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20.GIF

    在進入大乘佛菩提道中求證真如之前,必須先修得定力;見道後方有真見道時應有之功德受用現前,否則皆只是乾慧而無實益,乃至成為大妄語人,捨壽後下墜三塗,誠可憐憫。以是緣故,《大寶積經》卷 57 云:【若人無定心,即無清淨智,不能斷諸漏,是故汝勤修。】1 根本論《瑜伽師地論》卷 53,彌勒菩薩也說:【又復依止靜慮律儀,入諦現觀得不還果,爾時一切惡戒種子皆悉永害。若依未至定證得初果,爾時一切能往惡趣惡戒種子皆悉永害。此即名為聖所愛戒。】2 《大般涅槃經》卷 31〈師子吼菩薩品 第 11 之 5〉也有如是開示:【善男子!如拔堅木,先以手動,後則易出;菩薩定慧亦復如是,先以定動,後以智拔。】3 這就是說,眾生的煩惱,不論是二乘見道、修道所斷的一念無明煩惱,大乘見道所斷的無始無明煩惱,都是牢不可拔的;必須先有修定過程而生起定力以後,剛強難調的心性已被定力降伏了,再以智慧實證而能運轉時,才能如實斷除煩惱結使。猶如聲聞法中五停心觀實修之目的在於發起未到地定,藉定力搖動或伏住煩惱結使;然後繼之以聲聞菩提的見道斷我見時,聲聞見道之後的智慧自然即可運轉,才能名為已經證轉之初果聖者。大乘法中亦復如是,須先有未到地定之定力,然後求斷我見,繼之以參禪求證真如;以未到地定支持的緣故,證真如以後才能免於退轉;以此緣故,平實於弘法伊始乃至今時,一貫不變地主張必須有定力相應,才能真的實證三乘菩提的解脫果、智慧果。

     復次,真見道前的四加行,其內涵為名、義、自性、差別,與入地前應修的四諦十六品心、九品心的加行內涵全然不同。這是第六住心圓滿後,欲入第七住位者必須修習的內涵。在第六住位中,必須圓滿觀行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都是無常生滅,都非真實不壞的自我,至少必須斷除我見而斷除三縛結,令初果人所得的解脫道智慧得以證轉,這是在修學大乘見道前四加行以前就必須先實證的。若是阿羅漢迴心大乘修菩薩道,就不須先修這個內涵,可以直接修習大乘見道前的四加行,藉此四加行的觀修,如實建立「能取、所取皆空」的正知見。這就是心中必須先建立一個正確的觀念:能取的七識心是空性如來藏的一部分,所取的六塵及色身五色根也是空性的一部分。能如實建立這個正知見,才有可能積極求證空性如來藏;未來實證空性如來藏時才能如實觀察,自行印證「能取、所取空」的正義;在已得未到地定的前提下,證得如來藏時自然心中無疑,即能證轉大乘真見道位的智慧。

    於菩薩所修習的唯識增上慧學中,世親菩薩曾為這個四加行的道理,造了《唯識三十論頌》,其中一首頌說道:「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正是指四加行過程中的菩薩應先建立的正知正見,尋覓能生萬法的第八識時才能有正確的方向。往往有人在這個階段就自以為實證真如了,但在確認已證如來藏而非錯證之前,都是想像意識如如不動的假真如,誤以為即是真實唯識的境界,其實尚未脫離識陰範疇,仍屬四加行位的菩薩,未得真見道功德。這首偈的意思,對於禪宗想要求悟的人而言非常重要,是故應該略加解釋:「於現在自己所知的境界中,先建立一個萬法唯識的認知,就好像真的有一個東西名為真如,是能生萬法的唯一真識,存在現前的境界中;有這樣的認知,而說這是真實的萬法唯識的體性。但因為仍只是一個想像的建立而非實證能生萬法的唯一真識,仍然是住在意識境 界中而有六塵境界所得的緣故,並不是真實的住入萬法唯識法性的境界中。」

