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略說釋印順否定、曲解、割裂佛的開示 所使用的種種手段(二)
這一節將談到釋印順第二至四類所使用的手法,以及對第二節及本節所說的四類手法作個簡單結論。首先談第二類:釋印順否定、曲解、割裂意根所使用的手段,如下:
一、否定意根的存在。
二、曲解意根的部分:
(一)曲解意根就是阿賴耶識。
(二)曲解意根能生意識。
(三)曲解意根就是意識。
(四)曲解意根就是細意識,是為意識細分,也是意識的一部分。
(五)曲解意根是意識的種子。
三、割裂意根為心法及色法二個不同的法,乃至於具足色心二法。
在釋印順的書中,已顯示他明明知道聖教中有開示意根的存在,他也知道意根就是六根當中的意根、是心法,更知道意根是前六識的俱有依,為什麼他還會否定意根的存在呢?最主要的原因是釋印順信奉喇嘛教應成派中觀六識論的說法,所以不得不否定意根第七識的存在。可是當他否定了意根的存在時,如同他否定第八識如來藏一樣,必然使他所說的「佛法」成為殘缺的佛法,也成為 世尊及彌勒菩薩在經論中所開示的損減執外道法。為什麼?因為 釋迦世尊明明開示一心共有八個識,其中第七識是意根,也就是處處作主的心,聖教中也說明了意根的自性是恆、審、思量,因此當釋印順否定了意根的存在,他的所說已經不是佛菩薩所開示的佛法,而是釋印順自以為是的假佛法,名為「印順佛」的外道法。
又釋印順否定了意根的存在,於是遇到他無法圓滿解說 釋迦世尊在經中對意根的開示時,就會如同髮夾彎(編案:指遇到問題時,自然就會急速轉彎,有如髮夾般彎曲)一樣,曲解意根的內容而說意根就是阿賴耶識、意根能生意識、意根就是意識、意根是意識的細分(即細意識)—是為意識的一部分,有時又說意根是意識的種子,諸如以上等等莫衷一是的說法,成為自相矛盾、自己掌嘴的窘境,簡直是讓人瞠目結舌,不知道他到底在說什麼。以此緣故,筆者不禁要問釋印順的徒眾們:「釋印順所主張的意根到底是什麼?是阿賴耶識嗎?是能出生意識的法?是意識?是意識的細分?是意識的種子?為什麼意根會有這麼多不同的說法出現呢?」當筆者提出這樣的質問時,釋印順的徒眾們當然各個都開不了口。為什麼?因為如果彼等主張意根就是阿賴耶識的話, 釋迦世尊所開示的八識論,就會被釋印順曲解為七識論,乃至於變成六識論了!為什麼?因為釋印順先前已經否定第八識如來藏的存在,只要他再繼續主張意根就是阿賴耶識,就可以將阿賴耶識與意根一併否定掉,就能圓滿喇嘛教應成派中觀六識論的說法,這也是釋印順之所以要曲解意根,其背後的最主要動機。可是釋印順這樣的主張,到底有沒有違背 釋迦世尊八識論的開示?當然違背了!而且還是穿著僧衣公然與 釋迦世尊唱反調,不是嗎?如是嚴重背離 釋迦世尊的開示,還會是佛法嗎?當然不是佛法!而是釋印順自己所創造的「印順佛外道法」。當釋印順及其徒眾們被具有正知見的菩薩一一提出來質問時,只有閉口的份了,如同釋印順被 平實導師評論了十幾年之久,都不見其回應一句話一樣,以免自己的狐狸尾巴撩得滿天高,繼續被大眾看笑話而說:「原來是一隻大野狐呢!」
釋印順主張意根能生意識1,卻又否定意根的存在2 ,但是不存在的意根如何能夠出生意識呢?又如何證成彼等所主張意識是常住不滅法的宗旨呢?又 釋迦世尊開示:意識是意根觸法塵為緣而有的法,也就是意識是以第八識為因,藉著意根、法塵等為緣而從第八識如來藏出生的,所以釋印順主張意根能生意識,豈不是公然違背 釋迦世尊的開示嗎?他又說意根並不存在,卻竟然還能出生意識?像釋印順這樣前後顛倒矛盾的說法,本身已經是言不及義的戲論了,還會是 釋迦世尊所開示的佛法嗎?所以釋印順及其徒眾們面對具有正知見且實證的菩薩的質問時,只能默然不語,以免被大眾知道彼等的落處,那可就難堪了。
釋印順主張意根是意識的細分,是為細意識,也是意識的一部分,但他之前已主張意根能生意識,之後又主張意根就是意識的細分,豈不是自語相違嗎?如是前後顛倒矛盾的說法,豈不是拿石頭來砸自己的腳嗎?既然釋印順所主張的立場已經蕩然無存了,如果還繼續昧著良心說謊,會讓其他的人看破手腳,豈不是讓更多的人知道他的心地已經歪曲得非常嚴重,不是嗎?當 平實導師評論他的錯誤時,他只好心不甘情不願地含著眼淚而往內吞,不敢稍作任何言語上的辯駁,所以釋印順及其徒眾們面對具有正知見且實證的菩薩所提出種種的質問時,只能口掛壁上,因為他們很清楚知道,自己加以辯駁的結果,只會讓自己的處境更加難堪、難過而已,所以釋印順窮其一生,都不敢對 平實導師加以一言一語的置喙,而其徒眾們僅能在私下酸言酸語一番,及作無謂的訴訟而已。
如果釋印順主張意根是意識的種子3 ,也就是主張意根是意識前一剎那的功能差別,此亦完全違背 釋迦世尊的開示,為什麼?因為 釋迦世尊在經中都開示:八個識當中的每一個識都各有其種子,也就是八識心王都有祂各自的種子、各自的界、各自的功能差別,別的識種不能取代另外一個識種而成為自己的功能差別,所以顯然釋印順這樣的主張是不如法的。又釋印順這樣的主張,與古時部派佛教小乘論師安慧(又翻譯為安惠,《大乘廣五蘊論》的作者)的主張完全一樣,也是唐朝 玄奘菩薩在《成唯識論》一書中所破斥的外道之一,更是今時 平實導師在《識蘊真義》一書所破斥的外道。在在證明了釋印順的主張乃是承襲自部派佛教的凡夫外道法,像這樣的手法,與喇嘛教行者平常所慣用的手法—以假代真、李代桃僵—完全一樣,也就是用相似佛法來取代 釋迦世尊的正法。然而釋印順與喇嘛教行者如是作為,都已為自己造下難以承受的破佛正法的重罪,未來有殃在,果報非輕,不能不慎啊!
