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88)嚴正抗議 CBETA 收錄外道典籍於電子佛典中--

    自東漢末年佛法傳之中土以來,佛教的經、律、論三藏 即為歷代明君及佛弟子所崇仰恭奉如佛無異;而歷朝歷代對於佛典的翻譯或是大藏經的編修、抄寫、刻印等事業,更為朝廷及佛教界的極大盛事!近二千年來,虔誠的佛弟子無不將大藏經奉為度脫生死之船筏,更是修證菩提道果之圭臬,乃一心不二之所託。

    自 1998 年以來,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致力於將大藏經電子化,論其在佛法大藏的推廣上嘉惠了廣大佛弟子,實有無量功德亦值得世人稱歎!雖然 CBETA 也收錄了日本大藏經(《大正藏》)、卍續藏等原編修者因不具擇法眼而收入之密宗喇嘛教所創造的偽經、偽論,而將之一併電子化,實為美玉中之瑕穢,然彼乃循前人之足跡,雖不無缺失卻也難以苛責,且此誤導眾生之大過主在前人。然而,在 2016 年新版《中華電子佛典》的《大藏經補編》中,卻蹈前人之過失而變本加厲,竟收錄了宗喀巴等密教四大派諸師等的外道典籍,此舉則不僅將其近二十年來電子化大藏經之功德磨滅殆盡,甚且成就了無量過失,實在令人憐憫又深感遺憾。

   《大藏經補編》是藍吉富先生主編之套書,出版於1984-1986 年;藍先生於出版說明中列舉出其收書原則,其中之一乃在於「重視其書的學術研究價值」 1 ,他在〈內容簡介〉 第九冊中言:【我國譯經史上所傳譯的經典,大多屬於印度 大乘中期以前的佛典。至於大乘後期的佛書,則為數甚少。印度大乘後期的佛教發展,有兩大潮流,其一為思辨系統,此即包含認識論與論理學的因明學,其二即密教,尤其是晚期的金剛乘與時輪乘。這兩大潮流的典籍,在中國佛典傳譯史上的份量頗為不足。這是我國佛教史上的一項缺憾。】2 第 十冊中則言:【本冊所收諸書,都是晚近新譯的西藏系佛典。西藏佛教承繼印度大乘及密教的主要義學及修法,加上其本土文化的制約及西藏大德之創新,乃形成一種為世人稱為「喇嘛教」的獨特佛教型態。這種極具特色的佛教,從十九世紀以來,逐漸被歐美人士所重視,直到今天,已經成為國際佛教研究圈內的一大顯學。】(頁 65)

