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78.jpg

    

        (六)增加〈楞嚴威德主讚〉

    1. 讚頌楞嚴護法諸天

    佛世時,釋迦牟尼世尊每每宣演大乘方等經典,十方諸 佛菩薩即依因緣示現集會,且後方皆有諸天等隨從眾雲集, 十分莊嚴壯觀。此諸天眾,依「華嚴部」經典之開示,皆是 菩薩、無一凡夫 1 。

    現身在「楞嚴會」此一重要法會上的諸天功德主,亦如 是不可思議,都是諸佛如來示現,且後方皆有諸菩薩、諸 天、鬼神眾莊嚴擁護(這些諸天、鬼神眾都已歸依三寶)。世尊 在楞嚴會上吩咐發心弟子,當以咒心—如來藏為根本總 持,持此咒心得蒙諸佛如來護念,當以此咒心破斥密宗喇嘛 教之種種淫穢等。

    〈楞嚴咒〉被十方天中之天(威德主)護念,「楞嚴會」 功德如是不可思議,故佛門早課應當恭誦此一殊勝的〈楞嚴 咒〉。2

    又,早課恭誦〈楞嚴咒〉時,經過道場上空的諸天必定 佇足受持;金剛藏王菩薩種族、帝釋四天大王、日月天子、 山神、海神等也都會保護這菩提道場及學人。3

    以此之故,早課持誦〈楞嚴咒〉及《心經》之後,當以 偈句讚頌楞嚴會上護法諸天的護持恩德。(《心經》含括在「楞 嚴會」內,事相上是由於早課應誦至少一部佛經,故在持〈楞嚴咒〉之後課誦《心經》,義理上則是由於《楞嚴經》闡明的如來藏心即《心經》 之要旨,且《心經》亦是 如來明示之經典,故含攝在楞嚴法會中。)

        〈楞嚴威德主讚〉 

    楞嚴諸天威德主,端嚴含育妙如來;

    以此馨香呈供養,常、恆、不變、現真如。4

    從《楞嚴會》及〈楞嚴咒〉總持來說明:「楞嚴會」上 的諸天威德主都是十方如來為教化眾生而以大悲心化現與 會,其威德光耀無有可比者,這些如來所化現的端嚴法相, 乃諸佛如來的根本心 —第八識實相心 (因地又名如來 藏)—所含藏及化育;我如今以嚴持戒律的德香、心得決 定護持大乘正法的志行,來作法供養時,根本心如來藏心體 一樣常、恆、不變,時時顯現著祂的真實性與如如性。這樣 自性清淨的真實體性,就是十方諸佛同一所證的成佛根本。

    2. 供施偈、灑散法

    諸課誦本未見供養楞嚴護法諸天之法,而本會舊版的供 施諸天,是在早課儀軌結束之後,再次唱誦十小咒之一的 〈善女天咒〉並供施飲食。上述二者皆未盡如理。

    前文已說「楞嚴會」上的諸天威德主即是諸佛如來所化 現,今此學人以法供養上奉諸佛如來、讚歎護法諸天之後, 復依佛力變食無礙、普施一切護法鬼神眾(六欲天諸護法天人 本有甘露受用,不虞無食;然依如來神力,亦可變現天人所需的甘露, 且更為勝妙)。是故此處備持飲食,以上奉三寶之心,供養諸 天,再施諸天、神眾。

    奉供時,於〈楞嚴威德主讚〉第三句出位,行至定點, 先總讚三寶,再誦〈供施偈〉:

    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

    供養三寶及諸天,飲食遍施威神主,

    各受法食常自在,迴向眾生受勝樂。5

    之後,恭敬灑散食物於道場外的清淨地上,依佛威神 力,轉施有緣鬼神。6 灑施於淨地上,亦有轉施畜生、蟲蟻等類有情之意。

   (七)維持〈上來偈讚〉(〈普回向偈〉)並微調文字

   〈普回向偈〉係南宋真歇清了禪師所作 7 ,明朝蓮池祩宏法師版則未見「上來」二句 8 ,而清朝《諸經日誦集要》版 又略有不同 9 。顯見此偈在流傳過程中,為因應社會變遷, 文字略有出入,不過內容大抵都是以讀誦〈楞嚴咒〉的功德 迴向三寶、護法龍天、國泰民安、眾皆成佛,也就是在《楞 嚴會》(即早課的根本結構)圓滿後的迴向。

