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所修福 --貝都因--

維摩詰所說不可思議解  

《維摩詰所說不可思議解脫經》〈文殊師利問疾品〉:【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應云何慰喻有疾菩薩?」維摩詰言:「說身無常,不說厭離於身;說身有苦,不說樂於涅槃;說身無我,而說教導眾生;說身空寂,不說畢竟寂滅;說悔先罪,而不說入於過去;以己之疾愍於彼疾,當識宿世無數劫苦,當念饒益一切眾生;憶所修福,念於淨命;勿生憂惱常起精進,當作醫王療治眾病。菩薩應如是慰喻有疾菩薩令其歡喜。」】

關於「憶所修福」, 平實導師是這麼說明的:「探望病重即將捨報的人,教他『憶所修福』,只想這一世所做的好事,所有惡事都不要想。因為人的往生有三種狀況:1.隨業往生,看這一世所修是善業還是惡業,善業受善報,惡業受惡報。可是有輕重之分,看哪一個最大,最大的會先受報。 2.隨念往生,雖然業種還在,但是念力會改變。專注在大善業的福德上面,因為念力的關係,導致受生的狀況會改變。想大善業,會先前往善處受報,未來世在善處,可以繼續行善,累積起來,即有能力轉變過去世所造的惡業,可以重業輕報。如果是大惡業先受報,就沒辦法轉變了!」(註:第3種狀況,於課堂上未說明)〔編案:第三種狀況是隨願往生,對於菩薩道的行者,由願力之攝持,上求下化廣修六度萬行,往生時由自身之福德、願力及佛菩薩之攝受亦得隨願往生。〕
聽了這樣精闢的解釋,心裡的震撼實在難以形容!立刻想到:我與家裡老菩薩的相處模式竟是整個錯了!我們不是常說「三輪體空」,無能施、所施、所施物,什麼「施恩不望報」嗎?所以每當老人家得意的提到,她以前曾經幫了什麼人、什麼人的時候,我總會委婉的勸說:「做了好事,就不要掛在嘴邊,也不要放在心裡,佛菩薩都知道的。」這對沒有任何宗教信仰的母親來說,是很難理解的。隨著歲月流逝,沒有什麼幫助人的動力,負面情緒反倒是愈累積愈多,嘴裡出來的儘是抱怨和不滿,這讓我暗暗心驚,難道是人年紀大了,福報都用盡了嗎?也試著開導她,想一些快樂的事情,無奈只有三分鐘熱度,話題一轉,又兜回原來的思惟模式。對於這些埋怨,我實在沒有辦法「同理」她,只好悶悶不樂,有一搭、沒一搭的聽著。
為了逃避這樣的難堪,刻意選了她每天看韓劇的時間去陪她,兩個人一起栽到劇情裡面,討論男女主角的對白、衣著、順便罵一罵那個花心的男人……。老人家其實已經看過好幾次了,總會迫不及待的講給我聽,我也會津津有味的聽著,就像是急切的想知道後續的發展。我倆的這一齣戲倒演得還不錯,可以不必聽那許多無謂的絮叨,好一個賓主盡歡而散!
其實,我的心裡虛虛的,這只是表相,那些負面情緒都還在!我無法幫忙紓解,甚至不想聽她宣洩,只是小心翼翼的築起一道高牆,把情緒地雷遠遠圍堵在外。
導師上課常說:「這不是人幹的,那麼是誰幹的?是『菩薩』幹的!」菩薩的辛苦和可敬,在於「難行能行」、「觀機逗教」,而我只會用自己的高標準去要求一位沒有宗教信仰的老人家!朋友常說我不食人間煙火,看來這「煙火」正是我要學習的部分,也是行菩薩道的善巧方便。一個燈泡在我腦袋裡亮起來,好!下次換個方式,轉被動為主動!
韓劇演出女主角在婚禮時逃婚,男主角則在禮堂癡癡地等。半夜時,女主角終於出現,他們也如願成婚。「半夜結婚,怎麼還會有客人和花童呢?」「這是她捐錢幫助育幼院的院長和小孩。」「那像媽媽心腸這麼好,也是可以幫助很多人的!」母親一愣,這……超出劇情了!有點腼腆,她嘟囔著說:「我哪有幫過誰?」有啊!媽媽!您曾經說過,只是我都漫不經心,甚至不讓您說啊!我慚愧的在心裡低呼著!
跳出了既有的框框,就不必刻意配合「韓劇時間」才能見面了,不再是被動的回應母親的牢騒,而是主動的、快樂的和她一起討論:「當初為什麼要幫他(她)?是怎麼做到的?一定很辛苦罷!真是不簡單。您真是『菩薩心腸』啊!」漸漸的,我們母女相處的模式有了微妙的轉變,她的牢騒、我的無奈都減少了。習氣雖然不容易改變,我們仍會繼續努力。
大多數的人,不論是否「寢疾于床」,其實都有些身心的問題及煩惱,嚴格說來,也是「有疾菩薩」。這一段「菩薩應云何慰喻有疾菩薩?」點出大乘佛菩提道的精神,也詳細指出「人間煙火」:菩薩的善巧方便。對每一位菩薩來說,不論是慰喻別人,或是自我省思,都是可以思惟、再思惟的!

 

引用文章來源:正覺電子報第26期目次6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憶所修福 --貝都因--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身外之物 的頭像
    身外之物

    身外之物的部落格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