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憶佛念佛拜佛-心得分享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拜佛時,想佛就好,不要觀之,因為怕掉而觀之不放,當然無法專心憶佛,功夫進步比較慢。記得:不要怕憶佛念掉,掉了,提起即可,久之,自然憶佛念常在不會掉,自然淨念相續。

 

憶佛念佛確實不像粗重的語言文字那樣可以讓人執取,所以會有不能肯定的感覺。親教師言:覺得憶佛不踏實時,就在心裡把那個簡單的了知佛菩薩的念承擔下來,那個就是憶佛念了,輕輕的、空空的當中有一個“知”,不是無記。無相念佛法門就是要讓我們遠離粗重的語言文字相,如此鍛煉可以讓意識心行轉細,對未來參究真心是很重要的基礎。這樣子拜佛中時時提起,行住坐臥中輕輕帶著。

 

師兄拉到念佛是時頭部昏脹的原因乃是因為在修學無相念佛初期,您很努力想去提起和適應憶佛念,頭腦較用力所導致的,您可以參考第2點的方法,等您對憶佛念比較有所掌握時這種現象就會消除。當無相念佛轉進到看話頭時會比較耗費心力,也會有這種現象產生,並非屬於業障,請師兄放心。

 

要有耐心和長遠心。修學無相念佛這樣殊勝的法門不能速求其成果,也不應該有那樣的心態。以末學的經驗,末學乃非利根人,修學近一年多後能對憶佛念肯定踏實,也能常常提起淨念,內心常常充實愉悅,都要靠對這個法的信受和堅持。親教師提到過無相念佛的功夫可以鍛煉到很深細,深修這個法門可以提升到三禪所需的定力,即使悟後也要盡形壽的修學。親教師有言:做多少工夫就會有多少收穫。所以修學無相念佛過程中請師兄務必堅持和安忍。

 

妄念和身體的覺受出現屬於正常,但切莫執取身體的覺受,憶佛念是無境界的,只是個單純的了知,也許功夫純熟後身體也會有輕安的覺受出現,但那都不是憶佛念,憶佛念沒有境界,切莫執著除了憶佛念以外的任何境界,否則就離開工夫上了,輕者可能使身體不適,重者即可能招感鬼神,因為鬼神容易跟喜歡貪著境界的修行者相應,藉由在他們身上示現一些鬼神通的境界加深他們的貪著,進而控制他們的身心為鬼神所用,所以不可不慎。

 

可以用念一句佛號,停頓一段時間來觀察憶佛念是否存在,如此反复練習思維。於拜佛中時如果佛號常常出現於心中乃屬正常現象,此時提起憶佛念,思維:佛號不是佛,佛的法身無形無相。不去理會佛號的出現,不用刻意壓制,念念中都去提起憶佛念。如此做工夫,時間久了,佛號自然不會出現,可安住於簡單清淨的憶佛念中。

 

修學無相念佛之時,心中只有憶念一佛之心行,這憶念是無境界法,即無一切音聲,文字,符號,覺受,名相,唯有或憶或念一念,所憶所念佛號,並不現形,但時時清楚知道所憶所念之佛。比如端視水中之木,不見木頭露出水面,但時時清楚知道水中有木。因此,與無相念佛之時,心中生起的種種覺受,不可攀援執持,維除或憶或念一念。

 

心起覺受就是分別心對嗎?應該是的,有覺有受都是意識分別,是依他起性,生滅滅生,比如空中花,假有實無,作何攀援分別哉?

