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98.GIF

                      (連載七) 

    復次,出家人行於在家法固不應當,然在家人若行於出家法,亦是不應當之惡行。一切在家之人,自應有其世法營生之道,除了不應以非法之行取得錢財以為資生、以為學道修道資糧,亦不應受他人錢財或金銀古董等物供養;否則亦是不離欲界境界之繫縛,求出色界、無色界尚不可能,何況求證三果、四果涅槃?是故在家之人弘法之時,凡有信眾護持正法之錢財,涓滴皆應歸入公款之中,不許絲毫用之於個人及世間眷屬之私用上,否則即是悖離涅槃之實證,欲求三果、四果涅槃,永不可得。正因此故,正覺同修會中所有行政幹部或教學體系人員,若非出家之身,凡以在家之身弘法時,若收受金銀錢財、古董文物、珍玩寶物……等供養者,一旦查獲,必定撤銷其職事(雖然正覺同修會中的所有職事全都是無給職)。

    「欲為不淨」,不論是淫欲或五欲,都是身心方面的不清淨行為,亦是求證涅槃之前必須遠離的欲界境界。這個道理其實不難懂,對學法求涅槃的人而言,正是「三歲孩兒也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卻是求證涅槃的人都必須遵守的基本條件;以此緣故,若有人於欲界諸法捨不得、離不得,繼續希求大眾供養錢財,乃至想要藉錢財發展其在人間的名聲或勢力,都是未離欲界貪愛的凡夫,連欲界貪著都不能暫時降伏,何能有初果的實證?而奢言阿羅漢的果證以炫世人,都無實義,未證言證大妄語業之後只成地獄種姓,捨壽後的未來無量世不可愛異熟果報,令人為之擔憂。

    然而如是類人大多不思善知識為他擔憂之原因,不思善知識為其指正之悲心,反而心生大瞋,動輒妄謗善知識及其所弘正法,罪在地獄。多劫之後從地獄出,必入鬼道中再受無量苦;多劫受完鬼道果報之後,才能生於旁生道中;初生於旁生道中,往往世世被其他眾生所食噉;然後為人類服勞務,以此償報先世在人間時耽誤眾生道業之鉅債;當其惡業經歷多劫受報,已多分減輕之後,漸漸轉生為人類寵物,報盡之後方得生於人間再度為人,但已是歷經數百劫之後的事了。方生為人之時,或目盲、或聾啞,或勝義根不圓滿而不聰明,導致學法時很難理解法義;或扶塵根有所缺漏,難以正常生活於人間,造成學法修道之種種遮障。即使度完如是困苦過程而在百世之後已得正常人身,亦將因為多劫前的惡見種子未滅除,甫聞善知識演說「法」與「次法」之關聯時,因為大妄語之習氣種子及瞋、慢種子現行,自覺受到善知識之否定或禁制,於是又因大妄語之事實再被揭發而生大瞋,又謗正法及賢聖;因此不能捨離欲界五欲大貪及大妄語業、謗賢聖之大惡業,再度成就地獄種姓,死後又再墜入地獄;又必須再經久劫歷事三惡道境界,方得重回人間,繼續再三反覆如是過程而致求證涅槃無期。如是類人,思之誠可憐憫,卻是因欲而造惡業所致,是故「欲為不淨」的道理,應為末法時代學法眾生說之。

第九節 上漏為患 

    「上漏為患」的上漏,是指色界天的境界仍屬有漏境界,必會導致解脫三界生死苦的功德繼續漏失,是相對於下地欲界的有漏所以稱為上漏。色界總共有四天,每一天中各有三種天人;例如初禪天,證得初禪圓滿的天人,若是加修了慈無量心,也具足慈無量心,在人間捨壽以後往生初禪天時,就可以當大梵天王;若是沒有加修慈無量心,或者雖修而未圓滿慈無量心,初禪定境已圓滿證得後往生初禪天時,可以當梵輔天,輔佐大梵天王統理初禪天人。若是已得初禪而未圓滿,往生初禪天時只能當梵眾天。以此為例,二禪天、三禪天、四禪天的狀況都是如此;雖然都已超過欲界不淨的境界而住於清淨梵行的色界境界中,但都仍然是受生之處而有生命;既有生命則有壽算,不離一期生死,有開始則必有終了之時;到了命終之時就會下墜於人間或三惡道中,仍是有漏境界,所以稱為「上漏」;「上漏」的過患就是仍然有生死,有生死就不離八苦與三苦。若能認知色界中仍有這種過患,才會懂得超越色界天的境界,繼續求斷色界的我所執與我執,才有可能證得二乘無學所證的涅槃,才能超出三界生死苦。
