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二)
又密教的起源與形成眾說紛紜,學術界尚無定論,但是學者對於密教的起源與形成,大致有以下五種的說法(吠陀說、土著說、道教說、混合說、大乘說):
一是吠陀說,亦即吠陀教—婆羅門教—印度教起源說,或稱為雅利安文化起源說,這種觀點認為密教直接源自古雅利安人的吠陀教,以四《吠陀本集》,尤其〈阿闥婆吠陀〉中的神祇、讚誦、明咒、祭儀,構成最初的密教,或認為密教由婆羅門教的祭祀儀式及其內容改造而成,或認為由印度教的神祇和性力崇拜演變而成。二是土著說,亦即土著文化起源說,認為印度土著民族達羅毘荼人的文化是密教發生和形成的主要源泉,原有古密教,在雅利安人進入印度並占據優勢之後,作為印度宗教中的一股潛流一直流傳於民間和邊遠地區,後來逐漸公開,首先出現於佛教中。有的還具體地說,密教是由弗拉蒂亞人(Vratya)從西北部帶到東部,並在那裡建立起來的。這種觀點普遍認為密教中的女神崇拜、怖畏形象的神祇及咒術等內容,都屬於土著文化。三是道教說,認為密教是中國的道教移植印度而形成的,密教中帶有明顯的道教特徵,其中更有來自中國的傳說和有關內容。有的還具體指明道教是在兩晉南北朝時期通過滇緬路大規模輸入的。四是混合說,認為密教是由多種宗教因素混合而成,除了民間信仰和原始土著信仰在內的所有印度宗教的因素之外,也混合了曾流行於中亞一代的祆教、摩尼教及來自北方草原民族的薩滿教、中國古代的祭祀迷信及讖緯占驗和後來的道教。五是大乘說,其中主要有龍樹和因陀羅菩提王二說,認為龍樹或因陀羅菩提王創立密教,這種說法在密教中比較流行。與密教起源說相關,對於密教的形成,也有各種相應的說法,其中就形成的時間,以龍樹時代(二至四世紀)、尤其七世紀前後的看法最為流行。就形成的地點,南印、西印、東印、中印及西北印、中亞的,應有盡有。1
從上面學者的說法,可以得到下面二個結論:第一個結論,密教是由許多文化等因素所組成的一個宗教,這是無庸置疑的;它包括了吠陀文化、土著文化、道教文化、祆教文化、摩尼教文化,以及薩滿教文化等多種文化在內,故其所說的內容自然會不斷地增加、不斷地演變。由於密教參雜了許多不同宗教、文化、說法等因素在內,是一個充滿不同文化及演變的宗教,是一個多種文化大雜燴所形成的宗教;而且在同一個派別下,不同的上師之間各有不同的主張出現,於是又形成大大小小的派別。所以說,密教是一個說法有演變的宗教,與佛教從 釋迦世尊一脈相傳到現在的第八識如來藏正法一直沒有演變大不相同。第二個結論,密教自稱是 龍樹菩薩或因陀羅菩提王 2 所創立的宗教,它代表二個意思:一者,顯然密教的起源真的很「神祕」,與單純由 釋迦世尊所創立的佛教大不相同,這也是密教被稱為祕(秘)密宗教的緣由之一。二者,是否真的如密教行者普遍所認為的,密教的開山祖是 龍樹菩薩?則應探討密教的發展歷史,及其所弘傳之內涵是否與 龍樹菩薩的說法一致?如果是一致的,才能證明密教所弘傳的法就是 釋迦世尊一脈相傳到 龍樹菩薩沒有任何差別的佛法;如果密教所弘傳的法明顯地與 龍樹菩薩不一樣,密教自稱是 龍樹菩薩所創立的,乃是不正確而且是錯誤的說法,是密教夤緣攀附於 龍樹菩薩盛名,妄稱 龍樹菩薩是密教的開山祖,妄說密教是佛教的一支、大乘的一支,實可名為居心叵測,心地非常不善。基於不應欺誑眾生的緣 故應予正名,密教行者不應該再夤緣 龍樹菩薩之名,也不應該夤緣佛教名下而自稱是佛教的一支、大乘的一支,以此來誑惑、欺騙眾生,讓眾生走向外道法中。至於密教所弘傳的內涵是否真的與 龍樹菩薩所開示的一樣,將於後面加以討論,在此先不贅敘。