接下來說明釋印順用割裂的手段來切割意根,使得原本是一個法的意根而成為互不相關的二個法,所以釋印順才會主張意根既是色法(腦神經)也是心法4 。然而筆者不禁要問釋印順的徒眾們:「釋印順所主張的意根到底是色法?還是心法?」如果主張意根是色法的話,不僅違背 釋迦世尊對於意根是心法的開示,而且也違背釋印順他自己在書中說意根就是心法的主張。如果主張意根是心法的話,為什麼還會主張意根也是色法呢?如此前後矛盾的主張,不是讓人覺得很奇怪、很顛倒嗎?又如果主張意根具足色心二法的話,請問:「釋迦世尊在哪一部經中曾開示意根既是色法也是心法呢?」如果真的有的話(但事實上不可能有),那一定是釋印順自己創造出來的「印順偽佛法」,而不是 釋迦世尊所開示的佛法,有智慧的佛弟子們就能據此來判斷釋印順的說法到底如不如法了。既然不如法,還有可能是佛的正法嗎?釋印順還有資格能夠被徒眾們及學術界一部分的學者們尊稱為「導師」嗎?還有可能是佛嗎?只要是有正確知見的人、心性耿直而不歪曲的人,都知道這樣的人不可能是佛,也不可能是佛弟子;唯有不具正知見的人、心性不直而歪曲的人,才會狡辯這樣的人是佛。
綜合上面所說:釋印順為了符合喇嘛教應成派中觀六識論的說法,不得不否定意根第七識及如來藏第八識的存在。可是當釋印順否定意根及如來藏的存在,必然會衍生很多很多的後遺症出現如下,然而這些後遺症都是釋印順必須面對而且是無法推翻及辯駁的事實:
(一)有情不可能於眠熟等五位及重度麻醉中再度醒來,因為睡熟時就會無心而死亡。
(二)眾生遇到重大悲慘事故時,就不會有醫學所說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病症出現,意識不能執藏各類種子故。
(三)不會有世間種種的貪瞋癡等習氣的問題出現,乃至於初地到七地菩薩也不必斷除煩惱的習氣種子隨眠,意識不能執藏各類種子故。
(四)不會有唯識增上慧學所說的不可知執受出現,意識不能執受第八識所執持的各類諸法故。
(五)禪宗祖師所說的禪門三關(初關、重關、牢關)的第三關也就不必施設了,因為已沒有三關可證故。
(六)菩薩明心的時候,就不會有下品的平等性智出現,乃至於最後身菩薩明心見性後就沒有上品的平等性智圓滿具足出現而成為四智圓明的究竟佛了。
如果釋印順連否定意根的手段都無法圓滿的時候,必然會處處加以曲解,所以才會提出意根就是阿賴耶識、意根能生意識、意根是意識的細分(也就是細意識,是為意識的一部分)、意根是意識的種子等謬說而曲解意根的主張出現。可是這樣的說法,將衍生更多的過失出現,原因如下:第七識有恆審思量、有覆無記性、遍計執性等體性,意根與意識的審而非恆、有覆有記性、依他起性等完全不同。這些過失,將使釋印順及其徒眾們都無法一一自圓其說,而且也無法作任何的回辯。
由於釋印順連否定及曲解意根的手段都無法得到解決,因此才會將意根切割成二個不同的法而繼續加以扭曲,譬如誣指意根是色法的腦神經(或大腦)、誣指意根具足色心二法。然而筆者不禁要對釋印順的徒眾們,一問:「當有情來投胎時,到底有沒有帶著前世的腦神經來投胎?」二問:「有哪一部經典曾開示意根是色法的?有勞舉證出來!」顯然都沒有嘛!這告訴大眾:釋印順刻意割裂意根的說法完全違背 佛菩薩的開示,所以釋印順遇到問題無法解決而需要圓滿前一個謊言時,就會繼續編造另一個謊言來圓滿原先的謊言,乃至於後來又會繼續編造更多的謊言來圓滿前一個謊言,使得釋印順的書中到處充滿了謊言與矛盾,不僅誤了自己,而且也阻斷佛弟子們修學正確的三乘菩提。由此可知:釋印順種種否定、曲解、割裂八識論正法的作為,使得 釋迦世尊一脈相傳的正法被他切割得零零散散的,成為互不繫屬而且無法連貫起來的外道法,所以釋印順自己說他的師父太虛法師曾經評論他將佛法糅成支離破碎了,其文如下:
