行不犯,這就是正業。

    正精進:這是說,佛門四眾弟子對於苦應詳細思惟苦,對於集應詳細思惟集,對於滅應詳細思惟滅,對於滅苦之道應詳細思惟種種法道;然後與解脫三界生死的無漏作意相應,因此而生起種種殷勤精進之心,勇健猛利而熾盛地敦勵自己,久而不息地勇猛觀行修正,就是正精進。

    正語:是說佛門四眾弟子,對於苦聖諦詳細思惟苦,對 於集聖諦詳細思惟集,乃至對於道聖諦詳細思惟各種道,於 修道過程中修除一切會導致自己趣向邪命的四種妄語,由於 正見、正念而產生的抉擇力,能與無漏作意相應而遠離四種 妄語,令口業律儀顯現寂靜,這就是正語。

    正命:是說賢聖弟子四眾,對於苦聖諦詳細思惟種種苦,乃至對於道聖諦詳細思惟各種道;以此緣故,對於會導致趣向邪命的各種身語惡行,都由正見等抉擇力而引生的無漏作意,得以遠離、得以止息,顯現出離三界的寂靜律儀,不造作一切導致流轉三界生死的身行,遠離殺盜淫等惡業,是名正命。

    正定:是指心得決定,就是對於前七種正道已經有正確認知,並且決定不會動搖其心,因為心中已得決定而不會改變了,這就是正定。因為一般的說法總是偏向於禪定的修行,反而忽略了正定的最主要宗旨即是心得決定而不改變之意,則應舉經證明之,例如《長阿含經》卷 5 所說:【如來善能分別說七定具,何謂七?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是為如來善能分別說七定具。】2 就是說, 世尊所說的七種定具足,是指對於正見等七種正道的實修,心中已得決定而不會再動搖了,永遠都不會退轉於前面七種正道的實修,即是正定。

    以上是略說道聖諦的內容,所修的八正道,都必須以正見為前導而修之,方是正確的修習道聖諦。若是正見一法沒有正修,產生了偏差,所修其餘七種正道都成為偏斜之道,已經不屬於正道。一切修習解脫道的佛門弟子,對此大前提必須留意,時時修正錯誤的知見,修習的八正道才能與四聖諦相應;否則終其一生努力修行的結果,都將唐捐其功,是故前面章節所說的法與次法都必須同時留意,不能有絲毫忽 略而偏差。

    唯有精修八正道者方能解脫生死,非唯正知正見而已,這在《雜阿含經》卷 43 亦有明文為證:【河者,譬三愛:欲愛、色愛、無色愛。此岸多恐怖者,譬有身。彼岸清涼安樂者,譬無餘涅槃。栰者,譬八正道。手足方便截流度者,譬精進勇猛到彼岸。】3 這也明確告訴四眾弟子說:想要渡過三界生死大河的人,都必須知道三界有之一切身(一切功能差別),都是此岸而不能得解脫、證涅槃;所謂彼岸清涼安樂,就是無餘涅槃解脫生死苦;正知正見只知道應該如何到達無生死彼岸的知識,還得要有渡河的工具才能到達無生死的彼岸,而渡河所需要的工具就是船筏,所以渡過生死大河的過程中的必要工具是八正道船筏。若是只對苦、集、滅等三個聖諦深入研究理解,而不肯依於正道的全部一一實修,則是只在生死此岸站立而不以船筏進入河中渡過,在此岸上徒然思惟觀看或模擬,就以為是渡過生死大河而到達無生死底彼岸,全都只是一己的妄想,於解脫生死上面永遠徒勞無功。不幸的是末法時期有許多世間智慧聰明伶俐的學人,正是只想知道彼岸的境界而不肯付諸實行,連八正道船筏都沒有登上,更沒有駛入河中努力划槳,只是聽聞到如何划槳便自以為已經到達無生的彼岸了;如是而犯下大妄語業的人,比比皆是。 