    本會舊版文字大抵沿用上諸偈頌,然為令邏輯更加緊密 合理 10,建議微調如下:

    上來現前清淨眾 諷誦楞嚴祕密咒

    迴向龍天諸護法 不捨本願永垂憐

    三塗八難俱離苦 四恩三有盡霑恩

    國界安寧兵革銷 風調雨順眾安樂

    大眾熏修希勝進 十地頓超成菩提

        (八)〈普賢十大願〉增補四句偈

    蓮池祩宏《雲棲法彙》、《諸經日誦集要》皆無「普賢 十大願」,顯見這也是後世佛門增補的。

   《大方廣佛華嚴經》以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總述佛菩提 道所應履踐的階位,更以「普賢菩薩十大願」總結佛弟子所 應發起的廣大行願。每一位佛弟子在成佛之前,都必須廣行 普賢行、遊歷普賢身,而這廣大的普賢行,都在各自的如來 藏中廣行,遊普賢身也都在如來藏中普遊—實證含藏在其 中的所有種子智慧。11

   〈普賢十大願〉扣緊著早課《楞嚴會》的精神,勉勵佛 弟子發廣大行願,成就佛菩提。但由於一般是直接從《華嚴 經》的經文濃縮而成,文字只表露了十願大要,完整意涵則 未能一併表達,甚為可惜。因此,此處分別從八十卷本、四 十卷本《華嚴經》開示的 普賢菩薩大行、大願,取易文句 成為四句偈,置於十大願之前,裨益誦者、聞者領解〈普賢 菩薩十大願〉對佛弟子的啟示及重要性:

      普賢菩薩十大願,普為眾生放光明;

      讀誦受持及演說,決定成就菩提行:12

      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

      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

      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

      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

      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對佛弟子來說,要成就佛菩提道,證悟〈楞嚴咒〉的咒 心—如來藏,必須於此廣大行願心得決定。阿難尊者已在「楞嚴會」上為我們宣說這願力:「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 嚴王世希有;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13 此 意即是 如來神力加持應許了我們,只要發心勇猛護持賢劫 千佛、弘護正法,無須經歷阿僧祇劫便可在此賢劫親證法 身。這就是此賢劫道業可以快速增上的殊勝因緣。

        (九)刪除〈清晨普願偈〉(亦刪除後人編入的三歸依及 〈韋陀讚〉) 

    〈清晨普願偈〉(「四生九有,同登華藏玄門;八難三塗,共 入毘盧性海」),經查 CBETA《中華電子佛典》,僅見載於 《諸經日誦集要》,後接 釋迦牟尼佛聖號,便結束朝課。14 然從此偈內容可知,其實它也是迴向偈(以早課功德作迴向), 故建議略過,而於稍後的〈迴向偈〉一起整體迴向即可。

    三自歸,明清時代的早課版本並無此節,應是後人自行 編入。以法界定軌來說,本來並無須在早課唱誦三自歸,此 是由於道場常住基本上都是佛弟子,無此日日提醒三歸之必 要;然若從末法之季來說,學子道心普遍不足,為救此弊,早課行三自歸亦無不可,唯除實證三乘菩提的實義道場。15

   〈韋陀讚〉,在明清時代版本亦無,應當也是後人編入 的。本會當初雖也依當時佛門定課加入此讚,然現在既已知 韋陀菩薩是賢劫千佛之尊,便不應視如一般護法伽藍,而於 定課結束前方才讚頌(一般寺院將〈韋陀讚〉置於早晚課的迴向偈 之前,不吻合 韋陀菩薩為賢劫千佛、當於前頌的法界倫理)。但由於 早課是以《楞嚴會》為根本結構,韋陀菩薩已化身為金剛力 士現身在「楞嚴會」上;又,含括在《楞嚴會》內的《般若 波羅蜜多心經》,經題前稱頌的「南無賢劫千佛尊」已函蓋 韋陀菩薩,是故早課便不再唱誦〈韋陀讚〉。

