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73.jpg

          第二目 瞋心所

   「瞋」就是忿怒生氣,亦即對於苦受以及一切引生苦受的諸法不能安忍而生憎恚。《成唯識論》卷 6 云:「云何為瞋?於苦苦具,憎恚為性,能障無瞋;不安隱性,惡行所依為業; 謂瞋必令身心熱惱、起諸惡業,不善性故。」 1 意思是說,對於苦以及引生苦的一切法,生起厭惡憤怒的心行,這就是「瞋」心所的體性,能夠障礙「無瞋」善根的發起;心中不能安忍無惱,使得種種惡行依之而起,這就是「瞋」的業用;也就是說,與瞋恚心所相應時必定使得身心煩熱苦惱、造作種種惡業,「瞋」是不善性所攝的緣故。

    瞋恚之心皆由我執而起,由於眾生對我與我所貪愛執著,凡遇一切不順己意之人事物即生苦受,因不能安忍而生起忿恨怨惱等心行,乃至引生種種傷害損惱有情的行為,因此造諸惡業甚而下墮三塗,所以俗話說「火燒功德林」。一切有情都不樂與瞋心重的人相處,而且瞋心容易引生諸多惡業,也會與眾生結下惡緣,尤其是菩薩道行者,若是對眾生 起瞋,往往就會斷送和眾生的法緣,影響非常深遠,所以「瞋 恚」比起「貪欲」的過失更是嚴重,因此經中教誡:「瞋恚之害能破諸善法、壞好名聞,今世後世人不憙見。當知瞋心甚於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瞋恚。」

        《瑜伽師地論》卷 55 云:

    瞋事亦有十種:一、己身,二、所愛有情,三、非所愛有情,四、過去怨親,五、未來怨親,六、現在怨親,七、不可意境,八、嫉妒,九、宿習,十、他見。瞋亦 有十,如其次第,依彼而生。依前六事立九惱事,緣彼 一切瞋,皆名有情瞋,餘名境界瞋;若不忍為先,亦有情瞋,若宿習瞋,若見瞋;如是十瞋略有三種:一、有 情瞋,二、境界瞋,三、見瞋。3 由上引這段論文可知,引起「瞋恚」的事情有十種,包括對於由己身或是由所愛有情、非所愛有情等所引生之種種苦的境界現前時,因不能安忍而生起瞋恚心;若依引生苦受的所緣類別,大略可歸納為「有情瞋、境界瞋、見瞋」等三種。 可見能引生瞋恚的境界和因緣非常多,如果不能好好修學忍辱行,將可能因瞋而造諸惡業,嚴重者不唯今生可能喪失財產、身命,乃至未來世還會有種種不可愛之異熟果報。 

    由上引這段論文可知,引起「瞋恚」的事情有十種,包括對於由己身或是由所愛有情、非所愛有情等所引生之種種苦的境界現前時,因不能安忍而生起瞋恚心;若依引生苦受的所緣類別,大略可歸納為「有情瞋、境界瞋、見瞋」等三種。可見能引生瞋恚的境界和因緣非常多,如果不能好好修學忍辱行,將可能因瞋而造諸惡業,嚴重者不唯今生可能喪失財產、身命,乃至未來世還會有種種不可愛之異熟果報。

   《羅云忍辱經》云:

   「忍之為明,踰於日月。龍象之力,可謂盛猛,比之於忍,萬萬不如一。七寶之燿,凡俗所貴,然其招憂,以致災患;忍之為寶,終始獲安。」 4 意思是說, 如果於逆境現前時,能安忍而不生起瞋恚之心,則其功德超過日月之光明;連最威猛的龍象之力,也不及忍辱功德力的萬分之一。七寶的光耀,是凡俗眾生所寶愛,但卻會招來擔憂和災患;而「安忍」之所以為至寶,就是因為安忍的功德能使人始終都獲得安隱和安樂。

   《十善業道經》開示:

    若離瞋恚,即得八種喜悅心法。何等為八?一、無損惱 心;二、無瞋恚心;三、無諍訟心;四、柔和質直心;五、得聖者慈心;六、常作利益安眾生心;七、身相端嚴,眾共尊敬;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是為八,若 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無礙心,觀者無厭。5

    又如《十善業道經節要》云:

    犯瞋恚不得八種喜悅心法:一、有損惱心;二、有瞋恚 心;三、有諍訟心;四、粗獷謟曲心;五、得凡害心; 六、不作利益安眾生心;七、身相不端嚴,眾共不敬;八、以粗獷故,速生惡趣。

    由此可以了知「離瞋恚」「犯瞋恚」的果報迥然不同,可謂天壤之別,所以有智慧的人當常思犯瞋恚之過患,於一 切時中,慈愍一切有情,不生瞋恚之心,方是自利利他之善行也。而雖然眾生起瞋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根源都是由於我見我執我所執未斷的緣故;若想真正斷除瞋的現行,除了遵循解脫道的修學斷除我見我執及我所執以外,為攝受有情以攝取國土、成就佛菩提道,必須經由修慈憫饒益有情,轉變瞋的心所成為無瞋的善心所。故唯有三乘菩提正法的實證者,能如實勝解而為人宣說解脫道與佛菩提道的正確內涵,也才能教導眾生認知瞋恚的過失以及修除瞋恚的功德,因此,若想確實修學正法斷除我見我執0、永離瞋恚者,唯有跟隨實證佛法的真善知識修學方能成辦。

        第三目 癡(無明)心所

   「癡」又稱為「無明」,也就是對於一切事理不能明白解 了、沒有智慧,因而引生一切的煩惱;所有煩惱的產生,都是因為愚癡、不明事理所致。《成唯識論》卷 6 云:「云何為癡?於諸理事,迷闇為性,能障無癡,一切雜染所依為業; 謂由無明,起疑、邪見、貪等煩惱、隨煩惱業,能招後生雜染法故。」7 意思是說,對於一切法的理與事,迷昧闇鈍而不能明了,這就是「癡」心所的體性;能夠障礙「無癡」善根的發起,為一切雜染法的所依就是「癡」的業用;這是說由於無明,因而引起「疑」、「邪見」、「貪」等根本煩惱以及種種隨煩惱而造諸業行,能感招後世的雜染諸法的緣故。

   「無明」分為兩種:「一念無明」以及「無始無明」。 所謂「一念無明」是說,眾生無始劫以來都不知道五蘊「無常、苦、空、無我」的本質,執取五蘊的一分乃至全部為真實我,對我與我所貪愛執著不捨,因而造作種種引生後有的業行,導致隨業輪轉三界六道而不斷生死。「一念無明」函蓋四種住地煩惱—見一處住地、欲愛住地、色愛住地、有愛住地;「住地」是指妄心七轉識所住的境界。

   「見一處住地」主要內容為「三縛結」,也就是身見、疑見、戒禁取見。身見是說眾生無始來都認取虛妄的五陰為自我;只要斷除了執五陰為我的身見,疑見、戒禁取見隨之即斷。這是三乘見道就可斷除的煩惱,但是三乘所斷有同有異,大乘菩提所斷「見一處住地」煩惱的內容,除了含攝二乘之所斷,還有二乘聖人所不能了知的部分,因此說所斷有共與不共。

  「欲愛住地」就是欲界愛,眾生因為對欲界中的五陰及所受用的五塵有所貪愛,導致不斷流轉於欲界中不能出離;除了往世證悟後發願要繼續受生於人間的菩薩以外,其餘眾生都是因為欲界愛而隨業流轉於欲界中(欲界天、人間及三惡道皆為欲界所攝),欲界愛住地是繫縛眾生輪轉生死的最大繩索,非常粗重明顯。被欲界愛住地這個粗大繩索繫縛最嚴重的,就是密宗喇嘛教諸師;他們所貪著樂空雙運境界中的身覺境界及覺知心自我,即是強烈貪著五欲的覺知心,永遠無法遠離覺知心相應的境界,因此永遠被欲界繫縛,這就是最粗重之欲愛住地的代表。

   「色愛住地」就是色界愛,色愛就是執著色界天的色身及塵境不肯捨離。四禪是色界頂,再過去就是四空天的境界而沒有色身及器世間了;可是色界天人認為沒有色身是不可忍受的事,是他們不能接受的,所以他們必須保有色身,因為想要繼續保有色界身,就無法往四空定前進。因此,對色界有所貪愛,那就叫作色愛住地。 