    奉勸所有不修次法、不修五停心觀、不證未到地定而只是想像觀行,便想要獲得初果的實證乃至妄想獲得阿羅漢果的實證,都是不可能在解脫道上有所進展,何況能證涅槃而成阿羅漢?不免落入大妄語業中而不能自拔,誠可憐憫。為何平實故作此說?謂每見有諸人不肯在次法上實修,正業、正語、正命、正志全無,貪瞋嚴重無明依舊,而僅閱讀平實著作數本之後便言已經開悟,在具足異生性的事實下,便言已證阿羅漢果或已入三地、四地等,渾然不知已經犯下大妄語業,來世已不可能繼續留在人間,何況繼續修學正法而得證果?普願如是類人,於此皆有醒覺,肯下心實修正業、正語、正命、正志等,期能伏除性障、修除五蓋、具修福德、實證定力,然後方始修學涅槃正理而作如實觀行,方能獲得實證上之功德與解脫,否則縱使觀行甚佳,結果亦只是乾慧而無證果及解脫之實質,空有大妄語之重業隨身,於己於他皆無所益。

第三章 聲聞涅槃之勸修

    第一節 聲聞道之三轉法輪——三轉十二行法輪

    佛陀來此地球降生,於示現初成佛時,從菩提伽耶以雙足遠行前後三天到達鹿野苑,三轉四聖諦法輪,度憍陳如等五比丘當場次第成為阿羅漢,這就是《阿含經》中有名的三轉四行十二法輪,簡稱為聲聞解脫道的三轉法輪,或簡稱三轉十二行法輪。由三轉四行十二法輪,證明解脫道的修行,若聞法者為有因緣的弟子,是可以當場實證阿羅漢果的,所以聞法當場的證果,並非只是理論而已。但是前後三轉四聖諦法輪時各有不同的側重之處,如下所說,是佛門學人求證解脫道時所應知悉,也是所應一一履踐的內涵。

    世尊初轉四聖諦法輪時,主要在解釋解脫道的義理,說明四聖諦的內涵;同時示現解脫道的修證是可能的,涅槃不是空想施設的唯名言法,令聞者建立信心,願意求證;是故說法時側重於令五比丘了知三界苦,令五比丘生起求證之心;但憍陳如由於根器較利,以及往世的因緣,即是在初轉法輪時,聽完四聖諦就證得阿羅漢果,所以憍陳如又名阿若拘鄰,就是「解了法」的意思。

    世尊隨後立即再度運轉四聖諦法輪,名為第二轉四聖諦法輪;此時側重於勸請修行:苦聖諦應知、集聖諦應斷、滅聖諦應證、道聖諦應修,主要就是勸修聲聞解脫道、實證聲聞涅槃。促令大眾不要單只聽聞就滿足,而是應該要實地去完成四聖諦的觀行。這是第二轉四聖諦法輪,重在勸修;此時也有比丘實證阿羅漢果。

    然後是第三轉四聖諦法輪,主要是側重於滅聖諦證轉;雖然有所側重,但仍然必須具足四聖諦的證轉,不能有一聖諦不實證、不運轉。所以第三次轉法輪的四聖諦,是 世尊正在運轉第三次法輪時,同時督促弟子們在聽聞時,要一一確認無訛:苦聖諦已知、集聖諦已斷、滅聖諦已證、道聖諦已修。如果弟子們能夠一一確認無誤,就能斷除三界愛、斷除五上分結,成為慧解脫阿羅漢;此時五比丘已全部證得阿羅漢果。於此之前,五比丘們尚未親聞 世尊說法,仍在外道法中以定為禪;雖然精修禪定各有所證,但終究仍在三界的範疇中,不能出離三界。直到 世尊前來鹿野苑為他們說法,經由釋義、勸修、證轉的三個過程,才各自依於所證的禪定為基石而次第證得阿羅漢果,得出三界生死,成為五比丘,也是佛教僧團的首次成立。

    五比丘遇到 世尊為說四聖諦十二行法輪之前,已經在正業、正命、正志上有了正精進,只是尚缺正見、正思惟,所以 世尊成佛之後來到鹿野苑為他們說法時,他們便在 世尊三轉四行十二法輪的過程,各自都獲得了正念與正定而證得阿羅漢果,已知死後不會有中陰身生起,自知不受後有。世尊前後三次運轉四聖諦法輪,總共合為十二種行法,故稱三轉十二行法輪。由於前後三次運轉四聖諦法輪,所說之法總共有苦、集、滅、道等三次演述,由於三次轉法輪時有釋義、勸修、證轉之側重差別,是故四聖諦總有十二種應行之法;五比丘即是在 世尊首次三轉十二行法輪時,依 世尊而得度成為比丘聖弟子,首度成立聲聞僧團。