我把印度的佛教史,分為無常、性空與真常,對真常多少有點指摘;這在自己,覺得是繼承龍樹、無著一貫的精神。時代不同,他的病更深,不免說得更徹底。但虛大師 批評我:將馬鳴、龍樹、無著的一貫,糅成支離破碎了。5
釋印順將太虛大師對他這一番非常負面的評論記載在他的書上而公開流通,這顯示釋印順不服太虛法師對他的評論,但也是釋印順及其徒眾們無法否認及狡辯的事實。不僅如此, 平實導師在《法華經講義》第十四輯也曾對釋印順將佛法糅成互不繫屬作了評論如下:
所以他所說的佛法是支離破碎的:這個法跟那個法無關聯,那個法跟另一法無關聯,互相並無關聯;講到什麼算什麼,然後統統說是佛法,可是三乘菩提之間卻互無關聯。他的師父太虛大師就看出他這一點,所以寫文章責備這個徒弟印順法師,說他所講的佛法是割裂的、是支離破碎的。6
由太虛法師及 平實導師對釋印順的評論可以證明,釋印順所說的種種法,都不是佛法,而是外道法,而且也證明了 平實導師多年來對釋印順的評論是正確無誤的,並沒有一絲一毫地誣賴他、毀謗他,因為全部所說都有舉證及法義上的辨正。也因為這樣的緣故,釋印順終其一生到死,都不敢對 平實導師的評論有任何的回應。
接下來說明第三類:釋印順曲解意識心為常住不滅法,所使用的手段如下:
一、主張意識是常住不滅的真心。7
二、主張直覺是常住不滅的真心。8
釋印順否定、曲解、割裂第八識、第七識以後,必然會反墮識陰當中最能分別諸法的意識心將其計執為真心,所以才會主張常常斷滅的意識9 是常住不滅法,乃至於主張意識細心就是「真心」。可是 釋迦世尊在阿含諸經都開示:不論是什麼樣的意識,都是藉意根、法塵為緣而由第八識出生的法,是被生的法,是第八識流注意識種子後才有的生滅法,所以也是剎那剎那生滅不已的法,怎麼會是釋印順所主張真實不壞的常住法呢?由此證明釋印順落入常見外道見中了,顯然釋印順不相信 釋迦世尊在阿含時(學術界及釋印順等人稱之為「原始佛教」)的開示,才會主觀地、偏頗地提出所謂的「根本佛教」的主張,也就是主張親從 釋迦世尊聽聞的佛陀教法才是真佛法。然而釋印順根本不是親從 釋迦世尊處所聽聞來的,乃是閱讀 佛般涅槃後由大迦葉等聲聞僧人結集出來的「原始佛法」,可是他又不全然相信四大部阿含的「原始佛法」,所以只採擷其中的一小部分當作是他所謂的根本佛法,認為這樣就是親從 釋迦世尊處所聽聞的佛法,顯然釋印順不僅不相信 佛的開示,而且他所主張的根本佛教,本質上乃是繼承自部派佛教六識論的聲聞凡夫論師們,並非他自己的創見,這也是釋印順主張意識是常住不滅法以後所衍生的後遺症之一,證明了釋印順的無明非常嚴重。
他的徒弟證嚴比丘尼無明更是嚴重,不僅在書中主張「意識(靈魂)卻是不滅的」10,而且還以宇宙大覺者自居而讓無知的徒眾們等人禮拜、灌沐其雕像。只要稍具有正知見的佛弟子們都知道意識是生滅法,在睡著無夢的眠熟位、悶絕位、正死位、無想定中、滅盡定中及重度麻醉中都不現行;也知道菩薩明心見性以後,未來要窮盡將近三大無量數劫以後才能成佛,從來沒有不明心見性的佛,也沒有像釋印順一樣不斷煩惱障、所知障的佛,更沒有不斷分段生死及變易生死的佛,所以釋印順及證嚴比丘尼乃是 釋迦世尊在《楞嚴經》所開示的大妄語人—斷一切善根的一闡提人,彼等從一開始認定自己就是佛、就是宇宙大覺者而表現於外時,不論是用公開的方式,或者是暗示的方式,彼等從無始劫以來所培植的種種善根就已經消失殆盡了,成為一個完全沒有善根的人,怎麼會是福慧具足的佛及宇宙大覺者呢?
