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97-1.JPG

                 (連載八)

第二目《地藏經》以大悲心布施貧窮,福德等同供佛

    前面提過,當我們把修行或布施的功德迴向成佛時,可以讓我們所得的果報廣大無邊。《地藏經》也是這麼說的:我們把布施功德迴向給法界一切眾生,這樣的福德、功德果報是無量無邊的。

    我們學佛的人都知道,供養佛陀的功德無量無邊,因為布施給修行越好的人果報也越殊勝!例如,布施給畜生未來世可得百倍的果報,布施給破戒人可得千倍果報,而布施給解脫的聖者則可得無量倍果報,乃至布施供養佛陀更是功德無量無邊。但 佛在《優婆塞戒經》及《地藏經》中也說,如果具備大慈悲心來作布施,那麼就算布施給畜生,或是窮困的人,也跟恭敬供養諸佛一樣有無量無邊的功德!1《地藏經》中甚至提到這樣具大慈悲心布施給窮人,可獲得如同供養一百條恆河沙數諸佛那麼多的功德!

    《地藏菩薩本願經》卷 2〈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第10〉: 佛告地藏菩薩:「南閻浮提,有諸國王、宰輔大臣、大長者、大剎利、大婆羅門等,若遇最下貧窮,乃至癃殘瘖瘂,聾癡無目,如是種種不完具者。是大國王等,欲布施時,若能具大慈悲,下心含笑,親手遍布施,或使人施,軟言慰喻。是國王等,所獲福利,如布施百恒河沙佛功德之利。何以故?緣是國王等,於是最貧賤輩,及不完具者,發大慈心,是故福利,有如此報:百千生中,常得七寶具足,何況衣食受用?」

    佛告訴 地藏王菩薩說:「在南閻浮提世界中,有各國國王、宰輔大臣、大長者、大剎利、大婆羅門等,倘若碰到那些最下等、最貧窮的人,甚至是身上長瘤、駝背、手腳殘缺、五官不正;耳朵又聾、眼睛又瞎;神經錯亂、癡傻呆蔫;嗓子沙啞、啞巴或講話結巴等殘疾人士,這些國王、長者等人想要布施時,倘若能抱著大慈悲心,以謙卑調柔、平易近人的態度,含笑安慰,一個一個親手布施,或讓手下的人去作布施,那麼這些國王、長者等人所獲得的福報利益,就相當於是供養一百倍恆河裡所有的沙子數目那麼多佛一樣的功德利益。為什麼呢?因為這些國王等,對於那些最貧賤、以及色身殘疾不全的人們,能發起大慈悲心來,所以就可以獲得這麼大的福德果報。在未來無量的轉世過程中,常常可以得到充足的七寶,更何況是衣服飲食等的受用呢?」

    接著 佛陀又繼續開示說:「另外,地藏!倘若在未來世,有那些國王、大臣、長者、剎利及婆羅門等,見到佛的塔、寺,或者見到佛的形像,甚至是菩薩像、聲聞羅漢像、辟支佛像等等,能親自經營辦理,供養布施。那麼這些國王等人,可以在三大劫的長時間裡獲得帝釋之身,享受殊勝微妙的快樂。倘若進一步能把這功德迴向法界一切眾生的話,這些國王等人,在十劫中可以經常獲得大梵天王之身,受用大梵天王之福報。 

    再者,地藏!倘若在未來世,有那些國王、大臣、長者、剎利及婆羅門等,遇到供奉已經示現涅槃的過去諸佛之塔廟,或是遇到那些過去佛的經典、佛像,遭受毀壞、破損、斷落等情形,能夠發心去修補。這些國王等人,或是親自操辦,或是勸人操辦,乃至勸導成百上千人一起共襄盛舉布施結緣,那麼這些國王等,在後世的百千生中常常可以作轉輪聖王;而那些與他共同布施結緣的人,在後世的百千生中,也常常可以作小國的國王。如果還能在佛的塔廟前,發迴向無上正等正覺之心祈願成佛,那麼這些國王及共同布施的人,最終一定都能成就佛道。為什麼呢?因為這樣的果報功德是極大的,大到無量無邊呀!其次,地藏!倘若在未來世,有那些國王、大臣、長者、剎利及婆羅門等,見到那些年老的、生病的以及產婦,若能在一念間發起大慈悲心,布施醫藥、飲食、坐臥之具等等,使他們能夠得到安樂。這樣的福德利益是最不再者,地藏!倘若在未來世,有那些國王、大臣、長者、剎利及婆羅門等,遇到供奉已經示現涅槃的過去諸佛之塔廟,或是遇到那些過去佛的經典、佛像,遭受毀壞、破損、斷落等情形,能夠發心去修補。這些國王等人,或是親自操辦,或是勸人操辦,乃至勸導成百上千人一起共襄盛舉布施結緣,那麼這些國王等,在後世的百千生中常常可以作轉輪聖王;而那些與他共同布施結緣的人,在後世的百千生中,也常常可以作小國的國王。如果還能在佛的塔廟前,發迴向無上正等正覺之心祈願成佛,那麼這些國王及共同布施的人,最終一定都能成就佛道。為什麼呢?因為這樣的果報功 德是極大的,大到無量無邊呀!