   「有愛住地」就是無色界愛住地。如果有人認為色身是個累贅,雖然四禪天的色身很輕靈,但它終究是生滅法,無常、不可久住,那他就願意捨棄色身,經由修證四空定而在捨壽後往生四空天。四空天中沒有外器世界也沒有色身,只是一種純粹精神的狀態;四空天人是依憑定力而使意識覺知心安住於四空天的定境中,這四空定中的意識心就是「無色界有」 所攝。也就是說,在無色界中仍有三界法所攝的意識與意根繼續存在著;因為意根、意識、無色界定的境界,都是三界 有所攝,因此,貪愛無色界中的意根自己、意識自己以及所 取無色界定的法塵境界,就稱為有愛住地。

    四種住地煩惱的「見一處住地」即是見惑,其餘三個住地煩惱則屬於思惑;這四種住地煩惱能引生三界世間法上的種種煩惱,稱為「起煩惱」;起煩惱有生起、有斷滅,「起煩惱」生起之後,是在每一剎那都和覺知心相應的,直到引生「起煩惱」的問題解決,這個「起煩惱」才會滅除;四種住地煩惱則是沒有間斷的,無始劫來恆與眾生心剎那剎那不斷相應,乃 至在六識不現前時仍有意根在剎那剎那不斷相應,這就是《勝鬘經》所說「起者,剎那心剎那相應」8 的道理。

   「無始無明」則是指眾生不知道或者不具足了知法界實相,包括不明白五法、三自性、七種性自性、七種第一義, 不明白阿賴耶識所含藏一切種子的智慧,總稱為「無始無 明」。這種眾生對法界實相不能了知的無明,也是無始以來就 一直存在的,但眾生覺知心從來不與它相應,所以說「心不相應無始無明住地」。乃至二乘聖人也從來不曾相應於無始無明,只有當迴心大乘而開始想要探究法界實相時,才初始與一分無始無明相應;直至真見道親證如來藏而轉依不退時,才初分打破無始無明。由無始無明住地所含攝的煩惱,稱為 「上煩惱」;但是菩薩即使證悟法界實相了,也仍然無法與「上 煩惱」相應,得要悟後起心動念開始探究如何成佛時,才會與上煩惱相應。而無始無明住地中的上煩惱,是無量無邊的,所以稱為「塵沙惑」;這些塵沙惑的斷除,須經由將近三大無量數劫的修行,藉由善知識的教導以及悟後歷緣對境不斷觀修,一直要修到二種生死永盡無餘而成滿究竟佛果時才全部斷盡,並非悟後就自己有智慧、有能力可以斷除的,可見無始無明住地的深邃與廣大。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無明住地力,於有愛 數四住地,其力最勝;恒沙等數上煩惱依,亦令四種煩惱久住,阿羅漢、辟支佛智所不能斷,唯如來菩提智之所能斷;如是,世尊!無明住地最為大力。」意思是說,無始無明住地的力量,相對於有愛數四住地來說,無始無明住地的力量是最為強盛的;它既是恆河沙數上煩惱的所依,也使得一念無明四住地煩惱得以久住;而四種住地所含攝之起煩惱的數目及內涵,比起無始無明住地中無量無邊的上煩惱,是微不足道的,所以,要斷盡四住地的現行而取證阿羅漢果,利根的人一生就可以完成,遲鈍而極為精進的人歷經四生可以完成,乃至最懈怠的人,歷經七次人天往返也可以完成阿羅漢果的修證、斷盡分段生死,但是無始無明住地上煩惱的斷除,不論你如何利根,都得要將近三大無量數劫才能斷盡;因此,這四住地煩惱的力量是無法與無始無明住地的力量相提並論的。就更深一層而言,四住地煩惱也是無始無明住地所含攝,而二乘阿羅漢、辟支佛的四住地煩惱已全部斷 盡,卻仍然不與無始無明住地相應,何況能斷;無始無明住地唯有佛菩提的智慧方能斷除,因此說「無明住地最為大力」。(待續) 

1《大正藏》冊 31,頁 31,中 20-23。

2《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大正藏》冊 12,頁 1111,中 15-18。

3《大正藏》冊 30,頁 603,中 16-23。

4《大正藏》冊 14,頁 770,上 2-5。

5《大正藏》冊 15,頁 158,中 27-下 4。

6《萬續藏》冊 39,頁 261,中 7-10。 

7《大正藏》冊 31,頁 31,中 23-26。 

引用文章來源:正覺電子報174期目次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