不僅如此,釋印順反認意識心是常住不滅法以後,必然會認同喇嘛教所奉行的常見外道經典《大日經》卷一的「菩提心為因、悲為根本、方便為究竟」 11 的說法。為什麼?因為《大日經》的「毘盧遮那佛」所說的「真心」菩提心是落入能觀的意識心中,而不是 釋迦世尊所開示的離一切覺觀的第八識如來藏。又釋印順還主張直覺(沒有語言文字的離念靈知心)就是「真心」,卻不知道直覺是意識與意根及其相應的心所有法同時運作下所產生的作用,只是妄心六、七二識及其心所有法在六塵中運作的法,正是內我所。如是直覺心,尚且是生滅不已的法,怎麼會是常住不滅的法呢?所以說,釋印順主張「真心」就是意識心、直覺心的說法,那都是不如法的。以如是常見外道見而來誤導佛門四眾,那可不是身為尊貴的出家人所應有的行為。
接下來說明第四類:釋印順為了配合整個否定、曲解、割裂大乘法的存在,提出個人自創佛法(創見)的手段,如下:
一、誣賴四阿含不是一次結集而成的,乃至於誣賴大乘法是有演變的。
二、錯將解脫道當作是佛菩提道,而且還是錯誤的解脫道。
三、主張唯有人間才有佛法的人間佛教,以及不需要明心見性的「人菩薩行」。
釋印順否定、曲解、割裂一切有情的常住真心、一切法的根本—第八識如來藏—的結果,必然會誣賴四阿含不是一次結集而成的,而是經過多次結集才成就的。事實上,四阿含是在七葉窟的第一次結集就已經完成了,當聲聞人誦出四阿含諸經以後,在場的菩薩們聽聞之時即有異議,認為那僅有小乘法的內容,沒有大乘法的實質,但不為在場的聲聞人所接受,因此在場的菩薩們提出「我等亦欲結集」,因而有一千位菩薩們參與之後窟外的結集,名為七葉窟外的大結集,此時結集出第二轉法輪的般若經典以及第三轉法輪的唯識經典。這個事實,釋印順不是不知道,可是他卻昧著良心公開說謊而說佛法是有演變的,尤其是誣賴大乘法是有演變的,以此來否定大乘法的存在,因而認同「大乘非佛說」的主張。既然釋印順否定大乘法的存在,但是在他的書中卻又明明白白寫著「大乘淵源於佛世」12,豈不是很顛倒、很奇怪的說法嗎?
又釋印順在他的《寶積經講記》一書中,承認大乘法是小乘法的基礎、大乘法比小乘法勝妙,如下:
第八聲聞依止勝。這末後一喻,從不應禮敬聲聞而來,原來聲聞還是從菩薩出生的呢!菩薩為聲聞根本,大乘法為小乘法根本,拿這點來結讚菩薩的殊勝。13
可是他的徒眾們,卻公然主張小乘法比大乘法殊勝,豈不是與他們的師父釋印順公開唱反調嗎?釋迦世尊在《妙法蓮華經》卷三〈化城喻品 第七〉明明已開示:小乘法只是大乘法所函蓋的一極小部分而已,只是佛在大乘菩提道路當中所變化出來的一個化城14,小乘法所含攝的範圍淺及狹,大乘法所含攝的範圍深及廣,大乘法並不是小根小器的二乘人所能了知的境界,是唯有大根大器的菩薩才能了知及親證的境界;不但如此,從現代正覺同修會會眾的實證與現觀,也證明事實確是如此;而現代若有會外聲聞初果人的誕生,也將是由於 平實菩薩的弘法及寫出聲聞解脫道的法義而開始的,也證明小乘法必須源於大乘法、源於菩薩。由此證明,若沒有 佛陀出現於世弘法,就不會有二乘聖人及二乘菩提,佛既出現於二乘聖人之前而說出了二乘法,當然是先依大乘法而成佛的,怎麼能說大乘法是由二乘法演變出來的?釋印順的說法豈非等於是說 佛陀的智慧遠不及二乘阿羅漢?豈非是說佛先度二乘人解脫,然後又由二乘人幫助成佛的,這到底是在誣謗 佛陀度二乘人解脫時尚未成佛,還是認為 佛陀在二乘人幫助下二度成佛了?釋印順的徒眾們如此顛倒的作為,不僅公然指責 釋迦世尊說法錯了,而且也等於公開打了他們的師父釋印順一巴掌,不是嗎?又譬如 彌勒菩薩在《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也開示如下:
又諸聲聞依菩薩生,非諸菩薩依彼聲聞。15
顯然小乘的聲聞法是依大乘的菩薩法而有,所以大乘法函蓋了二乘法;佛滅後的二乘聖人也要由菩薩的教導而出生,例如現代今時若有二乘聖人也必定是由菩薩的教導而得。又譬如《眾經撰雜譬喻》卷上也開示如下:
發菩薩心,其功德勝滿三千世界成阿羅漢者,不可為喻也。16
也就是說,菩薩發菩提心的功德已經超勝於度滿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人成為阿羅漢的功德,更何況是菩薩發菩提心以後,經歷三大無量數劫修學大乘法而成佛,當然比一世努力精進修行而成為阿羅漢的小乘法更殊勝、更不可為喻也,顯然釋印順的徒眾們說法不僅與 釋迦世尊、彌勒菩薩的開示背道而馳,而且也狠狠地打了他們的師父釋印順一巴掌都還不知道呢!又讓人覺得更奇怪的是,釋印順在書中明明記載著大乘法是小乘法的根本,可是他為什麼還會主張大乘的佛菩提道就是小乘的聲聞解脫道呢?說穿了,這就是釋印順處心積慮所使用的手段之一,那就是貶抑勝妙的大乘佛菩提道,讓大眾誤認為佛菩提道就是解脫道、解脫道就是佛菩提道,使得大乘法不再勝妙,以此來貶抑大乘法,以此來高抬小乘法。如是身為出家人的釋印順及其徒眾們,根本不相信 佛陀開示、根本沒有資格作為 佛的遺法弟子,卻穿著法服來謗三寶及誤導眾生,其過大矣!