 

心宇菩薩說的極是,說起來奇怪,就是“輕輕地靠著”讓我有所突破。本來之前要作意抓住憶佛念時有兩大難處,一是飄忽不定,一下子就跑掉了。而且有時你會懷疑那個念到底是不是憶佛,心裡很沒踏實感。二是意識要很努力(用力)才能抓住憶佛念,否則會跑掉或者變成無記狀態。後來親教師開示後,思維佛菩薩無形無相,只要自己願意,是隨時與祂們同在的。念也可以輕輕地依靠著祂們,若即若離。這樣子嘗試以後意識不僅放鬆,反而憶佛念竟然變得比以前綿密現在只要起作意憶佛,心裡都可以肯定自己的確是在憶佛,心中很有踏實感。

 

不是要重重的憶才會保持憶佛念,輕輕地反而可以漸漸體會念的微妙深細,我想這樣下來時間一久,念可以變得深細,等意根習慣了漸漸就可以達到淨念相繼的工夫。

 

對身體的覺受肯定不是憶念佛,是意識心憶念時發生掉舉,關注覺受,忘記了憶念。

 

師兄問:在憶佛的時候,只要保持憶想,連“佛”的念頭都要捨棄,比如拜佛時,只要保持憶想不要斷掉,不用了知是不是阿彌陀佛,這便是在憶佛拜佛,是不是這樣?簡答:不是這樣。無相念佛雖然沒有名號、聲音、形象,但要清楚知道自己是在念哪位佛菩薩,不能模糊,更不能混雜。

 

觀行是隨時可以實行的,不需要等到定力好再來,反而觀行會增加定力,但是不要和憶佛混在一起做,這樣觀行會無法深細,憶佛也會不得力。平時觀行、憶佛、看話頭這三個法可以隨著自己的狀況做切換,不會互相抵觸。

 

實踐的方便甚多,總在信根,因此念佛攝心,漸漸地可以在人來人往之時,還可以出現佛號,但因為意根信受過往意識、多生來的習氣,所以諸法塵境界會有時會無所適從,以意識心好像要念佛,或是提起一念要念佛,但是意根卻決定要緣取外界一切諸相,並引發過往落謝法塵種子,縱然再起,而隨著當前境界而不斷地引發生起,這是很自然不過的事情而行者在這當頭意識心最後覺得如何,尚且不清楚的時候,都順於過往習氣,因此自心散亂,念佛心不再,等到再由其於之境界相而引發的時候,這個時候又生起懊悔的念頭,以為不念佛處又如何,自責自己,其實大可不必;因為我們的習氣種子像是須彌山,像是高廣巨海,一切不可思量,不必生以悔心而應對境界相,我們是凡夫,不是聖人,不必在自心落謝更多的懊悔,我們本來流轉於六道之中,隨逐於諸法,因此即使我們今日如何用功,要將故往的一切種子一刀斬斷,這是讓自己更加地沮喪,對於佛法更喪失信心,因此攀上高峰,還是腳踏實地,一步一步而來,這境界人人皆有,不必懊悔。

 

憶佛念佛的方便是很適合這時候來作的,這時候,隨順一絲輕微、模糊的憶佛念頭,如同您掛念您父親,但是不生起一個特別的形象、聲音、符號,就可以憶持這'父親'還是可以憶持,因此行者當信受這'佛號'當然也可以如是憶持,以非語言的方式、以非文字的方式來憶持,既然'佛號'成為非語言、非文字,又不會生起阿彌陀佛的莊嚴相貌,這聲音和色相都不需要生起的時候,便可以隨順這樣很輕微的念頭,好像不是念佛的念佛,可是這樣就是,當然這世間有許多和您很親近的人,這樣便想要身心俱起,五根俱作來回應,當下這細微的憶佛念也不見了,這是很自然的,攝心在正念中,為人處世仍要遵守法理,因此如果要也能夠提起一絲細微的憶佛念,便需要平時在未遇到這些人事地物的時候,要能夠生起正念,自己用功,把定力逐漸地培養,將定力逐漸提深到一個程度,便不會時常散亂,忌諱亂也不必,水到渠成,用功的時間加長,用心的時間加長,讓自己的意識心在念佛中,深細的一念,雖然這樣還是妄心,但可以成就往生,所以稱之修行,真心當然不必修行,會修的當然是妄心。

 

