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32.GIF

          (連載一)

    佛法之中所說的法會,本來指的是說法之會,說的是三乘菩提之法,說的是解脫道之法,說的是布施、持戒之法。然而,現在每每看見佛門中舉辦「法會」之時,或燄口、或水陸、或中元超度法會,或是梁皇寶懺,乃至是外道的護摩法會……,主法者或僧、或俗,很多都會戴上一頂高帽,而美其名叫作「五方佛冠」;據說那是「象徵」著五智如來的寶冠,狀如五葉蓮瓣,每一瓣上各鑲有寶劍、蓮花、金剛杵、寶輪、火焰等裝飾圖案,或者兩側更下綴長纓。「五方佛」 是源自喇嘛教的說法,其所謂的五佛代表五個方位的如來,分別是:「中央的法身毘盧遮那佛(俗稱「大日如來」、即是 釋迦牟尼佛)、東方阿閦佛(另有一說為藥師佛)、西方阿彌陀佛、南方寶生佛以及北方不空成就佛。」其中,毘盧遮那佛象徵五智中的「法界體性智」,又化育另外四智;東方阿閦佛象徵「大圓鏡智」,西方阿彌陀佛象徵「妙觀察智」,南方寶生佛象徵「平等性智」,北方不空成就佛象徵「成所作智」。喇嘛教說這樣子就能證得「菩提」(正覺),然而這種智慧必須由大德上師直接傳授才能得到。

    對於這一連串的「據說」,我們稍後再來解析。首先來看看已經在世面上流通,或者是被留傳下來的「五方佛冠(五佛冠、五方佛帽)」,其外形與材質到底如何。當然,從它的材質也可以約略瞭解到,它在世人眼中價值的高低;雖然,這樣的瑣談看來似乎不是在討論佛法,而是在描述世間法中的一項工巧技藝,但本文其實是要讓讀者先對其表相有種種的瞭解後,才能容易明白到底它與佛法有無相干?

    現在五方佛冠的形式,真的可以說是琳瑯滿目,大家只要自行在網路上檢索,就可以看到很多跟「五方佛冠、五佛冠、五方佛帽、五佛帽」有關的圖片。一般的「五方佛冠」有些是歸類在織繡藝品中,其中多半是在五片帽瓣上,或繡、或繪著精美的佛像,有的是繡上「種子字」1 ,有的則是繡上「佛」字,也有的是繡上龍等世人視為吉祥、尊貴的圖案;兩邊也許又加上長長的飄帶(隨佩戴的方式不同而有差異),飄帶上或許書上六字咒,或許繡上「南無阿彌陀佛」。在舉行「法會」的時候,主法者將之佩戴在頭上,若這時吹來一襲涼風,飄帶就迎風搖曳著,這樣子風風光光地,看起來真的是煞有介事、好不威風啊!當然,也因此就令人心動而羨慕不已,信徒們自然也就因此而爭相頂禮膜拜,甚至是廣呈供養了。

    那麼,主法者在「法會」上實際的佩戴狀況,可以從下面幾張照片中顯示出來。但是,為了顧及佩戴者的身分以及肖像權,所以筆者刻意遮蓋其面貌: 

132.GIF

132.GIF

    以上的情況,如今在佛門中並不少見,甚至一般的民間信仰也有樣學樣地受到了喇嘛教的影響,而有了類似五方佛冠的藝術品出現;乃至在戲劇的表演中,也有這五佛冠的蹤影,還包括電影、電視(或許是因為隨俗或票房的考量),乃至是布偶戲裡面的角色,也有類似裝扮的頂戴,只不過是在名稱上或有差別不同而已。同樣地,您如果在網路上檢索之後,就可以看到不少有關的圖片。