又依據佛教界所謂三次結集17(一般是指王舍城結集、毘舍離結集、迦濕彌羅結集)的記錄來看,有所演變的都是聲聞法、有所分裂的都是聲聞僧團,而不是大乘法有演變,也不是菩薩僧團有分裂。為什麼?因為這三次結集都是針對聲聞法來結集、都是由聲聞僧所結集出來的,而且第二次結集已是佛世後一百多年,此時聲聞僧團已經開始分裂成不同部派。聲聞部派當中最早成立的是上座部,後來有人不認同上座部的說法,認為阿羅漢一定要經過佛的印證,才能成為真正的阿羅漢,而不是由阿羅漢自知自作證,所以就由上座部分裂出大眾部,這也是聲聞僧團第一次分裂而成為兩部。後來上座部及大眾部陸陸續續各有人不認同其中說法,所以各自再分裂出去,最後形成十八個部派等。因此,顯然佛教史所記載的三次結集、所謂有所演變的法,都是聲聞法、都是聲聞僧團,而不是大乘法、菩薩僧團。大乘法、菩薩僧團自 佛陀時代以來就沒有演變過、分裂過,為什麼?因為菩薩們所證悟的心就是 釋迦世尊教外別傳的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的第八識如來藏,所以菩薩們依所證悟的第八如來藏識繼續修行,未來窮盡將近三大無量數劫以後,就可以成就佛道,這說明了大乘法才是最究竟、最了義的法,也說明了大乘法是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的第八識如來藏所生、所顯的法,更是菩薩們真正的歸依處;這樣的大乘妙法,始從佛世來到末法時代的今世正覺同修會,完全都沒有絲毫演變,所說所證都是同一第八識如來藏妙心,古今完全無異。既然大乘法是依法界實相心第八識而修而證,菩薩親證一切法都是由第八識所生、所顯的法,而第八識自性清淨、常住不變,從過去無始劫以來就是這樣,未來無量劫以後也是這樣,自始至終都沒有改變也不可能演變,所以大乘法從來沒有演變過,依止於這個實相心而成立的菩薩僧團,當然也都沒有分裂過;依止於大乘法而證悟的菩薩僧團所說的法當然沒有演變過,所以大乘法、勝義菩薩僧團從來沒有分裂過。又釋印順為了否定大乘法的存在,不得不曲解大乘法是依聲聞法而有所演變的,這也是釋印順否定大乘法以後,不得不曲解大乘法的種種手段之一種。然而這樣的骯髒、齷齪的手段,竟然出自於一位佛弟子們所尊崇的僧寶手中,出於釋印順的徒眾們、學術界一部分的學者們所尊稱的「印順導師」,豈不是令人痛心?豈不是令佛教界、學術界蒙羞?
又釋印順認為只有人間才有佛法,其他的地方沒有佛法,所以提出人間佛教的主張。可是聲聞初果名為預流果,死後最多人天七次往返後,其最後身在人間即可成就阿羅漢果,於捨壽後入無餘涅槃。聲聞二果名為一來,死後往生欲界天,其最後身在人間成就阿羅漢果,於捨壽後入無餘涅槃。聲聞三果人名為不還,於捨壽後,頂品者於中陰階段,乃至於色界、無色界上流處處般涅槃,共有七種的般涅槃,皆不在人間入無餘涅槃。筆者不禁要問釋印順的徒眾們:「不論是聲聞初果、或二果、或三果,這些於聲聞法有所證果的聲聞人是不是佛弟子?」代答:「當然是!」再問:「既然這些人是佛弟子,當他們捨壽往生天界以後,可不可以在欲界、色界為天眾宣說佛法呢?」代答:「當然可以!」這告訴大眾,天界還是有很多的佛弟子們在宣說佛法的。不僅如此,有的天界的天主,譬如他化自在天的魔王,多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 18 來擔任,當逆行菩薩,當然也可以在天界以種種方便教化天眾,不是嗎?而道教的玉皇上帝即是釋提桓因,也是由地上菩薩來擔任,他也在忉利天的善法堂中為大眾說法;此外,在《妙法蓮華經》中,也有人發願在天上、人間演說佛法;當來下生成佛的一生補處菩薩 彌勒,也是在兜率天彌勒內院為大眾說法,全都是在天界。諸如是等,皆證明天界也有佛法;而釋印順主張人間佛教,認為只有人間才有佛法,其他的地方沒有佛法,是將佛法侷限在人間、將佛法加以淺化、矮化、世俗化、學術化,那是眼光如豆而且是完全不正確的說法,顯然釋印順對 釋迦世尊所開示的四種悉檀(為人悉檀、對治悉檀、世界悉檀、第一義悉檀)當中的世界悉檀完全不懂。這也是釋印順否定了七、八二識而反認意識心是常住不滅法以後所衍生的種種過失之一,不僅害了釋印順他自己,也害了一大堆人跟著他一起被誤導而於未來一起下墮三惡道受苦。
又釋印順提出人菩薩行的主張,認為修菩薩行的菩薩們不必真見道明心,也不必斷我見、我執、我所執所引生的分段生死,更不用斷變易生死,只要在人間很努力地度眾生,終有一天就可以成佛,正如 平實導師在《法華經講義》第八輯的評論如下:
以人間凡夫的人身一世又一世不取證阿羅漢果,這樣來行菩薩道,說這樣無數劫修行凡夫位的菩薩道而不入滅,久了就可以成佛而不會中途入涅槃去。19