    其次,地藏!倘若在未來世,有那些國王、大臣、長者、剎利及婆羅門等,見到那些年老的、生病的以及產婦,若能在一念間發起大慈悲心,布施醫藥、飲食、坐臥之具等等,使他們能夠得到安樂。這樣的福德利益是最不可思議的:在一百大劫之中,常常可以成為淨居天天主;在二百大劫之中,常常可以成為欲界六天的天主;修學佛道最終必定能夠成佛,永不墮入惡道之中,甚至在後世的百千生中,都不會可思議的:在一百大劫之中,常常可以成為淨居天天主;在二百大劫之中,常常可以成為欲界六天的天主;修學佛道最終必定能夠成佛,永不墮入惡道之中,甚至在後世的百千生中,都不會聽到眾生受苦的音聲。 

    還有,地藏!倘若在未來世中,有許多國王及婆羅門等,能夠作以上種種的布施,所獲得的福德真是無量無邊;若能更進一步把這些功德迴向給法界一切眾生,不論功德或多或少,最終必定能夠成佛,更別說帝釋、大梵天王或轉輪聖王等等的福報了。因此,地藏啊!應當廣泛地向一切眾生宣揚這其中的道理,廣泛地勸導一切眾生學習這樣的菩薩行誼才對啊!

    此外,地藏!在未來世中,倘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在佛法中種很少的善根,即使如同汗毛、灰沙那麼一點點,他們所受的福報也都大得沒法比喻了。另外,地藏!在未來世中,倘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見到佛的形像、菩薩的形像、辟支佛的形像、甚至轉輪王的形像,能夠去布施、供養,就可以獲得無量的福德,常常可以生在人間或天上享受最微妙的安樂。如果把這些功德迴向給法界一切眾生的話,那這個人的福德利益也就多到無法比喻了。 

    或者,地藏!在未來世中,倘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見到大乘經典,或是聽到、看到一首偈甚至只是一句偈,能發尊重心、殷切心、讚歎、恭敬、布施、供養,這樣的人可獲得極大的果報,大到無量無邊。若能把這些功德迴向法界一切眾生,那他所得的功德也就無法用比喻能說清楚了。

    再說,地藏!在未來世中,倘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到佛的塔寺、大乘經典,若是新的就去布施、供養、瞻仰、禮拜、讚歎,恭敬合掌作禮;若是老舊的或是已經損壞的,發心去修補、抄寫、印刷、裝訂,或是獨自一個人發心,或是勸許多人共同發心,像這樣跟著布施的人,在三十生中,常常可以當小國王。那位領頭發心的人,則常常可以當轉輪聖王,還以種種善法、善政去教導、教化這些小國王。 

    乃至,地藏!在未來世中,倘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在佛法中所種的善根:或是布施供養,或是修補塔寺,或是裝理經典,少到哪怕只是一根汗毛、一點灰塵、一粒沙子或一滴水,像那麼一丁點兒的善事,只要能迴向法界一切眾生,那麼這人的功德,在百千生中都會受用人天最美妙的快樂。倘若只是迴向給自己的親人或自身,那所得的福德果報,就只是三生受快樂,若是迴向法界一切眾生,那功德可以成千上萬地翻倍,真叫作『捨一得萬』啊!所以,地藏!布施所可獲得的功德,因與果之間的關係,就像如上所說的那樣。」2