    第四禪天有三種天人,而四禪境界中的無想天雖然仍屬第四禪天的境界,但因為他們能滅除受想行識而入無想定中,只餘色身存在不死,不是一般的四禪天人所能辦到,所以不歸第四禪天所管轄。然而從初禪天到第四禪天,乃至證得無想天境界而往生無想天中,都在色界的四種受生境界之中,也是領受禪定果報的處所而不是出離三界生死的涅槃境界,都仍是有生必有死之法。所以色界四天及第四禪無想天的境界,雖然超越了欲界生滅法的境界,但仍然是生死相續的有漏境界,仍然有生死災患而不是涅槃解脫安隱,故名「上漏為患」。
    《中阿含經》卷 24〈因品 第 4〉開示說:
    「復次,阿難!有七識住及二處。云何七識住?有色眾生若干身、若干想,謂人及欲天,是謂第一識住。復次,阿難!有色眾生若干身、一想,謂梵天初生不夭壽,是謂第二識住。復次,阿難!有色眾生一身、若干想,謂晃昱天,是謂第三識住。復次,阿難!有色眾生一身、一想,謂遍淨天,是謂第四識住。復次,阿難!有無色眾生度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若干想,無量空處,是無量空處成就遊,謂無量空處天,是謂第五識住。復次,阿難!有無色眾生度一切無量空處,無量識處,是無量識處成就遊,謂無量識處天,是謂第六識住。復次,阿難!有無色眾生度一切無量識處,無所有處,是無所有處成就遊,謂無所有處天,是謂第七識住。」
    「阿難!云何有二處,有色眾生無想無覺,謂無想天,是謂第一處。復次,阿難!有無色眾生度一切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是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遊,謂非有想非無想處天,是謂第二處。」
    「阿難!第一識住者,有色眾生若干身、若干想,謂人及欲天。若有比丘知彼識住、知識住集,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識住,計著住彼識住耶?」答曰:「不也。」
    「阿難!第二識住者,有色眾生若干身、一想,謂梵天初生不夭壽。若有比丘知彼識住、知識住集,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識住,計著住彼識住耶?」答曰:「不也。」
    「阿難!第二識住者,有色眾生若干身、一想,謂梵天初生不夭壽。若有比丘知彼識住、知識住集,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識住,計著住彼識住耶?」答曰:「不也。」
    「阿難!第三識住者,有色眾生一身、若干想,謂晃昱天。若有比丘知彼識住、知識住習,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識住,計著住彼識住耶?」答曰:「不也。」
    「阿難!第四識住者,有色眾生一身、一想,謂遍淨天。若有比丘知彼識住、知識住習,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識住,計著住彼識住耶?」答曰:「不也。」