因為這樣的緣故,一者,釋印順認為自己是很努力地在行菩薩道(編案:其實是錯會的聲聞解脫道的外道法),所以他才會同意他的傳記名為《看見佛陀在人間》而以佛自居。然而筆者不禁要問釋印順的徒眾們:「依據經典的記載,凡是佛般涅槃之前,都會對弟子們加以授記,既然釋印順都已經成佛了,請問釋印順在他般涅槃之前,有沒有為你們授記呢?」當筆者提出這樣的質問時,釋印順的徒眾們必然目目相覷而噤口不語,因為他們很清楚知道,「印順佛」於「般涅槃」前,根本沒有對他們一一加以授記。如果釋印順的徒眾明明知道釋印順不是佛而繼續堅持宣稱他是佛的話,表示這些人心性已 經歪曲、已經被私心蒙蔽,所以會昧著良心在說妄語,不是嗎?他的徒弟證嚴比丘尼,不僅妄想獲取世間的諾貝爾和平獎,而且也狂妄自大地以宇宙大覺者自居。然而讓人覺得奇怪的是,這個自認為是宇宙大覺者的證嚴比丘尼,竟然還想著要讓世間的凡夫們加以肯定及頒獎?豈不是很顛倒、很愚癡嗎?既然證嚴比丘尼以宇宙大覺者自居,不知可否描述她自己的佛號、佛國淨土名、壽命多少劫或多少歲、正法像法末法各多少劫、聲聞眾及菩薩眾各有多少等等,大眾很想知道呢!如果自稱是宇宙大覺者的佛,卻無法說出自己名號等內容,還會是佛弟子們所尊崇的四智圓明的宇宙大覺者嗎?
為什麼他們二人會有如此荒唐且離譜的行為出現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將佛法整個的精髓—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加以否定以後,認為不需要有菩薩真見道的智慧功德與福德,以及不需要斷見惑、思惑、塵沙惑之分段生死及變易生死,就可以成就佛道了,所以他們二人連最基本的聲聞初果所應斷的三縛結都未斷而認為自己已經是佛、已經是宇宙大覺者了,乃至於以自己相貌的雕像讓徒眾等人加以禮拜、灌沐。然而具有正知見的佛弟子們都知道,從來沒有不斷三縛結的佛,也沒有不明心見性的佛,更沒有不斷煩惱障及所知障的佛,顯然釋印順及證嚴比丘尼二人都是未證言證的異生凡夫,名為「凡夫佛、無明佛、大妄語佛」。
二者,釋印順主張人菩薩行的說法,必然會衍生一個大過失出現,那就是認為成佛是一件偶然的事、是或然率的事。如果人類成佛是一件偶然、或然率的事的話,那麼釋印順為什麼還要出家?他不如在世間五欲中混就好了,機會到了,他也可以在偶然的機會當中成佛,不是嗎?又釋印順的說法如果能夠成立的話,佛根本不需要施設菩薩五十二個修行的階位,也不需要施設菩薩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來修行,更不需要在經中開示菩薩第七住位開悟明心而真見道,以及見道後的通達入地等。然而現見佛已經施設菩薩五十二個修行階位、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以及第七住位明心見性等事,不僅讓菩薩可以作為未來修行及成就佛道的準則及依據,而且也楷定了第七住位的菩薩明心見道以及第十住位菩薩眼見佛性這些事,作為菩薩未來修相見道位及修道位的基礎。由此可知:釋印順所說凡夫位的「人菩薩行」的主張乃是非常荒誕離譜的說法。
又釋印順否定了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以後,必然會主張三乘同入涅槃、三乘同證一法性,乃至於將煩惱障所含攝的習氣種子隨眠攝歸於所知障等等。佛弟子們都知道,二乘人捨壽以後入無餘涅槃是「不受後有」,永不再於三界中出現;菩薩於明心以後,知道自己所親證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其實就是二乘人無餘涅槃的本際,也知道自己當下就在二乘聖人死後所入的無餘涅槃中,何必如同二乘人一樣於捨壽後入無餘涅槃呢?所以明心的菩薩轉依第八識如來藏之真如性以後,於捨壽時就會乘願而繼續誕生在人間來行菩薩道,不會像二乘人一樣,於捨壽時入無餘涅槃而在三界中消失不見了,當然更不會如釋印順所說的三乘同入涅槃、三乘同證一法性,可見釋印順主張三乘同入涅槃、三乘同證一法性的說法是錯誤的、是不正確的。
又二乘人僅斷了煩惱障的現行而入無餘涅槃,並不斷除煩惱障所攝的習氣種子隨眠以及所知障,釋印順明明知道阿羅漢還有煩惱殘氣20之習氣存在,可是當他否定了第八識如來藏以後,對於煩惱障所攝的習氣種子隨眠當然無法自圓其說,必然會將之攝歸於所知障中。可是這樣的主張完全違背 釋迦世尊對煩惱習氣種子隨眠攝歸於煩惱障的開示。由此可以證明:釋印順否定第八識如來藏的存在,必然無法斷除聲聞初果所應斷的三縛結,也不可能斷除二乘人所不能斷除的習氣種子隨眠,更不能斷除菩薩明心所應打破的所知障於一絲一毫,如此住於凡夫知見之中,還有可能是佛嗎?又釋印順尚且誤解禪定的內涵,自身連一點點的禪定證量也沒有,還有可能是具足四禪八定的佛嗎?既然不是佛,釋印順所說的法,當然不能相信了。如果筆者舉證釋印順的落處之後,還有人相信釋印順的說法,顯然這些人的無明絕對比釋印順還要嚴重好幾倍!