        (十)祝禱詞(每逢初一、十五、佛誕日)

    古代叢林每逢跟皇朝有關的活動或聖節,便會祝禱天 子:「皇圖永固,帝道遐昌;佛日增輝,法輪常轉。」16

    到了後世,社會發展進入現代,祝禱詞也改為更符合現代意 義的「國基鞏固,治道遐昌;佛日增輝,法輪常轉」。 

    每逢初一、十五、佛誕日,誦此祝禱詞,有提醒大眾行 善斷惡的作用;因為人間佛法能否昌盛、是不是容易弘傳, 很大因素取決於眾生的福德是否足夠;若是大眾知足常樂、 行善斷惡,就能從個人福德影響到器世間的共同條件,從而 風調雨順、災劫消減。

    若非初一、十五,則直接進行下一項〈迴向偈〉,結束 早課。

        (十一)調整〈迴向偈〉 

    一般法會常誦的〈迴向偈〉,經查 CBETA《中華電子 佛典》,應是脫胎自唐朝般若譯的四十卷版《大方廣佛華嚴 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我此普賢殊勝 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沈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 剎。」17一般道場通常會根據法會性質,微調第一句的文字。 

    如今早課的內容既然函蓋了〈楞嚴咒〉、《心經》與《楞 嚴經》所說的如來藏心、〈普賢十大願〉,且這三大項都是 佛弟子應當依教奉行、應當實證的重要內涵,因此微調第一 句為:

      禮讚心、咒、大願行,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沈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十二)禮祖(每逢初一、十五、禪三每日)

    佛世之後,學人為佛菩薩行道人間的事蹟或處所建塔作 紀念,藉以策勵自己精進不懈。佛法東來中國震旦,隨順祭 祖習俗,開始在佛寺內建立祖塔,於歷代開山祖師的忌日禮 拜祖師,感恩祖師上奉 如來、下垂佛法,恩澤廣被。

    以「達摩祖師忌」為例,文獻記載禮祖儀法:在 達摩 初祖示寂忌日的前一天,道場貼出告示牌,預先告知大眾, 並於當晚晚課之後、忌日當天早課之後,以鐘聲集眾,一起 前往祖堂禮祖。18 禮祖前,先安設法堂;儀軌內容包含唱誦 〈楞嚴咒〉、佛經、〈大悲咒〉。19

    今時佛法振興之務重在傳揚佛法正義、教導行者實證, 故將禮祖行儀置於每月初一、十五(以及本會禪三期間每日早、 晚課)於佛前禮拜「西天東土歷代祖師、東山法脈開悟祖師 菩薩摩訶薩、克勤祖師圜悟菩薩摩訶薩、導師 平實菩薩摩 訶薩 20」。

    又,依上述文獻記載,中國古代禪寺係於早課完畢之 後,集眾前往祖堂或祖塔禮祖;因此,今時禮祖亦予比照, 置於早課結束時的整體迴向之後。

        (十三)早課之其他注意事項

    若是聽聞法主夜間講經後返寺已晚,次日早課可以暫 停;或如大乘菩薩道場的常住眾經常為眾生做事做到很晚, 若色身疲憊,可在早課結束之後稍作小憩,恢復身力;或若 常住眾為眾生忙碌,夜晚亦難有足夠休息時間,則應注意照 顧色身,可免諸早課;或若常住眾都非常忙碌,也可以輪流 的方式進行早課,以免大眾體力透支。其中要注意的是,誦 持〈楞嚴咒〉的道場上空,天人經過時必定佇足恭聽,因此寺院所安排的參與早課的常住眾原則上應在清晨 5 點以前完 成早課,以免 5 點以後人們晨起便利、臭穢薰天,諸天難以 忍受。然大乘寺院佛弟子在此末法時節護持正法甚為艱難、 忙碌異常,不同於十方世界一般佛寺道場,故大乘正法道場 可特別開緣,視每日皆為特殊因緣,將早課時間通融到 6 點 15 分前結束。又,寺院雖可安排常住眾輪流作早課,然應注 意,有一定規模的常住眾人數(例如十人以上)之道場,參與 早課者不應少於三人;其餘未參與者至遲應在 7 點起床,有 極為特殊情況者,最晚亦應於 8 點起床。附帶說明,早晚課 都是團體,沒有個人。 

