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菩提路》 (連載二十三)── 施瑞雯見道報告

懺悔...  

我的外婆茹素,篤信佛教,母親也很早就入佛門。小時候問母親:「 為何要信佛? 」母親總是回答:「反正很好就是了。」所以我總以為佛教與道教類似,都是在求平安、求財富等。當時的我一點也不想深入佛法,不過因為我向來 樂於聽受長輩 的話,所以母親要我陪她朝山,要我皈依,要 我背持大悲 咒,我都做了、也背了。大學畢業後,忙於工作、結婚、 育子 ,終日在世俗事上煩心,開始覺得:「難道就這樣過一生嗎?」孩子陸續上小學後,家中經濟狀況卻逐漸惡化,心裡煩惱不已。但每次瞻仰 觀世音菩薩聖像時,心中卻很平靜,總覺得 祂 瞭解我的苦,就這樣開始想入佛門;這時是二○○○年,約四年前的事。

當時我的姊姊在上《菩提道次第廣論》班的課,一聽到我想學佛,十分熱心的幫我報名,所以我上了八個月的「 廣論 」課,越上越疑惑;再加上聽說三年上完後,得再回鍋讀三年;心想:「 怎麼這樣抱著 一本論讀六年 , 只讀論而 不讀佛經呢?怎麼不是從經入門呢? 」我覺得不相應,所以就離開了。 〔 編案:《廣論》的內容就是密 宗黃教宗喀巴 , 依月稱法師 的應成派 中觀邪見 而造的 斷滅見 。但因同時主張緣起法的意識心常住不滅,故又落入常見中。《廣論》後半 部所說的止觀 ,全都是喇嘛教承襲自天竺坦 特 羅「佛教」的無上瑜伽男女 雙身修 法、 輪座雜交 。不久之前台灣社會側目的 譚崔 瑜伽眾多男女同處 行淫, 即是西藏喇嘛教承襲自古天竺坦 特 羅「佛教」的無上瑜伽 雙身修 法。「坦特羅」今譯為「 譚崔 」。〕

這時家中同修也開始學佛,他的方式 是廣閱佛經 及各家書籍,我們並不迷信各大道場的法師,總覺得應依法不依人。有一次,同修於圖書館借到了《真實如來藏》,看完後說:「 這位作者 是位善知識 ,真想再看看他的其他著作。 」有願就會成,沒 多久, 在偶然的機會,又得到《無相念佛》及《念佛三昧修學次第》兩本書; 同修看完 後,依著《無相念佛》的次第練習,直說 這個法棒極了 ,因此決定到同修會上課。我於 二○○一年十月二十六日 開始上週五班 張正 圜 老師的課,而同修晚我一期,上週四班的課。

第一次到講堂上課,心裡有股莫名的歡喜,覺得 應該要護持 講堂;可是我的經濟拮据,每 個 月的生活費只是夠用而已,沒有積蓄。因此我誠心祈求 觀世音菩薩,幫助我能於每 個 月的生活費中省下五百元,用來護持講堂,竟然實現了。後來我再發願, 願能每個 月省下 一千元護持 講堂,又實現了。不過,這已經是我經濟上的極限了。

未入講堂前,我的 佛法知見幾乎 是一張白紙,沒想到會學禪法。總以為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是 最 殊勝的法門;覺得禪是 很 玄的,是哲學思想,很不實在的。當初進入 正覺學法 ,只想學會無相念佛,沒想過要明心或見性。可是學到約 一 年後, 知見越來越 具足,也瞭解若要修行佛菩提道,明心是唯一的一條路,否則無法入門修。而正覺講堂,除了 平實導師,還有許多親 教師等善知識 ,這麼好的機會與環境,當然我在這一世一定得明心,而且更要精進。 此生定要 比往昔無量 世 以來,所修學的更為進步,因為 值遇善 知識的機會難得啊!