    意思是說,要在心中先建立正確的認知:每一個人都有八個識,除了識陰六識及意根末那識以外,還有一個自己從來都不知道的第八識如來藏,名為阿賴耶識;這個阿賴耶識恆時顯示其真如法性,是每一個人都各各本來自有,而這個真識能執持各人所造作的全部善業、惡業、淨業、無記業種子,捨壽時依所造的業種而轉生到下一世去,由祂變生各人下一世的色身與識陰覺知心,具足五陰而再次成為一個全新的五陰身心,然後就有五陰身心所附生的萬法一一出生和運行;由此第八識如來藏有能生五陰身心與萬法的功能,所以能取境界的覺知心七個識,與所取境界的六塵相、五根身,都匯歸於這個第八識如來藏。第八識函蓋了意根末那識及前六識,當前七識被第八識出生而使八識心王具足時,就能輾 轉出生萬法,就把如來藏阿賴耶識這個能生的識性,稱為萬 法唯識;所以唯識學的祖師們說「攝數歸王,故說一心唯通八識」「攝所歸王,說一心唯通八識」。也就是說,假使有人說有情唯有一心時,這個一心指的就是八識心王和合具足時的心;就是把七轉識攝歸於如來藏阿賴耶識,所以若要主張有情眾生都只有一心時,必須說這個一心就是阿賴耶識。假使能夠這樣建立心中似有阿賴耶識存在,而自己現在還不能證得,所以努力參禪尋覓自心阿賴耶識;後時終於證得阿賴耶識時,即能現觀色身覺知心等萬法皆是從阿賴耶識心中 出生;而阿賴耶識於此等萬法中運行時,自始至終都顯現真如法相。如是親自證實五陰身心(含十八界中的六塵境界及色身)以及萬法,全都是由阿賴耶識直接出生、間接出生、輾轉出生,便能確實觀察萬法唯識的道理而非思惟或想像所得,這時才能稱為親證唯識性的菩薩。

    在如是親證之前,縱使親近善知識而聽聞正理,自己也如理作意思惟而無錯誤,仍然不是實證唯識性的菩薩;因為這時仍然不知道真識如來藏的所在,仍無能力現觀如來藏阿賴耶識是如何出生五陰身心及萬法,依舊落在現識與分別事識等七轉識中,所以雖在知解層面已經知道了,但所住的境界畢竟仍在意識或識陰六識的境界中;而這六識的境界全都是有所得的——不離六塵境界的領納,因此仍然不是真實證得唯識性的人;因為唯識性是指第八識如來藏所住的境界性,是不在六塵中的見聞覺知性境界,又能隨緣任運而出生萬法,如鏡現像。 

     此外,真見道時必須先有斷我見、未到地定,以及菩薩修到第六住位應有的福德作為條件,才是可以證轉真如、證轉唯識性的菩薩,才是真見道位的菩薩。否則只是乾慧(知識)而無實質,久後必將生疑而不能心心無間,必然退轉;現時雖自認為未來絕對不會退轉,但仍然無法實現未來永不退轉的保證。猶如無數劫前的淨目天子法才與王子舍利弗曾經悟得真如,般若正觀現在眼前,同樣自認為永不退轉;但因無佛菩薩善知識攝受,本身又無見道前應該先具備的條件,於是依舊退轉;世尊說這一類人:「退入外道若一劫、若十劫乃至千劫,作大邪見及五逆,無惡不造。是為退相。」4 是故求證真如之前——欲求真見道之前,應該先把見道前應有的福德修集完成,再把性障修除大部分,再努力修學見道應有之佛法正見——能取心與所取境皆是空性如來藏;具備了這個正見而無猶豫之後,並且必須先修成堅固之未到地定(不論是靜中定或動中定,但以動中定最佳),然後攝取參禪應有之知見與看話頭功夫,才開始參禪求證第八識如來藏,以免將來悟知如來藏時成為乾慧,未能生起證轉真如、證轉實相般若之功德。這是菩薩道真正修行者在尋求真見道功德的實證以前,必須先建立的正確認知。