第三目 菩薩的布施與愛語

    這一節我們談大福從心生,說布施時要發大慈悲心,以及要將布施的功德迴向自己早日成佛,同時也要迴向給一切眾生能夠早日成佛。舉出這些經論的目的,主要就是在說菩薩成佛就是要攝受眾生,希望眾生也能走向佛道。菩薩道有四攝法,除了布施之外還要愛語、利行和跟眾生同事。平實導師在《優婆塞戒經講記》第二輯第 229--230 頁中開示:

     四攝法是依佛世時天竺的狀況來說。四攝就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菩薩要利益眾生,首先是布施:法布施、財布施、無畏布施。所以我們出來弘法,是法施;從來不收人家錢財納為己有,我們並且出錢贊助來買講堂,是財施;使人了知無餘涅槃中的實相,捨壽面對生死時無所畏懼,就是無畏布施。四攝的第二法是為眾生說法時要和顏悅色,不要老是板著臉孔看不起人;而且說話要柔軟,要慈愛,這就是愛語。然後,當眾生正在為佛教做事時,我們不可置身其外,要與眾生共行,這就是同事。所做的事情都是利益眾生的行為,並且又與眾生共同為佛教正法的永續流傳而做事,對眾生有利,叫作利行。利行等事都不是為了利益自己,而是利益現在的佛教,也利益未來世所有的佛門學人;但是做這些事情時不必單獨由自己做,可以與眾生共事一起來做,所以利行之事也可以同事。以這四種方法來攝受眾生,就是四攝法。

    平實導師常常教導我們,在面對眾生時都要愛語,而四攝法中最重要的就是愛語,因為愛語會是其餘三者能否順利成就的助伴。《瑜伽師地論》卷 46〈菩薩功德品 第18〉中說:「愛語攝事,於諸攝事最為殊勝。」

    平實導師在《優婆塞戒經講記》第二輯第 154 頁開示說:

    菩薩不要學中國古時「齊人不食嗟來之食」的富者行為。古時飢荒時,總是有人開粥廠,施粥救濟逃荒者;有個富翁看見一個從齊國逃難來的人,這位富翁覺得自己有錢布施,心裡洋洋得意的施粥施飯,他看到那個齊人時就吆喝說:「嗟!來吃!」口氣很不好、很自大,瞧不起那個齊人,齊人覺得受辱,就不願吃,不多時就餓死在那兒。後來這位富翁很反悔,有人就寫了一篇文章敘述這件「齊人不食嗟來之食」的真實故事。我們行菩薩行的人,對這件故事可得嚴肅的看待,一定要如法的擁護眾生,千萬不可生起輕視之心。 

    平實導師教導我們,跟眾生面對面交談時,或在網路上跟別人對話作佛法布施時,都要把握四攝法中的「愛語」,隨時注意自己的口氣要好,要委婉、柔軟、親切。如此,可以跟眾生廣結善緣,而且這也是可以迅速攝受佛土又不必多花本錢的好方法。

第四目 菩薩的布施:攝受眾生、成就佛道

    布施修福除了可以當作往生人道或生天的資糧外 3 ,還可以是出生二乘解脫智慧,乃至是菩薩般若智慧出生的資糧。《大智度論》卷 12〈序品〉:

    若人布施,心不染著,厭患世間,求涅槃樂,是為阿羅漢、辟支佛布施;若人布施為佛道,為眾生故,是為菩薩布施。如是等種種布施中分別知,是為布施生般若波羅蜜。

    也就是說,如果有人布施,心不貪著,厭惡這個世間,希望出離而求取涅槃解脫之樂,這樣的布施會成為阿羅漢或辟支佛果的資糧。而如果有人布施是為了成就佛道,是為了眾生的緣故,那這樣的布施就是菩薩的布施;所以說,布施也是菩薩成就佛道的資糧。《大智度論》卷 12〈序品 第 1〉又說:

    復次,菩薩布施時,思惟三事實相,如上說。如是能知,是為布施生般若波羅蜜。

    復次,一切智慧功德因緣,皆由布施。如千佛始發意時,種種財物布施諸佛,或以華香、或以衣服、或以楊枝布施而以發意。如是等種種布施,是為菩薩布施生般若波羅蜜。

    意思是說,菩薩布施時,是從實相智慧中來觀察思惟三輪體空,這樣就是布施生起般若波羅蜜。因為一切智慧功德的因緣,都是由布施而來的。就像千佛過去無量劫前開始發心學佛時,也都是用種種財物布施諸佛,或用各種花、香、衣服等等布施眾生來累積福德。所以,菩薩在智慧上的實證,也是要從布施、攝受眾生、累積福德為基礎,有了福德作為基礎,才能支撐起佛道實證智慧的高樓。平實導師在《優婆塞戒經講記》第二輯第 188-191 頁中開示:

     菩薩種姓的學佛人,一定是在具足二乘所證純無漏無為法以外,還要加修一切的無漏有為法;當一切無漏的有為法圓滿具足了,才能成就一切種智、四智圓明,否則必定無法成就一切種智,當然不可能成佛。因此菩薩要無量世在無漏的有為法上進修,否則一切種智具足親證的因緣就無法出現,一切種智當然就不能具足圓滿。除此之外,久學菩薩出現在人間,一定不會當窮鬼;有的人窮到鬼都怕,這種福德不具足的人,不可能當菩薩的;如果這一世當了菩薩,那一定是新學菩薩。久學菩薩一定會示現富裕之相:生活無虞,不必受人供養。這就是菩薩行施而得的可愛異熟果報。看看經中所講的大菩薩們,哪一位大菩薩是需要人家供養呢?…… 他根本不需要,他可以種種所需布施給一切眾生。西方的 大勢至菩薩,那是多麼莊嚴,每踩一步都是無比的莊嚴;你們看看《觀經》怎樣的描寫,就知道那是很大的福德才能夠成就的。大家也可以看看文殊、普賢、維摩、地藏,這些菩薩哪一位是需要人家供養的?都沒有!甚至維摩居士妻妾成群,有才華的兒子很多,他又是巨富長者,這不都是有為法嗎?是的!菩薩生生世世布施(財施與法施),利益無量眾生,請問他們生生 世世感得的福報會很小嗎?當然不會!這是什麼原理呢?後面經文中 佛會詳細的開示。 

    不說別的,光說一個餓字;有時看見一條餓狗,我們買個肉包子布施給牠;不曉得現在肉包子一個要幾塊錢,如果以十塊錢計算,佛說可以得到來世百倍之報,那麼布施的菩薩在來世可以得多少世間福,你們自己算算看。做這個生意最好賺了!哪裡還有比這個生意的利潤更好的?一般的大企業,譬如統一企業好了,如果每年的歲後盈餘有百分之八或百分之十,他們就很歡喜了!但是你布施給不能回報的無福眾生,來世還得百倍之報,有什麼生意比這個更好做?而且還可以帶到未來世去,這一世的錢財都還帶不去呢!你想,菩薩生生世世 布施下來,他應該是生生世世都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不愁行,什麼都有。所以有的菩薩說:「我這一生乾脆賺到這裡就好,剩下的福報留到下輩子再用。」這一輩子仍然繼續在布施,累積來世更多的福德,作為成佛的道糧。菩薩就是這樣子做啊!一直累積!累積到後 來無量的福德滿足了,三十二相便成就了!這時終於可以成佛了。

    因此,菩薩布施,目的在於未來世的可愛異熟果報,可以無所遮障的繼續順利學佛。這種可愛的異熟果報有兩種:一是正報,生而為人,而且生在有福報的地方,不要生到窮鬼所住的地方。二是依報,自身富有資財,不必受人供養。這就是菩薩的世世可愛異熟果,凡是久學菩薩都有這種異熟果。如果不具備這種可愛的異熟果,就不能稱為久學菩薩,因為他沒有生生世世努力布施,導致世間法上的福報不具足。那麼可愛異熟果若沒有圓滿具足,三十二大人相當然不可能圓滿,也就不能成佛,因為福德仍然欠缺的緣故,所以不要一味的排斥有為法。

    有為法既然分為無漏的有為法和有漏的有為法二種,諸位對此就應要有所理解,不能夠一直要去追求純無漏無為的法,而去排斥無漏的有為法;如若不然,菩薩道一定不可能成就,佛道更無法成就。這就是說,在無漏有為法上來為大眾宣說,說十方諸佛一定都是福德滿足、慧學滿足,才能成佛,如果其中的一種有絲毫的欠缺,就無法成佛。以上是講世間相上的無漏有為法,可是還有一切種智中的無漏有為法,那就是如來藏本身的無漏有為法,這種有為法是純無漏性的,因為都不與貪瞋癡相應。不過這部分你得要破參了,才會知道少分,我們這裡不可以明講。至於多分的了知,得要等到入地時;全部的了知,則是佛地的事。