    另,基本上,遇到特殊活動(如禪三場合)時,早課時間 及《心經》誦念次數等,可依執事人員彈性安排(晚課亦同, 下不更說),亦可採唸誦腔進行。

      二、早課實施例(謹供參考)

        甲、〈戒定真香讚〉

        戒定真香,  焚起衝天上;

        弟子虔誠,  爇在金爐放;

        頃刻紛紜,  即遍滿十方,

        昔日耶輸免難消災障。

       南無雲來集菩薩摩訶薩(三稱)(剎板)

        乙、〈讚佛偈〉

        世尊無邊身,  清淨寶王剎,

        常以大光明,  現在十方界。

        法身是菩提,  法界即如來,

        平等祕密藏,  普淨諸世間。(剎板)

        丙、〈楞嚴咒〉

      一、南無常住十方佛

          南無常住十方法

          南無常住十方僧

      二、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佛頂首楞嚴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

           南無金剛藏菩薩(剎板)

      三、〈阿難尊者讚佛偈〉

           妙湛總持不動尊    首楞嚴王世希有

           銷我億劫顛倒想   不歷僧祇獲法身

           願今得果成寶王   還度如是恆沙眾

           將此深心奉塵剎   是則名為報佛恩

           伏請世尊為證明   五濁惡世誓先入

           如一眾生未成佛   終不於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   希更審除微細惑

           令我早登無上覺   於十方界坐道場

           舜若多性可銷亡   爍迦羅心無動轉(剎板)

      四、經文

            爾時世尊   從肉髻中   涌百寶光

            光中涌出   千葉寶蓮   有化如來   坐寶華中

            頂放十道   百寶光明   一一光明   皆遍示現

            十恆河沙   金剛密跡   擎山持杵   遍虛空界

            大眾仰觀   畏愛兼抱   求佛恃怙

            一心聽佛   無見頂相   放光如來   宣說神咒

      五、〈楞嚴咒〉

            南無薩怛他蘇伽多耶……都嚧甕泮 莎婆訶(剎 板)

        丁、《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遍或三遍)21

      一、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賢劫千佛尊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法雲舍利弗菩薩(剎板)

      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薩婆訶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三稱〕)22

        戊、〈楞嚴威德主讚〉

            楞嚴諸天威德主,  端嚴含育妙如來;

            以此馨香呈供養,常、恆、不變、現真如。(剎板)

            供養三寶及護法諸天、施食鬼神眾時,於讚偈第三句出 位,到定位後,誦歸依三寶及〈供施偈〉:

             南無佛、  南無法、  南無僧。

             供養三寶及諸天,  飲食遍施威神主,

             各受法食常自在,  迴向眾生受勝樂。

             誦畢,恭敬灑散食物於清淨地上,作意依佛威神力變施 鬼神眾,以及轉施鳥獸蟲蟻。

        己、〈上來偈讚〉

             維那口宣:

              上來現前清淨眾   諷誦楞嚴祕密咒

              迴向龍天諸護法   不捨本願永垂憐

              三塗八難俱離苦   四恩三有盡霑恩

              國界安寧兵革銷   風調雨順眾安樂

              大眾熏修希勝進   十地頓超成菩提(剎板)

        庚、〈普賢十大願〉(1.25 分鐘)

              普賢菩薩十大願,  普為眾生放光明;

              讀誦受持及演說,  決定成就菩提行:

              一者禮敬諸佛   二者稱讚如來

              三者廣修供養  四者懺悔業障

              五者隨喜功德   六者請轉法輪

              七者請佛住世   八者常隨佛學

              九者恆順眾生   十者普皆迴向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特一、祝禱詞(每逢初一、十五、佛誕日)(1 分鐘)

              國基鞏固,  治道遐昌;

          佛日增輝,  法輪常轉。

        辛、〈三自歸〉

              自歸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歸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歸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壬、〈迴向偈〉