    藍先生上述的說法,顯然他是認同喇嘛教為佛教,所以才會在《大藏經補編》中大量收錄密宗喇嘛教的諸多論著,而其中宗喀巴的著作就有十三部之多,包括《入中論善顯密意疏》、《菩提道次第廣論》、《密宗道次第廣論》、《菩薩戒品釋》、《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等等。然而,所謂的「密宗道」是傳承自印度性力派外道的男女雙身修法,正如太虛法師在為《密宗道次第(廣)論》所作的序文中指出:【密續之分作、行、瑜伽、無上四層,殆為紅衣士以來所共許之說。無上部之特異瑜伽部者,在雙身之特殊修法,亦為紅黃之所共承。……而同取雙身和合為最上密,乃承印度末期所傳。】3 藍先生於此必然有所了知;而藍先生在主編《大藏經補編》時,也已知道藏密四大教派皆是承繼印度密教,並混雜了西藏本土文化乃至喇嘛們「創新」的自創「佛法」所成;即使藍先生當時或許並不知道這以雙身法為行門的「喇嘛教」實乃附佛外道,並不是真正的佛教,然而當藍先生及電子佛典協會諸位大德,在 2015 年進行《大藏經補編》電子化時,平實導師已 經帶領正覺同修會破斥密宗喇嘛教近二十年,並且出版了 《狂密與真密》四輯來詳加解析辨正喇嘛教種種不如理的法 義與行門,不僅證明了喇嘛教根本不是佛教,而且已經明白指出:雙具斷常二見的宗喀巴等人破法最為嚴重,此外也公開講解《楞嚴經》,並且出版了《楞嚴經講記》十五巨冊,不但闡釋《楞嚴經》中的深妙義理,更清楚地顯示藏密喇嘛教徒眾如宗喀巴之流,正是 佛於經中所斥責的:【阿難當知:是十種魔於末世時,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人體、或自現形,皆言已成正遍知覺,讚歎婬欲、破佛律儀。先惡魔師與魔弟子婬婬相傳;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則九生,多踰百世;令真修行總為魔眷,命終之後必為魔民,失正遍知,墮無間獄。汝今未須先取寂滅,縱得無學,留願入彼末法之中,起大慈悲,救度正心深信眾生,令不著魔,得正知見。我今度汝已出生死,汝遵佛語,名報佛恩。】4 皆是婬婬相傳的「惡魔師、魔弟子以及魔眷屬」,CBETA的主事者卻還視若無睹地將宗喀巴等密教諸師的邪說謬論收錄為「佛教大藏經」的一部分,顯然是認同「婬婬相傳」之喇嘛教為佛教,足見彼等對於佛法內涵並不如實知見,如是正訛不辨不僅害己更將貽害後世無窮,不得不讓正信的佛弟子深感憂心。

    清朝皇室崇奉喇嘛教,促使喇嘛教入篡正統佛教,密教典籍遂被不具慧眼的藏經編修者收入大藏經中,其流毒影響至今仍在,即使大善知識已據教證、理證詳細說明喇嘛教教義的種種錯謬,CBETA 電子佛典協會諸君卻仍墮於邪見深坑中,真是令人悲嘆不已。可見,邪見流毒的影響既深且遠,如釋印順早年便是閱讀了法尊所譯之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廣論》等著作,因而信受應成派中觀的六識論邪見,而否定了 佛陀所說真心第八識如來藏的存在,妄執細意識常住,所以無法斷除我見,致使他「遊心法海」八十年,乃至著作等身,終究是連聲聞初果都取證不得,只淪為戲論一生的「學問僧」,乃至更成為破佛正法的師子身中蟲,貽害了許多佛弟子因閱讀其著作而信受應成派中觀之六識論,如是邪見漣漪般地擴散,誤導了極多眾生。此諸殷鑑猶在,餘毒未清,而 2016 年版的《中華電子佛典》卻更收錄宗喀巴等喇嘛教邪師之著作於《補編》中,此舉恐將更為擴大喇嘛教的影響層面,實有無量無邊之過失。 

    CBETA 將這些密教典籍當作佛典收錄實有謗佛、謗法之過,初學佛而未具正知見的佛弟子,更會誤以為這些密教典籍也是佛教經論,信受其中所說之內容而種下邪見種子,誤入歧途而不自知,如是危害廣大佛弟子的法身慧命,其害可謂深遠而慘重;而電子佛典協會諸大德以初善之願心,在成就一分護法功德之時,卻同時造下謗佛、謗法及誤導眾生之極大惡業,豈不冤哉?雖然 CBETA 秉持:「收集所有的漢文 佛典,以建立電子佛典集成。研發佛典電子化技術,提昇佛 典交流與應用。利用電子媒體之特性,以利佛典保存與流 通。期望讓任何想要閱藏的人都有機會如願以償。」5 為宗旨,立意可謂純善,然而正因為宗喀巴等人的著作並非佛典,復因「電子媒體之特性」,資訊取得容易、傳播迅速、影響深廣,因此,不論所成就的是功德或是罪業,也都會是不可思議的倍增廣大,執事者更當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才是。