    接著,再來看一些被收藏在各博物館、圖書館,甚至於是收藏在寺院中的「五佛冠」照片。第一張是在北京雍和宮裡所保存的——清朝乾隆時代的五佛冠照片。

132.GIF

    這是從 18 世紀留存至今的文物,左右兩端各有一飄帶,五個冠葉上都有一梵字(又有一說:那就是代表五佛)。而現代的五佛冠葉上,較常見的是五佛的彩繪像,飄帶也變寬了,有時候又再書上六字咒,或者是寫上「南無阿彌陀佛」 等不同的形式;這表示在不同的時期之間,五佛冠的形制紋飾是有所演變的,像是上述清朝乾隆時代的五佛冠與現代常見的五佛冠相比較,在外形上就有了很多的演變而出現不同的樣貌。既然說到有應時演變的狀況,那麼下面就再舉幾個例子,顯示出來讓您比較一下。

132.GIF

    這一頂是現存於北京首都博物館的五佛冠,形制也是左右兩端各有一飄帶,不同的是五冠葉上各繡一佛像,而其繡工、巧匠、材質都是很精緻的。

132.GIF

    上面這一頂是 18 世紀所製造的「鎏金銅鑲寶石五方佛 冠」,如今還在西藏博物館內收藏著;這真的就是珠光寶氣,令人目不暇給了。

132.GIF

    還有這一頂是在 12~13 世紀,以銅合金鍍金鑲嵌寶石,於尼泊爾製作的多層五方佛冠,輾轉飄洋過海,現在被收藏在美國佛吉尼亞美術博物館中。

132.GIF

    另外這一頂是三層的鎏金銅頭盔五方佛冠,大約是在 17~18 世紀製作的,現在被收藏在西藏布達拉宮中。

    看著這一頂頂的五佛冠,筆者心中不禁起了一個念頭:「看起來受用這一頂頂五佛冠的人,『證量』可能是很高的!要不然一般人怎麼有福受用呢?因為現代所見的五佛冠,一定都沒有它尊貴!」可是心念才剛落下,又看到了一頂,號稱是「超頂級五方佛帽」,在桃園縣龜山鄉的三級古蹟——壽山巖觀音寺中,被戴在「觀音媽」(這樣的稱呼,筆者並沒有不恭敬的意思,只因為一般人與佛教中,所慣稱觀世音菩薩的名號,有所不同的緣故而已)的頭上。

132.GIF

    甚至是在電影或電視的節目之中(如圖片中所見),有以演員扮演 玄奘菩薩的角色,但劇中為何一定要在飾演菩薩的演員頭上,加上這麼一頂五佛冠?看了還真令人痛心啊!因為 玄奘菩薩之所以冒死西行取經,乃至出世譯經、弘法,目的就是要令眾生遠離這一些邪法;無奈末法時期的佛弟子們,反而將此一外道法的用具,強加在菩薩的頭上,真不知道這到底是因為有票房壓力的緣故,而強加於戲劇上的效果,或者是因為根本不明白事實是怎麼一回事兒,而誤認一定要這樣子裝扮,才能顯示出菩薩的證量?甚至於在很多的地藏法會之中,也經常會發現,傳統中供奉的 地藏菩薩所示現的清淨僧相,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不再只是剃頭著染衣的清淨相,而是換上了亮麗的金黃色「僧衣」,並且還加上了金色的紋飾。若說這是一般眾生對 地藏菩薩的恭敬供養,倒也還情有可原!事實上,現在一般的眾生普遍都已經不具正知見,甚至於是被有心想要破壞佛法的人所誤導,因此對於「佛法僧」三寶中僧寶的真正意涵,以及菩薩僧與聲聞僧的差異,都已經無所了知;也就難怪眾生並不知道華麗的僧衣在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對 地藏菩薩的恭敬供養,其實卻反而有一分毀謗的嫌疑。因為 地藏菩薩現的是聲聞相,穿的應該是「壞色衣」,而不是光鮮亮麗還又滾上金邊條紋的華麗「僧衣」,這是與聲聞相的解脫道完全背道而馳的。須知對華服嚴飾有所貪著,其實就是五欲貪的一部分,是會將有情繼續繫縛在三界中的法,尤其是讓眾生不能出離欲界的生死輪迴。地藏菩薩因為大悲願的緣故,示現於惡道度化眾生,怎麼會不知道這個淺顯的道理呢?怎麼可能示現出會讓眾生相應於欲界貪而被欲界所束縛的因呢?有智慧的人明白這個道理之後,就不應該將華服嚴飾強加在菩薩所示現的聲聞身相上了,這樣才是真正對 地藏菩薩的恭 敬與供養。更何況反而還在 地藏菩薩的頭上加了一頂「五佛冠」呢?地藏菩薩的悲願不正是要救度有這一分邪知邪見的有情出離邪見,怎麼反而依邪知邪見把 地藏菩薩裝扮成這個樣子呢?當然,這樣的分析說明,通常一定會產生各說各話的情況,而筆者在此卻要套一句世俗話來說,這就叫作 「子孫不肖」啊!