    所以布施對菩薩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而我們布施或供養三寶時,也要勸導眾生一起來作,譬如《優婆塞戒經》卷 5〈雜品 第 19〉中云:【善男子!若人多財,無量歲中供養三寶,雖得無量福德果報,不如勸人共和合作。】

    平實導師在《優婆塞戒經講記》第六輯第 158 頁中也開示:

    「如果有人錢財很多,他在很多年中不斷的供養三寶,都是自己在做;雖然未來世可以得到無量的福德果報,但是自己做不如勸別人共同和合來做。」所以修集福德不必全部自己一個人做成,能分一部分給別人共同來做最好;而自己節省下來的部分,另外再尋找別的植福因緣,再找別人一起做;這樣做的人,未來世不但很有福德,而且還會有非常多、非常多的世間法及佛法上的眷屬,未來世做事時絕對不會是孤單一個人,所以親眷、法眷都很多,所以佛說「不如勸人共和合作」。 

    因此我們除了自己布施以外,也要勸導眾生一起來布施,讓大家都可以成為有大慈悲心的菩薩!

第五目 智者的五種布施方法

    布施還有許多要注意的方便善巧,可以讓果報更加殊勝。《優婆塞戒經》卷 4〈雜品 第 19〉:

    善男子!有智之人施有五種:一者至心施、二者自手施、三者信心施、四者時節施、五者如法求物施。善男子!至心施者,得何等果?若至心施者,是人則得多饒財寶金銀、琉璃、車渠、瑪瑙、真珠、珊瑚、象馬、牛羊、田宅、奴婢、多饒眷屬,至心施者得如是果。自手施者得何等果?自手施已,所得果報如上所說;得已能用,自手施者得如是報。信心施者得何等果?信心施已,所得果報如上所說;得已能用,常為父母兄弟宗親一切眾生之所愛念;信心施者得如是報。時節施者,得何等果?時節施者所得果報如上所說;所須之物隨時而得,時節施者,兼如是果。如法財施得何等果?如法財施所得果報如先所說;得是財已,王賊水火所不能侵。若好色施,以是因緣是人獲得微妙上色;若以香施,是人因是名稱遠聞;若以味施,是人因是眾樂見聞,既見聞已,生愛重心;若好觸施,是人因是得上妙觸。受者受已,則能獲得壽命色力安樂辯才。

    佛陀在這段經文中提到,有智慧的人都能具足這五種方法來行布施,因為這五種方法可以讓我們的果報更加殊勝。

    第一、要至心施。也就是我們要以至誠心來布施,如果心不甘情不願的,那果報就無法殊勝;若能以至誠心布施,那果報就會很大。

    第二、要親手施。布施不要透過別人;透過別人布施,那將來這個福報的實現也要經由他人之手,無法隨意自在地使用;譬如有的人很有錢,可是沒辦法隨意使用,必須經過第三者例如父母或另一半同意,他才可以使用。這就是過去世沒有自手施的緣故。因此我們如果是大老闆或高位者,布施時最好不是命令屬下去作,應該要自己至誠地親手布施給他人,並且配合愛語,這樣對方也會感受到我們的誠意,那我們未來的福報就會很好!接受我們恩惠的人也會因我們的謙恭有禮,而種下樂於親近我們,接受我們教化的種子。

     第三、要信心施。也就是對布施的因果要具足信心,這樣未來的果報才會好,父母、兄弟和宗親及一切眾生也都會愛念我們,不會生起忌妒或嫌棄之心,這就是信心施的果報。

    第四、是時節施。也就是要及時布施,像及時雨那樣使受施者獲得及時的救助。及時施未來世的果報,就是當我們需要財物時就即時可以得到,因為我們過去就是這樣及時地幫助了眾生,果報自然也會是如此。

    第五、要如法財施。也就是我們布施的財物必須是合法取得的,不是像有的人劫富濟貧那樣。如法的布施,可以讓我們未來世的財物,不會被國王、盜賊、大水、大火等所侵奪損害;譬如有的人賺了很多錢,可是卻要繳很多不合理的稅,被國王大量徵收;或者不幸被盜賊搶走、偷走,或是遇到水災、火災而失去了財物,這就是過去生布施的財物不是以合法手段取得的果報。