拜佛憶佛是聖平實菩薩所施設的妙方便,也是符合經典上大勢至菩薩所說的憶佛念佛,可以因就如是無相念佛拜佛的老開始轉變,有一天,您會想試試看,就在工作的時間,將這憶佛念帶出來一下,好像抓到了,像是在家裡用功的那樣,即使很淺,也無所謂,就帶這個念頭,一起工作試試看,走走路,這個念頭好像還在,喝一下水,這個念頭在喝水的過程,好像也還在,這樣歡喜地呵護這個微細的念頭,打失了,忘失了,也不沮喪,不是在用功上,而是在感受這樣的念佛境界,這樣無相的念佛境界,不是以為這樣是用功,如是的用功其中,是因為有定的滋味,所以不必強迫自己,既然由是念佛憶佛,可以生活在工作之中,當然也可以擴及每一個時間,每一個地點,去享受這個憶佛的世界,去領略這個憶佛,心去調柔,想彌陀大願如何平等慈悲對待眾生,我也是如是學習這當下的憶佛念,當五塵境界變動的時候,心不用慌張,也不勞整個將憶佛念棄捨。將思惟撥動一下,又知道這個憶佛念是如此的清晰,因此放心,不必一直掛念這樣的憶佛工夫好還是不好,有無真正的修行,自己可以不可以往生淨土,連這些都尚且不掛念,何況是其於世間的事情,所以意識心可以漸漸地說服意根,安住在這樣的境地中,意識心覺得很棒,這樣就是無相憶佛念佛。

 

趁現在好好地'享受'這無相念佛的'樂',假如您工作的時候,也不需要打太多的閒岔的時候,便將那個'無相念佛'中的'念'拿出來,模模糊糊也隨它,沒有關係,是可以像您再念一次佛號去確認,那是很好,防止您喪失信心。

 

無相的憶佛,始於模糊,在中間就會慢慢地淡了,最後不見,這是很自然的,因為其中需要您有適當的作意,有了這些作意的施設方便,心可以安住,將這憶佛變成很愉快的事情,這些不斷地透過意根受到意識的重複確認以及心行念頭上的相續,最後這個遲鈍的末那就會完完全全地信受,因為它相信您是'玩'真的,接下來就會'生處轉熟',本來還要很強的作意,才可以生起來憶佛念的情境,結果反過來,比起那些本來還會偶爾'自動'生起憶佛念的地方還要順,馬上就幾乎是'全自動'地、'好像'不需要任何作意,便直接進入這憶佛念中。

 

所以在這個意識心的緣取虛妄境界方便上,是不要將這個心繃的很緊,因為極樂世界的菩薩都是曠意自在,我們要慢慢地學習;既然發願往生,這個生活的步調便要由您現在的心來掌控,不要急,寧可讓人間眾生嫌您動作緩慢,動作遲鈍,而那個'模糊'的'念'不要掉,等到習慣了,念頭很順地服帖下來,您的動中念力、定力都加強了,自然動作就可以快慢收放自如。

 

可以在忙碌之中,享受心的'無相念佛',即使將來有個時節因緣,身心都很痛苦,也要想起來自己曾經有過無相念佛的受用,很是安慰,要相信自己作佛成佛的緣分已經近了,要發願舍報往生,不要猶疑不決。

 

如果是個人時間多的話,便是在拜佛中安止,這是很舒服的,也可以從中培養定力和憶佛念頭的深細,這樣隔天的情境便可以自行演練受用,自己如果還不熟悉,可以在自己的腦海中,來回幾次地想像幾,自己如何地憶佛,如何在行住坐臥當中,去配合身行的運作,來呵護這個念,如何享受這個念,這個似有似無的念,這都是自己可以經過腦中模擬演練,實際操作,心境提醒,不斷地加強,最後這個憶佛念佛的無相就會形成一個牢不可破的受用功夫。

 