張 老師待人誠懇,和藹可親,可是又有威嚴,所以我有些畏懼她,面對她時, 常說不出 話來。不過我很喜歡上 張 老師的課,因為她能 將深妙的 法義,用淺顯易懂的文詞或比喻,讓我們瞭解。內容由淺入深,有條理。我很 羡 慕,真希望自己也能早日學得 善巧方便 ,學得善觀眾生根器,而能對眾生宣說正法。

有一次上課, 張 老師說:「 懺悔、發願、 迴 向,很重要。 」自從那天開始,我每天必做這三件事,直到現在約兩年,幾乎沒有間斷過。可能因為這樣,這兩年半的修學,幾乎沒有什麼大障礙;由拜佛、 憶佛 、拜多佛、看話頭、 起疑情至參 話頭,每 個 轉折上, 老師隨講我 都 能隨入 ;有時有疑惑,卻總能在下次上課 時聽到 老師的講解。也感覺佛菩薩時時都在 觀照著 我,我也都遵照 張 老師的進度用功。

二○○三年剛過完農曆年,同修會發生了法難,許多人 〔 編案:二百餘人 〕 因此退轉,我卻一點也不受影響;雖然 平實導師 (針對此次法難所寫) 的法義辨正 (書籍) ,我看得似懂非懂,可是對正覺所傳的了義正法有信心,堅信正法在此。再加上 張 老師教導我們不要攀緣,所以那些離開正覺的同修,我一個也不認識,從沒有人來轉我們二人,心情很平靜,也更堅定自己要早日見道的決心,精進潛修,以具足能力為正法 弘傳盡 一份心力。此時,看到 張 老師義無反顧的扛起台中班及台南班的課程,心裡十分 讚歎 張 老師的勇氣;相信當 張 老師答應接下班級時,心裡沒有一絲一毫顧慮自己會多忙、多累,只是一心為正法、為眾生。若非菩薩,哪能有這樣的 心行呢 ? 張 老師又給了我一個好榜樣。

二○○三年底,聽到會裡已覓得適當地點將建設正覺寺的好消息;心中很慚愧,自己經濟能力實在不足,無法護持。回家後,想到還有一些首飾,或許可以變賣,籌得一些款項;與同修商量後,拿到附近銀樓,順利的變賣,籌得一筆小金額,護持正覺寺。由於自己往 世 布施做得不好,以至於現在 在 經濟上,只 能微盡棉 薄 之力護持 ,真是慚愧。後來在課堂上, 張 老師說班上 另一位師 姊 也類似於我的狀況,我很能體會那位師 姊 的心情。

遞交禪三報名表後,雖然希望能被錄取,但是得失心不重;心想: 若此緣未 熟,再繼續努力。我既已發願此生一定要明心,以長遠心來看,相信明心是遲早的事;就以這樣的心情繼續用功,此時 疑 情已經很濃了。一日在晾衣服時,突然明白:當我只專注看某件東西時,耳朵雖然沒注意聽,但是確實是有聲音入到耳朵裡面,鼻、舌、身、 觸也相同 。也就是說,只要 根塵不 壞,第八 識恆時 顯現著 內相分 ,而 妄 心 只執取祂想執取 的那部分。也明白《真實如來藏》書中, 平實導師針對外相分、內 相分、見分 所做的警衛室中攝影畫面的比喻,心中肯定「的確有個第八識在 運作著 」,這一點,以前從來沒有察覺到。

二月中旬,一日於拜佛正要起身時,突然起了一念:難道□□□□□□□□就是第八識?再深入思 惟 ,第六意識須「意、法為緣而生」,第七 末那識 (意根) 更須依附於第八識才有作用,第六、第七識都是心法,沒有□□□□□□□的功能。而第八識有種子流注, 能生萬法 ,應該是第八識□□□。再深入想:□□的各種粗細運作,□□□□如:□□、□□的運作,應該也是第八識□□□。雖然心中認為□□□□□、□□都是第八識的功能所現,但是又生 一 疑惑,覺得這裡面好像也有 妄 心;而何者為真?何者為 妄 ?無法分辨清楚。

因此又 繼續參究 ,數日後又於拜佛時,突然靈機一動,啊!我知道了!□□□□,□□□□□□是第八識,沒有語言文字而能分別方向、方位等,如:伸手時 要舉多高 、 伸多遠 、要繼續或停止、速度要快或慢等,這些都是 妄 心的作用 ( 妄心能離 語言文字而作這些分別) 。也就是說,第八 識在六塵上 完全不分別,但 祂 能□□□□□□□□, 恆時 □□運作,所以說 祂 「 恆而不 審」。而 妄 心卻是 剎那剎那 分別、 剎那剎那 作主。再將第八識的體性一一審查,覺得沒錯。此時心中大致確定找到真心了,但不知是否完整?是否這樣的見解能達到被印證明心的標準?所以還是不敢怠慢,每天照樣用功;可是奇怪? 疑 情不見了,拜佛時無法起疑 情參究了 。