    「阿難!第五識住者,無色眾生度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若干想,無量空處,是無量空處成就遊,謂無量空處天。若有比丘知彼識住、知識住集,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識住,計著住彼識住耶?」答曰:「不也。」
     「阿難!第六識住者,無色眾生度一切無量空處,無量識處,是無量識處成就遊,謂無量識處天。若有比丘知彼識住、知識住集,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識住,計著住彼識住耶?」答曰:「不也。」
    「阿難!第七識住者,無色眾生度一切無量識處,無所有處,是無所有處成就遊,謂無所有處天。若有比丘知彼識住、知識住集,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識住,計著住彼識住耶?」答曰:「不也。」
    「阿難!第一處者,有色眾生無想無覺,謂無想天。若有比丘知彼處、知彼處集,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處,計著住彼處耶?」答曰:「不也。」
    「阿難!第二處者,無色眾生度一切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是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遊,謂非有想非無想處天。若有比丘知彼處、知彼處集,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處,計著住彼處耶?」答曰:「不也。」「阿難!若有比丘彼七識住及二處知如真,心不染著,得解脫者,是謂比丘阿羅訶,名慧解脫。」1
    經文中的義理,請詳見拙著《阿含正義》中之釋義,此處不再重贅。這段經文中的主要意思是說,七識住,意謂七種「識陰所住的境界相」,也就是說:欲界天及人間眾生有種種身、種種了知,這就是識陰的第一種安住處;若離這種境界,欲界天及人間眾生的識陰就無法安住了!眾生的識陰第二種安住處就是初禪天,眾生識陰的第三種安住處是光音天,眾生識陰的第四種安住處是遍淨天,眾生識陰的第五種安住處是空無邊處天,眾生識陰的第六種安住處是識無邊處天,眾生識陰的第七種安住處是無所有處天,如是七種處所是眾生心的安住處,也是受果或造業之處,即是眾生心識生存輪迴受生之處,合稱為識陰或意識所住的七種處所,故名七識住。
    二處(二入)中的一處(一入)是無想天。世尊在《阿含經》中說「想亦是知」,所以無想定有時亦名「無知定」。以前常常有大師把靜坐時心中離開語言文字妄想的境界,當作是證得無想定,其實仍未證得欲界定,更不是未到地定,就別提初禪乃至三禪,更別提四禪中的無想定了。也有人坐到睡熟而中斷覺知心,然後醒來就誤以為剛才是進入無想定中或未到地定過暗境界中,都是誤會。無想定是依序證得未到地定、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日日進入第四禪等至位中很長一段時間,再經由誤會涅槃的思惟才能證得的,不是未曾次第實證未到地至第四禪的人可以進入的。證得第四禪的人,對入出第四禪定境已經很嫻熟以後,欲求涅槃解脫生死苦;這時由於已知涅槃之中沒有覺知心自我,絕對寂靜,但因未斷我見故,恐懼覺知心意識與色身全部俱捨以後會落入斷滅空,是故不捨色身而捨棄覺知心意識自己,以涅槃想而進入「涅槃」中,其實只是進入無想定中。