    大乘見道之標的是證真如,而真如是第八識如來藏的法性;由於祂有真如法性,所以能出生萬法而自己如如不動;也因為祂能出生五陰身心及萬法,恆住不壞,所以《楞伽經》中 佛陀說祂是真識;並說意根是現識,識陰六識是分別事識。又說色陰及七識心猶如波浪不停地搖動,而色陰及七識心全都是由真識阿賴耶識所出生,依附於這個真識而運轉,這就是真實唯識性的略說。意根有遍計執性,是促使諸法從真識如來藏中現行的動力,導致眾生流轉不停,所以名為現識;而識陰六識則是專門在六塵境界中廣作分別的妄識,故名分別事識;把現識與分別事識等七轉識合起來說明七轉識的自性,就是唯識增上慧學中的虛妄唯識門;合此虛妄唯識與如來藏真實唯識等二門,才是圓滿的唯識增上慧學,否則即是抱殘守缺而且必然是誤會諸地增上慧學成為虛妄想的唯識學,都是凡夫所墜而不能出之屬世間學問的虛妄唯識。

    所以大乘的見道就是要證真如,真如是第八識如來藏的法性,若想要證真如,就得先證第八識如來藏。在實證如來藏以前,應先在心中建立正確的觀念,知道自己也有第八識如來藏,是真實存在而在因緣成熟時可以實證的,祂是能夠出生五陰身心及萬法的真識。依唯識增上慧學的教導,建立了這樣的正知見以後,就懂得去尋求有能力幫助自己具足證真如條件的善知識;依善知識的教導,次第具足了實證真如的條件以後,有朝一日自然可以實證真如,就能依真識如來藏的真如法性,現前觀察真識確實是出生自己五陰身心及萬法的心,這樣才是初步證得唯識性,名為初證真如的菩薩。 

    建立正確的知見以後,可以開始修習四加行,四加行的主要內涵是「名、義、自性、差別」;修習四加行之目的,在於如何將名(受想行識)的全部內涵弄清楚,然後將「名」之義如實理解,以免誤解了「名」的真實義,以致修學佛法將唐捐其功;然後將「名」所指涉諸法的自性加以觀察、如實理解,印證前面觀察的「名」所指涉的「義」相符無誤以後,可以將各種「名」「自性」互相之間的差別全部加以理解。全部如實理解以後,便能確認能取的覺知心與意根,本是空性如來藏中的一部分;因為這些自我全都是生滅有為法,不是實有常住不壞的「自性」。而所取的色陰(五色根與六塵)也都是緣生性空,不是實有法,當然也是空性如來藏中的一部分。

    如是依理觀察比量推斷,已在心中確認五陰自我必是由自心如來藏所生,確認眾生覺知心不由物生、不由虛空生、不自生 5 、不無因生 6 、不他生 7 、不共生 8 ,而且已經具足四加行的觀行圓滿以後,就是證得「能取所取空」的加行位滿足的菩薩,成就三界世間境界中最為第一的智慧;接下來就應該求證第八識如來藏,證實第八識真如心的存在。一旦證得第八識如來藏時,便能現觀空性心如來藏是真實而又如如,就是證真如,就是實證空性,這時才是現觀真如而不退轉的時候。由以上的說明可以證明,於證真如之前,必須先修四加行,才能在心中完全相信另有第八識如來藏恆存而非單有識陰六識與意根存在,因此願意求證之,實證而不退轉以後才是進住於真見道位中。

    關於四加行的如實觀修,會有四個結果:煖、頂、忍、世第一法。今依《成唯識論》略加說明,藉以建立學人之正知見,方免混淆:

    次,加行位其相云何?頌曰:「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

    論曰:菩薩先於初無數劫,善備福德智慧資糧;順解脫分既圓滿已,為入見道住唯識性,復修加行伏除二取,謂煖、頂、忍、世第一法。此四總名順決擇分,順趣真實決擇分故。近見道故立加行名,非前資糧無加行義。

    煖等四法依四尋思四如實智初後位立,四尋思者尋思名、義、自性、差別假有實無,如實遍知此四離識及識非有,名如實智。名義相異,故別尋求;二二相同,故合思察。依明得定,發下尋思;觀無所取,立為煖位。謂此位中創觀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變,假施設有,實不可得。初獲慧日前行相故,立明得名;即此所獲道火前相,故亦名煖。

    依明增定,發上尋思,觀無所取,立為頂位;謂此位中重觀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變,假施設有,實不可得;明相轉盛,故名明增;尋思位極,故復名頂。

    依印順定,發下如實智,於無所取決定印持,無能取中亦順樂忍。既無實境離能取識,寧有實識離所取境?所取能取相待立故。印順忍時,總立為忍;印前順後,立印順名。忍境識空,故亦名忍。

    依無間定發上如實智,印二取空,立世第一法。謂前上忍唯印能取空,今世第一法二空雙印。從此無間,必入見道,故立無間名。異生法中此最勝故,名世第一法。

    如是煖、頂,依能取識觀所取空,下忍起時印境空相。中忍轉位,於能取識如境是空,順樂忍可。上忍起位,印能取空。世第一法,雙印空相。皆帶相故,未能證實。

    故說菩薩此四位中,猶於現前安立少物,謂是唯識真勝義性;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帶相觀心有所得故,非實安住真唯識理。彼相滅已,方實安住;依如是義,故有頌言:

    菩薩於定位,觀影唯是心;義想既滅除,審觀唯自想。

    如是住內心,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無,後觸無所得。9

    語譯如下:

   【第二,加行位的相貌如何?有一首頌這麼說:「於現在自己所知的境界中,先建立一個萬法唯識的認知,就好像真的有一個能生萬法的唯一真識這個東西存在現前的境界中一樣的認知,說這是真實的萬法唯識的體性;但因為仍只是一個比量思惟的建立,而非實證能生萬法的唯一真識,仍然是住在意識境界中而有各種境界所得的緣故,並不是真實的住入唯識性的境界中。」

    論曰:菩薩先於第一大無數劫修行過程中,應該懂得準備福德資糧、智慧資糧;具備福德與智慧這二種資糧時,就是隨順解脫分已經圓滿了,然後為了想進入見道位住於唯識性中,要再修習加行來降伏或斷除二種取,也就是說證得煖、頂、忍、世第一法等智慧。這四個階段的智慧合起來名為順決擇分,這四個智慧能使行者隨順及趣向真實的決擇分故。由於這是接近見道之前所作觀行的緣故,就把這四個階段的觀行建立為加行的名稱,但不是說前面的資糧位修行中都不需要加行的道理。

    煖、頂、忍、世第一法等四個法,是對四種法加以觀察思惟所出生的四種如實智,是把四加行從最初到最後的分位而加以建立的。四種觀察思惟(尋思)的內涵,就是以名、義、自性、差別等四個法來尋思五陰都是假有實無(觀察思惟五陰的名、五陰的義、五陰的自性、五陰的自性差別,都是假有實無而歸於如來藏),觀行之後如實遍知五陰的名、義、自性、差別四個法,若離於真識如來藏就不能存在了;也要如實遍知五陰中這四個法的境界在真識如來藏自住的境界中並不存在,才能名為如實智。依五陰施設出來的各種名,與名所代表的真實義的法相是有所不同的,所以應該分開來觀察確認;但是五陰的名與五陰的義之間,並非互不相干的二法,而是依於同一個法如來藏來說的,所以應該轉入第二階段再度加以思惟觀察。由於確實明白名的全部內涵(確實明白名所指涉的真實義)以後,心得決定而不懷疑時,發起了下品的觀察思惟智慧;這時觀察五陰的名、義、自性、差別而全部不再認定為實有法,全都攝歸如來藏了,因此建立為煖位;猶如磨擦木頭尚未出煙,但已有些熱度了。