與 張 老師小參 , 張 老師平靜的回答:「 你現在將你所領悟的,融入拜佛中,然後 等緣熟 能上禪三再說吧! 」因此我還是依照原來的方式,天天用功。另外,這期間又看一遍《入不二門》,每則公案都能懂,心中更加肯定方向不會錯。接到禪三錄取通知時,心裡雖然高興,卻很平靜,馬上於 佛前至誠禮拜,感恩佛菩薩冥冥中的眷顧。

禪三時,第一次排 到小參 ,已經是第二天晚上;面對 平實導師時,就像是面對佛一般,心中緊張不已。本以為信心具足,能將所領悟 的說得明白 ,卻因為緊張, 說得語無倫次 。最後 平實導師提出兩個問題:一、將□□、□□與如來藏分辨清楚。二、如來藏如何□□□□□?希望我思惟清楚後,再 排小參 。被打回票後,仔細想,□□□□□,□□□七 轉識的心行 ,如來藏是□□□□□□□七 轉識運作 ,所以如來藏因為□□□,所以□□□□□□□,應該沒錯了。奇怪!昨天小參時,怎麼就答不出來呢?趕快再 排小參 ,結果從上午到下午三點,都還輪不到。這時心裡有些慌,心想如果 平實導師又提出問題,我又答不出來,再排 小參又 得大半天,如此一來 一 往,四天不就結束了?還無法被印證,怎麼辦?不過沒 多久, 心念一轉:即使如此, 此次禪 三若能藉由 平實導師的問題,而思惟整理得更 清楚、更深入, 那也是有收穫,不必擔心此次能否被印證。這樣想過後,心就能安住 等待小參 。

第三日下午,第二 次小參 ,見到 平實導師時已不像第一次那麼緊張了,反而覺得很親切。 平實導師一連串的問題,問得我啞口無言;但是 平實導師慈悲,總是給我提示,就這樣,我結結巴巴的回答。這時的我,就像 張 老師 所說的 :「 初悟的 人被人一問,常張口結舌 的說不出 話來。 」最後 平實導師交代我去體驗喝水,但是得先到佛前禮拜,感謝佛恩。此時淚水已忍不住在眼眶中打轉,我並非喜極而 泣 ,而是慚愧與感恩。此生活到四十多歲,才找到真正的「我」,在此之前一直為無 明所障 ,一直 貪著 於五陰,輪轉生死不已。 佛說了那麼 多的法,直到現在,我才體驗到當中的真實義理。若非佛菩薩暗中助我,及老師的教導,我怎能由三年前在佛法上是一張白紙,而三年後卻能順利 破參呢 ?

回到座位喝水前,先將 平實導師的問題整理一遍 (因為不能做筆記,深怕以後會忘記) ,這才發覺這些問題環環相扣,能讓我理路通達。先是確定如來藏□□□□□; 入胎後 ,如來藏 (阿賴耶識) 攝取四大,先生五根而與意根具足六根,再出生 內相分的 六塵,再輾轉出生六識,如此 十八界具足 ,再衍生萬法,所以萬法皆由如來藏 (阿賴耶識) 所生。又 開示非有 另一真如出生如來藏 (非有另一真如出生阿賴耶識) ,因為 (假使真的有另一真如可以出生阿賴耶識的話) 如此 一來, (真如也應該是能生萬法的心,則入胎後的真如也將會和阿賴耶識一樣的製造另一個色身,將來就會有兩個人出生了,真如心及阿賴耶識就都會成為各有兩個了) ,即成為有增減, 有生滅 ,這是矛盾的,由此更確定如來藏 阿賴耶識 為萬法的根源。而如來藏 阿賴耶識因為 是真心,非 妄 心,所以對外六 塵離見聞 覺知,但卻又能了知□□□□,而□□□□。最後 平實導師還不忘叮嚀我,要懂得善守密意,不可為人明說而虧損如來。 平實導師真是面面俱到,至誠感謝 平實導師 鉅 細 靡 遺的開示與指導。

簡單的喝水□□,卻隱含 著深妙的 法。先是體驗□□,由□□□、□、□、… … 等,皆有作用,原來一個簡單□□□,幾乎□□□□□□,而 妄 心卻不斷在了知、分別、作決定。真 妄 配合時,就好像 妄 心是個□□□□□□□□,而真心是□□□□□、從不分辨、從不抱怨□□□,真是「無所住」。但是這個□□的□□,才是真正的主人,才是真心, 妄心執 持真心□□□□。 平實導師針對喝水的法,所做的開示,又讓我領悟得更深細。也可由□□□□中,觀察哪些是□□,哪些是□□□□而來,以後有機會,真得好好觀察□□□□□。

