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59.GIF

    般若之總相智、別相智及種智,名為第一義諦之智慧。第一義諦智慧以自心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為根本,若不親證第八識,都只能在外門修六度萬行,無論如何熏習思惟般若,皆無法入第一義諦而生實相智慧,永劫不能成佛。故欲修般若,當須親證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以禪宗參禪之法而悟入;一旦悟入,即可現觀第八識之真如性,依此總相智熏修般若,方能循序漸進;若有緣能追隨大善知識教導,一世中精進而修,則超越第一大無量數劫亦屬可能;唯除性障深重者、或慧根淺薄者、或心量不廣不雄者,以及未值遇有種智之大善知識者。因此,佛弟子若有因緣能得親值真正之大善知識教導,理當一心虔誠、恭敬供養,於善知識所開示法要皆能信受奉行,那麼欲求實證般若總相智、別相智、道種智乃至一切種智,都不再是天方夜譚,而是確實可行之事!

    第一義諦之智慧函蓋三乘一切佛法,所以三乘聖者皆有二乘解脫道的智慧,然菩薩的實相般若卻不共二乘,因為定性二乘聲聞只求解脫於三界生死,沒有證悟般若的必要,是故不知不證般若而無般若智可言。但是二乘人必須要信受涅槃本際是真實有,才不會畏懼捨報後滅盡蘊處界入無餘涅槃會成為斷滅空而覺得恐怖,才能安心修學解脫道而取證解脫果;故說二乘涅槃亦須以大乘第一義為基礎而得建立,三乘菩提皆須依第八識如來藏為根本才得成就。

    般若智慧是親證實相之後所發起的,所以般若智慧是「所生得」,必須經由證悟實相以及不斷深入觀行修學才能使般若智慧一分一分現起,所以般若總相智乃至佛地的四種智慧都是所生得─本來沒有,要親證實相以後才生起乃至具足圓滿;因為是修行之後才出生而有的,所以是所生得,不是本來就有。而涅槃卻不同,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是本來自在,不論行者證與不證,真如心的中道涅槃性都如實顯現,而二乘聖者所證之有餘涅槃、無餘涅槃以及佛地乃證的無住處涅槃則是「所顯得」,因為是第八識本來就具有的功德法性,修行者只是經由煩惱障的斷除,乃至所知障的斷盡,而使涅槃的功德顯現出來;雖然是要經過勤苦修行才能顯現出來,但卻不是修行之後才出生的法,因此涅槃是所顯得─非修得非不修得。

    一切種智的圓滿成就,不能離於無我性的第八識如來藏和三界境界而修而證,因為一切法所依的本體就是第八識如來藏,一切種智就是具足了知一切法界之所有體性。既然一切法界的體性都不離無我性的第八識如來藏,則證知第八識如來藏之真實性與如如性而生起的智慧,即稱為「法界體性智」,這也就是別教七住位菩薩所證得的「般若總相智」,亦即「根本無分別智」。一切種智之修習和圓滿都不能離開三界而修,因為三界之外無法、無智可得;此一切種智的觀修乃依於八識心王之無量功德體性,在三界九地一切所知境中運轉時現前觀行,且須歷經久劫修行方能斷盡所知障中過恆河沙數隨眠,才得以具足了知一切法界而成就正遍知覺,究竟圓滿一切種智,成究竟佛道。

第三節 略述總相智、別相智、種智之關係

    菩薩證悟實相心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如實轉依此真見道所得之總相智而安住不退,繼續進修相見道之別相智;這總相智與別相智即是大乘人無我智,是安忍於無生之法所生起的智慧,因此稱為大乘無生忍。菩薩悟後從真實心第八識的總相和別相上來觀察第八識如來藏的無我性,觀察自己和其他眾生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都是第八識自心如來藉種種緣而生顯,也必隨種種緣而壞滅,變化無常而終歸於空; 三賢位菩薩如是依於總相與別相的智慧,如實觀察能取的我與所取的六塵境皆是如來藏藉緣所現,就是假名「蘊我」的全部,逐漸成就非安立諦三品心的觀行而漸次圓滿如幻、陽燄、如夢的現觀,眾生我的染汙性也同時分分滅除。當菩薩漸次完成這三種無我觀後,別相智修證圓滿而智慧通利,如實了知三界九地一切有情乃至世間萬法莫不是由本來無生的空性如來藏所生顯,大乘無生忍修證圓滿,異生性永伏,並且發起聖性,當入地所需之福德及增上意樂等條件亦皆具足時,即轉進初地開始修證種智,亦即大乘法無我智─無生法忍。 