    當他進入無想定中,不再有覺知心存在而獨留色身繼續存在,誤以為就是實證無餘涅槃了。當他死後作涅槃想而捨壽時,將會出生在第四禪天的無想天中,那時發覺自己還存在著,不是入涅槃,於是又趕快以入涅槃之作意而把意識滅了,成為無心的狀態而獨留四禪天身在四禪天中(即是入於無想天而非住於無想天)。但是無想定或無想天人仍有色身繼續存在,終歸要壞,仍然不是常住不壞的涅槃;所以當他的天壽(若無想定具足圓滿而往生無想天中,不會中夭,壽命可以長達五百大劫)終了時,覺知心意識必會重新現前,那時定福已經享受完了,便無法再安住於無想天中,又須重新受生於欲界中,仍未脫離生死眾苦,依舊不離生死之衰患。無想天的果報,是色界境界中的最高層次,絕無點滴欲界漏,但仍是有漏境界,不脫上漏範圍,故仍是「上漏為患」;何況初禪到四禪的境界,當知不曾脫離「上漏為患」的隱憂,仍非出離生死之涅槃境界。
    假使有人自稱已證阿羅漢果,但他所證的涅槃境界仍不離識陰或意識所住的這七種境界,這表示他是錯證涅槃,仍在七種「識所住」的境界中,仍未離三界生死境界,仍然未離輪迴眾苦,不離「七識住」的生死境界;則其所說證果之事即屬因中說果,成為大妄語業。世尊特地解說七識住與二入(二處)的道理,就是為了預防眾生不慎誤犯大妄語業而下墜三惡道中,悲天憫人的情懷顯露無餘。若是有人都還未發 起初禪,就表示他還沒有離開欲界的層次,而說他已經證得阿羅漢果,同樣是因中說果的大妄語人;因為佛法中沒有不證初禪的三果人,何況能有不證初禪的阿羅漢?若是證得阿羅漢果以後,竟還在抽煙喝酒,也還不離淫觸欲望,分明是欲界五欲的具足貪著者,連欲界境界的誘惑都無法絲毫壓伏,更別說是超越欲界境界,而說自己已證阿羅漢果,可就是佛法中的大笑話了。因為此人尚且未知「欲為不淨」的道理,當知更不能知「上漏為患」之義,是故繼續沈淪在欲界五欲之中,具足凡夫異生之性,而稱說自己證阿羅漢果,與善星比丘無異,是地獄種姓之人,不可救藥。
第十節 出離為要──出要為上
    歸屬於無色界的四空定境界,以及死後往生無色界天的境界,則是只有「名」而無色,因此而稱為無色界定、無色界天。證得四空定的人,死後可以往生無色界天。四空定是指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為何會有四空定的實證?是因為修禪定的人知見錯誤,不知道涅槃中是應該滅盡五陰十八界等一切我,因此而保持著意識覺知心而進求四空定的境界,錯認為即是無餘涅槃的出三界生死解脫境界。
    這一類異生凡夫在第四禪定境中,觀察第四禪的境界雖然已極清淨,但仍有色身存在;既有色身存在即是生滅法,有生之法最終無不歸於壞滅故。有這個正確的認知而未能斷三縛結時,就會想要捨棄四禪天身,獨留微細意識覺知心繼續存在。這類人色身是我的邪見已經斷除,但由於不知道意識之上還有意根與第八識的存在,恐懼滅除意識覺知心以後將會落入斷滅空中,所以進求四空定的境界,錯認為已證涅槃而出離三界生死、已得解脫。以此緣故,在第四禪定境中生起捨棄四禪天身的作意,進入虛空境界中安住;虛空境界無邊廣大,此定境中 的微細意識亦覺知虛空無邊廣大,故名空無邊處。
    於空無邊處住久了,又發覺空無邊處定境中會使微細意識漸漸擴散而不利於定心的持續,於是放棄空無邊處定境,不緣於空無邊處而捨棄任何所緣,改緣意識自心而住,成為識無邊處定。然而意識自心的功能差別無量無邊,依意識的種子(功能差別)而住時,所緣意識種子無量無邊,所以意識也跟著所緣的無量無邊種子而擴散,因此定心也難保長久,於是棄捨識無邊處,一切都無所緣,成為無所有處定。在無 所有處定中住久了以後,若有智慧加以觀察,又將發覺無所有處的定境中,一切都無所緣時,仍然有意識覺知心存在,依舊是三界有,於是便將意識轉入無想(無知)的境界中,誤以為意識已經斷除而不存在了,於是住於這種無想(無知)的定境中,自以為進入無餘涅槃的境界中,其實只是非想非非想定(非知非非知定)。