    接著,佛陀又說:如果是以好的食物、好的物品來作布施,未來世就會得到好的色身或是好的財物。如果以香布施,未來世可以得到的果報就是好的名稱,善名遠播。如果是以好的味覺,譬如好吃的食物來作布施,未來世大家看見他都會喜歡他,聽到他的名字時也都會喜歡他,會生起愛重之心。如果用好的觸覺來布施,例如好的衣服、棉被……等,那未來世也會獲得上妙的觸覺享受,穿的、睡的、用的都是觸感很好的物品。總而言之,施主讓接受布施的眾生,獲得壽命的增長、或身體得到力氣、或身心得到安樂、或得到辯才,那麼施主未來世也會得到相同而且更加殊勝的果報。以上 佛陀所說布施時的五個重點:至心施、親手施、信施因果、時節施、如法財施,也是佛弟子們應該努力實踐的,不僅可以讓我們未來世的福報更好,也可以迅速增益我們未來世行菩薩道時實證菩提的資糧。4 (待續)

1 《優婆塞戒經》卷 5〈雜品之餘〉第 19 之餘:「若能至心生大憐愍、施於畜生,專心恭敬施於諸佛,其福正等,無有差別。」(《大正藏》冊 24,頁 1058,下 10-12) 

2 《地藏菩薩本願經》卷 2〈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第 10〉: 復次,地藏!若未來世,有諸國王,至婆羅門等,遇佛塔寺,或佛形像,乃至菩薩、聲聞、辟支佛像,躬自營辦,供養布施。是國王等,當得三劫為帝釋身,受勝妙樂。若能以此布施福利迴向法界,是大國王等,於十劫中,常為大梵天王。 復次,地藏!若未來世,有諸國王,至婆羅門等,遇先佛塔廟,或至經像,毀壞破落,乃能發心修補。是國王等,或自營辦,或勸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結緣,是國王等,百千生中,常為轉輪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為小國王身。更能於塔廟前,發迴向心,如是國王,乃及諸人,盡成佛道,以此果報,無量無邊。復次,地藏!未來世中,有諸國王及婆羅門等,見諸老病及生產婦女,若一念間具大慈心,布施醫藥、飲食、臥具,使令安樂。如是福利最不思議:一百劫中,常為淨居天主;二百劫中,常為六欲天主;畢竟成佛,永不墮惡道,乃至百千生中,耳不聞苦聲。復次,地藏!若未來世中,有諸國王及婆羅門等,能作如是布施,獲福無量;更能迴向,不問多少。畢竟成佛,何況釋梵轉輪之報。是故,地藏!普勸眾生,當如是學。復次,地藏!未來世中,若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種少善根,毛髮沙塵等許,所受福利不可為喻。復次,地藏!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形像、菩薩形像、辟支佛形像、轉輪王形像,布施供養,得無量福,常在人天受勝妙樂。若能迴向法界,是人福利不可為喻。復次,地藏!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大乘經典,或聽聞一偈一句,發殷重心、讚歎恭敬、布施供養,是人獲大果報,無量無邊。若能迴向法界,其福不可為喻。復次,地藏!若未來世中,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塔寺、大乘經典,新者布施供養,瞻禮讚歎,恭敬合掌;若遇故者或毀壞者,修補營理,或獨發心,或勸多人同共發心,如是等輩,三十生中,常為諸小國王。檀越之人,常為輪王,還以善法教化諸小國王。復次,地藏!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所種善根:或布施供養,或修補塔寺,或裝理經典,乃至一毛一塵,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迴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樂。如但迴 向自家眷屬,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樂,捨一得萬報。是故,地藏!布施因緣其事如是。(《大正藏》冊 13,頁 786,中 28- 頁 787,上 14)

3 《大智度論》卷 12〈序品 第 1〉:「若人布施修作福德,不好有為作業生活,則得生四天王處;若人布施,加以供養父母,及諸伯叔兄弟姊妹,無瞋無恨,不好諍訟,又不喜見諍訟之人,得生忉利天上、焰摩、兜術、化自在、他化自在。如是種種分別布施,是為菩薩布施生般若。」(《大正藏》冊 25,頁 153,上 8-14)

4 學人欲知此段經文的真義,可詳細閱讀 平實導師所著的《優婆塞戒經講記》第五輯。(正智出版社,2010 年 10 月初版三刷)

引用文章來源:正覺電子報103期目次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