接下來將一一談論陀羅尼密教、持明密教、真言密教、瑜伽密教、無上瑜伽密教各自起源與形成的過程。首先談的是最原始的陀羅尼密教。陀羅尼,又名總持 3 ,也就是憶持不忘的意思,是與「記憶的方法」有關的名稱,所以陀羅尼密教就是與記憶法有關的宗教。公元前五世紀以前的古印度,當時沒有文字的記載,所有的事情,包括了世俗的種種東西,譬如計數、日常生活記帳及宗教的種種內涵等等,都是靠記憶而口耳相傳;以此緣故,當時人們經常透過組合多個關鍵詞句等方式,將所要記憶的內容加以貫串起來,只要記得它,就可以將所要表達的內容一一加以陳述而為大眾所了知,這就是總持方法的由來;它影響當時的印度很大,也影響後來的佛教。又印度發明文字以後,這種習慣仍然保持著,所以在佛教經論中,當佛菩薩為人說法之前,有時會先有「總持」的宣說出現,譬如 彌勒菩薩的根本論《瑜伽師地論》中有出現許多次「嗢拕南」這個名相。嗢拕南,中文翻譯為偈頌、伽陀的意思,這是 彌勒菩薩為人說法之前所提示記憶的重點,然後再依據這些所應記憶的重點一五一十為眾生詳細解說。由於密教的陀羅尼與古印度教的明咒、民間的禁咒相似,而且這三種曾互相影響及融合過,所以陀羅尼密教有時又被人稱為咒教,也是最原始的密教。
自從古印度有了文字以後,這樣的總持法雖然還有人在使用,可是已經漸漸被神祕化,原有的輔助記憶之功能被逐漸淡忘,成了神祕莫測、類似咒語一類的東西,在中國則稱之為「祝」 4 。被神祕化的密教陀羅尼,在表現上,更接近民間的咒術,其語言表達和持念的形式,與民間的咒語沒有兩樣,如一位學者所說:
因為陀羅尼在記憶、背誦經典的過程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功用一向被人重視。自從有了文字並普遍用來記錄佛經,當記憶和誦習主要靠文字,原有的功能逐漸被淘汰了的時候,陀羅尼也就逐漸神秘化了,成為類似咒術一樣的東西。因為被神秘化了的陀羅尼,在表現的語言形式、念誦的方式上,都類似於民間的禁咒和《吠陀》的明咒。甚至當佛教大量向民間滲透並成為一般信仰的時候,它就和禁咒、明咒完全混為一談了,它也被看作是具有類似的咒術一樣的神祕功能,咒術也被看作一種陀羅尼。這樣陀羅尼又有了一層含義,出現了咒陀羅尼,而這也與民間禁咒和婆羅門教的明咒大量被引入佛教有關,造成了陀羅尼和咒術的結合。陀羅尼在佛教中的這一演變,對於密教的產生和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5
從上面的說明,可以得到二個重點:第一個重點,顯示最原始的密教是有演變的,因為密教陀羅尼混合了民間的禁咒和《吠陀》的明咒,使得後來密教產生和形成的過程中,包括了後來的持明密教、真言密教、瑜伽密教、無上瑜伽密教,陀羅尼都在其中佔有相當的分量。第二個重點,顯示最原始的密教原本就不是正統佛教的一支,所以有一位學者認為:
咒術與陀羅尼在起源上完全不同,在梵文中禁咒或明咒是用 vidya 一詞來表示的,它起源於原始宗教及吠陀教中的禱詞和讚歌。在原始佛教中,民間禁咒和婆羅門教明咒是被嚴格禁止的。6
由於陀羅尼被後人混合了民間的禁咒和《吠陀》的明咒,開始滲入佛教中,這就使後來的大乘中陀羅尼與咒術相結合,陀羅尼被賦予神秘的咒術力的意義 7 ,因此出現了一種新的修持方法,即所謂的咒術陀羅尼 8(簡稱為咒陀羅尼),這直接影響了最原始的陀羅尼密教,使得陀羅尼開始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出現了獨立的陀羅尼經典,逐漸形成了一定形態的,具有教派體系的特徵。9 由於陀羅尼密教行者主張以咒術祛病消災、解除苦難、求得平安,具濃厚的鬼神法術色彩和注重現實利益,因此受到各方的攻擊,當時陀羅尼密教的法師為了抵抗來自各方強烈的反對,不得不「據理」力爭,於是將法師的地位大大提高,將毀謗法師的言論視同毀謗如來:
反映在他們的經典中,將橫枉法師者與違反佛法、譭謗經典同罪。又反其道而大力提倡崇拜法師,把法師的地位提得很高,說「誹謗法師者,則謗如來。欲得供養於如來者,當奉法師;欲敬如來,當順法師;欲禮如來,為禮法師。」把尊奉法師與尊崇如來等量齊觀,這一點也被後來密教繼承。10
由於陀羅尼密教將「法師等同如來」的概念納進密教的體系裡,不僅使得後來的密教在佛教原有的三歸依之上增加了「歸依上師」一項,變成密教的四歸依 11,而且還反將「上師」置於三寶之前,主張「密教上師」的價值遠遠超過於佛教佛法僧三寶之上。由於陀羅尼密教將法師、上師的地位大大提高至與如來等量齊觀,導致後來的密教行者,包括持明密教、真言密教、瑜伽密教、無上瑜伽密教行者,常常有令人匪夷所思的說法出現,譬如有人主張:「不把上師看成普通人,而把他當作佛陀看待」 12、「行者必須想其上師比任何佛高,恭敬供養無虧,久而久之得師歡心,自能得其口訣秘傳,修之以成就焉」13、「崇仰祖師的一根毫毛比崇拜三時(過去、現在和將來時)所有佛陀的功德還要大」 14、「想想你的上師,他比過去、現在及未來諸佛還要更加慈悲」15 等等,諸如此類種種匪夷所思的說法,不僅讓人覺得很荒誕、很離譜,而且也證明密教的本質就是誇大不實,乃至於大妄語,以此來矇騙眾生。
由於陀羅尼密教將陀羅尼混合了禁咒和《吠陀》的明咒,混入佛門中而依附於大乘佛教之下,往往自稱是大乘的一支;以此緣故,不僅為後來的密教所繼承及發展,而且普遍地被後人錯認為密教是佛教的一支、大乘的一支,如有一位學者描述如下:
陀羅尼密教雖然還沒有具備後來密教那樣的完備形態,但它已形成了獨立於大乘的基本特徵,而這些特徵如陀羅尼神咒萬能思想等,鬼神法術及護國法思想、注重現實利益、崇敬法師等,都被後來的密教所繼承、發展,後來密教的密法體系也都是由此一步步發展形成的。16
由學者的說明可以得到結論如下:陀羅尼密教是以持陀羅尼為主要(陀羅尼有總持的意思),可是它的本質混合了民間的禁咒和《吠陀》的明咒,而這些都與巫術有關,這些巫術都源自於古印度;由此可以看出,密教的形成與古代印度的巫術文化有密切的關係 17,所以密教的本質本來就不是佛法,是外道法,卻依附在佛教之下,並以大乘一支自稱,使得真正的佛教從此被密教的外道法所圍繞及纏縛,而且纏縛得越來越深、越緊而無法脫離,猶如絞殺榕 18 一樣,經過三個階段而逐步將原來所圍繞及纏縛的大樹—佛教—絞殺,其過程大致如下:(一)剛開始密教絞殺榕將真正佛教大樹加以盤根錯節糾纏起來,讓後人誤以為它是佛教的一支、大乘的一支,而有顯教與密教之分。(二)過程中密教絞殺榕枝葉長得非常茂盛,遮蓋了佛教大樹的枝葉,使得密教與顯教得以分庭抗衡,乃至於密教行者重密輕顯,推崇密教的法義高於顯教之上。(三)最後密教絞殺榕將佛教大樹加以絞殺,使得在印度的佛教大樹開始滅亡,僅剩下密教絞殺榕存在,因而形成歷史上非常有名的「密教興、佛教亡」19 的局面出現。