    然而這種定境其實不是真正的涅槃,因為這時只是意識 心很微細而且不返觀自己是否繼續存在,只是把意識心的證自證分停止了,在這個定境中意識不會返觀自己是否仍然存在,所以出定以後自認為在那個定境中是沒有任何自己存在的境界。其實那時意識仍繼續存在,只是不返觀自己而不知道自己仍然存在,不是真實無我的涅槃境界。有智慧的人知道這個境界時,就會說這是非知非非知的禪定境界,也就是非想非非想定,仍然是受生之處;將來死後往生非想非非想天,仍屬於三界中的境界;若不中夭,壽命八萬大劫享盡以後,必定下墜於人間或三惡道中。由於所有福報已經享盡,只剩下小惡業存在,已無小福報可以受生人間,大多會受生於旁生道中。有智慧的菩薩們看見無色界四空天的境界時,都知道這只是逗留有情繼續存在三界中的深坑,大家都避之唯恐不及。 
    七識住與二入中所說的二入,是意識所入而無所住的境界相,分說如下。非想非非想天境界,因為識陰只剩下意識一心,又對意識自己的是否仍然存在,已不會起心動念返觀,不了知自己是否仍然繼續存在,所以意識進入非想非非想定以後似無所住,故不說是意識的住處,而說是意識的所入境界。由於這時的意識覺知心已伏我見而未斷,雖已沒有四識住、七識住的喜樂或執著存在了,已無貪喜增廣的問題存在了,但因意識仍然繼續存在,故非已斷我見、我執的境界;仍有意識入於此境界中存在而不了知自己及境界,故說是識所入而不是識所住的 境界,所以不說是識陰或意識所住的境界,另行立名為「入」。
    無想定或無想天也是一樣有入而無住,所以證得第四禪而無解脫知見的人,在定中觀察第四禪境界,知道仍然無法脫離世間心(覺知心)的境界:覺知心既是有生之法,將來也必有滅,有生有滅即不是無生無死的涅槃。由此確定而知,只要有覺知心(特別是指意識心)的存在,就必定不是無生無死的涅槃,以此緣故而在第四禪中滅除覺知心而保留色身不滅,作涅槃想而滅除意識覺知心自己,以為就是進入無餘涅槃中,但意根仍具足存在,其實只是進入無想定中。由於恐懼落入斷滅空中,所以獨留四禪天身繼續存在而不知諸心法之中仍有意根存在,以為如此就可以入無餘涅槃又不會成為斷滅空。但因尚未斷除三縛結,無法斷除我執,所以刻意保留著色身不滅,在這種錯誤涅槃作意下以為是進入涅槃,其實只是進入無想定中,不是涅槃。但他不知這個道理,自認已證涅槃,死後進入這個定境時便往生在無想天中;往生之時在無想(四禪)天中看見自己覺知心仍然存在,於是趕快滅除覺知心而進入無想定中,成為無想天人,只留著第四禪天身獨自存在。
    但因為見惑、思惑尚未斷除,所以若不中夭的無想天人,在定中五百大劫以後又會因一念無明的緣故而使覺知心重新現起。這個無想定或無想天的境界中,由於覺知心全部滅除了,連微細意識都不存在了,這時當然不知道自己住在什麼境界中,因此證得無想定或生在無想天中的有情,只有入而無所住,因此也歸入「二處」(亦名二入)之中,不說是「七識住」或「四識住」的境界中。三界中最勝妙的定境雖然無過於無想 定與非想非非想定,但往生此二處之後一旦覺知心現起了,便 立刻要下墜於三惡道中。菩薩見到這種境界,總是避之猶如蛇 蠍。所以 世尊對四禪天無想定的實證者說「上漏為患」,對無色界非想非非想定的實證者說「出要為上」,是因為只有如實理解七識住、二入的人,才能確實檢驗自己是否真的已斷我見、我所執、我執,才能確實驗證自己是否真的已證聲聞涅槃。
第二章 聲聞涅槃之聞熏
    第一節 二乘四聖諦簡介
    七識住、二入的解說,使四眾弟子如實理解三界的不同境界,能如實自己檢驗是否真的證涅槃而不受後有了,已函蓋了四禪、四空定、無想定的層面。但是建立正確的次法知見,也對次法實修有成以後,應該開始實修涅槃之道了,究竟應該如何實修而證聲聞涅槃?就得進入聲聞四聖諦的範疇了。 
