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淨念相續的“淨念”是什麼意思?是不是沒有念的那個念,這樣說可能不太正確,它和“不問有言、不問無言”,“世尊踞座不語”應該是一樣吧!
答: 1.淨念相續乃是有個憶佛、想佛的念頭在心中持續不斷,乃是有內涵的,這是離語言相、文字相、形相而持續憶佛的清淨念,並非心中都沒有念的一念不生。從修定的知見來說,凡是緣於一切語言相、文字相、佛號聲相、形像相,都屬於妄念;以離開語言相、文字相、佛號聲相、形像相之施設來憶佛、想佛,這個憶佛、想佛的念頭,是清淨的;因為佛不受諸相所繫縛,佛是解脫的、清淨的,這樣以所施設無相憶佛、想佛的念就叫作淨念。如果這個淨念有時被打斷,然後再繼續,叫作淨念斷續;即使只是中斷一秒鐘、兩秒鐘,也只能稱為淨念斷續,不能稱為淨念相續。《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大勢至菩薩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意思是說,想要入念佛三摩地,不但要都攝六根不向外攀緣,還得要有淨念,並且相繼不斷;而不是一念不生就能入三摩地。
2.【外道問佛:「不問有言,不問無言。」世尊據坐不語。外道禮拜云:「世尊大慈大悲,開我迷雲,令我得入。」】這是 世尊教外別傳中的一則公案;意思是說,有外道來問世尊「如何是佛法大意」,世尊據坐不語,外道因此撥雲見日,得以悟入佛法真義,所以外道歡喜禮拜 世尊而後離去。但是,外道悟入之關鍵,只有真悟者明白其中密意;未悟者或錯悟者,往往誤會此外道所悟是一念不生,其實誤會大了!其中密意不許言宣,亦不許公開授人,必須各人自參自悟;否則即是違犯法毘奈耶,也是虧損法事、虧損如來。但參究悟入極難,大德欲知其中淆訛, 歡迎加入正覺同修會禪淨班的課程,來熏修正知見,進而 累積見道應有的福德資糧與功夫,假以時日,見道因緣成熟,磕著撞著,一念相應,恍然大悟,方能了知此中諸佛心印!
二 、成佛以後如來藏阿賴耶識會改名,那麼成佛後的第八識與未成佛前的第八識如來藏有沒有差別?
答: 您的問題問得很好,您既然知道「成佛以後如來藏阿賴耶識會改名」,從這裡就顯示出成佛後的第八識無垢識與未成佛前的第八識如來藏是有差別的。等覺菩薩的第八識異 熟識與佛地的第八識無垢識尚有很大的差別,更何況是凡夫眾生的阿賴耶識;所以說,成佛後的第八識與未成佛前的第八識如來藏不但有差別,而是有很大的差別。如果沒有差別,那眾生現在就是佛了,但我們都很清楚的知道「眾生是眾生,佛是佛」,只有未斷我見的愚癡凡夫如達賴喇嘛與諸藏傳佛教修行者才敢僭稱為佛,或自認優於佛或上於佛,導致凡夫的活佛滿山遍野;也只有未斷我見的印順法師,才敢接受愚癡弟子的虛捧而自我陶醉,接受弟子把他自己的傳記加上副書名:「看見佛陀在人間」。
可是,經中說:「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 《華嚴經》也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很顯然成佛後的第八識與未成佛前的第八識如來藏似乎是沒有差別才對,那這樣究竟是有差別還是沒有差別呢?
正確的說法應該是非有差別非無差別。非有差別者謂:一切眾生乃至佛地之第八識如來藏同具本來性、自性性、清淨性、涅槃性之真實體性。非無差別者謂:成佛後的第八識與未成佛前的第八識如來藏所含藏的種子有很大的差別,非無差別。
故契經 佛云:「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惡慧不能知,藏即賴耶識;如來清淨藏,世間阿賴耶;如金與指環,展轉無差別。」這就是說:「佛陀所說的如來藏,也就是阿賴耶識;只有那些具有邪惡智慧的人,才會不知道如來藏就是阿賴耶識。修行至佛地時,如來藏才是 完全清淨的無垢識,在一般世間凡夫中,只能說是阿賴耶識;這兩個名詞的區分,就如同黃金與指環一般,兩者都是同一種黃金物品,黃金展轉加工變成指環,但黃金與指環都是同一金體,卻是本來就沒有差別的。」換言之,找到黃金才能製造金指環,但金指環仍然是黃金, 可不是製作指環後就不是黃金了;同理,找到阿賴耶識才能修淨所藏一切雜染種子,轉成佛地真如的無垢識,但無垢識仍然是阿賴耶識心體,只改其名不改其體。故不論是金體或是指環,其實都仍然是黃金之體並無差異,故名『無差別』;然而指環是由黃金打造而成,所顯之功能及現象與原來的黃金金塊已經不一樣,故名『展轉』。
也就是說,就其本體(心體)來說,其實是無差別的;雖然本體(心體)是無差別,但成佛之後所顯發的功德作用 法相與未成佛前是有很大的差別。故一切眾生乃至佛地都是以此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如來藏為八識心王之本體,這個心體猶如黃金之體,不管黃金打造成指環、臂釧,或打造成瓶盤等器,其本質都仍然是黃金,如是名為非有差別。然而本質雖然都是黃金,可是指環、臂釧、瓶盤等器之外相與功用,則與金體之外相畢竟是不同的,世尊舉出金與 指環的外相差別而體無異,比喻一切眾生第八識心體相同 無異,而七識心等法之種子流注法相不斷的變異,直至佛地唯帶舊種方不變異,猶如由黃金打造成莊嚴之金飾器皿。眾生從因地至佛地,因第八識如來藏所含藏的七識心 等法種不同而有不同名稱,未斷分段生死之前稱為阿賴耶識;斷除分段生死,唯留變易生死時稱為異熟識;進斷二障隨眠及一切習氣種子者即是佛地無垢識。因每一個階段 第八識如來藏所含藏的種子都有差別,故其功德作用法相亦有很大的差別,故說成佛後的第八識與未成佛前的第八識如來藏非無差別。
引用文章來源:正覺電子報63期目次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