    總相智、別相智以及種智,這三種層次的般若實相智慧,是不共二乘的法教,所以稱為「別教」;其中,總相智與別相智是「人無我智」所含攝,種智則是屬於「法無我智」的範圍。總相智是大乘的真見道─禪門的開悟明心(破初參)之所證;開悟明心之後,依總相智為基礎,才能轉進相見道位中修證別相智;般若總相智與別相智的內涵,就是大乘的人無我。譬如在禪門中破初參後,繼續去行腳參訪諸方大善知識增益權智,這就是屬於別相智上面的增益;而菩薩證悟後所應修學的,除了別相智以外,尚包括百法明門等種智,也就是法無我智的部分。如果是剛明心破參的人,通常只有總相智,他們對真如的瞭解和體驗,相較於已經破參多年而對真如的別相智有深刻體驗的人有很大落差;然而這些已經瞭解別相智者,當他們聽聞已經證得法無我的地上菩薩在講增上慧學時,則又有許多茫然與不解。因此,不同階位的勝義菩薩,智慧淺深有極大的差別,不可一概而論,例如通達總相智者不一定通達別相智;然而只要是通達種智的人一定通達別相智,而通達別相智者一定通達總相智。

    菩薩悟明真心證得總相智而如實轉依即入七住位不退,此時僅是證得大乘人無我的初分現觀,接著必須轉進相見道位繼續深入觀行,並且跟隨真善知識開始熏習種智,亦即法無我智。法無我智的熏修是要依般若智而如實觀察一一蘊、一一處、一一界,在八識心王和合運作所生的一切法中去如實觀察,親自證實是第八識如來藏出生了蘊處界,是第八識配合著蘊處界而展轉出生種種的法,證實如來藏所生的這一切法都沒有真實不壞的「我」性;菩薩就在如來藏所生的這一切法當中,如實的去觀察、領受、驗證如來藏心的體性,並且證實在蘊處界等一切法之中確實沒有常住不壞的我,一切法都是第八識如來藏藉緣而起的因緣和合之法,而真心如來藏雖生顯諸法卻對六塵萬法如如不動,也從不了知祂自己,所以「真我」如來藏的自體性是真實「無我」的清淨性。菩薩悟後如此漸次深入觀察,證知人我是空、法我也是空,具足人無我性的現觀,也生起了法無我性的現觀智慧。

    因此,唯有親證真如心第八識才是開悟明心,由此真見道才能轉進相見道,至見道通達位方入初地,繼續轉進乃有諸地修道位之事行與理行。在大乘法中,必須確實觀行而了知一切能取的識心與所取的塵境都無所有,必須確實證知一切萬法都是由第八識阿賴耶識所出生及顯現,證知此第八識阿賴耶識從來無生、本來自在,祂有真實體性而能出生一切「三界有」,祂不是「三界有」法故假名說為「實有」;必須證知第八識離言離名、無形無色之真實性與如如性,確實完成非安立諦三品心的觀修內涵,才算是通達「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真實義、通達「真如」,如是圓滿通達見道位的修證才算是通達大乘法,才能轉進到修道位修證種智。而從總相智乃至一切種智,都是以親證如來藏為基礎而作現觀,完全不同於二乘人只須信受有涅槃本際不滅,依蘊處界法無常、苦、空、無我的觀行即可取證解脫果,不必親證第八識如來藏,不須依於如來藏的實證而作現觀。也就是說,大乘見道位所得般若智,必須在第八識如來藏的真如性上作觀行,在蘊處界諸法與如來藏和合運作的關係與行相上作種種觀行,必須確實現觀了知這個第八識的本來無生無滅,了知一切法皆為第八識所生顯而攝歸第八識故亦無生無滅,能通達相見道所攝的種種觀行內涵,如是方得名為通達般若別相智,而能轉入初地繼續進修一切種智。而一切地上菩薩所修所證之無生法忍道種智即是法無我智,諸地菩薩如是地地增上而修,漸次深細現觀二種無我的內涵,乃至到達佛地究竟圓滿親證人我空及法我空。

   所以 世尊前後三轉法輪所開示之人無我智及法無我智,絕對不是只在佛學名相上熏習研究可證得的,學人必須建立正知見並且依教奉行,方有實證三乘菩提的因緣。尤其是第三轉法輪所開演的大乘法無我智,更是必須依於親證自心藏識而發起之根本無分別智為基礎,才能修證後得無分別智,而唯有通達二轉法輪般若諸經所開示之大乘人無我智的所有內涵,方能轉進初地修證道種智;也就是說,大乘法無我智必須依於人無我智為基礎方能修證。總括而言,沒有總相智的基礎就不能證得別相智,沒有別相智的基礎就不能證得種智;所以證得種智的菩薩必定能知別相智,證得別相智的菩薩必定能知總相智,這也是這三者之間的差別相。