    可能大家讀到這裡,心裡面又起了個疑問,為什麼說:「玄奘菩薩冒死西行取經,乃至出世譯經、弘法,目的就是要令眾生遠離這一些邪法?」又為什麼說這是「子孫不肖」?難道這五方佛冠有什麼問題嗎?

    是的!正是如此,我們就先來探討看看這個「五方佛冠」上所謂的「五方佛」,到底是不是佛?既然有這麼多的「據說」,現在不妨就從兩個方面來談談這一些問題。一者,因為喇嘛教說那一頂五方佛冠是代表五方佛,同時也是代表五智,所以戴上那一頂五方佛冠就能得到五方佛的加持,這是第一個需要探討的問題。再者,根據喇嘛教的說法,那一頂五方佛冠的五智,必須由大德上師的直接傳授才能得到,弟子得到了五智的傳承,才能戴上五方佛冠;換句話說,傳授這個法的上師,一定得先要證得五智,這是必須探討的第二個問題。

    先來談第一個問題。這個問題的前提是「五方佛冠是代表五方佛、代表五智」;然而,不管是「代表」,或者說是「象徵」,是不是就等於是「相等」?當然不是嘛!中國有一句俗語說「一表三千里」,就算能說得天花亂墜,好像是自家人一般,其實這一「表」已經不知道是隔了幾等親,甚至於說:壓根就沒有一絲親戚的關係,只是被某甲東拉西扯,硬拉著說是有「表親」的關係。這兒所說的道理,也是同樣的狀況。那麼,為了要探究相關知見義理的正邪,這一個部分的討論就顯得很重要了。因為,若成就這件功德的法,其前提已經是不確定的,或者根本就是虛妄想像而來的,那麼這一頂五方佛冠有沒有實質的功德,自然就可以明白了。好!即便說那一頂五方佛冠是代表所謂的「五方佛」,也「真的是具有五方佛的威德與智慧」,我們就先以這樣的前提,來探究第一個問題。

    如果說「戴上了那一頂代表五方佛的五方佛冠,就能得到五方佛的加持」,姑且不說「五方佛」究竟指的是那五尊佛。因為,前面就已經告訴各位,在網路上可以查到的,就已經有好幾個版本,這就已經表示說:「這是一種經過演變的結果!」或者是說:「這是喇嘛教的各個派別,依於自家的施設、建立而得到的結果。」所以,一個宗派所施設建立的五方佛內涵,就與另一個宗派所施設建立的有所不同;而這幾種不同的施設建立,都被各自留傳下來,所以就有今天這樣在事相上的種種差異了。諸位可以比較看看後續 所列的幾張五方佛的圖片:

132.GIF

132.GIF

    又喇嘛教主張說「五方佛代表的是五智」,在這裡得要先簡單地辨正一下,他們所說的五智,是不是真正的佛法?互相間的關係又是什麼?這個問題必須釐清,否則絕大多數的眾生,又在不明就裡、人云亦云的情況下,被嚴重地誤導,所以請讀者再耐心地往下讀;況且,這也是本文主要想表達的重點之一。因為,若不瞭解他們所說的五方佛的本質,那麼讀到本文的最後,您也無法洞悉「五方佛冠」所代表的真正寓意為何。