              禮讚心、  咒、  大願行,  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沈溺諸眾生,  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特二、禮祖(每逢初一、十五、禪三每日)(1 分鐘)

             (每句之後,以莊嚴鐘鼓代替「一拜」)

               頂禮西天東土歷代祖師

           頂禮東山法脈開悟祖師菩薩摩訶薩

           頂禮 克勤圜悟菩薩摩訶薩

           頂禮導師 平實菩薩摩訶薩(導師吩咐:應俟平實轉 世後方可行之。此處唯留字句以示尊師重道之理。)

        癸、禮佛三拜 

       (待續)

1《大方廣佛華嚴經不思議佛境界分》:「復有釋梵護世、天、龍、藥叉、 健達婆、阿素羅、揭路荼、緊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一切非 凡,皆是菩薩,悉來集會。」《大正藏》冊 10,頁 905,中 29-下 3。 釋知禮《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卷 1 談到佛世「金光明會」上的菩薩 及天神:「此諸菩薩及諸天神,多是古佛却來;或乃分真垂應,遙 禮稱揚如來功德,護持饒益說聽之人,皆為宗奉經王流通方等。若 非法門至妙,曷能裨贊惟勤。」《大正藏》冊 39,頁 14,中 20-23。 甚至佛世時的人間外道,也都是 如來神力住持,《大薩遮尼乾子所說 經》卷 2〈一乘品 第 3 之 2〉:「文殊師利!我佛國土所有外道— 僧佉、毘世師、遮梨迦尼乾子等,皆是諸佛如來方便……一切外道 尼乾子等,無一敢於如來境中與佛世尊諍法是非,作師子吼者無有 是處,除諸如來方便力者。……我佛國土有諸外道尼乾子等,皆是 如來住持力故,為欲示現不可思議方便境界……一切皆得如來加力教化眾生故。」(《大正藏》冊 9,頁 326,中 11-頁 327,上 2。)然而 今日去佛已遠,人間外道如經典之所預言,皆是真正持有惡見的外道。

2 本會亦依此理準備楞嚴被。菩薩眾在佛菩薩聖像前誦持〈楞嚴咒〉七 次,如是供養諸佛如來,並懇切求佛加持,以此助益往生者披蓋楞嚴 被時,即得 如來慈悲攝受往生善趣,修學佛法、得證菩提;或生極 樂,品位增上。

3《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 7,《大正藏》冊 19,頁 137,上 25-頁 138,上 23。 

4 此偈依經典開示,並略調整文字: 《長阿含經》卷 1〈第一分初大本經 第 1〉:「諸天大威力,容貌甚端 嚴;亦來啟告我,三佛般泥洹。」(《大正藏》冊 1,頁 1,下 9- 10。)及《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 4:「世 尊!我今雖承如是法音,知如來藏妙覺明心遍十方界,含育如來十方 國土清淨寶嚴妙覺王剎;如來復責多聞無功,不逮修習;我今猶如旅 泊之人,忽蒙天王賜以華屋,雖獲大宅要因門入,唯願如來不捨大 悲,示我在會諸蒙暗者:捐捨小乘、必獲如來無餘涅槃本發心路,令 有學者從何攝伏疇昔攀緣,得陀羅尼、入佛知見。」(《大正藏》 冊 19,頁 122,上 14-21。)

5 〈供施偈〉係變化自釋知禮《金光明最勝懺儀》,灑散法的參考出處 亦同。又,釋遵式的《金光明懺法補助儀》對於供施方法、散擲飲 食,說明得更為詳細,請詳《金光明懺法補助儀》之「第六,稱三寶 及散灑方法」(參見:《大正藏》冊 46,頁 959,下 27。)