    開悟明心真見道時必定是頓悟,世尊於《楞嚴經》中已明白開示:「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禪門中常說「頓悟漸修」即是這個道理,意思也就是說,開悟是在一剎那間一念慧相應而親證實相(證得第八識之總相),不是一點一點慢慢悟得的,所以是「頓悟」;但證得總相智後並不是立刻就能通達別相智,而是必須在悟後追隨真善知識不斷修學,才能分分親證般若別相智與種智。像這樣頓悟漸修的道理,一切學佛人都應該要瞭解,只有清楚了知佛菩提道進修之次第,才不會被惡知識的邪知邪見所轉。如果菩薩悟後能精進修行,而且有善知識攝受教導,則道業當可一日千里、進步神速,其般若智慧之深利絕非初悟之人所可比擬及想像的;但是如果悟後得少為足而不肯繼續進修者,其智慧就會一直停留在般若總相智上,那實在是可惜之至。開悟明心是一切欲求佛道者的當務之急,如果沒有見道,即使努力勤苦修行,仍是在外門轉,常常是「千日一里」,悟與未悟實有天壤之別!

第二章 道種智總說

    道種智者,地上菩薩方得。大乘佛弟子修學般若波羅蜜,當般若正觀現前而能安忍不退,即是明心真見道,初得大乘無生智忍,名為法智忍,此時唯知般若空性心之總相,不解別相。第二轉法輪《般若經》六百卷所說,乃依般若空性之總相而說別相,未及種智;菩薩悟後依般若中道觀之總相及別相為基礎,方堪能修證第三轉法輪唯識經典所開示之一切種智。若未明心證真,不能體驗第八識如來藏之運作,則不 能證驗一切種智,唯能依唯識名相,於外門熏聞種智正理。菩薩明心後依止於善知識的教導,深入現觀空性實相之種種體性,漸漸證驗八識心王之五法、三自性、七種性自性、七種第一義、二種無我,依於般若之人無我智深入現觀諸法空相而證驗諸法無我,及至通達實相般若而發起少分道種智,並且具足入地諸條件,方能進入初地的入地心位,成為初地菩薩,能轉菩薩性輪,名真佛子,方得名為大乘聖者。故知唯有證悟第八識如來藏後,親隨真善知識修學一切種智者,方能發起道種智而入初地,方知初地道種智之智慧。

    菩薩證悟第八識故知實相,由證知實相後漸修故,能發起後得智所攝一切種智之少分(名為道種智),而能轉入初地,乃至地地轉進而逐漸圓滿菩薩道之修證內涵,臻至究竟佛地;如是次第方為佛菩提道之正修行。道種智唯地上菩薩方得,乃一切種智之修證尚未具足圓滿成就者,故初地至等覺位菩薩所分證之一切種智皆名為「道種智」,皆只少分或多分證知第八識所含藏之種子的功德故,尚未具足圓滿成就佛 道的智慧,不能稱為一切種智。故一切種智包含道種智,道種智與一切種智都稱為種智,即是第八識所含藏之種子(功能差別)的智慧,所以種智也是般若所含攝,必須具足圓滿種智的修證才是般若的究竟圓滿,才能成佛。

    道種智即無生法忍智,亦名法無我智,是大乘佛菩提之增上慧學,函蓋初地無生法忍道種智乃至佛地無生法忍一切種智。地前所證之般若(大乘人無我智)不稱為增上慧學,菩薩必須經由觸證藏識而起中道智,方能漸修至初地,方能正式修證增上慧學(菩薩地前即隨善知識熏習唯識增上慧學,但在別相智尚未通達前無法得證種智);若不能契會般若中觀,則不能熏修初地無生法忍道種智。在一切種智的修學過程中,由於菩薩修證位階的不同,種智有多分與少分證得的差別,但是在還沒有具足圓滿一切種智之前,都稱為「道種智」,不能稱為「一 切種智」。換句話說,地上菩薩所分證的一切種智無生法忍,都叫作道種智;修證到第八識所含藏一切種子的智慧都具足圓滿了,無可再證了,才能叫作一切種智,這是佛地的境界。