公元三世紀初,陀羅尼密教傳入中國,流行於魏晉南北朝時代,這時流行於中國內地的密教,則被稱為漢傳密教 20。陀羅尼密教最早被翻譯為中文的一部密續為支謙所譯的《無量門微密持經》,這部經流傳到唐朝末期已有多種異譯本,成為流傳時間最久、翻譯次數最多的一部密續。此外,在這一段時間裡,密教行者融合西域一帶的咒術等,陸續出現了尊勝陀羅尼、准提咒 21 等陀羅尼流行於民間社會。因此 可知:尊勝陀羅尼、准提咒等陀羅尼,乃是最原始的陀羅尼密教所流傳的咒語,這些本來就不是 釋迦世尊或諸大菩薩親口所開示的咒語,乃是古印度人將陀羅尼混合民間的禁咒和《吠陀》的明咒,而為密教行者廣為使用,最後在中國流行。尤其是准提咒,乃至被佛教界納入二時臨齋儀的儀軌中,實屬不如法的作法;這也告訴大眾:密教的咒語早已滲透到佛教裡,只是大多數人不知道而已,因為誤認為那是 釋迦世尊或諸大菩薩所開示的咒語,所以就被歷代許多佛教徒沿用而流傳到現在,乃至成為二時臨齋儀軌等佛門儀軌的一部分。由於准提咒不是 釋迦世尊或諸大菩薩所開示的正法咒語,故正覺同修會早已經將它排除在佛法之外,不把它列入二時臨齋儀軌中。因此有智慧的佛弟子們,包括佛門四眾在內,都應該認識清楚准提咒等密教咒不是佛咒的事實,不應再被密教的謊言所矇騙,不應再讓密教的偽咒繼續在佛門儀軌裡出現,不應再以為誦持密咒能得諸功德。
接下來談持明密教。大約公元四世紀前後,陀羅尼密教逐漸發展成為具有一定密法的體系,學者稱之為持明密教,亦名總持明咒的密教。持明密教是在陀羅尼密教持咒的基礎下,增加了與陀羅尼相配合的手印及契印,也就是用手來結手印,以及手執法器為契印。這些都是密教行者傳承於古印度吠陀時期的手印及契印,如以下這位學者所說:
就「手印」言,卻並不是「密宗」所獨創,因為,他在古老的印度文化中,自始就占有一席之地。印,又作「手印」言,梵文作 mudra,音譯則為「母陀羅」,其意:有印契、符號的意思。我們在前文中,曾提到,印度古文化是在文學、哲學、宗教……等,都已經發展的相當完備了,才出現文字,所以,形成許多學習的門類與項目,以記憶、背誦為主,但卻常需要手勢輔助或提示,故而因此,手印的運用,在古印度文化、科學與民俗中,使用的非常廣泛,像語言學、音樂、數學、醫藥……等。此所以在華嚴經、離世間品就記載有:「……示現,一切世間書疏、文頌、談論、語言、算術、印法……。」
所以,在起源上,我們可以說,「手印」在古印度,本是一種用來輔助記憶方法與技術,也是獨特印度文化的一項表現,也因為如此,早在「吠陀經典」時代,在祭祀、誦經中,就已經把手印運用在其中了,初時,只有順序及強調計算的功能,後來,則與咒術結合,逐漸步向宗教化,而賦與降神、驅魔……等的特定意義。在佛教初傳時,就已經引喻了印法,像大乘經典中,常出現的「菩薩十印」、「智印」、「心印」、「身印」,……等詞句,從這些文字,我們也可知道,並不是全都是「手印法」,而只是一種比喻。但在「持明咒藏」時期,所表現的「印法」,則完全變成了「手印」。其中也有部份,稱之為「契印」,意指法器、道具,為唸佛所用,亦為「身密」的一部份。22
由此可知:手印本來是古印度一種用來輔助記憶的方法與技術,也是古印度文化一項獨特的表徵,自古以來在古印度就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為密教行者所繼承及廣為使用,由此衍生出很多錯綜複雜的手印。這些密教的手印原本都不是佛教的手印,但隨著密教混入佛門中,謊稱那些密教手印是 佛菩薩的手印,眾生因此而被欺誑,誤以為那是佛教的手印。
此外,持明密教不僅在誦持陀羅尼本質上發生了變化,與吠陀時期的咒語相融合,而且在公元五世紀的時候,更進一步發展出像法、壇法、曼荼羅法、供養法、護摩法、灌頂法等密教修法。也就是說,持明密教行者將造佛像、神龕、壇位、供養鮮花等內容加入密續中,譬如將佛像的修法納入後,逐漸地將佛像的修法加以曼荼羅化而形成佛部、觀自在部、金剛部、天龍部等,並將佛像法、供養法、護摩法、灌頂法等與曼荼羅連繫在一起,成為一套繁複的密法體系;由於這些都是在事相上的表現,也偏重於儀軌上,所以學者們稱持明密教為事部的密教。