最後,由第二節及本節對釋印順所使用的四類手段大略說明,作個簡單結論如下:釋印順為了圓滿喇嘛教應成派中觀六識論的邪見,不得不否定、曲解、割裂七、八二識之存在,不得不承認意識是一切有情的「常住真心」,認定意識能出生有情的五陰世間、是諸法等法的根本,以及其他自己個人創見等說法,都完全違背 釋迦世尊用第八識如來藏來貫穿三世、來貫穿世出世間一切法的開示,顯然釋印順的說法非常荒唐、離譜、顛倒、矛盾,其所說的法完全是常見外道法。如是以外道法來破壞佛教正法之人,其所受的聲聞戒等早已經失去了,已不是出家人了,僅徒具出家表相而已,卻以出家人的身分來演說相似佛法,使得眾多的有情不知道伊的底細、不知道釋印順承襲的是喇嘛教應成派中觀的大邪見,誤以為他是佛教出家人不會欺騙眾生、誤以為他所說的法是佛法,釋印順不僅造下破佛正法的大惡業,還將導眾生走上常見、斷見,乃至於走上男女雙身邪淫外道法中,誤導眾生非常嚴重。平實導師不忍 釋迦世尊的正法被承襲喇嘛教應成派中觀見的釋印順等人破壞,以及眾生被誤導而下墮,不待他人提起便主動評論釋印順,希望能藉著法義辨正的詳細說明,讓大眾知道釋印順等人所說的法是外道法,以及救護釋印順和被其誤導的有情們回歸佛的正法而走上正確的解脫道及佛菩提道中,未來才不會和釋印順等人一樣下墮三惡道受種種苦。
筆者秉持著 平實導師的教誨,跟隨 平實導師足後書寫此書來警醒承襲喇嘛教應成派中觀六識論邪見的釋印順及其徒眾們、弘揚人間佛教的佛門四眾,以及學術界一部分的學者們,希望他們不再以相似佛法來破佛正法,希望他們不再用斷見、常見、男女雙身邪淫的外道法來誤導眾生,希望他們能夠摒棄邪法、公開懺悔滅罪及努力護持正法,未來才有機會遇到真善知識教導而建立正確的佛法知見,未來才有可能走上正確的佛菩提道,乃至於在佛法上有所實證而明心見性,成為名副其實的沙門,亦名為真實義菩薩,列為菩薩僧數中,而不是名字菩薩、假名菩薩、凡夫菩薩,更不是在《佛藏經》中,被 釋迦世尊所訶責的不淨說法的破戒比丘。如果彼等不改往修來而摒棄邪法、公開懺悔滅罪及努力護持正法,只怕未來有極不可愛的異熟果報要承受,再回頭,那已經是不知多少劫以後的事了,已經不堪回首了!(待續)
1「意為認識作用的源泉:根是生義,如樹依根而發枝葉;六根能發識,所以稱根。平常說依眼根生眼識,……依意根生意識,這還是大概的解說。精密的說,意根不但生意識,而且還能生前五識。」參 38,頁 108。[參考書籍 38:釋印順,《佛法概論》(精裝本),正聞出版社(竹北市),2003/4 新版 2 刷。]
2「佛教後期,發展為七識說、八識說、九識說。佛的區別識類,本以六根為主要根據,唯有眼等六根,那裡會有七識、八識?大乘學者所說的第七識、第八識,都不過是意識的細分。」參 38,頁 109。[參考 書籍 38:釋印順,《佛法概論》(精裝本)。]
3【了別境界者,曰「識」。依根而了別六塵,故別之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者,而實唯一意識性,依意而生而雜染,依意之識名意識也。為彼識所依止者,曰「意」。過去無間滅識,為後念意識之生起所依者,曰「等無間」之無間滅意。】參 41,頁 250。[參考書籍 41:釋印順,《印度之佛教》(精裝本),正聞出版社(竹北市), 2004/10 重版 6 刷。]
4「意根,也有說為微細物質的,這如生理學家所說的腦神經,是一切神經系的總樞。據實說,此意根,和我們的肉體——前五根有密切的關係,他接受五根的取得,也能使五根起用;他與物質的根身不相離,但他不僅是物質的,他是精神活動的根源,不同一般唯物論者,說精神是物質派生的。」參 15,頁 189-190。[參考書籍 15:釋印順,《般若經講記》(精裝本),正聞出版社(竹北市),2014/4 修訂版 1 刷。]
5 參 27,頁 195-196。[參考書籍 27:釋印順,《以佛法研究佛法》(精裝本),正聞出版社(竹北市),2013/1 修訂版 1 刷。]
6 參 70,頁 206。[參考書籍 70:平實導師,《法華經講義》第十四輯,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市),2017/7/30 初版首刷。]