    佛子於三賢位所攝之別相智具足圓滿而欲入初地時,須完成四個條件方能進入初地,這四個條件是:第一,修除大乘所攝異生性以發起聖性。第二,發起十地修道性。第三,具足入地所需之增上慧學知見,包括八識心王之五法、三自性、七種第一義、七種性自性、二種無我等的熏修,以及初分道種智的發起。然此須有善知識教導,方能由真見道位入相見道位,圓滿相見道別相智之修證內涵而令見地通達,方能證得初地無生法忍道種智。第四,發廣大心─勇發十大願。也就是說,欲入初地得要熏習一切種智而成就初分道種智;要永伏三界惑令不現行如阿羅漢;要以弘法護教、救護 眾生之種種事行迴向佛道而成就道種性;並且還要有清淨的 增上意樂而於佛前勇發十大願;如是四法具足圓滿,入地所需廣大福德亦已具足,即能入於初地,生如來家,成真佛子。

    種智乃是分分證得,非能一時具證,初證一分道種智並具足入地所需條件時即入初地入地心位,其後漸修而轉入住地心,繼續修證初地所需修證之行門次第與內涵,完成初地無生法忍方得成就滿心位的現觀境界,成就滿地心而入於上地入地心。如此地地增上而至等覺位。

    第一節 諸地菩薩所修之道種智

    菩薩悟後依於般若之根本無分別智而修證後得無分別智,復依大善知識熏習般若之法無我智─唯識一切種智,至見地通達便能發起初分般若道種智而入地。初地般若道種智主要是依自心如來藏識而現觀蘊處界諸法,證得法無我─證知蘊處界諸法之無我性,皆因如來藏所收集之愛業種所生,一切境界皆因如來藏藉緣生起而有;如是現見一切境界皆是自心現量,非有外法而為有情之所觸所受,因此便能遠離對於自心藏識之執著,遠離意根與意識對自己之執著,如是方得進入初地。以下分別就初地至等覺位之修道略作敘述。(下列諸地之內容主要係整理自 平實導師書中開示。)

    第一目 初地

    初地又名歡喜地。佛菩提道之正修,是以親證第八識如來藏為首,然後依所證如來藏而親領受─親自現前領受如來藏之體性,因而發起般若慧之根本智(般若總相智)及後得智(般若別相智與一切種智);以證此如來藏識故知實相,以證此識而悟後進修,故起後得智中之一切種智少分,名為道種智,是名初地菩薩,如是方為佛菩提道之正修行也。菩薩入初地已,開始進修一切種智,即是修證諸地無生法忍─唯識增上慧學。

    所謂「無生法忍」即大乘之法無我智,乃是深入證知第八識所含藏之種種界(種子、功能差別),證知第八識心體所含藏之一切種子,詳審了知其中所蘊含之一切體性,並且於此所知所見心能安忍,如是漸次滅除所知障隨眠,證道種智,乃至成就佛地之一切種智,是名無生法忍。一切種智未圓滿成就者,於十地中名為道種智,於七住位至十迴向位中名為菩薩人無我智,俱名般若中觀智。

    初地菩薩有三種心:入地心、住地心、滿地心。三心功德差異極大、不可同日而語。復有戒定直往及戒慧直往之差異,復有二乘無學迴心修進之初地,及別教直往之初地,復有得佛加持而入大乘光明三昧之初地及未得佛加持入此三昧之初地,故初地菩薩所得功德不盡相同,以有情學佛之根性及因緣互異故,故說菩薩入初地已,應當「善知方便無所有覺,觀察行地」。

    別教菩薩悟後,歷經習種性、性種性、道種性之修行,永伏思惑,離異生性,發起聖性而入初地。入初地已,心大歡喜,不久當求初地滿心。欲滿初地,當修三事:一者,修學百法明門,此是別教增上慧學,不共通教菩薩及二乘;百法明門一一驗證領納通達,則通虛妄唯識門與真實唯識門。二者,初入地時永伏之思惑應予斷除,成慧解脫,證有餘依涅槃;復依十大願而發受生願,世世不取無餘涅槃,以此作為未來佛地取證無住處涅槃之因,亦以之得入二地修持增上戒學,此名留惑潤生─以故意力起無色界惑,潤未來世生。三者,廣修法施,初地菩薩修檀波羅蜜多,以法施為主,財施、無畏施為輔(未入地者以財施為主),其般若慧足以為人天師故,具道種智故,已成就初地無生法忍故。菩薩具足如是三事故,得一現觀─一切六塵境界如鏡中影像,唯自心如來藏識所現,自心七識所觸六塵唯內相分,如來藏如明鏡般顯現一切染淨愛憎境界,故知一切境界皆如明鏡映像,實無外法可得;菩薩如是證知而成就鏡像觀。凡夫眾生不見明鏡,以影像為真實而貪著影像,不知鏡體實有,不知六塵虛妄不真。菩薩成就如是體驗「猶如鏡像」之現前觀行已,不久即成滿地心,轉入二地。