    真修解脫道的佛門四眾弟子,在完成正見、正命、正語、正志之後,若已得止心而不搖動所以發起未到地定了,此時亦可正精進而如此仿效、自行觀修。但平實要再苦勸一次:於前後三次觀修四聖諦之前,必須先對前面章節所說的次法全部深入瞭解思惟,並且已付諸實行而有未到地定生起以後,才可以進入四聖諦的三次觀修過程,才能實證初果真斷三縛結。若是求證三果及四果者,必須先有完成次法的驗證——由修習「欲為不淨、上漏為患、出要為上」,發起初禪作為觀行的基礎,否則觀修以後仍無可能成就慧解脫果,連三果都不可得,梵行未立、所作未辦故。

    如是實修而作觀行者,能夠成為斷三縛結的聲聞初果人已屬稀有難得;因為想要成為聲聞初果的人,除了這些觀行以外,還必須有次法的實修及未到地定作為觀行的基礎。若已完成如上所說次法的實修以後,確認「欲為不淨」而脫離欲界愛,因此發起初禪了,此時可以進入四聖諦的三次觀修運轉過程,在第一次四聖諦思惟觀行時,應側重於苦聖諦的觀修;此時必須窮究三界境界而加以觀察、思惟,無一遺漏;從三界一切境界的觀察中,一一確定其境界相,並於三界的所有境界相中,要能夠如此觀察:人間具足八苦,欲界天雖不具足八苦,也不免「欲為不淨」,同時也是生滅無常而有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五陰熾盛苦、行苦;再觀察色界雖然已超過「欲為不淨」,但仍有「上漏」無常生滅,依舊不免無常的行苦過患;最後觀察無色定的成就者死後往生之處,那四個無色界天的處所,依舊不免生滅壽盡而告下墮,仍是無常境界,不曾外於三界有的範疇而有行苦,仍以出離為要。如是觀察之後,對於四禪及四空定便沒有愛樂與執著。此時已具足了知三界之粗重苦與微細苦,對三界境界即無愛樂與執著,不再想追求往生三種天界;如是具足了知苦聖諦的內涵與觀察,才可以進入集聖諦與滅、道二諦的思惟與觀察。 

    初觀四聖諦時,以苦聖諦、集聖諦為偏重之觀察內容;滅聖諦則是重在理解「我生已盡、不受後有」,要了知的是證阿羅漢果捨壽滅盡名色(滅盡五陰、十八界)後的涅槃境界中,是滅盡、真實、清涼、寂靜、常住不變,免除因內有恐怖、因外有恐怖的障道內涵。道聖諦是重在理解八種滅除苦集的方法。此時重觀四聖諦,要側重於勸勵自心精勤修習,要偏重於集聖諦的精修,要依八正道的方法側重於三界有之中所有各種集的修斷;也就是對於三界愛的集,應該努力在歷緣對境時當場隨觀隨斷;於是對於人間五欲應該從「欲為不淨」方面,努力作斷除精修。在初次觀修四聖諦法輪時,由於確認五陰或無色界的四陰境界都是生滅無常而斷除身見,成就初果了;此時重新觀修四聖諦時,即是要對人間五欲的集加以修斷,由於這個緣故而獲得薄貪瞋癡的心境,取證二果道證。

    二果斷結證道的內容,詳後滅聖諦中再加說明,此處從略,專就三轉十二行法輪的要義加以說明,以便解脫道中的實修行者得以有所遵循。此時所應觀修的內涵是斷集,所以必須進而對欲界天的五欲不淨深入瞭解,繼續對欲界天五欲的集應如何斷除,一一細心觀察,觀察之後隨即下定決心加以斷除。當實修者在此時下定決心要斷除欲界諸法的貪愛時,對於遠離欲界愛已經心得決定了,在初觀或修學次法時尚未發起初禪者,此時將會依於原來所修的未到地定而發起初禪,自知不久就可以真斷五下分結證得第三果,即將成為阿那含人。 