公元六世紀,持明密教傳入中國,其中《牟梨曼陀羅咒經》,成為中國第一部(最早翻譯的)持明密教的密續。又摩揭陀國的闍那耶舍師徒等人初譯《金剛大道場經》中的《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一卷、《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經》一卷,均收錄在《陀羅尼集經》中,是為中國最早翻譯的佛頂部和觀音部的持明密教密續。此外,陸續有人翻譯了《不空羂索經》、《千轉陀羅尼神咒經》等,使得持明密教風行於一時,普及於社會,人們甚至在洛陽、川北、敦煌等石窟造佛像。由此可知:公元六世紀,當時中國民間普遍所接受的「佛教」,是與人們現世利益等事相有關的持明密教,而不是真正的佛教,但是當時的人們卻普遍認為那就是佛教。
在公元六、七世紀,持明密教在中印度發展成真言密教,在南印度發展成瑜伽密教。持明密教曾吸收了一些古印度其他宗教的成分與神祇,而逐漸步向世俗化。真言密教行者為了想與傳統的持明密教作區分,即以晚期持明密教為基礎下,以真言來取代陀羅尼和明咒,學者稱此時的密教為真言密教。真言密教的密續以《大日經》為代表,它結合了陀羅尼教的思想,建立了一套具體的密教學說與體系,對後來的密教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如以下第一位學者的描述:
大日經是密宗的代表性經典,他總結了「密宗」自起源,經「陀羅尼密宗」,以至「持明咒藏」階段的教義精華,再有所增益,具體的完成了「密宗」本派學說與教義體系,並且使「密宗」中的佛教內涵,更加具體而且完備。23
亦如第二位學者的描述:
《大日經》是秘密佛教中頗具典型的一部代表性經典,密教的理論體系和密法體系至此才算完全形成,它標誌著一個舊時期—怛特羅式佛教或陀羅尼密教時期的結束,也標誌著一個新的時期—秘密佛教時期的到來。而就佛教發展的歷史言,至此密教已擺脫對大乘佛教的依附,走上了獨立發展的道路,從此佛教也進入了它的第三個發展時期,即秘密佛教時期。24
亦如第三位學者的描述:
秘密佛教的發生當初,只是一種萌芽的狀態,絕不是像後代完成的獨立體系的。在佛教發萌芽的真言密法,最初是僅為守護佛教徒,消除災障所用,但至後來,教法漸有勢力,在統一身心的瑜伽觀行上,亦被應用之,這樣經過數百年的搖籃時代,遂以它(真言密法)為佛教真髓,綜合了佛教的一切思想,終於形成了獨立的體系。25
也就是說,真言密教建立了一套獨立且具體的學說與體系,使得密教的學說更加具體完備,它不僅對後來的密教影響非常巨大,並且也無形中漸漸地將 釋迦世尊的佛教正法消滅了。
又真言密教繼承了晚期持明密教《蘇悉地經》等密續的神祇系統,分為佛部、蓮花部、金剛部,因而發展出了五方佛:中央大日如來、東方寶幢佛、南方開敷華王佛、西方無量壽佛、北方天鼓雷音佛等說法 26。真言密教及《大日經》於公元七、八世紀流行於中印度、北印度,公元八世紀傳入中國。唐玄宗時,由真言密教行者善無畏及其弟子一行共同翻譯《大日經》,共七卷,前六卷是本文,第七卷是善無畏為《大日經》所造的供養儀軌(一說此卷譯自梵本);並由一行註解《大日經》為《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簡稱為《大日經疏》,共二十卷,後來成為密教行者、學術界學者研究《大日經》註解的最佳參考書籍。(待續)