7 釋印順認為大乘法中說的「恆審思量的第七識」、「常住不滅的第八識」其實都是「細意識」,如他說:【意根也是這樣,源於過去的認識,過去了,消失了,卻轉化為潛在於內的「細意識」。在大乘佛法中,更分別為末那識與阿賴耶識。】參 30,頁 154。[參考書籍 30:釋印順,《我之宗教觀》(精裝本),正聞出版社(竹北市),2000/10 新版 1 刷。] 【經上雖說滅受想定是無心定,但也說入滅受想定的「識不離身」;所以,有情必然是有心的。悶絕等僅是沒有粗顯的心識,微細的意識還是存在,只是不容易發覺罷了。相續的細心,就在這樣的思想下展開。】 參 22,頁 49。[參考書籍 22:釋印順,《唯識學探源》(精裝本),正聞出版社(竹北市),2000/10 新版 1 刷。]關於釋印順主張「意識是常住不滅的真心」之邪說,將於本書第四章第一節詳細說明辨正。
8 「《般若經》所說的空,有一類根性,是於空而悟解為不空的;這就是在一切不可得的寂滅中,直覺為不可思議的真性(或心性)。大乘佛教從性空而移入真常妙有,就是在這一意趣下演進的。」參 5,頁 55。[參考書籍 5:釋印順,《中國禪宗史》(精裝本),正聞出版社(台北市),1994/7 八版。]關於釋印順主張「直覺是常住不滅的真心」之邪說,將於本書第四章第二節詳細說明辨正。
9 意識於五位斷滅:眠熟、悶絕、二無心定中、正死位、無想天中。
10 釋證嚴,《生死皆自在》〈第二章 慈悲心,願再來--生命的勇者〉, book853.com/wap.aspx?nid=612&p=2&cid=44,擷取日期:2024/11/28。
11《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卷一〈入真言門住心品 第一〉,《大正藏》冊十八,頁 1,中 29-下1。
12 參 41,頁 193。[參考書籍 41:釋印順,《印度之佛教》。]
13 參 16,頁 150。[參考書籍 16:釋印順,《寶積經講記》(精裝本),正聞出版社(竹北市),2000/10 新版 1 刷。]
14 詳見《妙法蓮華經》卷三〈化城喻品 第七〉。
15《瑜伽師地論》卷八十〈攝決擇分中菩薩地之九〉,《大正藏》冊三十,頁 744,下 16-17。
16《大正藏》冊四,頁 535,下 19-20。
17 四阿含在第一次結集就已經完成,佛教界所謂的三次結集,後面二次其實只是後世的部派聲聞僧所作結集。「根據長阿含部《佛泥洹經》的明文記載,四阿含諸經是在大迦葉等人的第一次五百結集〔王舍城結集〕時,即已具足了;……而且,在聲聞僧大迦葉尊者結集完成四阿含時,菩薩們已經當場提出異議說:「吾等亦欲結集。」顯然是異議後不久就開始結集的,應該是在第二次七百結集〔毘舍離結集〕之前就結集完成的,因為第二次的七百結集,已是 佛陀入滅一百一十年後的事了,而且只是結集二乘出家眾的聲聞戒律而已,不曾作法義的結集。」參 60,自序頁 23-24。[參考書籍 60:平實導師,《阿含正義—唯識學探源》第一輯,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市),2006/8 初版首刷。]
18《維摩詰所說經》卷中〈不思議品 第六〉:【爾時維摩詰語大迦葉:「仁者!十方無量阿僧祇世界中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以方便力,教化眾生,現作魔王。」】《大正藏》冊十四,頁 547,上 15-17。
19 參 67,頁 241。[參考書籍 67:平實導師,《法華經講義》第八輯,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市),2016/7/31 初版首刷。]
20《大智度論》卷二十七〈初品大慈大悲義 第四十二〉:「煩惱習名煩惱殘氣,若身業、口業不隨智慧,似從煩惱起。不知他心者,見其所起,生不淨心,是非實煩惱,久習煩惱故,起如是業。」《大正藏》冊二十五,頁 260,下 2-5。
引用文章來源:正覺電子報196期目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