    也就是說,在這個煖位之中是第一次觀察五陰的名、義、自性、差別等四個法,其實全都是自己的空性心如來藏所變生的,假立名稱為色受想行識而施設為正在現象界中存在,因此說之為有,若要探求其真實不壞性是不可得的。由於是在第一次獲得智慧光明太陽之前所應作的修行法相的緣故,便建立「明得定」的名稱(首次獲得這種智慧光明而決定不疑);同時就在這裡依於所將獲得的見道智慧火焰的前行修習所得的熱煖法相,建立名稱為煖位。

    然後是依於智慧光明再度增加後的更強的定心所(明增定),發起上品的觀察思惟,仍依名、義、自性、差別等四個層面,對自己所執取的五陰的名乃至五陰的功能差別,重新觀察而確定自己對於五陰的名等四法都無所取,便建立為頂位;這是說,在頂位中第二遍詳細觀察所執取的五陰中的名等四法全都是自心如來藏所變生的,假名施設五陰中的名等四法是現象界中暫時的存有,想要尋覓受想行識真實不壞的常住自性體性是不可得的;重觀以後便使智慧光明的相貌轉而更加盛大,所以建立名稱為智慧光明增加而說是「明增定」;又因為這是尋思位的最高境界,所以又建立名稱為頂位。

     修完了煖位的下尋思與頂位的上尋思而獲得尋思智了,接著要使自己依止「印順定」,發起下品的如實智;這是要對無所取的觀察思惟,能夠心得決定而印定無誤然後受持,在沒有真實能取的觀察智慧中,也能隨順愛樂而生起忍法,才是證得「印順定」。既然確實觀察並沒有真實的境界離開能取識而得存在,怎麼可能會有真實存在的能取識可以遠離所取的境界而存在?這是因為所取的六塵境界與能取六塵境界的識是相待而立的緣故(因此能取的六識覺知心無常空,是六塵為助緣才能由如來藏所生的生滅法)。當菩薩如是印定而隨順下來,並且 能夠安忍的時候,就從總相上面建立為忍;也是依於已經印定前面的觀察而能夠隨順於觀察的內容之後,建立「印順定」的名稱。這時由於能夠安忍於能取六塵境界的識陰六識無常故空,本屬空性心如來藏所有,因此也名之為忍。

    最後是依於無間不斷的「印順定」,也就是再也不會有疑心生起而認定不疑了,就是發起上品的如實智了;這時是雙印能取與所取空,就是印定能取境界的六識覺知心是無常空,都是空性心如來藏無量功德中之一部分;同時也印定能 取的六識心所攝取的五色根及六塵相分,一樣都是無常空,一樣是空性如來藏中的功德之一;這樣在覺知心裡面建立有一個空性心如來藏,而且觀察五陰全部都屬於空性心所有功德中的一部分,就是雙印能、所取空的加行位圓滿者;這是三界世間境界中之至高無上法,世間凡夫無人能超越這樣的觀行智慧,就依這個觀行所得的智慧建立為「世第一法」;是說世間一切凡夫有情的見地,全都無出其上。這是說,前面的上忍(煖、頂為下忍)只能夠印定能取的六識心是空,如今這一階位的「世第一法」是能取空與所取空二者雙雙印順決定,知道全都是由真實唯識的空性心所生。從此以後究取第八識空性心而無間斷,有一天必定會證得如來藏真如而進入真見道位中,所以建立「無間」這個名稱。在所有異生凡夫的法中,這是最殊勝智慧的緣故,名為三界世間的第一法。