6 此處是取「金光明懺儀」的立意與根本精神來供養諸天,並非是行 《金光明經》懺法,因此內容有所調整。《金光明懺法補助儀》: 「〈第六,稱三寶及散灑方法〉(此散灑應通名奉供,則攝三寶諸天; 若直云散灑,則局施諸神,於理不便,略如前說。行者欲稱三寶,當合 掌低頭鞠躬平聲三稱云)南無寶華瑠璃佛,南無金光明經,南無第一 威德成就眾事大功德天(如是三稱已,次虔奉供養、專想面對,後陳 辭句;餘時須除去飲食并淨潔如法,復持散擲等語,但云『香華』至 『同圓種智』而止,便即禮佛)。今我道場敷設供養,然種種燈、燒 種種香、奉種種飲食,淨潔如法,恭持奉供諸佛世尊、大乘經典、 菩薩賢聖一切三寶;又復別具香華飲食,奉獻功德大天、大辯四 王、梵、釋、天龍八部聖眾;復持飲食散擲餘方,施諸神等。唯願 三寶天仙憐愍於我及諸眾生,受此供養,以金光明力及諸佛威神, 於一念間顯現十方一切佛剎,如雲遍滿,如雨溥洽,廣作佛事等熏 眾生,發菩提心同圓種智(此亦應隨意所陳,未必專誦此語;作是語 已,當持飲食至道場外淨處布散四方,先作是言)。我今依教供養大 乘三寶及吉祥大天,持此種種飲食,散灑諸方遍施諸神,願諸神明 威權自在,一念普集各受法食,充足無乏、身力勇銳,守護堅強、 知我所求,願當相與迴此福利普潤含生,果報自然常受勝樂。(作 是呪願竟,即便以食散擲四方,想無量鬼神悉來受食,爾時或誦前呪, 或但云南無室利摩訶提鼻耶,以食盡為度)。」《大正藏》冊 46,頁 959,下 27-頁 960,上 19。

7《禪林象器箋》卷 17:「〈普回向〉:《敕修清規》〈楞嚴會〉云『每日 粥罷(乃至)集眾諷咒畢,楞嚴頭舉〈普回向偈〉,大眾同聲念』。 〈普回向偈〉,《敕修清規》載:《備用》云『〈普回向偈〉,真歇和尚 自製』(止此)。見〈報禱門〉〈楞嚴會〉處。」《大藏經補編》冊 19,頁 538,中 8-12。 《禪林備用清規》卷 3〈藏 楞嚴會〉:「上來現前比丘眾,諷誦楞嚴祕密呪。回向護法眾龍天,土地伽藍諸聖造。三途八難俱離苦,四 恩三有盡霑恩。國界安寧兵革銷,風調雨順民康樂。一眾重修希勝 進,十地頓超無難事。山門鎮靜絕非虞,檀信皈依增福慧。十方三 世一切佛,諸尊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新纂卍續藏》 冊 63,頁 630,中 14-20。

8《雲棲法彙》卷 1:「以此經咒功德,回向三寶龍天,三界嶽瀆靈 聰,守護伽藍真宰*,祈福保安平善,莊嚴有位先亡,普願法界眾 生,共入毘盧性海。」《嘉興藏》冊 32,頁 570,中 27-29。 * 真宰,依《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一義為「天」,以天是 萬物的主宰之故;二義為「真實自然的心」。 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真宰,擷取日期 2021 年 10 月 19 日

9《諸經日誦集要》卷 3:「上來現前清淨眾,諷誦楞嚴諸品咒;回向 三寶眾龍天,守護(伽藍家堂)諸聖造。三塗八難俱離苦,四恩三有 盡霑恩;國界安寧兵革銷,風調雨順民安樂。一眾熏修希勝進,十 地頓超無難事;(三門鎮靜道場光顯)絕非虞,檀信歸依增福慧。」 《嘉興藏》冊 19,頁 171,下 10-15。

10 此處所說邏輯是指因果。以舊〈上來偈讚〉的「迴向三寶」為例,試 析如下:佛是至上,無可再有增上,故以佛為迴向對象並無實義;法是至上,也無可迴向之理,且法是需要實踐的,不是迴向的對象;至 於迴向僧寶則可通,得令僧寶早日圓滿佛果。但若轉圜說「迴向三寶 眾龍天」是指「迴向已歸依三寶的龍天大眾」,則不免牽強。故說原 偈此「迴向」處不盡如理。

