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無我觀》開悟所須的條件
摘取 平實導師著作《大乘無我觀》開悟所須的條件:
第一個條件:你得要有信力。你光是有信心,仍然沒有用,還要信力;信力的成就,是要從你過去無量世以來,對三寶的護持、對佛法所熏習培養起來的那些善根福德,才能夠讓你具足信力。所以信力不夠的人,無法信受,聽到有人明心破參,心裡面就想:「哪有可能?那是聖人的事。我不可能的。」有的人心裡甚至會想:「你恐怕是大妄語喔!」根本不敢相信現代末法時也有人能悟,更不敢相信自己也能悟,那就沒有證悟的因緣了,所以信力非常重要。
第二個條件:就是定力。當你的定力不夠的時候,你的意識心是很粗糙的;心粗糙的時候,你要找到那個行相很微細的真如就很困難,所以說第二個條件要定力。鍛練定力的方法,並不是每天盤腿打坐就可以成功,因為那是靜中的定力,下座後沒幾分鐘就漸漸的消失了,然而參禪卻是在日常活動中參究,不是靠打坐來參。所以要有一個實際上的次第、一個方便善巧,讓你可以鍛練動態中的長時間的定力。而鍛練定力最重要的事,就是動中的鍛練;因為將來要破參也是在動中容易,將來要看見佛性,還是要在動中看。如果你只是靜中有定力,一下座,定力就漸漸散掉了,那你將來就算能看見佛性,大概也只能看個幾秒鐘、幾分鐘,一下座,動一動,馬上又看不見了,根本不可能有任何的功德受用。所以說在大乘法中要見道,第二個條件要有動態中的定力。
第三個條件就是:你的慧力要夠。你的慧力如果不夠的話,就算讓你破參了,找到了你的真如,你還是會懷疑:「這個到底對不對?」不知道!然後你本身又沒有那個能力去加以思惟整理,無力確認祂是正確或錯誤,你就會懷疑這個心可能不對,又退失掉了,所以慧力很重要,能讓你分辨正訛。慧力,除了過去世的熏習以外,還要加上今生跟隨善知識的熏習,慧力才能增長。
第四個條件:必須把慢心消除掉。慢心如果無法消除掉,善知識講的正確知見,你根本就不會相信;你不能信受的時候,就沒有辦法照他所說的理路,一步一步付諸於實行,那你就無法突破見道上的障礙。
第五個條件是:要有福德。如果你說:「我們學習明心見性的法,既然完全是慧學,那為什麼又說一定要有福德呢?」好像不相干。其實不然,因為這個明心見性的法,祂是菩薩的根本大法、是大乘菩薩道的入道之法、是唯一佛乘的法,必須從這個大乘法的見道開始。大乘法見道的這一關過了,才算開始修行大乘的法道;還沒有證悟之前的修行,都只是在修集見道所應具備的福德資糧而已,都不能稱為修道。菩薩想要在大乘法中見道,而這個法又是佛法中的根本大法,那就表示說:你想要悟道的話,必須要有證得這個法的福德因緣--你必須是一個菩薩--必須具足當菩薩的條件。
過去世的你縱然沒有證道,但是今生有希望證道,可是過去世沒有證道的時候,你必須要在事相上廣修菩薩的六度萬行: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與智慧,這些都必須要去熏習。你過去世不斷的在熏習這六度,雖然沒有辦法進入內門修六度萬行,但是在外門修六度萬行當中,你就累積了很多的福德;當你修證大乘般若的福德具足的時候,你才能夠遇見真正的善知識,否則你遇不見。福德因緣不具足的時候,就算是善知識住在隔壁,或者跟你對門而住,你也不會相信他,就錯過了,所以第五個條件是要有福德因緣。
第六個條件:還要加上正知見,就是有善知識跟你教導:要怎麼樣去尋覓你的真如?你的真如在哪裡?體性如何?你要如何尋覓?在尋覓真如的過程上,正知見非常重要。 感謝提供圖片的大德
來自李孟諭在心性一家親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