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分半座與迦葉共坐因緣 1
昔天帝釋與第七梵天親善,時梵天下至忉利天上共戲,釋 愁不樂,梵天問釋:「何以不樂?」
釋曰:「卿見我天上人轉希不?下方人無復作善者,皆 入惡道中,無復生上者;天人下生人間轉復不還,我故愁 耳!」
梵天語釋:「卿便死,化作一師子,極令威勢;我當化 作婆羅門,共下到閻浮提,教授天下使為善,為善死皆生天。」
便各隨所化下到一國,師子在城門中言:「我欲得人噉。」 國人見之無不惶怖,叩頭求哀,終不肯去。
化婆羅門語國人言:「此師子惡,與罪人應死者三十人自 當去也。
王便出獄囚應死者三十人與師子,師子得人驅著前去到深 山中,未噉之頃,化天語諸人:「卿等能持五戒、念十善道、 身口意相應者,此師子便不噉人。」
諸人言:「我等當死,此何足言,能持耳。」便從化人受 戒,師子便不噉。
師子言:「置令去,雖爾,我知汝心,若不持佛五戒者, 我故當噉汝。」
爾三十人還國,國人見,皆驚問曰:「卿那得還耶?」
答曰:「有一人教我等受佛五戒,師子便不復噉我,故 我得來歸耳。」
師子復住城門中,國人大惶怖,皆從三十人受五戒。師子 便去,復到一國;如是周遍八萬諸國,皆使為善,死者生天, 天上更大樂豐盛饒人。
菩薩方便度人如是,自到作佛。佛語阿難:「釋天化師子 者,我身是也;梵天化作婆羅門者,今迦葉是也。爾時助我 化度天下人,使我得佛;我故與並坐,報爾時恩。」
語譯:
在過去世的天帝釋與第七梵天,彼此非常親善地往來,那 時梵天下至忉利天與帝釋共遊戲,然而帝釋卻是憂愁不樂,梵 天就問帝釋說:「您是因為什麼緣故而不快樂呢?」
帝釋回答說:「您是否有看見我忉利天上的天人漸漸轉 為稀少呢?而在下方的人間卻沒有再作善業的人,許多人死 後都墮入三惡道之中,無有再往生我忉利上者;我這裡的天 人在下生人間之後轉而不再還生當天人,我是因為這個緣故 而憂愁啊!」
梵天聽完之後就告訴帝釋說:「您就趕快捨壽,生到人間 變化成為一頭獅子,並且呈現非常有威勢的樣子;我則隨即死亡而去人間,變化成為一名婆羅門;我們倆共同下生到閻 浮提人間,來教授天下的人們而使他們能夠行善,這些造作 善行者死後都將生到天上來。」
帝釋及梵天便各自隨其所說而死亡,帝釋下生到人間的一 國變化為獅子,這大獅子就在城門中說:「我想要獲得人來 吃。」這一國的人民看見獅子,沒有不驚惶恐怖,就算大家都 叩頭求哀,獅子卻始終不肯離去。
梵天變化的婆羅門卻告訴國人說:「這頭獅子乃是非常兇 惡的,如果能夠給與那些犯罪而應死的人共三十人,這頭獅 子自然就會離去了。」
國王便交出獄中囚禁的應死者共三十人給與獅子,獅子得 到三十人以後,就驅趕著他們前去深山之中,那三十人在尚未 被獅子吃掉的時候,帝釋就變化為天人來告訴這些犯罪之人 說:「您們如果能夠受持五戒、憶念十善業道,這樣身口意 都願意相應而行者,這頭獅子便不會吃你們了。」
這些人就說:「我們馬上就要死了,連命都快要失去了, 何況只是要我們持五戒呢?這件持五戒的事真的不算什麼 難事,我們當然都能夠受持。」因此便跟從變化天人而受五 戒,獅子也因而不吃他們了。
獅子便說:「我放了你們馬上離去!雖然是這樣,然而 我是知道你們心中所想的,如果回去以後不能夠受持佛的五 戒,我還是會去吃了你們!」
這三十個人還回國中,國人看見時全都驚訝地問:「您們怎麼能夠回來呢?」
這些人回答說:「有一個人教導我們受持佛的五戒,獅子 便不再吃我們了,因此之故,我們才得以回來這裡。」
獅子不久又再度住於城門之中,說要吃人;全國人民都有 著極大的驚惶與恐怖,因此全部都跟從這三十人受持五戒。獅 子便又去到另外一個國度要求眾人持戒行善,就這樣次第周遍 八萬諸國,全部使人民為善,這些人死後都往生天上,在天上 得到更大的快樂,生活豐盛,饒益人天。
菩薩運用種種方便善巧來度化人們行如是善行,自己也因 此而漸漸得以究竟成佛。佛告訴阿難:「那時帝釋天變化為獅 子者,就是我釋迦牟尼佛的過去身;那時的梵天變化作為婆 羅門者,就是如今的迦葉尊者。那時迦葉尊者幫助我來化度 天下人,使我得以成就佛道;我因此之故給與並坐,回報尊 者那時的恩德。」
注1 《眾經撰雜譬喻》卷 2(四三)(CBETA, T04, no. 208, p. 542, b13-c12)
引用文章來源:正覺電子報74期目次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