    網路上有這樣子的說法:【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居中,以獅座安坐,代表第九之阿摩羅識成法界體性智,身白色,表水大之淨相,所淨的是五蘊中的色蘊;金剛不動如來(阿閦佛)居東方,安坐于象王寶座,身藍色,表空大之淨相,能轉識蘊及第八識成大圓鏡智;寶生如來居南方,安坐馬王寶座上,身黃色,屬地大之淨相,能轉受蘊及第七識成平等性智;阿彌陀佛居西方,安坐孔雀王寶座上,身紅色,為火大之淨相,能轉想蘊及第六識為妙觀察智;不空成就佛居北方,安坐于大鵬金翅鳥王座上,身綠色,屬風大之淨相,能轉行蘊及前五識為成所作智。】2

    從上述這樣子的說法看來,真的是要佩服喇嘛教那一些人的想像力與胡亂施設編派佛法名相的能力,竟然能夠把中國古來五行諸術,與佛法中的名相都湊合在一起,來迎合各類人的口味。因為,從其對五方佛的說明中,就可以瞭解到,「五」所代表或者是相關的意義至少有五智(以喇嘛教編造的「法界體性智」,加上佛法中的四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所組成)、五蘊(色受想行識)、五方(東南西北中)、五大(地水火風空:在佛法的四大之外,再加上「空大」)、五色(白藍黃紅綠)、五識(第九識、第八識、第七識、第六識、前五識)、五畜(獅、象、馬、孔雀、大鵬金翅鳥)。

    首先說五智。佛法中的確有轉識成智的教法,也就是佛地所成就的四智圓明(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然而卻絕對不是像喇嘛教所想像的,說某一尊佛代表的是某一智,或者是所轉得的某一智。因為,單是一般有基本佛學常識的人就知道,佛法中有「佛佛道同」的說法和真實義理,換句話說,每一尊菩薩成佛時,都已證得一切種智,所親證的佛法內涵都是已經究竟斷了分段生死與變易生死,所以十方諸佛都是平等平等的,既不可能說某一尊佛有這個智慧,另外一尊佛沒有這個智慧;當然更不可能說代表某一尊佛的是這個智慧,代表另外一尊佛的是那個智慧,因為那是完全違背佛地四智圓明並且「佛佛道同」的事實。因此喇嘛教這樣子的說法,就已經指出所說的這「五方佛」,都不是真正的佛。因為,若是還有任何一法沒有親證,或者任何一項智慧是還沒有具足發起的話,那就不是「無上正等正覺」,都還有法必須要修證而增上的。並且這個前提是說,這一些名相所對應的智慧,必須真的是佛法中的智慧,而不是喇嘛們夤緣佛法中的名相就妄稱已經親證了佛法的智慧,因為現見喇嘛們所說都是有名無實的,而所謂的證量最多也只是些不入流的世間奇技淫巧罷了! 

    至於法界體性智從佛法的真正意涵來說,所指稱的是七住菩薩明心時,因為現前觀察到「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第八識如來藏,也就是親證了般若的總相智,而說其證得了一分法界體性智,既非如喇嘛教妄想施設由色蘊所含攝,也不該說是與佛地四智同時證得而並列的智慧;再說,法界之中根本沒有第九識,佛所宣說的只有八識,不多也不少,若一定要施設「第九」的名相,只能說是淨除第八識中會導致分段生死的雜染種子後,因為此時第八識中已經沒有會導致分段生死的煩惱障無明種子,與因地的阿賴耶識含藏染污種子有所不同,所以施設了第九識的名相,但這只是在名相上的施設,而本質上異熟識(或稱為第九識)與阿賴耶識,都還是同一個第八識心體。(待續)

 1 編按:「種子字」或稱「種字」,是喇嘛教用來代表佛、菩薩等諸尊所 說真言之梵文字母;認為種子字因為具有「從一字可生多字,多字復可攝歸於一字」之意。

 2 唐卡藝術集:《佛菩薩聖像之傳說》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316/15/1726391_271876569.shtml 2015/08/07 擷取引用。

 

132.GIF

引用文章來源:正覺電子報132期目次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身外之物 的頭像
    身外之物

    身外之物的部落格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