第四日下午, 平實導師要我們體驗:□□與□□□□時,真、 妄 心運作的情形。□□□□□,輕鬆自在,也是□□□□大都有運作, 而眼識 、意識分別方向、方位。但是 一 □□,馬上□□□□□□,聽覺、觸覺變得很敏銳,□□□□□□就覺得累。 平實導師在開示時,重點在於讓我們體驗:見的當下就已了別完成。聞亦相同,故不能說「一念不生時的覺知心為真心」,因為雖然一念不生,但仍然有見聞覺知,仍然有了別、分別,此仍是 妄 心。四天三夜的禪三就此結束,帶著感恩與豐收的心情回家。見道後的功德受用,可以三個事實來說明:

一、感覺自己的般若智慧,突然往上跳了一階。禪宗公案看得懂了 (明心的公案) ,再讀《心經》及《心經密意》時,懂得更深一層的義理,原來《心經》、《金剛經》中都已 開示得如此 貼切, 若非破參 ,是不會懂的。但是也發覺往後的差別智、 道種智 ,要學的還太多、太多,不由得發起 精進心 ,今後定要 比破參前 更用功才行。

二、能對眾生自然生起平等心。 破參後 ,有一日看見一隻螞蟻被水滴困住,當看到 牠 掙扎的樣子,我突然想到: 牠 與我皆有個一樣體性的如來藏,不由得對 牠 生起平等心,而 將水吸乾 ,助 牠 脫困。對畜生尚且能如此看待,何況對人更是容易生起平等心。

三、不畏懼死亡。 破參前 ,每天於 佛前發願「 願窮未來際, 盡自己的能力護持正法,即使 犧牲身命 ,在所不惜 」時,心裡總覺得虛 虛 的,真的捨得犧牲 身命嗎 ? 破參後 ,仔細思 惟色身 、五 蘊 、 十八界乃因緣 和合而成,皆由如來藏所生,皆是虛妄的。沒有了這一 期身命 ,仍有如來藏能生下一 期身命 ,而此生所修所學的善法,也不會滅失,有何好畏懼的呢?至於眷屬、子女,他們也各有如來藏,依其業種過這一期生命,有何好擔憂?好捨不得?因此,即使現在就要 捨 報,也無所畏懼。只是若非壽命已盡,或為護正法必須捨命,我可不願意現在就死,因為才 剛破參 ,才剛要入門修學,怎能輕言放棄生命呢? ( 還是得要依照菩薩戒來愛惜有用之身,除非是為護法,不可故入難處而輕言捨命。)

反觀自己能於三年就順利的悟得本心,內心至誠的感恩佛菩薩冥冥中的護佑,使我得以依止真正的大善知識。至誠的感恩 平實導師施設無相念佛的法門,使我們能進而看話頭、參話頭,而證得生命 實相根本 — — 如來藏 阿賴耶識 , 法身慧命 得以豁然全現,能真正進入菩薩道的修行。更至誠的感恩 張 老師的傾囊相授,苦口婆心、諄諄教誨, 張 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將成為我修行上的好榜樣。也至誠的感恩義工菩薩們,不辭辛勞的護持著我們,使我能在安穩、舒適的環境中,專心的求道。這兩年半來,在正覺講堂的點點滴滴,內心的感激非語言能表達於萬一。 平實導師曾開示:「 悟後要能轉依如來藏 (的無私無我性) ,如此才 是真悟 。如果 不能轉依 ,知道答案了,也仍然不是證悟。 」我定會時時記得這句話,身體力行,也要 比破參前 更努力精進,跟著 老師 一 步步的學習, 願能早日 具足能力, 協助弘傳 了義正法,幫助有緣眾生同證菩提,以報答佛恩師恩。

南無本師 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 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 釋迦牟尼佛

學生 施瑞雯 頂禮

公元 二○○四年四月十三日

﹝編案:《我的菩提路》連載,至此圓滿,將由正智出版社結集成書,並在書局上架流通。﹞

把佛法帶...  

引用文章來源:正覺電子報第39期目次3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身外之物 的頭像
    身外之物

    身外之物的部落格

    身外之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