    為何需要如實理解四聖諦及實修四聖諦?是因為若不如實理解四聖諦內涵者,實修時必將遺漏小部分乃至大部分未修,則四聖諦縱使已經實修,亦不能證得初果,聲聞涅槃的實證即無其分;若已如實理解四聖諦全部內涵,但尚未如實觀行及如實修正身口意行,則其所知只是知識,分屬聞慧、思慧而無修慧,則無可能實證四聖諦,亦無法證得初果,何況聲聞涅槃之取證?是故若欲取證聲聞二種涅槃者,應當如實理解四聖諦都無遺漏,應當如實觀修四聖諦而具足完成,也就是必須具足接受四聖諦的全部內涵,並轉易心性而與四聖諦全部相應,才能證得阿羅漢果而取二乘涅槃;以是緣故,於此章中必須解說四聖諦。
    聲聞四聖諦之要旨即是知苦、斷集、證滅、修道。四聖諦謂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之道聖諦。之所以稱為聖諦,是因為這是三界中不可移易的真實道理。經由三界苦的了知,才能生起想要遠離三界生死的意願;若是生在苦中而不知苦,即無遠離三界生死的意願,便無求證涅槃之意願,所以修學聲聞解脫道之前,首先應知的就是苦聖諦,就是對三界境界的苦相必須具有基本的了知,這就是修學苦聖諦之目的。至於三界境界中的苦相,歸納而言則有八苦、三苦差別;八苦謂: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熾盛等。三苦謂:苦苦、壞苦、行苦。如是等苦,有淺而易知者,亦有深而難知者,於後即將略解,此不贅述。舉凡具足為有情宣說八苦、三苦等正理者,所說諸苦道理即是苦聖諦。
    集聖諦,是說眾生所受三界中的各種生死諸苦,都是由於生存之時不斷收集各種後有種子,導致世世不斷地受生而永無止期,無法脫離三界生死苦,所以說,眾生集世間法種子的道理即是集聖諦。只要斷除了各種的集,就不會再有後世的三界生死,便能遠離三界生死中的各種痛苦。至於集的種類,依聲聞解脫道而言,大略說有二種:第一種是愛樂三界境界而不斷熏習三界境界法,例如貪愛人間有為境界,受持五戒保住人身,世世受生於人間;或如貪愛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境界,不斷持五戒兼行十善,或如修學四禪八定而執著定境,愛樂不捨,成就後有種子而在死後必定會再受生於天中;第二種是造作惡業而被惡業所拘繫,死後下墮三惡道中,無法脫離三界生死。為人一一說明眾生集諸後有的真實道理,就是集聖諦。
    滅聖諦,是告知眾生,只要把五陰十八界自我全部滅除,只要不再被「三界我及三界我所」的執著所牽引,死後即能不再受生,就是《阿含經》中說的「我生已盡,不受後有」,才是聲聞涅槃的境界。進而說明不受後有的境界並非斷滅空,而是真實、清涼、滅盡、無欲、常住不變。世尊也在四大部阿含諸經中說,無餘涅槃之中雖然已經滅盡蘊處界等自我,但仍有本際常住不變,滅除大眾對於落入斷滅空的恐懼;然後說,滅盡自我而不再領受任何一種後有,就能出離三界生死痛苦的真實道理,就是滅聖諦。
    道聖諦,是教導眾生如何修行才能達成身心清淨、超脫欲界不淨境界,以及超越色界、無色界而永遠不受後有的涅槃解脫境界,也就是八正道的實修可以使人達成這個不受後有、實證涅槃的目標。八正道的主要內容是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修這八正道之目的,是為了滅除三界有之身心,所以八正道在《阿含經》中這麼說:「是名有身滅道跡。」是說八正道的實修,就是滅除三 界有之身(之功能)的修道方法與路徑。此節中只作略說概述,不作細部解說。(待續)
1 《中阿含經》卷 24〈因品 第 4〉,《大正藏》冊 1,頁 581,中 12-頁 582,上 17。
 
 
    104.JPG
引用文章來源:正覺電子報104期目次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