1 參 1,頁 11。[參考書籍 1:呂建福,《密教論考》,空庭書苑有限公司(台北縣),2009/2 初版 1 刷。]
2 【西元七五○年時,帕拉瓦王朝因遭到南方喬拉王朝的攻擊而滅亡。南方密教因此而突然衰微。密教徒逃到北方的歐利薩(Orisa) 地區。歐利薩密教的起源就在於此。歐利薩國王因陀拉普提(八世紀),據說是怛特羅佛教的一派,即金剛乘(Vajra-yana)的鼻祖。因陀 拉菩提王自己也著作了有關金剛乘的書籍;遺留至今有《Jnana-siddhi》、《Kurukulla-sadhana》等廿三部左右的作品。】參 45,頁 205。[參考書籍 45:(日本)水野弘元、中村元等人著,許洋主譯,《印度的佛教》,法爾出版社(台北市),1998/5 初版 2 刷。] 其中因陀拉普提王有人翻譯為因陀羅菩提王。
3 所謂總持,就是把某一些法的內涵,用名詞加以貫串起來而成為偈頌,或四句、六句、八句不等,每句或者五字,或者六字、七字,這樣貫串起來的偈頌,就叫作咒,可以一一為人詳細宣說。像這樣整個貫串起來的偈頌,就是總持,也就是咒語、陀羅尼、嗢拕南。譬如〈正覺總持咒〉:【五陰十八界,涅槃如來藏,般若道種智,函蓋一切法。一切最勝故,與此相應故,二所現影故,三位差別故,四所顯示故,如是次第現。具足解脫道,及佛菩提道,求正覺佛子,一切應受持。】〈正覺總持咒〉以重點的方式,將整個佛法的架構及內容陳列出來,譬如五陰、十八界、涅槃、如來藏、般若、道種智,這六個佛法名相已經函蓋世出世間一切法而匯歸於一切最勝故,與此相應故,二所現影故,三位差別故,四所顯示故,如是次第現,最後再濃縮為二個主要道:佛菩提道及解脫道。這二個主要道,是求正確覺悟的佛弟子們應該受持的法。
4 祝,康熙字典解釋為咒、詋、詶也。
5 參 1,頁 13-14。[參考書籍 1:呂建福,《密教論考》,空庭書苑有限公司(台北縣),2009/2 初版 1 刷。]
6 參 1,頁 14。
7 參 1,頁 14。
8 參 55,頁 142。[參考書籍 55:夏廣興,〈密教咒術述論〉,《密教的思想與密法》,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北京市),2012/12 初版 1 刷。]
9 參 1,頁 17。
10 參 1,頁 18。
11 密教的四歸依為歸依上師、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並將上師放置於三寶之前,乃至有密教行者主張有七歸依:【七皈依,是指皈依金剛上師、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歸依本尊、歸依空行、歸依護法等七者,以之為皈依對象或皈依境。依西藏佛教所傳,信奉小乘者,僅皈依佛、法、僧三寶。而信奉大乘佛法者,需守七皈依。在密教裏有七皈依才是完整的皈依。】參 23,頁 198。[參考書籍 23:多吉桑布,《圖解藏密修持法•千年密法精要大公開》,陝西師範大 學出版社(西安市),2007/3 初版 1 刷。]
12 參 20,頁 183。[參考書籍 20:索甲仁波切著,鄭振煌譯,《西藏生死書》,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1997/10 初版 193 刷。]
13 參 15,頁 34。[參考書籍 15:金剛上師諾姆啟堪布道然巴羅布倉桑布講述,鎮海盧以炤蓉舟筆錄,《那洛六法深道門引導之次第具三信仰如是寓》,晨曦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台北市),1994/8 初版。]