    就像是這樣子,煖、頂是依能取識等六識心來觀察所取的六塵境界空,下品忍生起時印定了六塵境界的空相。中品忍證轉的階位中,是在能取識猶如六塵境界一樣是空性的看法上面,能夠隨順、安樂、接受、認可。在上品忍生起的階位中,印定能取的六識心也是空性中的法性;在世第一法階位中,則是雙雙印定能取是空性的局部與所取是空性的局部等二種空相。由於這四個階位中全都帶有五陰相的緣故,還沒有能力證得真實唯識的法性(還沒有能力證得如來藏真如而無法現觀能取及所取都屬於空性心的局部)。所以說菩薩在這四個位階中,仍然是在現前方便安立的似乎有一點點東西,叫作是萬法唯識的真實勝義法性;由於他的空與有等二邊的法相尚未除滅,帶著空相、有相而觀察真實心如來藏時仍是有所得境界的緣故,不是真正安住於真實唯識的正理中。只有證得如來藏而住於真如境界中,使那個空相與有相全都消滅以後,才算是真正的安住於唯識性中。依於這樣的真實義,所以有頌這麼說:

    菩薩住於唯識性的印定位時,現觀五陰等影像純是如來藏自心;住於真如境界中,對五陰等義的認知既然已經滅除了,詳細審度而現觀五陰等義全都只是自己的認知。

    像這樣住於自己內裡之心如來藏的真如境界中,了知所取的六塵境界並非真實有;隨後現觀能取六塵境界的覺知心自己也不是真實存在的,都是如來藏所變現,最後是由此觸證而完全了知自己對一切法都無所得,因為能取的自己與所取的六塵、五根身全都是自己的如來藏心所變現的境界。

    由上面概略的聖教解說,有關唯識五位中的加行位,已經證實必然是在真見道位前,而非真見道位之後。四加行的實地觀修內容,不於此書中說明;於正覺同修會中的禪淨班,教到高級部的課程時,親教師們自當有所教導。四加行若已確定觀修圓滿後,觀察自己在大乘見道上應有的其他條件也已具足時,即可求證真如,就是求證第八識如來藏。證得第八識心以後才能現觀真如,能現觀真如時方能如實觀察有情身心都由各人的自心如來藏所生;乃至擴大到有情相關的萬法,全都是由第八識心配合祂所生的七轉識與色陰等十一法來共同成就;能如是深觀而確定無誤了,才能說是已經證得唯識性而真正「住唯識性」中。這時所見的身心萬法都如影像不實,也確定所取的色身五根及六塵都非真實有,而能取的覺知心及處處作主的意根自己也都不是實有,而能生的如來藏自己亦不領受六塵中的任何境界,因此一切都歸於無所得,獲得與大乘無生智相應的智慧解脫,這就是《成唯識論》所舉頌中說的「觀影唯是心……如是住內心,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無,後觸無所得」。也就是證得第八識心而證悟唯識理以後,如實觀行已能運轉第七住位的智慧功德而決定不退了,然後次第進修而審觀能取的自己與所取的色身及六塵等萬法,莫非自心八識心王所生所顯,都應歸屬於一向都無所得的自心如來藏。這時開始經由非安立諦三品心的修習過程,及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而破邪顯正的大福德,以及三品心圓滿時生起的初禪離欲心境,便能到達第十迴向位,此時已具足第十住位眼見佛性的如幻觀、第十行位的陽焰觀、第十迴向位的如夢觀,但還沒有生起初分無生法忍,尚未入地 10 。

    欲修大乘真見道前的四加行之前,平實有私心裡的話必須告訴讀者:欲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及佛地大涅槃者,應發無上菩提心,非發起聲聞心;也就是應該具足菩薩性而成為菩薩種姓,永遠都不欣樂於無餘涅槃解脫三界生死的自了境界。《大方便佛報恩經》卷 2〈發菩提心品 第 4〉:

    佛告喜王菩薩:「善男子!諦聽!諦聽!菩薩摩訶薩知恩者,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報恩者,亦當教一切眾生,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若發菩提心,云何而發?菩薩因何事故,所以能發?」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初發三菩提心時,立大誓願,作如是言:『若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當大利益一切眾生,要當安置一切眾生大涅槃中,復當教化一切眾生,悉令具足般若波羅蜜。』是則名為自利,亦名利他。是故初發菩提心者,則得名為菩提因緣、眾生因緣、正義因緣、三十七助道法因緣,攝取一切善法根本。」11

    語譯如下:

   【佛陀告訴喜王菩薩說:「善男子!正確地聽取!正確地聽取!菩薩摩訶薩若是對佛陀知恩的人,應當發起無上正等正覺之心;對佛陀報恩的人不但要對佛知恩,也應當教導一切眾生,令眾生發起無上正等正覺心。」

    喜王菩薩說:「若是發起菩提心時,應該如何發起?菩薩是要因什麼事情作為所緣之故,所以能發起無上正等正覺之心?」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首次發起無上正等正覺心的時候,建立大誓願,口中出聲而這樣子說:『若是我將來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時,將會廣大利益一切眾生,一定要安置一切眾生於大涅槃中,不會安置一切眾生於二乘涅槃中;並且一定會教化一切眾生,全部都使他們具足實相智慧到達無生無死的彼岸。』這就是我說的自利,也說之為利他。由於這樣的緣故,首次發菩提心的人,就可以名為菩提因緣、眾生因緣、正義因緣、三十七助道法因緣,因為這樣子發菩提心時就是攝取一切善法的根本。」】 

    由此可以證實,菩薩不但應該尋求解脫於三界生死,還應具足菩薩性,成為菩薩種姓,才是佛法中人。因為諸佛要度的人不是聰明伶俐者,不是要度自了漢成就可思議解脫,而是要度一切眾生都得諸佛的不可思議解脫;而一切眾生度不可盡,菩薩及諸佛都同樣不許入無餘涅槃,所以證得無餘涅槃以後還要起惑潤生再度受生於三界中,繼續自度度他;或是成佛以後示現滅度而實不取無餘涅槃,仍然繼續在十方世界中不斷地示現八相成道而轉法輪,利樂眾生都得佛道而永不滅度。因此,諸佛菩薩所度的對象雖然是一切眾生,但要幫助眾生實證真如住入唯識性之前,都得先教導眾生發起菩薩性而成為菩薩種姓了,然後才幫助眾生實證真如而住入唯識性中;所以諸佛、菩薩廣度眾生悟入真如時,都是只度菩薩性具足的人,這是所有求悟真如的佛子四眾都應深入及正確瞭解的次法。(待續)

1 《大正藏》冊 11,頁 334,下 3-4。

2 《大正藏》冊 30,頁 590,下 1-5。

3 《大正藏》冊 12,頁 548,中 6-8。

4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 1 ,《大正藏》冊 24,頁 1014,下 11-13。

5 自生者,例如有人主張意根末那識是無因自生。

6 無因生者,例如有人主張細意識可以自行出生,不需要有第八識執持意識種子作為意識出生之因。

7 他生者,例如一神教外道主張一切有情都是由自己以外的創世主所出生。

8 共生者,例如釋印順主張六根與六塵相觸為緣即能出生六識,不必有第八識持種來出生六識。

9 《成唯識論》卷 9,《大正藏》冊 31,頁 49,上 22-下 3。

10 入地前仍有加行應修:大乘四聖諦之十六品心及九品心的修習圓滿而證得第四果(即是《楞嚴經》中所說入地前應修的加行),然後生起十無盡願的增上意樂,永遠不入無餘涅槃而迴心佛菩提道。

11《大正藏》冊 03,頁 135,中 5-17。

120.GIF

引用文章來源:正覺電子報120期目次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