11 平實導師,《楞嚴經講記》第八輯,正智出版社(台北市),2011 年 初版三刷,頁 209-222。

12 唐朝實叉難陀譯之八十卷本《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6〈如來現相品 第 2〉:「普賢菩薩所開覺,一切如來同讚喜,已獲諸佛大神通,法界 周流無不遍。一切剎土微塵數,常現身雲悉充滿,普為眾生放大 光,各雨法雨稱其心。」《大正藏》冊 10,頁 30,上 22-25。 唐朝般若譯之四十卷本《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40〈入不思議解脫境界 普賢行願品〉:「若人於此普賢願,讀誦受持及演說,果報唯佛能 證知,決定獲勝菩提道。」《大正藏》冊 10,頁 848,中 4-5。 

13《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 3,《大正藏》冊 19,頁 119,中 12-13。

14《諸經日誦集要》卷 3:「〈清晨普願偈〉:四生九有,同登華藏玄 門;八難三塗,共入毘盧性海。南無娑婆世界,三界大師,四生慈 父,人天教主,千百億化身本師和尚釋迦牟尼佛。朝課(終)」 《嘉興藏》冊 19,頁 172,上 9-14。 

15 三自歸的本身,本來是沒有在早晚課熏習的一定必要性,然而時值末 法,佛弟子及道場常住眾可能不免普遍缺少對佛法僧三寶的證信及信 力,因此隨宜在早晚課中加入三自歸,以幫助大眾增進對佛法僧三寶 的信心及信受。 另,之所以在末法之季的早晚課行此三自歸,亦可回溯至當初學人在 歸依三寶時,大多隨聞口誦唸過,實未發起深心;例如三歸依時,理 應一同發起四宏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 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如是從自己的深心之中誠摯發起誓 願,但在此末法時期無法對學人如此要求,因此在早晚課行三自歸, 也可令學子回熏初心,增益求法成道的信念。

16 元·德煇重編《勅修百丈清規》卷 2:「皇風永扇,帝道遐昌。佛日增輝,法輪常轉。伽藍土地,護法護人。十方檀那,增福增慧。」 《大正藏》冊 48,頁 1121,上 21-22。 明.蓮池祩宏《雲棲法彙》卷 17〈禳災疏代余太守〉:「皇圖永固, 雨順風調,佛日增輝,民康物阜。」《嘉興藏》冊 33,頁 102,上 8-9。

第一句有時也作「皇風永扇」,如元·明本著《幻住庵清規》「結夏 啟建楞嚴會疏」《新纂卍續藏》冊 63,頁 575,中 24。

17《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40,《大正藏》冊 10,頁 848,中 8-9。

 18 清.儀潤編《百丈清規證義記》卷 4:「十月初五日,初祖忌,客堂 預日掛牌,(牌云)明日恭逢逢磨老祖示寂良辰。是晚、明早,課 畢,聞鐘聲,齊詣祖堂禮祖。」《新纂卍續藏》冊 63,頁 403,上 24-中 2。

19 禪寺於前一日晚間藥石之後,鳴鐘集眾,誦〈楞嚴咒〉並迴向,次接誦經,畢,大眾排列禮拜;忌日當天早粥之後,誦〈大悲咒〉並迴 向,鳴鐘集眾上香禮拜,誦〈楞嚴咒〉並迴向。請參閱:元•德煇編 《勅修百丈清規》卷 2〈達磨忌〉(《大正藏》冊 48,頁 1117,下 19。)亦可參閱:元.弌咸編《禪林備用清規》卷 1「洪 達磨祖師 忌」(《新纂卍續藏》冊 63,頁 624,下 2。)

20 導師吩咐:應俟平實轉世後方可行之。故今禮祖之時暫不行之,唯留 字句以示尊師重道之理。

21 為配合法會流程時,可彈性調整為一遍。

22 如上文所說,《心經》經文已圓滿演示要義,無須再額外提示「摩訶 般若波羅蜜多」;然若道場希望維持此稱,梵唄時應恭謹作意:發願 護持此《心經》要旨之甚深種智直到正法滅盡。至於晚課,以護持正 法萬年為職志的道場,若早課維持此稱,則晚課亦可維持。 

引用文章來源:正覺電子報178期目次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