    佛菩薩之聖教能夠流傳到現代,是許多先聖先賢勞心勞力的偉大成果,包括歷代諸多的佛經翻譯大家,例如 玄奘菩薩以真實義菩薩的身分,依於如實親證的深利智慧,精勤不倦地主持佛經譯場,才能正確無誤地翻譯出許多勝妙的經典。歷來更有無數人致力於佛典的保存及流通,譬如隋唐所輯之大藏經,因印刷技術尚未發明,乃是以毛筆手書,一筆一畫繕寫而成,收藏於各大寺院;及至宋代印刷術興,則使匠人先以雕刀一筆一畫刻製成版,方便印刷收藏。自此編修藏經沿為歷朝大事,代代重新編修刻印;甚至為避免佛經之木雕版易毀於天災人禍,乃至有石刻佛經,從隋唐至明末歷經數個朝代,無數人前仆後繼刻成數千石版,封藏於多處石窟。凡此種種,莫非勠力於 佛陀法教之弘傳、護持與紹隆,期為後世佛弟子修證解脫與成佛之道留下續法明燈。以是,佛教大藏經的編修,實應以「紹佛法脈、度脫眾生」的高度來敬慎從事,而所編入大藏之典籍,都必須要是佛教的典籍,方能作為佛弟子實際修證出世間、世出世間解脫之指導與證驗之依憑。反觀宗喀巴等凡夫的著作都墮入識陰乃至色陰境界中,直接否定佛的八識正法,又弘揚外道的性交追求淫樂的下墮法,莫說其是否佛典,追究其始其末皆非佛法而否定佛法者,不應編入佛典光碟中視同佛典或佛法。

    佛法是實證的義學,只作學術研究而不事真修實證,絕對得不到佛法的智慧與功德受用!因此,編修大藏經不能只管收集典籍文字而已,最重要的是要揀擇典籍之真偽,乃至所用字辭的對錯,方是修藏所應秉持之原則,不應不辨正訛而將外道典籍也一體收編,致使大藏喪失其「實證佛教」之依憑宗範,淪為「學術研究」之圖書集成,甚至反成助長邪見之幫凶,實非吾人之所忍見!否則,不反對佛法的一神教聖經,比之於喇嘛教否定佛法的書籍更有資格可以收入,又怎能說是佛典的集成?

    平實導師大悲心切,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因而矗正法幢、擊大法鼓,二十多年來帶領正覺同修會破邪顯正,依於教證及理證,從各種不同面向來闡釋及證明喇嘛教六識論的種種錯謬及過失,目的正是為了要救護眾生免於受外道六識論邪見之誤導及喇嘛教之侵害,而今卻見《中華電子佛典》更新增諸多的密教謬論來戕害眾生的法身慧命,悲嘆之餘亦不能置身事外,因而叮囑應針對此事提醒大眾:《中華電子佛典》所收錄宗喀巴等密教邪師之論著不是佛典,切莫受其誤導。亦期盼電子佛典協會諸大德,能將宗喀巴的邪謬著作從《中華電子佛典》中擯除;若是因為學術研究者之需求,方便作為研究佛法與外道法之比對,亦當另立標題如「喇嘛教典籍、坦特羅密教典籍、宗喀巴著作集、印順法師著作集」等,切不可魚目混珠地參雜外道邪說於真正佛教典籍中,莫要斷害自他今時後世的法身慧命。由是因緣以此公告俾眾周知,期盼一切學佛人都能具備擇法眼,使正法得以久住而廣利人天,是則眾生幸甚。 

1 http://www.cbeta.org/cbreader/help/other/B/0-1-Imprint.html

2 藍吉富主編,《大藏經補編總目索引》〈內容簡介〉,華宇出版社,1986 年 10 月初版,頁 63。

3 http://tripitaka.cbeta.org/ko/B10n0057_001 

4《大正藏》冊 19,頁 151,中 1-9。 

5 http://www.cbeta.org/intro/index.php

引用文章來源:正覺電子報188期目次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身外之物 的頭像
    身外之物

    身外之物的部落格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