    再繼續觀修色界境界及無色界境界的生滅無常,了知自己應該對無色界境界加以修斷時,也能確定不久之後可以證得慧解脫果。於是行者必須對色界瞋、無色界癡的內涵深入瞭解,下定決心修斷如是瞋與癡的集。然後必須瞭解我慢的斷除——因極微細自我的存在而生喜的深沈作意必須除斷;對於取證涅槃而生起的捨心,在取證第四果時也必須修斷,因為這二者是三界中最微細的集,然後才可以證得慧解脫。總結第二次觀修的主要用意,在於勸喻自己應當實修四聖諦法,即是三界苦應知、三界集應斷、三界有應滅、道聖諦應修,故說第二轉四聖諦法輪之目的在於勸修。

    然後進入第三次觀修四聖諦的過程,目的是要使弟子們達到可以實證及運轉四聖諦之目的,所以 世尊第三次再轉四聖諦法輪。這次觀修,要先從苦聖諦開始觀行,重新檢查自己是否已對苦聖諦的全部內涵具足了知,確認是否已經心得決定,使自己的作意堅定住於三界一切有都是苦的現象與苦的存在,確定苦聖諦已經在自己心中運轉了。然後轉入集聖諦中,將三界有的各種集一一觀察,確認自己對於三界有之 一切境界是否真的已經完全棄捨,沒有絲毫愛樂,就是確定自己對於集聖諦已經如實親證而真的在運轉了。若已確定自己對三界一切法都無愛樂,確認已無三界諸有的集,最主要是對於識陰中的意識覺知心——特別是對微細意識存在的自我愛樂,必須確定集聖諦已經實證而且正在運轉。

    當這個苦、集聖諦已經實證和運轉時,即可進入滅聖諦中進行滅聖諦的第三次觀修;此時應詳細觀察自己對滅聖諦是否已經如實現證,有沒有遺漏某一種三界有的境界未曾滅除貪愛之心;然後一一確認三界有——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有,全都滅盡時是什麼境界,連最後一分的無色界有滅除以後的無餘涅槃境界,也都確認而無恐懼,並且心中愛樂著死後可以不再生起中陰身,如是確定不受後有時,就可以確 認自己對滅聖諦已經實證——「我生已盡」;而這個滅聖諦的作意已經如實運轉了,就是滅聖諦已證的現象。接著應進入道聖諦中觀修,察看八正道的所有內涵;對於八正道的內涵,自己是否已經確認都已作到;如果確認都已作到,即是對於道聖諦已經實證,而這種如實住於道聖諦中的作意已經運轉無誤,也不會有偶爾退失的現象了,就是道聖諦已經實修、已經在運轉了。全部確定而沒有遺漏時,就是已證四果的慧解脫阿羅漢了,每日都以圓滿的初禪身樂自娛,而不再對欲界的財、色、名、食、睡有所貪著。以上就是 世尊從菩提伽耶步行到鹿野苑度五比丘成阿羅漢時,三轉十二行法輪的概要內涵;但是這樣的說明仍極簡略,讀者自行實修時,應該一一深入現觀,並須先有次法與未到地定或初禪不退的功德持身,才能說是已經證轉四聖諦法輪,才能說是已經實證聲聞果。

    如是說明以後,顯示這個三轉法輪其實只是聲聞法的四聖諦三次運轉,並非許多人所誤會的 世尊一世三轉法輪小、中、大三乘菩提的內容;為了避免誤會,還是應該針對這部分的差別加以說明。