14 參 41,頁 185。[參考書籍 41:(法國)石泰安著,耿昇譯,《西藏的文明》,中國藏學出版社(北京市),2005/1 二版 1 刷。]
15 參 17,頁 73。[參考書籍 17:達賴喇嘛三世著,達賴喇嘛十四世傳法,彌勒若巴喇嘛編撰,《菩提道次第簡明釋論》,曼尼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台北縣),2009/6 初版 1 刷。]
16 參 1,頁 19。[參考書籍 1:呂建福,《密教論考》,空庭書苑有限公司(台北縣),2009/2 初版 1 刷。]
17 參 59,頁 2。[參考書籍 59:劉黎明,《中國古代民間密宗信仰研究》,巴蜀書社(成都市),2010/1 初版 1 刷。]
18 絞殺榕通常生長在大樹下,其種子一旦發芽,就會長出氣根向下扎根。一旦從泥土中獲得養分後,絞殺榕的生命力變得非常旺盛,根也就越生越多,和大樹盤根錯節糾纏在一起,並吸取大樹的養分,使得大樹的樹幹陷入它所纏繞的根中。最後絞殺榕茂密的葉子阻擋了陽光,使得大樹再也無法獲得陽光而漸漸腐爛、死亡,最後僅留下絞殺榕傲然獨立。
19 天竺晚期所謂的佛教,其實就是密教化的「佛教」,釋迦世尊所傳的佛教早已經被密教消滅了,所以回教所滅的「佛教」是密教,不是佛教。關於這一點,許多學術界的學者都認同這樣的看法,這也是密教行者所無法否認的事實。
20 【進入中國的密教流向內地,主要在漢族居住或有漢族雜居的地域內流傳,與漢文化互相交融,故稱之為漢傳密教。】參 67,頁 5。 [參考書籍 67:嚴耀中,《漢傳密教》,學林出版社(上海市),1999/11 初版 1 刷。]
21 參 3,頁 3。[參考書籍 3:呂建福,《中國密教史(一)密教的起源與早期傳播》,空庭書苑有限公司(台北縣),2010/2 初版 1 刷。]
22 參 57,頁 23-24。[參考書籍 57:邱福海,《「即身成佛」的簡捷法門:「密宗」的形成與發展》,淑馨出版社(台北市),1997/12 初版 1 刷。]
23 參 57,頁 30。
24 參 2,頁 310。[參考書籍 2:呂建福釋譯,星雲大師總監修,佛光山宗務委員會印行,《大日經》,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高雄縣), 2009/11 再版 5 刷。]
25 參 43,頁 25。[參考書籍 43:(日本)栂尾祥雲著,張曼濤(編),〈密教史〉,《密宗教史(密宗專集之二)》,大乘文化出版社(台北市),1979/3 初版 1 刷。]
26 此為密教胎藏界的五方佛。密教五佛有金剛界與胎藏界之別,(一)金剛界五佛:中央的毗盧遮那佛(俗稱「大日如來」)、東方阿閦佛(即「不動佛」)、西方阿彌陀佛、南方寶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二)胎藏界五佛,即胎藏曼荼羅中臺八葉中之五佛:中臺是大日如來、南方開敷華王佛、東方寶幢佛、北方天鼓雷音佛(一說為「不動佛」)、西方無量壽佛。參見《佛學大辭典(丁福保)》、《佛光大辭典》等。 http://buddhaspace.org/dict/index.php?keyword=%E4%BA%94%E4%BD %9B&selecthistory=
引用文章來源:正覺電子報155期目次3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