    第二目 二地 

    二地又名離垢地。初地菩薩除了要從百法的修行裡面去成就「猶如鏡像」的現觀─親證體驗、如實領受六塵萬法都是自心如來藏所顯現;尚須圓成初地所應修之布施波羅蜜多。當這二者都具足圓滿,就完成初地滿心所應具足之福德資糧與所應修證的大乘無我觀,成為初地的滿心位菩薩,接下來即進入二地。

    二地菩薩主要是修持戒波羅蜜多,於一切的微細戒都無所犯,這是二地的修行。根據《華嚴經》〈十地品〉中所開示之法要,可知二地菩薩當以廣大心、深心、恭敬心,承事供養諸佛,並受行十善道法,「於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劫,遠離慳嫉破戒垢故,布施持戒清淨滿足;譬如真金置礬石中,如法鍊已,離一切垢,轉復明淨。」此地菩薩於四攝法中,愛語偏多;十波羅蜜中,持戒偏多;餘非不行,但隨分隨力而行。二地滿心開始才叫作持戒,在此以下都只能叫作學戒。

    二地入地心菩薩,若欲滿二地心者,當修以下三事:一者,二地應修之增上慧學,依初地滿心所圓證之百法明門,進修千法明門,斷除所知障中更微細隨眠,修證二地無生法忍,證得二地道種智。也就是菩薩要在千法明門之中,去證驗這個能知能覺、能取六塵的心在取六塵,其實就如同光影照射影像;也就是說這個能取六塵的七識心,其實根本就沒有在外面的六塵中運作,都是在自己的內相分六塵中運作, 而六塵萬法則必須靠這個能取的心─識蘊六識和第七識意根末那識,在如來藏所顯現的六塵鏡像裡面運作,才得以顯現出來;這就像是鏡子映現出外面影像的時候,其實是要靠光影來照射,才會顯現出鏡中的影像。能夠如此親證現觀,就能證得二地道種智。二者,嚴持菩薩戒法,修除邪行障;初地心位已經永斷惡趣雜染愚,未來世中永不感生惡趣業果,但仍有所知障中俱生一分異熟隨眠,雖不會引生分段生死種,卻能引生世世可愛異熟果及增上果,也能引生誤犯之三業異熟果,障礙二地極淨戒行,令不滿足二地行果,是故應除邪行障,了知一切律儀戒,於二地中永斷,令永不起。修除邪行障者,即是修除兩種愚癡:第一種為所知障中所生一分微細誤犯愚,第二種為煩惱障習氣中所生一分誤犯三業,於業未究竟了知故。三者,隨分修集法施功德。

    二地菩薩如是修學三事已,得一現觀─見分七識猶如光影。譬如明鏡中像,若無光影,像則不現;七識心中所觸藏識鏡像亦復如是,七識若不現行,見聞覺知心中則不受鏡像。復次,意根若不現行,藏識即不執取五根,則無意識,若無意識,則無六入,是故鏡中映像皆由光影所成─自心藏識所現六塵映像,皆由意根意識光影所成,猶如光影。菩薩由修此三事圓滿,不久即得成就猶如光影之現觀,成二地滿心,轉入三地。 

    二地菩薩驗證自己能取的心─見分七識在鏡像中追逐六塵,猶如光影,與像相觸而實不得諸法。一切有情無始以來由於自心七轉識的貪著運作,所以使得自心如來藏中不斷累積污垢,不斷積藏有漏法種,因此顯現出來的六塵影像就變成不清淨的影像;二地滿心菩薩可以經由這個猶如光影的現觀,了知如何能使自心如來藏所含藏的種子轉變清淨的道理,從此可以用自己的意志力去改變自心的染污種子,能隨意轉變自心如來藏所含藏的內相分;這就是猶如光影現觀的成就,使得七轉識的染污性可以完全根除,則自然持戒清淨,不由加行。此即二地菩薩無生法忍增上慧學修證圓滿所證之大乘無我觀─猶如光影,圓滿二地道種智,成為真正持戒的菩薩,由於心地清淨就漸次進入三地。(待續) 

159.GIF

引用文章來源:正覺電子報159期目次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