第二節 聲聞解脫道之三轉法輪異於諸佛之三轉法輪  

    聲聞解脫道之三轉法輪,是度有緣人證阿羅漢果,不是證緣覺果及佛菩提果,所轉法輪內涵都不涉及因緣觀及般若所證的實相法界故,更未涉及成佛所必須具足實證的一切種智。

    聲聞解脫道的三轉法輪所說法義內涵,前後三轉法輪都是演述四聖諦;如是四聖諦法義,所觀察的對象只限於三界九地的蘊、界、處、入等法,意在觀察及瞭解,然後確認三界九地的一切蘊處界入全部虛妄,並無實質不壞之自我可得,實證三界諸法無我。然後確認有生則必有死,有生則必有種種三界九地輪迴生死之苦;唯有滅除後有之生,才能滅除輪迴生死的種種苦。並且要再確認自己對於三界九地一切境界中的未來自我,已經都無執著,願意滅盡自己的後有,死後不再有自己的蘊、處、界、入中的任何一法存在,成為無餘涅槃。此時確定自己死時不會再有中陰身生起了,確定自己真的不受後有了,即是「我生已盡」,成就聲聞解脫道所應證的涅槃。如是三轉都是聲聞法的四聖諦法輪,凡所觀行的對象,都是三界有為法的蘊、處、界、入等法,不涉及因緣觀及法界實相如來藏的境界,因此所證都與實相般若的義理內涵無關,都不涉及大乘菩薩所證的般若實相密意,故非成佛之道。

    然而諸佛前來人間示現受生、八相成道,不是只教導眾生證得解脫三界生死的聲聞涅槃道而已,而是重在教導眾生實證成佛之道,趣向佛菩提道,不是為了傳授聲聞解脫道而來人間受生示現;因此觀機逗教而施設了小、中、大乘法義三轉法輪的不同內涵,先以三轉四聖諦十二行法輪而教導眾生實證聲聞解脫道,各自可以確認「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我生已盡、不受後有」。當有情實證解脫道而可以確認自己已經不再領受後有,確實不再墮於三界生死大苦之中了,這時對 世尊就有絕對信心,於是能夠接受佛菩提道的長遠修行過程,不畏懼於三大阿僧祇劫難行苦行的菩薩道,開始實修佛菩提道時,才是開始實修成佛之道。

    以此緣故,世尊在初轉法輪時期,多次三轉四聖諦法輪,度諸大眾實證聲聞涅槃以後,往往隨順因緣而開示因緣觀,令諸阿羅漢們證得緣覺果。然後便開始第二轉法輪時期演述實相般若;並且佐以教外別傳方式,幫助大眾快速證得第八識如來藏心,即證真如而能現觀實相法界的主體如來藏心,能現觀如來藏心的真如法性,實相般若同時生起,證得諸佛及菩薩所證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此時方始生起實相般若智 慧,方是成佛之道的首次實證。此即是第二轉法輪初期,專說實相法界之義涵,即是般若初期的宣演;然後漸次具足宣演成佛之道的大略次第,令諸實證般若的阿羅漢菩薩們,得以漸次通達般若而轉入初地,因此成為大阿羅漢,是為第二轉法輪的般若期。

    然而諸大阿羅漢位的入地菩薩們,已經通達而知十度波羅蜜的概要內涵,此時距離佛地仍極遙遠,自知尚未成佛,對於成佛之道的具足內容想要深入探究;是故 世尊開始教授一切種智之內涵,教導菩薩廣修十地之道,開始修習十度波羅蜜多;所有已經迴小向大的大阿羅漢菩薩們,因此開始深入實相法界中探求更具足、更勝妙的佛法智慧,漸次邁向佛地,即是第三轉法輪的唯識種智諸經宣演增上慧學的過程。 如是大阿羅漢位的入地菩薩們,各因修證層次差別,得要再歷經一大或二大阿僧祇劫,深修唯識一切種智直到圓滿時,方得成佛。

    如是三轉法輪的前後次第施設,幾乎是十方世界諸佛都同樣不二;只有在很少的淨土世界中,只作成佛之道的般若與種智等二轉法輪的宣演,不先作聲聞、緣覺解脫道的初轉法輪宣演。由此可證,聲聞解脫道的三轉十二行法輪,純屬聲聞解脫道內涵的實證,僅演說解脫道應知、應修、應證的四聖諦法義,並非諸佛世尊所作的成佛乃至入滅前的第三轉法輪整體施設宣演的全部內容,不可混為一譚,以免障礙自己在解脫道及佛菩提道的實修與進展。(待續) 

1 《雜阿含經》卷 50,《大正藏》冊 2,頁 372,中 11-16。 

2 《長阿含經》卷 5,《大正藏》冊 1,頁 36,上 5-7。 

3 《雜阿含經》卷 43,《大正藏》冊 2,頁 313,下 21-24。 

109.JPG

引用文章來源:正覺電子報109期目次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