如果在有些情境上,一個專心往生於極樂世界的行者,如果還會夾雜到功夫全都忘失,而且也忘記了菩提心,這樣就要再將心再調整,或是繼續熟悉一下這樣的情境,保持攝於心,於念佛心安住,就要再將心再調整,或是繼續熟悉一下這樣的情境,保持愉悅的心情,慢慢地調整這些心境可隨著這樣的外境而更加調柔,其中如果有很深的執取,這樣要觀看導師的書籍,老老實實地觀行這些蘊處界法,如果這時候沒有時間觀行,還是先打下念佛的基礎,有了這些基礎,接下來的路實在是太寬廣了,即使菩薩不想特別作什麼,依照熏習正確的斷除我見的知見,這樣往生也幾乎是毫不錯失!甚為穩當!只不過會被嫌不夠精進而已。

 

按照解縛方便,以個人所了知的部分,為兄解釋念佛的轉進:如果音聲代表實相,便不會說五蘊虛幻無常,因此雖有聖號,則從第一義諦而言,都是度眾方便,都是施設法,由於淨土行者,深信有阿彌陀佛,因此可以稱號不輟,如是聲音傳了行者之往生極樂世界的切願,所以藉此而攝心,雖然本非定以稱念而攝心,然經由不斷地念誦,心便開始於念佛的方便正念上安住,所謂的安住,是說在六根門頭,開始不一直隨逐諸法,只是將六根攝入到修學的所觀照的境界上,所以深緣道種,對於應該往生、如何往生、乃至生死之助念方便,如是事理,都已經了達其中少分,在中間並無邪見困惑,對於往生事理如是篤定,即使今日喪命,不求托諸訊息轉告家人,惟求大悲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不捨本願接引,如是清楚明白事理,沒有疑惑;所以藉由淨土書籍的熏染成就善根,又透過不斷地念佛實踐,六根的意根於觸心所上,常常令心不斷地根據習慣、習氣種子而現起念佛而安住,意根本無所謂好與不好,以了別慧不如意識之伶俐的緣故,所以只要理上信受生死有彌陀大願,可作舟航,度此大海,因此念頭便可以漸漸隨順安止。

 

無相的憶佛,始於模糊,在中間就會慢慢地淡了,最後不見,這是很自然的,因為其中需要您有適當的作意,有了這些作意的施設方便,心可以安住,將這憶佛變成很愉快的事情,這些不斷地透過意根受到意識的重複確認以及心行念頭上的相續,最後這個遲鈍的末那就會完完全全地信受,因為它相信您是'玩'真的,接下來就會'生處轉熟':本來還要很強的作意,才可以生起來憶佛念的情境,結果反過來,比起那些本來還會偶爾'自動'生起憶佛念的地方還要順,馬上就幾乎'全自動'地、'好像'不需要任何作意,便直接進入這憶佛念中。

 

一般學佛人、念佛人若無謗法之地獄業者,大多屬善業之人,故舍報時必是'善業從下冷',於息腺斷後而進入初死位,此時色身雖已不能動作,無法表示意見,但仍有意識存在,若'無相念佛'功夫成就,於此時必能繼續憶佛念佛,則極易與彌陀世尊相應,必然極易往生也。一般念佛人修學持名念佛,然而經常是嘴念心不念,心緒極為渙散,若進入初死位時,平時念佛所依靠的舌根又已無法運作,又無憶佛念佛的功夫,此時必將增加往生之難度也。

 

比較之下,可知'無相念佛'之殊勝;若此法修學成功,不僅必然往生,又因具備淨念相繼的動中定力,可依此定力而轉入看話頭,參究'念佛是誰',因緣成熟必打破黑漆桶而親見自性彌陀,必上品上生也,此即是念佛圓通章中“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之真實義理也。

朋友!好文章趕緊分享給好朋友吧!祝你快樂  

引用文章來源:無相念佛-清流-新浪博客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無相憶佛念佛-心得分享
    全站熱搜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